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597 金禾实业 更新日期:2025-05-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精细化工产品和基础化工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27.53亿 51.91 7.48亿 73.46 27.15
基础化工(行业) 20.48亿 38.62 1.31亿 12.84 6.38
其他(行业) 4.83亿 9.11 1.39亿 13.64 28.72
贸易(行业) 1903.74万 0.36 65.59万 0.06 3.45
─────────────────────────────────────────────────
食品添加剂(产品) 27.53亿 51.91 7.48亿 73.46 27.15
大宗化学品(产品) 18.18亿 34.27 1.29亿 12.69 7.11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2.30亿 4.34 --- --- ---
其他(产品) 2.14亿 4.03 --- --- ---
电(产品) 1.61亿 3.04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1.09亿 2.05 --- --- ---
贸易(产品) 1903.74万 0.36 65.59万 0.06 3.45
─────────────────────────────────────────────────
内销(地区) 43.30亿 81.66 7.75亿 76.12 17.89
外销(地区) 9.73亿 18.34 2.43亿 23.88 24.99
─────────────────────────────────────────────────
经销(销售模式) 32.81亿 61.87 5.75亿 56.47 17.52
直销(销售模式) 20.22亿 38.13 4.43亿 43.53 21.9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13.37亿 52.69 3.62亿 69.38 27.10
基础化工(行业) 9.48亿 37.35 9840.94万 18.84 10.38
其他(行业) 2.44亿 9.60 --- --- ---
贸易(行业) 918.53万 0.36 --- --- ---
─────────────────────────────────────────────────
食品添加剂(产品) 13.37亿 52.69 3.62亿 69.38 27.10
大宗化学品(产品) 8.39亿 33.06 1.01亿 19.25 11.98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1.09亿 4.29 --- --- ---
其他(产品) 1.06亿 4.19 --- --- ---
电(产品) 7830.90万 3.09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5920.68万 2.33 --- --- ---
贸易(产品) 918.53万 0.36 --- --- ---
─────────────────────────────────────────────────
内销(地区) 21.05亿 82.91 4.00亿 76.63 19.02
外销(地区) 4.34亿 17.09 1.22亿 23.37 28.1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28.90亿 54.41 9.47亿 75.96 32.76
基础化工(行业) 19.42亿 36.56 1.56亿 12.55 8.06
其他(行业) 4.75亿 8.95 1.39亿 11.12 29.17
贸易(行业) 464.88万 0.09 --- --- ---
─────────────────────────────────────────────────
食品添加剂(产品) 28.90亿 54.41 9.47亿 75.96 32.76
大宗化学品(产品) 17.71亿 33.35 1.81亿 14.51 10.21
其他(产品) 2.16亿 4.08 --- --- ---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1.70亿 3.21 --- --- ---
电(产品) 1.40亿 2.64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1.18亿 2.23 --- --- ---
贸易(产品) 464.88万 0.09 --- --- ---
─────────────────────────────────────────────────
内销(地区) 40.89亿 77.00 8.25亿 66.16 20.16
外销(地区) 12.22亿 23.00 4.22亿 33.84 34.53
─────────────────────────────────────────────────
经销(销售模式) 31.87亿 60.01 7.17亿 57.53 22.50
直销(销售模式) 21.24亿 39.99 5.29亿 42.47 24.9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制造(行业) 15.09亿 56.40 5.13亿 79.92 33.99
基础化工(行业) 9.40亿 35.16 5353.92万 8.35 5.69
其他(行业) 2.26亿 8.44 --- --- ---
─────────────────────────────────────────────────
食品添加剂(产品) 15.09亿 56.40 5.13亿 79.92 33.99
大宗化学品(产品) 8.54亿 31.92 6998.16万 10.91 8.20
其他(产品) 9993.75万 3.74 --- --- ---
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产品) 8662.94万 3.24 --- --- ---
电(产品) 6579.25万 2.46 --- --- ---
医药中间体(产品) 6013.49万 2.25 --- --- ---
─────────────────────────────────────────────────
内销(地区) 19.75亿 73.82 3.77亿 58.76 19.09
外销(地区) 7.00亿 26.18 2.65亿 41.24 37.7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3.3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6160.72│ 3.05│
│第二名 │ 16106.29│ 3.04│
│第三名 │ 15162.61│ 2.86│
│第四名 │ 12985.86│ 2.45│
│第五名 │ 10559.24│ 1.99│
│合计 │ 70974.73│ 13.3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8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0.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2492.41│ 9.84│
