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864 盘龙药业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药材GAP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和销售(行业) 5.70亿 99.34 2.91亿 99.29 51.06
其他(行业) 299.27万 0.52 --- --- ---
大健康产品(行业) 80.54万 0.14 --- --- ---
─────────────────────────────────────────────────
自产中成药(产品) 3.19亿 55.50 2.78亿 94.80 87.26
医药商业配送(产品) 1.29亿 22.42 885.93万 3.02 6.88
中药饮片(产品) 1.23亿 21.42 429.66万 1.47 3.49
其他(产品) 299.27万 0.52 --- --- ---
大健康产品(产品) 80.54万 0.14 --- --- ---
─────────────────────────────────────────────────
西北地区(地区) 2.13亿 37.08 4927.38万 16.80 23.15
华东地区(地区) 9840.62万 17.14 6409.38万 21.86 65.13
中南地区(地区) 8676.05万 15.11 7451.46万 25.41 85.89
华北地区(地区) 7572.66万 13.19 5617.57万 19.16 74.18
西南地区(地区) 7132.94万 12.43 2584.54万 8.81 36.23
东北地区(地区) 2893.79万 5.04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和销售(行业) 9.67亿 99.34 5.89亿 99.37 60.84
其他(行业) 542.44万 0.56 329.51万 0.56 60.75
大健康产品(行业) 96.08万 0.10 44.95万 0.08 46.79
─────────────────────────────────────────────────
自产中成药(产品) 6.45亿 66.22 5.64亿 95.29 87.52
医药商业配送(产品) 2.31亿 23.75 1812.08万 3.06 7.84
中药饮片(产品) 9127.39万 9.37 602.77万 1.02 6.60
其他(产品) 542.44万 0.56 329.51万 0.56 60.75
大健康产品(产品) 96.08万 0.10 44.95万 0.08 46.79
─────────────────────────────────────────────────
西北地区(地区) 3.97亿 40.79 1.05亿 17.81 26.56
中南地区(地区) 1.70亿 17.51 1.47亿 24.89 86.48
华东地区(地区) 1.62亿 16.66 1.38亿 23.35 85.25
华北地区(地区) 1.40亿 14.34 1.20亿 20.18 85.64
西南地区(地区) 5759.42万 5.91 --- --- ---
东北地区(地区) 4667.79万 4.79 --- --- ---
─────────────────────────────────────────────────
学术推广(销售模式) 5.87亿 60.26 5.48亿 92.50 93.36
商业配送(销售模式) 2.31亿 23.75 1812.08万 3.06 7.84
经销商(销售模式) 1.50亿 15.44 2303.89万 3.89 15.33
其他(销售模式) 542.44万 0.56 329.51万 0.56 60.7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和销售(行业) 4.53亿 99.44 2.83亿 99.66 62.57
其他(行业) 198.77万 0.44 --- --- ---
大健康产品(行业) 54.61万 0.12 --- --- ---
─────────────────────────────────────────────────
自产中成药(产品) 3.11亿 68.39 2.72亿 95.51 87.20
医药商业配送(产品) 1.16亿 25.43 872.57万 3.07 7.53
中药饮片(产品) 2556.90万 5.62 305.74万 1.08 11.96
其他(产品) 198.77万 0.44 --- --- ---
大健康产品(产品) 54.61万 0.12 --- --- ---
─────────────────────────────────────────────────
西北地区(地区) 1.88亿 41.28 4860.99万 17.10 25.86
华东地区(地区) 8036.34万 17.65 7012.35万 24.66 87.26
中南地区(地区) 7989.98万 17.55 6968.63万 24.51 87.22
华北地区(地区) 6229.65万 13.68 5652.59万 19.88 90.74
西南地区(地区) 2308.30万 5.07 --- --- ---
东北地区(地区) 2173.76万 4.77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制造和销售(行业) 9.74亿 99.30 5.65亿 99.42 57.99
大健康产品(行业) 372.01万 0.38 156.35万 0.28 42.03
其他(行业) 317.09万 0.32 170.51万 0.30 53.77
─────────────────────────────────────────────────
自产中成药(产品) 5.85亿 59.67 5.10亿 89.72 87.09
医药商业配送(产品) 3.65亿 37.26 5268.30万 9.27 14.41
中药饮片(产品) 2323.44万 2.37 247.54万 0.44 10.65
大健康产品(产品) 372.01万 0.38 156.35万 0.28 42.03
其他(产品) 317.09万 0.32 170.51万 0.30 53.77
─────────────────────────────────────────────────
西北地区(地区) 4.92亿 50.14 1.30亿 22.84 26.38
中南地区(地区) 1.54亿 15.66 1.34亿 23.63 87.38
华东地区(地区) 1.36亿 13.84 1.23亿 21.69 90.74
华北地区(地区) 1.19亿 12.13 1.09亿 19.16 91.48
