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日久光电(00301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003015 日久光电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柔性光学导电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触控显示材料(行业) 5.70亿 97.80 1.53亿 98.81 26.7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284.98万 2.20 183.92万 1.19 14.31 ───────────────────────────────────────────────── 导电膜产品(产品) 3.72亿 63.73 1.55亿 100.17 41.62 OCA光学胶(产品) 1.58亿 27.11 -208.41万 -1.35 -1.32 光学膜(产品) 2944.78万 5.05 -25.77万 -0.17 -0.8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284.98万 2.20 183.92万 1.19 14.31 其他配套产品(产品) 1110.54万 1.90 --- --- --- ───────────────────────────────────────────────── 国内(地区) 5.77亿 98.96 1.51亿 98.03 26.23 国外(地区) 606.53万 1.04 --- --- --- ───────────────────────────────────────────────── 直销(销售模式) 5.38亿 92.31 1.46亿 94.82 27.20 经销(销售模式) 4483.34万 7.69 800.01万 5.18 17.84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触控显示材料(行业) 2.73亿 97.57 7381.88万 98.81 27.07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678.82万 2.43 88.96万 1.19 13.10 ───────────────────────────────────────────────── 导电膜产品(产品) 1.81亿 64.86 7501.35万 100.41 41.38 OCA光学胶(产品) 7490.37万 26.80 -175.27万 -2.35 -2.34 光学膜(产品) 1102.49万 3.94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78.82万 2.43 88.96万 1.19 13.10 其他配套产品(产品) 552.23万 1.98 --- --- --- ───────────────────────────────────────────────── 国内(地区) 2.77亿 99.14 7341.37万 98.27 26.49 国外(地区) 240.80万 0.86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触控显示材料(行业) 4.71亿 98.59 1.04亿 98.77 22.16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673.98万 1.41 129.70万 1.23 19.24 ───────────────────────────────────────────────── 导电膜产品(产品) 3.21亿 67.24 1.20亿 112.99 37.19 OCA光学胶(产品) 1.30亿 27.27 -1448.53万 -13.69 -11.12 光学膜(产品) 1442.18万 3.02 -55.03万 -0.52 -3.82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73.98万 1.41 129.70万 1.23 19.24 其他配套产品(产品) 506.79万 1.06 --- --- --- ───────────────────────────────────────────────── 国内(地区) 4.68亿 97.93 1.01亿 95.15 21.49 国外(地区) 988.04万 2.07 512.75万 4.85 51.90 ───────────────────────────────────────────────── 直销(销售模式) 4.38亿 91.62 9831.16万 93.02 22.45 经销(销售模式) 4004.01万 8.38 737.92万 6.98 