│第二名 │ 18309.62│ 3.43│
│第三名 │ 12818.00│ 2.40│
│第四名 │ 12548.25│ 2.35│
│第五名 │ 12388.40│ 2.32│
│合计 │ 108556.67│ 20.3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属行业概况公司主要从事食品添加剂、日化香料、大宗化学品、中间体研发、生产和销售
,主要产品包括甜味剂、香精香料、大宗化学品、医药中间体、功能性化工品及中间体等。公司依托大宗化
学品为主要原材料,打造了垂直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布局,产业链不断向下游纵向延伸拓展,构建出多元
发展、多极支撑的战略性产业体系,形成了面向食品饮料、日用消费以及高端制造等领域的产业平台,致力
于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对先进制造领域所需关键材料的需求。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
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规定,本公司食品添加剂业务的营业收入比重已大于50%,因此公
司所属行业为食品制造业(代码C14)。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所处的行业未发生变化。
(二)行业发展状况
1、甜味剂行业
甜味剂是食品添加剂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食品饮料提供甜味,同时减少糖分和热量的摄入。甜味
剂产品的分类可以根据来源、营养价值和化学结构进行划分,主要包括天然甜味剂、人工合成甜味剂以及功
能性糖醇和稀有糖。天然甜味剂主要包括植物提取甜味剂、糖醇类甜味剂和稀少糖类甜味剂等:甜叶菊提取
物、罗汉果提取物、甘草提取物等植物提取甜味剂凭借天然来源优势,展现出高于蔗糖数百倍的甜度系数,
其安全性和健康属性深受市场认可。糖醇类甜味剂如木糖醇、赤藓糖醇、甘露醇等以及稀少糖类甜味剂如阿
洛酮糖、塔格糖等,通过天然糖类物质转化或生物发酵工艺制成,在保持适度甜度的同时,具有低热量、防
龋齿等特性,成为健康食品配方的重要载体。
人工合成甜味剂包括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如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这
些甜味剂的甜度能够达到蔗糖甜度的几十倍到几千倍甚至更高,且几乎不提供热量,广泛应用于饮料、糖果
、烘焙食品等。山梨糖醇、异麦芽糖醇等,它们的甜度接近或略低于蔗糖,但提供一定的热量。
全球健康消费趋势的深化正持续重塑甜味剂行业格局,消费者对低糖理念的认同推动甜味剂需求进入新
阶段。人工合成甜味剂凭借其稳定的物化特性与高性价比优势,在食品工业中保持基础性地位。天然甜味剂
则逐渐从细分市场向主流领域渗透,其原料来源的可追溯性与生产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正在重构价值链竞争
维度。两类产品的互补发展为甜味剂市场开拓出了多元化的增长路径与可持续的发展纵深。
在全球范围内,甜味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全球甜味剂市场趋势与展望报告(2024-2029)》,
在全球范围内,甜味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天然甜味剂市场将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率。而据
《中国甜味剂市场深度分析报告(2024年版)》显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食品消费市场之一,对甜味剂的
需求也在不断攀升,国内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元大关。
2、香精香料行业
香精香料是一类用于赋予产品特定香气的物质,它们在食品、饮料、化妆品、香水、家居清洁产品等多
个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香气物质可以是天然提取的,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或者是两者的混合。
天然香精香料通常来源于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植物来源的香精香料可能来自花、叶、果实、树皮、根
或种子等部位,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提取得到。例如,玫瑰油是通过蒸馏玫瑰花瓣得到的,而柑橘类的精油
则是通过压榨果皮提取。动物来源的香精香料,如麝香,通常来源于动物体内的腺体分泌物。微生物来源的
香精香料则是通过发酵等生物技术工艺生产的。
合成香精香料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得的,它们可以模仿天然香气,或者创造全新的香味。合成香精
香料的生产不受自然资源限制,成本相对较低,且能够大规模生产。此外,合成香精香料的质量和产量相对
稳定,不受季节和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香精香料行业作为核心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动力源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变化。消费者对个性化
体验、天然成分及可持续解决方案的追求,促使行业竞争方向发生转变:天然香精通过生物技术强化健康属
性,合成香精则持续优化环保工艺与安全标准,共同推动产品体系向更精细的方向发展。在此进程中,中国
企业通过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与全球市场资源整合,逐步突破高端香型技术壁垒,依托绿色生产体系与国际标
准接轨,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依据国际香料协会(IFRA)发布的《全球香精香料行业年度报告(2024)》,全球香精香料市场规模已
超过千亿美元,且预计未来几年将以5%左右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在日化领域,消费者对香水、护肤品等产
品的香味要求越来越高,推动了香精香料在该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在食品领域,天然、健康的香精香料需求
不断增加,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追求。
3、基础化工行业
基础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具备经济总量大、产业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关联覆盖广的特
点,其发展态势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全球化工行业迎
来一系列关键转型与升级,共同推动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升级。
