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002987 京北方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主要向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提供信息技术服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银行(行业) 39.69亿 85.61 8.92亿 85.92 22.47
非银金融(行业) 3.66亿 7.90 8260.57万 7.96 22.55
其他(行业) 3.01亿 6.48 6363.48万 6.13 21.17
─────────────────────────────────────────────────
软件开发及服务(产品) 16.27亿 35.10 4.24亿 40.88 26.08
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产品) 13.00亿 28.05 3.85亿 37.12 29.64
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精准营销(产品) 8.20亿 17.69 1.09亿 10.51 13.30
数智化运营及服务(产品) 8.09亿 17.44 9820.62万 9.46 12.14
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产品) 7958.51万 1.72 --- --- ---
─────────────────────────────────────────────────
华北区(地区) 19.83亿 42.78 4.17亿 40.11 21.00
华东区(地区) 8.46亿 18.24 2.03亿 19.56 24.01
华南区(地区) 5.97亿 12.87 1.44亿 13.84 24.09
中南区(地区) 4.45亿 9.60 --- --- ---
西南区(地区) 3.53亿 7.61 --- --- ---
西北区(地区) 2.30亿 4.95 --- --- ---
东北区(地区) 1.73亿 3.74 --- --- ---
境外(地区) 958.26万 0.21 --- --- ---
─────────────────────────────────────────────────
自营(销售模式) 46.36亿 100.00 10.38亿 100.00 22.4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14.36亿 64.01 3.80亿 78.57 26.47
业务流程外包(行业) 8.08亿 35.99 1.04亿 21.43 12.84
─────────────────────────────────────────────────
软件及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 8.48亿 37.80 2.11亿 43.60 24.88
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 4.79亿 21.34 1.37亿 28.39 28.68
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 4.10亿 18.25 5144.49万 10.63 12.56
数据处理及业务处理(产品) 3.98亿 17.74 5225.91万 10.80 13.13
IT基础设施服务(产品) 1.09亿 4.88 --- --- ---
─────────────────────────────────────────────────
华北区(地区) 9.92亿 44.19 2.06亿 42.59 20.78
华东区(地区) 3.83亿 17.08 8853.91万 18.30 23.10
华南区(地区) 2.94亿 13.12 6588.74万 13.62 22.38
中南区(地区) 2.11亿 9.40 --- --- ---
西南区(地区) 1.66亿 7.41 --- --- ---
西北区(地区) 1.03亿 4.59 --- --- ---
东北区(地区) 9075.27万 4.04 --- --- ---
境外(地区) 386.12万 0.17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27.90亿 65.77 7.96亿 80.42 28.51
业务流程外包(行业) 14.52亿 34.23 1.94亿 19.58 13.34
─────────────────────────────────────────────────
软件及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 16.86亿 39.75 4.54亿 45.92 26.94
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 9.35亿 22.04 2.89亿 29.18 30.87
数据处理及业务处理(产品) 7.99亿 18.83 1.08亿 10.96 13.58
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 6.53亿 15.40 8520.67万 8.61 13.05
IT基础设施服务(产品) 1.69亿 3.98 --- --- ---
─────────────────────────────────────────────────
华北区(地区) 19.73亿 46.51 4.41亿 44.59 22.36
华东区(地区) 7.21亿 17.01 1.69亿 17.09 23.43
华南区(地区) 5.49亿 12.94 1.39亿 14.04 25.30
中南区(地区) 3.58亿 8.43 --- --- ---
西南区(地区) 2.99亿 7.04 --- --- ---
东北区(地区) 1.78亿 4.19 --- --- ---
西北区(地区) 1.60亿 3.77 --- --- ---
境外(地区) 469.09万 0.11 --- --- ---
─────────────────────────────────────────────────