18.4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触控显示材料(行业) 2.13亿 98.66 5434.36万 98.56 25.53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288.22万 1.34 79.40万 1.44 27.55 ───────────────────────────────────────────────── 导电膜产品(产品) 1.54亿 71.29 6094.20万 110.50 39.62 OCA光学胶(产品) 5498.35万 25.49 -658.60万 -11.94 -11.98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88.22万 1.34 79.40万 1.44 27.55 光学膜(产品) 204.65万 0.95 --- --- --- 其他配套产品(产品) 203.13万 0.94 --- --- --- ───────────────────────────────────────────────── 国内(地区) 2.11亿 97.97 5288.91万 95.92 25.02 国外(地区) 438.78万 2.0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7.7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707.86│ 13.22│ │第二名 │ 4289.75│ 7.36│ │第三名 │ 3582.95│ 6.15│ │第四名 │ 3272.31│ 5.61│ │第五名 │ 3162.71│ 5.42│ │合计 │ 22015.58│ 37.7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7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3.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001.13│ 22.22│ │第二名 │ 4593.44│ 17.01│ │第三名 │ 2667.60│ 9.88│ │第四名 │ 2390.57│ 8.85│ │第五名 │ 1406.38│ 5.21│ │合计 │ 17059.11│ 63.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公司所处行业概述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细分行业为触控显示应用材料行业。围绕湿法 精密涂布、精密贴合、真空磁控溅射镀膜三项核心技术,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单一产品结构逐渐发展 成包含导电膜产品、光学膜产品、光学胶产品、配套原材料产品的多元化业务结构。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消 费电子、汽车电子、商业显示、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等领域。自“十四五”以来,光学薄膜作为新型显示材 料受到了国家多项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 明确将“新型显示材料”列为重点突破领域、中国工程院发布《面向2035的新材料强国战略研究》指出关键 战略材料领域发展重点及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了高端光学膜、新型显示材料在内的新材料。公司目前的导电 膜产品、光学膜产品、光学胶产品等作为制备触控显示器件的常用材料,具备技术领先、创新体系完善的核 心竞争优势,与国家“十四五”新材料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既符合《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对 电子功能材料的规划,又响应了双循环战略下进口替代的迫切需求。 2、公司行业地位概述 公司被评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并被认定为省级光学薄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获得当地转 型升级创新发展示范企业、科技成长型“小巨人”重点培育企业等称号。主营业务之一的ITO导电膜实现了 国产替代,根据富士总研(FujiChimeraResearchInstitute,Inc.)最新发布的2024年度研究报告,公司ITO导 电膜的全球市场占有率预计达到52%。