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37 新宙邦 更新日期:2025-09-1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型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化学品两大系列。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42.48亿 100.00 10.64亿 100.00 25.05
─────────────────────────────────────────────────
电池化学品(产品) 28.15亿 66.27 2.73亿 25.68 9.71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7.22亿 16.99 4.53亿 42.59 62.80
电子信息化学品(产品) 6.79亿 15.99 3.25亿 30.52 47.82
其他(产品) 3201.90万 0.75 1288.38万 1.21 40.24
─────────────────────────────────────────────────
境内销售(地区) 33.63亿 79.16 6.62亿 62.23 19.69
境外销售(地区) 8.85亿 20.84 4.02亿 37.77 45.40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78.47亿 100.00 20.79亿 100.00 26.49
─────────────────────────────────────────────────
电池化学品(产品) 51.16亿 65.19 6.27亿 30.16 12.26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15.29亿 19.48 9.34亿 44.93 61.09
电容化学品(产品) 7.66亿 9.77 3.17亿 15.27 41.41
半导体化学品(产品) 3.68亿 4.69 1.71亿 8.25 46.62
其他(产品) 6822.65万 0.87 2902.96万 1.40 42.55
─────────────────────────────────────────────────
境内销售(地区) 59.02亿 75.22 12.12亿 58.30 20.53
境外销售(地区) 19.45亿 24.78 8.67亿 41.70 44.58
─────────────────────────────────────────────────
直销(销售模式) 71.34亿 90.92 17.07亿 82.14 23.93
分销(销售模式) 7.13亿 9.08 3.71亿 17.86 52.1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池化学品(产品) 22.93亿 64.01 3.13亿 31.34 13.65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7.12亿 19.88 4.43亿 44.35 62.22
电容化学品(产品) 3.65亿 10.19 1.48亿 14.80 40.48
半导体化学品 (产品) 1.77亿 4.95 7957.81万 7.97 44.86
其他(产品) 3472.42万 0.97 1537.53万 1.54 44.28
─────────────────────────────────────────────────
境内销售(地区) 26.58亿 74.20 5.73亿 57.35 21.55
境外销售(地区) 9.24亿 25.80 4.26亿 42.65 46.09
─────────────────────────────────────────────────
化工行业(业务) 35.82亿 100.00 9.99亿 100.00 27.8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74.84亿 100.00 21.66亿 100.00 28.94
─────────────────────────────────────────────────
电池化学品(产品) 50.53亿 67.52 8.14亿 37.57 16.11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14.25亿 19.05 9.96亿 46.00 69.91
电容化学品(产品) 6.29亿 8.40 2.49亿 11.50 39.64
半导体化学品(产品) 3.11亿 4.15 8373.48万 3.87 26.94
其他(产品) 6603.29万 0.88 2282.42万 1.05 34.56
─────────────────────────────────────────────────
境内销售(地区) 55.97亿 74.78 12.89亿 59.51 23.03
境外销售(地区) 18.87亿 25.22 8.77亿 40.49 46.47
─────────────────────────────────────────────────
直销(销售模式) 67.99亿 90.84 17.93亿 82.79 26.38
分销(销售模式) 6.85亿 9.16 3.73亿 17.21 54.4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9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1614.64│ 11.68│
│第二名 │ 87174.36│ 11.11│
│第三名 │ 36759.31│ 4.68│
│第四名 │ 26566.37│ 3.39│
│第五名 │ 24238.75│ 3.09│
│合计 │ 266353.44│ 33.9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9167.75│ 11.28│
│第二名 │ 38217.54│ 7.29│
│第三名 │ 31694.67│ 6.04│
│第四名 │ 16179.09│ 3.09│
│第五名 │ 13542.57│ 2.58│
│合计 │ 158801.61│ 30.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池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锂电池四大关键材料之一,主要功能为传导锂离子,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
、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及宽温应用具有关键作用。
公司核心业务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电解液材料及其他电池化学品,下游市场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
池和消费类电池。
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及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其发展获得政策支持、技术
进步及成本优化的持续推动。同时,新能源汽车与智能驾驶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吸引力与用户
体验。预计全球电动汽车渗透率将持续提升,动力电池需求稳健增长。
储能电池:储能通过提升光伏、风电消纳效率,支撑绿色能源发展,商业模式创新与成本下降进一步强
化了储能的必要性。中国新能源电力入市、美国ITC补贴延续、欧洲及中东能源转型等因素共同支撑储能电
池出货规模快速增长,市场空间广阔。
消费类电池:下游应用广泛,包括笔记本电脑、平板、手机、穿戴设备、无人机、服务机器人、智能家