自营(销售模式) 42.42亿 100.00 9.89亿 100.00 23.3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服务(行业) 13.12亿 64.84 3.74亿 79.97 28.53
业务流程外包(行业) 7.11亿 35.16 9371.96万 20.03 13.17
─────────────────────────────────────────────────
软件及数字化转型服务(产品) 8.03亿 39.66 2.17亿 46.38 27.04
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产品) 4.29亿 21.20 1.32亿 28.12 30.67
数据处理及业务处理(产品) 4.11亿 20.32 5959.79万 12.74 14.49
客户服务及数字化营销(产品) 3.00亿 14.84 3412.18万 7.29 11.36
IT基础设施服务(产品) 8033.15万 3.97 --- --- ---
─────────────────────────────────────────────────
华北区(地区) 9.56亿 47.26 2.15亿 46.02 22.52
华东区(地区) 3.49亿 17.26 7920.17万 16.93 22.68
华南区(地区) 2.57亿 12.70 6519.74万 13.93 25.36
中南区(地区) 1.64亿 8.10 --- --- ---
西南区(地区) 1.40亿 6.90 --- --- ---
东北区(地区) 8861.51万 4.38 --- --- ---
西北区(地区) 6655.21万 3.29 --- --- ---
境外(地区) 212.04万 0.1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3.8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5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公司一 │ 72226.44│ 15.58│
│公司二 │ 58550.09│ 12.63│
│公司三 │ 45860.34│ 9.89│
│公司四 │ 31826.12│ 6.86│
│公司五 │ 30464.79│ 6.57│
│合计 │ 238927.77│ 51.5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2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8.7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厂商一 │ 876.30│ 13.44│
│厂商二 │ 552.42│ 8.47│
│厂商三 │ 505.30│ 7.75│
│厂商四 │ 402.80│ 6.18│
│厂商五 │ 192.23│ 2.95│
│合计 │ 2529.05│ 38.7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数智技术和金融科技服务商,所属行业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
务业。
(一)数字中国建设加速,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金融全面推进
近年来,我国数字化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千行万业融合发展,为
“数字中国”建设筑牢根基。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已提升至10%。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我国2024年数字产业实现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幅达5.5%,
其中服务业板块贡献率达40.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和
良好态势。同时,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的价值日益凸显。为深
入挖掘数据要素潜在价值、优化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
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战略部署,国家数据局联合十六部委共同出台《“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
2024—2026年)》,要求加快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与各类数据资产协同演进,拓展应用广度和深度,推
进典型应用场景落地。数字中国建设正加速向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并重的新发展阶段跃迁,这不仅构筑了数
字经济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更将为数智技术服务商开辟更为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作为国民经济命脉行业,金融业在巩固我国数字经济领先优势、高质量服务数字经济发展、促进数字技
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承担着重要使命。2024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推动数字金
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要求系统性推进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工程,提升数字技术能力,建设数
字金融生态。在数据要素领域,文件强调要构建层次分明的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框架,健全数据全生命周期管
