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863 今飞凯达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铝合金车轮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合金车轮业务(行业) 18.84亿 72.90 3.01亿 87.22 15.95
型材(行业) 4.42亿 17.10 348.93万 1.01 0.79
其他业务(行业) 2.59亿 10.01 4054.71万 11.77 15.68
─────────────────────────────────────────────────
汽轮(产品) 15.56亿 60.19 2.82亿 81.70 18.10
型材(产品) 4.42亿 17.10 348.93万 1.01 0.79
摩轮(产品) 2.67亿 10.32 1819.31万 5.28 6.82
其他(产品) 2.59亿 10.01 4054.71万 11.77 15.68
电轮(产品) 6154.47万 2.38 85.21万 0.25 1.38
─────────────────────────────────────────────────
国内(地区) 18.99亿 73.44 2.02亿 58.57 10.63
国外(地区) 6.86亿 26.56 1.43亿 41.43 20.8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合金车轮业务(行业) 32.95亿 67.24 5.78亿 85.66 17.54
其他业务(行业) 10.02亿 20.46 9571.88万 14.19 9.55
型材(行业) 6.03亿 12.31 101.25万 0.15 0.17
─────────────────────────────────────────────────
汽轮(产品) 27.57亿 56.27 5.40亿 80.05 19.59
其他(产品) 10.02亿 20.46 9571.88万 14.19 9.55
型材(产品) 6.03亿 12.31 101.25万 0.15 0.17
摩轮(产品) 4.50亿 9.19 3506.68万 5.20 7.79
电轮(产品) 8742.35万 1.78 278.88万 0.41 3.19
─────────────────────────────────────────────────
境内(地区) 38.62亿 78.81 4.56亿 67.58 11.80
境外(地区) 10.38亿 21.19 2.19亿 32.42 21.07
─────────────────────────────────────────────────
直销(销售模式) 49.00亿 100.00 6.75亿 100.00 13.7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合金车轮业务(行业) 13.99亿 64.12 2.29亿 77.05 16.33
其他业务(行业) 5.65亿 25.90 6116.89万 20.62 10.82
型材(行业) 2.18亿 9.98 689.63万 2.33 3.17
─────────────────────────────────────────────────
汽轮(产品) 11.73亿 53.77 2.15亿 72.45 18.32
其他(产品) 5.65亿 25.90 6116.89万 20.62 10.82
型材(产品) 2.18亿 9.98 689.63万 2.33 3.17
摩轮(产品) 1.91亿 8.73 1309.80万 4.42 6.87
电轮(产品) 3534.74万 1.62 54.06万 0.18 1.53
─────────────────────────────────────────────────
国内(地区) 17.39亿 79.69 1.86亿 62.71 10.70
国外(地区) 4.43亿 20.31 1.11亿 37.29 24.9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铝合金车轮行业(行业) 30.58亿 69.34 4.71亿 86.30 15.40
其他(行业) 13.52亿 30.66 7479.50万 13.70 5.53
─────────────────────────────────────────────────
汽轮(产品) 23.96亿 54.34 4.21亿 77.22 17.59
其他(产品) 13.52亿 30.66 7479.50万 13.70 5.53
摩轮(产品) 5.82亿 13.20 4707.76万 8.63 8.09
电轮(产品) 7982.82万 1.81 246.50万 0.45 3.09
─────────────────────────────────────────────────
境内(地区) 31.71亿 71.91 3.05亿 55.84 9.61
境外(地区) 12.39亿 28.09 2.41亿 44.16 19.46
─────────────────────────────────────────────────
汽轮(业务) 23.96亿 54.34 4.21亿 77.22 17.59
其他(业务) 12.10亿 27.45 7800.46万 14.29 6.45
摩轮(业务) 5.82亿 13.20 4707.76万 8.63 8.09
型材(业务) 1.41亿 3.21 -320.96万 -0.59 -2.27
电轮(业务) 7982.82万 1.81 246.50万 0.45 3.09
─────────────────────────────────────────────────
直销(销售模式) 44.09亿 100.00 5.46亿 100.00 12.3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5-06-30
前5大客户共销售11.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3.9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合计 │ 113588.67│ 43.9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4.7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3.9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61088.20│ 35.08│
│供应商二 │ 44497.64│ 9.69│
│供应商三 │ 17814.80│ 3.88│
│供应商四 │ 12932.83│ 2.82│
