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625 光启技术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尖端装备超材料方案提供和产品生产;超材料智能结构及装备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制;各类汽车座椅功
能件、安全件及其关键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超材料行业(行业) 9.38亿 99.48 5.16亿 99.63 54.94
其他(行业) 486.60万 0.52 --- --- ---
─────────────────────────────────────────────────
超材料产品(产品) 9.36亿 99.23 5.14亿 99.39 54.95
其他主营业务(产品) 320.12万 0.34 286.56万 0.55 89.52
超材料研发业务(产品) 239.11万 0.25 123.63万 0.24 51.70
物料、租赁等(产品) 166.48万 0.18 -96.74万 -0.19 -58.11
─────────────────────────────────────────────────
境内(地区) 9.43亿 100.00 5.17亿 100.00 54.86
─────────────────────────────────────────────────
直销(销售模式) 9.42亿 99.82 5.18亿 100.19 55.06
其他业务(销售模式) 166.48万 0.18 -96.74万 -0.19 -58.1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超材料行业(行业) 15.52亿 99.62 8.00亿 99.32 51.53
其他(行业) 590.40万 0.38 545.49万 0.68 92.39
─────────────────────────────────────────────────
超材料产品(产品) 12.69亿 81.49 7.16亿 89.39 56.37
超材料研发业务(产品) 2.82亿 18.13 8406.24万 10.50 29.77
其他主营业务(产品) 367.99万 0.24 323.07万 0.40 87.79
下角料、租赁等(产品) 222.42万 0.14 -233.15万 -0.29 -104.82
─────────────────────────────────────────────────
境内(地区) 15.58亿 100.00 8.01亿 100.00 51.39
─────────────────────────────────────────────────
直销(销售模式) 15.58亿 100.00 8.01亿 100.00 51.3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超材料行业(行业) 8.50亿 99.81 4.54亿 100.00 53.37
其他(行业) 160.53万 0.19 --- --- ---
─────────────────────────────────────────────────
超材料产品(产品) 6.35亿 74.55 3.47亿 76.65 54.69
超材料研发业务(产品) 2.15亿 25.26 1.06亿 23.50 49.48
下角料、租赁等(产品) 81.84万 0.10 -129.86万 -0.29 -158.67
其他主营业务(产品) 78.69万 0.09 61.29万 0.14 77.89
─────────────────────────────────────────────────
境内(地区) 8.52亿 100.00 4.53亿 100.00 53.19
─────────────────────────────────────────────────
直销(销售模式) 8.51亿 99.90 4.54亿 100.29 53.39
其他业务 (销售模式) 81.84万 0.10 -129.86万 -0.29 -158.6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超材料行业(行业) 12.75亿 85.34 6.60亿 95.47 51.76
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 2.15亿 14.37 2811.91万 4.07 13.10
其他(行业) 438.95万 0.29 322.22万 0.47 73.41
─────────────────────────────────────────────────
超材料产品(产品) 12.47亿 83.47 6.51亿 94.91 52.19
汽车零部件产品(产品) 2.06亿 13.77 1924.82万 2.81 9.35
超材料研发业务(产品) 2792.38万 1.87 911.56万 1.33 32.64
下角料、租赁等(产品) 1023.64万 0.69 466.97万 0.68 45.62
其他主营业务(产品) 302.40万 0.20 185.67万 0.27 61.40
─────────────────────────────────────────────────
境内(地区) 14.94亿 100.00 6.86亿 100.00 45.90
─────────────────────────────────────────────────
直销(销售模式) 14.94亿 100.00 6.86亿 100.00 45.9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0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90.3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8192.74│ 43.78│
│第二名 │ 37260.11│ 23.92│
│第三名 │ 15685.39│ 10.07│
│第四名 │ 11970.97│ 7.68│
│第五名 │ 7635.50│ 4.90│
│合计 │ 140744.72│ 90.3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6.0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114.26│ 32.66│
│第二名 │ 2300.88│ 6.76│
│第三名 │ 2130.81│ 6.26│
│第四名 │ 1968.56│ 5.78│
│第五名 │ 1565.42│ 4.60│