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深入实施金融领域“数据要素×”创新试点,通过运用大数据、隐私计算等前沿技术工
具,实现多源异构数据的合规融合应用,持续优化金融产品创新机制和智能风控模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效
能与风险管理精准度。根据规划目标,至2027年末将基本建成与数字经济发展阶段高度适配的现代金融体系
,形成数字金融与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协调共进的发展格局。该系列政策的实施既为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金融科技企业开辟了战略发展新空间。
(二)人工智能政策频出,国产大模型技术崛起,AI+金融应用需求爆发
人工智能作为驱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基础性、战略性技术,已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引
擎。继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首度部署“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强调
持续推进该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基础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度融合。国家层面相继出
台《关于加快场景创新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
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等系列政策文件,从应用场景拓展、标准体系构建、技术创新突破等多维度
强化制度供给,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构筑了系统性政策支撑体系。
在政策引导与战略布局的有力支撑下,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与行业应用等领域取得
飞速进展。国产大模型,通过算法架构优化与工程实践,已在模型精度、训练效率及开源生态构建等方面取
得突破性进展。这些技术突破不仅显著缩小了与西方同行的技术代差,更通过开源协作模式有效降低了产业
化部署的技术壁垒,为构建自主可控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基于对
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等核心要素的综合考量,普遍采用私有化部署大模型的技术路径推进金融业务场景应用
研发。随着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模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在“AI+金融”领域的资源投
入与产业化应用探索,AI技术在该领域从局部试点向多维度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阶段全面推进。与此同时
,在国家“自主可控”与“国产化替代”战略方针的推动下,信创及国产化趋势持续向纵深领域拓展。金融
行业作为该战略实施进程中启动时间早、推进力度大的重点领域,目前已进入全系统、全链条的深化实施阶
段。金融机构信创改造工程正呈现自上而下的演进态势,逐步由大型商业银行向区域性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
延伸。同时,伴随着原生鸿蒙操作系统的全面商业化应用,金融机构正加速适配鸿蒙生态的技术体系建设。
在人工智能与金融业务广泛融合、信创工程纵深发展的双重驱动下,数智技术与金融科技应用的市场需求预
计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周期。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京北方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及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长
期的行业知识积淀,构建了涵盖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金融科技解决方案、软件开发及服务、业务数
字化运营的完整业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与550余家法人机构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其中法人
金融机构400余家,覆盖银行、保险、券商等十五类持牌金融机构。
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国产化软件,采用“咨询+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四位一体的业务模式,面向优质
客户群体输出体系化的数智技术和金融科技能力,满足客户在核心业务、渠道营销、运营管理、风险控制等
各类系统的建设需求,并以此为依托支持客户业务数字化运营,助力金融机构创收增利、降本增效。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京北方基于立体化的优质客户资源布局、兼具广度与深度的行业经验积淀、体系化的研发组织及创新能
力、以及数智化能力支撑的精益运营,构筑起显著的竞争壁垒,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1、立体化的优质客户资源布局
公司自创立伊始,始终秉持深耕细作的发展理念,专注数智技术及金融科技在客户端的创新实践。历经
多年行业积淀,已成功构建以银行业为核心,辐射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领域的立体化客户矩阵。截至