公司围绕核心技术,通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费用占比 达5.80%),已形成覆盖显示材料全产业链的产品矩阵,构建了上下游垂直整合能力,凭借着ITO导电膜的国 产化龙头地位和光学膜的技术突破,深度绑定消费电子与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双赛道,致力于成为在触控显示 行业中具有技术领先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 3、公司所属行业发展特征 ①手机应用ITO导电膜业绩略有下滑,低方阻ITO导电膜游戏机应用实现差异化增长 2024年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呈现显著结构性调整。据Canalys最新报告显示,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 量达2.85亿台,同比增长4%的复苏态势下,显示技术迭代正深刻重构产业格局。OLED面板凭借显示性能优势 加速替代LCD,TrendForce数据显示其渗透率已突破60%,直接导致LCD手机市场份额持续收缩。更关键的是 ,存量LCD手机领域正经历触控技术二次革命:内嵌式in-cell技术通过将触控功能集成至显示面板内部,相 较外挂薄膜式方案在厚度减少0.3mm、透光率提升15%的同时,良品率已从三年前的65%攀升至2024年的88%, 驱动其在LCD手机渗透率突破75%。双重技术夹击下,以手机为主要应用场景的外挂薄膜式ITO导电膜市场空 间遭遇系统性挤压。 作为该技术核心材料供应商,公司主营高方阻ITO导电膜业务受到直接冲击。报告期内,以手机、平板 为主要应用的高方阻ITO导电膜实现营业收入17,706.75万元,同期下降4.93%。尽管外挂方案在异形屏定制 领域保有10%-15%的利基市场,但难以扭转技术替代大势。值得关注的是,在游戏机触控按键领域,低方阻I TO膜通过替代传统机械开关实现差异化增长,该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873.07万元,同期上升22.83%,但目前 仅占导电膜业务总量的26.57%,尚不足以对冲手机业务萎缩。 ②差异化产品业绩稳步提升,满足中大尺寸应用端客户需求 Metalmesh(以下简称“金属网格”)与ITO相同也是一种导电材料,在PET、COP、PC等基材上形成极细 的金属网格线,网格线线宽一般小于10um,相较于ITO材料导电性能更优,目前大致分为以LG、Fujifilm为 代表的Agmetalmesh(银金属网格)和以松下、正海科技为代表的Cumetalmesh(铜金属网格)。公司生产的 铜膜,隶属铜金属网格,通过磁控溅镀工艺,配合下游客户完成Cu层和黑化层后,由客户进行后道蚀刻等工 序形成Cumetalmesh。 铜金属网格使用细铜线形成的网格作为导电层,具有更低的方阻,TP触控通道可以做到更多,间距更窄 ,触控精度≤1mm,相比纳米银实时响应更加精确快速,且可靠性高,使用过程更加稳定。另外,铜金属网 格可以实现任意角度φ10mm的弯曲,可满足柔性应用触控要求,与此同时,该技术还可以实现电容+电磁一 体化触控,该组合触控方式可以实现手和笔的同时触控。整体来讲,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制程简单、良率高 、可卷曲和低方阻等特点,使其更适合大尺寸触控应用,如智能家居、商用显示、智慧教育、办公会议、影 视传媒、医疗等。 然而,金属网格电容触控技术受限于印刷工艺水平,在高像素下容易产生莫尔条纹,因此现状更多被应 用在分辨率不高、使用距离较远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电视等产品上,完全抑制莫尔条纹是金属网格技术 的最大挑战,随着这一技术壁垒的突破,铜膜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提供更好的视觉体验。报告期内,以笔记 本电脑为主要应用的铜导电膜实现营业收入1,596.50万元,同期上升1.25%。 ③车载应用调光导电膜加速业绩增长,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调光玻璃作为新一代功能材料,通过集成光学控制技术实现了从基础功能向智能交互的跃迁。当前 产品不仅具备隔热(红外线阻隔率≥85%)、隔音(降噪系数达35dB)、动态透光(透光度5%-80%可调)等 核心性能,更依托智能化控制系统延伸出紫外线防护(UV阻隔>99%)、能耗管理(综合节能效率提升40%) 、空间优化等创新价值。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智能调光玻璃市场销售额达到了2.9亿美 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4.3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6.0%(2025-2031年)。