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97 金禾实业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精细化工产品和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11.75亿 48.10 5.31亿 86.13 45.20
基础化工(行业) 10.55亿 43.18 3756.16万 6.09 3.56
其他(行业) 2.11亿 8.65 4787.25万 7.76 22.66
贸易(行业) 194.50万 0.08 14.27万 0.02 7.33
─────────────────────────────────────────────────
食品添加剂(产品) 11.75亿 48.10 5.31亿 86.13 45.20
大宗化学品(产品) 9.25亿 37.84 772.60万 1.25 0.84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1.30亿 5.34 --- --- ---
其他(产品) 9969.34万 4.08 --- --- ---
电(产品) 7984.97万 3.27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3171.77万 1.30 --- --- ---
贸易(产品) 194.50万 0.08 14.27万 0.02 7.33
─────────────────────────────────────────────────
内销(地区) 20.43亿 83.62 4.42亿 71.62 21.62
外销(地区) 4.00亿 16.38 1.75亿 28.38 43.7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27.53亿 51.91 7.48亿 73.46 27.15
基础化工(行业) 20.48亿 38.62 1.31亿 12.84 6.38
其他(行业) 4.83亿 9.11 1.39亿 13.64 28.72
贸易(行业) 1903.74万 0.36 65.59万 0.06 3.45
─────────────────────────────────────────────────
食品添加剂(产品) 27.53亿 51.91 7.48亿 73.46 27.15
大宗化学品(产品) 18.18亿 34.27 1.29亿 12.69 7.11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2.30亿 4.34 --- --- ---
其他(产品) 2.14亿 4.03 --- --- ---
电(产品) 1.61亿 3.04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1.09亿 2.05 --- --- ---
贸易(产品) 1903.74万 0.36 65.59万 0.06 3.45
─────────────────────────────────────────────────
内销(地区) 43.30亿 81.66 7.75亿 76.12 17.89
外销(地区) 9.73亿 18.34 2.43亿 23.88 24.99
─────────────────────────────────────────────────
经销(销售模式) 32.81亿 61.87 5.75亿 56.47 17.52
直销(销售模式) 20.22亿 38.13 4.43亿 43.53 21.9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13.37亿 52.69 3.62亿 69.38 27.10
基础化工(行业) 9.48亿 37.35 9840.94万 18.84 10.38
其他(行业) 2.44亿 9.60 --- --- ---
贸易(行业) 918.53万 0.36 --- --- ---
─────────────────────────────────────────────────
食品添加剂(产品) 13.37亿 52.69 3.62亿 69.38 27.10
大宗化学品(产品) 8.39亿 33.06 1.01亿 19.25 11.98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1.09亿 4.29 --- --- ---
其他(产品) 1.06亿 4.19 --- --- ---
电(产品) 7830.90万 3.09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5920.68万 2.33 --- --- ---
贸易(产品) 918.53万 0.36 --- --- ---
─────────────────────────────────────────────────
内销(地区) 21.05亿 82.91 4.00亿 76.63 19.02
外销(地区) 4.34亿 17.09 1.22亿 23.37 28.1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28.90亿 54.41 9.47亿 75.96 32.76
基础化工(行业) 19.42亿 36.56 1.56亿 12.55 8.06
其他(行业) 4.75亿 8.95 1.39亿 11.12 29.17
贸易(行业) 464.88万 0.09 --- --- ---
─────────────────────────────────────────────────
食品添加剂(产品) 28.90亿 54.41 9.47亿 75.96 32.76
大宗化学品(产品) 17.71亿 33.35 1.81亿 14.51 10.21
其他(产品) 2.16亿 4.08 --- --- ---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1.70亿 3.21 --- --- ---
电(产品) 1.40亿 2.64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1.18亿 2.23 --- --- ---
贸易(产品) 464.88万 0.09 --- --- ---
─────────────────────────────────────────────────
内销(地区) 40.89亿 77.00 8.25亿 66.16 20.16
外销(地区) 12.22亿 23.00 4.22亿 33.84 34.53
─────────────────────────────────────────────────
经销(销售模式) 31.87亿 60.01 7.17亿 57.53 22.50
直销(销售模式) 21.24亿 39.99 5.29亿 42.47 24.9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3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6160.72│ 3.05│
│第二名 │ 16106.29│ 3.04│
│第三名 │ 15162.61│ 2.86│