当前,公司已与逾550家法人机构建立深度战略合作关系,其中涵盖400余家法人金融机构,覆盖15类持牌金
融机构。公司业务合作对象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
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外资银行、合资银行、直销银行、民营银行,同时涵盖保险、证券
、基金、信托、金融租赁、消费金融、汽车金融等专业领域,并延伸至金融基础设施、政府、中央及地方国
有企业,以及其他多元化非金融实体。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公司核心客户,其资金实力雄厚、需求稳定,且资信良好
、回款及时。报告期内,公司持续稳固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为公司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
众多的中小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及非金融机构客户构成公司未来持续增长的重要来源。
2、兼具广度与深度的行业经验积淀
自成立伊始,本公司始终将银行类金融机构作为核心服务领域。历经多年发展,依托行业领先的业务规
模、高密度的客户覆盖网络、多元化的案例数据库、完备的资质认证体系、跨品类的综合产品矩阵,以及基
于深度行业洞察的需求解析能力,已在金融机构客户群体及同业竞争中建立起显著的品牌影响力与市场竞争
优势,培育了持续稳定的战略合作客户集群。行业经验积淀与历史业绩表现构成银行客户遴选服务供应商的
核心评估维度。针对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及股份制银行体系复杂的产品架构、广泛的网点布局与多元化的产品
需求,本公司凭借多年深耕经验形成行业认知体系,持续强化业务纵深拓展能力。与大型银行的合作经验与
成功案例亦成为拓展中小商业银行市场的显著竞争优势。
在长期服务金融行业过程中,本公司已构建完整的金融机构业务需求图谱与痛点解析模型,为精准把握
软件研发需求提供方法论支撑。通过与银行、保险、券商等金融业头部机构的深度协同,形成了涵盖行业周
期律动的前瞻性研判体系。基于此建立的行业认知优势,使公司得以在技术产品快速迭代的复杂生态中,为
客户提供兼具战略适配性与技术先进性的解决方案。
3、体系化的研发组织及创新能力
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导向与科技变革趋势,通过持续优化研发资源配置体系、推进科研组织架构迭代升级
,强化数智技术与金融科技革新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构建支撑主营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驱动力与技术护城
河。
在研发组织架构层面,公司已于2023年初成立京北方研究院,旨在系统推进前沿技术领域的深化研究,
强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战略协同。研究院通过持续培养和引进各领域资深技术专家与行业领军人才,
构建起专业化研发梯队,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隐私计算及数字孪生等战略性技术领域
,建立了常态化的技术跟踪机制,密切追踪全球科技发展趋势,着力提升技术预研能力与产品标准化水平。
同时,公司设有博士后工作站,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为研究院持续输送高
层次后备人才。
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已形成体系化的数智技术产品与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矩阵。公司在智慧运营、资产
管理、金融市场、监管报送、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测试云平台、企业级数字化管理平台及统一开发平台
等业务领域,持续保持行业技术领先优势;同时在人工智能及大模型、大数据应用及数据资产治理、智能营
销及渠道中台、普惠金融及模型风控等领域,持续形成技术突破与应用创新,形成一系列竞争优势明显的产
品。自2015年起,公司建立年度“创新大赛”机制,聚焦前沿技术热点,通过实际应用场景验证,遴选具备
市场前景且契合企业技术资源优势的创新性产品与解决方案,逐步实现产品市场化。
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持续推进专利储备与信创资质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家授权
专利32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63项,通过国家级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适配认证18项。年度新增专利成果包括工
作流流程平台任务分发方法专利、RPA机器人实时监控系统专利、金融风险智能检测算法专利;新增国家级
信创认证涵盖自然语言处理及大模型算法服务平台、RPA控制台设计器及机器人系统、基于分布式架构的渠
道中台系统、低代码一体化开发交付平台、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等五项核心产品。
4、数智化能力支撑的精益运营
公司构建“总部一体化统筹、区域化垂直落地”的矩阵式管理体系,依托科学的全面预算管控与项目全
流程管理机制,配合强效的执行监督,辅以数智化管理平台支撑,实现管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公司自主研发的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EDM),遵循统一架构设计原则,融合互联网业务中台、数据中
台及“一体化系统”理念,采用分布式微服务架构、DevOps开发运维体系,集成人工智能与云计算大数据技
术,覆盖流程管理、组织架构、人力资源、客户关系、项目管理、运营监控、财务管理、绩效评估、资产管
