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铭普光磁(00290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2902 铭普光磁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网络通信领域内通信磁性元器件、通信光电部件、通信供电系统设备及通信电源的高新技术产品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6.33亿 100.00 1.96亿 100.00 11.98 行业) ───────────────────────────────────────────────── 磁性元器件(产品) 9.03亿 55.30 1.42亿 72.68 15.75 光通信产品(产品) 4.35亿 26.66 2462.02万 12.58 5.65 电源适配器(产品) 1.77亿 10.82 784.86万 4.01 4.44 通信供电系统设备(产品) 7720.79万 4.73 1364.81万 6.98 17.68 其他(产品) 4056.27万 2.48 732.68万 3.75 18.06 ───────────────────────────────────────────────── 境内销售(地区) 12.37亿 75.79 1.48亿 75.77 11.98 境外销售(地区) 3.95亿 24.21 4741.05万 24.23 11.99 ───────────────────────────────────────────────── 直销(销售模式) 15.90亿 97.36 1.87亿 95.66 11.77 代理(销售模式) 4317.26万 2.64 849.03万 4.34 19.6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7.99亿 100.00 1.03亿 100.00 12.83 行业) ───────────────────────────────────────────────── 磁性元器件(产品) 4.19亿 52.45 6778.72万 66.08 16.17 光通信产品(产品) 2.29亿 28.64 1211.80万 11.81 5.29 电源适配器(产品) 9233.08万 11.55 699.95万 6.82 7.58 通信供电系统设备(产品) 4324.63万 5.41 1073.69万 10.47 24.83 其他(产品) 1562.76万 1.95 493.47万 4.81 31.58 ───────────────────────────────────────────────── 境内销售(地区) 6.29亿 78.66 6754.16万 65.85 10.74 境外销售(地区) 1.71亿 21.34 3503.47万 34.15 20.53 ───────────────────────────────────────────────── 直销(销售模式) 7.80亿 97.57 1.02亿 99.28 13.06 代理(销售模式) 1943.29万 2.43 73.72万 0.72 3.7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9.16亿 100.00 2.61亿 100.00 13.63 行业) ───────────────────────────────────────────────── 磁性元器件(产品) 10.53亿 54.97 1.99亿 76.12 18.88 光通信产品(产品) 5.40亿 28.16 2691.83万 10.30 4.99 电源适配器(产品) 2.04亿 10.65 763.61万 2.92 3.74 通信供电系统设备(产品) 9574.21万 5.00 1822.44万 6.98 19.03 其他(产品) 2353.98万 1.23 961.16万 3.68 40.83 ───────────────────────────────────────────────── 境内销售(地区) 13.35亿 69.67 1.23亿 47.10 9.22 境外销售(地区) 5.81亿 30.33 1.38亿 52.90 23.78 ───────────────────────────────────────────────── 直销(销售模式) 18.66亿 97.36 2.58亿 98.68 13.82 代理(销售模式) 5065.00万 2.64 346.09万 1.32 6.8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0.94亿 100.00 1.71亿 100.00 15.67 行业) ───────────────────────────────────────────────── 磁性元器件(产品) 6.25亿 57.12 1.30亿 76.10 20.87 光通信产品(产品) 2.91亿 26.61 1916.03万 11.18 6.58 电源适配器(产品) 1.18亿 10.77 1025.24万 5.98 8.70 通信供电系统设备(产品) 5532.11万 5.06 1053.34万 6.15 19.04 其他(产品) 479.03万 0.44 --- --- --- ───────────────────────────────────────────────── 境内销售(地区) 7.58亿 69.34 8725.01万 50.93 11.51 境外销售(地区) 3.35亿 30.66 8406.74万 49.07 25.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2.1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A │ 23502.37│ 14.39│ │B │ 14054.82│ 8.61│ │C │ 11452.19│ 7.01│ │D │ 10282.95│ 6.30│ │E │ 9564.97│ 5.86│ │合计 │ 68857.29│ 42.1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2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8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A │ 7348.92│ 5.89│ │B │ 5364.71│ 4.30│ │C │ 3577.87│ 2.87│ │D │ 2998.78│ 2.40│ │E │ 2987.18│ 2.38│ │合计 │ 22277.46│ 17.8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攻坚之年,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中稳步前行,新动能持续壮大,产业结构 加速优化。