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20 ST银江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行业应用,为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打造跨领域、跨区域
的城市大脑数据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交通(产品) 5481.92万 45.12 810.17万 74.17 14.78
智慧城市(产品) 4110.75万 33.83 416.77万 38.16 10.14
智慧医疗(产品) 1261.13万 10.38 240.54万 22.02 19.07
综合服务收入(产品) 744.25万 6.13 -453.57万 -41.53 -60.94
基层治理(产品) 551.59万 4.54 78.34万 7.17 14.2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5.48亿 100.00 4088.60万 100.00 7.46
─────────────────────────────────────────────────
智慧交通(产品) 2.26亿 41.22 2298.82万 56.22 10.18
智慧城市(产品) 2.08亿 37.99 1451.86万 35.51 6.98
智慧医疗(产品) 6806.76万 12.42 572.92万 14.01 8.42
基层治理(产品) 2876.51万 5.25 452.95万 11.08 15.75
综合服务收入(产品) 1707.69万 3.12 -687.94万 -16.83 -40.28
─────────────────────────────────────────────────
华东(地区) 2.61亿 47.58 --- --- ---
华北(地区) 9719.85万 17.74 --- --- ---
华南(地区) 5616.03万 10.25 --- --- ---
西南(地区) 5243.46万 9.57 --- --- ---
华中(地区) 5057.17万 9.23 --- --- ---
西北(地区) 2399.83万 4.38 --- --- ---
东北(地区) 684.88万 1.25 --- --- ---
─────────────────────────────────────────────────
建造合同(业务) 4.24亿 77.37 4182.95万 102.31 9.87
系统工程(业务) 1.07亿 19.52 593.60万 14.52 5.55
租赁收入(业务) 1707.69万 3.12 -687.94万 -16.83 -40.29
其他收入(业务) 20.00 0.0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智慧交通(产品) 2.28亿 44.33 4410.22万 49.17 19.32
智慧城市(产品) 1.60亿 31.10 1690.21万 18.85 10.56
智慧医疗(产品) 7090.44万 13.77 1784.84万 19.90 25.17
基层治理(产品) 4611.37万 8.96 1332.58万 14.86 28.90
综合服务收入(产品) 661.67万 1.29 -536.15万 -5.98 -81.0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11.69亿 100.00 1.99亿 100.00 17.01
─────────────────────────────────────────────────
智慧交通(产品) 4.76亿 40.69 8779.91万 44.15 18.46
智慧城市(产品) 3.67亿 31.37 5050.96万 25.40 13.77
智慧医疗(产品) 1.99亿 17.04 2555.96万 12.85 12.83
基层治理(产品) 9767.95万 8.36 2940.53万 14.79 30.10
综合服务收入(产品) 2981.81万 2.55 559.85万 2.82 18.78
─────────────────────────────────────────────────
华东(地区) 5.37亿 45.96 --- --- ---
华北(地区) 2.20亿 18.81 --- --- ---
华中(地区) 1.41亿 12.08 --- --- ---
华南(地区) 1.33亿 11.36 --- --- ---
西南(地区) 7389.33万 6.32 --- --- ---
西北(地区) 5051.33万 4.32 --- --- ---
东北(地区) 1324.47万 1.13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1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743.12│ 21.43│
│第二名 │ 4802.86│ 8.77│
│第三名 │ 3488.12│ 6.37│
│第四名 │ 2250.30│ 4.11│
│第五名 │ 1898.83│ 3.47│
│合计 │ 24183.23│ 44.1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2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4979.81│ 9.82│
│第二名 │ 2753.94│ 5.43│
│第三名 │ 2687.98│ 5.30│
│第四名 │ 2647.03│ 5.22│
│第五名 │ 2268.18│ 4.47│
│合计 │ 15336.94│ 30.2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5年,公司认真贯彻落实董事会各项决策及精神,坚持“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核心战略定位,通
过公司自主研发的“银江城市大脑”系列化产品、行业解决方案和整体解决方案,赋能智慧城市的建设、运