理等核心经营管理模块,实现经营数字化、流程自动化、决策智能化。公司业务管理基于EDM实现了生产调
度的软件化建模与智能化决策,对项目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全流程实时监控,结合多维数据建模与智能分
析,在确保交付质量与客户满意度的前提下,持续优化企业经营效率指标,公司精益运营效果不断提升。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度,公司以软件及IT解决方案业务线为发展基石,经营体系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并在重点客群和
创新产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36亿元,同比增长9.29%;归属上市公司股
东净利润3.12亿元。公司收入规模稳步上升,在金融IT行业中处于前列。此业绩成果得益于深度参与金融机
构信创体系建设,持续巩固核心客户市场优势地位,同时前瞻性布局并落地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创新技术产
品,积极挖潜存量客户、开拓新兴客户,在产品和客户维度均取得突破性业务进展。
随着公司数智技术产品探索落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交付能力提升、业务数智化运营全面赋能客户创收
增利和降本增效,公司在中小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央国企等重点非金融机构客户的渗透率持续提升。按业
务板块及产品线划分,公司软件及IT解决方案条线收入30.07亿元,占比64.87%,其中金融科技解决方案产
品线收入13.00亿元,增速9.41%;人工智能及大数据创新产品线收入0.80亿元,增速65.29%。业务数字化运
营条线收入16.29亿元,增速12.18%,其中智慧客服及消费金融精准营销产品线收入8.20亿元,增速37.46%
。按客户类型划分,公司金融业客户贡献收入43.36亿元,占比93.52%,其中中小银行客户贡献收入4.47亿
元,增速17.26%;非银金融机构客户贡献收入3.66亿元,增速23.42%。此外,非金融业客户贡献收入3.01亿
元,增速23.77%。2024年,公司新增法人客户56家,其中中小银行客户14家,非银金融机构客户29家,非金
融机构客户13家。中小银行和非银金融机构收入增速显著快于公司整体增速,客户战略进一步验证。
与此同时,公司经营质量显著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61亿元,较上
年增加1.30亿元,同比增长99.25%,充分印证了企业在业务经营管控层面的深厚能力,以及主营业务单元稳
健的内生性增长动能。
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及大数据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及创新产品加速落地
人工智能领域是公司长期战略布局方向,其中AI大模型是技术战略储备的核心领域。在国产AI大模型技
术发展初期阶段,公司即前瞻性开展技术接口适配及金融业务场景探索性研发工作。目前,公司依托自然语
言处理(NLP)与大模型技术,通过整合阿里千问、智谱清言等开源技术框架与部分客户私有化部署的闭源
大模型,已形成多个具有行业示范效应的AI智能化应用产品及解决方案。
京北方AI大模型算法服务平台是公司大模型领域核心产品。该产品采用组件化、模块化的插拔式设计理
念,支持在业务系统工作流中快速集成AI能力,进行定制开发有针对性的AIAgent功能模块。针对金融机构
寻求AI赋能的高频场景,公司已发布智能反欺诈风控、智能资管投顾、智能运维、智能测试、企业知识助手
等应用产品,同时快速推进智能营销、智能客服、智能数据分析平台等产品的研发进程,助力客户实现业务
增值、运营效率提升及成本结构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在银行、非银金融机构、非金融领域均有大模型应用
落地案例,在手订单持续交付。
除AI大模型应用,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重点打造通用型数智技术产品,主要包括OCR智能识别平台、RPA
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及AI数字人系统。OCR智能识别平台基于京北方自研的深度学习引擎,融合多模态
语义解析技术,可用于通用文档、金融票据、身份证明、支付凭据、银行卡证等智能识别场景。该平台集成
异构数据资产管理、智能数据标注、模型管理、模型训练等能力,有效支撑客户构建数据治理体系,并实现
数据资产价值转化。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平台能够为企业提供虚拟数字员工,可以代替现有员工完成数据
采集、数据校验对账、数据转录、检查触发等工作,通过与生成式大模型深度融合,可在业务工作流中实现
AIAgent数智化虚拟员工部署,推动企业工作流向智能化范式转型升级。通过整合数字孪生技术,公司的AI
数字人系统能够进一步实现AIAgent的实体化构建,深度赋能客户渠道营销体系与智能客服应用场景。
作为数智技术体系的另一核心构成,大数据领域同样是公司战略投入的重点方向。公司数据业务聚焦数
据资产治理、数据分析及监管合规、大模型数据预处理等数据要素价值挖掘及应用方向。其中公司自主研发
的数据资产治理平台旨在构建完备的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数据架构并提升智能治理效能,在确保
数据合规性的同时深挖数据资产应用价值,同时满足大模型训练所需的高质量数据标准、支撑大模型的应用
落地。此外,公司已形成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解决方案体系,包括历史数据查询平台、客户信息治理平台
、客户画像与标签系统、指标管理平台、元数据管理系统、客户信息质检平台、数据可视化BI分析及综合报
表平台、监管报送一表通平台,形成从数据治理到价值转化的完整闭环,全面助力客户实现数据要素价值释
放。
在区块链及隐私计算领域,公司整合智能合约、加密算法、公私钥体系、共识算法、区块链结构等技术
