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亿纬锂能(30001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14 亿纬锂能 更新日期:2025-09-0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锂原电池、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动力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产品) 127.48亿 45.26 22.44亿 45.98 17.60 储能电池(产品) 102.98亿 36.56 12.38亿 25.37 12.03 消费电池(产品) 50.79亿 18.03 13.55亿 27.76 26.68 其他(产品) 4450.45万 0.16 4317.20万 0.88 97.01 ───────────────────────────────────────────────── 境内(地区) 212.00亿 75.26 33.67亿 68.99 15.88 境外(地区) 69.69亿 24.74 15.13亿 31.01 21.71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业务) 281.70亿 100.00 48.81亿 100.00 17.3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行业) 486.15亿 100.00 84.65亿 100.00 17.41 ───────────────────────────────────────────────── 动力电池(产品) 191.67亿 39.43 27.23亿 32.17 14.21 储能电池(产品) 190.27亿 39.14 28.02亿 33.09 14.72 消费电池(产品) 103.22亿 21.23 28.47亿 33.63 27.58 其他(产品) 9823.24万 0.20 9373.62万 1.11 95.42 ───────────────────────────────────────────────── 境内(地区) 368.23亿 75.75 59.63亿 70.43 16.19 境外(地区) 117.91亿 24.25 25.03亿 29.57 21.23 ───────────────────────────────────────────────── 直销(销售模式) 486.15亿 100.00 84.65亿 100.00 17.4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动力电池(产品) 89.94亿 41.52 10.30亿 28.90 11.45 储能电池(产品) 77.74亿 35.89 11.18亿 31.36 14.38 消费电池(产品) 48.49亿 22.39 13.73亿 38.52 28.31 其他(产品) 4328.99万 0.20 4307.04万 1.21 99.49 ───────────────────────────────────────────────── 境内(地区) 162.17亿 74.87 23.81亿 66.82 14.68 境外(地区) 54.43亿 25.13 11.83亿 33.18 21.73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业务) 216.59亿 100.00 35.64亿 100.00 16.4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元器件制造业(行业) 487.84亿 100.00 83.10亿 100.00 17.04 ───────────────────────────────────────────────── 动力电池(产品) 239.84亿 49.16 34.45亿 41.46 14.37 储能电池(产品) 163.40亿 33.50 27.84亿 33.50 17.03 消费电池(产品) 83.62亿 17.14 19.85亿 23.88 23.73 其他(产品) 9738.77万 0.20 9655.05万 1.16 99.14 ───────────────────────────────────────────────── 境内(地区) 354.82亿 72.73 50.23亿 60.44 14.16 境外(地区) 133.01亿 27.27 32.87亿 39.56 24.72 ───────────────────────────────────────────────── 直销(销售模式) 487.84亿 100.00 83.10亿 100.00 17.0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04.2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4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68607.45│ 5.53│ │第二名 │ 221052.08│ 4.55│ │第三名 │ 191552.64│ 3.94│ │第四名 │ 181022.01│ 3.72│ │第五名 │ 180091.32│ 3.70│ │合计 │ 1042325.50│ 21.4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2.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8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27415.87│ 12.45│ │第二名 │ 273404.87│ 7.97│ │第三名 │ 183945.82│ 5.36│ │第四名 │ 138011.28│ 4.02│ │第五名 │ 104500.49│ 3.04│ │合计 │ 1127278.33│ 32.8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消费电池行业 消费电池主要服务于消费与工业领域。得益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应用下游持续的升级与扩张,叠加 电池技术的升级迭代,消费电池在近年取得较快增速。