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676 顺威股份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塑料空调风叶的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塑料零件制造业(行业) 15.47亿 97.65 3.00亿 98.18 19.36
其他业务(行业) 3723.77万 2.35 554.02万 1.82 14.88
─────────────────────────────────────────────────
塑料空调风叶(产品) 9.67亿 61.01 1.92亿 62.91 19.85
汽车零部件(产品) 3.38亿 21.34 6369.48万 20.87 18.84
工程塑料(产品) 1.23亿 7.77 1986.07万 6.51 16.13
其他产品(产品) 1.19亿 7.53 2409.23万 7.90 20.18
其他业务(产品) 3723.77万 2.35 554.02万 1.82 14.88
─────────────────────────────────────────────────
国内地区(地区) 11.64亿 73.42 1.84亿 60.32 15.82
海外地区(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4.21亿 26.58 1.21亿 39.68 28.75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塑料零件制造业(行业) 26.41亿 97.93 4.98亿 97.72 18.87
其他业务(行业) 5573.83万 2.07 1160.55万 2.28 20.82
─────────────────────────────────────────────────
塑料空调风叶(产品) 16.25亿 60.23 3.30亿 64.68 20.30
汽车零部件(产品) 4.56亿 16.92 8100.55万 15.88 17.75
工程塑料(产品) 3.15亿 11.66 3449.73万 6.76 10.96
其他产品(产品) 2.46亿 9.12 5303.80万 10.40 21.56
其他业务(产品) 5573.83万 2.07 1160.55万 2.28 20.82
─────────────────────────────────────────────────
国内地区(地区) 20.82亿 77.21 3.12亿 61.27 15.01
海外地区(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6.15亿 22.79 1.97亿 38.73 32.1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塑料零件制造业(行业) 13.00亿 93.71 2.41亿 98.26 18.56
其他业务(行业) 8725.83万 6.29 428.24万 1.74 4.91
─────────────────────────────────────────────────
塑料空调风叶(产品) 8.88亿 64.00 1.90亿 77.54 21.45
工程塑料(产品) 2.36亿 17.04 1630.78万 6.64 6.90
模具及其他产品(产品) 9913.19万 7.15 1918.92万 7.82 19.36
其他业务(产品) 8725.83万 6.29 428.24万 1.74 4.91
汽车零部件(产品) 7648.66万 5.52 1535.98万 6.26 20.08
─────────────────────────────────────────────────
国内地区(地区) 12.03亿 86.77 1.75亿 71.32 14.55
海外地区(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1.83亿 13.23 7039.41万 28.68 38.3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塑料零件制造业(行业) 21.60亿 95.29 4.04亿 99.04 18.69
其他业务(行业) 1.07亿 4.71 391.63万 0.96 3.67
─────────────────────────────────────────────────
塑料空调风叶(产品) 14.47亿 63.82 3.09亿 75.73 21.33
工程塑料(产品) 3.92亿 17.28 3498.51万 8.58 8.93
汽车零部件(产品) 1.64亿 7.23 3703.05万 9.09 22.61
模具及其他产品(产品) 1.58亿 6.96 2299.40万 5.64 14.57
其他业务(产品) 1.07亿 4.71 391.63万 0.96 3.67
─────────────────────────────────────────────────
国内地区(地区) 19.78亿 87.26 2.99亿 73.47 15.14
海外地区(含中国港澳台)(地区) 2.89亿 12.74 1.08亿 26.53 37.4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9.4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3210.44│ 16.02│
│第二名 │ 21171.41│ 7.85│
│第三名 │ 17179.09│ 6.37│
│第四名 │ 12980.58│ 4.81│
│第五名 │ 11894.11│ 4.41│
│合计 │ 106435.63│ 39.4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5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9.2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1660.12│ 11.45│
│第二名 │ 10229.72│ 5.41│
│第三名 │ 9271.28│ 4.90│
│第四名 │ 9097.24│ 4.81│
│第五名 │ 4968.42│ 2.63│
│合计 │ 55226.77│ 29.2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行业发展概况
1.塑料空调风叶
2025年上半年,国家延续并优化“以旧换新”政策,叠加全国各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同时也经历了较
为严峻的价格竞争,中国家用空调行业内销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而出口市场,年初在关税政策预判下出现
“抢出口”浪潮,一季度在备货节奏提前和季节性影响下,出口订单增长突出,随着海外备货季结束,二季
度出口订单减少,中国家用空调出口市场2025年上半年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
行业整体市场仍实现了一定规模的增长。作为空调的关键配件之一,塑料空调风叶市场也受到空调市场发展
的影响。根据产业在线监测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家用空调总生产12,031.9万台,同比增长6.9%;总销售
12,310.8万台,同比增长8.3%,其中内销规模6,654.5万台,同比增长9.0%;出口5,656.3万台,同比增长7.
