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杰赛科技(00254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2544 普天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通信/特种印制电路板制造、专用网络电子系统工程、网络覆盖产品、网络接 入产品生产、通信导航、专网通信、公共安全、轨道交通通信、时频器件、工程监理服务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20.24亿 100.00 2.86亿 100.00 14.14 ───────────────────────────────────────────────── 公网通信(产品) 7.30亿 36.06 4771.87万 16.68 6.54 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产品) 7.17亿 35.41 1.08亿 37.73 15.06 智能制造(产品) 5.77亿 28.53 1.30亿 45.59 22.60 ───────────────────────────────────────────────── 国内(地区) 18.94亿 93.59 2.72亿 94.98 14.35 国外(地区) 1.30亿 6.41 1435.37万 5.02 11.06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0.24亿 100.00 2.86亿 100.00 14.1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49.73亿 100.00 8.52亿 100.00 17.14 ───────────────────────────────────────────────── 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产品) 22.42亿 45.08 4.17亿 48.93 18.60 公网通信(产品) 15.81亿 31.80 1.68亿 19.71 10.62 智能制造(产品) 11.49亿 23.11 2.67亿 31.36 23.26 ───────────────────────────────────────────────── 国内(地区) 47.10亿 94.73 8.37亿 98.23 17.78 国外(地区) 2.62亿 5.27 1509.66万 1.77 5.76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49.73亿 100.00 8.52亿 100.00 17.1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24.37亿 100.00 4.29亿 100.00 17.59 ───────────────────────────────────────────────── 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产品) 9.84亿 40.37 1.47亿 34.35 14.97 公网通信(产品) 8.02亿 32.92 9215.06万 21.49 11.49 智能制造(产品) 6.51亿 26.71 1.89亿 44.16 29.08 ───────────────────────────────────────────────── 国内(地区) 23.17亿 95.07 4.15亿 96.70 17.89 国外(地区) 1.20亿 4.93 1414.60万 3.30 11.78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24.37亿 100.00 4.29亿 100.00 17.5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54.63亿 100.00 9.44亿 100.00 17.27 ───────────────────────────────────────────────── 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产品) 27.71亿 50.73 4.66亿 49.34 16.80 公网通信(产品) 14.92亿 27.31 1.46亿 15.44 9.76 智能制造(产品) 12.00亿 21.96 3.32亿 35.22 27.70 ───────────────────────────────────────────────── 国内(地区) 52.60亿 96.28 9.28亿 98.33 17.64 国外(地区) 2.03亿 3.72 1574.59万 1.67 7.7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54.63亿 100.00 9.44亿 100.00 17.2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8.0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4.6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关联方) │ 40747.04│ 7.41│ │客户二 │ 17049.92│ 3.10│ │客户三 │ 8113.06│ 1.48│ │客户四 │ 7495.74│ 1.36│ │客户五 │ 7216.42│ 1.31│ │合计 │ 80622.19│ 14.6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8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7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25348.72│ 6.36│ │供应商二 │ 15990.37│ 4.01│ │供应商三(关联方) │ 6844.59│ 1.72│ │供应商四 │ 6215.58│ 1.56│ │供应商五 │ 4541.17│ 1.14│ │合计 │ 58940.45│ 14.7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立足信息通信领域,聚焦大通信、大交通、大能源、大安全、大制造等行业,深耕数实融合“新赛 道”,打造数字经济“增长极”,全力谋划“做优公网通信、做强专网通信、做深政企业务、做专核心产品 、做精智能制造”的业务布局,致力于“成为数智时代ICT融合服务的领先者”。 (一)公网通信 在公网通信领域,公司聚焦网络通信领域的咨询、规划、设计、优化、总承包等基础业务。以“5G+” 技术和产品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通过横向多专业设计协同和纵向跨区域支撑管控,致力于为通信行业“数智 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通信咨询规划设计、行业数字化咨询设计、通信网络产品、通信工程总承包和监理 等技术支持与保障。