│供应商五 │ 11176.14│ 2.43│
│合计 │ 247509.61│ 53.9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经过多年经营发展,公司已成为国内铝合金车轮行业重要企业之一,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处于行业领先
。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铝合金型材行业投资力度,将形成铝合金车轮与铝合金型材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
1.铝合金车轮行业
报告期内,国内乘用车市场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市场结构持续优化,新能源车市占率稳步提升、
自主品牌加速崛起、汽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三大显著特征。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上半
年全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
别完成698.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同时,我国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合计出口30
8.3万辆,同比增长10.4%,持续高增长的态势推动行业整体向好发展。
据中国摩托车商会统计,上半年行业完成销量1061.46万辆,同比增长11.54%,其中大排量休闲娱乐摩
托车表现亮眼,销量为50.2万辆,同比增长41.21%,为行业注入强劲新动能。整车出口量666.11万辆,同比
增长25.44%,行业整体呈现稳步向好的发展态势。从摩托车全球市场格局来看,摩托车需求的支撑力持续稳
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具有长期性,而经济发达地区对高端摩托车的消费热情不断攀升,这使得未
来OEM摩轮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不过,行业发展仍面临多重挑战。随着电动车产业的快速崛起、汽
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以及部分城市仍在实施的禁摩政策,我国摩托车行业未来的发展环境依旧复杂且充满
挑战。
2.铝合金型材行业
铝型材是铝加工材的主要品种之一,凭借其一次挤压成型的特性和较高的机械物理性能、良好的导热性
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光伏产业、机械设备等领域。公司铝型材板块的主要产品为新能源光伏
边框及支架、汽车轻量化及其他铝制品等。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容量211.61GW,同比增长106.49%,其中分布式光
伏新增112.81GW。浙江省是分布式光伏装机大省,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上游光伏组件需求广阔。新能源轻量
化方面,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铝合金是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的理想
材料,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将拉动铝合金型材的需求量。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铝合金轮毂及铝合金型材业务:
1.铝合金轮毂
1)汽车铝合金车轮
公司汽车铝合金车轮产品面向OEM市场和AM市场。在OEM市场,公司已与全球众多知名汽车整车制造商达
成稳定合作。国内方面,客户涵盖长安、奇瑞、长城、吉利、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众等主流主机厂;海外
市场则成功对接日本铃木、日本大发、马来西亚宝腾、泰国奇瑞等国际车企。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汽
车轻量化领域,目前已为比亚迪、零跑、智界、长安新能源、吉利新能源等多家新能源汽车品牌提供配套服
务。在AM市场,公司充分发挥泰国工厂的区位与产能优势,全力推进东南亚市场开发,已成功拓展泰国、马
来西亚等地的售后客户。截至目前,公司产品已覆盖北美、欧洲、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
区,形成了全球化的销售网络。
2)摩托车铝合金车轮
公司的摩托车铝合金车轮已实现与国际、国内主流摩托车品牌的广泛配套,合作对象既包括本田、铃木
、雅马哈等全球知名品牌,也涵盖印度的HERO、Bajaj、TVS、RoyalEnfield等区域领军品牌,以及国内的大
长江、钱江、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轻骑铃木、光阳、春风等头部企业。电动自行车车轮为爱玛、雅迪、
绿源、新日等一线整车厂提供配套服务。公司依托研究院在低碳高强韧铝合金材料及高真空压铸技术方面的
研发实力,成功开发的高强度高压成型摩轮已通过本田体系认证并进入批量供货阶段。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
务,摩轮公司先后荣获常州阳光“优秀供应商”、五羊本田“2024年度品质超越奖”等荣誉。
公司处于的铝合金车轮行业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分支,其周期性基本与汽车及摩托车行业周期性同步
,产品市场需求受宏观经济、汽车及摩托车行业需求变化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管理层密切关注国内外经
济形势,根据董事会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优化市场布局,深化内部管理,谋划好公司长远发展
。
2.铝合金型材
围绕双碳战略,公司从事低碳(低的碳排放因子)铝合金材料的研发及应用,产业覆盖低碳高性能铝合
金材料、挤压型材与中间合金及辅料等领域。
1)低碳高强韧非热处理一体化压铸铝合金新材料
公司践行“以铝代钢”的轻量化理念,立足于公司低碳铝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低碳高Fe高强韧免热处