│第四名 │ 12985.86│ 2.45│
│第五名 │ 10559.24│ 1.99│
│合计 │ 70974.73│ 13.3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8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2492.41│ 9.84│
│第二名 │ 18309.62│ 3.43│
│第三名 │ 12818.00│ 2.40│
│第四名 │ 12548.25│ 2.35│
│第五名 │ 12388.40│ 2.32│
│合计 │ 108556.67│ 20.3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概况
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日化香料、大宗化学品及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核心产品包括甜味剂
、香精香料、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等。公司以大宗化学品为基础原料,构建了
垂直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持续向下游高附加值领域延伸,形成了覆盖食品饮料、日用消费、高端制造
等多个应用领域的产业平台,致力于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生活及先进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主营业务属于食品制造业
(行业代码C14),并深度融合基础化工行业(行业代码C26),实现跨行业协同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主营
业务所属行业未发生变更。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甜味剂行业
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类别,在提供甜味的同时有效降低食品饮料的糖分与热量。按其来源、营
养属性及化学结构,可分为天然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及糖醇和稀少糖类。
天然甜味剂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类(如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甘草甜素)、糖醇类(如木糖醇、赤藓糖
醇)及稀少糖类(如阿洛酮糖、塔格糖)。该类产品因其天然来源、高甜度、低热量和良好安全性受到市场
青睐。人工合成甜味剂则涵盖高倍甜味剂(如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和低倍甜味剂(如山梨糖醇、
异麦芽酮糖醇),甜度可达蔗糖数十至数千倍,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烘焙等工业。
全球健康消费趋势推动甜味剂需求结构性增长,天然与合成甜味剂互补发展,拓宽行业成长路径。根据
《全球甜味剂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2024-2029)》,天然甜味剂市场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超过15%。中国作为
全球重要消费市场,甜味剂规模已超百亿元(《中国甜味剂市场深度分析报告(2024年版)》)。伴随政策
引导(如“健康中国行动”推动“三减三健”)与行业整合深化,市场格局持续优化,竞争趋于理性,推动
行业向高品质、可持续发展转型。
2、香精香料行业
香精香料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香水及家居等领域,可分为天然提取、化学合成及生物合成三类。天
然类主要源自植物(如玫瑰油、柑橘油)、动物(如麝香)及微生物发酵产物;合成类则通过化学工艺模拟
或创制香型,具备成本可控、量产稳定等优势。
行业呈现技术密集、创新驱动特征,消费者对天然、个性化及可持续产品需求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天然
香精依托生物技术强化天然属性,合成香精持续提升安全与环保标准。根据国际香料协会(IFRA)《全球香
精香料行业年度报告(2024)》,全球市场规模已逾千亿美元,年均增速约5%。中国企业通过技术研发与资
源整合,逐步突破高端香型技术,绿色生产与国际标准接轨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显著提升。
3、基础化工行业
基础化工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品种类繁多、产业链长、覆盖范围广,与经济发展紧密相关。大宗化
学品(如乙烯、甲醇、硫酸、纯碱)作为行业基础,需求刚性突出,广泛用于塑料、纺织、农业、建筑等领
域,其发展受汽车、基建、包装等下游产业拉动。行业通过数字化与清洁工艺革新,持续提升能效与环保水
平。
化学新材料作为高附加值板块,聚焦电子化学品、新能源电池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新兴领域,服务半导
体、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产业。在“双碳”目标及国产化替代推动下,该领域成为行业增长新引擎。
当前基础化工呈现“传统支撑+新兴突破”双轨发展:大宗化学品保障规模优势与供应链稳定;新材料领域
着力突破技术瓶颈,打造高端化、绿色化的现代化工产业生态。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凭借深厚技术积累与产业链整合能力,在食品添加剂及化工多个细分领域确立领先优势。食品添加
剂方面,主导产品如三氯蔗糖、安赛蜜、甲乙基麦芽酚的产能与全球市场份额位居行业前列;化工领域依托
氨醇联产基础,形成20余类产品集群,在华东地区具备显著产销优势。
公司坚持“产业+资本”双轮驱动:产业端持续投入研发,推进甜味剂与香料工艺升级、成本优化及新
品拓展,巩固市场地位;资本端通过战略投资整合上下游资源,获取关键技术、拓宽市场、优化布局,提升
公司价值与股东回报。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循环经济与高端制造布局,强化跨领域协同,推动可持续增长。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金禾实业在技术研发与创新方面具备显著核心竞争力。公司建有多个省级及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如省级
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并拥有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公司构建了从