居及电动工具等,在促消费政策及产品迭代驱动下,消费类电池需求保持稳步提升。
综上,报告期内,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储能市场快速发展及消费电子需求稳步提升,全球锂
电池市场持续增长,带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市场需求同步增长。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随着产业链的持续完善及下游应用需求的稳健增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持续保持较快发展态势。但
近年来该行业经历了显著的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
资金优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等,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伴随海外市场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加速发
展、锂电企业全球化布局的推进,具备全球产业链布局优势的电解液企业市场的竞争力将显著增强。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和上下游协同等方式,持续开展产品与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产
品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前沿研究持续培育公司新增长点,其中固态电解质、钠离子电池电解液已实现批量稳
定交付。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核心技术,稳定交付高质量产品,为客
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与全球绝大多数头部及优质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
的合作关系。
公司积极实施全球化、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截至2025年6月,电池化学品全球生产基地已达10个,实现
就近交付,有效提升客户粘性,为稳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2024年,公司通过投资石磊氟材料战略布局了电
解液的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由此,公司完成了从溶质、溶剂、添加剂、新型锂盐、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添
加剂至电解液的一体化产业链布局,有力保障了核心原材料供应安全,大幅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电池化学品领域,公司在研发创新、品质控制、产业链一体化、客户结构、国际化布局、品牌价值等
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行业主要供应企业之一。
(4)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主要可比公司的简要情况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主要可比公司有天赐材料和瑞泰新材。天赐材料(证券代码:002709)主
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瑞泰新材(证券代码:301238)主要
从事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有机氟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我国氟化工行业产品总体可划分为无机氟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又包含氟碳化学品、含
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三大类产品,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医药医疗、纺织、新能源
、环保等领域。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主要涉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及含氟聚合物两个板块。公司生产经营的含氟精
细化学品主要为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主要为四氟乙烯下游的氟树脂和氟
橡胶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涉及的下游医药健康领域的需求增加,带动了公司含氟医药中间体的销量增长。新能源
、数据中心、数字基建等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应氟材料的配套需求。同时,受某国际主流氟化工企业退出
市场的影响,全球电子氟化液市场处于供应切换窗口,公司氟化液产品客户认证基本完成,市场需求增长。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事业部的含氟医药中间体、氟溶剂清洗剂、含氟冷却液等产品需求保持稳定,进而带动了
相关产品的业绩增长。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涉及的下游包括医药、汽车、新能源、显示器件、数字基建等领域,行业发展与
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市场消费能力相关。产品普遍存在生产技术难度高、产品生产准入门槛高、客户普遍
要求高质量、交付要求高等特点。市场机会主要聚焦于技术创新驱动的高端氟产品及替代品需求领域,这类
市场具备较大增长潜力。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布局了较为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其中三明海斯福是国内六氟丙烯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的主要企业
之一,公司以三明海斯福为核心成立了有机氟化学品事业部,统筹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发展,投资建设以含氟
聚合物材料为核心业务的福建海德福,控股以含氟化学品和材料应用及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的深圳海斯福,
参股以无机氟为核心业务的福建永晶(布局上游氢氟酸)及石磊氟材料。
公司坚持在有机氟化学的研发创新投入,持续不断技术革新,拥有产品自主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
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产品品类,在特定的细分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3、电子信息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原公司电容化学品事业部、半导体化学品事业部合并为电子信息
化学品事业部。
其中电容化学品及电容器主要应用在铝电解电容器行业。铝电解电容器具有高耐压、大容量、低成本等
优点,应用在消费电子、工控设备、新能源等领域。2025年上半年,快充、电脑、手机、家电、家用照明等