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从2020年到2024年,全球 消费电池总出货量由99亿只增至177亿只,年复合增长率为15.9%。未来,具身机器人和低空经济将持续推动 需求增长。消费电池预计出货量将由2025年的217亿只增至2029年的551亿只,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2%。 智能表计方面,全球智能表计市场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MordorIntelligence数据,全球智能电表市 场出货量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1.62亿台增长到2029年的2.36亿台,年复合增长率达7.8%。 汽车电子方面,全球汽车行业电气化和智能化趋势不断深化驱动汽车电子产品市场规模显著扩大。根据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从2025年到2029年,汽车电子产品出货量将由24亿只增至90亿只,年复合增长率为39 .6%,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智慧医疗方面,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全球连续血糖监测系统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从2020年的57亿美元增至 2030年的365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3%,对应需求体量持续扩大。 随着电动工具市场去库存周期的结束,伴随海外降息周期持续落地,在新品刺激与渠道补库的共同带动 下,工具市场需求迎来持续复苏。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25年至2029年电动工具出货量的年复合增长 率为11.5%。 3C消费电子方面,智能穿戴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TWS耳机、智能手表销量预计保持增长。全球电子雾 化器市场受益于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呈现显著增长态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2025年至2029年电子雾 化器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5.5%。 除传统领域外,消费市场新增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政策驱动及行业技术快速迭代推动下,低空经济、AI DC备电、机器人领域将会成为消费电池行业新的增长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增长强劲,根据赛迪智库数据, 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8,591.7亿元,同比增长28%。AI需求爆发推动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ID C)加速向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进化,AIDC的高性能计算、大规模存储和高速网络需求对备电安全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催生出对BBU的增量需求。根据EVTank数据,预计到2030年,全球BBU市场对高倍率圆柱电 池的需求量将超过6亿只。在政策的推进及智能技术加持下,人形机器人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根据弗若斯特 沙利文预测,2025年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以15.0%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大,对应机器人产业 消费电池出货量复合增长率为39.1%。 2、动力电池行业 动力电池服务于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能源与环 境问题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成为了全球共识。新能源汽车作为减少碳排放、改 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受到了各国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各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由2020年的5,482.9千辆增至2024年的26,510.2千辆,年复 合增长率达48.3%。预计到2029年,销量预计将进一步增至70,214.2千辆。在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 的推动下,全球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经历了指数级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动力电池总出货量由 2020年的187.3GWh增至2024年的1,021.8GWh,年复合增长率为52.8%,预计到2029年将进一步增至3,548.3GW 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6.7%。 商用车作为电动车重要组成部分,近年受益于快充技术进步、电池生产成本降低,经济性日益凸显,预 计将会持续贡献增量空间。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商用车动力电池出货量由2020年的13.3GWh增至2 024年的73.3GWh,年复合增长率为53.2%。