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16 旷达科技 更新日期:2025-03-29◇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座椅面料以及其他内饰面料和车内饰面料用有色差别化涤纶丝的研发、生产和销
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用品行业(行业) 19.26亿 91.78 3.87亿 83.22 20.10
电力行业(行业) 1.72亿 8.22 7804.73万 16.78 45.28
─────────────────────────────────────────────────
面料(产品) 7.20亿 34.31 1.51亿 32.51 21.00
合成革(产品) 5.93亿 28.27 1.27亿 27.30 21.40
其他(产品) 3.13亿 14.92 7569.45万 16.28 24.18
座套(产品) 3.10亿 14.75 3804.44万 8.18 12.29
电力(产品) 1.63亿 7.75 7316.01万 15.73 44.97
─────────────────────────────────────────────────
国内(地区) 20.85亿 99.38 4.62亿 99.34 22.15
国外(地区) 1304.65万 0.62 309.08万 0.66 23.69
─────────────────────────────────────────────────
直销(销售模式) 20.98亿 100.00 4.65亿 100.00 22.1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用品行业(行业) 9.00亿 90.43 1.75亿 77.86 19.41
电力行业(行业) 9523.66万 9.57 4968.24万 22.14 52.17
─────────────────────────────────────────────────
面料(产品) 3.15亿 31.68 7126.73万 31.76 22.59
合成革(产品) 2.84亿 28.50 4946.91万 22.04 17.44
座套(产品) 1.67亿 16.77 1911.95万 8.52 11.45
其他(产品) 1.39亿 13.93 3726.91万 16.61 26.87
电力(产品) 9071.72万 9.11 4730.33万 21.08 52.14
─────────────────────────────────────────────────
国内(地区) 9.90亿 99.45 2.23亿 99.57 22.57
国外(地区) 550.21万 0.55 95.88万 0.43 17.43
─────────────────────────────────────────────────
直营销售(销售模式) 9.00亿 90.43 1.75亿 77.86 19.4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8711.76万 8.75 4603.75万 20.51 52.85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811.89万 0.82 364.49万 1.62 44.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用品行业(行业) 15.93亿 88.35 3.39亿 74.22 21.29
电力行业(行业) 2.10亿 11.65 1.18亿 25.78 56.06
─────────────────────────────────────────────────
面料(产品) 6.03亿 33.45 1.35亿 29.52 22.36
合成革(产品) 4.65亿 25.81 9908.70万 21.68 21.29
座套(产品) 3.05亿 16.92 4333.44万 9.48 14.20
其他(产品) 2.27亿 12.57 6612.74万 14.47 29.16
电力(产品) 2.03亿 11.24 1.14亿 24.86 56.03
─────────────────────────────────────────────────
国内(地区) 17.89亿 99.21 4.55亿 99.53 25.43
国外(地区) 1427.97万 0.79 216.33万 0.47 15.15
─────────────────────────────────────────────────
直销(销售模式) 18.03亿 100.00 4.57亿 100.00 25.3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用品行业(行业) 5.66亿 74.00 1.01亿 52.70 17.89
电力行业(行业) 1.09亿 14.25 6407.19万 33.35 58.80
其他(行业) 8983.79万 11.75 2678.37万 13.94 29.81
─────────────────────────────────────────────────
面料(产品) 2.52亿 32.91 4839.70万 25.19 19.23
合成革(产品) 1.88亿 24.61 3593.07万 18.70 19.10
座套(产品) 1.26亿 16.48 1692.04万 8.81 13.43
电力(产品) 1.09亿 14.25 6407.19万 33.35 58.80
其他(产品) 8983.79万 11.75 2678.37万 13.94 29.81
─────────────────────────────────────────────────
国内(地区) 7.57亿 98.96 1.91亿 99.50 25.26
国外(地区) 794.98万 1.04 96.40万 0.50 12.13
─────────────────────────────────────────────────
直营销售(销售模式) 6.53亿 85.40 1.27亿 65.99 19.41
其他(补充)(销售模式) 1.12亿 14.60 6533.67万 34.01 58.5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4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0.7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6273.24│ 7.75│
│客户2 │ 15771.00│ 7.52│
│客户3 │ 14916.40│ 7.11│
│客户4 │ 9024.68│ 4.30│
│客户5 │ 8514.02│ 4.06│
│合计 │ 64499.34│ 30.7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4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7417.64│ 6.02│
│供应商2 │ 5699.65│ 4.63│
│供应商3 │ 4456.32│ 3.62│
│供应商4 │ 4053.94│ 3.29│
│供应商5 │ 3499.54│ 2.84│
│合计 │ 25127.08│ 20.4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光伏电站发电能力受电网传输与消纳能力限制。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光伏电站限电率上升,直接导致
发电量减少。
2024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
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推动光伏等新能源电力全面参与市
场竞争。市场化定价机制使电价波动直接与供需挂钩,公司光伏发电的平均电价下降。电力市场化改革后,
保障小时数逐步减少,剩余电量需通过竞争性交易出售,进一步加剧了电价波动风险。
1、行业情况
公司汽车内饰业务相关行业的市场规模和未来需求主要受汽车行业发展状况、消费趋势、产业政策等因
素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复苏,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逐渐回暖,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