│合计 │ 19079.93│ 56.0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为我国尖端装备的研制与批产提供电磁调制、航电系统、承载结构一体化的系统级
解决方案。公司的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已应用于我国多型空中、海洋、远程制导装备。公司自研的某型固定
翼超材料低空无人机顺利开展试飞工作。公司已获得国家CNAS扩项资质认定,在超材料全产业链检测基础上
,可向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等民用行业提供检测服务。
1、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党和国家继续落实二十大和“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等战略,我国新型装备的
研制批产与现役装备升级换代对超材料技术应用呈现数量、质量双需求增长。国家科研院所、各大高校对超
材料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学术成果,目前处于技术积累期阶段。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实现超
材料全产业链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对我国加快提升尖端装备技术水平、抢占超材料技术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
的战略意义。
2、主要业务及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超材料复杂功能结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未发生变化。公司超材料业
务板块按照适用场景分为航空结构产品与海洋结构产品;按照业务性质分为超材料研制业务和超材料批产业
务,报告期内未发生变化。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公司根据最终客户的批产需求,直接客户投产通知或者合同,采用直销模式,以销定产;通过自建超算
中心、生产基地以及检验检测中心的方式,实现超材料产品从设计、制造、检测的全产业链条。公司利用超
材料技术对客户已立项的装备逐步实现升级替换,并深度参与新型装备的研制,在新立项的装备中超材料结
构件产品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大幅提升装备性能。现有装备需求量的不断提升及新型装备研制转批产的
提速,驱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对超材料技术进行迭代升级,提升技术壁垒,并持续探索
超材料技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4、行业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超材料行业引领者的地位未发生变化。公司2025年5月在深圳承办了第四届全国超
材料大会,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数十位院士专家、3000余位学者参会,线上近20万人参与。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化壁垒
公司成功将超材料技术推广应用到航空装备领域,“从0到1”构建了超材料工业体系,打造1总部+5基
地+7大能力平台+8大专业公司的超材料全产业链生态,成为兼具研发、设计、量产、测试能力的全球超材料
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产能布局,709基地二期产能爬坡将大幅提升交付能力和生产效率;905基地1
期和906基地1期建设进度超前,新基地投产后将进一步突破产能瓶颈。
2、技术研发能力
作为超材料产业化先驱,公司已经构建了完整的超材料研发体系,建设了一系列源头创新的产业化平台
,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实现了在科技创新领域的领跑。结合峰值计算能力4,200万亿
次/秒的超算中心,并通过设立自有的超材料基因库,具备根据装备需求定制化开发产品的能力,从2017年
第一代超材料技术产品在我国航空装备应用以来,公司超材料技术持续迭代,目前第四代超材料产品已应用
于我国尖端装备领域,关键技术指标实现了重大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27项(含发明专利16项),获得授权30项,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储备量持
续领跑全球;在研3项超材料领域标准,累计持有3项国家标准及1项地方标准;旗下有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
业。
3、民用领域先发优势
在为尖端装备提供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公司建立了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体系,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储备和严
格的品控标准。凭借多项核心专利和丰富的量产经验,公司在超材料领域构建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同时积累
了一批潜在客户和应用领域,为拓展民用市场奠定了先发优势。
4、团队及文化优势
公司经营管理团队、核心技术人员、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深耕超材料产业十余年,对市场和技术发
展趋势具有前瞻性视野,有能力实现公司长远战略布局,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自成立以来,公司在以董
事长为代表的核心管理团队的带领下,从底层基础科学研究做起,聚焦主航道,完成了所有超材料技术能力
平台的数字化、智能化经营体系,团队上讲求上甘岭的“能吃苦、能打仗、能坚持”的三能精神,牢记“聚
天下英才而用之,争做新时期的钱学森们”的嘱托,以尖端技术创新推进我国尖端装备换代升级,不负祖国
、不负使命,最终建立起整个行业的技术创新价值链,成为在超材料技术领域持续超越世界最强对手的主力
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