中国通信行业在政策推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正加速向智能化、融合化方向演进。工信部 《2025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明确将5G-A、6G、低空信息基础设施及量子保密通信列为重点方向, 行业结构性升级趋势显著。在政策推动下,元宇宙、生成式AI等新兴场景催生新型网络需求,算力网络时延 要求进入10微秒级。IDC早前发布的《数据时代2025》报告指出,2025年全球边缘侧数据处理占比将攀升至75 %,中国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5G基础设施网络及制造业智能化升级需求,已在边缘计算领域确立战略优势地 位。该技术正重构AI应用范式:在车路协同自动驾驶系统中实现更高定位精度,在智能制造产线达成更小缺 陷检测,在远程手术场景保障更精准操作同步,充分验证了边缘智能作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的核心价值。在 科技创新领域,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包括5G、云计算、大模型等)形成叠加效应,推动着 信息通信业迈入智能革命新阶段。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加快推动关键技术、核心产品迭代升 级和新技术智慧赋能,加快推进能源革命、优化能源结构、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提高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 力、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供给规模增长近20%,有力保障了经济和民 生需要。推进能源绿色发展,除了在供给侧提高清洁能源占比,还需要在需求侧推动用能方式转型升级,形 成绿色低碳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做好消费侧节能降碳的“减法”。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的行业属于“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 备制造业”。公司主要从事磁性元器件、光通信产品及各类电源产品等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其中磁 性元器件属于磁性元器件行业,光通信产品属于光通信器件行业,电源产品属于电源行业。公司的产品广泛 应用于电子、信息通信、智能家居、能源、交通等领域。 1、磁性元器件行业 磁性元器件通常由磁芯、导线、绝缘材料等构成,它是实现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是储能、能量转换及 电气隔离所必备的电力电子器件。磁性元器件为电力电子之基,主要应用于电源和电子设备,下游应用场景 包括通信、光伏发电、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等。2024年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规模约1600亿元,同 比增长6%左右,主要得益于新能源、电动汽车、5G通信、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强劲需求。亚太地区磁性元器 件占据全球磁性元器件市场的60%以上,其中中国是最大的生产和消费市场,占比超过40%。随着新能源、5G 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磁性元器件市场预计在未来几年保持6%-10%的年均增长率。5G网络的扩展和数据中心 的建设对高频、高功率磁性元器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电源管理、滤波器和高频变压器等领域。随着 全球对清洁能源和电动汽车需求的增加,磁性元器件在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等领域的应用显著 增长。电动汽车的普及推动了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磁性元器件的需求。工业4.0和物联网(IoT)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对小型化、高效能磁性元器件的需求,特别是在传感器、电源模块和通信设备中的应用。 (1)信息通信领域:信息通信领域是磁性元器件最大的应用市场,市场空间约占电感总产值的35%。在 2024年电信业务收入中,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比重已升至四分之一 ,同比增长10.6%,对电信业务收入增长贡献率达78%。信息基础设施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先决 条件。2024年,我国网络基础能力显著提升,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5G基站达到42 5万个,千兆用户突破2亿,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技术产业实力显著提升,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 全球占比达到42%,轻量化5G的核心网、定制化基站实现商用。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企业对于智能算力的 需求也与日俱增。