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951 *ST金时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烟标等包装印刷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气机器和器材制造业(行业) 3.76亿 100.00 3545.88万 100.00 9.44
─────────────────────────────────────────────────
储能设备(产品) 2.58亿 68.70 2418.98万 68.22 9.37
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 1.14亿 30.24 1000.35万 28.21 8.80
防控装置(产品)
其他(产品) 398.38万 1.06 126.55万 3.57 31.77
─────────────────────────────────────────────────
华南地区(地区) 1.39亿 36.95 1250.71万 35.27 9.01
西南地区(地区) 1.27亿 33.89 1439.79万 40.60 11.30
华东地区(地区) 6045.59万 16.09 521.29万 14.70 8.62
西北地区(地区) 1598.69万 4.25 153.38万 4.33 9.59
东北地区(地区) 1556.08万 4.14 24.76万 0.70 1.59
华中地区(地区) 1552.93万 4.13 124.46万 3.51 8.01
华北地区(地区) 204.84万 0.55 31.50万 0.89 15.38
─────────────────────────────────────────────────
直销(销售模式) 3.76亿 100.00 3545.88万 100.00 9.4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储能业务(行业) 3737.99万 100.00 712.99万 100.00 19.07
─────────────────────────────────────────────────
储能系统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 3638.83万 97.35 667.53万 93.62 18.34
防控装置(产品)
其他(产品) 99.16万 2.65 45.46万 6.38 45.84
─────────────────────────────────────────────────
华南地区(地区) 1376.09万 36.81 220.01万 30.86 15.99
华东地区(地区) 1361.12万 36.41 310.42万 43.54 22.81
东北地区(地区) 538.54万 14.41 43.03万 6.04 7.99
西南地区(地区) 215.82万 5.77 97.69万 13.70 45.26
华北地区(地区) 140.80万 3.77 26.34万 3.69 18.70
华中地区(地区) 94.81万 2.54 14.66万 2.06 15.47
西北地区(地区) 10.81万 0.29 8387.01 0.12 7.7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印刷(行业) 3390.27万 99.99 968.68万 99.96 28.57
其他(行业) 4137.17 0.01 --- --- ---
─────────────────────────────────────────────────
烟标(产品) 2950.41万 87.01 762.43万 78.67 25.84
其他(产品) 419.64万 12.38 251.37万 25.94 59.90
镭射转移纸(产品) 20.64万 0.61 -44.71万 -4.61 -216.59
─────────────────────────────────────────────────
西南地区(地区) 3337.94万 98.44 964.16万 99.49 28.88
中南地区(地区) 41.21万 1.22 11.04万 1.14 26.79
华北地区(地区) 6.92万 0.20 -4.26万 -0.44 -61.63
华东地区(地区) 4.62万 0.14 -1.84万 -0.19 -39.83
─────────────────────────────────────────────────
直销(销售模式) 3390.69万 100.00 969.10万 100.00 28.5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包装印刷(行业) 3276.98万 100.00 903.15万 100.00 27.56
─────────────────────────────────────────────────
烟标(产品) 2950.41万 90.03 762.43万 84.42 25.84
其他(产品) 326.57万 9.97 --- --- ---
─────────────────────────────────────────────────
西南地区(地区) 3233.72万 98.68 895.69万 99.17 27.70
中南地区(地区) 39.05万 1.19 --- --- ---
华东地区(地区) 4.21万 0.1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0.0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云南凌飞电气有限公司 │ 11896.26│ 31.65│
│广西众泰建设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10123.89│ 26.94│
│中车大连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1535.45│ 4.09│
│拓源能源发展(广东)有限公司 │ 1411.48│ 3.76│
│甘肃省拓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1357.52│ 3.61│
│合计 │ 26324.61│ 70.0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5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2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河北君和同创新能源有限公司 │ 8877.81│ 21.48│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 │ 7581.65│ 18.35│
│浙江博时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5714.94│ 13.83│
│江苏远信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1936.21│ 4.69│
│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1592.92│ 3.86│
│合计 │ 25703.53│ 62.2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所处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原从事烟标印刷业务,自实施战略转型以来,通过自有培育、股权收购等方式,已构建以超级电容
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形成以新
