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37 新宙邦 更新日期:2025-04-12◇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型电子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有电容器化学品和锂电池化学品两大系列。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78.47亿 100.00 20.79亿 100.00 26.49
─────────────────────────────────────────────────
电池化学品(产品) 51.16亿 65.19 6.27亿 30.16 12.26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15.29亿 19.48 9.34亿 44.93 61.09
电容化学品(产品) 7.66亿 9.77 3.17亿 15.27 41.41
半导体化学品(产品) 3.68亿 4.69 1.71亿 8.25 46.62
其他(产品) 6822.65万 0.87 2902.96万 1.40 42.55
─────────────────────────────────────────────────
境内销售(地区) 59.02亿 75.22 12.12亿 58.30 20.53
境外销售(地区) 19.45亿 24.78 8.67亿 41.70 44.58
─────────────────────────────────────────────────
直销(销售模式) 71.34亿 90.92 17.07亿 82.14 23.93
分销(销售模式) 7.13亿 9.08 3.71亿 17.86 52.1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池化学品(产品) 22.93亿 64.01 3.13亿 31.34 13.65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7.12亿 19.88 4.43亿 44.35 62.22
电容化学品(产品) 3.65亿 10.19 1.48亿 14.80 40.48
半导体化学品 (产品) 1.77亿 4.95 7957.81万 7.97 44.86
其他(产品) 3472.42万 0.97 1537.53万 1.54 44.28
─────────────────────────────────────────────────
境内销售(地区) 26.58亿 74.20 5.73亿 57.35 21.55
境外销售(地区) 9.24亿 25.80 4.26亿 42.65 46.09
─────────────────────────────────────────────────
化工行业(业务) 35.82亿 100.00 9.99亿 100.00 27.8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行业) 74.84亿 100.00 21.66亿 100.00 28.94
─────────────────────────────────────────────────
电池化学品(产品) 50.53亿 67.52 8.14亿 37.57 16.11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14.25亿 19.05 9.96亿 46.00 69.91
电容化学品(产品) 6.29亿 8.40 2.49亿 11.50 39.64
半导体化学品(产品) 3.11亿 4.15 8373.48万 3.87 26.94
其他(产品) 6603.29万 0.88 2282.42万 1.05 34.56
─────────────────────────────────────────────────
境内销售(地区) 55.97亿 74.78 12.89亿 59.51 23.03
境外销售(地区) 18.87亿 25.22 8.77亿 40.49 46.47
─────────────────────────────────────────────────
直销(销售模式) 67.99亿 90.84 17.93亿 82.79 26.38
分销(销售模式) 6.85亿 9.16 3.73亿 17.21 54.4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池化学品(产品) 21.96亿 63.96 3.45亿 32.51 15.73
有机氟化学品(产品) 7.47亿 21.77 5.41亿 50.92 72.39
电容化学品(产品) 3.04亿 8.86 1.17亿 10.98 38.35
半导体化学品(产品) 1.53亿 4.46 4864.91万 4.58 31.81
其他(产品) 3290.69万 0.96 1072.48万 1.01 32.59
─────────────────────────────────────────────────
华东地区(地区) 10.64亿 30.98 3.19亿 30.00 29.97
外销(地区) 8.83亿 25.71 4.26亿 40.11 48.29
华南地区(地区) 7.65亿 22.27 1.36亿 12.80 17.79
华中地区(地区) 4.30亿 12.53 8301.12万 7.81 19.29
其他地区(地区) 2.92亿 8.51 9854.91万 9.28 33.75
─────────────────────────────────────────────────
化工行业(业务) 34.33亿 100.00 10.62亿 100.00 30.9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6.6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3.9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1614.64│ 11.68│
│第二名 │ 87174.36│ 11.11│
│第三名 │ 36759.31│ 4.68│
│第四名 │ 26566.37│ 3.39│
│第五名 │ 24238.75│ 3.09│
│合计 │ 266353.44│ 33.9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5.8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2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59167.75│ 11.28│
│第二名 │ 38217.54│ 7.29│
│第三名 │ 31694.67│ 6.04│
│第四名 │ 16179.09│ 3.09│
│第五名 │ 13542.57│ 2.58│
│合计 │ 158801.61│ 30.2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电池化学品
(1)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是锂电池的四大关键材料之一,是锂电池内部电荷传输的“血液”,其作用是稳定地
传导锂离子,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能、宽温应用等起着关键性作用。
公司核心业务之一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其他电池化学品,下游市场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和消费类
电池。
动力电池: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充电配套设施日益完善、动力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持续下降,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发展注入了持续动力