其中EC(电致变色) 技术路线凭借其零功耗维持特性,市场占有率已提升至54.3%,继续领跑技术迭代进程。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革命中,全景天幕玻璃正从设计选配项转型为智能座舱标配组件。行业数据显示,20 24年新能源车全景天幕渗透率已达到14.4%,较上年同期增加7.7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标配装配率为28 .6%,增幅达11.6个百分点。面对高强度日照带来的热辐射挑战(天幕区域热感强度可达800W/m2),智能调 光玻璃通过光谱选择性调控技术,可使座舱降温幅度达8-12℃,推动其在天幕解决方案中的渗透率快速攀升 。据S&PGlobalMobility预测,2024年智能调光玻璃在配备全景天幕车型中的采用比例将突破25%,头部材 料供应商订单可见度已延伸至2026年。 公司作为全技术路线的调光材料方案商,已完成PDLC(聚合物分散液晶)、SPD(悬浮粒子)、EC(电 致变色)及LC(染料液晶)四大技术平台建设。目前在售的产品以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为主要应用场景 ,实现隔热降温、自动调节玻璃透光度的功能,并且减少眩目情况产生,进而达到降低行车安全隐患的目的 。该产品于2022年投入量产以来,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694.66万元,同期上升 122.70%。同时,公司也积极配合客户在智能穿戴、建筑等其他应用场景提供调光导电膜的技术支持,目前 已完成了前期样品认证,部分客户已形成销售。 ④光学膜成功实现量产销售,进一步配合客户进行多场景应用开发 AR光学膜(防反射/防眩光/防指纹三合一功能膜)通过提升显示透光率(+4%)、对比度(30:1→70:1 )及降低环境光反射干扰,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电视)、医疗设备( 内窥镜显示器/手术导航屏/医疗监护仪等)、商业显示等领域。其核心工艺分为两类:干法工艺采用真空磁 控溅镀多层膜系实现更高光学性能,湿法工艺通过涂布低折射率材料(等效折射率≈1.4)降低成本。当前 市场以日韩厂商为主导,但国内企业正加速技术突破,全球减反射膜市场规模在2023年达到48.6亿元人民币 ,预计2030年将突破7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5.2%。消费电子仍为最大应用领域(占比超70%), 而车载显示增速最快(CAGR8.5%)。市场增长主要受三大技术趋势驱动: (1)无偏光显示技术(COE):三星、京东方等厂商通过“Pol-less”方案(彩色滤光片+微腔结构) 替代传统圆偏光片,虽反射率较偏光片高2%,但可降低屏幕厚度(50-100μm)、功耗及材料成本。COE需搭 配AR膜以抑制外部反射(整体反射率降幅超4.2%),目前国内OLED产线已全面布局该技术。 (2)折叠屏需求增长: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预计突破2300万台,占高端机市场18%,AR膜通过增 透效应弱化屏幕折痕可视性,成为关键配套方案。 (3)车载显示升级:2024年车载显示屏市场规模达210亿美元,大尺寸/曲面屏占比提升至35%。AR膜结 合OCA光学胶可同时解决强光反射(透光率提升4%)与防爆需求(降低玻璃碎裂风险),适配钠钙玻璃良率 难题。目前,公司光学膜系列在售的产品主要以车载显示为主,报告期内,该系列产品实现营业收入2,944. 78万元,同比增长104.19%。另外,在消费电子、医疗、商显等其他应用领域方面正积极配合客户相关项目 进行样品认证,并取得了部分认证通过。 ⑤OCA光学胶白牌市场口碑良好,曲面应用新品取得客户样品通过 公司OCA光学胶产品凭借优异的光学性能和稳定的封装效果,在客户端口碑良好,2024年出货量与市场 份额显著提升,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然而,受市场价格竞争加剧及持续高研发投入影响,报告期内尚未实 现盈利。公司当前重点开发的耐折叠和曲面OCA光学胶已通过客户端初步认证,曲面OCA光学胶已形成部分销 售,未来将结合自研光学膜产品形成产业链协同优势,进一步强化产品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OC A光学胶实现营业收入1.58亿元,同比增长21.3%,显示出较强的增长动能。 OCA光学胶作为显示屏组装的刚需材料,受益于液晶显示、OLED及新兴应用领域(如折叠屏、车载显示 、VR/AR)的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根据最新行业数据,2023年中国OCA光学胶市场规模为94.11亿 元,2024年预计突破106.28亿元,同比增长13%。