经营分析☆ ◇002479 富春环保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主营固废(污泥、垃圾)协同处置及节能环保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热电联产机组(行业) 26.61亿 50.67 6.19亿 72.57 23.26
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行业) 20.98亿 39.94 2.46亿 28.84 11.73
化机杨木浆(行业) 1.62亿 3.08 -2111.71万 -2.48 -13.06
EPC总包工程(行业) 1.24亿 2.36 -58.86万 -0.07 -0.47
其他(行业) 9101.77万 1.73 --- --- ---
食品级卡纸(行业) 6936.84万 1.32 -3000.70万 -3.52 -43.26
贸易(煤炭)(行业) 4724.23万 0.90 62.69万 0.07 1.33
─────────────────────────────────────────────────
清洁热能(产品) 21.26亿 40.47 4.05亿 47.52 19.07
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20.98亿 39.94 2.46亿 28.84 11.73
清洁电能(产品) 5.35亿 10.19 2.14亿 25.06 39.92
化机杨木浆(产品) 1.62亿 3.08 -2111.71万 -2.48 -13.06
EPC总包工程(产品) 1.24亿 2.36 -58.86万 -0.07 -0.47
其他(产品) 8909.46万 1.70 --- --- ---
食品级卡纸(产品) 6936.84万 1.32 -3000.70万 -3.52 -43.26
煤炭销售(产品) 4724.23万 0.90 62.69万 0.07 1.33
固废处置费(产品) 192.30万 0.04 36.17万 0.04 18.81
─────────────────────────────────────────────────
浙江省(地区) 32.88亿 62.60 5.89亿 69.10 17.93
江苏省(地区) 12.14亿 23.12 2.39亿 27.96 19.64
江西省(地区) 4.40亿 8.38 6753.97万 7.92 15.35
山东省(地区) 3.10亿 5.91 -4246.77万 -4.98 -13.6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 12.75亿 57.76 2.81亿 69.57 22.02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7.43亿 33.67 1.12亿 27.74 15.06
纸浆制造(行业) 8612.10万 3.90 -916.88万 -2.27 -10.65
贸易(煤炭)(行业) 4724.23万 2.14 62.69万 0.16 1.33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 2360.54万 1.07 643.35万 1.59 27.25
造纸(行业) 2211.67万 1.00 377.53万 0.94 17.07
其他(行业) 997.16万 0.45 --- --- ---
─────────────────────────────────────────────────
清洁热能(产品) 10.17亿 46.06 1.80亿 44.66 17.73
资源化产品及危废处置(产品) 7.43亿 33.67 1.12亿 27.74 15.06
清洁电能(产品) 2.58亿 11.70 1.02亿 25.24 39.44
化机杨木浆(产品) 8612.10万 3.90 -916.88万 -2.27 -10.65
煤炭销售(产品) 4724.23万 2.14 62.69万 0.16 1.33
EPC总包工程(产品) 2360.54万 1.07 643.35万 1.59 27.25
白卡纸(产品) 2211.67万 1.00 377.53万 0.94 17.07
其他(产品) 997.16万 0.45 --- --- ---
─────────────────────────────────────────────────
浙江省(地区) 12.76亿 57.83 3.05亿 75.65 23.92
江苏省(地区) 5.74亿 26.00 7983.17万 19.78 13.91
江西省(地区) 2.13亿 9.65 1914.23万 4.74 8.98
山东省(地区) 1.44亿 6.52 -68.55万 -0.17 -0.4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热电联产机组(行业) 27.58亿 62.11 6.57亿 83.06 23.80
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行业) 11.01亿 24.80 1.87亿 23.64 16.97
化机杨木浆(行业) 2.28亿 5.14 -171.34万 -0.22 -0.75
食品级卡纸(行业) 2.11亿 4.76 -3717.57万 -4.70 -17.60
其他(行业) 5811.49万 1.31 --- --- ---
贸易(煤炭)(行业) 5557.68万 1.25 8.83万 0.01 0.16
EPC总包工程(行业) 2822.94万 0.64 -3270.31万 -4.14 -115.85
─────────────────────────────────────────────────
清洁热能(产品) 22.76亿 51.25 4.82亿 60.98 21.18
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 11.01亿 24.80 1.87亿 23.64 16.97
清洁电能(产品) 4.82亿 10.86 1.75亿 22.08 36.20
化机杨木浆(产品) 2.28亿 5.14 -171.34万 -0.22 -0.75
食品级卡纸(产品) 2.11亿 4.76 -3717.57万 -4.70 -17.60
其他(产品) 5766.47万 1.30 --- --- ---
煤炭销售(产品) 5557.68万 1.25 8.83万 0.01 0.16
EPC总包工程(产品) 2822.94万 0.64 -3270.31万 -4.14 -115.85
固废处置费(产品) 45.01万 0.01 9.00万 0.01 20.00
─────────────────────────────────────────────────
浙江省(地区) 20.68亿 46.57 4.02亿 50.82 19.43
江苏省(地区) 14.38亿 32.38 3.71亿 46.88 25.77
山东省(地区) 5.16亿 11.61 -4734.31万 -5.99 -9.18
江西省(地区) 4.19亿 9.44 6550.11万 8.29 15.6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行业) 13.42亿 64.02 2.67亿 76.47 19.93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 5.01亿 23.92 8232.65万 23.54 16.42