西南地区(地区) 4573.28万 4.66 --- --- ---
东北地区(地区) 3489.26万 3.56 --- --- ---
─────────────────────────────────────────────────
学术推广(销售模式) 5.36亿 54.62 5.01亿 88.19 93.52
商业配送(销售模式) 3.65亿 37.26 5268.30万 9.27 14.41
经销商(销售模式) 7641.72万 7.79 --- --- ---
其他(销售模式) 317.09万 0.32 170.51万 0.30 53.7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7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9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1284.19│ 21.86│
│客户2 │ 6898.60│ 7.08│
│客户3 │ 3284.28│ 3.37│
│客户4 │ 2906.76│ 2.98│
│客户5 │ 2620.99│ 2.69│
│合计 │ 36994.81│ 37.9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1.9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741.07│ 6.12│
│供应商2 │ 911.46│ 2.04│
│供应商3 │ 633.77│ 1.42│
│供应商4 │ 538.98│ 1.20│
│供应商5 │ 538.07│ 1.20│
│合计 │ 5363.35│ 11.9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中医药振兴战略赋能,守正创新激活消费体系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和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2024
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
;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2.8%。全
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9.0岁。
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凝练的东方智慧,承载着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与深厚人文基因。其不
仅是守护华夏儿女健康长达五千年的生命科学体系,更是国家健康战略的核心支柱。在“健康中国”战略引
领下,借助国家创新政策,中医药正构建传统医学现代化的全新模式。这种深植于民族文化基因的医学体系
,凭借“治未病”优势,重塑大健康产业格局,在深化医改、提升全民健康、复兴传统文化、推动经济转型
等方面,展现出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开启民族医药复兴的崭新时代。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以“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为战略核心,深度耕
耘中医药市场,为医患提供药品价值赋能。中医药依托万家城乡服务机构,构建起立体服务网络,筑牢东方
智慧健康屏障。这一网络不仅是应对3亿多老年群体慢病管理的中国方案,也是引领“预防-治疗-康复”全
周期健康变革的创新动力,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谱写大健康产业新篇章。
在中医药消费市场,公司构建“精准需求洞察-柔性产品供给-数字服务粘性”创新三角。精准挖掘患者
在风湿骨伤、慢病疼痛方面的需求,灵活调整产品供给,推出契合患者需求的药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服
务粘性,提供从用药指导到健康管理的全流程服务,打造差异化患者价值创造体系,有效激发中医药消费市
场潜力。尤其在2025年上半年,随着互联网医疗政策的逐步放开,公司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模式,
进一步挖掘了与患者的互动和服务深度的市场需求。
2、政策领航,重绘中药产业星系版图
2025年上半年,在健康中国战略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国家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坚持稳中求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突破口,出台系列创新政策,为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2025年初,国家医保局明确,上半年开展第11批药品集采,地方开展约20个具备专业特色的全国联盟采
购,涵盖中成药、中药饮片等。这对中药产业影响深远,促使企业提升产品质量与成本控制能力。同时,国
家持续加大对创新药研发支持,优化审评审批机制,优先审评临床急需创新药与医疗器械,缩短审评审批时
限。在医保支付方面,完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机制,研究规范医保医用耗材目录和医疗服务项目目录,将符
合条件的创新药和医疗器械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面对行业变革,医药企业需以政策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强化研发实力、优化服务体系、深耕基层市
场,以新质生产力为引擎,满足多元健康需求,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双提升,深度融入“健康中国”建
设。
盘龙药业紧抓政策机遇,转化为“标准输出+技术卡位”实力。通过构建“政策解码-创新转化-生态赋
能”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在药品研发、生产标准制定、市场拓展等方面持续发力。2025年上半年,在研发上
