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科电气(30003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35 中科电气 更新日期:2024-04-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磁电装备业务、锂电负极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 20.67亿 92.52 1.47亿 62.19 7.13 机械制造业(行业) 1.66亿 7.42 8888.10万 37.52 53.64 其他(补充)(行业) 150.70万 0.07 69.12万 0.29 45.86 ─────────────────────────────────────────────── 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 20.29亿 90.83 1.45亿 61.33 7.16 连铸EMS (产品) 1.33亿 5.96 7678.33万 32.41 57.66 其他(补充)(产品) 7181.25万 3.21 1482.99万 6.26 20.65 ─────────────────────────────────────────────── 华东区(地区) 10.09亿 45.18 1.01亿 42.46 9.97 华南区(地区) 6.98亿 31.24 5142.20万 21.71 7.37 其他(补充)(地区) 2.84亿 12.72 5905.64万 24.93 20.77 西南区(地区) 2.42亿 10.85 2582.87万 10.90 10.65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 49.51亿 94.19 8.75亿 85.37 17.68 机械制造业(行业) 2.96亿 5.62 --- --- --- 其他(行业) 969.60万 0.18 --- --- --- ─────────────────────────────────────────────── 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 48.27亿 91.83 8.71亿 84.92 18.03 连铸EMS(产品) 2.47亿 4.70 --- --- --- 其他(产品) 1.34亿 2.54 815.13万 0.80 6.10 起重磁力设备(产品) 3674.40万 0.70 --- --- --- 中间包(产品) 1193.85万 0.23 --- --- --- ─────────────────────────────────────────────── 华东区(地区) 27.48亿 52.28 5.37亿 52.39 19.54 华南区(地区) 15.88亿 30.21 3.13亿 30.56 19.73 西南区(地区) 6.27亿 11.92 7425.69万 7.24 11.85 华北区(地区) 1.96亿 3.72 --- --- --- 海外区(地区) 6706.65万 1.28 --- --- --- 西北区(地区) 1942.13万 0.37 --- --- --- 东北区(地区) 1140.88万 0.22 --- --- --- ─────────────────────────────────────────────── 锂电池负极材料分部(业务) 48.27亿 91.83 8.71亿 84.92 18.03 电磁设备分部(业务) 4.64亿 8.84 2.42亿 23.61 52.10 其他(补充)(业务) 1.34亿 2.54 815.13万 0.80 6.10 分部间抵销(业务) -1.69亿 -3.21 -9553.62万 -9.32 56.58 ─────────────────────────────────────────────── 直销(销售模式) 52.57亿 100.00 10.25亿 100.00 19.50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 18.71亿 92.03 3.98亿 83.73 21.29 机械制造业(行业) 1.55亿 7.62 7532.08万 15.84 48.62 其他(补充)(行业) 715.91万 0.35 205.28万 0.43 28.67 ─────────────────────────────────────────────── 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 18.27亿 89.89 3.83亿 80.44 20.94 连铸EMS(产品) 1.30亿 6.39 7398.07万 15.55 56.99 其他(补充)(产品) 7567.13万 3.72 1906.33万 4.01 25.19 ─────────────────────────────────────────────── 华东区(地区) 10.28亿 50.59 2.41亿 50.63 23.42 华南区(地区) 6.44亿 31.68 1.42亿 29.84 22.04 西南区(地区) 2.27亿 11.15 4547.56万 9.56 20.06 其他(补充)(地区) 1.34亿 6.57 4739.62万 9.96 35.49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 19.26亿 87.80 5.13亿 81.66 26.61 机械制造业(行业) 2.64亿 12.02 1.13亿 18.07 43.01 其他(行业) 391.25万 0.18 --- --- --- ─────────────────────────────────────────────── 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 18.87亿 86.03 5.10亿 81.26 27.02 连铸EMS(产品) 1.66亿 7.56 8368.78万 13.34 50.48 中间包(产品) 5845.82万 2.66 --- --- --- 其他(产品) 4275.60万 1.95 420.18万 0.67 9.83 起重磁力设备(产品) 3946.04万 1.80 --- --- --- ─────────────────────────────────────────────── 华东区(地区) 10.62亿 48.43 2.46亿 39.26 23.19 华南区(地区) 7.60亿 34.64 2.62亿 41.76 34.49 华北区(地区) 1.57亿 7.18 4064.65万 6.48 25.82 西南区(地区) 9978.00万 4.55 --- --- --- 西北区(地区) 4988.27万 2.27 --- --- --- 海外区(地区) 4875.67万 2.22 --- --- --- 东北区(地区) 1555.45万 0.71 --- --- --- ─────────────────────────────────────────────── 锂电材料(业务) 19.26亿 87.80 5.13亿 81.66 26.61 机械制造业(业务) 2.64亿 12.02 1.13亿 18.07 43.01 其他(补充)(业务) 391.25万 0.18 164.11万 0.26 41.94 ─────────────────────────────────────────────── 直销(销售模式) 21.94亿 100.0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4.4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84.5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51554.04│ 28.83│ │客户二 │ 124276.82│ 23.64│ │客户三 │ 79067.73│ 15.04│ │客户四 │ 54924.76│ 10.45│ │客户五 │ 34841.57│ 6.63│ │合计 │ 444664.92│ 84.5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5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1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69656.82│ 11.45│ │供应商二 │ 39549.68│ 6.50│ │供应商三 │ 34198.31│ 5.62│ │供应商四 │ 33486.55│ 5.50│ │供应商五 │ 18607.51│ 3.06│ │合计 │ 195498.86│ 32.1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 1、锂电负极业务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类、储能类、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等 