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50 千红制药 更新日期:2025-04-2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药品生产许可证范围内的冻干粉、冻干粉针剂(含抗肿瘤药)、小容量注射剂(非最终灭菌)、片剂、硬
胶囊剂、颗粒剂、原料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医药(行业) 15.22亿 99.75 8.34亿 99.63 54.79
其他(行业) 376.35万 0.25 307.48万 0.37 81.70
─────────────────────────────────────────────────
制剂系列(产品) 10.79亿 70.70 6.67亿 79.68 61.82
原料药系列(产品) 4.43亿 29.05 1.67亿 19.95 37.67
其他(产品) 376.35万 0.25 307.48万 0.37 81.70
─────────────────────────────────────────────────
国内地区(地区) 11.74亿 76.93 7.02亿 83.83 59.77
国外地区(地区) 3.52亿 23.07 1.35亿 16.17 38.4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医药(行业) 8.54亿 99.76 4.49亿 99.65 52.64
其他(行业) 207.13万 0.24 157.69万 0.35 76.13
─────────────────────────────────────────────────
制剂系列(产品) 5.84亿 68.30 3.59亿 79.53 61.36
原料药系列(产品) 2.69亿 31.46 9069.93万 20.12 33.70
其他(产品) 207.13万 0.24 157.69万 0.35 76.13
─────────────────────────────────────────────────
国内地区(主营收入)(地区) 6.37亿 74.46 3.70亿 81.99 58.03
国外地区(地区) 2.16亿 25.29 7961.01万 17.66 36.79
国内地区(其他收入)(地区) 207.13万 0.24 157.69万 0.35 76.1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医药(行业) 18.07亿 99.57 7.78亿 99.13 43.07
其他(行业) 773.83万 0.43 680.69万 0.87 87.96
─────────────────────────────────────────────────
制剂系列(产品) 11.15亿 61.43 6.86亿 87.35 61.52
原料药系列(产品) 6.92亿 38.14 9250.18万 11.78 13.37
其他(产品) 773.83万 0.43 680.69万 0.87 87.96
─────────────────────────────────────────────────
国内地区(地区) 12.57亿 69.29 7.01亿 89.36 55.79
国外地区(地区) 5.57亿 30.71 8353.48万 10.64 14.9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生物医药(行业) 10.52亿 99.55 4.37亿 98.98 41.56
其他(行业) 473.57万 0.45 --- --- ---
─────────────────────────────────────────────────
制剂药品系列(产品) 5.93亿 56.13 3.76亿 85.07 63.35
原料药系列(产品) 4.59亿 43.42 6145.09万 13.91 13.39
其他(产品) 473.57万 0.45 --- --- ---
─────────────────────────────────────────────────
国内地区(主营收入)(地区) 6.61亿 62.57 3.87亿 87.64 58.56
国外地区(地区) 3.91亿 36.98 5006.61万 11.33 12.81
国内地区(其他收入)(地区) 473.57万 0.45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0.6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24249.34│ 15.89│
│客户B │ 16287.89│ 10.67│
│客户C │ 15702.87│ 10.29│
│客户D │ 13757.31│ 9.01│
│客户E │ 7310.27│ 4.79│
│合计 │ 77307.68│ 50.6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6.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3519.78│ 9.03│
│供应商B │ 3092.95│ 7.93│
│供应商C │ 2671.03│ 6.85│
│供应商D │ 2650.70│ 6.80│
│供应商E │ 2274.12│ 5.83│
│合计 │ 14208.60│ 36.4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发展阶段及周期性特点
公司属于生物医药制造行业。生物医药行业是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进行药物研发
、生产和应用的高科技产业,也是医药行业中创新最活跃、技术含量最高的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产业作为全
球范围内的新兴产业正在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
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随着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人口增长、老龄化加剧、医疗改革措施持续出台,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持续促进了
对医药产品的消费,根据IQVIA数据,我国药品支出规模已由2019年的148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630亿美
元,年复合增长率约2.4%。国家统计局发布2024年工业企业利润数据,其中医药制造业2024年营业收入为25
298.5亿元,与2023年一致;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2024年中国医药行业呈现“整体承压
、局部分化”特征,传统领域增长乏力,但创新药、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等细分赛道逆势突破,政策导
向从“控费降价”转向“提质增效”,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虽然我国医药行业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还面临前沿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医协同创新体制
