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702 海欣食品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速冻鱼糜制品、速冻肉制品为主的速冻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制造业(行业) 17.06亿 100.00 3.16亿 100.00 18.52
─────────────────────────────────────────────────
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产品) 10.52亿 61.65 2.35亿 74.23 22.30
速冻菜肴制品(产品) 4.83亿 28.29 4811.28万 15.22 9.97
常温休闲食品(产品) 9968.68万 5.84 2378.75万 7.53 23.86
其他(产品) 5352.82万 3.14 831.88万 2.63 15.54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1852.36万 1.09 124.03万 0.39 6.70
─────────────────────────────────────────────────
华东区(地区) 8.17亿 47.85 --- --- ---
华中区(地区) 1.88亿 11.01 --- --- ---
华南区(地区) 1.80亿 10.56 --- --- ---
华北区(地区) 1.70亿 9.94 --- --- ---
西南区(地区) 9779.38万 5.73 --- --- ---
东北区(地区) 9085.93万 5.32 --- --- ---
西北区(地区) 7775.05万 4.56 --- --- ---
境外(地区) 5036.24万 2.95 --- --- ---
中国港澳台(地区) 3528.38万 2.07 --- --- ---
─────────────────────────────────────────────────
流通渠道(销售模式) 9.81亿 57.49 1.57亿 49.52 15.95
特通渠道(销售模式) 3.50亿 20.50 5691.13万 18.01 16.27
现代渠道(销售模式) 2.34亿 13.72 5164.93万 16.34 22.06
电商渠道(销售模式) 1.42亿 8.29 5099.69万 16.13 36.0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制造业(行业) 7.15亿 100.00 1.28亿 100.00 17.91
─────────────────────────────────────────────────
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产品) 4.52亿 63.22 9439.57万 73.77 20.89
速冻菜肴制品(产品) 2.00亿 27.96 2146.17万 16.77 10.74
常温休闲食品(产品) 4024.10万 5.63 923.20万 7.21 22.94
其他(产品) 1465.68万 2.05 183.89万 1.44 12.55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814.37万 1.14 103.89万 0.81 12.76
─────────────────────────────────────────────────
华东区(地区) 3.42亿 47.80 6593.38万 51.52 19.30
华南区(地区) 8135.33万 11.38 1162.46万 9.08 14.29
华中区(地区) 7887.98万 11.04 1443.78万 11.28 18.30
华北区(地区) 7360.05万 10.30 1234.41万 9.65 16.77
西南区(地区) 4904.00万 6.86 --- --- ---
东北区(地区) 3962.30万 5.54 --- --- ---
西北区(地区) 3563.34万 4.99 --- --- ---
中国港澳台(地区) 841.37万 1.18 --- --- ---
境外(地区) 651.97万 0.91 --- --- ---
其他(补充)(地区) 3.53 0.00 --- --- ---
─────────────────────────────────────────────────
流通渠道(销售模式) 4.04亿 56.52 5852.57万 45.73 14.49
特通渠道(销售模式) 1.39亿 19.51 2506.87万 19.59 17.98
现代渠道(销售模式) 9742.69万 13.63 1708.45万 13.35 17.54
电商渠道(销售模式) 7388.27万 10.34 2728.85万 21.32 36.9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制造业(行业) 17.16亿 100.00 3.38亿 100.00 19.68
─────────────────────────────────────────────────
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产品) 12.86亿 74.92 2.64亿 78.04 20.50
速冻菜肴制品(产品) 3.00亿 17.47 4542.70万 13.45 15.16
常温休闲食品(产品) 9568.82万 5.58 1950.91万 5.78 20.39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1788.72万 1.04 57.33万 0.17 3.21
其他(产品) 1701.61万 0.99 864.08万 2.56 50.78
─────────────────────────────────────────────────
华东区(地区) 7.85亿 45.73 1.65亿 48.82 21.01
华南区(地区) 2.16亿 12.60 4694.09万 13.90 21.72
华中区(地区) 2.02亿 11.78 3825.69万 11.33 18.93
华北区(地区) 1.81亿 10.52 3415.44万 10.11 18.92
东北区(地区) 1.13亿 6.57 --- --- ---
西南区(地区) 1.02亿 5.94 --- --- ---
西北区(地区) 9032.43万 5.26 --- --- ---
中国港澳台(地区) 1670.06万 0.97 --- --- ---
境外(地区) 1093.10万 0.64 --- --- ---
─────────────────────────────────────────────────
流通渠道(销售模式) 9.90亿 57.67 1.70亿 50.29 17.16
特通渠道(销售模式) 3.06亿 17.84 5669.00万 16.79 18.52