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和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
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属行业为“C制造业”。
(二)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对所处行业的影响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储能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针对储能业务
领域先后发布了多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
案》《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科技支撑碳达峰
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2025年能源监
管工作要点》《“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等。全国多地亦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并出台了相
应的储能发展支持政策,例如《四川省“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2022年)》《四川省加快新型储能发展实
施方案(2023年)》《内蒙古自治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青海省以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国家清洁
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工作方案(2022—2035年)》《浙江省工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行动计划(2022-2024年)
》《山东省关于健全完善新能源消纳体系机制促进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相关政策为储能行业的
科研创新和产业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此外,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对储
能行业的市场需求,推动市场整体产品质量的提升,推动新型储能作为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推广共
享储能等新型商业模式,加快落实储能电站容量电价机制、用户侧尖峰电价机制等,切实推动新型储能向市
场化迈进,促进了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而为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和储能消防业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策
环境。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情况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储能系统和储能消防安全解决方案与技术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
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储
能系统、超级电容炭及超级电容器、储能消防装置等应用于新能源业务领域的储能设备系统、新能源相关产
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可为传统发电、新能源发电、智能电网、终端电力用户等“源-网-荷”全链条行
业客户提供储能系统和储能安全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工信部发布的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方案,加快推动新
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公司所处的储能系统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所处市场地位
(1)储能系统设备
公司于2024年3月进入储能赛道,得益于公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核心管理团队的支持、公司通过前期培
育超级电容器业务对储能行业的了解,以及新并购的控股子公司千页科技在储能消防领域多年的客户资源,
公司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优势,协助各业务板块互相借力,快速形成了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生产装配、销售为
一体的储能系统板块业务模式,为公司储能业务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公司现阶段主要进行储能系
统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分布式液冷储能一体机、分布式风冷储能一体机、集装箱式储能系
统等,目前主推分布式液冷储能一体机,可为客户提供高安全性、高经济性新能源储能解决方案,满足不同
用户储能需求。公司有充分的资源和渠道,着力进行市场扩张,占据部分市场份额,是储能系统业务市场强
有力的竞争者。
(2)超级电容炭及超级电容器
公司自2021年开始培育新能源产业,其主要产品为超级活性炭及超级电容器。
超级电容炭,也称为炭电极材料,具有超大的比表面积,孔集中,低灰,和导电性好等特点,适用制造
高性能电池,双电层电容器产品及重金属回收的载体。高纯度和超微细的超级活性炭具有高比表面积和发达
的中孔,孔隙结构分布合理,表观密度适中,是制作超级电容以及硅炭负极的核心材料。报告期内,公司超
级活性炭研发项目正在进行中试产线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公司研制的超级活性炭(苎麻活性炭)在物理和
化学活化这两种工艺下展现出的优异性能表现,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具有快速、大容量储能(电能)能力的电容器。其性能与结构介于电池与普通电容之
间,具有电容的大电流快速充放电特性,同时也有电池的储能特性,并且重复使用寿命长,放电时利用移动
导体间的电子(而不依靠化学反应)释放电流,从而为设备提供电源。超级电容器极长的工作寿命和快速充
放电特性,在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工具、电动玩具、轨道交通、电力系统等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公司携手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维清课题组,已经成功构建起围绕超级电容器“料—材
—器—用”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这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在超级电容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试
制的超级电容器产品(350F,470F,1500F,3000F与3200F)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各方面指标满