机制不够完善,出口结构升级慢,高附加值产品国际竞争优势不强等问题。国家极为重视医药行业的创新发
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发展”,“创新药”首次被
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会议提出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
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
案》,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面对带量采购、医保支付等国内新形
势以及全球高附加值药品严峻的竞争环境,我国行业领先企业将立足本土资源和优势,面向全球市场,紧盯
新靶点、新机制药物开展研发布局,积极运用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赋能药物设计、临床试验和商业化等
各个环节,引领创新,带领我国医药行业从医保扩容的“提量”转变为一致性评价和创新药上市为主线的“
提质”过程。
(二)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生物医药行业生化制药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以创新药物引领公司核心竞争力,深耕国内制
剂市场和高附加值品种出口并举,积极打造国内有竞争力的大型生物医药上市企业。
1.公司多年来深耕于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多糖和动物源性蛋白酶类药物细分领域,坚持“专、精、特”的
发展道路,公司主要产品胰激肽原酶、复方消化酶、弹性蛋白酶、门冬酰胺酶、肝素钠等原料药和制剂系列
产品均为原研或国内首仿的特色拳头产品,其中酶制剂产品的国家标准均依公司内控标准制订或修订,还参
与肝素钠国际标准的修订。
2.公司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涵盖肝素全产业链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扩大肝素钠
注射液及封管液的市场份额,继续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依诺肝素系列产品抓牢国家集采的政策机
遇,乘势而上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发展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3.公司作为专注于动物源性酶制剂领域的专家,主打品种“怡开”品牌为国家驰名商标,并被成功列入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版)等多个指南
共识,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2024年怡开系列产品继续稳居国内市场第一;“千红怡美
”除加强医院品牌拓展外,积极探索与德国拜耳医药合作的OTC战略合作新模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
场竞争力。
4.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成立两个合资研究院,并与公司工艺制造技术研发团
队以及负责新药成果转化的团队,形成三位一体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创新体系。同时,公司在国外成立离
岸药物研发中心,与在此基础上建立“常州千红国际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并被列入“十二五”国
家重大科技专项。目前,已有4只创新药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
核心竞争力。
(三)新公布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重大影响
2023年7月,国家药监局组织发布《药品标准管理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为进一步规范和加
强药品标准管理,建立最严谨的药品标准,保障药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医疗装备
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会议提出要着眼医药研发创新难度大、周期长、投入高的特
点,给予全链条支持,鼓励和引导龙头医药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
求意见稿)》,通过建立科学的量化评价机制和分类办理规则,为医药企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自主的价格形
成机制,有助于提高新上市药品的挂网效率和促进公平竞争。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2024年修订)》,强化药品全生命周期监管,优化临
床试验审批流程,加速创新药械研发进程。
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强调以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
为主线,探索建立医保、医疗、医药统一高效的政策协同机制,加快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
药品审评审批效率i合理使用水平。
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旨在统筹用好价格管理、医保支付、商
业保险、药品配备使用、投融资等政策,优化审评审批和医疗机构考核机制,合力助推创新药突破发展。
2024年7月,国家药监局发布《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方案》,优化了创新药临床试验
审评审批机制,强化药物临床试验申请人主体责任,提升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方对创新药临床试验的风险识别
和管理能力,探索建立全面提升药物临床试验质量和效率的工作制度和机制。
2024年9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促进创新药入院难度降低,
仿制药价格竞争加剧,进一步助推企业转型创新。
2025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旨
在健全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的监管体系、机制,强调标准对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引领作用,推进新技
术、新方法、新工具的标准研究和转化。
从上述新发布的政策法规可以看出,国家鼓励创新,大力扶持创新药物开发,随着带量采购、医保支付