纸浆制造(行业) 1.09亿 5.18 -415.73万 -1.19 -3.83
造纸(行业) 5691.22万 2.72 -649.36万 -1.86 -11.41
贸易(煤炭)(行业) 3841.15万 1.83 8.83万 0.03 0.23
其他(行业) 3624.02万 1.73 1091.96万 3.12 30.13
工程技术与设计服务(行业) 1270.97万 0.61 -37.15万 -0.11 -2.92
─────────────────────────────────────────────────
清洁热能(产品) 11.29亿 53.88 2.04亿 58.22 18.03
危废处置及资源化产品(产品) 5.01亿 23.92 8232.65万 23.54 16.42
清洁电能(产品) 2.12亿 10.14 6382.31万 18.25 30.04
化机杨木浆(产品) 1.09亿 5.18 -415.73万 -1.19 -3.83
白卡纸(产品) 5691.22万 2.72 -649.36万 -1.86 -11.41
煤炭销售(产品) 3841.15万 1.83 8.83万 0.03 0.23
其他(产品) 3624.02万 1.73 1091.96万 3.12 30.13
EPC总包工程(产品) 1270.97万 0.61 -37.15万 -0.11 -2.92
─────────────────────────────────────────────────
浙江省(地区) 9.91亿 47.27 2.48亿 71.01 25.07
江苏省(地区) 7.11亿 33.90 1.21亿 34.51 16.99
山东省(地区) 2.08亿 9.90 -4229.53万 -12.09 -20.38
江西省(地区) 1.87亿 8.9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6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4808.18│ 4.72│
│客户二 │ 24267.59│ 4.62│
│客户三 │ 20530.91│ 3.91│
│客户四 │ 20178.34│ 3.84│
│客户五 │ 17084.55│ 3.25│
│合计 │ 106869.57│ 20.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0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5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62564.46│ 14.22│
│供应商二 │ 28468.73│ 6.47│
│供应商三 │ 23995.11│ 5.45│
│供应商四 │ 22992.91│ 5.23│
│供应商五 │ 22564.01│ 5.13│
│合计 │ 160585.23│ 36.5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热电联产业务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为“电力、热力生产
和供应业”(分类代码:D44),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CB/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为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分类代码:D44)中的“热电联产”(分类代码:D4412)。热电
联产,又称汽电共生,简称CHP(CombinedHeatandPower),是一种先进的能源利用形式,其核心是在同一电
厂中将供热和发电联合在一起进行生产。
近年来我国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能源消费量随着能源消费总体保持增长的趋势。同时,在国家政策
的推动下,热电联产保持较快发展。数据显示,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29430万千瓦增加到2022
年的4011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热电联产装机容量将继续增加到43440万千瓦。
从相关政策来看,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节能减排的理念在各个行业的渗透逐渐加深,叠加“双碳
”目标的大环境下,热电联产作为节能减排的有效手段,未来将得到更大的发展。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
正式发布《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化能
源改革创新、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等核心任务。在深化能源利用方式变革方面,《指导意见》明确将加大
清洁低碳能源的消费替代力度,持续推动重点领域的清洁能源替代工作。例如,加快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
体系,深入推动交通领域的电气化转型;因地制宜地推进超低排放热电联产集中供暖,以及地热、太阳能、
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供暖应用等。2023年11月,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以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明确指出:一、全面开展传
统产业集群升级改造。中小型传统制造企业集中的城市要制定涉气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严格项目审批,严防
污染下乡。针对现有产业集群制定专项整治方案,依法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一批、就地改造一批、做优
做强一批。各地要结合产业集群特点,因地制宜建设集中供热中心、集中喷涂中心、有机溶剂集中回收处置
中心、活性炭集中再生中心。二、积极开展燃煤锅炉关停整合。各地要将燃煤供热锅炉替代项目纳入城镇供
热规划。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原则上不再新建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原则上不再新建除
集中供暖外的燃煤锅炉。加快热力管网建设,依托电厂、大型工业企业开展远距离供热示范,淘汰管网覆盖
范围内的燃煤锅炉和散煤。到2025年,PM2.5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基
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及茶水炉、经营性炉灶、储粮烘干设备、农产品加工等燃煤设施。