前瞻研究、工艺开发到应用拓展的一体化研发体系,依托持续较高的研发投入,在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等
领域掌握了多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公司核心产品甲、乙基麦芽酚、安赛蜜、三氯蔗糖、佳乐麝香等产品
产能与工艺水平全球领先,生产过程在收率、纯度、能耗等关键指标上优势明显。
公司积极承担或参与国家及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
究所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近年来,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4
2项,其中发明专利256项,此外,公司正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技术在工艺优化、
过程控制、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应用,进一步提升研发效率和精准度。
(二)产业链协同与成本领先优势
公司依托“基础化工+精细化工”产业协同,已形成以煤炭、硫磺、生物质等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通过纵向延伸与横向整合,实现了关键原料自给、能源梯级利用与废弃物资源化,大幅降低综合生产成本
。
以定远循环经济产业园为代表的新型产业基地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协同效应,实现氯碱、双氧水、硫酸
等基础化工产品与食品添加剂、医药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无缝衔接。公司通过系统化的能源管理与循环工
艺设计,有效减少能耗使用和碳排放量,在实现绿色生产的同时显著提升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品质管控与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采用高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主
要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如ISO14001、ISO9001、ISO45001等,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还通过了ISO22000
、Kosher、Halal、FSSC-22000等认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研发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及需求响应能力,全方位打造良好
的品牌形象。“京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客户覆盖率持续提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
牌信誉度,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公司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过
硬的产品质量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已快速成长为细分行业
中较具规模、较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四)规模与市场领先优势
金禾实业是全球领先的甜味剂供应商,大规模、连续化的生产装置有效摊薄固定成本,形成显著的规模
效应。公司依托稳定的供货能力和有竞争力的定价策略,在全球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议价能力和订单获取能
力。近年来,公司主要产品产销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规模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竞争优势,助力公司在行业整
合中持续提升份额。
(五)客户与人才优势
公司已建立以国际一线食品、饮料企业为核心的高质量客户网络,依托专业高效的技术服务团队,为客
户提供及时精准的产品应用支持与定制化解决方案,深度融入客户供应链体系,形成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
系。
在人才建设方面,公司构建了多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与高校联合开展“金禾班”定向培养项目,
打造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育平台。通过股权激励、项目分红、职称晋升等多元化激励体系,持续激发团
队创新活力,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目前,公司已汇聚一批覆盖工艺开发、工程管理、市
场拓展等多领域的行业精英,为企业持续创新与战略目标落地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
三、主营业务分析
概述
2025年上半年,金禾实业积极应对复杂的市场挑战,实现了经营业绩的同比增长,展现出一定的经营韧
性。尽管整体营收和业绩增长承压,公司持续推进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
制等措施有效提升运营质效。
此外,公司部分成熟产品线仍保持稳定出货,大宗化学品板块韧性较强,新产品、新产能的逐步释放和
客户认证进度的推进也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公司将依托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协同,积极把握市场复苏
与结构性机会。
(一)营业收入与利润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4,367.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7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33,424.36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35.29%。
其中食品制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117,535.1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12%;基础化工实现营业收入105,