全球市场规模方面,2023年需求量为4857.2万平方米,市 场规模达84.09亿元。从未来应用的发展来看,OCA光学胶应用的新赛道正在不断拓展,如折叠屏产品、车载 显示、VR显示等。与传统直板手机相比,折叠屏手机的屏幕更大,柔性显示屏幕结构层数更多:包括柔性玻 璃盖板(UTG)、OCA胶、偏光片、触控模组、AMOLED柔性屏、柔性基材等,结构更加复杂。OCA胶作为手机 中的“光学胶水”,在叠层结构复杂的折叠屏中OCA胶用胶量将会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车载显示屏由于工 作环境特殊,往往需要耐受车内超高温环境,还需要在日常行车的高亮阳光直射下的环境下有着良好的显示 清晰度,这需要车载显示使用的OCA胶不能与传统智能手机相同,要使用高耐热、抗紫外的OCA光学胶。随着 车载显示大屏化、多屏化发展,车载显示赛道也成为OCA光学胶新的增长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触控显示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定制化开展相关功能性薄膜的研发和加工服务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ITO导电膜,该产品为具有优异导电性能及光学性能的薄膜材料,是目前制备触摸 屏等器件最常应用的高透光学导电膜材料,可应用于各类触控方式的人机交互终端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商 用显示、工业控制、办公、教育等场景。 公司拥有精密涂布、精密贴合、磁控溅射等核心技术,具备复杂光学膜系的设计和研发能力,并通过上 述核心技术实现了IM消影膜、PET高温保护膜等主要原材料的自制,实现了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同时,公司围绕着触控显示应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从单一产品结构逐渐发展成包含导电膜产品、光 学膜产品、光学胶产品、配套原材料产品的多元化业务结构,逐步实现了下游市场应用场景的扩展和升级。 2、公司主要产品介绍 (1)导电膜产品 ①高低方阻ITO导电膜 ITO导电膜是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在透明有机薄膜材料上溅射透明氧化铟锡导电薄膜镀层得到的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150Ω方阻ITO导电膜,另有25Ω、40Ω、60Ω、80Ω、100Ω及120Ω方阻ITO导电膜。其 中,高方阻ITO导电膜有150Ω、120Ω及100Ω,主要用于消费电子产品,低方阻ITO导电膜有25Ω、40Ω、6 0Ω及80Ω,主要用于中大尺寸商业显示类产品。 ITO导电膜具有良好的光学透光性能和导电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触摸屏领域。公司产品处于产业链的中 游,上游为光学级PET基膜、靶材、化学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触控模组生产厂商。电容式触摸屏是利用人 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的,因此同时具备高透光性和导电性能的ITO导电膜为制作触控模组最常用的主要原 材料之一。 ②铜导电膜 铜导电膜是一种金属类的导电膜,可以分为单面、双面导电两种,在铜金属镀层上方和下方加入黑化层 还可以有效阻止铜导电层表面氧化,改善其导电性、降低反射。该产品的优势有方阻低、透过高且保证金属 导电膜制得的线宽和线高可调,不容易被肉眼发现。目前该产品主要应用于笔电、平板电脑等各种大小尺寸 显示器中。 ③EMI膜 EMI膜即电磁屏蔽膜,是一种新型的电子薄膜材料,属于近场通信技术(NFC)及无线充电(WPC)领域。其 通过特殊材料制成屏蔽体,能将电磁波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使其电磁辐射受到抑制或衰减,从而有效抑制 电磁干扰。EMI膜直接下游为柔性线路板(FPC),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等 )、汽车电子、通信设备等领域,实现有效抑制电磁干扰。 ④MITO薄膜 MITO薄膜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具有优异的光电特性和导电性,在触摸屏技术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 前TP厂商制程中会在ITO上方印刷导电银浆,利用激光工艺进行蚀刻,作为边部走线,精度为25μm左右,线 宽较宽,不适合做窄边框的产品。