等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正在引导医药行业逐步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药物开发将是我国
医药行业的发展主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
1、主营业务范围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范围: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
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
目: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医用包装材料制造;初级农产品收购;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
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住房租赁
。(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1).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药用酶和多糖类两大系列生化药物。其中药用酶品种主要有胰激肽原酶系列、复方消化
酶胶囊(Ⅱ)、门冬酰胺酶系列和弹性酶系列;多糖类品种主要有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类系列品种。
(2).产品主要用途:
①药用酶类产品
胰激肽原酶系列:胰激肽原酶、注射用胰激肽原酶、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商品名:怡开)。本品为血管
扩张药,有改善微循环作用。主要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病,周围神经病,视网膜病,
眼底病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可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
复方消化酶胶囊(Ⅱ)(商品名:千红怡美):微丸定点释放制剂。本品为助消化药,用于食欲缺乏,
消化不良,为医院处方和OTC双跨性的药品。
门冬酰胺酶系列:门冬酰胺酶(埃希)、注射用门冬酰胺酶(埃希)。本品适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简称急淋)、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及
非霍奇金病淋巴瘤、黑色素瘤等。
弹性酶系列:弹性酶、弹性酶肠溶片(商品名:千红怡甘)。本品用于Ⅱ和Ⅱ型高脂血症(尤其适用于
Ⅱ型)、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糖尿病性肾病变。
②肝素钠及低分子肝素系列:
肝素钠系列:肝素钠、肝素钠注射液、肝素钠封管注射液。
肝素钠注射液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
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
器械的抗凝处理。
肝素钠封管注射液用于维持静脉内注射装置(如留置针、导管)的管腔通畅,可用于静脉内放置注射装
置后、每次用药后以及每次采血后使用本品。本品不能用于抗凝治疗。
依诺肝素钠系列:依诺肝素钠、依诺肝素钠注射液。
用于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预防静脉内血栓形成),特别是与骨科或普外手术有关的血栓形成;治
疗已形成的深静脉栓塞,伴或不伴有肺栓塞,临床症状不严重,不包括需要外科手术或溶栓剂治疗的肺栓塞
;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及非Q波心肌梗死,与阿司匹林合用;用于血液透析体外循环中,防治血栓形成。
达肝素钠系列:达肝素钠、达肝素钠注射液。
用于治疗急性深静脉血栓。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慢性肾功能不全者进行血液透析和血液过滤期间体外
循环系统中的凝血;治疗不稳定型冠状动脉疾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Q波型心肌梗死。预防与手术有
关的血栓形成。
那屈肝素钙系列:那屈肝素钙、那屈肝素钙注射液。
在外科手术中,用于静脉血栓形成中度或高度危险的情况,预防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3).研发中的重要管线:
a)QHRD107胶囊:QHRD107胶囊是国内首个获批临床的口服的CDK9靶向激酶抑制剂创新药物,适应症是急
性髓系白血病(AML),目前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b)QHRD106注射液:QHRD106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长效激肽释放酶药物,适应症是新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
IS),目前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c)QHRD211注射液:QHRD211注射液是一种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创新药物,适应症是生长激素缺
乏症(GHD),目前已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处于Ⅱ期临床试验阶段。
d)QHRD110胶囊:QHRD110胶囊是一种口服的CDK4/6靶向激酶抑制剂创新药物,适应症是恶性脑胶质瘤(
GBM),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完成Ⅱ期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开展桥接临床试验。
3、经营模式
公司实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重的市场开拓营销模式。
国内制剂营销市场:公司实施多元化销售模式:自营模式、招商模式、渠道模式齐头并进。公司拥有一
支从事学术推广、市场营销等专业队伍,在国内主要发达地区的城市中与具有国家GSP认证资质的三十多家
药品营销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已在国内二十多个省市地区建立了区域营销办事机构,形成了一
支专业化营销团队和较完善的营销网络;公司加强招商模式、渠道模式的管理,并实施OTC战略合作营销新
模式,进一步促进公司销售增长。
国际营销系统:公司业已形成一支专业化的国际营销队伍,并在美、德、法、意、日本等国建有营销网
络,采用国际合作模式,切入欧美日跨国大公司的产业链分工和产品分销渠道,实施原料药和高附加值产品
出口并重、产品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逐步实现多品种开发的市场布局,从而构建既有特色又有竞争力的海
外营销格局。