现代渠道(销售模式) 2.82亿 16.44 6427.98万 19.03 22.79
电商渠道(销售模式) 1.38亿 8.06 4691.59万 13.89 33.9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加工制造业(行业) 7.34亿 100.00 1.36亿 100.00 18.52
─────────────────────────────────────────────────
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产品) 5.67亿 77.24 1.06亿 78.04 18.71
速冻菜肴制品(产品) 1.07亿 14.52 1886.65万 13.88 17.70
常温休闲食品(产品) 4773.36万 6.51 987.10万 7.26 20.68
速冻米面制品(产品) 868.05万 1.18 27.97万 0.21 3.22
其他(产品) 400.38万 0.55 83.50万 0.61 20.86
─────────────────────────────────────────────────
华东区(地区) 3.26亿 44.48 6532.90万 48.07 20.02
华南区(地区) 8697.14万 11.85 1838.00万 13.52 21.13
华中区(地区) 8528.05万 11.62 1497.67万 11.02 17.56
华北区(地区) 7950.30万 10.84 1368.54万 10.07 17.21
东北区(地区) 5548.25万 7.56 --- --- ---
西北区(地区) 4403.87万 6.00 --- --- ---
西南区(地区) 4353.76万 5.93 --- --- ---
中国港澳台(地区) 765.53万 1.04 --- --- ---
境外(地区) 486.00万 0.66 --- --- ---
─────────────────────────────────────────────────
流通渠道(销售模式) 4.27亿 58.25 7151.12万 52.62 16.73
特通渠道(销售模式) 1.30亿 17.69 2037.47万 14.99 15.70
现代渠道(销售模式) 1.12亿 15.24 2167.04万 15.94 19.38
电商渠道(销售模式) 6475.57万 8.83 2235.53万 16.45 34.52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1.2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135.82│ 3.60│
│第二名 │ 4990.00│ 2.92│
│第三名 │ 2761.05│ 1.62│
│第四名 │ 2742.03│ 1.61│
│第五名 │ 2597.55│ 1.52│
│合计 │ 19226.47│ 11.2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1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7.3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0435.97│ 9.11│
│第二名 │ 8217.17│ 7.18│
│第三名 │ 5370.17│ 4.69│
│第四名 │ 4376.60│ 3.82│
│第五名 │ 2871.93│ 2.51│
│合计 │ 31271.84│ 27.3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近年来,我国速冻食品行业保持了较高速的增长,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
速冻食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3年,中国速冻食品市场规模已达1,835.4亿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130
.9亿元。餐饮端对半成品食材的需求增强,半成品食材的兴起丰富了速冻食品市场。速冻食品行业呈现出品
类多元化、渠道多样化、产品品牌化等明显趋势。
首先,品类多元化。随着速冻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品类、各种不同口味和风味的
速冻产品开始出现。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选择不同品种和口味的速冻食品。近年,速冻食品
行业从"品类扩张"转向"品质升级",主要体现在健康功能化(如低钠、低糖、高蛋白)、场景精细化(如针
对早餐、夜宵等不同场景的专门产品)、地域特色化(如广式茶点、川味小酥肉等地方美食速冻化进程加速
)。
其次,渠道多样化。随着电商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企业开始将目光放在电商、社交
媒体和私域社群等新兴渠道上,通过线上销售渠道拓展市场。除此之外,一些大型速冻食品企业也通过配套
发展冷链物流来缩短配送时效,并通过直营店、特许经营、加盟店等多种销售渠道,覆盖更多的消费者。
最后,产品品牌化。随着消费者对速冻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速冻食品企业开始注重品
牌建设,推出了更高品质、更有品牌特色的速冻食品产品。一些头部速冻食品品牌,通过产品品质的提升和
营销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跨界竞争也不断涌现,传统餐饮企业(如海底捞)和生鲜
平台(如盒马、山姆)自有品牌市占率上升明显。不少新锐品牌通过差异化定位(如儿童营养速冻餐)及多
渠道互联网营销等方式也获取了不俗的成绩。
总体来说,目前速冻食品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速冻
食品行业将继续保持创新和调整。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竞争"的关键转型期,技术创新、消费升
级与政策规范的三重驱动,正在重塑中国速冻食品产业的竞争新格局。
(二)行业周期性特点
季节性特点:公司主要产品以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为主,速冻米面制品、常温鱼肉制品和肉制品、速
冻菜肴制品为辅。受消费习惯、季节变化的影响,公司所属行业通常呈现季节性特征,每年的第二季度为全
年销售淡季,第四季度为全年销售最旺季。近年来,为消除季节性对公司的不利影响,公司推陈出新,改善
产品结构,逐步增加非季节性产品的份额,以便在销售淡季和销售旺季之间平衡收入,改善公司营业收入具
有明显季节性波动的特点。
周期性特点: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行业的周期性不明显,主要是随着宏观经济周期、居民可支配收入
