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双星新材(00258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2585 双星新材 更新日期:2024-06-2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先进高分子复合材料、光电新材料、光学膜、太阳能电池背板、聚酯电容膜、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等聚 酯薄膜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薄膜制造业(行业) 52.89亿 100.00 2.32亿 100.00 4.38 ─────────────────────────────────────────────── 光学材料膜(产品) 24.87亿 47.02 1.25亿 54.04 5.03 聚酯功能膜(产品) 13.13亿 24.81 -1.76亿 -76.00 -13.41 新能源材料膜(产品) 7.68亿 14.52 4173.71万 18.03 5.44 热缩材料膜(产品) 3.86亿 7.29 8286.29万 35.79 21.48 可变信息材料膜(产品) 2.63亿 4.98 8497.96万 36.71 32.26 其他业务(产品) 7290.16万 1.38 7276.23万 31.43 99.81 ─────────────────────────────────────────────── 国内(地区) 44.62亿 84.35 --- --- --- 国外(地区) 8.28亿 15.65 1.58亿 68.21 19.08 ─────────────────────────────────────────────── 直销(销售模式) 52.89亿 100.00 2.32亿 100.00 4.3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薄膜制造业(行业) 25.62亿 100.00 2.16亿 100.00 8.44 ─────────────────────────────────────────────── 光学材料膜(产品) 11.31亿 44.16 9449.63万 43.72 8.35 聚酯功能膜(产品) 5.59亿 21.82 -6184.80万 -28.61 -11.06 新能源材料膜(产品) 5.02亿 19.61 6374.36万 29.49 12.69 热缩材料膜(产品) 2.03亿 7.92 4474.25万 20.70 22.05 可变信息材料膜(产品) 1.39亿 5.41 4777.69万 22.10 34.46 其他业务(产品) 2737.38万 1.07 2723.46万 12.60 99.49 ─────────────────────────────────────────────── 国内(地区) 21.61亿 84.36 1.29亿 59.77 5.98 国外(地区) 4.01亿 15.64 8695.85万 40.23 21.70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薄膜制造业(行业) 60.62亿 100.00 11.42亿 100.00 18.85 ─────────────────────────────────────────────── 光学材料(产品) 20.72亿 34.18 4.20亿 36.79 20.28 聚酯功能膜(产品) 16.23亿 26.77 7036.32万 6.16 4.34 新能源材料(产品) 11.20亿 18.48 2.46亿 21.55 21.98 其他业务(产品) 4.74亿 7.82 1.19亿 10.44 25.16 可变信息材料(产品) 4.05亿 6.68 1.80亿 15.75 44.44 热缩材料(产品) 3.69亿 6.08 1.06亿 9.32 28.86 ─────────────────────────────────────────────── 国内(地区) 51.37亿 84.74 --- --- --- 国外(地区) 9.25亿 15.26 2.58亿 22.59 27.91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60.62亿 100.00 11.42亿 100.00 18.85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薄膜制造业(行业) 34.83亿 100.00 9.80亿 100.00 28.12 ─────────────────────────────────────────────── 光学材料膜(产品) 10.69亿 30.68 3.21亿 32.78 30.05 聚酯功能膜(产品) 8.15亿 23.38 1.49亿 15.22 18.30 新能源材料膜(产品) 7.45亿 21.39 2.31亿 23.54 30.95 其他业务(产品) 4.57亿 13.13 1.11亿 11.31 24.22 可变信息材料膜(产品) 2.25亿 6.45 1.10亿 11.19 48.80 热缩材料膜(产品) 1.73亿 4.96 5836.54万 5.96 33.77 ─────────────────────────────────────────────── 国内(地区) 29.48亿 84.63 8.05亿 82.21 27.32 国外(地区) 5.35亿 15.37 1.74亿 17.79 32.5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9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3474.10│ 6.33│ │客户二 │ 24597.69│ 4.65│ │客户三 │ 20615.62│ 3.90│ │客户四 │ 19176.23│ 3.63│ │客户五 │ 17953.51│ 3.39│ │合计 │ 115817.15│ 21.9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3.