同时,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数据治理和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产业。 1.通信信息技术服务 聚焦数字新基建领域,公司与各大运营商进行深度合作,结合自主研发的小基站、直放站等产品为运营 商提供“咨询设计+通信工程+产品”的全流程通信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在数字经济领域,积极拓展数字化IC T设计业务,与运营商、中国电科下属单位合作推进重点ICT项目,聚焦重点省份打造一批示范项目,增强区 域影响力。聚焦5G与行业应用的深度融合,打造5G+多技术融合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推动5G在制造场景中 的创新应用,满足行业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积极拓展与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在卫星通信领域的业务合作。 2.通信网络产品 聚焦客户需求,充分发挥国产化、定制化、一体化的产品和服务优势,围绕低成本、快部署、小型化的 产品创新路线,推出全国产化5G小基站、5G一体化基站、5G大功率数字直放站、5G数字微分布系统等系列产 品,构建自主可控的产品优势,助力通信网络的深度覆盖和使用体验“满格”,为运营商客户提升网络投资 效益,全面助力“信号升格”专项落地推进。 3.通信工程总承包 作为运营商等大型央企的数字化合作伙伴,公司通过构建“服务+产品+平台”的运营模式,逐渐突破传 统技术服务的局限,形成了行业应用整合、核心应用部署、顶层设计规划、平台架构技术、移动应用突围等 五大关键能力,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凭借跨技术专业、多网络制式、多厂家合作的全网建设施工服 务能力,在全国20多个省份开展工程施工、工程总承包等业务,业务范围贯穿核心网、无线网、传输网、算 力网、支撑系统等整个通信网络,助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4.通信与信息工程监理 公司监理业务覆盖信息通信工程、房屋建筑工程和电力工程,具备提供高质量的信息通信工程监理、全 过程咨询和招标代理等服务能力。聚焦“5G+”应用场景,以严格的质量管理、完善的客服体系、高效的项 目管理为支撑,发展“招标代理+市政+机电+电力”第二曲线,延伸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拓宽业务覆盖面 ,实现业务多极发展。紧盯市政、招标代理等,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开拓培育,探索构建管理数字化、流程标 准化、采集智能化、管控自动化的智慧监理新布局,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 1.专网通信 聚焦优势业务,着力加快业务数字化、数据业务化,推进智慧交通新基建,提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服务 能力和行业赋能效应;积极探索“交通+数字化”、“能源+数字化”、“应急+数字化”,以“数据大脑” 全覆盖、全场景、全要素展现数字交通、数字能源、数字应急、北斗应用等新业态。 (1)轨道交通 依托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核心技术,提供程控交换系统、软交换系统、IMS系统、TETRA数字集群系统、 PDT数字集群系统、LTE宽带集群系统、MCX公网集群系统等多体制系列化产品,为行业用户提供专网交换调 度和无线语音通信、视频调度、综合数据承载和可定制的行业应用,满足专网行业通信业务需求,可以向城 轨行业客户提供公务电话、专用电话、TETRA专用无线、LTE-M车地无线通信、通信智能运维、融合通信、城 轨云等专网通信解决方案和智慧城轨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2)智慧能源 基于自主核心交换技术、网络融合技术,提供IMS、软交换、程控交换等系列产品,融合电力行业业务 软件,提供智能通信调度和智慧运维等解决方案,提升电力调度效率和可靠性,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同时,面向石油石化专网通信、生产数字化等业务领域提供调度电话、无线通信、电信系统、油气田智 能井场、智能巡检等场景化解决方案。 (3)智慧应急 基于自主研发的专网通信核心技术及产品,为行业用户提供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解决方案、应急卫 星通信网解决方案、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解决方案、应急指挥车解决方案、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决方案等 。 ①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解决方案 基于370MHz应急专用无线电频率,采用PDT体制,提供无缝覆盖的集群网络服务,可实现纵向贯穿部-省 -市-现场各指挥层级,横向协同应急管理部门、综合性消防、安全生产等救援队伍,最终形成“纵向到底、 横向到边”的全国应急通信“一张网”,以满足各种场景、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指挥指令的上传下达,有效提 升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各类灾害和事故的能力。 ②应急卫星通信网解决方案 在日常和应急场景下长距离信息传输及在地面通信网遭到破坏的情况下,通过具有FDMA、TDMA多种技术 体制卫星调制解调器,满足不同场景的灵活配置和组网需求,实现星状网、网状网、混合组网等多种应用模 式,有效提升“三断”等极端条件下应对灾害的能力。 ③天通北斗融合通信解决方案 在常态情况下,支持室内天通北斗双星系统,具备双向通信值守能力,在应急处置时,可由室内固定值 守快速切换为室外移动值守模式。方案通过终端内置的宽波束天线,可降低对方位、姿态等限制,快速实现 自动对星,并始终保持入网状态,大大降低了天通终端使用难度,最大限度实现全时段移动通信值守,保障 室内外场景随叫随通、双向通信,有效提升灾备和应急救援能力。 (4)北斗导航应用建设 行业和区域北斗分理服务平台,赋能部-省-市三级市场体系,提供基于行业生态的北斗应用定制化解决 方案,在参与行业或区域北斗规模化应用行动计划编制的基础上,主动对接水利、能源、应急、气象等行业 主管部门,深挖行业应用场景,加深行业创新分析,为行业用户提供规模化应用解决方案。在区域市场开发 中,积极对接河北省、湖北省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北斗农用智能终端产品,主导并参与“北斗应用创新大赛 ”,助力省级北斗规模化应用进程。