领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 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二十余年,是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 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渠道资源,同时,具备负极材料全工序、全产线设计、建设、运营的 工程化应用能力,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有效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此外,公司自行设计建造的新 型艾奇逊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在国内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并且,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 化控制、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化应用以及装备制造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能为锂电负极业务生产 装备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 2、磁电装备业务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主要产品为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连铸电磁搅拌(EMS)成套系统、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 、起重磁力设备、除铁器、磁选机、卷筒,以及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立式高温反 应釜、新一代石墨化炉等锂电装备,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钢铁、交通运输、造船、机械、矿山、锂电等行业。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凭借产品线的完整程度、产品技术领先程度、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行业内优势明显 ,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锂电专用设备在配套自身负极业务 新增产线建设需求外,积极开拓对外销售市场。未来,随着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围绕客户需求不断创新,产品 结构不断优化、扩展、延伸,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 (二)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统一由采购部门负责,实行“以产定购、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 的采购模式,进行采购过程精细化管理。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全部由采购部门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 的厂家中进行充分比价后择优采购。公司新供应商的开发均需经过技术、品质、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资 格审查,通过评审的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每个年度,公司从产品质量,供货速度,售后服务等方 面的表现对供应商进行持续考核评分和分类,并在后续合作中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进行区别对待。 2、生产模式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根据行业特性以及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的情况,实行“按订单生产、兼顾市场预测 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和精益生产方式,依据与客户签订的合作协议及客户的采购惯例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 生产。 磁电装备业务因用户对设备配置要求差异较大,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均须按用户实际需要确定,因此 主要采取“按订单生产、单套量身定制”的生产模式,同时,部分标准化的工业磁力设备,在以订单为主的 前提下,采用少量库存的生产模式,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 3、销售模式 公司产品采用直销模式,其中锂电负极业务采取大客户紧跟战略,积极响应锂离子电池行业内客户的需 求,加快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速度;磁电装备业务经过多年的业务开拓,目前,公司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 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均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 (三)行业情况说明 1、锂电负极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处于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行业上游关键材料领域,终端市场主要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储 能市场、消费数码市场等。终端市场的发展造就了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 从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领域——新能源汽车市场来看,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支持仍在延续和强化。2023 年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 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在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提出 了明确的目标。2023年6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发展空 间十分广阔,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通过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 置税减免政策,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进一步稳定市场预期、优化消费环境,更大释放新能源汽车 消费潜力。2023年6月1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 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汽车消费,明确将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 策从执行到2023年12月31日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此外,欧美各国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更为严苛的环 保排放政策加速推进汽车电动化进程,2023年3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燃油车禁售时间表,决定从2035年起禁 售会导致碳排放的新的燃油轿车和小型客货车。