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3.7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25409.50│ 31.48│ │供应商二 │ 116261.25│ 29.18│ │供应商三 │ 80715.65│ 20.26│ │供应商四 │ 6214.09│ 1.56│ │供应商五 │ 5058.62│ 1.27│ │合计 │ 333659.11│ 83.7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BOPET薄膜作为一种绿色、环保、可持续改性的高分子薄膜材料,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尽管行业面临 着挑战、问题和不足,但同时也拥有着巨大的发展机遇。新时代下的能源革命、技术创新、产业变革、动能 转换和消费迭代等因素,都将促使行业通过科技创新满足高端供给,创造新的市场需求。中国是聚酯薄膜全 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和最大的消费市场,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努力突破技术瓶颈,积 极把握新兴市场机会,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行业持续围绕着“替代性需求+新应用领域需求”而不断发展壮 大,产品已经从传统的包装领域扩展到电子、电工、光电、光伏、建筑等多个领域,实现了多功能化的布局 。产品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专业化程度也越来越高。面对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聚酯薄膜产业投资增速过 快,加之国内差异化、功能性聚酯薄膜发展相对滞后,目前我国聚酯薄膜行业呈现出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 能供给不足的结构性问题,部分高附加值的高端、特种聚酯薄膜仍需依赖进口。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关键时期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聚酯薄膜作为当前工业中间材料和未来战略 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材料,紧密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持续创新突破。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 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系列政策鼓励支持下,国内企业 加大工艺技术攻关突破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及高端产品供应实力,积极把握BOPET高端膜市场的国产替 代市场机遇,拓宽传统材料替代领域并开发新兴应用市场,有力推进高性能聚酯薄膜产业升级。未来,随着 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趋势的变化,科技创新与技术革新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驱动我国聚酯薄膜产业向高端 化、精密化、专业化等方向转型升级,推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3年,BOPET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产能持续释放、终端市场需求疲软、价格低位盘整、 毛利负值扩大等情况,甚至出现了萎缩的态势,而新增产能的释放更是加剧了市场供需的紧张关系。价格与 利润双双下滑,BOPET行业的盈利状况整体处于近五年来的低谷。2023年全行业设计产能达到683.2万吨,实 际有效产能约为532.9万吨,年设计产能增长率为22.4%,需求增长率为5.28%。较2022年相比产能增长率上 涨3%,需求增长率下降8.82%。当前,中国BOPET行业虽然短期经营效益受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长期看BOPE T为诸多新兴应用领域配套,是极具发展潜力的高性能薄膜材料。企业加快新产品的研发速度,全面提升企 业自身市场竞争能力,把握新兴领域市场机会,保持行业可持续发展。 2024年,BOPET市场仍有接近百万吨产能预计投产,供应量或继续抬升;根据库存周期性特点判断,202 4年大宗商品市场或进入补库周期,但结合BOPET市场产能投放情况看,市场供给端的压力依然较大;需求端 看,终端消费恢复仍需一定时间。 双星新材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战略,坚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的发展,聚焦高性能聚酯薄膜产业 ,采用“规模化、一体化、差异化”发展思路,构建了“原料-基材-膜片”全产业链纵深一体化发展模式, 并布局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节能窗膜材料、可变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五大板块业务,转型升级成新材 料平台型企业。近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优化产品结构,驱动新材料业务协同创 新发展。 (一)光学材料 近年来,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宏观政策背景下,电子信息制造业、消费电子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 展迅猛,技术创新水平不断提升,功能性膜材料也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而不断升级。光学功能膜是中国功能 性膜材料市场的主要产品。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功能性膜材料市场产品结构中,光学功能膜占比最大 ,达到39.46%。光学膜通过调变其不同波段表面的穿透率及反射率,可以使不同偏振平面的光具有不同的特 性。 光学功能膜是面板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得益于下游面板、消费电子产品需求的稳定增长、人工智能、 5G通信等技术发展以及下游客户对于原材料国产化配套的强劲需求,国内光学功能膜材料迎来发展契机,国 产替代空间广阔。 