热电联产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利用方式,在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供热质量以及增加电力供应等方
面展现出的综合效益,已经被广泛认可。在满足城市供热需求的同时,也对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起到了重要
作用,为我国的能源利用和环保事业做出重大贡献。在当前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推
广和应用热电联产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价值。
公司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在热电联产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等多
元化业务。
2.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
近年来,我国固废(危废)资源化处置行业呈现稳健扩张态势,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双轮推动下,产业
规模持续攀升。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22年工业危废(含医疗废物)产生量达8500万吨,同比增幅6.3%,其
中资源化处置占比约45%,对应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元(数据来源:《中国生态环境统计年报2022》)。在
“十四五”规划“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指引下,行业长期增长动能明确,政策要求2025年大宗固废综合利用
率提升至60%,危废集中处置能力全面覆盖实际需求,预计2023—2025年资源化处置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
率将维持在10%以上。根据E20环境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华东地区危废处置产能利用率不足60%,而西北地
区缺口超30%。
细分至有色金属资源化领域,再生金属产业已成为缓解资源约束、践行低碳战略的关键路径。根据中国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1650万吨,占全国有色金属总产量25%
,其中再生铜、铝、铅等主流品种贡献超80%份额。2024年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成立,标志资源循环利用上升
为国家战略,加之《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政策组合拳的密集落地,再
生金属产业有望步入规模化、高值化发展新周期。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废料回收渠道分散、国际资源争夺加
剧,国内低品位复杂废料高效分选技术产业化水平不足、核心装备进口依赖度较高等多重因素,有色金属资
源化业务的发展仍面临较大挑战。
3.环境监测治理业务
环境监测治理行业作为国家“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领域,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环保法规日趋严格,推动污染源监测全覆盖及智慧环保网络建设,带动监测设备、
数据分析及治理服务的增量需求。
公司专注的二噁英监测行业作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高端细分赛道,兼具高门槛与强政策驱动属性。二噁英
作为一级致癌物被纳入《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垃圾焚烧、化工、钢铁等行业排放标准趋严,推动监测
频次及精度升级。但是受制于监测周期、成本、回报周期、政策执行力度等多种因素,制约企业主动监测意
愿,导致监测需求释放滞后。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总体业务概况
公司是国内大型的循环经济型环保公用企业,业务板块已从热电联产协同处置固废,拓展到“热电联产
+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通过异地复制(并购)模式,公司业务已拓展至浙江、江苏、
江西和山东四省。公司所经营的“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产业属于节约能源、改善
环境、增强园区基础设施功能的高新产业,具有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报告期内,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和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致力于打造
成为国内一流、行业领先的“科技型能源及环境治理综合服务商”。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53亿
元,同比增长18.29%;实现利润总额4.23亿元,同比增长14.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亿元,
同比增长22.71%。
(二)公司各业务板块发展情况
1、热电联产业务
公司热电联产业务主要产品为清洁热能和清洁电能,通过为所在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提供集中供热服务的
同时,产出的电力在满足生产自用后向出售。
报告期内,子公司铂瑞义乌高新区智慧能源中心热电联产项目于2024年5月正式投运,新增装机容量9兆
瓦,新增锅炉蒸发量180吨/小时。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尚有热电联产扩建项目2个,分别为铂瑞万载工业
园新型热电联产二期扩建项目、常安能源二期扩建项目第二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探索智慧电厂相关技术。以江苏热电为试点单位开展实施,2024年12月一阶段锅炉
优化控制系统投入试运行。一阶段试运行后,锅炉重要参数指标(主汽压力、主汽温度、锅炉氧量、炉膛负
压等)波动幅度显著降低。每天单炉平均操作次数由原来的2000多次降低到100余次,大幅降低工人劳动强
度,极大提升系统的安全稳定生产水平。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热电联产业务板块已建成投运的总生产规模为三十四炉二十二机,总装机容量34
0兆瓦,锅炉蒸发量4240吨/小时。
2、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
公司的固废(危废)资源化业务主要是对污泥和含有色金属的一般固废(危废)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