未来伴随电动重卡爆发式增长,以及VAN车、轻卡渗透率持续提升 ,预计到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263.9GW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9.4%。 由于锂电池卓越的能量密度及宽温性能,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采用锂电池方案。在重型工程机械、采矿 设备和工业车辆电气化的推动下,全球工程机械动力电池市场正在强劲扩张。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从 2020年到2024年,全球工程机械动力电池出货量由0.03GWh增至14.2GWh,年复合增长率为351.5%。未来伴随 快充技术发展、换电站建设完善,以及在挖掘机、叉车和农业机械等细分锂电化的加速渗透,预计2029年出 货量将达到92.2GW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9.9%。 3、储能电池行业 储能系统可应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场景,在保障清洁能源稳定出力、提升绿电使用率、助力 各国“双碳目标”建设方面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随着储能系统在电力消费、发电、输配电领域的广泛应用, 储能电池出货量持续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从2020年到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年出货量从23.7GW h增至292.2GWh,年复合增长率为87.4%。随着全球大型可再生能源项目的不断推进,全球集中式储能电池的 出货量在2024年增至183.4GWh,预计到2029年将攀升至656.6GW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3.1% 。此外,为提高商业和生活场景下的用电效率,以及提高城市用电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预计2029年分布式 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44.7GWh,2025年至202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5%。 在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下游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中国2020年至2024年储能电池市场快 速增长。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中国储能电池的出货量由2020年的6.9GWh增至2024年的131.2GWh,年复 合增长率为109.1%,未来市场空间预计将继续扩大。预计2029年出货量将达到459.0GWh,2025年至2029年的 年复合增长率为22.9%。 电动船舶也是储能电池较为主要的应用场景。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全球电动船舶电池的出货量由 2020年的0.7GWh增至2024年的5.8GWh,年复合增长率为67.1%。较快的增速主要得益于造船与航运投研增加 、政府对电动船舶的支持政策以及码头换电站建设需求,全球电动船舶电池的出货量预计在2029年将达到26 8.5GWh,2025年至2029年的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5.7%。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消费电池(包括锂原电池、小型锂离子电池、圆柱电池)、动力电池(包括新能源车 电池及其电池系统)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消费电池主要服务于消费与工业领域,服务的市场包括智能表计、智慧生活、汽车电子、智能安防与资 产追踪、智慧医疗、资源监测、3C数码、电动工具、电动两轮车、清洁电器、便携式储能、BBU(数据中心 备电)、低空经济、两足/四足机器人等,是支持万物互联的关键能源部件之一。 动力电池主要服务于新能源车用领域,服务的市场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涵盖12V 、48V、高压动力电池等,是支持绿色出行、低碳交通的重要环节。 储能电池主要服务于储能领域,服务的市场包括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 心备电、船舶动力等,是支持能源互联网的重要能源系统。 1、公司战略定位 公司是全球极少数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均全球领先、能够服务社会经济全场景应用 的锂电池平台企业之一。公司的使命是以全场景锂电池方案,加速万物互联。公司的愿景是让世界充满前进 的能量。公司的经营理念是健康稳健发展,持续为股东创造价值。 经过24年的高质量发展,公司在消费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三大业务领域均取得国际领先地位,建 立起覆盖材料、电芯、BMS、系统的全体系研发平台,产品广泛应用于智慧生活、绿色交通、能源转型等领 域。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公司基于最具多样性的锂电池技术路线以及全场景的锂电池产品应用,携手价值链 合作伙伴,为无处不在的能量需求提供可靠支撑。 2、主要产品及其应用 公司深耕锂电池领域,以立体研发和市场体系互相促进和渗透,同时拥有消费电池、动力电池以及储能 电池核心技术和全面解决方案。 (1)消费电池 ①锂原电池 主要产品:锂-亚硫酰氯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电池电容器(SPC)、复合电源ES等。 应用领域:各类智能表计、汽车电子、智能安防、智慧医疗、定位追踪、资源监测等物联网及新兴产业 ,如机器人和飞行器应用领域。 公司的锂锰电池和电池电容器(SPC)、PLM电池等产品在汽车电子中各类信号传输应用场景如TPMS、eC all、安防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汽车电子提供了全面的电源解决方案。