整体来看,国内光学膜产能迅速提升中,进口光学膜的替代比例也在逐渐上升,但在高端光学膜市场亟 待突破。但随着国产替代加速和下游终端需求持续增长,国内光学膜产业有望迎来发展良机。 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光学膜市场从2019的354亿元增加至2022年的464亿元,2027年中国光学膜市场规模 预计将达到769亿元,2022-2027年复合增速达10.6%。 公司积极布局光学材料板块,依托“原料-基材-膜片”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围绕 客户需求,持续创新研发投入开发新品,优化产品结构。目前公司光学材料板块主要包括光学基材、光学膜 片、MLCC离型膜基材、偏光片离保膜基材、MLCC离型膜、偏光片保护膜等产品,终端市场包括消费电子、汽 车、通信、建筑等领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光学薄膜制造作为新材料产业被 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酯基光学膜和PET基膜被选为重点产品。 2023年,受高通胀、国际冲突和美元加息等影响,电视、电脑、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市场需求表现不佳 。电视方面,根据权威机构奥维睿沃的报告数据,2023年全球电视(TV)出货量为1.955亿台,同比下降3.5 %,其中中国头部品牌出货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全球电视(TV)面板出货量达2.392亿片,同比下降12.3% ;出货面积达1.717亿平方米,同比微降0.8%。但电视面板平均尺寸已增至51寸,较去年同期增加3寸。预计 2024年面板厂将继续推进大尺寸化。智能手机方面,调研机构IDC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 1.7亿部,同比减少3.2%;中国智能手机市场2023年的出货量约为2.71亿台,同比下降5.0%。 光学膜:光学膜主要用于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中,包括扩散膜、增亮膜、反射膜、光学复合膜等背光模 组用膜,以及面板生产中所需的各种保护膜、离型膜、光学胶带等。尽管下游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短期有所波 动,但随着消费者对液晶电视、手机、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品质要求的提高,相关产品更新换代频率加快, 长期来看,消费电子增长态势依然可期。同时5G、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的演进与应用深化,穿戴设备、车载显 示等新兴场景的发展促使显示品类日益多元,加之液晶面板向大尺寸化方向发展趋势仍将持续,从而有望拉 动光学膜需求。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显示产品消费与制造国,80%光学模组在中国生产,随着国内面板 厂商本土产业链的强化与国产替代进程的持续深化。 公司是国内较早实现“基材+膜片”全产业链产品的企业。光学基材领域,目前公司产品涵盖光学膜基 材、MLCC基材、OCA离型基材等。作为光电产业链前端重要战略性材料之一,光学基材技术门槛高,长期被 国外企业所垄断。为提高供应链的自主可控,公司自上市后布局光学基材技术开发,通过不断的研发投入和 技术改进,公司成功突破光学膜基材的制造壁垒,成为国内较早实现光学膜基材自产自供的企业之一。在光 学膜基材基础上,公司顺利突破MLCC基材、OCA离型基材等产品,并稳定批量出口日韩等市场。光学膜领域 ,公司率先瞄准技术门槛较高的复合膜,基于光学基材优势,采用激光拼接技术,不断技术改进,提升产品 良率。自2014年开始进行复合膜生产以来,公司是国内第一家可生产三层复合膜MOP的企业,也是国内率先 实现复合膜月产量超过百万平的企业,目前四层复合膜已批量供货。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继成为三星VD光学 膜全球供应商后,加速拓展国内市场,光学膜国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新品及产能布局方面,公司持续围绕 光学膜行业合二为一、合三为一等的轻薄化以及大尺寸化方向布局,积极响应终端客户需求,推出COP/CPP 高辉度光学膜等产品,公司规划的“年产1000万平方米大尺寸光学模组复合膜片项目”已投产,相关产品市 场份额实现稳步提升。 MLCC离型膜:MLCC离型膜是MLCC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耗材。MLCC是用量最大、发展最快的片式电子元 件品种之一,被广泛应用在手机、音视频设备、计算机等消费电子、汽车、通信设备、工业控制等领域。随 着科技发展和电子产品普及率的提升,MLCC市场需求持续旺盛,同时新能源汽车、5G通信等新兴产业的兴起 ,有望进一步推动MLCC行业的快速发展,并带动MLCC离型膜需求的持续增长。在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推动下 ,近年来国内MLCC制造商积极扩充产能,加速国产化进程,这为国内MLCC离型膜厂商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同时,MLCC高容化、小型化发展趋势增加对MLCC离型膜的需求,但也对其平整度和光滑度提出更高标准。 因此,掌握高端MLCC离型膜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供应能力,已成为国内离型膜厂商抢占市场竞争高地的关键 要素。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预计2025年全球MLCC离型膜市场规模可达311.5亿元,需求量方面,预计2 025年全球MLCC离型膜需求达167.7亿平方米。 公司2022年进入MLCC离型膜市场,依托MLCC基材优势和产业链优势,逐步延伸布局离型膜产品,丰富后 道产品群,推动产业链的纵深和横向平台双重拓展。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2023年 被三环集团评为“2023年度优秀供应商奖”,市场开拓工作持续推进,同时公司创新开发高容系列MLCC离型 膜并实现稳定供货,助推公司国内、国际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 节能窗膜:节能窗膜是一种复合膜,以PET聚酯膜为基底,镀有高强防护层,经本体染色、金属化镀层 、磁控溅射、雷射压纹层、色胶或清胶层、夹层合成等多种工艺制成。