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乐普医疗(30000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03 乐普医疗 更新日期:2024-04-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疗器械、医药、医疗服务和新型医疗业态。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36.74亿 46.04 24.50亿 47.79 66.69 药品(行业) 30.44亿 38.14 20.91亿 40.79 68.69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行业) 12.62亿 15.81 5.86亿 11.42 46.40 ─────────────────────────────────────────────── 国内(地区) 69.53亿 87.13 47.11亿 91.90 67.76 国外(地区) 10.27亿 12.87 4.15亿 8.10 40.43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产品) 20.16亿 46.87 13.55亿 48.54 67.21 药品(产品) 15.99亿 37.18 11.15亿 39.95 69.74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产品) 6.86亿 15.96 3.21亿 11.51 46.81 ─────────────────────────────────────────────── 国内(地区) 38.25亿 88.92 26.02亿 93.21 68.03 国外(地区) 4.77亿 11.08 1.89亿 6.79 39.74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58.79亿 55.41 35.09亿 52.95 59.68 药品(行业) 34.38亿 32.41 25.26亿 38.12 73.47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行业) 12.93亿 12.18 5.91亿 8.93 45.76 ─────────────────────────────────────────────── 国内(地区) 95.29亿 89.81 61.78亿 93.23 64.83 国外(地区) 10.81亿 10.19 4.49亿 6.77 41.50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产品) 29.90亿 56.06 17.85亿 53.90 59.71 药品制剂业务(产品) 15.34亿 28.75 12.43亿 37.51 81.02 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产品) 5.96亿 11.17 2.41亿 7.28 40.48 其他(补充)(产品) 2.14亿 4.01 4318.18万 1.30 20.17 ─────────────────────────────────────────────── 国内(地区) 46.51亿 87.20 30.49亿 92.05 65.55 国外(地区) 6.82亿 12.80 2.63亿 7.95 38.5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160.40│ 1.52│ │第二名 │ 10500.55│ 1.32│ │第三名 │ 7840.27│ 0.98│ │第四名 │ 6758.75│ 0.85│ │第五名 │ 6519.49│ 0.82│ │合计 │ 43779.45│ 5.4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7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816.64│ 1.50│ │第二名 │ 3875.90│ 1.21│ │第三名 │ 3065.27│ 0.96│ │第四名 │ 3005.40│ 0.94│ │第五名 │ 2924.09│ 0.91│ │合计 │ 17687.30│ 5.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是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板块分为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 健康管理,根据公司收入主要来源情况,公司主要属于医疗器械行业。 1.行业基本情况 (1)产业规模稳健增长,企业数量持续增加 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测算,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营业收入达1.3万亿元,同比增长12%,产业 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2017-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整体营收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行业保持良好发展趋 势。在行业规模持续增长的情况下,医疗器械领域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根据众成数科统计,截至2023年底, 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36675家,与2022年底相比增长8.54%,其中可生产Ⅰ类产品的企业25817家,同比 增长9.68%;可生产Ⅱ类产品的企业17187家,同比增长8.50%;可生产Ⅲ类产品的企业2670家,同比15.48% 。未来,随着国内老龄化水平的提升、行业技术的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2)细分领域较为分散,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医疗器械行业主要可分为医疗设备、高值耗材、低值耗材、体外诊断四个细分领域。医疗设备类产品包 括医学影像设备、放疗设备、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产品研发壁垒较高,在四个细分领域中市场规模最大 ,市场集中度高,国产化率低。