5%。
2.汽车零部件
2025年上半年,国内以旧换新、购置税退税等一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叠加企业促销活动等因素,多措并
举激发了汽车市场需求端活力,促进汽车市场稳中向好。此外,国家多部委进一步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
秩序工作,市场经历规范变革,针对“内卷式”竞争加强监管,同时探索“反内卷”方法,以带动产业链关
系重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国内乘用车市场增长显著,产销量分别完成1,562.1万
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44.3%。2025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总量为308.3万辆
,同比增长10.4%。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6万辆,同比增长75.2%。汽车结构件、内外饰、各类汽车电子
等零部件有较高价值量占比,且汽车电子在整车价值中的占比有持续提升趋势。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
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扩大,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有望继续保持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3.改性塑料
在“十四五”新材料发展规划与“限塑令”升级政策驱动下,改性塑料行业正加速向高性能化、绿色化
方向演进。
随着下游领域对材料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改性塑料正逐步替代通用塑料与传统材料,成为支持产业发
展的重要新材料之一。为支持改性塑料行业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及产业政策为改性塑料行业及
相关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改性塑料的发展主要依托于下游产业的发展,现阶段改性
塑料制品的下游应用领域较为广泛,包括家用电器、汽车工业、消费电子、信息通讯、日化家居、机械工程
、医护用品等领域,同时新能源汽车、储能等新兴领域对于改性塑料制品的需求也逐渐提升。
(二)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概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1.塑料空调风叶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高效低噪塑料风叶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专业企业,具有完整的“塑料改性—
高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效低噪塑料风叶及精密嵌件注塑研发生产”产业链,是国内外最具
竞争实力的空调配件企业之一,自创立以来在行业细分领域始终保持龙头地位。公司主要产品为塑料空调风
叶,根据空调风叶的使用场景和气流进出叶片的特点,分为三类:贯流风叶、轴流风叶及离心风叶。
风叶是影响空调整机性能的关键部件,其功能是通过风叶旋转促使空气流过换热器,使换热器里面的冷
媒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从而达到空调器制冷或制热的目的。空调风叶的质量直接关系着空调的风量
、噪音、制冷制热能力和能效比等关键技术指标,是有效降低空调噪音、提高节能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2.汽车零部件
公司精密组件事业部依托精密模具和精密注塑两大核心支撑,具备产品设计开发、试验检测和制造,模
具设计开发、检测与制造等一体化能力。为国内外汽车OEM及零部件客户提供风机产品以及主副仪表、门槛
、立柱、汽车座椅部件等产品,涉及风机生产、注塑、焊接、包覆、气辅成型、真空镀铝、自动化装配等制
造工艺。此外,还专注汽车风叶、手套箱、出风口、储物盒、气囊框、杯托等功能件的开发和制造,在高光
注塑、镀铝、调节机构等汽车车灯产品开发、制造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供货经验。
公司控股孙公司骏伟科技深耕汽车内嵌电路精密注塑领域,可提供汽车电控门锁部件类、动力系统电控
电路类、电动座椅类等内嵌电路精密注塑功能组件。嵌件注塑是骏伟科技的核心工艺,由于汽车电气高压化
、系统集成度显著提升,骏伟科技可以将嵌件通过注塑包裹方式实现模块内金属零部件绝缘集成,在实现安
全连接的同时提高车内系统模块集成度。同时,通过与客户同步研发设计,整合注塑、冲压、焊接、组装、
检测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向国内外知名的客户提供产品及模具设计、精密制造及检测等全流程配套服务。
3.改性塑料
公司材料业务板块从事改性塑料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拥有先进的生产配套设备及检测仪器,主要产
品线包含AS、ABS、PA、PP、PC及其合金、PBT、PPO和PPS等,覆盖增强、阻燃、耐候、增韧等系列产品,专
注于汽车、家电、卫浴及电子电器领域的材料应用开发,研发环保、健康、轻量、美学材料的创新技术。