根据使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建筑玻璃 窗膜、汽车玻璃窗膜和安全玻璃窗膜。随着纳米技术开发和应用,纳米隔热膜应运而生。隔热效果显著持久 ,而且不易氧化、寿命比金属膜多一倍,并且绝对不阻隔GPS。真正做到了不氧化、不褪色、不阻隔GPS、高 隔热、高透光、低反光、色泽持久,寿命长的完美窗膜标准。 公司节能窗膜产品主要分为三类,售价由低到高分别为:单贴原色膜、纳米陶瓷系列膜、磁控溅射贴膜 ,可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需求,具体包括星膜范系列节能建筑膜、车用太阳膜、漆面保护膜、家居安全膜、 智能调光膜和护肤膜等上百种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已走进 千家万户,人们对汽车的舒适度、美观和保护需求的不断增加,汽车膜产品正成为越来越普及的刚性汽车类 消费品。在政策驱动和下游需求的背景下,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窗膜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国际品牌和本土 品牌在市场上竞争。目前我国汽车窗膜市场正处于产品升级换代、国产逐渐替代进口的阶段,国产窗膜品牌 逐渐向中高端市场发展。由此可见,我国汽车膜产品市场仍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迅 猛发展及国家对建筑节能等工作的日益重视,建筑玻璃窗膜有着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未来,公司仍将紧随市场需求动态,创新布局光学材料后道产品群,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持续夯实公司 在光学膜产业链的膜头地位。随着公司产能释放,公司将持续深化与国内外龙头企业的战略合作,提升产品 市场渗透率,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二)新能源材料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涵盖背板基材、强化PET、光伏背板、复合铜箔等,主要应用于光 伏组件制造与锂电池生产,下游为光伏、新能源汽车等行业。 光伏行业: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结构深度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提出“碳达峰”、“碳中和”国 家战略目标,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分支,太阳能光伏产业迎来发展机遇,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能。2023年, 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规模再破纪录。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3度报告显示,去年,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 量约为375吉瓦,同比增长超30%。其中,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相当于2022年全球太阳能光伏新增装机 容量,是全球最大光伏市场和产品供应方。中国占全球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比例再创新高,达到56%。与此 同时,中国不仅保持了全球十大光伏市场的位置,在出口上也取得新突破。2023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约 为484.8亿美元。其中,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分别为70.3吉瓦、39.9吉瓦和211.7吉瓦,同比分别增长 93.6%、65.5%和37.9%。国际能源署预计,2024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将继续主导全球产能存量与增量 ,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光伏背板作为光伏组件的重要部分,处于光伏组件最外层,对光伏电池片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近年来 ,公司积极布局光伏背板全产业链。针对光伏背板市场痛点,公司从使用年限、应用场景、产品造价等角度 做课题研究,创新开发推出新品,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公司推出的强化PET膜,可替代传统三层TPT背板结构 ,进一步提升光伏背板的耐候性、耐水解性,满足光伏电站户外发电的使用年限需求。目前,公司产品涵盖 38-50μm、125-250μm、305μm三种规格,分别用于三层背板结构(以PET膜替代氟膜)、双层背板结构( 取代一层氟膜)、单层背板结构(替换整体结构)。同时,公司积极推进“强化PET项目”、“涂覆复合型 背板项目”,扎实稳步扩大项目产能,以期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 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 。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动力电池市场的稳步提升。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 盟数据,2023年全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产销量分别为778.1GWh,累计同比增长42.5%。2023年全 年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累计销量为729.7GWh,其中,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616.3GWh,占比84.5%,累计 同比增长32.4%。