水平及上下游行业的波动而波动。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目前,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行业内企业众多,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对产品偏好有差异,市场整体集中程
度较低,公司作为行业内首家上市企业,产能、产量、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位于行业前列。
(四)新发布的法律法规、行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
报告期内,涉及行业相关的新法规、新政策有:《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
通知》《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等。新出台及修订的法规、政策,对行业在发展方向、企业运
营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强化了食品安全监管,维护了市场秩序,提高了消费者对速冻食品的信任度,促进了
速冻食品企业的健康发展,推进了行业的升级换代。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及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主要业绩驱动因素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主要业务和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从事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常温鱼肉
制品和肉制品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速冻鱼肉制品和肉制品类(火锅丸滑、鱼丸、肉丸、福袋、
鱼豆腐等)、速冻米面类(蛋黄烧麦、流沙包等)、速冻菜肴类(鲍鱼、带鱼、鱿鱼串、烤芝士卷等);常
温休闲类(蟹柳、鱼豆腐、速食关东煮等)。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自成立以来,依托自身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种类和结构、营销网络和服
务水平等方面的优势,取得客户的信任,实现经营业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的采购模式:公司通常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并通过具体采购订单来进行采购。公司材料采
购主要分大宗农产品(鱼类、肉类、粉类等)、工业产品(辅料、包装物等)、初级农副产品(海捕原料鱼
等)等三大类。大宗农产品、工业产品、初级农副产品是通过采购合同,公司与供应商结算。初级农副产品
中海捕类的采购通过年度计划、订单管理、一对一结算的方式进行。
公司的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以自有全自动或半自动生产设备对各种原辅材料进行加工,并通过速冻、包
装、金属探测、冻藏,制成各类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常温休闲食品、速冻菜肴制品。
公司的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以流通和现代渠道销售为主,特通和电商渠道销售为辅。流通渠道是指
由各级经销商代理本公司产品,通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专营门店等将公司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现代
渠道是指公司产品通过KA、BC等连锁大卖场、中小型超市、社区便利店及精品超市等销售给终端消费者;特
通渠道是指公司向大型连锁餐饮、企事业单位直接供应产品,以及公司出口业务;电商模式是指公司通过第
三方电商平台将产品销售给终端消费者。
(四)品牌运营情况
公司目前品牌有“海欣”“鱼极”“优必歌”“百肴轩”和“东鸥”等品牌,其中,“海欣”品牌产品
涵盖全系列;“鱼极”品牌主要是高端速冻鱼肉制品及肉制品;“优必歌”品牌主要为速冻菜肴制品;“百
肴轩”品牌主要为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东鸥”品牌主要为速冻菜肴制品。
4、经销商结算方式:公司根据与经销商签订的年度框架性购销合同、客户的信用资质以及销售区域的
竞争特点,给予部分优质经销商一定的信用额度支持。在公司的授信额度内,经销商可以赊销货物,公司将
在授信到期时收回货款;对于超过授信额度的部分,则采用现款结算。
公司制定了明确的经销商授信制度。信用资质良好、上一年度有合作的经销商可享受信用政策。原则上
,新合作客户不享受授信支持,但经过一段时间合作并经评估后,对优质客户给予累计销售金额一定比例的
授信支持。授信额度的大小取决于经销商的销售额及信用等级。此外,公司对信用资质优质客户及战略合作
经销商,在销售旺季给予一定的临时授信额度上浮支持。经销方式主要是通过中间商向企业买断产品所有权
而开展商业经营的销售方式。
5、公司前五大经销商客户合计销售金额18275.16万元,占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比例10.71%,期末应收账
款总额1545.24万元。
线上直销销售
公司在天猫旗舰店、京东、天猫超市、抖音旗舰店等第三方平台开设自营店铺。公司线上直销销售产品
包括自产速冻鱼肉制品、速冻肉制品、常温休闲食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品牌优势
自公司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速冻鱼类、肉类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公司拥有百年历史的“海欣”
品牌,始创于1903年,是速冻鱼肉制品行业首批“中国名牌”之一。公司旗下“鱼极”品牌是目前行业中高
端产品品类的代表,在业内享有较高品牌认可度。近年来,公司通过线上媒体广告和线下推广活动,优化完
善品牌推广策略,扩大品牌的受众群体,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公司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2、研发优势