,加大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与创新中药研发投入,借助现代科技提升中药质量与疗效,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运
用新技术改进已上市中药品种;生产环节,严格遵循新版GMP标准,引入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精准管控,
确保药品质量稳定。公司还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凭借过硬产品质量与创新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
地位,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此外,公司关注到国家对中医药国际化的支持政策,上半年开始筹备与国
际科研机构的合作项目,探索将中医药产品推向国际市场的路径,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医药制造业中的中成药生产行业,根据《战略性新兴产
业分类(2018)》,公司属于生物产业中现代中药与民族药制造(分类代码4.1.3)。
公司成立于1997年,并于2017年11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拥有通过新版国家GMP认证的片剂、胶囊
剂等25条生产线及配套的检验、科研设备,现已形成以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盘龙七片为主导,涵盖
风湿骨伤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补益类、清热解毒类、儿科类、妇科类、肝胆类等12大功能类别、100
多个品规的强大产品阵容。公司当前生产范围包含19个剂型、74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个保健食品和1个保
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4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
,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用于“增加骨密度”的功能性保健食品骨胶
归珍片和保健用品盘龙七贴。
报告期内,公司荣获多项荣誉,其中盘龙药业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盘
龙生态产业园获“陕西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并成功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
验室认可证书。
1、主导产品盘龙七片
公司主导品种盘龙七片是周恩来总理曾两次亲切接见的我国著名骨伤科专家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
,经科学研制而成,盘龙七片为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秦药”品种优势中成药、陕西省名牌产品
,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盘龙七片精选二十九味中药材科学配伍而成,依据“中国七药”、“引经药”理论
,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效。方中盘龙七、老鼠七、青蛙七、白毛七、竹根七、羊角七等十
三味稀有道地药材,均为生长在秦巴山区海拔1800米以上的独有的天然名贵中草药。盘龙七片在临床中广泛
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疾病所表现的疼痛、肿
胀、麻木、活动受限症状的改善,均具有显著疗效。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林娜教授牵头开展药理作用
机制研究,证实盘龙七片具有显著抗炎镇痛、改善骨代谢、促进局部微循环、调节免疫力的作用,其治疗作
用全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根据中国知网数据查询,国内外权威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近180篇关于盘龙七片
的学术论文。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牵头8家单位开展《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
行对照研究评估盘龙七片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证实盘龙七片安全有效,为临床治疗OA
的优选药物;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所朱文涛教授开展《盘龙七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
品临床综合评价》,证实盘龙七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且具有经济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
院(原安徽省立医院)方诗元教授牵头开展《盘龙七片治疗骨折的真实世界研究及药物经济学研究》,证实
盘龙七片在改善骨折患者的疼痛、肿胀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方面,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良好。盘龙七片在骨骼
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中成药市场领域,具有特色优势及充分的临床循证证据,被评选为秦药优势中成药。
截至本报告披露前一交易日,盘龙七片已入选“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品牌榜单、“区域特色中草药”
和“秦药优势中成药”、“中医药市场消费推荐品牌”产品、“品牌影响力匠心产品”、“西湖奖·最受药
店喜欢的明星单品”等荣誉。同时因其治疗风湿骨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盘龙七片被八部国家级临床诊疗