大宗化学品是基础化工领域的核心构成,聚焦乙烯、甲醇、硝酸、纯碱、硫酸等通用性强、生产规模庞
大的基础化学品。这类产品具有需求刚性强、市场稳定性高的特性,下游广泛覆盖塑料、纺织、农业、建筑
、汽车等传统工业领域,其发展主要依赖汽车制造、基建投资、包装消费等终端产业的增长驱动。近年来,
行业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能效水平,结合环保政策推动的清洁生产工艺革新,进一步强化了其作为现代工业
基石的地位。
化学新材料聚焦具有特殊功能或卓越性能的创新材料研发,与大宗化学品成熟的产业体系形成差异化发
展格局。典型代表包括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超高纯电子级氢氟酸、新能源电池材料及航空航天复合材料等。
这类材料主要服务于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战略新兴产业。随着“双碳”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新兴
产业的快速扩张,高性能膜材料、电子化学品、生物基材料等领域将释放显著增长潜力,而国产化替代进程
的加速推进,正催生行业新的增长极。
面对市场需求升级,基础化工行业正呈现"传统产业筑基、新兴领域突破"的双轨发展态势:在大宗化学
品领域,企业持续发挥规模化生产优势,夯实产业基础保障能力;在化学新材料研发方向,行业着力突破关
键技术瓶颈,重点推进新能源材料、半导体专用化学品等战略性功能材料的创新研发,这些高附加值领域正
成为重塑产业竞争格局的关键突破口。着眼未来,行业将依托大宗产品的稳定支撑体系,加快在电子化学品
、生物基材料等战略节点的技术突破,促进基础化工与先进材料制造的产业链协同创新,逐步构建起技术密
集、环境友好、效益显著的现代化工产业新生态。
二、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依托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持续研发创新和产业链整合在多个细分领域建立了显著的竞争优势。食
品添加剂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包括三氯蔗糖、安赛蜜、甲乙基麦芽酚,产能和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全球领先地
位。化工领域,公司从氨醇联产大宗化学品起步,逐步发展成20+种大类产品的产业格局,在华东销售半径
内具有显著产销优势。
在深化核心业务布局的过程中,公司在甜味剂与香精香料领域同步发力:甜味剂业务通过优化三氯蔗糖
、安赛蜜等合成产品的生产工艺巩固了成本优势,并凭借先进的合成生物学技术,在甜菊糖等天然甜味剂产
品的研发和生产上取得显著成果,公司的酶改甜菊糖产能已扩至1200吨/年且获得FDA-GRAS认证,成功进入
各大健康食品饮料企业供应链。香精香料业务则以佳乐麝香等日化香料主导市场,同时开发出开司米酮、高
纯度圆柚酮、瓦伦西亚橘烯等高端萜类香料,通过卓越的品质获得国际知名香精香料企业合作,行业竞争力
持续攀升,稳居市场前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无
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
1、2024年4月11日,公司年产15000吨安赛蜜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90号环评批复。
2、2024年7月19日,公司1500吨/年生物发酵类产品(一期阿洛酮糖)技改项目取得了来环审[2024]39
号环评批复。
3、2024年11月16日,公司10000吨/年生物绿色制造健康产业项目取得了来环审[2024]69号环评批复。
4、2024年11月22日,公司年产20万吨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
24]296号环评批复。
5、2024年6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10000吨双氯磺酰亚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160号环评批复。
6、2024年7月31日,金轩科技年产4500吨佳乐麝香溶液扩建项目取得了滁环办复[2024]191号环评批复
。
7、2024年10月18日,金轩科技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取得了定环函[2024]32号环评批复。
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创新与研发优势
金禾实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凸显核心竞争力,公司不仅拥有多个科技创新载体和高素质干部队伍,
还构建了一体化研发平台,涵盖从前端研发到产品应用的全过程。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工艺改进,在
食品添加剂生产技术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开发出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核心技术,如三氯蔗糖、
安赛蜜等产品的生产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发,与高校等科研院所
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研发资源,加速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进一步巩固了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
公司正积极探索AI技术在生产研发中的应用场景,以推动技术创新与业务发展的深度融合,提升内部生
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产业链协同与成本领先优势
公司通过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扩张,成功构建了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布局。公司以煤炭、硫磺、矿盐、
生物质等为基础,深化产业链布局,不断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同时,公司依托完
善的产业链布局,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显著降低了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能源消耗,提高
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公司产业链协同效应不仅增强了公司的成本优势,还提升了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公
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司从合成氨产品开始,沿着产业链方向不断延伸,积极向食品添加剂领域转型拓展,全面提高资源、
能源自给率,实现基础化工产品与食品添加剂产品之间的产业链一体化,形成纵向稳定供应的产业格局。此