足相关行业标准。公司目前正在推进超级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的研发。公司研制的超级活性炭和超级电容器
产品。
(3)储能消防装置
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是一家专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和火灾防控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电化学
储能电站、建筑内电化学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储能电池舱、电池pack、电力电网、数据中心
及4G/5G基站电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提供个性化电池防控消防技术解决方案,其主要产品为储能系统锂
离子电池热失控探测预警及防控装置,是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商。千页科技依托专业研发团队,不断推动
产品核心功能与工艺设计迭代升级,凭借卓越的综合服务能力,在行业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较好的口碑,是
储能安全解决方案商的引领者。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对外销售的储能消防装置产品主要为储能系统火灾报警控制器和火灾探
测器、电化学储能舱火灾抑制装置等。
(三)主要经营模式
1、公司储能系统业务的经营模式
(1)储能系统业务盈利模式
公司储能系统业务主要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安全性、高经济性新能源储能解决方案,通过销售储能系
统设备等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
(2)储能系统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制定了完善、全面、规范的采购管理、采购程序、供应商管理等内部控制制度,定期开展供应商考
评管理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制度,通过持续优化管理,打造供应链的竞争优势
,以实现质量优、成本低、响应快、服务好、品类丰富的产品。
公司生产中心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和原材料、配件库存情况统计物料需求,提前制定物料计划,并向供应
链中心提交采购计划。公司供应链中心根据采购计划,结合实际情况,对物料及时进行采购,保障了生产经
营的稳定性,增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3)储能系统业务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按单生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由于储能设备应用领域广泛,不同使用环境、不同行
业用户对设备配置要求差异较大,产品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需要按用户实际需求设计,在取得订单后根据
客户具体需求进行技术调整、产品设计,各主要部件由专业化的生产线和车间分别装配、安装、检测。在获
得客户订单后,营销中心根据客户订单进行评审、排产,技术中心根据客户的功能需求、产品规格、使用环
境等因素进行产品设计,并形成最终的设计图纸送达生产中心。同时技术中心在ERP系统生成相应的物料清
单,生产中心根据物料清单领取相应原材料、配件并开始组织生产装配,由质量管理部按照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及订货技术协议进行例行试验。
此外,为解决储能系统订单需求具有周期性,公司下游客户需求旺盛的问题,公司采用由外部厂商协助
生产加工储能系统的方式。目前公司已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指派公司人员到外协厂商现场指导、
监督受托方进行装配,并对原材料、产成品进行检查与验收。
(4)储能系统业务销售模式
结合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储能系统相关产品盈利模式多样化、应用场景复杂性等特点,公司在近期发展
战略中定位了三种营销模式:
一是直销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公司直接、及时和客观了解市场的需求变化,有利于公司的客户管理,确
保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及时优化。公司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包括参加行业展会、行业内客户介绍、网络推广、
主动拜访等。
二是生态模式,储能市场火爆的同时,也吸引来了诸多企业涌入,公司转型期间能够快速立足并得以良
性发展,与合作伙伴的资源整合至关重要。上下游渠道,乃至金融机构等生态的建立,是为保持公司市场竞
争力,获取优质订单的同时,降低供应链成本,保证合理利润,是短期内公司跑通销售模式和战略发展的重
要支撑。
三是方案模式,从客户实际需求出发,避免同质化、降质量、低服务标准的竞争,专注于趋势及前瞻性
市场,聚焦于核心技术,为客户提供全面、安全、稳定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做到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
下,电网结构调整刚需下,助力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取自主定价模式进行销售。公司根据成本、各区域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设定指导价格
,具体价格则需根据签订逐笔订单时的市场行情确定。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系统产品订单侧重电源侧与用户侧的应用场景,与多家国企控股的储能电站单位构
建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公司储能系统产品的直接客户群体主要为储能项目的承包商。
(5)储能系统业务研发模式
公司依托多年的产业发展与研发经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
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合作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和研发支撑。为尽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技术和产业链瓶颈,公司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通
过自研立项4个,在充分发挥自有研发能力的情况下,有效整合资源,协同完成各项研发任务,为公司产品
高效、快速研发提供坚实基础。
2、公司储能消防业务的经营模式
(1)储能消防业务盈利模式
公司控股子公司千页科技是一家专注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监测预警和火灾防控研究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电