营和服务。公司的主要业务涉及智慧城市的两大业务领域:1、智慧城市数字基层政府的社会治理和服务(
以下简称“基层治理综合业务”);2、智慧城市细分领域项目建设和服务(具体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健康
和其它领域,以下简称“智慧城市行业业务”)。
“银江城市大脑”通过公司长期积累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技术,以“1+1+N+1”为系统架
构(即1个数据底座,1个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N个行业应用,1个综合决策指挥中心),通过垂直行业应用模式
和一体联动综合应用两种模式,既可以满足细分领域纵深管理的行业业务需求,也可以满足综合场景的跨行业
跨部门的横向联动的综合业务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一)“银江城市大脑”支撑平台
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打造以数据中枢和智能中枢为核心的城市大脑支撑平台,为数
据治理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业务智能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公司立足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深耕数据要
素,发布数字治理模型,上线银江模型超市,涵盖交通、医疗健康与社会治理等多个领域,可满足多场景的行业
需求。
1、Enloop-Hub数据中枢
数据中枢面向数据的汇聚、治理、共享与开放等核心需求,以“银江Enloop-Hub平台”为核心,通过跨区
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城市信息资源有序汇聚,实现“多级联动、多跨协同”,推动城市信息资源有
序汇聚、横向贯通、深度共享、价值释放。银江数据中枢通过了中国信通院、华为鲲鹏等认证,荣获了浙江
省首版次软件产品。在数据汇聚方面,银江Enloop-Hub平台提供基础交换引擎、数据集成设计器、作业管理
器等模块,通过丰富的、组件化的抽取、转换和装载元件,实现了数据连接管理、转换管理、作业管理、任务
监控、双向同步、增量抽取等功能,支持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数据库、文件系统、文件文本、消息队列等
多种数据来源,实现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业务协同。在数据治理方面,银江Enloop-Hub平台提出了元
数据管理技术,提供异构元数据分析计算、去重替换、拆分合并、清洗对比、自动标签等分析处理功能,支持
数据处理规则的自定义,形成高价值数据的主题库和专题库,并通过数据标准的制定,为数据治理各环节提供
规范支撑和质量保证。为感知城市脉搏、映射城市动态,公司梳理了城市环境、城市经济、城市安全、城市
运行和党建引领共计5大类,33小类,1000个体征,其中共性体征70个,分批分类归集数据,建设专题数据库,夯
实了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数据底座。在数据共享与开放方面,银江Enloop-Hub平台提供目录管理、交换门
户、数据服务总线等模块,以信息资源目录为核心,对目录分类、核心元数据、跨站元数据等进行管理,支持
级联管理、流通共享,提供统一的交换门户系统供用户检索交换门户上的资源,以API接口+消息队列/数据库
的方式,实现数据的接入和订阅服务,满足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流通与协同互动服务
,为数据供需双方打造了一站式数据资源管理平台。
2、Enloop-Ana智能中枢
智能中枢面向业务智能化和快速搭建应用的需求,通过通用支撑系统、数据智能应用、AI算法模型等研
发和应用,形成能力共享池,支撑城市领域各业务系统对AI算法的使用需求。公司研发了城市数字孪生平台,
建立城市空间数据资源体系,构建多元化、可操作性的三维交互场景,以数字化方式创建城市物理实体的虚拟
映射,借助历史数据、实时数据、空间数据以及算法模型等,实现城市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中物理实体对象以
及关系、活动等在数字空间的多维映射和连接,满足智慧城市运行监控、运营分析评价、应急指挥、风险控
制预警等业务场景。研发了行业数据智能平台,可通过对业务不同需求分析和使用数据资源,采用预置画像、
指数、模型等实现对数据的融合、挖掘和分析,将分析后的数据以动态直观的形式展现给用户,促进数据资源
价值具象化智能化,实现数据分析结果的随需查询、随需分析、随需展现和随需发布,为用户决策提供数据依
据。研发了指标体系运行平台,提供指标体系构建、指标数据维护、指标监测预警、指标智能报告等指标体
系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能力,构建了基层治理、交通指数等指标体系,有助于政府及其他治理主体把握基层社会
治理过程中短期、静态和长期、动态的关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智算中心
银江智算中心是银江技术构建AI算力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目的是为公司智慧城市和政务数字化业务提
供强大的算力支撑。智算中心采用先进的GPU服务器、高速网络等技术,设计规划算力达到500PFLOPS,一期已
建成并投入使用。可提供涵盖算法训练、模型构建、算力供给、算法优化、数据服务及行业应用在内的全场
景人工智能计算服务,有效促进AI产业化、产业AI化及智慧治理,助力区域、行业迈入智能发展快车道。
4、通明系列大模型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行业优势,融合了公司多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综合研发实力及关键技术持续创新能力