外,公司还通过定远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优化产品结构,形成上下游协同效应,促
进公司未来长远稳定发展。
3、品质管控与品牌优势
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放在首位,采用高标准的质量管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公司主
要产品通过了多项国际认证,如ISO14001、ISO9001、ISO45001等,食品添加剂系列产品还通过了ISO22000
、Kosher、Halal、FSSC-22000等认证,满足了国内外市场的高标准要求。
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建设,通过提升研发技术、产品质量、销售服务及需求响应能力,全方位打造良好
的品牌形象。“京达”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客户覆盖率持续提升,具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品
牌信誉度,为公司赢得了广泛的市场认可和客户信赖。公司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过
硬的产品质量及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已快速成长为细分行业
中较具规模、较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4、突出的规模优势
公司甜味剂和香精香料等主要产品的产能规模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部分大宗化学品的产能规模在华东
区域也占有较大的份额。大规模的生产不仅有助于公司发挥规模效应,有效降低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成本与能
源成本,还显著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在市场开拓过程中,公司的规模优势凸显
了其良好的履约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增强了获取订单的能力,巩固了其在市场中的地位。公司通过不断扩大
产能和优化生产流程,进一步提升了其在行业中的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5、客户资源与人才保障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高端客户资源,产品面向全球市场,成功开拓了众多优质高端客户资源,主要客户涵盖
饮料、调味品、健康食品、功能性食品等领域的知名食品饮料制造企业。与下游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不仅
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也为公司带来了持续稳定的订单和收入来源。同时,公司拥有高素
质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具备丰富的生产管理、品质管控、产品研发以及项目建设等实践经验,对食品添
加剂行业有深刻地理解,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模式。
公司围绕人才需求目标,制定全方位的人才培养体系,储备人才干部,并适时推出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措施,激发人才队伍干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人才队伍的稳定。多渠道引进优秀人才,加强人才队伍
建设,促进企业长久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金禾实业紧紧围绕“绿色化学+合成生物学”双轮驱动战略,深化“美好生活”与“先进制造
”两大产业布局,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持续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和全球化拓展。公司以“夯实基
础、提质增效、创新突破”为核心,在产业链整合、生物合成平台建设、先进制造布局、市场拓展及知识产
权保护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30,316.59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0.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55,673.04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20.94%。
其中食品制造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75,301.45万元,较2023年度下降4.72%;基础化工实现营业收入204,7
84.28万元,较2023年度上升5.47%。
(1)产业链根基持续夯实,重点项目稳步推进2024年,公司聚焦产业链一体化布局,推动重点项目的
落地与优化。报告期内,由公司全资子公司金轩科技实施的定远二期项目年产60万吨硫酸、6万吨离子膜烧
碱、6万吨离子膜钾碱、15万吨双氧水等核心装置顺利投产,为公司在新能源及泛半导体材料等领域的发展
提供了坚实的原料保障。同时,公司充分挖掘定远二期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在新能源材料和泛半导体材料
领域取得显著进展。报告期内,年产8万吨电子级双氧水项目顺利完成建设,持续拓展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等湿电子系列化学品;年产1万吨新一代锂电池电解质前驱体项目已完成全部审批手续,项目建设按计划快
速推进。
公司将持续在定远基地推进新能源材料及泛半导体材料的品类扩充及产能建设,打造“基础化工-高端
材料-终端应用”的一体化产业生态,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结构,提升公司的综合实力。
报告期内,由公司子公司金禾研究院及金轩科技共同投资设立的安徽金绿碳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公司进
一步巩固在精细化工合成方面经验优势的小规模工业化生产基地顺利建设并进入试生产阶段。并且,完成了
开司米酮香料项目实现百吨级量产方案的论证,成本较传统工艺降低,有望逐步进入高端日化市场;完成了
凉味剂系列产品工艺技术的开发,制备了公斤级的样品,并获得客户认可;围绕合成工艺,创新开发了新的
催化剂体系,顺利解决了该项目现有生产工艺的三废问题,该创新技术已完成专利布局,部分专利已获得授
权。
未来,公司将依托该平台,重点推进多环麝香香料、凉味剂、泛半导体材料等新兴产品的规模化生产的
探索,为公司在食品饮料、日用消费、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的快速扩张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