态势。根据相关统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车合计销量年增25%。国内新能源新车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重达
到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这为汽车及汽车内饰材料行业提供了较大的市场空间。报告期内受益
于汽车行业的复苏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公司汽车内饰业务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满足了
市场对内饰材料的需求,实现了产销量的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崛起,吸引了新的进入者,进一
步加剧市场竞争,这种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汽车整体产业链的利润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2、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国家继续支持和鼓励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延续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国家对汽车产业的支
持,提振汽车消费市场信心,对汽车产业链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汽车内饰行业长期发展来看,由于产品
差异化、技术要求多样、开发费用大、单件价值量低等因素影响,行业集中度将不断提升,并不断拓展新的
产品类型。
智能化、环保化及个性化是汽车内饰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等
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内饰布局的改变。具备自适应调节功能的座椅面料、能够与车内智能系统交互的内饰部
件等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环保意识的增强促使汽车内饰材料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可再生材料、低挥
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材料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消费者对汽车内饰的个性化需求日益增长,定制化内饰
将成为新的应用方向。
3、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公司全资子公司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及其下属公司为汽车主机厂的二级供应商。主要产品为车用
纤维及车用内饰件。其中车用内饰件包括织物面料、生态合成革、超纤仿麂皮三大系列及座椅面套、坐垫、
汽车电子饰件等产品,广泛应用于下游众多国内外汽车主机厂的各种车型。公司以“领跑中国、服务全球”
为愿景,以前瞻性的战略布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自主创新,打造完整的产业链生产体系,具备雄厚的各类
交通工具内饰材料研发、制造全套技术力量及先进测试手段,为产品提供系统化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服务,
是中国汽车零部件内饰件行业的标杆型专业制造服务企业,全球领先的交通工具内饰材料专业制造服务企业
。
2024年,公司持续对新型汽车内饰材料进行研发,组建专业研发团队,加强与相关院校合作,通过不断
技术创新,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汽车内饰产品中。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于2013年涉足光伏电站的投资与运营,属于集中式地面光伏发电业务。基于光伏电站属于重资产项
目,公司调整发展战略,于2017年底对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进行优化、出售部分光伏电站资产。
公司光伏发电业务主要利用太阳光能、太阳能组件、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
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属于国家鼓励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工作原理即太阳能组件产生的
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由电网统一调配向用户供
电。基础上网电量根据国家电价批复执行,包括标杆电价及国家再生能源补贴两部分。超出基础上网电量部
分通过电量交易平台竞价交易实现销售。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尚有光伏发电电站7座,分别位于新疆富蕴1座30MW,新疆温泉1座30MW,新疆若羌1座
20MW,云南通海1座30MW,陕西榆林1座50MW,山东菏泽1座10MW,河北宣化1座30MW,共计200MW。
2024年公司光伏电站累计销售电量为24644.45万KWh,其中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总电量13965.65KWh,占
总上网电量的56.67%;总上网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12.60%,市场化交易总电量比去年同期减少5.17%。
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
公司对光伏电站没有继续投建及扩张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光伏电站的应收补贴余额为4868
9.29万元。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纺织服装相关
业的披露要求
(1)饰件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为汽车内饰材料,形成织物面料、生态合成革和超纤仿麂皮三大系列产品,以及以上产品
前后道的有色纤维、座椅面套、汽车电子饰件等产品。
研发模式:公司围绕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及测试技术等方向进行创新设计与研发,以自主研发设计
为主,同时依托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深度合作研发。旨在提供专注于消费者需求的交通工具内饰材料和汽车
电子饰件产品的前瞻趋势研究、色彩纹理设计、产品性能测试、材料工艺创新研发、产品工艺开发以及数字
化设计等全流程解决方案与个性化定制服务。通过深加工和价值附加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实现公司内饰件
材料与产品战略的创新发展。
采购模式:因公司汽车内饰件业务下属公司较多,在全国分布较广,因此公司对通用性材料采取统一谈
价,对其他辅助材料等采用信息共享、分别采购的联合采购模式。
生产模式:公司汽车内饰件业务实施“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制定销售计划组织生产
。
销售模式:公司汽车内饰件产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作为汽车主机厂的二级供应商,公司产
品由销售部门(或下属公司)直接销售给汽车主机厂或其一级配套供应商。
(2)饰件业务主要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主要风险:汽车整车制造环节的竞争格局变化,汽车产业供应环节的议价能力相对弱势和技术研发投入
压力等行业情况,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和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新产品、新项目的研发投入如果不能及