此外在新兴产业,如机器人和飞 行器等,对于其中的编码器、传感器等的备用电源,锂原电池和SPC/PLM等产品凭借其高可靠性、长寿命和 宽温性能,与该新兴市场的需求相契合,在需长期免维护、高精度控制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 其中锂亚硫酰氯电池(ER14250/ER14505)在机器人编码器后备电源中已批量使用,其他锂原产品同样具备 应用前景。同时锂原电池所具备的高可靠性、高能量、长寿命的特性,结合SPC的宽温高功率输出特性,为 未来机器人、飞行器等需要兼具高能量和高功率要求的应用场景提供新的电源解决思路,助力AI、万物互联 、全场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 ②小型锂离子电池 主要产品:小型软包电池、豆式电池、针式电池、方形钢壳电池。 应用领域:电子雾化器、可穿戴设备、移动电源、笔电平板、手机、无人机等。 公司在电子雾化器、可穿戴及消费电子市场与国内外排名前列的公司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为其提供高 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并持续开拓消费电子下游应用领域;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是国内首家通过AS9100D航 空航天体系认证的电池企业,在商用无人机和eVTOL等领域逐步打开局面,成功斩获植保机等商用无人机订 单,进一步拓展了头部客户资源,并联合开发新品,形成更为丰富的产品矩阵。同时,公司布局了锂金属二 次电池和固态、半固态电池研发,以满足未来中高端消费市场的需求。目前,凝胶态固态方案已用于雾化器 产品,致力于实现“食品级安全”,能量密度提升超过20%。公司积极践行欧盟新电池法令要求,针对可拆 卸电池方案,在智能手表、眼镜和手机领域开发了方形钢壳电池,电子雾化器则实现了可兼容软包电池、方 形钢壳电池、圆柱钢壳电池等多元化解决方案。 ③圆柱电池 主要产品:18650和21700的圆柱三元电池,33135、40130和46137的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及电池包。 应用领域: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电动两轮车、清洁设备、便携式储能、智能家居、BBU(数据中心备 电)、两足/四足机器人等。 公司的圆柱三元电池拓展了多个消费应用场景,在成功进入电动工具和电动两轮车高端客户市场以后, 依托高品质及品牌影响力,打开了多个细分市场领域;同时进行产品定制,深度绑定客户,持续提升市场占 有率。公司于2025年3月24日发布两款全极耳产品30PL、50PL,推出倍率型圆柱电池全面解决方案,为行业 痛点提供系统性破局之道。此外,公司“麟驹”系列电池包荣获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颁发的首批“ 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电池强制性国家标准测评通过企业”认证证书,公司发布搭载Omni全能电池-LMX的电池 包,为电动两轮车、共享出行等多元场景提供稳定、高效的能源支持,轻型动力电池及电池包顺利通过中国 质量认证中心测评,获颁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以技术发展助力轻型电动车安全化、绿色化转型。未来 公司将继续在电动工具、园林工具、电动两轮车、清洁设备、便携式储能等下游领域巩固优势地位,同时持 续拓宽产品边界,完善产品矩阵,开拓新兴市场。 (2)动力电池: 主要产品: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软包三元电池、方形三元电池、大圆柱电池、模组、BMS及电池系统等 。 应用领域: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 公司动力电池主要为三元和磷酸铁锂两大体系。乘用车解决方案拥有46950、12V、48V、Omni电池等王 牌产品,可适配轿车、SUV、MPV等多种车型;商用车解决方案拥有开源电池系列王牌产品,涵盖客车、纯电 及混动重卡、专用车、物流车、装载机、挖掘机、高空作业平台等领域。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产能布局,公司动力电池生产基地已完成规模化建设,形成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生产 矩阵。通过全流程精益化管理,单位制造成本下降,规模效益进入释放周期。同时,公司在大圆柱电池上成 就突出,是全国首家量产交付公司。2025年5月,公司发布了开源电池3.0,共八款开源电池王牌产品,凭借 全场景解决方案满足多样化工况需求,从更快、更轻、更长、更优四个维度赋能新能源商用车,致力为商业 物流发展贡献更多价值。 (3)储能电池 主要产品:大方形电池、方形磷酸铁锂电池、圆柱铁锂电池,拥有电芯、模组、系统到BMS全产品解决 方案及用户侧储能智慧运营服务。 应用领域: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通信储能、数据中心备电和船舶动力等领域。 公司的全产品解决方案及用户侧储能智慧运营服务,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储能电池高安全、长 寿命、智能化、大型化、综合集成能力高的多层次需求,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共建清洁美好 未来。 公司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推进“大方形+叠片”技术转型升级,成为全球首家量产600Ah+储能 电池的企业,可为国内外重点能源企业提供优质综合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前瞻探索钠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 的应用,其具有长寿命、高倍率、高安全等优势,已联合多家企业开展小批量试点应用,助力储能技术升级 。