础。
报告期内,公司年产20万吨合成氨粉煤气化替代落后工艺项目于2024年底开工,预计2025年底具备试生
产条件,该项目采用先进的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替代传统工艺,推动低碳化生产,为未来高端化工材料的
发展奠定基础。
公司将以合成氨装置为核心,持续深化“资源-产品-高附加值应用”的产业链布局,并进一步向高端
领域延伸,此次工艺升级与成本优化,将进一步强化各环节协同效应,推动产业链向精细化、高端化、低碳
化纵深发展,并将助力公司重拾基础化工业务在华东区域的优势地位。公司通过技术革新不仅响应国家“双
碳”战略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更将加速产品结构调整,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强
劲动能。
(2)生物合成创新平台加速发展,技术转化成效显著2024年度,公司持续加大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投
入,推动生物合成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实现了菌株改造
、发酵优化、分离纯化等全流程覆盖,显著提升研发效率,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同时,以萜类、黄酮类等化
合物库为基础,围绕香精香料、功能性日化产品和天然甜味剂的产业化,完成了小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成本论
证、代谢产物分离测试以及法规应用研究,为公司布局天然食品添加剂、食用及日化香料等高成长赛道,加
快新兴产品商业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一平台的建成使公司在生物合成领域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开
发出更具竞争力的生物合成产品,为公司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以合成生物研发中心为平台,完成了“高效甜菊糖苷合成菌株”的研发,推动公司葡萄
糖基甜菊糖苷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市场开拓明显提高。
报告期内,公司承接了安徽省“揭榜挂帅”和安徽省科技创新攻坚计划项目,主导“天然甜味剂及香料
生物合成制造关键技术的研发”项目,获得政府专项支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该项目的落地体现了公司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认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深度合作,能
够进一步整合各方资源,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先进制造领域持续突破,高端材料布局深化2024年度,公司依托基础化工优势,加速向新能源、
泛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延伸。通过滁州启金产业基金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及高端材料领域,推动产业链协同发
展。
报告期内,公司针对泛半导体等领域“卡脖子”材料完成技术研发攻坚,顺利迈入中试放大和前期验证
测试阶段,为下一步量产夯实基础,有望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生物质能源板块,纤维素乙醇千吨级试验线已
完成方案设计和论证,生物质收储规模预计突破百万吨,已与国内外产业巨头接洽合作事宜。未来公司将依
托定远基地的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打造“生物质原料-绿色材料-新能源”全链条闭环,全力推进碳中和领
域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设立滁州启金翌鑫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基金总投8亿元,公司作为LP
出资2.40亿元,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方向,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工业互联网、5G/6
G、空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量子科技等重点领域及其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上下
游。
截至目前,公司联合基金管理团队开展了部分项目调研和筛选工作,推动在2025年内达成投资落地,同
步促进公司在精细化工、生物合成及新材料业务基础上,拓展高附加值的电子化学品、特种材料、功能性材
料等产品和领域的布局,提升公司整体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产业+资本”双轮驱动,公司持续提
升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绿色智造与高端材料国产化提供战略支持。
(4)全球市场布局深化,销售体系持续优化2024年度,面对全球竞争,公司深化市场改革,提升品牌
影响力。报告期内,公司设立和完善基础化工与精细化工两大专业销售事业部,实现市场策略精准化、客户
服务定制化。公司通过扩充高素质销售团队,完成东南亚、非洲等新兴消费市场的开拓和布局,使得公司能
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的需求,扩大产品的市场覆盖范围,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
同时,在新兴健康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领域,公司已成功进入国内标杆企业供应链,萜类及黄酮类
生物合成产物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日化香料板块,佳乐麝香已实现国际香料企业供应链
体系的全面准入,市场认可度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数字化营销升级,完成了CRM系统上线,优化销售流程,提升客户管理效率
。CRM系统的引入使公司的销售管理更加科学、高效,能够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同时也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5)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重2024年度,公司持续强化研发体系,推动技术转化,并加强知识产
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依托生物合成柔性生产平台的建设,构建“平台研发-中试验证-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