IDC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规模预计为1251亿美元,2025年将增至158 7亿美元,2028年有望达到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占比将从2025年的29.6%提升至2028年的 37.7%。 (2)新能源发电领域:磁性元器件是光伏逆变器的关键器件,约占逆变器成本的15%。近年来,光伏技 术的进步推动了成本的显著下降,成本下降带来了经济性提升,随着“双碳”行动方案的实施和“整县开发 试点”工作的推进,我国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呈高速增长趋势。截至2024年底,全国累计装机达886.66 GW,新增装机规模达277.17GW,创历史新高,光伏产业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分布式光伏方面,截至2024年底 ,累计装机达3.7亿千瓦,占比42%;2024年新增装机118.18GW,占比43%。预计2025年新增装机将达103GW, 占全国新增总装机40%以上。 (3)新型储能领域:储能领域由于光伏组件输出的是功率不稳定的低压直流电,必须通过光储逆变器 来实现升压逆变,输出高压稳定电流从而并网,而磁性元器件则是这些核心部件的关键零部件。从产值规划 看,新型储能作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在多个地方的产业规划中被重点提及,体现了地方上对新型储能产业规 划布局的重视。据CNESA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统计,截至2024年底,我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量实现重大 突破,首次突破百吉瓦大关,达到137.9GW。其中,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首次超过抽水蓄能,达到78.3GW/184. 2GWh,功率和能量规模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26.5%和147.5%。这一数据标志着中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进入新的 历史阶段。 (4)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领域:磁性元器件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控系统、OBC、DC-DC等系统 中,同时也是充电桩的核心元器件之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电气系统向高压化的转变将带动磁性 元器件单车单桩价值量提升。2024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 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其中,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销量达1286.6万 辆,销量占比超过40%,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2024年度新增充电桩总量为422.2万台,同比增长24.7%,车桩比2.7:1。充电基础设施与新能源汽车均 保持快速增长态势,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能满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求。据中国充电联盟预计,2025年 新增随车配建充电桩361.9万台,保有量将达1285.8万台;同时预计2025年新增公共充电桩103.8万台。 碳化硅器件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主要应用在电机控制器(电驱)、车载充电机OBC、DC-DC变换器以及充 电桩,相比硅器件有更优越的物理性能,体积小,节能性强,更适应新能源汽车增加续航里程、缩短充电时 长、提高电池容量、降低车身自重的应用需求。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氮化镓和碳化硅的使用越来越多,对配套 的磁性元器件也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要求磁性元器件使用频率更高、体积更小、效率更高、能耗更低, 以更好的发挥出第三代半导体的优势。 2、光通信器件行业 光通信是一种以光波作为传输媒介的通信方式。光通信产业链由光芯片、光器件、光模块、光设备构成 。其中,光器件根据是否需要电源划分为有源器件和无源器件,有源器件主要用于光电信号转换,包括激光 器、调制器、探测器和集成器件等。无源器件用于满足光传输环节的其他功能,包括光连接器、光隔离器、 光分路器、光滤波器、光开关等。光模块分为光收发模块、光放大器模块、动态可调模块、性能监控模块等 。 (1)固网接入FTTX市场 LightCounting指出,到2027年接入网光器件的年收入预计将达到14亿至16亿美元,预计6G无线和25G/5 0GPON部署将在预测期的最后几年开始。与此同时,在未来五年,大部分收入将来自10G-PON(包括XG-PON、 XGS-PON和10GEPON)。 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12.02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 612万个。其中,光纤接入(FTTH/O)端口达到11.6亿个,比上年末净增6570万个,占比由上年末的96.3%提 升至96.5%。截至2024年底,具备千兆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820万个,比上年末净增518.3万个。 目前,我国已有部分地区开展了万兆光网的应用探索工作。如北京、上海发布推动万兆光网技术产业发 展的支持政策,江苏启动了“万兆园区”建设工作。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正式印发了《关于开展 万兆光网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我国将在2025年正式启动万兆光网的试点部署和应用。 (2)电信市场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末,5G基站总数达419.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1.5万个,占移动基站 总数的33.2%,占比较上年末提高4.1个百分点。随后将进入室内覆盖阶段,对于中回传的需求逐渐释放,并 进一步推动ToC面向消费者领域的应用。C&C认为,随着三大运营商持续三年完成5G基站的深度覆盖,5G网 络覆盖、5G用户发展均取得可观的增长和部署,未来3-5年内或将进入5G建设的第二阶段,室内覆盖建设周 期,有望持续拉动5G相关的投资。 (3)数据中心市场 以ChatGPT为代表的超大算力时代,进一步拉动光传输的需求,推动高速率光模块及相关器件产品的需 求,用于部署人工智能(AI)集群的400G和800G以太网光模块的销售符合预期。云需求推动整个收发器市场 在2024年第二季度达到超过26亿美元的新高,预计将在2024年推动以太网收发器的年销售额增长40%。CIR发 布了一份关于下一代光收发器市场的新报告《下一代收发器市场:2022-2028》,报告预测,随着800G及以 上速度成为主流,下一代收发器收入将从2023年的8.5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59亿美元。 Dell'Oro最新研究显示,2027年全球20%的以太网交换机端口将专用于AI加速服务器互联,生成式AI的 爆发更将推动未来五年数据中心交换机市场突破千亿美元规模。基于AI的高算力场景,基础设施包括硬件设 备相关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算力大幅增长后,相关能耗和成本也会大幅提升。因此,随着ChatGPT等技术对A I行业的促进,高算力背景下,如何降低功耗、提升效率、控制成本也成为了行业新风口。同时,如DeepSee k的发布,其单个模型训练相比ChatGPT算力和能耗成本更低,但由于平台的开源策略和其优异性能指标,大 量政企和个人用户的接入使用(上线21天日活超2200万),依然需要超高的算力和能源消耗。 大模型训练与推理引发的海量并行计算需求,正驱动数据中心网络带宽向800G/1.6T迭代,刺激高速光 模块市场加速扩容。面对算力激增带来的指数级能耗增长,行业聚焦硅光技术创新。将硅光引入封装有助于 解决高性能计算的功率传递、I/O瓶颈及带宽互连密度问题,为AI数据中心构建起"高带宽、低时延、低功耗 "三位一体的新型光互联基础设施。与传统光模块相比,硅光模块在有源和无源器件上均有明显区别,硅光 技术可以使光模块成本明显下降。而AI算力建设带来的网络速率快速升级,降低功耗和成本也成为光模块领 域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800G硅光模块有望迎来量产机遇,在未来1.6T时代硅光及薄膜铌酸锂的优势则更加 明显。 鉴于全球数据流量的迅猛增长,高性能AI服务器集群的建设需求应运而生,进而推动了光模块需求量的 显著攀升。 目前,无论是在电信领域还是数据通信领域,高速率光模块占比的提升已成为一种明显的趋势。随着光 模块的持续进步,其向800G的快速发展已成为业界共识,而未来向1.6T高速率演进的趋势也日益明显。据Co herent预测,未来五年内,800G、1.6T和3.2T数通光模块市场将以超过40%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从2023年 的6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2亿美元。 3、电源行业 电源(PowerSupply)是为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电力的装置。发电机、电池等发出的电能在绝大多数情况 下并不符合电气或电子设备等用电对象使用的要求,需进行再一次变换。电源可将市电或电池等一次电能变 换成适用于各种用电对象的二次电能。根据电源产品的功能不同主要分为电源适配器、计算机电源、充电器 、逆变器、变频器、不间断电源(UPS电源)、储能电源等。 电源是工业和电子产品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电源产品作为服务于各个领域的基础行业,与国民经济各 部门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电气化程度的逐步提高,电源行业保持着平稳的增长,且应用领域不断扩展,5G、 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等新兴应用领域为电源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 力。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电源设备行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根据研究团队调研统计,20 23年全球电源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187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81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2024 年-2030年)。 开关电源领域,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基地,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根据中 国电源协会统计,目前国内生产开关电源的企业超过一千家,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呈现完全竞争的市场格 局。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为代表的电源管理技术不断发展,电源的性能、效率、功率密度不断提升,电源 产品也在不断迭代中发展,为各类电源产品应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光伏组件成本不断下降,光伏发电已经从过去主要考虑其绿色特性和用电安全逐渐转变为切实具有经济 可行性的新型能源,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快速增长。