2023年4月,美国环保署推出的2027-2032年汽车尾气排放标 准将加速美国向电动汽车的转型,预计到2030年电动汽车将占美国新车销量的54%至60%,到2032年将占新车 销量的64%至67%。同时,绿色低碳运输理念和方式已深入人心,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绿色经济在全球范围 内已被广泛认可与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已逐步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转变,消费习惯已逐渐形成。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3年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 比分别增长42.4%和44.1%,市场占有率达到28.3%;新能源汽车出口53.4万辆,同比增长1.6倍。据EV-Volum es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580万辆,约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15%。另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 会(ACEA)统计数据,今年6月欧洲电动汽车销量首次超过柴油汽车,售出15.8万辆,市场份额从10.7%上升 至15.1%,欧洲由燃油汽车向电动汽车过渡取得新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销的持续增长,推动动力锂离子电池 出货的持续增加。据SNEresearch和高工锂电统计数据,2023年1-6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为304.3GWh,同 比增长50.1%,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达270GWh,同比增长33%。 从锂离子电池主要应用领域——储能市场来看,储能作为实现社会碳减排的重要实现手段,是未来零碳 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新基建。对此,我国出台多项具有实际利益推动作用的储能相关政策,就储能发展规模 、储能发展经济性、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发展等方面,加快推动储能市场化进程,同时,结合当前储能技术的 发展情况,锂电储能是最接近大规模商业化的一种新型储能技术,因此,锂离子电池将在储能市场迎来较大 的增量空间。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在储能端,受电力储能、工商业储能市场增长带动,2023年上半年我国 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87GWh,同比增长67%。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应用方向还包括消费数码领域,今年上半年主要受电动工具以及传统3C市场增长不及 预期影响,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市场同比小幅下滑。据高工锂电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消费类锂电池出 货量22GWh,同比减少5%。 综上,2023年上半年,在动力、储能锂离子电池市场需求增长的带动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行业继续 保持增长,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出货量为74.8万吨,同比增长17.4%。但 受补贴政策结束、2023年春节销售淡季、去库存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新能源汽车市场、锂离子电池市场及 其负极材料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同时,负极材料行业新增产能释放带来了产能结构性过剩和行业企业竞争加 剧的风险,然而,新能源汽车长期向好的发展态势没有改变,并且储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据EVTank、高工 锂电统计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2542.2万辆和5212.0万辆,新能源汽车 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并在2030年超过50%;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到2025年将超过500GWh,到2030年将进入TWh时 代,由此将会带动锂离子电池及其负极材料巨大的市场需求。此外,欧美新能源汽车及锂电产业的本土化趋 势正在加速,随着欧美锂电产业本土化政策的生效,将对全球锂离子电池产业竞争格局带来影响,并推进国 内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出海进程。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负极材料行业企业的战略部署能力、技 术创新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工艺制造能力、成本管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磁电装备业务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主要处于电磁冶金行业和锂电装备行业。其中,电磁冶金行业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特 点为制造厂商众多,中低端产品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且由于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我国 钢铁行业进入弱周期,出现成本高企、需求减弱、盈利下滑态势。同时,在双碳背景之下,钢铁行业力争20 25年形成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因此也增加了对相关绿色环保、节能降耗、智能制造设备需求,为电磁冶金行业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 锂电装备行业是一个具备较高的技术壁垒和客户壁垒以及设备厂商与应用厂商深度绑定的专用设备制造行业 ,因此,随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产业的增长,将会带来锂电装备需求的增加。 (四)报告期内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2023年上半年,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223430.81万元,同比增长9.9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 的净利润-12492.17万元,同比下降147.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1099.42 万元,同比下降139.1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2565.79,万元,同比增加98.17%,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 其中,2023年第一季度,主要受当期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30.65 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3421.32万元;2023年第二季度,归属于上市公 司股东的净利润1038.4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321.89万元,环比分别增 长107.68%、117.30%,盈利能力较一季度得到一定修复。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概述如下: 1、锂电负极业务 报告期内,受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2023年春节销售淡季、去库存等诸多因素综合影响,负极材料市场 需求增速放缓,同时,叠加负极行业企业扩建产能进入释放期,外协石墨化加工价格快速下降。