面向行业特定应用场景和个性化需求,开发低成本、高性价比的定制化 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快产品迭代;加强“北斗+”技术创新,研发“北斗+摄像头”、“北斗+RTU”终端产品 ,通过协议制定,压缩算法研究,有效解决了行业在北斗短报文图像传输、数据传输方面的难题,拓展了北 斗短报文应用范围。 2.智慧应用 数字科技、智慧应用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的核心方向着力拓展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应用,深 耕水务、燃气、园区等重点垂直行业应用,推动数字技术和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的融合创新、数字经济与实 体经济的融合发展,打造智慧水务、智慧燃气、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数字政府、数字民生、数字园区新高 地。加大在数据要素领域的投入同时加大在IDC、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结合行业应用构 建AI+数智一体化平台,帮助客户提升安全管控和运营高效化、服务优质化,保障生产运营安全与可持续性 发展覆盖数据采集、治理、安全和运维等环节。在数据治理领域,提供从数据采集、清洗、存储到分析的全 流程服务,帮助客户实现数据标准化、资产化和价值化,提升数据驱动决策能力。 (1)智慧水务 凭借在智慧水务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自主研发能力项目实施经验积累,形成了“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 台”、“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智慧水厂/污水厂综合管理平台”等自主产品,服务于中大型水务集团 、灌区管理单位和城镇给排水公司等。构建多场景、多维度、多目标的综合解决方案,为数字水务建设赋能 。 ①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台 主要为水务集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IT设施建设、智慧水务运营调度平台、相应配套的硬 件产品和服务。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传统水务系统的深度融合,实现 水资源管理、供水排水、水质监测等环节的智能化升级,保障生产运营安全,促进管理效率提升,降低运营 成本,改善公共服务采用微服务架构接入,实现应用的规范化,与供水、排水、水环境等各业务子系统对接 。 ②灌区信息化管理平台 主要为灌区管理单位提供现代化灌区信息工程建设综合解决方案,包括灌区综合管理信息化平台、灌区 测控一体化闸门、智能终端等产品和服务。实现以节水为中心的灌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提升灌区的信息 化管理水平。 ③智慧水厂/污水厂综合管理平台 主要为城镇给排水公司提供智慧水厂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智慧水厂综合管理平台、水厂的工艺、电气、 仪表、自动化等软硬件产品和集成服务。实现水厂/污水厂的生产运营数字化、工艺运行智能化,降低水厂 电耗和药耗,保障水厂/污水厂的安全高效运行围绕“智慧水务运营管理平台”“智慧(污)水厂解决方案 ”“灌区信息化解决方案”三个细分市场,在给排水领域的基础上逐步拓展到水利市场的水资源监测及引水 工程两个细分领域。 (2)智慧燃气 ①智慧燃气综合运营管理 主要为城市燃气集团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数据中心IT设施建设、智慧燃气运营调度平台、相应配套 的硬件产品和服务。对城市燃气输配过程(包括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等场站、管网、用户侧)进行智能化 管理和气量调度,其核心目标在于保障安全供气、防止燃气泄漏及增强风险防控能力。 ②智慧场站管理 主要为城市燃气公司提供智慧场站综合解决方案,包括智慧场站综合管理平台、场站自控系统等软硬件 产品和集成服务。实现门站、储配站、调压站等场站的智能化生产调控,场站安全保障升级,和运营效率提 升。 (3)数字基础设施及智慧园区 聚焦数据中心、智算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层,为客户提供前端可行性咨询、规划设计、集成和运维等整 体解决方案和服务,以及为数据中心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支撑,助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公司在京津冀、粤 港澳大湾区、成渝等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数据中心集群进行市场布局。凭借智慧园区设计、 工程服务、云平台技术开发服务和运维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智慧园区综合解决方案及总承包服务。作为某 行业头部企业的金牌合作伙伴,共同致力于数字园区生态伙伴建设,在IDC数据中心工程服务细分市场中排 名前列,具备相关领域大型项目的综合解决方案及总承包实力。 (三)智能制造 在智能制造领域,通过自主可控和前瞻性布局,掌握特种印制电路板(PCB)和高端恒温时频器件微型 化、智能化、柔性化、模块化以及虚拟制造和虚拟测试方面的新技术,形成数网协同、人机协同、绿色智能 的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并进入高端客户的核心供应链体系。 1.印制电路板 公司专注多品种、样品及中小批量、短交期、高可靠性、特殊要求的PCB设计、制造、贴装一站式服务 ,是国内较大的特种用途PCB配套企业和轨道交通领域的PCB供应商,在通讯、电力、工业控制、安防、医疗 行业拥有优质的客户群体,在卫星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较快。产品包括HDI板、盲/埋孔板、微波板、 电容/阻板、特种盲槽板、复合基板、刚挠结合板等。为满足特种装备模块小型化、功能集成化的需求,公 司持续迭代开发同时具备多次盲埋孔、嵌入式电阻、高平整度埋铜块、小尺寸盲槽、多种表面处理等特殊结 构和工艺的特种刚性PCB,以及层数高且具备复杂连接结构的刚挠结合板等高可靠性、高技术含量的特种PCB 产品。通过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PCB解决方案。 2.时频器件 公司拥有从晶片切割到晶振组装测试全流程的生产能力,可为通信、测试计量、导航授时、雷达、物联 网、航空航天等领域提供高精度定制化产品。