理压铸铝合金材料及新能源车用低碳铝合金新材料,其目标产品主要为新能源车用一体化压铸件及大型一体
化压铸件,进行新能源车一体化压铸产业的发展布局。
低碳高Fe高强韧免热处理压铸铝合金材料是以低碳铝为主体,在较高铁含量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好的韧性
和强度,满足新能源汽(摩托)车与传统汽(摩托)车对低碳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的要求,以及数字工业对新
型轻金属材料生产控制质量的要求,将会进一步扩大低碳铝和铝合金在新能源汽车/传统汽车(摩托车)上
的应用范围。目前,公司正在开展专利产品推广和下游客户的材料验证工作。
2)低碳铝挤压型材新型产业及中间合金
铝合金具有强度高、牢固性强、轻量化、耐腐蚀、耐氧化、抗拉力性强等特点,是工业型材和新能源汽
车零部件的理想材料。公司募投项目“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项目”、“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
品技改项目(一期项目)”已于25年7月结项,其余项目正有序推进。光伏组件产品获得晶澳科技、爱旭股
份、格普光能、横店东磁等客户认可,销售规模逐步提升。同时开展绿色环保熔剂及高性能中间合金辅料等
配套业务,提升铝合金材料的性能,推动“以铝代钢”战略的落实。
(三)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实行“以销定产”的方式。在OEM市场,公司作为整车
制造商的一级供应商,由客户提出产品规格样式和数量要求,公司根据客户订单设计图纸、组织生产、检验
并交货,产品直接销售给汽车制造商。在AM市场,公司主要通过展会、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客户信息并与客户
进行接洽,一般会邀请客户到公司考察,经客户初步评审认可,进行初步报价,或者针对客户的新品进行报
价,报价通过即可签订合同,正式进入新品开发阶段。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产业布局,做好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资源融合与发挥。通过持续研发创新,以创新驱
动发展,积极开拓市场,助力公司长远发展,在以下方面保持核心竞争优势。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没
有发生重大变化。
(一)全球化战略,打造三位一体产业格局
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战略,构建“市场、资源、技术”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实现多维度协同
发展。资源方面,公司精准把握云南、宁夏地区低碳水电铝资源富集的优势,通过就近设厂显著降低铝材采
购成本,同时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满足下游厂商对供应链低碳化的要求,持续释放资源端的核心竞争力。
技术方面,公司充分依托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以提升效益为核心目标,聚焦数字化、智能化转
型方向,升级落后产能,提高综合效益。市场方面,为适配新的市场竞争环境、深度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在
泰国罗勇、安徽六安等地投资建设多条智能化生产线,缩短产品供应半径,充分发挥各区域及生产基地的渠
道协同优势,以绿色高效的优势服务更多优质客户。同时,利用泰国沃森的区位优势,全力开发海外市场,
为中国品牌车企在泰国及全球其他制造基地的出海布局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与完善的售后保障。通过构建“
市场、资源、技术”三位一体的产业格局,最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国际国内业务高质量协同发展。
(二)建设数字化工业,发展新质生产力
公司持续推进智能化生产战略,以装备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工艺数字化为目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公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1年,今飞智造摩轮工厂荣列浙江省“未来工厂”名单;汽车小镇智能汽
轮工厂被列入金华市开发区未来工厂“新智造”标杆企业培育库,被认定为2022年度浙江省第一批智能工厂
;今飞智造摩轮工厂、汽车小镇智能汽轮工厂被认定为2025年度浙江省第一批先进智能工厂。在“以数字化
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工厂按照“未来工厂”建设标准,投入大量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
装备、自动加工及检测设备,利用智能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并广泛运用视觉识别、工业互联网、5G技术等
,集成MES、ERP、PLM、APS、EAM、WMS等信息化系统,将物联网等高新信息技术与公司经营深度融合,提高
公司管理效能,以新质生产力助推公司高质量发展。
(三)技术研发优势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荣列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500
强榜单。2022年,云南摩轮公司和今飞智造摩轮公司成功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富源今飞被认定为云
南省第二十五批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拥有多项核心技术,聚焦产品轻量化产品轻量化方面的材料开发
、模具设计开发以及新工艺开发等方面,且均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持有30
2项专利,包括42项发明专利、161项实用新型专利和99项外观设计专利,另有多项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正在