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公司开发的MITO表面镀铜的金属导电膜,兼 具ITO层与金属镀层特性,其优势是超低方阻、功耗低,电极粘着性好,保证金属导电膜的边部走线线宽能 够达到3-10μm,利于窄边框产品的实现,可应用于消费电子(手机、平板等)。 ⑤调光导电膜 调光膜的工作原理是导电膜作为两端电极外加电压,中间调光材料在外加电压的电场作用下发生透过率 、反射率、吸收率等光学性能变化,实现调光效果。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调光膜技术主要有三大技术路 径——PDLC(高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技术、EC(电致变色)技术和SPD(悬浮粒子装置)技术。PDLC(高 分子聚合物分散液晶)原理是在调光薄膜断电(OFF)状态下,中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呈无序排列状态,阻 挡光线穿透薄膜,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乳白色的不透明状态。在调光薄膜通电(ON)状态下,电场作用下薄 膜中间的高分子液晶材料有序排列,可使光线能透过薄膜,这时看到的效果便是透明无色的薄膜态。SPD( 悬浮粒子装置)其实就是加入了悬浮粒子在玻璃夹层中,断电时布朗运动粒子随机排布,可以吸收99%以上 的可见光。EC(电致变色)技术原理是离子在外加电压的电场作用下,迁入(或迁出)至电致变色层内,使 电致变色材料的价数减少(或增加),在达到平衡前,电致变色材料的光化学性能发生变化导致颜色发生变 化,当达到平衡后,电致变色材料颜色变化达到稳定。 公司着力研发的调光导电膜覆盖上述三种技术应用。目前公司已实现量产的调光导电膜主要目标市场为 汽车天幕、侧窗、后视镜等,实现隔热降温、自动调节玻璃透光度的功能,并且减少眩目情况产生,进而达 到降低行车安全隐患的目的。 (2)光学胶产品 OCA是一种光学胶(OpticallyClearAdhesive),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的特种粘胶剂。该产品主要应 用于电器及电子面板的粘贴等领域。该产品厚度薄,具有优良的粘合效果及优异的防水及耐高温等特性,可 用于触控模组的加工过程,如两层ITO导电膜之间、ITO导电膜与玻璃盖板之间、触摸屏与显示屏之间的贴合 等。 目前公司的OCA光学胶以消费电子应用为主,与ITO导电膜的客户群体较为一致,且OCA光学胶与ITO导电 膜的应用场景紧密相关。公司进行OCA光学胶开发,丰富了公司产品结构,同时开拓客户的难度小、成本低 ,公司现有下游客户易于接受公司的OCA光学胶,以使各类原材料的特性保持配套,保证触控模组的稳定性 。 为持续向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光学胶产品、拓展光学胶产品的应用场景,公司正配套光学膜产品进行 耐折叠OCA光学胶和曲面OCA光学胶的研发。 耐折叠OCA光学胶主要应用于折叠屏手机的外屏保护和柔性盖板与OLED之间的贴合,产品厚度一般为25u m、50um。目前公司研发的耐折叠OCA光学胶主要有两种产品:一种是在2A/3A功能PET基材上涂布折叠光学胶 ,再贴合一层离型薄膜制备成折叠屏专用2A/3A光学保护膜;另一种是在重离型膜面涂布折叠光学胶,再贴 合一层轻离型膜制备成无基材折叠光学胶带。两种产品都是目前折叠屏需要的重要粘接保护材料。其优点是 高清晰、高透光性(全光透过率≥90%)、高粘着力、低模量、高耐候、耐弯折、长时间使用不会黄变。相比 消费电子应用OCA光学胶,其特点是模量低,并且不同温度条件下,其模量差异小,非常适合弯曲折叠要求 ,其耐弯折性能可达20万次以上。目前已完成了前期开发及工艺验证,客户端认证样品过程中。 曲面屏用光学胶主要应用于3D盖板和OLED之间的贴合,产品厚度一般为75um、100um、125um。该产品是 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 。公司开发的是全UV型曲面屏用光学胶,其优点是高清晰、高透光性(全光透过率≥90%)、高黏着力、高耐 候,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变、剥离及变质问题,相比消费电子应用OCA光学胶,其特点是模量相对低,适 合曲面和有弧度应力要求的贴合。目前已完成了试量产,客户端认证量产样品过程中。 (3)光学膜产品 ①光学装饰膜 公司依托核心技术,生产其他定制化薄膜产品,如光学装饰膜等。该产品系根据特殊的光学膜系设计, 在PET基膜上通过涂布、磁控溅射等工序进行加工,使产品呈现特定的视觉效果或具有特定的光学性能。 5G通信的一大特征是信号传输速度更快,波长更短,金属材料将对5G信号产生严重干扰,加之金属后盖 也将对手机无线充电产生影响。因此手机后盖板材料将主要选择非金属材料。玻璃后盖板是目前外观、性能 、成本、规模产能等综合应用效果最好的方案,将会占据市场主流。