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电动化和智能化浪潮下,消费市场电池需求稳健增长 消费电池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来源于电子产品及新兴应用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的技术进步。其中,创 新的产品及应用催生了新的市场需求,推动了行业增长。技术进步则提升了电池性能,使电池产品能够适配 场景需要,并为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多新增应用场景提供硬件支撑。 在消费电池领域,公司产品类型丰富,具有市场领先地位,竞争优势明显。公司智能表计电池出货量在 全球城市化和智慧城市建设倡议的驱动下,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小型锂离子电池产品在消费电子市场复苏的 背景下,需求回升明显。小圆柱电池产品持续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实现出货量显著增长,产销量已突破1亿 只/月。 公司注重技术积累,通过成果转换为新增应用场景提供电池产品及解决方案。在医疗领域,公司始终坚 持关注生命、关注健康,积极推进医疗电池解决方案在服务于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产品中的应用,已在 脑起搏器、AED除颤器、CGM连续血糖仪率先布局,并推出相应电池产品,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了批量交付阶段 ;在低空领域,公司持续研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输出、超快充补能的产品,为eVTOL飞行器和无人机提供 创新电池解决方案;在机器人领域,公司积极布局,推出一系列产品解决方案,助力机器人行业发展。凭借 技术积累优势,相关产品方案获得头部客户认可,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方案推向市场,为机器人提供“芯动能 ”。 2、国内及海外旺盛的装机需求推动储能电池出货快速增长 在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国“双碳”战略、欧盟“绿色协议”等政策和激励措施,推动了储 能系统在多领域的部署,扩大了市场并巩固了锂离子电池在储能行业的主导地位。2025年,储能行业预计还 将保持较快增速,根据国内能源咨询机构GGII预测,2025年全球储能市场电芯出货增速约30~50%。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需求高增,市场呈现“核心市场提质、新兴区域放量”的双轮驱动特征。中国 方面,根据CNESA数据,1-6月新型储能装机达42.61GWh,同比增长27.5%,主要受新能源全面入市、531并网 节点及容量补偿政策驱动。伴随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储能市场走向价值创造新阶段,优质产能及产品的企业将 拥有更多竞争优势,占据更大市场份额。 另外,海外市场需求强劲,呈现多点开花态势。美国市场储能需求依然强劲,根据WoodMackenzie数据 ,美国2025年1-3月大储装机同比激增57%,预计全年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将达49GWh。欧洲市场以补贴激励储 能发展,储能总体需求进一步提升。亚洲、中东等新兴市场大容量招标项目持续推出,推动储能行业需求爆 发。公司坚持为客户创造效益及价值,与国内外一线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创新技术落地与全球市场 开拓。 在技术创新叠加电力市场改革的背景下,储能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伴随行业500A h+超大电芯落地应用,新一代6MWh+储能系统集成度大幅提升,结合智能电力交易决策,为储能创造更大经 济价值,优质、安全储能产品将获取更多市场。公司为创新赋能,率先量产600Ah+电芯,利用全场景解决方 案驱动储能价值跃升。根据鑫椤咨询数据,2025上半年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稳居全球第二。 3、全球汽车新能源化态势不减,引领技术升级销量突破 电池技术的进步带来产品性能提升,锂电池方案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开始凸显经济性。伴随动力电 池在容量、快充效率、循环寿命等方面不断优化,拓展了动力电池在电动商用车市场的应用边界。根据中汽 协数据,2025年1-6月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35.4万辆,同比增长55.9%,渗透率达到21.8%。根据SNEResear ch预测,2025年新能源商用车的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总需求为115GWh。公司在商用车市场具备先发优势,在 VAN车、新能源轻卡、重卡等各细分渗透率快速提升的背景下把握先机,提升市场份额。根据中国汽车动力 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5上半年公司商用车装车量排名全国第二,市占率稳步提升。 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依然保持较快增长,根据GGII数据,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877.6万 辆,同比增长29%。新能源车渗透率的提升拉动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6月 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504.4GWh,同比增长37.3%,根据SNEResearch预测,2025年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将突破 1,200GWh,同比增长18.96%。