塑料按照性能的不同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以及特种工程塑料三大类。为满足下游应用领域对材料性
能日益提高的要求,改性塑料应运而生。改性塑料以通用塑料、工程塑料及特种工程塑料等基础合成树脂为
基材,通过添加改性剂、采用共混或增强等技术手段,在保持塑料原有优点的基础上,显著提升其阻燃性、
强度、抗冲击性等关键性能。改性塑料可作为金属等材料的替代品,具备质量轻、强度高、绝缘、透光、耐
磨等特性,可满足汽车、家电、电子电器、卫浴等行业对塑料产品的高性能需求。
(三)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
1.设计模式
(1)塑料空调风叶
空调整机生产企业对所需塑料风叶的类型、风量、噪音限值、功率等技术指标提出要求后,由公司省级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运用丰富的经验数据和先进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快速设计出满足终端厂商差异化要求的最
优风叶。风叶设计完成后,由公司模具公司设计并制造出配套的精密模具;改性塑料研发中心根据风叶的差
异化性能需求与使用需求同步进行研发塑料改性配方。公司通过对各生产要素产销研的全过程规划、控制与
管理,为空调整机生产企业设计出高质量的高效低噪塑料风叶。
(2)汽车零部件
公司精密组件事业部采取自主研发与合作开发相结合的模式,依靠自身研发团队技术实力和外部试制验
证资源,进行汽车内外饰、座椅通风、空调鼓风机、电子风机等产品的研发。其中,公司控股孙公司骏伟科
技以自主模具开发为核心、精密注塑技术为主导的模式,凭借与下游客户需求同步的研发设计能力,进行汽
车门锁、车门动作件、电动座椅控制板及按键及车用插接件等精密注塑功能结构组件的产品研发。同时,公
司围绕产品“转型升级”,通过“前瞻一代、预研一代、量产一代”的模式,与客户进行战略合作开发,同
步工艺流程及搭载实验流程,通过应用自主核心专利技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充分利用各方的优势资
源,降低研发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3)改性塑料
改性塑料研发中心根据过去的开发经验和市场情况,形成一系列的标准化产品供客户自选;另外,基于
客户终端产品的应用场景及对材料的差异化性能需求进行定制化配方开发并设计工艺生产流程,通过一系列
样料测试、验证、客户试样步骤后确定最优方案;同时也针对应用场景所需性能进行预研发,实现成本领先
、性能领先、技术领先,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2.采购模式
(1)塑料空调风叶
公司风叶事业部设立有独立的采购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原材料、零部件的集中定价和招标采购。物料采
购主要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市场价格和库存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按需按计划进行采购。
(2)汽车零部件
公司精密组件事业部设立有独立的采购部门,主要采取分散采购和按需采购的模式。分散采购,根据不
同的客户要求和零部件特点,灵活选择采购模式。按需采购,主要根据产品需求计划、库存情况等多方面因
素按实际需求进行采购。
(3)改性塑料
公司材料业务板块设立有独立的采购部门,原材料及辅料主要根据产品生产计划、市场价格波动和库存
总量等多方面综合因素,按照合理的采购计划进行自主采购;采购模式分为集中竞价采购、按需采购等多种
采购手段。
3.销售模式
公司生产的产品均使用自有商标。公司产品的销售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即直接与下游客户签订销售合
同。
4.生产模式
公司业务均实行“以销定产”的模式,即由客户提出产品外观、性能等订单需求,公司根据原料和产品
库存等情况,组织产品生产、检验并交付。
(四)公司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1.高效低噪塑料风叶(以贯流风叶为例)的工艺流程:(1)改性塑料及其他金属零配件入厂准备;(2
)改性塑料注塑入模冷却成型-半成品塑料中节风叶、轴盖、端盖风叶等;(3)使用超声波焊接机把半成品
塑料中节风叶、轴盖、端盖风叶焊接组成贯流风叶;(4)使用专用设备对贯流风叶进行热处理、测量检测
、动平衡校正,完成噪音、通风量等功能性测试。
2.汽车零部件的工艺流程:(1)模具设计与制造;(2)改性塑料注塑入模;(3)工艺性后制程(焊
接、包覆、电镀等);(4)零件装配形成产品部件;(5)制造单分型、多工况适应的产品;(6)应用兼
容柔性适配系统的单件流无人注塑装配,实现柔性制造高效、低耗的全自动化产品;(7)运用位距检测系
统和温压传感控制系统,实时检测反馈。
3.改性塑料的工艺流程:(1)选取合适的原料树脂;(2)添加各类改性助剂(增容剂,润滑剂,抗氧
剂,阻燃、抗静电、增强、增韧等功能助剂);(3)采用一定的混合工艺将树脂和助剂混合均匀;(4)经
过双螺杆挤出设备,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共混挤出造粒,制造出高性能改性塑料。
(五)公司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情况
1.高效低噪塑料风叶:公司主要产品高效低噪塑料风叶的原材料为各类改性塑料,其上游行业为AS、AB
S、PP、PA等改性塑料生产企业;其下游行业为空调制造企业。