而为了满足防爆需求,玻璃后盖板需要 加一层防爆膜。光学装饰膜产品可以在满足防爆要求的同时,实现一定的审美需求,下游客户会在此产品上 通过加工,实现金属色、炫彩、渐变等效果。公司的光学装饰膜可同时满足终端客户的关键诉求,如玻璃材 质后盖防爆的需求、一定的审美需求,以及配合无线充电、5G手机的天线等功能性需求。 ②2A/3A光学膜 2A/3A是防反射(AR)+防眩光(AG)+防指纹污染(AF)功能统称,AR是Antireflection的缩写,意为 防反射,通过多层光学设计,实现增透减反目的。AG是Anti-glare的缩写,意为防眩光,通过增加光学材料 表面Ra,改变反射光方向实现漫反射。AF是Anti-fingerprint的缩写,意为防指纹污染,通过增表面能,降 低表面张力,提高表面疏水/疏油能力,具有易清洁特点。该系列产品可广泛用于车载显示、折叠屏手机等 电子消费产品、液晶电视、电子相框等领域,其主要作用为提高对比度、增加显示色域,特别是改善户外可 视性问题。 2A/3A光学膜产品开发技术门槛非常高,该产品是目前显示领域要求最高的高端产品之一,其工艺/技术 路线和生产工序非常复杂,集成了光学设计、真空溅射技术、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等多种工艺/技 术,公司具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集成式量产经验,可开发和量产对客户极具吸引力的高性价比2A/3A光学膜 产品。 (4)其他配套产品 ①IM消影膜 IM消影膜是ITO导电膜的上游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精密涂布的方法,通过将PET基膜涂IM(IndexMat ch,即消影)层,使得膜上有ITO部分与无ITO部分的反射率趋于一致,从而实现消影的效果。在公司掌握自 产IM消影膜的相关技术前,IM消影膜核心涂布技术及贴合技术主要掌握在日系厂商手中。公司通过攻克涂布 过程中的彩虹纹问题、收卷阻滞问题,以及贴合过程表面细划伤、针眼点、翘曲、膜面凹凸点、膜面不平等 问题,实现了IM消影膜的自产,目前该产品全部为公司自用。 ②PET高温保护膜 PET高温保护膜是ITO导电膜的上游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PET基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形成均匀的 胶粘层,经过烘箱热风干燥、固化,贴合离型膜材料,并进行熟化,最终完成热固化制成PET高温保护膜, 用于ITO导电膜的制程保护。公司通过攻克雾度上涨、收缩率管控、低粘度、低析出和耐高温等技术难点, 实现了PET高温保护膜的自产,目前该产品全部为公司自用。 ③离型膜副成品 离型膜是配套公司丙烯酸类产品的主要原材料,该产品是以PET基膜为基材,在其表面涂布形成均匀的 有机硅涂层,经过烘箱热风干燥、固化,最后完成收卷用于公司OCA光学胶、PET耐高温保护膜等涂胶产品上 ,实现胶面保护。公司通过攻克离型力变化、残余率变化,以及离型膜对胶的剥离力变化等技术难点,实现 了离型膜的自产。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先进的技术优势和较强的技术落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触控显示材料行业。在发展早期,公司开展以磁控溅射镀膜为主的核心技术的开发 工作,并于2013年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ITO导电膜的量产。与此同时,公司通过对磁控设备的磁场 改造,增加了溅射镀膜效率和成膜致密性,实现了产品在相同阻值下ITO镀膜层的薄化,提升了产品的光学 透过性。公司通过对磁控设备抽气装置气能的改造,提升了设备抽力,缩短了制程中所必须的将腔体抽至真 空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配合复杂膜系的不断研发,公司对磁控设备的定制化能力也在不断加强 ,新增设备更符合公司新产品的工艺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而后,公司不断进行制造工艺技术及经验的积累,打造了实力较强的研发和生产团队,具备强大的技术 落地能力和工艺设计、优化能力,公司通过自主研发,陆续掌握了湿法精密涂布技术、精密贴合技术、真空 磁控溅射镀膜技术三项核心技术,围绕着触控显示应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系列越来越丰富,扩展了 市场应用领域,覆盖了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商显教育等重要应用场景,实现了由 初期的ITO导电膜的单一产品结构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