高值耗材类产品包括血管介入耗材、骨科植入耗材、神经外科耗材、眼科耗 材、口腔科耗材、血液净化耗材、非血管介入耗材等,细分市场分散,该类产品在国内厂商持续研发投入和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的影响下,国产化率正不断提升。低值耗材包括注射穿刺类、医用卫生材料及辅料、医用 高分子材料、医用消毒类、麻醉耗材等一次性医用材料,该细分领域研发壁垒较低,厂商数量众多,市场集 中度低,国产化率高。体外诊断类产品可分为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微生物诊断、血液诊断、PO CT(即时诊断)等,该领域进口品牌市占率较高,目前国内厂商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国产化率有望不断 提升。 (3)创新政策红利释放,商业化进程不断优化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激励和资本支持的背景下,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创新产品不断涌 现。2023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集中通过《医药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医疗装备 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要求聚焦临床需求和健康保障,强化医工协同,推进技术创 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61件,涵盖高值耗材、医用设备、IVD试剂等细分领域,同比 增长10.90%,其中47款为国产创新产品。2014年至2023年,国家药监局共批准创新医疗器械250件,创新产 品数量呈现持续增加的良好趋势。在国家积极鼓励创新,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浪潮下,行业加快形成“ 新质生产力”,在高端细分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等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实现医疗器械创新产业链, 行业竞争力持续提升,推动实现医疗器械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在商业化阶段,对于创新药械的多元化支付体系正在逐步探索完善中。2023年7月,上海市7部门联合出 台了《上海市进一步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多方合作加强商业健康保险产 品供给、完善创新药械价格形成机制、加快创新药械临床应用、加大创新药械医保支付支持等九个方面28条 措施,推进完善创新药械的后端支付机制,稳定前端产业预期。2023年12月,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委员提案时 表示,推动建立基本医保、商业健康保险等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鼓励将新技术、新药品、新器械纳入保 障范围,激发药品企业创新研发动力。在DRG/DIP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充分考虑新技术、新药品、新器 械的应用,科学测算病种分值,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4)带量采购机制成熟,成为医院采购主导模式 集中带量采购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三个级别,包括国家医保局主导的全国层面集中采购、多省联盟组成 的省际联盟集中采购和省内市级集中采购。截至2023年底,已开展集中带量采购的品种累计有100余种,其 中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骨科脊柱类、口腔种植体、冠脉扩张球囊、冠脉药物球囊、人工晶体等已实现全国 范围一轮及以上集中带量采购。在集中采购的不断实践下,其规则趋于完善,集中采购范围也将提速扩面。 2024年1月9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推动集采“扩围提质”,开展新批次国家组 织药品耗材集采,做好集采中选品种协议期满接续,实现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合计至少达到500个。 从集中采购的结果上来看,中标价合理稳定、控制品牌价差、价格联动逐步成为基本要求。在国家带量 采购的接续采购规则中,国家联采办推出保底中选和复活等机制,这些机制后续也在省际联盟采购中得到运 用,这些办法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中标率,使中标价格趋于稳定合理,从而在实现降低虚高价格的目的下,保 障企业的合理利润。 (5)国际化发展全面提速,产品国际竞争力提升 在发展初期,国内医疗器械领域以低值耗材为主,同质化程度较高,国际化竞争力弱。随着国内医疗器 械行业的不断发展,产业性能和竞争力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符合国际标准、质量优异的中国医疗器械产品正 逐步走向世界。2023年,随着海外市场对应急医疗器械产品需求影响下降,我国医疗器械出口产品以常规医 疗器械产品为主,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3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29.53亿美元,其中出口额535.50亿 美元,与2019年相比增长39%,年复合增速8.6%,实现了良好的增长。海外医疗器械市场前景广阔,且产品 定价体系较为自由,对国内企业的吸引力正不断提高,国内企业有望凭借产品性能实现海外市场准入,打通 海外销售渠道,提升国际化业务占比,提高我国医疗器械在海外的认可度,从而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公司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中国唯一覆盖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及服务涉及医疗器械、药 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最早研发心血管植介入器械的公司之一,拥有国家科 技部授予的“国家心脏病植介入诊疗器械及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称号,开发并商业化了数个“国产第一 ”,包括:无载体冠脉药物支架、双腔心脏起搏器、冠脉生物可吸收支架、冠脉切割球囊、生物可降解封堵 器等。