;同时,新能源电动汽车与智能驾驶的结合,为市场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出行体验。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规模
扩大,产品价格进一步下降,电动汽车市场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由终端电动车需求增长所带动的上游动
力电池出货量也将持续增长。
储能电池:得益于储能商业模式的持续创新、技术不断升级、成本持续下降,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
绿色能源发电量得以提升,带动储能电池出货规模不断增长。随着中国风、光、电一体化的持续推进、美国
可再生能源并网流程的简化、欧盟各国将储能纳入能源规划,储能电池未来的市场空间不断扩大。
消费类电池:消费类电池下游应用领域涵盖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
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电器以及电动工具等。近几年全球3C消费市场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长远来看,在促
消费政策及产品更新迭代的推动下,消费类电池需求量仍将稳步提升。
综上,随着下游新能源电动汽车渗透率的提升以及储能、新消费类等应用市场的发展,全球锂电池需求
仍将持续增长,相应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需求也将保持增长态势。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随着产业链完善和下游应用端的持续增长,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也将保持较快增长,但近几年电解液
行业经历了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产业链优势、品牌优势、资金优
势、成本优势和技术优势等,稳步提升市场份额;随着与下游头部客户深度合作,行业集中度还将进一步提
升;另一方面,随着海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发展,海外电解液产业链布局充分的企业将更加受益。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和上下游协同等方式,开展产品与技术创新,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
和解决方案,并通过前沿研究持续培育公司新增长点,其中,固态电解质实现小批量出货、钠离子电池电解
液已在批量交付。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相关材料的核心技术,稳定交付高质量产
品,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在行业中享有较高声誉,与全球绝大部分头部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积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能布局。截至2024年12月,公司电池化学品在全球范围内已有10个生产基
地实现交付保障,其中国内9个,欧洲1个,就近服务客户,增强了客户粘性,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重
要支撑。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增资石磊氟材料,战略布局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至此,公司已完成在溶
质、溶剂、添加剂、新型锂盐和自主知识产权新型添加剂等方面的产业链布局,确保了核心原材料安全供应
保障,有效提升了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电池化学品领域,公司在研发创新、品质控制、产业链一体化、客户结构、国际化布局、品牌价值等
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是行业主要供应企业之一。
(4)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主要可比公司的简要情况
公司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业务的主要可比公司有天赐材料和瑞泰新材。天赐材料(证券代码:002709)主
要从事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瑞泰新材(证券代码:301238)主要
从事电池材料以及有机硅等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有机氟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我国氟化工行业产品总体可划分为无机氟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有机氟化学品又包含氟碳化学品、含
氟聚合物及含氟精细化学品等三大类产品,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电器、通信、医药医疗、纺织、新能源
、环保等领域。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主要涉及含氟精细化学品及含氟聚合物两个板块。公司生产经营的含氟精
细化学品主要为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含氟聚合物主要为四氟乙烯下游的含氟聚
合物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涉及的下游医药健康领域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数据中心、数字基建等产业的需求带动
了相应氟材料的配套需求。同时,受某国际主流氟化工企业逐步退出市场的影响,全球电子氟化液市场处于
供应切换窗口,公司氟化液产品迎来了新的市场机遇。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涉及的下游领域包括医药、农药、汽车、新能源、显示器件、数字基建等,产品
普遍具有研发技术壁垒高、生产工艺难度高、市场准入门槛高(严格的客户品质要求、较长的验证周期)等
特点,行业发展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市场消费能力息息相关。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带动的高端
氟产品及替代品的需求,有较大的市场增长潜力。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布局了较为完整的氟化工产业链,其中三明海斯福是国内六氟丙烯下游含氟精细化学品生产企业,
福建海德福是四氟乙烯下游的氟聚合物生产企业。公司成立了以三明海斯福、福建海德福为核心的有机氟化
学品事业部,统筹有机氟化学品业务发展,投资建设涉及改性含氟聚合物的海德福1.5期高性能氟材料项目
,筹建三明海斯福年产3万吨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控股以含氟化学品和材料应用及解决方案为核心业务
的深圳海斯福,参股以无机氟化工为核心业务的福建永晶。
公司始终坚持高研发投入,持续推动技术革新,拥有产品自主知识产权及相关生产技术,并建立了丰富
的产品品类,在技术研发、产能规模布局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处于行业相对领先地位。