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4年全国光伏发电量为83 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中华人民共和国新能源法》的发布将进一步推动了新能源的健康稳定发展。 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其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基于锂离子电池的储能系统得到快 速发展。全球绿色低碳趋势以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大背景下,储能电源市场需求正在不断增长,中国已经 成为储能电源生产大国。光伏发电装机量迅速增长的同时,电网消纳能力面临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集中式 或分布式光伏电站纷纷配储,提升光伏发电利用率。各类储能系统已经成为电力供应和消费之间不可或缺的 重要一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品牌成立于2008年,多年以来,公司在5G及网 络数据通信、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坚持“技 术为先、品质为王”的发展理念,构建以技术储备为根基、以高性价比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产品战略,从而积 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以科技创新和智能制造的基因, 坚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供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解决方案,用科技赋能智慧生活。凭借深厚的产业禀赋 和技术经验,公司建立起贯穿全产业链的纵深视角,并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近年来,在AI浪潮奔涌袭来 的当下,依托自身能力优势和技术内核,铭普光磁持续在光模块领域纵深突破。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营 业务,深耕细分市场,依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有选择性地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打造更加完善的产业生态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主要产品 1、磁性元器件主要包括:网络通信变压器、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和电感。产品类型有:磁环绕线式网 络变压器和新型片式网络变压器、射频变压器、平板变压器/电感、SMD贴装变压器/电感、大电流及微型一 体成型电感、Powerbead磁珠电感、TLVR电感、光伏逆变器/储能PCS变压器/电感、电动汽车OBC变压器/电感 、BMS变压器、充电桩变压器/电感等系列产品,通过基于小型化、扁平化、模块化、标准化和自动化的不断 创新,广泛应用于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仪器仪表、电源装置、新能源 发电、储能设备等领域。 2、光通信产品主要包括:光器件、光模块。光器件系列产品包括TOSA、BOSA、TriOSA、QOSA和三模Com boOSA;光模块系列产品涵盖传送网、有线接入网、4G/5G无线网、数据中心相关产品。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创 新,并推动产品向小型化、低功耗、大容量方向发展,为数据中心客户提供40G、100G、200G和400G的全系 列高速光模块,并且最新硅光800GDR8光模块Demo已经于2024年3月通过行业测试标准;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 供4G和5G网络承载传输的光模块;以及固网接入FTTX应用光模块,已成功研发了25G/50GPONONU、FTTR相关 产品。 3、各类电源产品及新能源系统主要包括:电源适配器、个人终端充电器、定制电源、通信电源系统、 通信储能系统、通信光伏供电系统、家用及工商业用光伏储能系统、太阳能电动车充电站等。 4、户外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便携式储能电源、运动手表、骑行码表、360度全景相机等。公司基于既有 的通信和电源、新能源产品技术,创新性地使“户外”+“新能源”结合发展出与低碳生活相关的C端系列产 品。核心是为户外出行提供电源和网络的便携产品,并由此发展一系列生态产品。为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公司还推出了既可用于家庭光伏并网发电又可用于户外活动的多用途便携储能电源。 5、产品主要应用领域 (三)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主要为订单生产,少量为预测生产。由于客户对产品的规格、型号、尺寸等有差异化要求,因此公司绝 大部分产品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订单式生产。另外针对少部分通用产品(主要是部分通信磁性元器件产品 和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趋势进行少量的预测生产,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减轻集中生产压力 。 2、销售模式 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线上线下相结合。由于公司主要产品的专业性强、质量稳定性要求高、技术集 成度高,且绝大部分订单具有差异化的个性要求,以及下游行业客户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因此公司销售 时主要采用直接销售的方式,建立以客户为导向的营销体系,专注服务客户,即直接面向相关下游厂商进行 技术和产品推介、参加下游厂商的招投标、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持与服务。 