公司一直致力于新品研发及口味提升,产品梯队丰富。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鱼糜制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
心”,并配备了行业先进的研发设备,在产品上推陈出新,不断突破。近年来,公司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季
节推出多款原创性单品,丰富了产品线,开拓了区域市场,努力提升淡季销售额,更好地满足了消费者多元
化和组合消费的需求,推动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3、产品优势
公司注重产品品质保障,从原材料的筛选到生产工艺的控制,都有严格的标准与流程,以保证产品的口
感、营养和安全性。公司产品系列价格带丰富,产品梯度横向扩张迅速,丰富的产品线,涵盖了速冻鱼肉制
品、速冻肉制品、速冻米面制品、速冻菜肴制品和常温鱼肉、肉制品等多个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使产品更具有竞争力。
4、营销网络优势
公司一直注重营销网络的搭建和营销渠道的建设。线下,公司产品已进入各大型连锁商超系统,包括永
辉、大润发、华润万家、麦德龙等连锁超市,社区便利店以及海底捞、杨国福等连锁客户。线上,公司渠道
已覆盖天猫、京东、抖音、朴朴、叮咚买菜、盒马、多多买菜、兴盛优选等电商平台。公司通过布局全渠道
销售网络,为消费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消费体验,实现线上和线下业务的均衡发展。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6亿元,同比下降0.54%;综合毛利率18.52%,同比下降1.16%;综合费用
率18.69%,同比增长0.83%。报告期内,公司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694.33万元,同比减少3921.34
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电商渠道的拓展与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大力拓展电商渠道。通过与各大电商平台如抖音、京东、天猫的深度
合作,公司的产品矩阵得到了有效扩展,线上销售额实现增长。特别是针对年轻消费群体,公司推出一系列
定制化的营销活动,提升了品牌知名度。
(2)产品品类的深耕与突破
继去年成功收购东鸥食品后,公司在鲍鱼产品线上持续深耕,推出多款高端鲍鱼预制菜及常温鲍鱼罐头
等,拓宽了产品的消费场景,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海产品的需求。同时,公司加强与鲍鱼养殖户的合作,从
源头保证产品的品质与供应的稳定性。此外,依托舟山工厂丰富的海洋资源优势,公司开展“海欣串吧”的
整合品类营销活动,产品涵盖海鲜串、牛羊猪肉串、花式串、丸食串等烤串市场的主流产品。
(3)生产基地的建设与改造
报告期内,公司扩产项目按照项目规划和公司实际情况稳步推进。福建长恒食品有限公司(连江工厂)
新建年产10万吨速冻鱼肉制品项目土建工程已完成竣工验收,已于2024年7月正式投产;东山腾新食品有限
公司(东山工厂)二期扩建项目,主要为优化和增加常温休闲食品产能,已完成竣工验收工作;山东海欣吉
强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工厂)重新启动,已于2024年10月正式投产。
●未来展望: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5年度,公司经营方针为“利润优先”。成本控制与效率提升: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原材料成
本和运营成本。同时,采用优化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确保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
,实现利润最大化。
市场定位与品牌建设:精准定位目标市场,加强品牌宣传和营销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
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忠诚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聚焦核心与提质增效:对产品线进行系统性梳理,淘汰部分低毛利的低效产品,持续完善产品生命周期
管理体系,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确保产品矩阵始终与市场趋势、战略方向同频共振。
(三)经营计划
2025年度,公司预算营业收入增长7.19%左右,预算销售费用19,072万元,预算管理费用11,197万元,
预算财务费用1,102万元。
2025年,在公司董事会的带领之下,公司管理团队将继续恪尽职守,全力以赴完成2025年度经营目标。
继续设置专项激励,调动员工积极性,研究市场消费趋势,把握市场动向,多元化渠道布局,提高公司产品
、品牌曝光度,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全力提高营业收入规模与综合产品毛利率。另外,公司后续将采取
多项措施改善各项经营指标和持续经营能力,一是加强现金流管理,持续优化管理,提升内部造血能力,抓
住政策和市场的机会,为未来盈利改善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二是全力以赴降本增效,持续关注运营成本控制
工作,通过内部整合和进一步精细化管理工作,实现各项成本的节约;三是持续拓展外部融资渠道,进一步
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拓展多层次融资渠道和增强融资弹性,为公司后续发展提供足够支持,保证公司健康
稳定经营。我们相信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公司的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升,并为股东带来更好的投资回
报。
以上经营目标不构成对投资者的业绩承诺,请广大投资者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意识,并且应当理解经营
目标与业绩承诺之间的差异。
(四)公司面对的主要风险因素
1、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我国速冻食品安全的标准越来越高,行业进入门槛不断提高,加之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速冻食品
行业市场份额逐步呈现集中的趋势。但由于本行业的产品市场在不同地域反映出不同消费者习惯,因此公司