2.汽车零部件:汽车零部件的上游行业为PP、PC+ABS等改性材料企业,铜料、五金卷材、五金开关等五
金加工企业,以及符合总成类产品构成件的上游供应商,如五金冲压件、标准螺栓等;其下游行业为汽车OE
M及零部件等制造企业。
3.改性塑料:改性塑料的上游行业为石油化工生产商;其下游行业为汽车、家电、智能家居、卫浴、电
子电气等塑料零部件制造企业。
(六)行业的周期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
空调及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周期性基本与宏观经济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以及相关产业政策、技术的更新换
代密切相关,塑料空调风叶行业是空调专用零部件的细分行业,其周期性表现基本与空调行业周期一致;汽
车零部件行业与汽车行业周期性波动同步。
改性塑料行业的景气程度与下游行业及行业终端的景气程度紧密联系,该行业的下游终端行业一般主要
是家电、汽车、家居建材、电子电气等行业,受这些行业的周期性影响,该行业也同步表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特征。
2.行业的区域性
我国空调制造企业主要集中于珠三角、长三角及胶东半岛地区,由于空调制造企业为降低生产及存货成
本,对空调零部件生产商要求具备较高的供货效率;同时长途运输会增加塑料空调风叶的破损风险、提高相
应的运输成本,塑料空调风叶生产企业也一般在上述地区投资建厂,服务于客户。这种区域性特征与下游行
业相适应,供需主体的区域分布基本重合。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以围绕整车企业为特征的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京津、华中、西南六大零部
件产业集群,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由于我国汽车、家电、家居建材等行业发展集中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考虑运输成本和供货效率等因
素,改性塑料企业主要集中于以上两个地区,这种区域性特征与下游行业相适应,供需主体的区域分布基本
重合。该行业一般比较集中于东部产业链完整、产业集群突出的地区,中西部地区则比较少。
3.行业的季节性
空调制造业为塑料空调风叶的下游行业,所以塑料空调风叶行业的季节性受空调制造业决定。对于塑料
空调风叶产品而言,每年的11月至次年6月为空调制造企业的采购旺季,即塑料空调风叶企业的生产旺季。
近年来,空调生产厂商也逐步调整生产思路,均衡生产,行业季节性逐渐减弱。汽车零部件行业和改性塑料
行业季节性并不明显。
(七)公司所处行业的市场地位
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高效低噪塑料风叶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专业企业,具有完整的“塑料改性—
高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效低噪塑料风叶及精密嵌件注塑研发生产”产业链,是国内高效低
噪塑料风叶的龙头企业和汽车电子门锁细分领域领先企业。公司的业务体系中除主营业务塑料空调风叶外,
还包括了各类高性能风叶、改性塑料、汽车零部件、模具开发的设计生产与加工制造、其它精密组件的设计
生产与加工制造,是行业内少数具备全面配套能力的专业高效低噪塑料风叶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高效低噪塑料风叶业务基于自身的研发技术优势、智能制造优势、高精密工艺水平优势、产业链一
体化优势、成本控制优势、就近配套优势,联动材料、模具、汽车零部件走中高端路线,深度挖掘国内外中
高端市场。风叶业务致力于空调风叶研究和新产品开发,有利于公司保持研发实力的领先地位及强有力的竞
争优势。智能制造业务以开发智能产品和自主可控的智能装置实现智能制造产业化,依托风叶业务优势,紧
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对内实现了风叶智能制造并全面投入使用,加快了企业转型和高
质量发展,对外获得了行业及客户的高度认可。精密组件业务主要通过自身模具开发及注塑优势,扩大各基
地生产布局,确保家电、汽车零部件等产品业务的稳定增长。其中,公司控股孙公司骏伟科技深耕汽车内嵌
电路精密结构件领域20多年,以精密嵌件注塑为工艺核心,向汽车行业提供汽车电子门锁类、动力系统电控
电路类、车门动作件及结构件类、电动座椅类、电动尾门类及电动天窗类等内嵌电路精密注塑功能组件,在
汽车电子门锁方面,骏伟科技为国内细分领域的领先企业,在该领域具备很强的竞争优势并占据行业领先地
位。材料业务通过大力推进新材料产品研发,以满足风叶材料、家电材料、日用品材料以及汽车材料等多领
域市场的材料需求。
近年来,公司致力于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工厂,获得“2023年(第二届)中国标杆智能工厂百强”
、“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021年佛山市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2021年佛山市工业互联
网标杆示范项目”等荣誉,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5G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目前公司已实现全球协同、AI辅助