公司通过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在恒温晶振领域不断创新和改进 生产工艺,优化配置石英晶振生产线,为用户提供小型化、高可靠的时钟产品;在温补晶振领域,以自研专 用集成芯片为抓手,推进产品迭代,为客户提供覆盖宽温环境、兼具高频率稳定度与低功耗特性的精准时频 产品;在特种晶振领域重点研发超低相位噪声、超低抖动石英晶振振荡器、宇航级抗辐射/抗震晶振等高端 产品,助力客户加快国产化替代进程;在时钟模组领域以时钟元器件为基础,研发时间同步技术、守时/授 时技术及产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时频设备和时钟系统解决方案。 2025年,通信行业及相关领域在AI基础设施建设、6G技术研发、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数字化转型与新基 建、低空经济、专网通信和智能制造等方面迎来诸多战略机遇。政策支持、技术突破与市场需求的三重驱动 ,为通信行业及相关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1.“十四五”规划及相关专项行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规划纲要指出,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 前沿领域,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 创新中心,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加快网络强 国建设,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赋能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 发展,重点培育生物制造、6G等未来产业。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 联网创新发展,优化全国算力资源布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 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025年2月19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AI+”专项行动深化部署会,要求央企聚焦“根技术”攻 关,推动大模型研发与产业化落地,加速原始创新突破并构建开放生态。2月21日,工信部启动“算力强基 揭榜行动”,围绕计算、存储、网络等六大方向推动关键技术突破与产品研发,提升国产技术自主化水平。 2.公网通信 2025年通信行业将继续推进5G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覆盖,三大运营商持续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新兴技 术与通信行业深度融合,5G-A技术加速落地,对通信网络的智能化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拓展通信业务的应 用场景。 (1)基础设施建设深度覆盖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加强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5G和千兆光网的覆盖深度与广度。《关于开展“信号升格”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 到2025年底超过12万个重点场所实现移动网络深度覆盖。《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到20 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提出要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 动,支持企业在重点场景应用通用大模型、行业大模型和智能体。 (2)空天地一体化网络通信 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为卫星互联网技术研发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支持,推动卫星互联网与地面通信网络 深度融合,拓展应用场景,加速产业化进程。 《卫星网络国内协调管理办法(暂行)》首次系统性规范卫星网络在国内的协调机制,大幅降低卫星网 络建设中的协调成本,加速低轨星座组网和商业化应用落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 出强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5G、算力基础设施等建设,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星等 关键技术研究。《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协同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 移动通信网络、数据中心和骨干网融合组网。2025年7月30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同志座谈会工 信部主要负责人表示,将更大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 (3)低空经济 低空经济从“试点探索”阶段迈向“全域落地”新周期,拓展应用场景,涵盖应急救援、城市交通等多 个领域。低空通信等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民航局召开2025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强调大力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广州市低空经济发 展条例》2025年2月28日正式施行,条例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应用场景等关键问题。 3.专网通信 万亿国债发放促使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建设迎来新机遇,各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显著提升了专网 通信与智慧应用的下游需求。其中,“两新”“两重”政策将加大对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支持力度,提高行 业整体投资水平;国内铁路行业通信技术正由GSM-R向5G-R过渡,列调技术正处于从模拟向数字化转型的阶 段,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增量空间。万亿国债结余资金持续支持应急通信专网建设。