消费类产品需求有所增长,工业类终端产品需求稳定,电容化学品整体供需稳定,下游电容器客户逐渐呈现
集中化,具备规模效应的厂家在竞争中愈发占据优势。车载、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给电容化学品提
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其中耐宽温、耐高电压、长寿命、小型化、贴片化、低阻抗等要求是电容器技术当前主
要的发展趋势。近些年,固态电容、叠层电容(MLPC)随着AI和算力发展的需求,市场不断扩大,对固态电
解质、固液混合方案的需求不断扩大,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公司在此领域处于优势地位。
半导体化学品专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领域。半导体化学品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与下游
行业结合紧密,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半导体化学品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机会。报告期内,半导体产业持续快速
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应用增长拉动产业需求,国内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半导体化学品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地域优势、快速交付优势,依托与行业主
要客户已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找准切入点,为后续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电容化学品市场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整体供需相对平衡。由于国家对安全环保监管日趋严格,行业集
中度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合规经营的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愈加明显,没有严谨的品质保障体系和研发能力的
企业已开始被市场逐步淘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建、新能源的持续投入,以及对电子元器件的需求进一
步增加、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特别是以AI、算力为代表的新兴行业需求的技术升级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核心
。此外,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电容化学品行业对于化学材料的技术升级需求愈发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促
进了国内电容化学品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因此,电容化学品行业发展仍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具备
一站式解决方案输出能力、完备的品质体系、可以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产品及定制化产品开发服务的头部企
业,市场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
半导体化学品存在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细分领域多等特点。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趋势未发生变化
,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兴应用不断涌现,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半导体化学品的需求持
续增长,市场总规模持续扩大。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电容化学品是公司发展最早的业务,经过公司在行业内近三十年的深耕细作,凭借扎实的研发积累、稳
定的供应保障、严谨的质量体系,以及在南通、惠州、宜都(在建)形成的较完整的生产基地布局等优势,
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市场领先企业,与国内外核心客户群保持稳定战略合作关系。
半导体化学品经过十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品牌建设,凭借扎实的研发实力、成本管理、优异品质与
服务以及在惠州、南通、天津已形成的较完整的生产基地布局等优势,在半导体材料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市场
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公司依托现有技术研发平台,持续创新、不断增加产品品类,为客户持续提供高品质的
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基于产业发展及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纵向不断提
升技术与产品能力,横向拓宽产品品类,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业务是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化学品、有
机氟化学品、电子信息化学品三大系列。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原公司电容化学品事业部、半导体化学品事业部合并为电子信息
化学品事业部,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1.1电池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分为: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
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钠离子电池化学品、固态电池化学材料等。
根据各产品应用场景不同,锂离子电池化学品中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和消费类电
池领域。动力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等终端领域;储能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数据中心、轨道交通、
风电和光伏等领域;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在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
机器人、智能电器、电动工具以及各种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等终端领域。
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主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具有放电功率大、适用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