而公司备货 库存规模较大,生产周期较长,部分在产品、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外加工物资对应石墨化外协加工成本 较市场石墨化外协加工价格变化滞后,面临了较大的成本压力,其中一季度对备货库存进行了谨慎充分计提 ,由此也对公司利润带来较大影响。 对此,公司通过加快库存消化速度,恢复库存成本水平;优化管理架构,推进精益管理,提升成本管控 和风险识别能力;加强人才储备,加大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工艺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原材料开发能力,积极 开发快充类/储能类战略新产品,稳步推进前瞻性产品研发;聚焦主流客户市场需求,维持好现有战略客户 的稳定合作,深挖潜力重点客户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客户,全力以赴开拓国际市场,加速海外布局;稳步推进 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建设,提高石墨化自给率和产线绿色智能化水平。 本报告期,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206773.58万元,同比增长10.23%;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60263.5 4吨、确认收入数量57740.57吨,同比分别增加24.51%和26.91%;获得发明专利5项,另有79项正在申请并获 得受理的专利(其中74项为发明专利、3项为国际专利)。 2、磁电装备业务 报告期内,钢铁行业继续保持生产智能化、绿色化、特钢化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公司紧紧抓住产 能置换、节能环保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大中高端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加快重大项目的执行 和进度追赶。同时,密切配合自身锂电负极产能扩建需求,优化完善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 磁装备、立式高温反应釜等锂电专用设备的品类和产业化应用。 本报告期,公司磁电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6657.23万元(不含与控股子公司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6.27%;获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另有55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44项为发明专利 、1项为国际专利)。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与研发优势 公司锂电负极业务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及工程化应用能力:石墨粉体加工技术、热处 理工艺和石墨复合技术业内领先;新型负极材料从材料、工艺到性能评估不断提升与完善;自行设计建造的 新型艾奇逊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在国内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具备负极材料全设备、全产线设计、施工、运行的一体 化建设和运营能力,自行设计建设的负极材料产线自动化水平业内领先。同时,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成立了一 支专业的研发队伍,拥有国内先进的负极材料物理性能检测、半电池、全电池等电化学性能检测的研究设备 ,并配备有粉碎、分级、烧结、包覆等试验生产线。此外,公司还与湖南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 学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与湖南大学建立了炭素新材料研究实习基地,拥有“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省级科研平台,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锂离子动力电池 负极材料工程中心”、“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长沙市科技创新基金”等政府支持科技项目。 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锂电装备技术为拓展,建立了广泛的产学 研合作关系;搭建了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平台;创建了相对完备的电磁冶金数据库;健全了一套成熟的产 品设计开发流程,并借此不断巩固和加强了在磁电装备行业的领先优势。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含全资子公司)拥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成果176项( 其中发明专利78项),软件著作权48项,正在申请的专利134项(其中118项为发明专利,4项为国际专利) 。 2、人才优势 公司核心管理人员、核心研发人员和核心销售人员,在业界具有十余年的丰富经验,有较强的稳定性和 凝聚力,对行业发展现状、行业风险、行业机遇、市场需求都有着深刻的了解以及敏锐的洞察力。因此可以 准确把握公司的战略方向,确保公司的长期稳健发展。同时,公司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及与高校建立 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研究实习基地,保证了公司后续发展的人才需求。另外,公司为了吸引和稳定突出的专 业人才,建立了有效的管理办法和奖励机制,确保核心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和长期稳定。 3、客户渠道优势 公司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多年来优秀的自主研发能力、精细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为 公司积累了众多大客户的信任,也为公司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并赢得了重要地位。锂电负极业务,公 司与比亚迪、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瑞浦兰钧、蜂巢能源、ATL等国内知名锂电池厂商有着良好 稳定的合作。公司除继续深化与现有主要客户的合作的同时,也在积极拓展行业内优质新客户,并加大了海 外市场的开拓力度,韩国SKOn、LGES均实现了批量供货,其他海外客户的开拓正按计划进行;磁电装备业务 ,公司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 占有率超60%,处于行业龙头地位。 4、协同发展优势 由于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化应用以及装备制造方 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因此,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与锂电负极业务可协同开发出适用于锂电生产过程 中的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立式高温反应釜、新一代石墨化炉等锂电专用设备,为锂电 负极业务生产装备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同时,扩展公司磁电装备业务的应用领域,切入锂电装 备行业。 5、动力锂电负极材料领域先发优势 公司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二十多年,是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 材料的企业之一,具有动力锂电负极材料先发优势,未来,随着公司锂电负极产品结构的不断丰富,在储能 类和消费类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发展潜力。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