公司还是国内第一个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心电监测的企业,为患者提供人工智能心电监测数字服务 。公司心血管疾病相关产品在真实世界经历长期大规模临床运用,品牌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肯定,形成了 公司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医疗器械尤其是心血管植介入领域,公司持续在冠脉植介入、结构 性心脏病、外周植介入、心脏节律管理、电生理、心衰等领域布局,持续研发创新,研发管线丰富,填补了 部分产品国内空白,推动了部分产品进口替代,引领了封堵器可降解化,从而促进了行业发展。作为研发驱 动型企业,公司秉承“研发一代、注册一代、生产销售一代”的原则,截至2023年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20 69项,国内外上市产品600余个,NMPA批准的II、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609个,美国FDA认证33项,欧盟CE认 证241项。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作为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践行“创新、消费、国际化”,业务板块 分为医疗器械、药品、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在创新方面,公司持续研发投入,推进医疗器械尤其是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研发,截至报告披露日, 研发管线内重要产品均如期获批。2023年9月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获批,这是全球首款可 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2024年1月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设备获批。该产品主要通过在球囊低 压扩张时向病变提供未聚焦、圆周和脉冲式的机械能以高效和安全地破坏浅表与深层钙化,从钙化病变内部 造成钙化斑块多发、微小的碎裂,使钙化斑块松散却不影响血管内膜的完整性,达到钙化斑块修饰的效果, 扩大管腔面积,改善血管顺应性,为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选择。2024年1月冠脉乳突球 囊扩张导管获批,该产品是冠脉狭窄部分扩张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表面分布了一排排的乳状突起,在高压扩 张时这些乳状突起可以压裂硬斑块,并且在扩张时稳定停留在相应位置,避免滑动。在放置完支架后,乳突 球囊的特殊结构可以使支架形成良好的贴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重要创新产品研发 进展顺利,未来公司仍将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推进医疗器械尤其是心血管植介入创新产品的研发,逐步实现 相关产品商业化,驱动业绩成长。 在国际化方面,目前公司已有众多产品获得CE、FDA认证,涉及血管通路、封堵器、体外诊断、外科麻 醉、监护类等一系列产品。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实现243项医疗器械产品欧盟CE认证。公司海外渠道广阔 ,已在亚洲、欧洲、北美、中东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广泛的销售网络。通过灵活的渠道销售以及多 元化产品组合策略,公司有望实现海外业务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海外各类行业学术会议和医 疗器械展会,通过对公司最新产品和技术成果的介绍,加大与全球经销商和学术届专家交流与合作,提升公 司产品美誉度,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持续推动产品的海外销售业绩增长。目前,公司马来 西亚产能建设中,为将来辐射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地区周边市场打下稳固基础。 (1)医疗器械 医疗器械板块是公司业务中收入规模最大的板块,细分业务板块包括心血管植介入、体外诊断、外科麻 醉等,其中心血管植介入是公司核心业务板块。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中国NMPA批准的II、III类医疗 器械注册证609个,欧盟CE认证243项、美国FDA认证33项。 心血管植介入:公司在该领域深耕,尤其在冠脉和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具备成熟的商业化产品和丰富的在 研管线,同时不断推进外周植介入、心脏节律管理、电生理、神经调节、心衰等领域产品的研发工作。 在冠脉植介入领域,公司产品目前已基本覆盖PCI手术全流程,包括影像诊断所需的DSA设备、建立介入 手术血管通路所需要的各类配件、PCI手术涉及的功能性球囊、传统金属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和药物球囊 等。公司是国内冠脉植介入领域龙头企业之一,坚持自主创新,结合临床需求,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研发工作 ,推广“介入无置入”理念。截止报告披露日,公司在冠脉领域新获批产品包括冠脉造影图像血流储备分数 计算软件、药物涂层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冠脉乳突球囊扩张导管、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设备 等,这些产品在影像评估、介入治疗、钙化处理等方面提供新助力,推动国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创新 发展。 在结构性心脏病领域,公司现有商业化产品主要为封堵器类,包括先心封堵器和预防心源性卒中封堵器 。在先天性封堵器领域,公司产品类型包括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 )封堵器。