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数据中心等领域。
一次锂电池化学品主要应用于一次锂电池。一次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主要应用在
便携式电子产品、ETC收费站用锂电池、医疗器械、仪表、电脑及消防等领域。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材料合成、材料提纯、材料分析、配方调制、出货检测
。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碳酸酯溶剂、各类添加剂以及溶质锂盐组成,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之
一,在电池中传导锂离子,从而形成电流回路,起到导电作用。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原材料:
溶质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其中氟元素来源于萤石矿,锂元素来源于各
类锂矿或盐湖。
溶剂以使用碳酸酯类溶剂为主,碳酸酯溶剂主要是由石油化工中间产品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衍生而来,
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等。
添加剂主要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下游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终端为各种电动汽车、各种储能
系统、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1.2有机氟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公司生产经营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为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含氟聚合物主要为
四氟乙烯下游的氟树脂和氟橡胶产品。
其中,三明海斯福主要涉及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营产品包括含氟医药中间体、氟橡胶硫
化剂、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含氟表面活性剂、电力绝缘气体、含氟溶剂以及清洗剂、含氟冷却液、含氟
聚酰亚胺单体等系列产品。六氟异丙基甲醚和六氟异丙醇是新型吸入式麻醉剂七氟烷的中间体;双酚AF主要
用于氟橡胶的硫化或交联;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主要用于含氟聚合物如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
磺酸树脂(PFSA)等领域;含氟表面活性剂系列应用于消防、石油开采等领域;全氟异丁腈是新一代环保型
电力绝缘气体,可替代六氟化硫,应用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和灭弧,应用场景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S)
和气体绝缘线路(GIL);含氟溶剂与清洗剂主要用于精密仪器、设备、元器件的清洗;含氟冷却液可用于
数据中心浸没式冷却及半导体芯片制程冷却。
福建海德福主要涉及四氟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六氟丙烯单体和含氟聚合物产品,主营产品包括
四氟型氢氟醚、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
六氟丙烯主要用于制备含氟聚合物、六氟环氧丙烷等含氟化学品,聚四氟乙烯(PTFE)及可熔融聚四氟乙烯
(PFA)用于制作耐腐蚀件、密封材料、泵阀衬套和化学容器内衬等,应用于化学工业、电子电器、机械、
汽车等领域。全氟磺酸树脂(PFSA)主要用于制造全氟磺酸离子膜,应用于燃料电池、液流电池和电解水制
氢行业。氟醚橡胶是一种高性能的氟橡胶,耐高低温、耐强腐蚀性介质,化学稳定性极佳,适用于化工、石
油等领域,如密封件、O型圈、垫片等,在强腐蚀环境中起密封作用。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为原料合成下游有机氟精细产品。公司含氟聚合物产品
主要以单体四氟乙烯或者单体四氟乙烯加上不同的全氟烯醚为原料,通过聚合工艺,分别生产聚四氟乙烯(
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氟醚橡胶等氟聚合物;其中四氟乙烯单体装
置是以氯仿和无水氟化氢为原料生产的二氟一氯甲烷(F22),二氟一氯甲烷(F22)通过高温裂解生成得到
四氟乙烯单体。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以四氟乙烯及六氟丙烯为主要原料,上游产业包括:萤石矿、无水氟化氢、二氟一氯
甲烷等;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产品有:六氟环氧丙烷、六氟异丙醇、六氟异丙基甲醚、双酚AF、氟橡胶
硫化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公司的氟聚合物产品有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
氟醚橡胶等;主要产品的下游产业链为:吸入式麻醉剂、氟酰脲农药、工业用氟素润滑油及润滑脂、电力环
保高压开关设备、氟塑料和氟橡胶制品、全氟质子交换膜等。
福建海德福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及优化产品结构,主要产品包括四氟型氢氟醚、六氟丙烯、聚四
氟乙烯
(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氟醚橡胶等,将为公司业务发展打开
成长空间、为业绩持续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1.3电子信息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公司电子信息化学品包含电容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
其中电容化学品包括铝电解电容化学品、铝箔化学品、钽电容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电容器封装材料及部
件等。主要系列产品有铝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及化学品、铝卷绕固态电容器用化学品、铝箔用化学品、铝叠
层电容用化学品、钽电容化学品、电容封装材料及部件等。电容化学品是生产电解电容器的关键制程材料和
核心功能材料。铝电解电容器应用于信息通讯、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的滤波和变频等领域。
半导体化学品,按照应用工艺和产品组份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高纯化学品、功能性化学品,具体产品包
括高纯化学品、蚀刻液、剥离液、PI等聚合物材料、清洗液、冷却液、其他功能材料等。半导体化学品应用
于半导体生产的制造工艺中,是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支撑材料。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铝电解电容化学品的工艺流程为材料合成、材料提纯、材料分析、方案设计、配方调制、出货检测。