(1)含有色金属一般固废(危废)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
公司含有色金属固废(危废)资源化利用业务是以含有色金属的废料为原料,综合回收锡、铜、金、银
、铂、钯等有色金属和稀贵金属的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报告期内,子公司遂昌汇金及汇金环保持续做深做精有色金属资源化回收利用业务,进一步优化产业链
布局,增强公司的自主可控能力。在原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汇金环保启用“熔炼炉”生产线,遂昌汇金启用
“铜电解”生产线,通过前后工序紧密衔接,构建更具协同性的生产体系,从而提升运营效率,为公司的长
期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截至本报告期末,子公司遂昌汇金及汇金环保合计拥有证载危废处置能力6.7万吨/年。下属孙公司汇金
环保一般固废资源综合利用回收项目,环评批复为10万吨/年,现已投运5万吨/年的生产线。
2024年度,有色金属回收利用业务实现销售精锡4389.25吨,黄金396.67千克,白银18379.63千克,电
解铜3155.95吨。
(2)污泥资源化利用业务
截至报告期末,参股孙公司紫石固废固废资源化项目规划污泥处理能力为500吨/天,现一期项目300吨/
天已投运,报告期内共处置污泥4.28万吨。
3、环境监测治理业务
公司环境监测治理业务主要是进行二噁英监测设备销售及租赁。
报告期内,控股子公司研究院积极拓展主营业务,落实管理提升、降本增效、PPP监管项目以及二噁英
在线检测系统研制推广等工作。除项目签约外,通过与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浙江大学、
浙江省生态环境环境监测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二噁英污染防控技术论坛等工作积极推进二噁英在线检测
设备应用推广工作。
此外,在“3060”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下和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公司积极开展碳排放配额的核查
履约等相关工作。报告期内,公司下属5家子公司通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以协议转让、单项竞价及其他
符合规定的方式共计出售2019年至2022年碳排放配额结余量26.79万吨,交易总金额2533.75万元(含税)。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履约清缴后的碳排放配额(CEA)结余量为94.96万吨。
2024年,公司持续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拓展循环经济,实现持
续发展”这一经营理念,以园区基地为中心,根据下游用户的需求,搭建“节能+”、“环保+”的综合服务
体系。通过搭建园区上下游企业深度结合共生生态,实现改善环境质量、调控能源结构的同时高效服务区域
产业升级,带动自身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主业牢固、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
公司进入行业较早,通过多年的扩张发展与积累形成了一定的先发优势,发展规模初显态势。公司主要
生产基地均位于国家级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市场布局合理,企业质地优良,区位优势明显。同时,
公司管理层及决策层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与产业投资经验,通过收购成熟优质企业切入有色金属资源化利用
领域,进一步优化公司产业布局,为异地复制“热电联产+固废(危废)资源化+环境监测治理”的循环经济
模式积聚先发优势,增强公司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2、技术创新、具有超前优势
公司与多家高校合作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进行工艺、技术、项目的研发,其中在生产中对二噁英的防治
、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去除等方面和污泥干化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同时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
沉淀,公司目前已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经拥有8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
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依托单位、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家中美政府间合作项目研究基地、1
家省级企业研究院。公司各项目燃煤锅炉全部实现超净排放,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控股子公司研究院成功研
制开发出了国内外首台具有实用意义的二噁英在线快速检测仪器系统。
3、管理科学、提质增效
公司狠抓制度创新建设,强化管理手段,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为基础,对
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制度进行新建、优化、梳理等工作,提高制度的科学性与灵活性,增强员工的积极性与
能动性,优化组织结构与流程,提高内控制度的严密性,使其更加符合发展需要,起到了很好的成本控制效
果,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25274万元,实现利润总额42274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1
13万元,基本每股收益0.28元/股,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98%。2024年度公司主营业务分析如下:
(1)营业收入:报告期内营业收入5252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8.29%,主要系遂昌汇金新增冰铜、
电解铜业务以及主要产品销量增长和价格上涨所致。
(2)营业成本:报告期内营业成本439965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0.53%,主要系公司热电联产板块和
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板块产品销量增加所致。