装车量方面,2023年全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达387.7GWh,累计同比增长31.6%。 近年来,为响应锂电池性能提升需求,前沿研究聚焦于先进集流体材料,其中复合铜箔在负极材料领域 展现出巨大潜力。凭借成本效益、轻量化及安全性等优势,复合铜箔有望取代传统铜箔成为主流选择。随着 技术的持续突破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复合铜箔产业化进程正加速推进,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公司于2020年立项复合铜箔项目,期间对母粒及材料配方及制备、工艺路线等进行反复开发调试与市场 调研,形成卷样成品进入下道工序。2022年12月公司完成首条PET复合铜箔设备安装,随之产品送样下游客 户,客户反复测试验证,2023年6月,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公司签订首张PET复合铜箔项目订单,实现从0 到1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复合铜箔一期的产能建设有序推进,相关设备陆续进场进行安装调试。同时, 为丰富公司产品结构,公司对PP基材的复合铜箔产品的研发也在稳步推进中。 未来,公司将在立足现有项目中持续深挖潜力、提升效率,并对新建产线进行精准市场对接,为客户提 供定制化产品设计,以满足其多元化需求,增强自身产品的多功能性、灵活性及广泛应用性,力求实现新能 源材料业务的高质量增长。 (三)可变信息材料 公司积极布局可变信息材料板块,产品涵盖TTR碳带膜、高端TTR膜等,其主要在打印色带、条形码、条 幅等应用端广泛应用。 近年来,热转印打印技术的创新与打印机普及促使全球热转印色带市场规模持续稳定增长。根据中国计 算机行业协会,据统计,全球热转印色带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76.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10.6亿元,期间复 合年均增长率为6.26%。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加速,预计未来全球热转印色带市场将以大约5%的年均增长率 稳健发展,国内市场增速有望保持在7%左右水平。 全球主要热转印色带生产商集中于欧洲、日本、美国和中国等地,其中法国ARMOR公司作为行业领军者 ,市场份额占比超过30%。目前,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展开全面合作,下游客户集中度高,客户优势明 显。未来,公司将继续稳扎稳打,加强与头部企业深度合作,实现公司市场份额的稳步提升。 (四)热收缩材料 公司积极布局热收缩材料板块,产品涵盖PVC、PETG,其主要在食品饮料、医药和日用品应用端广泛应 用。 PVC收缩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热收缩标签膜材料,但其存在助剂易析出、不利于环保、成本高等 诸多问题。与PVC收缩膜相比,PETG热收缩膜是性能极佳的热收缩膜,具备收缩率高、稳定性强、环保、易 回收再利用等特性,是国际公认的环保型收缩包装材料。近年来,得益于生产技术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与性 能提升及环保趋势,PETG热收缩膜市占率稳步提升,当前PETG正加速替代PVC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需求有 望持续增长。目前,公司与国内主要品牌客户均建立合作,公司现有5万吨PETG热收缩膜产能,在建产能10 万吨,产能释放后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五)聚酯功能膜 近些年,我国BOPET产能逐步抬升,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BOPET行业实际有效产能约为532.9万吨 ,新增产能100.85万吨。随着新增产能不断落地,产量增加,行业竞争继续加剧。同时,随着国内厂商技术 革新,国产化进程加快,进口量减少,但部分高端产品仍依赖日韩美等国家。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我 国BOPET进口总量为25.57万吨,进口均价为6955美元/吨;出口总量为55.06万吨,出口均价为2639美元/吨 。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主要专注于高性能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新材料业务,主要 包括“五大板块”即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和节能窗膜材料,下游应用领域涉及液 晶显示、消费电子、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节能建筑等。 2、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在每年度末根据销售预测计划及客户订单、当期库存情况,制定下一年度的生产计划。采购部门严 格执行标杆采购,据此结合各种产品单位原料消耗量以及下年度的原料价格走势预测,编制下一年度大宗主 要原料采购计划,并报送公司财务部作为年度开支预测依据。日常采购以月采购计划为准,月末根据生产部 提供的原料使用计划,采购部核对原料库存情况以及当期价格,编制月度采购计划,报公司财务部做开支计 划,经总经理审批后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动进行相应调整。 公司制定了相应的供应商筛选制度,确保所采购的原料质量合格,供货价格及结算条件符合公司要求, 并与之保持长期合作关系。 (2)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产能、年度销售计划、订单定期编制年度生产计划、半年、季度和月度生产计划,并依据年度 生产计划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编制月度生产计划。