公司坚持创新,从一代(单/双铆)、二代(氧化膜单铆),逐步迭代升级,直至三代生物可降 解/生物可吸收。在预防心源性卒中封堵器领域,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2023年9月获批,这 是全球首款可降解PFO封堵器,该产品采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将起到临时桥梁作用,引 导自体组织生物修复后,逐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在成功闭合卵圆孔的同时,实现“植入无残留 ”,避免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效降低心源卒中发生率,减轻偏头痛、头晕等 症状,也为未来穿刺房间隔等介入治疗留出安全通路,带给患者长远期健康获益和生命质量的提升。 在其他心血管细分领域如外周植介入,截止报告披露日,快速血栓抽吸设备已成功取证。 公司持续推进心血管植介入领域研发工作,截止报告披露日,在冠脉植介入领域,锚定球囊已进入注册 补正阶段,冠状动脉窦脉冲球囊、雷帕霉素药物灌注系统已进入临床试验。 截止报告披露日,在其他心血管细分领域如外周植介入领域,大切割球囊、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设备进 入注册补正阶段,点支架、血管内扩张给药系统、雷帕霉素药物灌注系统、外周斑块旋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血栓去除装置进入型式检验阶段。心脏节律管理领域,兼容核磁共振全自动起搏器目前处于临床随访中。 电生理领域,射频静脉腔内闭合导管/设备已申报注册,肾动脉去神经超声消融导管/设备、房颤脉冲电场消 融导管/设备、房颤冷冻球囊导管/设备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经气管镜腔内冷冻治疗导管进入型式检验。神经 调控领域,植入式脑深部神经刺激器(DBS)已进入临床随访。在心衰领域,植入式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 )已完成首例临床入选,并启动多中心注册临床。 体外诊断:控股子公司北京乐普诊断产品包括体外诊断仪器设备及试剂耗材,覆盖生化、免疫(化学发 光)、分子、血液与凝血、POCT等各细分领域及重要技术平台。在生化领域,产品涵盖肝功、肾功、电解质 、糖代谢、血脂、心脏标志物等相关标志物检测,并继续推进高速生化、免疫等检测系统整合的全自动流水 线整体解决方案。在免疫领域,磁微粒直接化学发光免疫诊断平台已形成系列化产品,产品涵盖心脏标志物 、肿瘤、传染病、甲功、性激素、炎症、自身免疫抗体、糖代谢、骨代谢相关标志物检测,已布局的阿尔茨 海默症标志物、新血栓标志物(TAT、PIC、TM等)等项目也正在积极推进中。在凝血与血液诊断领域,输凝 血流水线支持血型、血栓弹力图端口连接,为输血科提供了全自动一体化解决方案。 截止报告披露日,2000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已于2023年10月取得注册证书,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试剂盒 (乳胶法)于2024年3月获批上市,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居家健康检测方案。 外科麻醉:控股子公司秉琨医疗主要聚焦外科用医疗器械及辅助麻醉护理类器械两大领域,具备相关领 域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完整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包括外科手术中使用的开放吻合器、腔镜吻合器、 超声刀设备、人体腔道扩张产品等外科用医疗器械,以及中心静脉导管包、有创医用血压传感器等各类辅助 麻醉护理类医疗器械。 目前,公司多款产品在各省际联盟集中采购中实现中标,正进一步开拓商业化销售渠道,以期实现市占 率稳步提升。在后续研发方向上,秉琨医疗将持续积极探索可吸收材料技术、生物材料技术、药械结合技术 以及能量驱动技术等在微创外科及辅助麻醉护理领域的创新场景应用。 (2)药品 公司是国内心血管疾病管理用药平台型公司之一,产品主要包括原料药和制剂。目前,公司共有90款药 品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截止报告披露日,恩格列净片 、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甲磺酸乐伐替尼胶囊、瑞舒伐他汀钙片、硝苯地平控释 片、甘精胰岛素、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顺利获批上市,进一步丰富公司在药品板块的业务布局。2024年1 月,公司已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硫酸氢氯吡格雷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拟中 标广东联盟阿莫西林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上述产品公司均有原料药自供。公司药品业务深耕OTC市场,基 于零售端做大做强的战略,公司进一步推动销售渠道下沉,在县域市场进行药品业务的新渠道开拓。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布局心血管创新药物,控股上海民为生物。该公司聚焦心血管、内分泌、代谢疾病 及其并发症等领域,拥有GPCR激动剂筛选平台LAGMA和RAF超长效分子开发平台,可筛选具有多功能的大分子 ,并延长大分子药物半衰期,减少用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截至报告披露日,该公司自主研发的GLP-1/ GCGR/GIP-Fc融合蛋白MWN101已开展II型糖尿病和肥胖的Ⅱ期临床试验,该产品是国内第一家进入临床二期 的GLP-1/GCGR/GIP-Fc三靶点GLP-1类产品。 截至报告披露日,公司自主研发的度拉糖肽注射液生物类似药正在进行III期临床研究,适应症为II型 糖尿病;司美格鲁肽生物类似药已申报IND,用于治疗糖尿病及肥胖患者;治疗儿童近视的阿托品滴眼液已 获得临床批件,开展I期临床研究中。 (3)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公司通过心血管专科医院、医学诊断实验室、药械电商平台等,提供心血管疾病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 报告期内,合肥心血管医院营收同比增长42.45%,手术量同比增长33%。