指南、四个专家共识、三本国家权威教材、一个临床路径释义收载并分别列为推荐用药。
2024年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公司主导产品盘龙七片
市场份额位于市场前列,市场份额为7.73%。
3、公司大健康产品
陕西盘龙医药保健品有限公司是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专业从事秦岭特色保健
食品、保健用品、功能性健康食品、日化用品等大健康产品的研发与推广,致力于让更多人身心健康,提升
国民生活品质。
通过与北京中医药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已陆续开发出重点科研产品骨胶归珍片、
破壁灵芝孢子粉、氨糖软骨素、辅酶Q10、褪黑素等五大蓝帽子保健食品,盘龙七牙膏、盘龙九妹洗发膏、
盘龙补水修护面膜等洗护用品,黄芪茯茶、养生花茶、黄芪葛根魔芋面等药食同源的日常生活保健食品,艾
草精油、关节康等疼痛类保健用品类系列大健康产品。
(三)经营模式
公司作为一家从事药材种植、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
公司根据市场环境变化,结合自身特点,独立进行经营活动。
1、自产中成药业务
(1)研发模式
公司下设独立研发机构陕西盘龙医药研究院,组成了中药学、药学、生物医药、临床医学、中医学、研
发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与多所985、211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建立“产学
研”合作平台,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依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坚持“把握前沿、仿创结合”
的研发思路,通过自研、合作开发、委外开发等方式开展新品开发。主要围绕四大研发方向持续发力:一是
依照中药“三结合”证据体系大力开发中药新药,全力打造“风湿骨病,慢病疼痛”领域特色新品种,努力
实现中药创新药研发新突破;二是抢仿国外疗效确切、市场竞争力强且专利即将到期的化学药品及市场潜力
和临床需求旺盛的仿制药品;三是对已有独家知识产权的优势中成药品种进行作用机制研究、工艺优化、质
量标准升级以及新剂型、新适应症的开发;四是紧密把握医药发展新趋势,布局靶向小分子化药和生物医药
产业。
(2)采购模式
自产中成药业务的主要原材料包括中药材和包装材料。中药材涵盖重楼、当归、红花、大黄、三七、秦
艽、盘龙七等品种;包装材料则主要包括纸箱、铝箔等。
原材料采购管理模式
公司自产中成药业务的原材料采购实行"以产定购"模式,依据生产计划、库存状况及市场供需动态确定
采购量。针对普通流通药材及包装材料,公司主要采用"询价采购"或"竞价采购"方式筛选合格供应商,并根
据经营需求和市场变化灵活调整采购计划,通常维持20-35天的生产库存。
特色药材采购策略
对于道地药材及部分大宗品种,公司会综合考量其生长环境特性和市场流通特点,通过前期市场调研,
把握最佳采集季节实施"产地直采",确保原料品质。
采购管理系统
物料管理部作为公司物料管理的专职部门,全面负责原材料、辅料及包装物的采购、仓储及发放管理。
公司对长期合作及大额采购实行供应商准入制度:
a.与药品直接接触的内包材及主要原辅材料,由质量管理部联合物料管理部对供应商开展全面审计,评
估其资质、生产能力、质量稳定性及供货信誉,合格者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录;
b.大宗商品采购执行定期比价机制,通过询价、比价、议价流程,采用竞争性谈判或招标方式确定供应
商。
(3)生产模式
公司自产中成药业务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和库存情况合理组织生产活动。
生产技术部作为公司生产管理的核心部门,主要负责以下工作: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实施、承担具体生
产任务,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计划管理、组织协调和质量控制。该部门的具体职责包括:监督生产过程中的
原料耗用、落实劳动安全管理、执行工艺标准、确保GMP规范实施以及组织设备维护保养等工作。
生产技术部总监是公司生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职责包括:建立健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并
监督执行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全面负责生产任务完成情况、产品质量控制、生产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监督、
员工技能培训以及GMP规范落实等工作;同时还需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的达成情况承担责任。
(4)销售模式
自产中成药业务的销售模式
公司的自产中成药业务采用两种销售模式: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适用于核心产品)和经销商管理模式
(适用于其他药品)。公司根据产品特性、市场需求及战略定位,差异化选择销售模式,以优化市场覆盖和
销售效率。
1)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
该模式适用于公司核心产品,如盘龙七片、骨松宝片、小儿咽扁颗粒、金茵利胆胶囊、克比热提片等,
由特药事业部和市场部协同负责市场营销管理。
特药事业部:负责终端市场开发,结合市场竞争环境、医院级别、流行病学特征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
制定精准的市场营销策略,推动产品在目标医疗机构的覆盖。
市场部:负责产品医学研究规划、市场推广策略制定及学术活动策划,由驻地学术推广经理执行落地,
通过专业化的学术推广(如临床研究支持、专家共识推广、医学会议等)提升产品市场认知,驱动全产品业
务增长。
2)经销商管理模式
对于非核心产品,公司采用经销商管理模式,由招商事业部统筹销售管理。
招商事业部通过产品管线划分,优化资源配置,并借助行业展销会、专业招商平台等方式拓展经销商网
络。
同时,主动挖掘潜在客户,建立稳定的渠道合作关系,提升其他药品的市场渗透率和销售业绩。
2、医药商业业务
(1)采购模式:
医药商业业务是由子公司医药股份向医药工业企业采购药品、医疗器械等。在采购药品时,通常先进行