公司对大单订货采用不间断连续生产,并以自动化控 制生产,保证了批次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3)销售模式 公司积极围绕“三足鼎立”营销战略,深入实施市场营销,全面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完善全国范围内的 营销体系布局。以市场塑格局,以产品优布局,做实做专市场,加力重点客户挖潜,做大优势客户,加强终 端市场开拓,确保全产全销。 3、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公司积极围绕服务国家发展大战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发展。新材料业务占比不断提升,应用 领域不断拓展。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客户结构,随着新产线的不断投产缓解了之前产能受限的情况,头 部客户数量及份额稳步增加。通过一系列的新品研发、技术进步,稳步地提升单位产品毛利率,逐渐提升效 率效益优势。 4、周期性特点 公司属于高分子材料行业,产品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其中用于包装、印刷的普通聚酯薄膜,由于进入 门槛较低,产品差异化小,容易因市场供需变化产生周期性波动;而公司近年来积极布局的光学材料、新能 源材料等板块,行业持续保持着较高的景气度,并且国产替代的趋势逐渐加强,进入壁垒较高,整体的周期 性特征不明显。公司新材料业务的毛利贡献占比已超过75%,且仍在持续提升。公司产品结构的持续优化, 结合公司纵向一体化的产业布局,以及丰富的产品矩阵,行业周期性波动对公司的影响愈来愈弱。 5、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一直专注于BOPET行业,目前已成长为全球BOPET行业龙头,聚酯薄膜的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 球第一,2021年公司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目前公司已形成60多个系列、100多个品种、5 00多个规格的产品,下游应用领域从过去单一的包装印刷,发展成为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五大新材料业 务板块齐头并进的新局面。公司拥有5000多家终端用户,一大批世界500强客户以及一批在细分领域持续深 耕的客户。在光学材料、新能源材料、可变信息材料和热收缩材料等领域,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前列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人均产出、人均创利等指标均领先于同行。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规模优势 自上市以来,公司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募集资金和自身多年的经验积累,实现规模总量持续突破。截至目 前,公司五大板块业务均处于所在细分行业的领先地位,并且能够以前瞻视角把握市场需求,快速布局新产 品研发,并转化成市场领先优势,是国内率先实现复合膜片月产量超百万片的企业。公司能进行大规模,高 规格的产品制造,满足客户大批量产品生产的需求,也可为不同客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定制,通过规模化制造 降低生产成本,公司整体制造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2、研发和技术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对新技术的开发,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新趋势和新要求,前瞻布局5G、新材料等前 沿领域,以数十年制造经验为基石,以雄厚的技术实力为抓手,引领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 光学基材作为光电产业链前端最重要的战略材料之一,技术壁垒高,公司自建光学基材生产线并已实现 量产,打破国外企业垄断,加速进口替代。 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储备与领先的研发实力,保证现有客户资源及长期稳定 的战略合作关系。已完成的研发项目及专利技术利于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主导产品的知识产 权优势,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有利于公司形成持续创新机制。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和研发经验的累积, 公司已建立完整的核心技术体系,并成为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3、全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从原料开发、挤出拉伸、精密涂布、磁控溅射、微成型、电子光雕模具等全套工艺技术,具备 全产业链技术产品开发优势,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产品质量。 根据实际需求对产线和设备工艺进行改造和整合,提高各个生产环节的劳动生产效率,缩短生产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产品良率和品质趋于稳定,具备了进一步巩固规模化生产优势的条件。目前涉及光学材 料、新能源材料、信息材料、热收缩材料等多个产业,可以根据市场价格和行业景气度进行灵活切换,形成 优势互补,同时降低风险,来维持公司产品的毛利率稳步提升。 4、营销服务和客户优势 膜材料拥有十分广泛的客户群体,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为此公司不断加强营销服务网络建设,逐步 建立了覆盖全国产业集聚地的营销服务网络。公司积极围绕“三足鼎立”营销战略,深入实施市场营销,全 面实现销售网络下沉,完善全国范围内的营销体系布局。目前公司海外拥有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