医院临床技术团队以知名专家为核 心,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医疗服务,打造心血管专科优势竞争力;依托公司心血管平台化布局优势,成本优 势明显;依托公司心血管植介入研发布局,构建临床及动物试验科研基地,在新技术新产品新疗法形成科研 优势。在健康管理方面,公司基于乐普云平台,聚焦医疗级心脏监测、居家健康监测及智慧康复护理三大服 务,为各级医院和个人消费者提供各类生命体征监测产品和服务,其中公司以AI-ECG为核心的生命体征监测 产品品类丰富,可实现动态心电、静态心电、床旁监护、可穿戴遥测等多种功能,有助于医院信息化建设提 高诊疗效率,同时为患者居家生命体征监测提供便利。 公司重视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运用,在内部设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截至报告披露日,无创血糖仪NeoG LU已提交注册申请,目前处于补充资料阶段,预计年内有望获批上市。依据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新一代植入 式CGM产品NeoGLUCOMFORT可实现免校准,目前已完成临床试验,处于注册资料准备阶段,准备提交注册申请 。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的GluRing无创连续血糖仪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预计2024年下半年提交注册。针 对中国视光医师资源短缺这一痛点,公司还将人工智能应用于角膜塑形镜验配上,推出AI角膜塑形镜智能评 估系统“乐普菁眸AI”。该系统能够有效改善眼科医生、视光医生和视光师在配置角膜塑形镜过程中,过度 依赖经验选择镜片和评估参数等问题,在智能评估结果中提供最佳方案,同时可大幅缩短验配时间,也减少 因反复试戴而可能导致的交叉感染风险,助力国家近视防控工作高质量发展。 2.经营模式 (1)盈利模式: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心血管领域的医疗器械、药品,并提供相应医疗服务;同时公司还拥 有部分非心血管医疗器械类业务。在医疗器械和药品领域,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代理销售或直接销售医疗器 械及药品取得销售收入,在医疗服务领域,公司通过向医疗机构或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取得销售收入,公司的 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差额。 (2)销售模式: 按照各国准入标准,公司产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销售模式包括直销和代理,销 售模式根据产品特性、当地政策、市场环境、终端客户采购习惯等原因变化。在院内渠道方面,公司针对不 同科室组建了多个销售及营销团队,有针对性地实施产品的销售及营销活动,子公司根据其产品的专业性也 建立了相关销售及营销团队。针对不同部门、不同附属公司的业务板块,公司加强业务板块间的沟通交流, 分享专业知识、市场洞见和客户服务经验。在院外渠道方面,公司划分为OTC药店团队和线上电商团队,由 不同销售团队通过直销和代理结合的方式进行产品销售。此外,国际业务部负责公司产品的境外销售。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基地主要集中位于北京、深圳、河南、浙江等。公司致力于“精益生产”的生产模式,主要遵 循“以销定产,动态跟踪”、“工艺优化,提升效率”、“协同办公,适当备货”的原则,努力追求“提质 、增效、降本”,逐步实现精益制造。 (4)研发模式: 公司研发中心主要位于北京,内部研发分为两级:(1)总部的研发团队专注于基础研究、技术平台升 级及临床试验管理;(2)子公司研发团队专注于特定领域产品开发优化及相应临床试验管理。在不断探索 中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坚持“研发一代、注册一代、生产销售一代”,新产品研发始终以临床和广 大患者需求为中心,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研发方向和可行性计划,推进产品转化和产业化,为客户提供 更多疗效和安全性兼具的产品,并持续提升公司产品性能和使用体验。 (5)采购模式: 公司的产品品种较多,涉及原材料采购广泛,主要采购模式可分为一般采购模式和外协采购模式。对于 标准件采购,公司根据销售预测、生产计划以及原材料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对于定制类外协件,由公司 提供技术方案,基于公司准入制度和质量监控措施选择合格的外协厂商。公司已建立较好的供应商管理和准 入机制,目前有近千家供应商,大部分与公司存在长期的合作关系,为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业绩驱动因素 (1)老龄化趋势下,心血管慢病需求长期稳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末,我国60岁以上人口2.97亿人,占比21.1%,老龄人口占比不断提 升,心血管等慢性疾病的防治需求也将呈现增长趋势。《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22》显示,2021年农村心 脏病死亡率为188.58/10万,城市心脏病死亡率为165.37/10万,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脏病均为首 位,且病死率近年来呈现增长趋势。《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 持续上升阶段,预计国内现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群3.3亿,其中脑卒中1300万、冠心病1139万、心衰890万、 肺源性心脏病500万、房颤487万、风湿性心脏病250万、先天性心脏病200万、外周动脉疾病4530万、高血压 2.45亿,心血管病防控形势严竣。根据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报告,2022年大陆地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注册 总病例数为1,293,932例,同比增长11.15%,也体现了临床对植入性医疗器械的需求明显增加。未来,随着 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速,心血管疾病患病群体将不断增加,心血管疾病治疗需求重要性凸显。