市场询价,选择合适的供应商,通过汇总比较供应商报价及付款政策,执行采购。
(2)销售模式:
根据是否直接向医疗机构配送,公司医药商业业务在销售环节可分为向医疗机构销售和向其他医药商业
企业销售(简称“分销”)。公司医药商业业务以向医疗机构销售为主。
截至报告期末,医药股份公司与800余家医药工业企业、45家医药商业和1200余家医院建立合作。
3、中药饮片业务
(1)采购模式:
采购主要分为产地直采模式、药材市场现购模式、协议供应商长期合作模式、线上线下招标与议价采购
模式和定向委托种植等模式。
产地直采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宗道地药材,直接与产地种植户或合作社签订协议,降低采购成本。药材
市场现购模式:主要适用于灵活补货型订单,采购小批量急用药材,冷备药材等。
协议供应商长期合作:适用于战略合作订单采购,长期与固定供应商合作,施行战略捆绑,降低质量波
动风险,增加产品保供及时率。
线上线下招标与议价采购模式:线上通过各类信息平台发布采购需求,吸引供应商竞价;线下通过长期
合作供应商报价与产地考察询价,以竞价、比价、议价采购的模式为主采购常用的、用量集中的大宗中药材
。
定向委托种植:与GAP基地签订代种协议,约定农残、重金属等关键指标,从源头上控制中药材质量。
(2)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实行以销定产的计划管理模式,执行内部计划管理工作流程。
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库存情况于当月底编制好下月需货计划,需货计划上报公司批准后下达给
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按需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合理安排物料供应,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执行。
(3)销售模式
目前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根据产品及业务分类采用工业直营、大宗商业饮片批发、医疗机构直营等多层
次销售模式。
医疗机构直营:通过产品推广、积极参与医疗机构招投标、国家集采等渠道将产品直接向医院或医疗机
构销售,是公司中药饮片的主要销售模式。
工业直营模式:公司具有中药饮片和精制中药饮片加工资质,建立有专业管理团队依法依规积极开展医
药工业直销及相关业务,通过提供优质产品与检验服务,打造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力产品,实现生产端
到医药工业端的无缝对接,通过提供优质高效服务提高工业客户合作粘性。
大宗商业饮片批发:将药品向各类具备相应经营资格的医药贸易公司等医药流通企业销售。
4、中药配方颗粒业务
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研发、采购、生产模式和自产中成药相同;根据终端客户的不同,分为向公立医疗
机构销售和非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采用自产中成药相同的专业化学术推广模式。
5、医疗机构制剂(院内制剂)业务
医疗机构制剂业务主要由研究院负责处方、工艺、质量标准、稳定性及注册备案工作,生产技术部负责
中试研究和生产订单的委托配制工作。医疗机构制剂的经营模式可分为承接医疗机构的研发委托、中试研究
、订单委托配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深刻把握医药行业变革趋势,以创新药为战略抓手,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体两翼三纵深”发展战略
,秉承“专、精、特、新”的研发理念,锚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科技创新,国际化视野”的战略路径
。以此为核心,公司持续深化内部改革,敏锐洞察市场动态,依托“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致力于合规化
、专业化、学术化建设,稳步夯实“打造中华风湿骨伤药物领导品牌、做慢病疼痛管理专家”的战略定位。
在此过程中,公司成功锻造了以独家龙头产品为核心的独特竞争力体系,具体表现为以下六大核心优势:
(一)独家龙头产品为核,“1+N”风湿骨病产品矩阵筑牢品类护城河
独家产品为核,筑起“1+N”护城河。盘龙七片,源自王家成先生所献祖传秘方,如古树扎根大地汲取
生命滋养——其29味药材凝聚天地精华,成就曾入选国家级中药保护品种与医保甲类全国独家专利、陕西省
名牌产品、秦药优势中成药等殊荣。围绕这一“定盘星”,公司匠心构建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风舒片
等产品集群,形成覆盖不同人群的立体矩阵,稳固了企业在风湿骨病市场的桥头堡地位。
循证医学为尺,丈量传承新生路。公司秉持“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之道,以中国七药理论为指南,携
手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广安门医院等顶尖机构,将传统智慧置于现代科学的聚光灯下反复验证。药
理研究证实其“抗炎镇痛、改善骨代谢、促进局部微循环”的全面功效。北京中医药大学等机构的药物经济
学评价,更以精准数据为临床价值注入当代力量。
权威指南为证,彰显学术话语权。深厚积淀终获各界推崇:盘龙七片昂然挺入八部国家级诊疗指南、四
个专家共识、三部国家级教材、一个临床路径释义,被同时推荐为临床治疗药物,为主导品种在临床使用提
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公司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药优势中成药”“家庭常备风湿骨病药”
等荣誉纷至沓来。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其市场份额已达7.73%,雄踞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同类中成药前列
,是以实证铸就的金杯口碑。
集群优势为翼,成就市场排头兵。盘龙七片引领的“1+N”产品矩阵,包含盘龙七药酒、骨松宝片、痛
风舒片、抗骨增生片、腰痛片、骨筋丸胶囊、接骨续筋片、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