512.02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1.31%。
(二)报告期内重点工作情况
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在核心业务巩固、新
兴领域拓展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
上半年,公司重点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定远二期作为公司战略布局
的重要载体,多个重点项目相继取得实质性成果。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已顺利完成试车并正式投入
试生产;此外,年产7.1万吨湿电子化学品项目已完成备案手续,正在积极推进相关审批工作,预计将为公
司打开新的增长空间。公司正在以电子级双氧水为切入点,横向延伸布局电子级氢氧化钠/钾、硫酸、氨水
及配方功能型产品等多种湿电子化学品,形成完整的高纯化学品矩阵,目标覆盖泛半导体领域的基础清洗与
蚀刻需求。
公司依托产业链协同优势,完成了年产1万吨新一代锂盐双氟磺酰亚胺锂的关键前驱体生产装置的建设
,标志着公司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迈出关键一步。多款自主研发的新型电解液添加剂已完成吨级放大工艺
验证,目前正配合下游头部客户进行中试测试与优化,为后续产业化做好充分准备。
基于金禾合成材料研究院“产研学用”的科研创新平台,公司科研团队着力攻关面板、芯片领域的关键
材料,已经成功研发出显示领域的某款核心材料,性能参数全面优于日本对标产品,目前正在进行中试产线
搭建及客户端验证导入等工作。
2、合成氨项目稳步推进
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该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航天炉粉煤
气化技术,通过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并受益于主要建筑材料和设备建造材料价格下降,项目土建工程、工
艺生产装置及配套系统装置的建设成本预计将实现显著节约。该项目不仅通过技术升级实现了碳转化率高、
能耗低、环保性能优异等优势,更通过成本优化为后续产能释放和效益提升奠定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
形成年产液氨10.18万吨、氢气6.64万kNm3、一氧化碳1.6万kNm3及碳酸氢铵20万吨的生产能力,进一步强化
"资源-产品-高附加值应用"的产业链协同效应,为DMF装置、硝酸装置、双氧水装置等提供核心原料支撑,
显著增强公司成本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3、合成生物学与生物质能源协同发展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聚焦甜味剂、香料等核心业务
的菌株改造、工艺优化及规模化生产稳定性技术。通过构建覆盖全链条的专业研发团队和柔性生产平台,显
著提升了研发效率和成果转化速度。报告期内,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研发取得突破,酶改制甜菊糖苷项目
实现1200吨/年产能落地,成本较传统工艺显著降低。在萜类香料项目中,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已实现
产业化并成功推向市场,形成了稳定的规模化供应能力,依托合成生物学生产基地,高纯度风味获得多家国
际香精香料公司认可,并成功获取订单。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公司取得重要技术突破。纤维素乙醇千吨级中试项目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目标,实现
工艺流程贯通并稳定产出合格产品,掌握了完整的工艺参数。目前公司正通过持续工艺优化降低能耗与成本
,确保达到既定的成本控制目标。与此同时,万吨级产业化生产线的设计工作已同步启动,为未来规模化发
展做好充分准备。该项目吸引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前来洽谈绿色能源材料合作,展现了公司在生物质利用
领域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4、科技创新获得行业认可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上半年荣获"安徽省优秀创新型企业"称号,并连续十年蝉联"安徽发明专利百
强"。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DMF回收方法"斩获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银奖,不仅填补了来安县及滁州市在中国
专利奖领域的空白,更以工艺创新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为化工行业绿色转型提供示范。公司还主导
制定了《工业用1,1,2-三氯乙烷》《工业用2-甲基呋喃》等行业标准,并同步推进《工业用邻甲基环己基醋
酸酯》等两项新标准立项,进一步强化行业话语权。
5、安全生产与绿色发展并重
在安全环保方面,公司始终将安全环保视为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以健全制度、强化防控、科技赋能
为抓手,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上半年修订完善了《应急预案演练考评方案》《物联网管理奖惩制度》等多个
制度和要求,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环境隐患排查行动,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申报工作。同时,公司积极
探索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推进智能化巡检,实现巡检工作的规范性和时效性。在工业互联网项目建设上取
得阶段性进展:应急预案模块搭建有序推进,特殊作业电子作业票与实时监控布控球正式对接园区平台,实
现了特殊作业的实时监控与精准管理。
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研发,加速新项目产业化与市场开拓,通过重点项目的持
续推进和落地,进一步巩固在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领先地位,拓展新能源材料和泛半导体材料等新兴领域,优
化运营效率,严守安全环保底线,以优异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的信任与支持。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