制造的智能制造、先进制造能力模式,在制造端、品质端和交付端均实现了高效管控。公司还获得广东省省
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的称号,并拥有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
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此外,公司8家下属子公司获得省级“专精特新”认定,赢得了各级政府以
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25年上半年,公司还获得佛山市品牌建设示范企业、佛山高新区知识产权密集型
企业50强荣誉。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全球塑料空调风叶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汽车电子门锁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为全球客户提供空调风叶
基础研发、“模塑料一体化”及汽车电控门锁部件精密制造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拥有国内顶尖的高效低噪塑
料风叶研发能力,在空调风叶的结构设计、叶形优化、风道特征分析及流场研究方面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
,拥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两个CNAS认证的实验室。公司以高效低噪塑料风叶与风机研发为基础,
结合模具设计与材料创新技术,持续构建覆盖风叶制造、汽车精密零部件、高性能新材料及模塑组件的智能
制造协同产业链,产品获得国内外知名空调整机厂商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认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继续依托“塑料改性—高精密模具设计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效低噪塑料风叶及精密嵌
件注塑研发生产”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打造空调风叶、汽车零部件、改性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的多元化智造
链,充分发挥公司在研发、制造和品质方面的优势,积极布局高端制造业、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提升新
质生产力。公司在风叶领域将积极拓展智慧家电散热风叶、风光电储能电站、数据中心等机房和基站的精密
通风散热系统、智能农业及畜牧业温控通风模块等应用场景。汽车领域将重点向汽车电子门锁、电子电控、
汽车座椅、汽车热管理、内外饰等多个领域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方向拓展,扩大汽车零部件业务规模,优化产
业布局,实现公司主营业务领先化、业务多元化。
1.持续领先的设计和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国内塑料空调风叶的龙头企业,设有低压风机系统研发中心,一直致力于空调风叶系列产品的研
究开发,与国内外领先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保持技术合作,凭借完善的创新机制和对科研资源的持续投入
,建立了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另外,研发中心所属实验室于2025年初荣获CNAS
认证。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风叶类国家授权有效期内知识产权401项,其中发明专利54项,实用新
型专利304项,外观专利43项。公司凭借多年的经验数据及强大的研发能力,能快速的根据空调生产厂商对
高效、节能、静音的技术要求而自主进行设计、制造,并通过持续对智能制造设备、“一模多腔”模具的自
主研发及大规模的投入使用以及配套引进高速注塑机投入生产以实现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
公司设有汽车零部件研发中心及精密模具研发中心,专注于高性能汽车零部件的设计与技术开发,持续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打造了一支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团队,在精密嵌件注塑、高精密
模具设计制造、电路系统设计等领域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实验经验。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获得汽车
类国家授权有效期内知识产权163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128项,外观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4
项。公司生产工艺持续突破创新且制造技术快速迭代,目前已经实现了利用模内注塑工艺、后插针工艺以及
为满足兼容64个型号电路的一体式五金的铡钛钯工艺,冲压生产出所需要型号,同时利用铡钛钯模具快速换
型工艺,使得生产流程能在损耗较小、切换较快的情况下满足各型号订单要求。此外,还依托强大的研发能