,利用自有数据进行算法训练,并针对细分领域场景落地需求进行系列大模型的产品发布:“银江通明健康”
“银江通明问问”“银江通明政务”,构建了一套跨行业、多场景的智能解决方案体系,旨在通过AI赋能和
技术创新,全面提升健康管理、智慧交通、政务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智能化水平。
银江通明健康行业大模型:研发了健康宝HealthGPT应用,围绕数据驱动、多学科融合、智能化决策、广
泛性与通用性等领域深度研发,运用AI健康大模型助力健康管理、健康服务,实现更好的预防、咨询、预约、
康复的全周期数字化健康服务能力;同时,依托健康宝HealthGPT应用还可以外接公司研发的E-BOT(机器人
医生)、E-CARE(健康检测仪)、E-WATCH(智能手表)等独立设备,采集个人健康数据,利用AI应用模型进
行辅助检测,主要应用于医学研究、临床决策支持、疾病预测等领域,提高医疗数据的利用效率,加速诊断和
治疗过程,提供更加个性化、全面的健康管理服务。公司正在利用AI技术提升产品能力及服务水平,打造全新
的健康体验,助推智慧健康行业产业升级。
银江通明问问行业大模型:依托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数据融合等新技术,全面赋能智慧交
通出行者服务领域。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文本理解、对话系统、信息检索等任务。例如,可以利用该软件来
理解交通报告、分析用户提出的问题并给予回答、生成交通方面的文档等。基于银江智慧交通大模型的通用
性和灵活性,它也可以为交通管理和服务业务提供多样化的支持和解决方案。
银江通明政务行业大模型:依托于银江智算中心和领数数据中枢平台的强大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了政策
文件和城市治理综合数据等多元数据资源,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文本挖掘与分析等先进技术,赋能政策咨询、
一网统管、经典公文推荐、矛盾调解以及办事服务等业务,实现了政策精准咨询、城市高效管理、公文智能
推荐、矛盾智能化解决以及办事服务优化。为政府提供了一个更智能、更便捷的沟通渠道,增强了政府与民
众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二)智慧城市行业业务
1、智慧交通领域,围绕交通大模型提升城市交通治理和决策支持,通过深度的技术融合打造多种车路
云实战化应用场景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加强研发投入,整合前端设备、传感器、互联网数据、环境数据,升级打造城市交
通大模型“通明”,落地试点城市核心路段和路口,通过雷视和物联网设备,可精确捕捉路口的车流变化、
分析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自动识别拥堵成因并生成动态信号优化方案,使试点路口通行效率提升15%以上
,大大的缓解了城市核心路段的通行压力。
在车路云方面,公司提前布局云端、路侧、车载产品,打造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RSU、MEC、OBU等核心
产品,不断丰富产业链和生态,深化应用场景,在试点城市,银江技术推出的交通大模型实时解析路侧单元
(RSU)数据,能实现事故率下降30%以上,同时还能够与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超视距”信息交互,提前预警
潜在风险。
在传统交通领域,银江技术积极提升集成效率和能力,不断完善其交通产品线,其自主研发的AI运维产
品已经覆盖多个城市,在降低运维成本的同时,极大的保障了城市交通高效运转。
2、智慧健康领域,深耕智慧医院整体建设,持续与华为合作开拓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国家“数据要素X”相关政策指导,依托公司数十年的医疗健康行业积淀,融
入数商生态,开发数款数据产品成功登录“浙数所”和“上数所”,积极探索医疗健康数据的应用价值。
公司深耕智慧医院整体建设,着重提升以“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和“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
成熟度测评”为主的智慧医院信息化评级服务软实力,公司服务数家案例医院陆续通过电子病历应用水平4
级、5级以及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4级甲等。
公司成功中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控中心)二期项目”,为这座国家级公共卫生科研重镇
构建世界一流的数字化、智能化基座,树立公司智慧疾控新标杆;成功中标“铜陵市人民医院西湖院区”等
智慧医院建设项目,持续扩张公司智慧医疗业务版图,不断提升公司智慧医院整体建设水平以及服务能力。
公司携手华为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共同打造了国内领先的“AI+智慧化研究型病房”,标志着医疗健
康数字化、智能化进程迈入新阶段。该病房的核心亮点,正是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与毫米波雷达技术结
合,实现了对患者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的24小时非接触式、无感化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监测平台,让医
护人员得以随时掌握患者状态,显著提升安全性与照护效率。
(三)基层治理综合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打造基层治理标杆项目,稳步扩大行业头部市场影响力,重点跟进乌鲁木齐市米东区
接诉即办、绍兴城市大脑二期等项目。
同时,公司在新疆、福建、陕西、江苏等省份积极布局数据要素市场,深入挖掘数据潜力。加快推进数