申请中。这些技术优势赋予公司强大的自主研发与设计能力,确保了产品质量,为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技
术动力。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顺应汽车制造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对轻量化、绿色低碳的发展需求,公
司重点攻坚铸造旋压成型技术与再生铝轮毂制造技术。目前,公司铸造旋压铝合金轮毂技术成熟,较传统产
品减重5%-10%。此外,再生铝轮毂成功量产,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客户要求,已获国内某一线汽车品牌的推
广及应用。公司将持续深耕技术研发,紧盯汽车制造业对绿色低碳和轻量化材料的需求,为提升产品质量、
增强产品竞争力提供坚实且强劲的技术后盾。
(四)产品优势
公司生产的铝合金车轮产品覆盖了汽车、摩托车、电动车、大巴车等车辆,产品结构从中端到高端产品
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市场对不同种类和不同档次车轮产品的需求。同时,汽车轮毂、摩托车轮毂、电动车轮
、大巴车轮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在市场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公司能及时根据市场需求或公
司订单的变化转换生产。完整的品种覆盖优势可以使公司及时规避单一市场的变化风险,完整分享汽车、摩
托车、电动车行业发展的成果。
公司充分发挥电解铝资源优势,同时借助于公司汽摩配研究院的技术研发能力,可满足高强高韧铝合金
材料的开发和生产的需求,满足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对轻量化材料的要求,及数字工业对新型轻金属材料
生产控制质量的要求,产品性能优势明显。
(五)质量优势
公司极为重视产品的质量,建立了包括质量管理、质量检测、售后服务等在内的一整套完整的质量保证
体系,并严格做到制度化、程序化。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15,IATF16949质量体系认证,以及美国SFI
、日本VIA、德国TUV、印尼SNI、印度ARAI等权威认证。公司具备较强的质量控制水平,产品性能优良、质
量稳定,多次获得客户评定的质量奖项。
(六)客户优势
公司凭借较强的设计研发能力和技术综合实力,产品质量和性能达到国内车轮行业的先进水平,公司持
续通过国内外客户的产品认证程序,产销量不断扩大,与汽车、摩托车整车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配套
关系,并通过国外大型批发商进入国际市场,积累了大量优质的客户资源。通过与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提
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并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形成广泛的品牌影响力,为今后进一步扩展
国内以及国外整车配套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规模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实现规模化生产,具备较强的规模优势:首先,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可以满足下
游客户对车轮的小批次、大批量(OEM市场)和多品种、小批量(AM市场)的不同需求;其次,规模化生产
下的大批量原材料采购使公司能够与国内知名的原材料供应商合作,从源头控制产品质量,并有效控制和降
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和公司盈利能力。因此,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规模优势,为开拓国内外市
场和进一步扩大业务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
(八)管理优势
公司利用信息化手段支撑各项基础管理标准化工作有效落地,逐步实现装备数字化、工艺数字化、运营
数字化,形成三化合一的运营管控中心,促进企业工作效率和管控效能的双提升。运用精益生产理念推动标
准化工作不断提升,将精益生产理念和精益改善活动贯彻到生产流程优化、工艺优化、设备管理、质量提升
、节能降耗等各个领域,使各项基础管理活动从“粗放”到“细致”,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在人才管理机
制上,以外部优才汇聚、内部英才辈出为目标,通过完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评价激励机制等优化干部队伍
建设,形成了一个支撑公司发展的高效团队。
三、主营业务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496.60万元,同比增加40287.40万元,增幅18.46%;公司实现净利润4
592.47万元;实现扣非后的归母净利润2682.14万元,同比增长16.89%。
报告期内,公司所做的主要工作有:
(一)主营业务继续稳步增长
汽轮国内市场:受益于中国品牌市场份额的持续扩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强劲增长态势,公司订单量显著
增长,其中OEM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幅13.21%,稳固了在该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在巩固传统自主品牌市场份
额的基础上,积极深耕新能源汽车市场,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各生产基地数字化水平,国内市场毛
利率水平同期增加1.58%,盈利能力有所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全面提升与客户的合作深度:获得奇瑞多款
新品,与深蓝、阿维塔、启源、智界等品牌进行深度合作;同时重点布局旋压、大尺寸、再生铝等高附加值
产品市场,通过开发新客户与新产品,逐步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效益。截至目前,