化学储能电站、建筑内电化学储能消防产品、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储能电池舱、电池pack、电力电网、
数据中心及4G/5G基站电源、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提供个性化电池防控消防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和集成。整体
解决方案集成中分为自研自产产品和外购部分配件及辅料,自研自产产品在整体收入中占比较高,也是主要
的毛利润来源。千页科技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从系统研发、测试验证、生产制造到工
程实施等多个维度进行核心能力的建设,为客户提供安全且性能优异的储能消防产品。千页科技以行业需求
为基础,通过专利技术和工艺应用,实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同时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全场
景解决方案,报告期内主要通过销售储能消防产品获取收入和利润。
(2)储能消防业务采购模式
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供应链中心计划物流部根据销售月度预估需求,安排月度需求生产计划,根据生产
计划展开物料需求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扣除合理的安全库存后,下达物料采购需求。近年受上下游市场供求
关系影响,千页科技供应链中心增加了芯片、传感器等战略性物料的采购和备货,以应对下游销售需求的增
长以及原材料供不应求、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保障了生产经营的稳定性,增强了千页科技的抗风险能力。
供应链采购部主要负责生产所需基础原材料、设备的采购。供应链中心资源开发岗位负责对接千页科技相关
部门,明确供应商、物料资源开发的技术需求,负责供应商寻找、考察、洽谈,择优确定合格供应商进行采
购。在供应商管理上,千页科技制定了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和管理程序,供应链中心采购部下设供应
商管理岗,负责建立并维护《合格供应商名录》,加强对供应商的全面管理,维护和供应商的良好合作,积
极构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采购物料到货后,由质量部等相关部门完成质量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物料经检
验合格后办理入库。千页科技定期开展供应商考核评价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实行严格的准入和退出管理制
度,在维护稳定合作关系的同时,寻找开发优质的合格供应商,保障原材料供应和成本优势。
(3)储能消防业务生产模式
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的计划物流部根据销售订单及产品季节性交付周期和未来销售预测等情况,提前制
定生产计划,生产部按照生产计划和生产指令进行领料、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生产工序,完成
生产。质量部严格执行过程检验的制度流程,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千页科技相关核心
技术贯穿储能消防设备的探测器生产、控制器生产、灭火装置生产。储能消防产品生产过程,大幅度提升了
公司在生产、市场和内控方面的效率和质量。报告期内,千页科技产品以自主生产为主,其中储能消防产品
以自动化产线生产为主,配有全自动SMT生产线、DIP、SPI、2.5DAOI、3DAOI自动识别系统等,以减轻工人
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千页科技钣金、机加、电气件等非核心生产部件则由外协厂商按照公司提供的工
艺图纸或参数要求进行加工。此外,受下游需求旺盛的影响,千页科技存在委托外部厂商协助生产加工储能
消防配件的情况,其委托加工的物料主要为生产产成品的原材料,委托加工后的产品只是千页科技生产过程
中的部分材料配件,在整个消防系统销售中不存在单独售价。公司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对委托生产
的配件进行检查和验收。
(4)储能消防业务销售模式
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的储能消防产品主要采取直销模式。该模式有助于公司直接、及时和客观了解市场
的需求变化,有利于公司的客户管理,确保技术和产品研发的及时优化。千页科技获取客户的方式主要包括
参加行业展会、行业内客户介绍、参与招投标、主动拜访等。
千页科技通过销售部门及时和客户进行接洽,由方案策划部为客户制定专业化的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
公开招投标、竞争性谈判和商务谈判等流程与客户确认需求并签订合同。千页科技产品采取自主定价模式进
行销售,公司根据成本、各区域同类或类似产品的销售情况设定销售指导价,具体成交价格则需根据签订订
单时的市场行情确定。千页科技的储能消防产品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多种应用场景,与多家大
型央国企集团、行业标杆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千页科技储能消防产品的直接客户群体主要为设
备总包方、项目总包方或终端客户等。设备总包方主要指负责采购设计文件中确定的承包范围内的全部储能
消防产品设备、辅助材料,并完成运输、安装、调试全过程并交付给下游客户的企业;项目总包方主要指项
目的承包商,其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全过程或若干阶段进行承包和施工,向公司采
购储能消防产品用于项目建设;终端客户主要为采购公司储能消防产品或部件后直接用于储能系统或生产经
营目的客户,主要是储能集成商、储能集成代工厂、电池生产厂家和PACK生产厂家等。千页科技的动力电池
系统产品的客户主要是新能源工程机械制造商和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等,主要通过商务谈判模式建立合作关系
。
(5)储能消防业务研发模式
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坚持自主研发的研发模式,以技术开发为基础,以成果转化和产品开发为重点。千
页科技组建了研发中心、产品管理部、未来技术中心等部门;研发中心由硬件设计组、软件设计组、机械结
构设计组、实验室测试组构成,主要承担产品技术路线规划、技术预研、研发、验证、认证和发布等相关工
作,同时也负责对接公司与高校/机构技术交流合作及技术成果转化,维护检测检验机构资质能力,为产品
服务客户提供技术支撑工作;产品管理部主要负责产品的开发周期及产品开发全流程管控;未来技术中心主
要负责前沿技术的预研、产品未来场景及业务模式的探索与研究;千页科技研发相关业务主要为客户需求定
制、迎合市场标准产品开发、研究机构技术成果转化等三大类。
千页科技产品研发主要以产品管理为主导,专职项目经理参与项目管理的方式拉动产品开发进度,整个
产品研发周期遵循APQP活动流程,从客户/市场需求输入、需求审批、项目立项、产品开发(原理样机/工程
样机/DVPV试验验证)、产品试产、产品量产交付都由项目经理全流程跟踪管控。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从事应用于新能源领域的储能系统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的制造,为
客户提供储能安全解决方案等。