字技术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发布基层数据协同平台、智慧产业园区一体化数智运营平台、一码通平台、旅
游公共服务系统、景区综合管理系统、智慧旅游营销系统等核心产品;以市场需求为切入点,推出隐患治理
解决方案、自适应信控解决方案等五大新解决方案;并完成云医共体相关产品升级,赋能数字城市各个方面
的发展,构建数字城市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公司将持续整合创新资源,打通产业链,并进一步横向延伸,扩展边界,完善生态圈,让公司的产品和服务
更加多元,各个板块之间有机关联,彼此赋能,助力新疆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积极推动新疆数
字产业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专业的数字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凭借稳固的数据基座、卓越的数据治理能力,以及
丰富的行业实践经验,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实力。在当前背景下,数智化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
的趋势。
首先,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支柱之一,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其次,全球范围内日益
增多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促使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加快数智化转型的步伐。
经过多年的系统研发建设,公司在研发规划、项目管理、资金投入、团队建设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已建
立起一套高效成熟的管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确保了公司研发创新活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更促进了公司核
心竞争力的显著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公司正加大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研发上的投入,特别是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相关
技术与现有产品和服务体系的融合。这将有助于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进一步提升公司产
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下为公司优势内容:
(一)技术优势
注重技术研发是公司过去业绩取得的前提,也是未来继续快速增长的基础。经过近30年的技术研发与实
际经营相结合的经验积累,公司已形成了成熟有效的研发体系,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浙江省智能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浙江省智慧医疗重点企业研究院等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了
完整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团队,聚集了国内外智慧城市行业领域的专家,拥有一批高精尖的顶级IT技术人才
和领先理念的管理人才。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计拥有各项专利254项,其中发明专利239项,拥
有软件著作权1216项。
(二)品牌优势
公司不断提升开放层次,发挥平台强劲支撑作用。2025上半年年,公司荣获2024年度智能建筑行业工程80
强企业、2024年度浙江省物联网产品创新奖、2025杭州AI人工智能企业TOP100等多项重大荣誉,进一步巩固
了公司行业地位与市场竞争力。
(三)人才优势
公司以业绩为导向,着眼长远目标,优化人才结构,大力推进人才战略规划建设工作;公司强化人才建设,
夯实发展根基,为公司在行业内发展奠定坚定基础。同时,公司为保持员工创新活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
策创新,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引进高精尖人才,大力推动雇主品牌形象。
(四)核心资产优势
1、无形资产情况
(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65项注册商标。
(2)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118项资质证书。
(3)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获得254项专利,其中2025年度半年度新增授权专利5项;正在申请注册
的专利有55项(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公开53项)。
(4)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95项软件产品。
(5)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有121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其中2025年度半年度新增1
项。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