在不同类型区域市场面临不同的市场竞争风险,在成熟地区,竞争有序,市场份额逐年集中,各竞争对手为
提高市场占有率导致竞争强度有所加强,公司在该区域主要面临来自少数同档次企业以非价格手段展开的竞
争;在高速发展地区,消费者对产品的辨识度正在形成,品质竞争与价格竞争并存,公司既面临同档次企业
的竞争,也面临低端品牌产品的冲击;在拓展地区,尚无占据明显优势的企业品牌,消费习惯尚待引导,市
场尚需培育,低端品牌产品的价格竞争冲击较为明显。未来随着竞争对手投入力度的加大、管理与运营水平
的逐渐提升,行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若公司不能持续巩固并扩大竞争优势,继续保持在行业内的技术、质
量、市场、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无法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则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风险。
为此,公司将不断完善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并持续维护与全国范围内的大型商超、农贸分销商之间长
期的合作关系,不断提高市场份额。此外,公司将继续以增加投入,加强管理、扩展市场营销网络、发挥规
模效应和提高研发水平等方式来持续提高核心竞争力,减少市场竞争风险带来的影响。
2、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食品是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消费品,近年来,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消费者
的食品安全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日益增强。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因任一环节出现疏忽将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或
事故;或在产品流通环节中因偶发事件导致冷链物流断链,进而引发产品变质;或在终端销售中因经销商、
商超保存不当导致食品安全存在问题;或在原材料采购环节中因上游供应商的原料隐藏安全问题而导致产品
存在潜在的食品安全问题,都将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因此,公司存在因产品质量管理失误而带来
的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为此,公司将坚持“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经营理念,继续加强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运输分销、终端
销售等整个链条的质量控制,贯彻执行HACCP认证,完善产品溯源机制和应急预案机制,及时召开食品安全
工作会议,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食品安全控制得当。
3、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鱼浆、肉类和粉类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宏观经济周期、市场供求
关系、运输条件、气候及其他因素影响,未来若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将导致单位生产成本
的提高,对海欣食品经营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为此,公司将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通过收集市场信息、开发新供应商、合理控制原材料库存、举行招
投标以及战略采购的方式努力降低采购成本,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盈利水平的影响。
4、规模扩大后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同时研发、生产、管理等人员也将有所增加。企业规模、员工数量的扩张都
将使得组织结构、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对公司现有的战略规划、制度建设、营运管理、内部控制、研究开发
等诸多方面均带来较大的挑战,使公司的经营决策、运作实施和风险控制的难度增加,对经营层的管理水平
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公司与全国各地大量的经销商和大型商超系统之间均存在合作关系,而多区域
市场经营需要较强的管理能力作为基础,未来随着市场的扩大,若公司无法在管理上实现快速响应,将对经
营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公司存在着能否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形成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保证企业持
续运营的经营管理风险。
对此,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团队的建设,引进高层次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完善
和健全企业治理和经营管理机制,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同时,通过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和加强信息
化系统建设,使企业团队能够适应规模扩大和发展变化的需要。
5、核心技术人员流失及技术泄密风险
速冻食品属于快消品,核心技术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公司核心技术研发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是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人员外流或者核心技术泄密,将会对企业创新能力的保持和
竞争优势的延续造成不利影响。虽然公司具有较为良好的用人环境以及较完善的人才约束和激励机制,目前
核心技术人员保持稳定,未发生离职情况或核心技术泄密情况,但仍然不排除存在技术型人才流失以及核心
技术泄密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