力和先进的智能制造体系,公司能够根据汽车零部件客户在高效、节能、轻量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快
速自主设计并制造高性能汽车零部件,能够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产品竞争力
,同时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和品牌影响力。
公司设有材料研发中心,并拥有CNAS认证的检测中心,致力于环境友好、低碳环保新型改性材料的研发
和新产品开发,材料研发中心拥有一批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科研技术人员以及专家顾问团队,在
共混改性、熔融挤出、材料测试与表征等方面具有独到的能力和见解。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材料研发
中心获得材料类国家授权有效期内知识产权36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实用新型14项,与华南理工大学、北
京化工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建立了联合研发机制。材料研发中心建有理化、热学、力学、光学、电学等实验
室和制样、挤出实验室、注塑实验室等,拥有一大批先进的设备仪器,满足改性塑料和新产品的检测和研究
开发需求。材料研发中心不断加大在新型高性能功能材料领域的研发投入,研究方向包括高强轻质发泡材料
、高强轻质结构材料、隔热气凝胶、功能性胶粘树脂等,成功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材料。同时
,公司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自主研发更高性能、更高效节能的产品,为客户带来更高技术附加值产品的同时提
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公司设有智能制造中心,依托与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技术合作,自主研发生产贯流风叶
定型机、风叶跳动测量机、视觉定位自动焊接机、自动动平衡测量一体机、AI视觉缺陷检测等智能化设备,
为公司集成高效率的塑料空调风叶自动化生产线,显著提升公司产品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用工成本。其中,AI
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在行业内属于首创,通过使用高清晰度的工业相机在产品线上对产品进行拍摄,采集到的
高清图像通过5G网络实时回传至图像AI进行分析处理,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并将结果下发至产线对产品进
行筛选。通过开发AI视觉缺陷检测系统,减少人力需求,提高质检效率和产品合格率,同时依托系统的及时
反馈与响应机制,有效降低产品报废率。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智能装备类国家授权有效期知识产
权76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59项,软件著作权6项。与此同时,通过与“塑料改性—高精密
模具设计制造—智能装备制造—高效低噪塑料风叶研发生产”的有效结合形成高效低噪塑料风叶产业链一体
化优势,公司已将自主研发及生产的智能焊接设备及智能化动平衡机在全公司及分子公司范围内推广使用。
此外,公司全自动贯流扇叶柔性一体化生产线也已在各基地全面推广。公司还继续对现有自动化设备进行了
升级改造,公司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等有较大的提升。公司通过精简直接生产人员,有效削减制造费用并
提升产品质量稳定性。
2.行业领先的规模优势
公司在国内广东、江苏、山东、安徽、湖北、湖南、河北以及国外泰国、墨西哥等地设立有二十余家全
资或控股子公司,拥有包括广东佛山、广东东莞、湖南湘潭、安徽芜湖、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湖北武汉、
江苏昆山、江苏太仓、山东青岛、河北邯郸及泰国春武里、墨西哥克雷塔罗在内的海内外十三大生产基地,
构建了公司多业务板块的规模化生产与全球运营体系。其中,泰国生产基地聚焦东南亚空调风叶市场、改性
材料市场,墨西哥克雷塔罗生产基地则强化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全球布局。公司通过国内外多基地协同,持续
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区域辐射、物流成本、品质控制、资源整合与供货及时性等方面形成显著优势。同时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生产能力,在行业内拥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在家电领域,公司与美的、格力、大金
、松下、三星、海尔、TCL、海信等国内外知名空调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长期
与全球三大汽车电子门锁一级供应商麦格纳、恩坦华、凯毅德合作,终端客户覆盖大众、奔驰、宝马、奥迪
等欧美车系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