(3)费用:报告期内管理费用21761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2.06%。主要系报告期内确认了江苏热电与
上海弘韬建设工程款纠纷所涉风险代理费,及职工薪酬增加所致;报告期内销售费用937万元,与上年同期
基本持平;报告期内财务费用827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33%,主要系公司整体融资规模下降及融资成本
降低所致。
(4)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投入1785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11%。主要系遂昌汇金加大研发
投入所致。
(5)利润总额:本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22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4.31%,主要系本期收到拆迁补偿
款以及遂昌汇金扩大业务规模,利润总额增加所致。
(6)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4965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
.51%,主要系上年同期受限资金(票据保证金)大幅回流所致。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的战略
公司以“科技型能源环保综合治理服务商”为发展愿景,秉持“拓展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经营
理念,以不断丰富的节能环保综合化服务体系和有序增加的节能产业基地为抓手,继续做大做强以热电联产
业务为代表的节能产业,做深做精固废、危废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积极探索和发展环境监测、智慧电
厂及储能业务,竭力推动承载公司节能环保综合化服务能力的节能产业基地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和复制,努力
将公司打造成国内循环经济产业领域的卓越企业。
(二)2025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富春环保将继续围绕高质量发
展新质生产力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深耕主业,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人才驱动”“提质增效”等重点
工作力度,争取全面及超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1、坚持团结协作
锚定战略方向,以“团结、高效、协同”为核心工作理念,优化内部协作机制,提升跨部门沟通效率,
打破信息壁垒,提升团队执行力,形成“效率即效益”的执行文化,确保各项决策迅速落地,形成高效运转
的工作闭环,形成合力应对市场变化。
2、做强主责主业
(1)做大做强热电联产核心主业,把握“供热量”核心生命线,积极拓展外部市场,探索前端多燃料
掺烧,通过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营,实现末端多产品供应,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2)有色金属板块方面,积极开拓海外原材料市场,根据市场变化,做好整体的风险评估,提高库存
、在产品周转率和资金整体利用率;做强做精单一金属主产品,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3)结合区域产业结构,重点布局固废处置、多能源合作协同业务。合力推动项目提质建设工程,重
点布局热电联产新项目,有序推进固废掺烧等在建工程项目和智慧电厂等设备技改项目。
3、提升管理效能
(1)进一步明确标准制度职责,形成阶段性计划,优化制度、流程、绩效、组织架构等标准化体系,
通过建好平台、整合资源、对接需求、优化流程等,打破横向沟通壁垒,提高纵向工作效能,打通不同部门
、单位之间的数据堵点,实现全方位的标准化管理,提高整体工作效能。
(2)强化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提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能力,在业财一体化系统一期
项目工作基本完成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系统功能,推进费控报销系统的人机界面优化,并适时推进业财一体
化系统的二期项目建设,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管控,达到提升管理效能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4、深化技术创新
创新驱动低碳转型、科技赋能,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升技术核心竞争力;全力
推进数智化转型,加速推动智慧电厂建设,实现从计划优化到管理全流程优化,为生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有助于产业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提高生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5、激发人才活力
推进实施“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更加符合公司业务
发展需要的激励体系和激励机制,完善激励要素和评价条件,激发员工内生动力和创新能力,助力稳步实现
战略目标。
2025年,富春环保将秉持“拓展循环经济,实现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贯彻落实“团结、诚信、实干
、创新”的企业精神,通过体制机制革新与人才梯队建设的双轮驱动,充分发挥混改制体制优势;重点布局
固废、危废资源化项目协同发电及热电节能环保业务,着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全面增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
通过构建“技术-产业-资本”的价值闭环,贯彻落实“为社会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效益,为员工谋求发
展”企业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践行上市公司社会责任。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煤炭作为公司生产经营的主要原材料,与公司的产品成本存在紧密关联,煤炭价格周期性波动对公司生
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