(二)、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业绩变化是否符合行业发
展状况
1、核心产业
公司拥有国内领先“从猪内脏提取源头到终端制剂”的全产业链技术,是猪内脏提取天然生化原料药及
制剂的行业头部。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创新发展战略,依托制药资源优势,针对核心产品优质资源保障
及终端市场销售规模突破两大核心领域,精心布局的产业链上下游战略投资项目。
公司与牧原股份达成战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成立合资公司,投资打造河南千牧生物制药项目,
共建全球规模及溯源性领先的猪副产品综合利用生物制药基地。依托公司先进技术优势和丰富的生产管理经
验,再结合湖北钟祥市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机遇,公司集中资源优势建设“千红湖北”项目,致力于打造国内
领先的药用酶上游原料药基地。公司通过拓展布局两大上游基地,对接公司稳定中下游产业,构建药用酶类
和多糖类产品的两大自有完整产业链。
(1)、药用酶系列产品:
1)胰激肽原酶制剂: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并呈
现上升趋势,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20-79岁成人糖尿病患者
总数为5.89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8.53亿。我国20-79岁的糖尿病患者达1.48亿,预计到2050年将增至1.6
83亿。2024年,中国糖尿病相关医疗总支出达1689亿美元,占全球糖尿病相关支出的16.6%,人均糖尿病相
关医疗支出为236.4美元。中国是全球糖尿病第一大国家,其中2型糖尿病占比90%以上。随着国内糖尿病发
病人数的增长和诊疗渗透率的提高,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微循环障碍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发生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早期对其干预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
胰激肽原酶作为改善微循环药物,再次入选《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已广泛应用于糖
尿病相关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公司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怡开)作为微循环扩张剂入选了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
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主编的《国家基层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指南(2024版)》、《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治专
家共识(2021版)》、《糖尿病微循环障碍临床用药专家共识(2021版)》、《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
2014年版)》、《男科疾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2版)》、《糖尿病合并男性功能障碍多学科中国专家共识
(2022版)》等。公司怡开系列产品依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国家治疗指南,践行医院多科室拓展及针剂市场
学术推广的营销策略,市场占有率及销量持续提升。
2)复方消化酶制剂: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饮食和作息不规律等因素引起消化
系统类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据药智网数据显示,2023年消化系统药品市场规模达1319亿元,2016年-2023
年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在零售端的规模增长更快,零售端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6%,同期医院端为0.89%。复方
消化酶胶囊(怡美)是公司研制的新一代助消化类药物,使用生物体内固有酶系且符合国人的饮食结构特点
,采用双层包衣,定向释放,起效快,安全性高。怡美系列产品除加强医院品牌拓展外,还积极探索与德国
拜耳医药合作的OTC战略合作营销新模式,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成为公司又一重磅酶制剂品
牌产品。
3)弹性蛋白酶制剂:弹性酶是代谢综合征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基础用药,主要用于Ⅱ和Ⅱ型高脂血
症(尤其适用于Ⅱ型)、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糖尿病性肾病变。弹性酶肠溶片(怡甘)作为国家科技进
步奖产品,是国内首家采用超滤、亲和层析等先进技术生产的生化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品种,具有调节脂
质代谢、提高血管弹性、保肝肾护心脑的显著疗效,且纯生物提取安全性好。公司怡甘产品,在当前慢病医
疗新时代背景下,致力于运用生物酶激活疗法的推广方案,打造零售及三终端招商品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
景与开发潜能,将成为公司又一新的经济增长点。
(2)、肝素系列产品:
1)肝素制剂:
肝素制剂作为肝素价值链中的高端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拥有巨大的市场规模。根据共研网数据
显示,全球肝素制剂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47.9亿美元增至2024年6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7%。据Ma
rketMonitor数据,2024年全球肝素市场规模达100亿美元,近年来老年人口持续增加,心血管和静脉血栓栓
塞发病率也持续上升,预计2029年该市场将增至149亿美元。
公司拥有国内最齐全的肝素制剂产品线,其中,标准肝素钠注射液是公司的重点产品,公司利用原料药
制剂一体化优势,运用多渠道推广方式加强市场覆盖,持续保持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地位;肝素钠封管注射
液凭借其良好的抗凝抗感染功能在多科室推广开发,销售持续增长;低分子肝素产品及时抓住国家集采政策
的机遇,以快速上量抢占市场份额为主导,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2)肝素原料药:
肝素原料药是从健康生猪的小肠粘膜中提取的肝素粗品经进一步提纯后而制成的特色原料药。我国拥有
全球最丰富的生猪资源,在肝素原料药上拥有供给充足的先天性条件,是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药出口国。公
司致力于打造最齐全的肝素产业链,布局的肝素产业链上游项目正顺利推进。公司坚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产
供销协调机制,精准把握肝素行业周期影响下的国际市场生态环境与战略机遇,深耕战略性重点客户以及一
带一路等新潜力市场的开发,肝素钠原料药始终保持国内企业出口销售前列。
2、创新布局
公司大力布局药物创新平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创新药物前端研发的合资研究院(大分子
研发平台众红生物以及小分子研发平台英诺升康),与公司产业化研究技术团队以及新药成果转化团队形成
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打造常州千红国际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基地研发平台。通过布局研发平台不同方向
的研究管线,公司已经有1个小分子和2个大分子药物进入Ⅱ期临床研究阶段,未来新药上市将拓展公司业务
范围,大大提升公司在医药行业的竞争实力,也为中国医药创新力量增能。
3、业绩状况
肝素作为临床不可替代的抗凝药品,在新兴市场处于成长期,全球肝素市场仍保持较高增速。近年来,
公司经营管理基本态势持续向好,整体业绩保持稳定,2024年营业收入15.26亿元,较上年减少15.88%,202
4年归母净利润3.56亿元,较上年增长95.77%。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应对国内外医药行业复杂多变的生态环
境,适时把握行业战略机遇,坚定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供销集约化经营方针,2024年度营业收入虽因药品价
格下降而有所下降,但主要产品销量均保持增长且毛利率较上年同期持续提升,由此净利润实现了同比较大
幅度提升。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所处的行业优势
生物医药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生物医药产品具有靶向性、安全性的特点,且有较
高的技术壁垒,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生物医药产业是制药业中发展
最快、活力最强、技术含量最高的领域之一。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将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
械列入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公司专业从事生物医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生化制药细分行业中名列前茅
,有较强的竞争力和较大的知名度。
2.产品竞争力优势
公司是蛋白酶类和多糖类药品的龙头生产经营企业,也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涵盖肝素全产业链的药品
生产企业。其中酶制剂主要有胰激肽原酶系列、复方消化酶胶囊Ⅱ,门冬酰胺酶系列;多糖类品种主要为肝
素钠及小分子肝素系列品种,产品线丰富、产品结构合理,综合竞争优势明显,能有效抵抗市场风险,确保
业绩的持续性增长。
3.创新平台优势
公司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成立两个合资研究院,并在国外成立离岸药物研发中心
,在此基础上建立“常州千红国际生物医药创新药物孵化基地”。公司在基因重组、靶向抗癌药物等生物医
药创新领域陆续取得重大进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有3只创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试验,1只创新药即将进入
二期临床试验,还有多个创新药物正处于各个不同阶段的临床研究中,必将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核心
竞争力。同时,公司配套建设的创新药物产业化项目已顺利竣工,并已投入新药临床研究样品生产,为在研
的创新药物成果转化打下扎实基础。
4.技术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了以现代分子膜超滤、分子亲和层析、分子结构螯合、病毒灭活等
核心技术并集成运用于生化酶药物和多糖类药物的大规模生产,建立了产业化生产技术平台。公司建有近8
万平方米符合欧美GMP标准高等级的制剂生产车间和质量检测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技术质量管理
团队,建有较完善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体系,连续多年获得全国和省、市药品质量诚信示范企业称号,公司
多个重点产品的内控质量标准被提升为国家药品质量标准;所出口的主要药品通过了美国FDA、欧盟COS、德
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GMP认证,还参与美国USP肝素钠原料药的国际修标工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一定
的竞争优势。
5.人才队伍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含子公司)从国内外引进了一大批年轻有为、学历和专业化程度高的人才,目前拥
有博士近20名,硕士80多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的89%以上,广泛分布在公司营销、技术、
管理团队中,形成了稳定的人才梯队体系,为公司未来的战略发展与经营管理需求奠定扎实的人才基础。
6.营销模式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积累:国内制剂销售已建立了以自营销售业务为主体、招商、渠道齐头并进的多元化业务
模式;国外市场通过技贸合作在欧美日等国家建立了多个原料药及制剂产品稳固的分销网络;在同行中彰显
了公司营销队伍专业,产品结构与销售市场多元化的竞争实力和优势。
7.千红文化优势
公司已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和治理体制及规范的运行机制,企业运营发展持续稳健;已经形成了千红独
特的“诚信、务实、和谐”文化,构建了系统化的企业文化体系,在广大干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了“创新发
展”的意识,认同“共同发展,共创繁荣”的价值观,“我以千红为荣、千红因我为傲”已蔚然成风,充分
彰显了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文化内涵优势。公司坚持党建引领、文化创新,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