公司已与比亚迪、长安、零跑、长城、吉利、奇瑞等主流车企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为长期发展奠定了坚
实基础。
汽轮海外市场:近年来,随着多家汽车品牌纷纷在泰国投资设厂,泰国已成长东南亚地区规模最大的汽
车制造中心。公司深度发挥泰国工厂的渠道优势,成功与马来西亚宝腾、泰国奇瑞及某新能源一线主机厂建
立合作关系。报告期内,泰国沃森拿下多个新能源一线主机厂的新品开发权,为新工厂的投产奠定基础。借
助泰国工厂的零关税优势,公司汽轮售后事业部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成功开发出多个欧美、东南亚地区的新
客户,欧洲、北美市场增幅显著,市场结构持续优化。在美国实施对等关税的背景下,泰国沃森依然保持税
收优势。公司将坚持多元化市场布局,持续深耕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市场,以降低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潜在
影响。
摩轮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拓展大排量摩托车轮毂、摩圈轮毂、摇臂、仿锻轮等高利产品市场,海
外市场对接持续发力,摩轮整体销售收入较同期增长40.06%,盈利能力持续攀升。此外,经过多轮经营优化
,公司已将部分摩轮产能迁移至泰国工厂,为后续争取欧美大排量摩托车轮毂订单及深耕东南亚市场筑牢了
根基。
电轮市场:与爱玛、雅迪、九号科技等优质客户深入合作,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4.11%,为电轮业务的发
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布局全球,完善公司产业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建设多条汽轮智能化产线项目,项目建设地位于泰国罗勇、安徽六安等地。位于泰
国罗勇的“年产200万件新能源汽车铝合金轮毂建设项目”将于2025年四季度建设完成。项目投产后,公司
泰国基地将更好服务于奇瑞、某一线新能源车企等中企出海,并有效对接马来西亚宝腾、福特等全球市场需
要,为应对关税贸易挑战做好了充足准备,铸造了极大的韧性力量。安徽地区是我国重要汽车工业基地,聚
集了奇瑞、比亚迪合肥基地、大众安徽、蔚来等知名车企。公司“年产120万件汽车铝合金轮毂建设项目”
预计于2025年三季度进入生产调试阶段,贴近市场布局产销体系,能够有效缩短产品供应半径,实现对客户
需求的快速响应,凭借绿色高效的竞争优势持续拓展优质客户。
(三)低碳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体化压铸发展势头持续向好,低碳低成本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市场需求旺盛。
公司践行“以铝代钢”的轻量化理念,立足于公司低碳铝的资源优势,专注于为行业发展提供低碳、低
成本且高性能的一体化压铸用铝合金材料。开发的基于再生铝(占比≥70%)的高Fe(≥0.5%)含量的免热处
理铝合金材料通过元素精准摩尔配比将块状和针状Fe相转变为近球化形貌,转害为利,显著提高了高Fe含量
压铸铝合金材料的韧性(延伸率≥10%)。公司目前已与国内多家一线汽车品牌开展材料验证并推进产品验
证工作。
2026年1月,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将正式生效,意味着全球汽车产业将面临更为严苛的绿
色转型压力。根据新规,欧盟将对每辆进口汽车征收基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特别关税。据此,多家车企纷
纷提出全产业链碳中和理念,并公布了减碳时间表。公司再生铝轮毂已满足客户的技术要求,并获得国内某
一线汽车品牌的推广与应用。相较于原生铝轮毂,再生铝轮毂在生产能耗和碳排放量上具有显著优势,公司
将继续推进技术推广工作,为再生铝在汽车工业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四)募投项目有序推进,型材板块快速发展
铝合金凭借强度高、牢固性强、轻量化、耐腐蚀、抗氧化及抗拉力性优异等特性,成为工业型材与新能
源汽车零部件的理想选材。公司践行“以铝代钢”的发展战略,积极布局铝挤压型材新赛道,金华基地陆续
投产多条铝挤压型材全自动生产线,广泛用于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铝型材及光伏产业所需的铝合金型材等产品
。在光伏用铝合金组件领域,公司已成功开发并储备了晶澳科技、爱旭股份、横店东磁、格普光能等一批光
伏行业核心客户,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顺利推进,生产规模持续放量,型材板块销售收入环比增长14.76%,
销售规模稳步扩大。
公司2023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建设进展顺利,2025年7月,“年产8万吨低碳铝合金棒建设
项目”、“年产5万吨低碳工业铝材及制品技改项目(一期项目)”成功结项,其余募投项目正有序推进。
项目拓展了公司产品矩阵,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五)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
近年来,公司持续深化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赋能增效、培育竞争新优势。围绕“产业大脑+未来工
厂”的核心战略,公司智造摩轮智能工厂一期与汽轮智能工厂先后于2021年、2022年建成投产。两大智能工
厂投用后,产能释放效应持续凸显,成本优化的优势逐步显现。公司以智能产线建设为依托,深度运用物联
网等高新技术,构建了数据“采集-处理-应用”的全链条体系,为管理决策提供即时、精准的数据支撑。20
24年以来,公司云南、宁夏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升级逐步取得成效,产品质量一致性与综合运营效率稳步提升
,极限成本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下一步,公司将以装备数字化、运营数字化、工艺数字化为目标,加快推进
老旧产能的升级改造,最终构建以生产管理为核心的全程一体化数字管理体系,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全
面提升企业管理效能。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