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将达752.4GWh。根据SN EResearch数据,2025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全球第九,装机量同比上年增长65.9%。 随着固态电池、快充技术、BMS优化、新型电极材料等多个技术方面的不断突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 程和性能显著提升。智能化、自动驾驶等技术的升级,提升了驾驶的安全性和便利性,这些创新反映了行业 快速进步,使得新能源汽车行业更具竞争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锂电池行业的全能者,全场景、全技术路线锂电池平台领军企业。公司在锂电池行业成绩斐然, 多个产品领域稳居市场龙头地位,这不仅体现了公司在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市场拓展方面的综合实力,也 展现了公司对行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持续推动力。 1、以全场景、全技术路线方案为载体,赋能万物互联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万物互联的时代背景下,公司以全场景、全技术路线的锂电池解决方案为核心,推动 社会向绿色、智能、高效的未来迈进。 (1)消费电池创新应用无处不在,构建万物智慧互联 公司对消费电池领域完成了全技术路线的覆盖,产品具有高能量密度、大功率放电、超长寿命、超宽温 域的性能优势。得益于在消费电池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市场洞察力,公司产品广泛服务于各类社会生活和工业 场景中的能源需求。在高端制造领域,公司的锂亚电池和SPC电池电容器与新兴市场的需求相契合,在需长 期免维护、高精度控制的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关键作用。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能够满足汽车能量系统需 求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公司的高温锂锰扣式电池能够适应极端应用条件,成为第一家实现大规模供应汽车胎 压监测系统用电池的中国品牌。公司是国内第一家成功大批量供货国际头部电动工具企业的电池供应商,目 前与电动工具全球前三的厂商均有长期深入的合作,并覆盖超过80%的全球前十大电动工具公司。 同时,公司有创见的对于机器人、低空经济、医疗电池、可拆卸锂电池等新兴领域迅速落地,提供最适 配的锂电池解决方案。 (2)动力电池突破空间界限,助力绿色立体经济 公司围绕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以及轻型动力车的产品要求,生产方形三元电池、方形铁锂 电池、大圆柱电池、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和软包电池,全面覆盖动力电池领域的客户需求。公司的动力电池在 超快充、低温、大圆柱、叠片、系统集成等技术领域均具备优异特性,并推出商用车开源电池3.0和乘用车 全能电池2.0。 尤其在大圆柱领域,公司成就突出。作为国内首个量产装车的大圆柱电池企业,公司已深耕圆柱电池超 过20年,并在海内外布局了超过70GWh的大圆柱产能。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大圆柱电池已实现量产装车超 过六万台,单车最长运行距离超23万公里,成为行业内率先实现量产的标杆产品。公司46系列三元大圆柱电 池具有能量密度高、生产效率高、安全性好、电芯机械结构稳定等显著优势,将搭载于全球龙头汽车品牌的 下一代电动车车型。 (3)储能电池打破能量时间壁垒,共建清洁美好未来 公司在储能电池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公司在行业内率先进入储能领域,经过多年的研发和实践积累 ,引领行业技术创新,转向“大方形+叠片”路线为主导的技术平台。同时,公司是全球首家量产600Ah+大 方形铁锂储能电池的公司。 公司在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户用储能等领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储能方案,提供从电芯、模组、系统 到BMS全产品解决方案及用户侧储能智慧运营服务,满足客户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对储能电池高安全、长寿命 、智能化、大型化、综合集成能力高的多层次需求。公司的储能解决综合性方案为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 大动力,共建清洁美好未来。 2、与全球头部客户建立稳定合作,共筑前沿技术发展方向 公司具备和行业龙头客户长期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获得他们的长期认可,并在共生共长的关系中推进 行业发展。公司和电动工具全球前三的厂商均有长期深入的合作,覆盖超过80%的全球前十大电动工具公司 ,并覆盖超过60%的全球前20大新能源乘用车供应商。公司合作的消费电池知名客户包括三星、SB&D、博世 、小米、顺丰、思摩尔等;知名车企客户包括国际品牌BMW、梅赛德斯奔驰、捷豹路虎等,国内知名车企广 汽、一汽、长安以及知名新势力小鹏、零跑等,商用车客户三一重卡、吉利远程、东风商用车等。公司合作 的知名储能客户包括Wrtsil、ABB、台达电子、中国移动、南方电网、沃太能源等。 公司始终坚持为客户创造效益和价值,与行业头部企业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行业头部客户借助公司提供 的创新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万物互联的高质量落地,也为公司创造了更大的市场。 3、坚持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打造全球领先的前沿技术储备 公司拥有领先的立体化研发体系及创新能力。公司以电化学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