时应用落地,也将对公司市场拓展等增大压力。
应对措施:提升技术水平,优化产品结构,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高技术含量内饰材料的需求;加强与
客户的合作,拓展市场份额,尤其要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客户资源;持续深化研发创新工作,加强与供应
商和客户的合作关系,形成更稳定的产业生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一)汽车内饰业务
1、完整产业链优势:公司汽车饰件业务构建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体系。在成本把控上,减少
了中间采购环节,降低了采购成本;质量管理方面,能够对每个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控,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供应链稳定性上,自主生产原材料,不易受外部供应商波动影响。
2、较强的研发能力: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拥有核心技术与专利,在汽车内饰材料创新上保持领先
。成功开发超纤革、超纤绒等产品,实现织物、合成革、超纤仿麂皮三大系列产品全面布局,产品应用广泛
。
3、品牌与市场地位:作为国内汽车内饰行业标杆企业,下属全资子公司旷达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及
其子公司为汽车主机厂二级供应商,享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产品多样化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凭借
多年在行业内的深耕细作,公司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在主机厂和消费者心中都拥有较高的认可度,为公
司新产品推广和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丰富的客户资源:经过长期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且优质的客户资源,与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
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稳定的客户群体不仅保障了公司业务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公司及时了
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动态,为产品研发和创新提供方向。
5、规模化生产能力:公司拥有大规模的生产基地和先进的生产设备,具备强大的规模化生产能力。规
模化生产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同时保障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的订单需求,确保产
品按时交付,满足客户配套要求。
(二)射频前端滤波器业务
1、技术与人才优势:芯投微合肥工厂及日本子公司NSD具备自主可控的射频滤波器核心技术和完备的SA
W产品矩阵。
2、产能布局与市场前景:芯投微积极推进国内产能建设,报告期内芯投微SAW滤波器晶圆制造和晶圆级
封装的产品工艺通线,形成了规模化、可拓展的产能布局;并成功进入国内领先品牌的供应链,这表明其产
品质量和技术水平得到了严格的检验和认可,进一步提升了在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
。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9830.14万元,同比增长16.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
48.82万元,同比下降14.50%。
①汽车内饰业务
2024年度汽车内饰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92591.74万元,同比增长20.88%;实现净利润13205.68万元,同
比增长21.88%。
②新能源业务
2024年度公司光伏电站累计发电量较上年同期下降12.60%,实现光伏发电业务及其他收入17238.40万元
,同比下降17.99%;新能源业务实现归母净利润3143.14万元,同比下降62.06%。
报告期内重要参股公司芯投微在产能建设、技术验证及客户拓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形成从芯片设计
、制造到封装的全流程自主可控能力。
(2)变动情况说明
①汽车内饰业务
受益于汽车行业复苏、公司客户结构优化,新能源汽车配套产品订单量的增加;同时,公司规模化生产
与供应链成本管控措施的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汽车内饰件业务实现收入与净利润双维度增长。
②新能源业务
2024年电网消纳限制较为严重,随着光伏装机量的快速增长,部分地区电网难以适应大规模的光伏发电
接入,导致限电现象频发;同时报告期内光伏市场化交易电价显著下跌,公司光伏电站平均售电价格承压,
导致公司光伏发电量与发电收益双重下降。
●未来展望:
1、发展规划
(1)内饰业务
发展战略
公司将持续聚焦交通工具内饰材料主业,通过智能化生产模式升级提升全产业链效率,强化品牌化、专
业化与规模化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科创中心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平台,进一步增强研发团队的前瞻设计能
力,重点开发智能化、时尚化及绿色可持续化产品,以技术优势引领市场需求。
产品战略
在现有织物面料、生态合成革、超纤仿麂皮三大产品系列基础上,公司将延伸至特种新型纤维和汽车电
子饰件等领域,开发新型内饰材料和内饰件,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
市场战略
以传统大品牌车企和新能源头部品牌为主战场,深化与全球知名座椅厂、内饰件厂的合作。凭借公司全
球销售网络布局和全产业链优势,重点突破高潜力项目,巩固公司行业地位。
(2)新能源业务
光伏发电业务
公司将精细化运营现有光伏电站,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发电效率,积极通过市场化交易增加交易电
量。
射频前端滤波器业务
通过参股公司芯投微加速推进射频滤波器项目进展,进一步提升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良率。响应国产
化市场趋势,以国内市场为核心,积极与国内各大模组厂家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2、主要风险分析
(1)汽车内饰行业竞争风险
汽车内饰行业集中度低,公司需应对下游车企价格传导压力及新进入者的挑战。公司将通过全产业链成
本控制能力和技术迭代优势,巩固及拓展市场份额。
(2)光伏电站收益下降风险
进入“市场化交易”电价受市场供需等因素影响大,影响光伏发电的收益。公司加强与电网企业的沟通
协调,积极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拓展消纳渠道。
(3)芯投微项目风险
滤波器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巨头仍占据主导地位。芯投微将通过IDM模式,并依托合肥工厂不断加强与
射频前端模组客户开发产品,加速国产替代,拓展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领域等国内市场。
3、其他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实际经营业绩比较曾公开披露过的本年度盈利预测低于或高于20%以上差异的情况
。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