大型石化项目落地刺激了 专网业务的稳定增长,电力行业无线控制专网应用场景落地加速,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 各行业对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AI算力、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通信网络支持需求尤为突出,特 别是在政务、公安、应急、能源等领域,对更安全、稳定、可靠和定制化的通信服务需求稳步增长,为面向 行业的专网通信与智慧应用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进一步拓展了应用场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进移动物联网“万物智联”发展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深化移动物联网与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合,提升移动物联网行业供给水平、创新赋能能力和产业整体价值,加快推动移 动物联网从“万物互联”向“万物智联”发展,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4.智能制造 随着国家自主可控、国产化替代等政策的稳步推进,PCB、高端时频器件国产化、特殊领域特种晶振等 机遇呈现。《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提出将围绕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战略目标,聚焦机械、电子等重 点行业,对标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补齐基础产品可靠性短板,提升整机装备可靠性水平。《智能制造典 型场景参考指引(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提供了明确指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 制造水平。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平台与区位优势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电科和控股股东中电网通在信息通信领域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为中国电科 下属上市公司之一,作为中国电科在大湾区产业布局和内协外联的主门户与桥头堡,是中电网通产业转型升 级、科技成果转化和资本运作的主阵地,同时也是服务国家网信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在资源配置、产业整 合、区域布局等方面可获得中国电科和中电网通强有力的支撑。公司作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上市公司,具 有融资和资本运作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主要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重点发展区域,地域优势有助于公司 开展业务合作。 2.业务优势 2000年至今,公司深耕信息通信领域,凭借上市、重大资产重组、非公开发行股票等资本运作夯实并壮 大在信息通信产业综合实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公司服务于2G/3G/4G/5G等通信网络建设,立足信息通信 领域,致力于“成为数智时代ICT融合服务的领先者”。近年来,公司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发展趋势进行融 合产业布局,聚焦信息通信融合服务,深耕数实融合“新赛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布局低空经济、 数据治理、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产业。作为服务国家网信体系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紧跟国家对新质生产力的 战略要求,积极推进创新赋能。一是积极谋划布局卫星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在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 参与了空、天、地多种模式下的协同组网的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积极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研究开发;二是 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加大力度推进高端PCB产品、时频器件、北斗终端等产品的迭代升级;三是积极推进 空天地融合的面向应急等行业的专网通信应用。 3.资质优势 公司相关业务所处行业实行严格的资质准入标准和市场准入制度,有严格的技术、人员、资金、服务网 络、业务流程及工程业绩等方面的要求,竞争优势体现在良好的市场信誉、客户粘度、客户应用挖掘、行业 解决方案积累等综合服务能力方面。公司拥有甲级(一级)资质多项,资质涵盖电子/通信工程咨询、勘察 、设计、承包、监理等业务领域,涉及运营商、数字政府、轨道交通、应急、人防、能源电力、公共安全、 水务燃气、园区、港口物流等行业,获得相关准入甲级资质是公司在该业务领域综合竞争实力的集中体现。 4.技术优势 公司在移动通信行业能提供项目全流程一体化服务,是国内最早提供通信网络建设技术服务的企业之一 ,具备5G核心网、5G基站和5G行业终端端到端自主研发能力,在自主可控方面有先发优势。自主研制的TETR A数字集群设备开创国内轨道交通采用国产TETRA集群建设的先例,自主研制的370MHzPDT数字集群通信系统 ,率先建成部-省-市-现场四级联网的应急指挥窄带无线通信网。公司专注于小批量、短交期、高可靠性、 特殊工艺要求的特种印制电路板制造,自主设计和开发多款恒温晶振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实现了高端恒温晶 体振荡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上述产品广泛运用于航空、航天、航海、高铁、通信、电力、特种装备等 高端领域。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含子公司)申请专利42项(发明专利34项),获得授权46项(发明专利33项), 并掌握一批非专利核心技术。 5.垂直整合优势 在网通天地、数实融合的趋势下,通过垂直整合,融合各产业行业的应用场景,使服务和运营方式更加 丰富多元。公司倾力打造贯通基础元器件、数据采集模组、数字集群通信、无线传输与覆盖、智算中心等完 整的信息通信产业链。一是推动从产品和服务赋能走向行业赋能,凭借生态优势,赋能客户需求的理解力、 专业化服务的快速响应力、行业数智化建设的前瞻力、软件和平台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