,形成了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数字人民币系统三大核心产品。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
依托可信底层架构,有效支撑供应链金融、电子票据管理、跨境清结算、薪酬代发及预付卡管理等多元化金
融服务场景,通过全流程数据存证与穿透式监管能力,显著提升金融业务全流程的安全等级与合规水平。供
应链金融服务平台创新性兼容应收账款融资、预付款融资及存货质押融资三大主流业务模式,依托智能合约
实现业务自动化处理与风险实时监控,助力中小企业优化融资渠道并降低交易成本。公司深度布局数字人民
币生态圈,参与多家国有大行数字人民币关键系统的建设,包括智能合约平台、货币桥、数字钱包应用、第
三方支付、数币中台等。在央行数字货币(CBDC)跨境应用场景中,公司作为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CBDC
Bridge)的核心合作供应商,为银行提供跨境支付系统技术支持。公司数字人民币系统还覆盖生活消费、政
务服务、融资服务、财富管理、智能合约预付卡、跨境支付结算等多种生态领域,全面支持个人用户、企业
客户及政府机构构建标准化及定制化应用场景。
为满足各类创新产品交付落地,公司多年精心打造盘庚测试云平台。该平台融合了测试管理、自动化测
试、性能测试、云真机管控和精准测试等多个子产品,为测试工作提供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工具和解决方案
。平台已获得国家级信创认证,已同步完成纯血鸿蒙系统的技术适配,并整合AI大模型能力,智能生成测试
大纲和测试用例。公司拥有该产品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众多金融客户的各类系统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
支撑信创建设、赋能数智运营的金融行业解决方案稳步提升
公司金融行业解决方案覆盖客户的渠道类、管理类、核心类系统,并聚焦重点细分领域持续提升专业化
产品服务能力,满足金融业信创建设需求。
在渠道类系统方面,公司正式推出智能化渠道产品体系。该体系涵盖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统一移动开发平
台构建的手机银行系统、轻量化小程序平台、鸿蒙系统适配版移动应用,以及网上银行解决方案与渠道运营
中台等核心组件,旨在赋能金融机构实现电子渠道产品的创新迭代与服务体系升级。该产品体系有效支撑开
放银行模式构建及场景化金融生态布局,延伸金融服务触角,实现服务协同、营销协同。基于原生鸿蒙终端
设备渗透率的持续提升,金融机构将加速推进渠道类产品智能化升级进程。
在管理类系统方面,公司重点打造大资管产品线。以金融大资管平台、理财销售业务系统、基金代销系
统及智能资管业务助手组件的“3+1”核心产品体系为基础,将AI大模型、OCR、RPA等技术组件深度融入资
管业务场景。智能资管业务助手已在国内某公募基金实现落地应用,为后续拓展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资管
客户提供了可复制模板。在理财销售系统方面,新增理财子公司产品代销模块,支持从产品准入、交易对账
到佣金结算的全流程线上化管理,助力中小银行完善符合监管导向的理财代销业务能力。此外,公司正探索
将客户标签管理、智能推荐等互联网营销思路引入理财销售场景,推动系统从基础业务支持向智能化运营赋
能升级。
公司在运营及风险管理类系统的传统优势领域,全面升级集约化运营平台、运营管理与风险监控系统、
数字档案管理系统、以及监管报送“一表通”解决方案。集约化运营平台借助人工智能和工作流技术,将分
散作业活动中的人员、系统、数据、规则等进行聚合,采用中台化架构对产品进行重构升级,整合大模型业
务助手,辅助策略决策,大幅提升业务处理效率。运营管理与风险监控系统以大数据技术为依托,通过实时
或T+1风险模型对银行运营操作风险进行监控管理,对银行业务运营进行量化分析和精准评估,为管理层提
供高时效的风险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数字档案管理系统面向金融行业的档案进行数据接收、整理、保管、
利用、鉴定、编研、统计、安全等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利用AI大模型、大数据、OCR、ES检索、切片技术
等新质生产力赋能金融档案工作。运营管理类产品助力客户构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业务垂直运
作管理的新型智慧流程银行。监管报送"一表通"解决方案通过构建覆盖监管数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体系,实
现对数据采集、整合、加工、报文生成环节的标准化管控,有效保障数据要素的完整性与合规性,为银行建
立监管数据报送体系提供数智化支撑。
核心类系统领域,公司深度参与银行核心系统建设,在新核心分布式技术平台、架构、业务领域、数据
迁移等多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涉及信贷管理、现金管理、支付结算等核心业务场景。同时,公司为银行客户
提供全面的核心业务系统测试服务,涵盖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在信创背景下,
公司特别注重对国产化软硬件环境的适配测试,确保系统在信创生态下的稳定运行。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和
手动测试相结合,服务包括测试用例设计、缺陷管理、测试报告生成等,帮助银行识别并修复潜在问题,提
升系统质量和用户体验,保障银行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支持银行实现信创转型目标。
除上述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公司具备向金融机构提供涵盖普惠金融、数智营销、数字信贷、模型风控等
领域的咨询服务。依托机器学习算法与知识图谱技术,通过多维度数据整合构建360度全景客户画像,公司
咨询团队能够系统识别不同客群的差异化金融需求,全面助力银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