半导体化学品按照产品类别划分为两类主要生产工艺:功能性化学品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合成、提纯、分
析、配方设计与配制、包装、检测,此类化学品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解决方案;高纯化
学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合成、提纯、分析、包装、检测等。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电容化学品上游为基础化工材料,下游是电容器制造厂家、电极箔制造厂家。
半导体化学品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行业。
2、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主营业务销售模式为直销并
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会根据与客户已签订的销售订单和对客户订单的
预估情况,形成月度销售计划,由PMC制定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及采购计划。
公司致力于在国内外贴近客户布局终端产品生产基地,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就近供应,就近资源优
势地区布局关键材料的生产基地以降低成本、保障供应。目前,公司主要在广东省(惠州市)、江苏省(南
通市、苏州市、淮安市)、福建省(三明市、邵武市)、湖北省(荆门市)、湖南省(衡阳市)、天津市、
重庆市、欧洲波兰和马来西亚(在建)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韩国设立子
公司,就近为客户提供高效服务。国内惠州宙邦四期电子化学品项目、南通半导体新材料及电池化学品项目
、三明海斯福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海德福年产5000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1.5期)、三明海斯
福氟新材料研究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美国新宙邦电池化学品项目、马来西亚诺莱特电子化学品项目、宜昌
新宙邦电子化学品项目等正在筹建中。
3、业绩驱动因素
3.1电池化学品
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业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政策引导下,交通电动化、电
力能源清洁化将得以持续推进。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规模效应、产业链日益完善等因素共同影响,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将迎来持续发展期,电池电解液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上升。
公司作为电池化学品领域的主要供应企业之一,在创新研发、品质控制、产业链一体化、客户结构、国
际化布局和品牌价值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全球绝大部分头部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因
素对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2有机氟化学品
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严格的客户品质要求、较长的验证周期等特点。经
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及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投入,公司拥有自主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并具备多元化产
品结构,为客户提供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受益于高端技
术升级对含氟材料需求增长、新型环保产品替代需求旺盛、客户供应链重塑及调整等因素,公司含氟医药中
间体、含氟聚合物改性单体、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溶剂清洗剂、含氟冷却液等系列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近年来由于某国际知名氟化学公司逐步退出市场,客户加快供应切换,带动公司有机氟化学品销售稳定
增长。公司坚持按照“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经营策略,持续完善有机氟化学品产品种类矩阵,
聚焦高端精细化学品和含氟聚合物应用开发,确保产品在市场中保持成本及技术领先地位,未来,随着AI、
大数据、绿色低碳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相关产品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的契机,为业务稳定持续增长奠定坚
实基础。
3.3电子信息化学品
公司电子信息化学品包含电容化学品和半导体化学品。
其中电容化学品经过近三十年的积累,产品品种齐全,并注重研发能力及技术创新,通过持续提高对研
发的投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新产品销售占
比稳步提升。安全环保监管要求升级,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公司在国内布局多个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生产
线,具有稳定的交付保障能力。公司与电容器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市场份额稳定。
半导体化学品凭借深耕精细电子化学品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质量管理体
系以及多基地的交付服务,赢得了客户信任,半导体化学品品类、出货量以及销售额稳步增加。未来,在电
子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及新兴技术拉动需求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资源、地域等优势,优化产
品结构、强化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垂直整合与产业链协同、不断完善生产基地布局,更好地为行业和客户
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深圳新宙邦、惠州宙邦、南通新宙邦、三明海斯福、江苏瀚康等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集团公
司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专利优秀奖”、“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深圳市专利奖”等科技奖项以及“国家知识产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