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快新型储能产业布局和发展。“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
动经济投资超过1000亿元。国家能源局此前先后发布《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关于做
好新能源消纳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
对当前我国新型储能发展进一步细化了要求。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
容量约33.5亿千瓦,同比增长14.6%。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风电装机
容量约5.2亿千瓦,同比增长18.0%;2024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装机规模突破7000万千瓦;截至
2024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约为“十三五”末的2
0倍,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130%。平均储能时长2.3小时,较2023年底增加约0.2小时。新型储能调度运用水
平持续提升,据电网企业统计,2024年新型储能等效利用小时数约1000小时,发挥了促进新能源开发消纳、
顶峰保供及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功效,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新型储
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内蒙古1023万千瓦/2439万千瓦时,新疆857万千瓦/2871万千瓦时,
山东717万千瓦/1555万千瓦时,江苏562万千瓦/1195万千瓦时,宁夏443万千瓦/882万千瓦时。河北、浙江
、甘肃、广东、湖南、广西、河南、安徽、湖北、贵州等10省区装机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华北地区已投运
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国30.1%,西北地区占25.4%,华东地区占16.9%,华中地区占14.7%,南方地区占12.4
%,东北地区占0.5%。可以预见,国内新型储能市场将会在“十四五”期间继续高速发展,年度新增装机规
模也会屡创新高。
由此可见,随着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和鼓励行业发展,将进一步扩大对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推动市场整
体产品质量的提升,储能业务将得到政策、行业、市场的极大助力,这必然会为公司储能系统业务和储能消
防业务的发展以及地区产业的升级带来极为重要的机遇和极其积极且深远的影响。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围绕着“双碳”目标带动能源革命这一主题积极行动,通过极具情怀的使命愿景,清晰务实的近、
中、远期战略规划,依托公司卓越核心管理层的专注执行,不断提升企业持续经营能力,实现公司整体战略
目标。公司已构建以超级电容及储能板块、新材料技术研发为基础,全面聚焦并集中资源发展新能源、新材
料产业的战略布局,形成以新能源应用领域为核心的储能设备制造,新能源相关产品制造,提供储能安全解
决方案的多元化业务。
(1)优秀的管理团队和先进的管理理念
公司管理团队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清晰的管理思路,在战略发展、生产经营、财务管理、公司治理等
方面具有专业能力和丰富的经验。此外,公司还通过优化和完善业绩考核及激励机制,进一步释放经营管理
活力,提升管理效率。
(2)强大的研发实力及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依托多年的产业发展与研发经验,不断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注重与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
开展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科研合作机制,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和研发支撑。
在超级电容方面,公司携手西南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杨维清课题组,建立“产、学、研”
相结合的科研合作机制,现已获得和正在申请的自主知识产权共计二十多项,其中已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4
项,已经成功构建起围绕超级电容器“料—材—器—用”的全产业链创新模式,这极大地增强了公司在超级
电容器领域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试制的超级电容产品超级活性炭(苎麻活性炭)在物理和化学活
化这两种工艺下展现出的优异性能表现,能满足行业标准要求;试制的超级电容器产品(350F,470F,1500
F,3000F与3200F)已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测试,各方面指标满足相关行业标准。公司目前正在推进超级
电容器混合储能系统的研发。
在储能系统方面,公司组建的储能业务团队专业能力强、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快速形成了储能产品设
计、电池pack生产、结构装配、电气安装及产品销售为一体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在技术储备方面,公司为尽
快将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解决技术和产业链瓶颈,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通过自研立项4个,在充
分发挥自有研发能力的情况下,有效整合资源,协同完成各项研发任务。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高安全性、
高经济性新能源储能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储能需求。
在储能消防方面,公司子公司千页科技有一批立志于消防事业、精通电子预警技术、熟悉消防规范的专
业研发团队,先后与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有密切合作,与西南交通大学消防
工程系共同成立储能安全联合创新中心,在灭火抑制药剂,防火隔离,储能安全预警方面,为储能消防产品
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千页科技在2022年11月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023年11月被认定为四川
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4年8月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截至报告期末,千页科技已拥有25项国
家专利技术,其中包括5项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