公司的产品 和服务覆盖心血管疾病领域全生命周期,公司的业务在需求侧的驱动下有望保持长期稳健增长。未来,公司 将从临床需求出发,持续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实现公司的 高质量发展。 (2)产品集群不断丰富,创新产品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 公司深耕心血管植介入器械领域,近年来,自主研发的创新器械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有望为公司增长 创造“新质生产力”。2022年底,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压力微导管和血流储备分数测量获得国家药品 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MemoSorb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 理局注册批准;2024年1月,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次性使用冠脉血管内冲击波导管、血管内冲击波治疗设备、 冠脉乳突球囊扩张导管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批准。这些产品目前均已积极展开商业化开拓和入院工 作,预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此外,射频房间隔穿刺系统、ASD可降解封堵器、无创血糖仪 等新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内获批上市,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动力。随着管线内创新产品陆续进入商业化阶段 ,公司心血管植介入业务有望在创新产品引领下实现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3)关注普惠医疗领域,推动渠道下沉 我国的全国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特征为广覆盖和保基本,《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 决定》明确指出,“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建立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 ,并把“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列为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的第一项原则。根据国家医疗保障局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4592万人, 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2022年,全国职工医保次均住院费用为12884元,比上年下降0.5%,参加居民医保人 员次均住院费用8129元,比上年增长1.3%。从覆盖人群和住院费用来看,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目标是为全民提 供匹配社会发展阶段的医疗服务,普惠医疗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流模式。 基于以上判断和公司现有产品结构,在坚持研发创新的同时,公司将进一步推动普惠医疗范围内的产品 渠道下沉工作,以更好地平滑公司各项业务发展水平。公司在高值耗材领域,拥有较为全面的产品线,包括 冠脉通路类产品、外科手术相关耗材等,这些产品可满足手术的常规使用需求,公司正通过积极参与省际联 盟带量采购、扩大销售渠道覆盖范围等方式,推动此类产品的销售增长。在药品领域,公司拥有广泛的心血 管常用药物产品,其中90款药品被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 公司深耕OTC零售市场,目前正进一步组建县域药品销售团队,依托丰富的产品组合,进入前景广阔的县域 市场。普惠医疗存在刚性需求,且增长稳定,通过该类业务的持续性发展,公司可更好地抵御政策类风险, 实现业务的平稳增长。 (4)消费性医疗产品商业化开拓顺利 为保障业绩持续稳健增长,减少政策端的扰动,公司战略布局了自费市场的医疗属性产品,主要涉及眼 科、齿科和皮肤科。公司眼科首款自主研发的角膜塑形镜产品于2023年4月顺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 册批准,并通过产品试用、学术推广、展会引流等方式进行商业化渠道开拓,在上市首年取得较好的市场开 拓和业绩表现。目前,公司正进一步完善消费领域产品布局,皮肤科的注射用透明质酸钠溶液有望于年内获 批上市。未来,公司消费类医疗产品品类将不断丰富,预计将为公司发展增加新动能。 (5)依托人工智能,助力医疗器械产品迭代 公司充分关注行业的前瞻技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公司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 医疗领域进行创新赋能。经过数年探索,公司从医患双方真实需求出发,基于核心业务属性,逐步把人工智 能医学应用聚焦至慢病患者生命指征监测(心电、血压)、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血糖、肌酐、尿素氮等) 、心血管植介入相关医学影像学应用(DSA、心脏超声)这三大领域。 在生命指征检测领域,公司研制开发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心电分析软件AI-ECGPlatform,目前已获NMPA/F DA/CE认证。公司通过AI-ECG应用和推广,对心电监测传统模式进行技术革新,技术再造传统心电图仪和监 护仪心电监测模块。公司下属深圳子公司乐普云智负责该类产品技术研发和商业推广,并持续技术迭代,提 升市场渗透率。在血糖监测领域,公司自主设计研发的无创血糖仪NeoGLU通过多维度参数测量,依据人工智 能算法模型,可实现血糖无创监测,目前处于补充资料阶段。依据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新一代植入式CGM产 品NeoGLUCOMFORT已完成临床试验,目前处于注册资料准备阶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