3、采购模式 公司采取集中化的采购模式,设立采购中心平台,对公司不同的产品线和生产基地的生产物料需求以及 综合需求进行统一集中采购。生产物料主要包括:磁芯、塑胶结构件、五金结构件、线材、包材、化学品、 主动元器件、被动元器件、PCB等;综合需求主要包括:标准设备、定制设备、工程项目、检测认证服务、 营销推广服务、维修保养服务、生产工具、办公用品等。采购中心通过IT系统(包括SRM系统、OA系统、SAP 系统),进行供应商管理、需求管理、询报价竞价管理、采购订单管理、对账管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紧跟产业趋势前瞻布局,研发驱动重视技术创新 技术驱动变革,在复杂的全球竞争中,公司始终以发展的眼光、创新的思维,在开拓进取的同时致力于 前瞻技术的探索和布局。公司自2013年起,就在磁性元器件、光通信、智能交通、充电设施、光伏发电、储 能等领域进行布局。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的政策,紧跟客户新市场,整合资源、打造新动能,向“数字化”和“新能源”两个 领域延展,形成了深度覆盖产业链的多元化产品矩阵。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有效专利406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软件著作权登记49项,论 文41篇,拥有注册商标216项。公司参与起草、修订的国标、行标、团体标准、技术规范70多项,其中已公 布实施48项。公司较强的研发能力保证了公司可以持续向市场提供质量高、性能可靠、较低成本的产品,为 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及优质的客户资源,也为公司的持续盈利提供了保障。 2、优质客户资源群体众多,具备丰富稳固的客户优势 公司致力于在5G及网络数据通信、工业互联网、智慧家庭、新能源等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 技术解决方案。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公司深厚的研发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优质精细化的服务、 及时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丰富齐全的产品线,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了市场及客户的高度认可。公 司的客户包括通信设备制造商、通信网络运营商、汽车电子制造商、汽车整车厂、网络和终端产品的制造商 及终端消费者。 公司拥有丰富稳定的客户群,可以伴随优质客户成长而快速发展,及时了解、掌握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 ,灵活精确洞悉客户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巩固公司的先发优势。 3、具备深厚产业经验视角,凝聚快速市场反应优势 在生产工艺和技术方面,随着下游应用产品的发展,各个应用领域的客户对产品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 环境适应性要求。这就需要长期、大量的工艺技术经验积累和研发投入。 公司凭借多年的光、磁通信元器件等产品的研发及制造经验,以及与众多优质客户的长期紧密的合作, 能够对产品市场变化和用户需求的变化及时觉察并快速反应,实现技术设计同步更新,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 求。 公司研发团队与客户研发团队直接沟通,形成高效的互动关系,不仅可以按照客户的要求在最短的时间 内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而且可以将这种互动延伸到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甚至新产品的规划开发阶段,与 客户共同研发及优化产品性能,快速提供市场需要的新产品,形成长期稳定的互惠共赢关系。 4、深耕精研技术工艺品质,铸造运营管理能力优势 磁性元器件、光通信器件/模块、电源等产品是电子产品能否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为了保护终端消 费者,世界各国(地区)均要求对电子产品制造企业及其产品进行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认证,只有通过 相关认证,企业才能进入相关区域市场。特别是大型客户对于其合格供应商均有认证体系和认证流程要求, 认证涉及该供应商的管理体系、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配套开发能力等方方面面。 长期以来,公司不断深化精益管理,组建了一支经验丰富、执行力高的运营管理团队,可以快速响应客 户需求。通过自主研发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全自动或半自动柔性制造能力再上新台阶,不断革新传统制造 工艺,做好成本管控。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和技术工艺创新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从 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从而保证了公司产品品质、产能高效利用及 客户满意度。公司始终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使得卓越运营成为公司提升竞争力的保障。 公司在东莞、深圳、武汉等地设立了检测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其中东莞的实验室通过了CNAS认证。 5、塑造高效完善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