3、电容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公司电容化学品及电容器主要应用在铝电解电容器行业。铝电解电容器具有高耐压、大容量、低成本等
优点,应用在消费电子、工控设备、新能源等领域。2024年,快充、电脑、手机、家电、家用照明等消费类
产品需求有所恢复,工业类终端产品需求稳定,电容化学品整体供需稳定,下游电容器客户逐渐呈现集中化
,具备规模效应的厂家在竞争中愈发占据优势。车载、数据中心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给电容化学品提出了新
的技术要求,其中耐宽温、耐高电压、长寿命、小型化、贴片化、低阻抗等要求是电容器技术当前主要的发
展趋势。近些年,固态电容、叠层电容(MLPC)随着AI和算力发展的需求,市场不断扩大,对固态电解质、
复合电解质的需求不断扩大,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机会,公司在此领域取得优势地位。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公司主营的电容化学品市场处于相对成熟的阶段,整体供需相对平衡。由于国家对安全环保监管日趋严
格,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管理规范、合规经营的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愈加明显。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建、
新能源的持续投入,以及对电子元器件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贴合新兴行业需求的技术升级将成为未来竞争的
核心。此外,由于国际形势复杂,国内电容化学品行业对于化学材料的技术升级需求愈发强烈,在一定程度
上促进了国内电容化学品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因此,电容化学品行业发展仍然以技术驱动为核心,
具备一站式解决方案输出能力、可以为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开发服务的头部企业,市场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
。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电容化学品是公司发展最早的业务,经过行业内多年的深耕细作,凭借扎实的研发积累、稳定的供应保
障,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球铝电解电容器化学品市场主要供应企业之一,与国内外核心客户群保持多年稳定合
作关系。
4、半导体化学品
(1)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及总体供求趋势
公司半导体化学品专注于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领域。半导体化学品处于半导体产业链的上游环节,与
下游行业结合紧密,下游产业的发展为半导体化学品行业带来较大的市场机会。报告期内,半导体产业持续
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消费电子等应用增长拉动产业需求,国内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半导体化
学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地域优势、快速交付优势,依托与行
业主要客户已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找准切入点,为后续产品研发和市场开发创造有利条件和机会。
(2)报告期内行业发展阶段及特点
半导体化学品存在技术门槛高、验证周期长、细分领域多等特点。半导体行业长期增长趋势未发生变化
,特别是人工智能AI芯片的大规模应用加速,由技术进步带来的新兴应用不断涌现,为半导体产业发展带来
了巨大的发展前景,半导体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市场总规模持续扩大。
(3)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半导体化学品经过多年来的技术和经验积累、品牌建设,凭借扎实的研发实力、成本管理、优异品
质与服务以及在惠州、南通、天津已形成的较完整的基地布局等优势,在半导体材料行业取得了一定的市场
份额和品牌知名度。公司依托现有技术研发平台,持续创新、不断增加产品品类,为客户持续提供高品质的
产品和完善的解决方案。报告期内,基于产业发展及下游客户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纵向不断提
升技术与产品能力,横向拓宽产品品类,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及解决方案。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业务是新型电子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包括电池化学品、有
机氟化学品、电容化学品、半导体化学品四大系列。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1.1电池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电池化学品主要产品分为:锂离子电池化学品(包括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新型锂盐、碳酸酯溶
剂)、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一次锂电池化学品;前沿布局的产品有:钠离子电池化学品、固态电池化学材料
。
根据各产品应用场景不同,锂离子电池化学品中的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应用于动力、储能和消费类电
池领域。动力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动汽车等终端领域;储能电池主要应用在电力系统、数据中心、轨道交通、
风电和光伏等领域;消费类电池主要应用在笔记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消费类无人机、
机器人、智能电器、电动工具以及各种便携式移动电子产品等终端领域。
超级电容器化学品主要应用于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具有放电功率大、适用温度范围宽和循环寿命长
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智能电表、混合动力汽车、风力发电、数据中心等领域。
一次锂电池化学品主要应用于一次锂电池。一次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主要应用在
便携式电子产品、ETC收费站用锂电池、医疗器械、仪表、电脑及消防等领域。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方案设计、材料提纯、材料分析、配方调制、出货检测。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主要由碳酸酯溶剂、各类添加剂以及溶质锂盐组成,是锂离子电池四大关键原材料之
一,在电池中可以传导锂离子,从而形成电流回路,起到导电作用。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上游产业链:
溶质锂盐包括六氟磷酸锂和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等,其中氟元素来源于萤石矿,锂元素来源于各
类锂矿或盐湖。
溶剂以使用碳酸酯类溶剂为主,碳酸酯溶剂主要是由石油化工中间产品环氧乙烷或环氧丙烷衍生而来,
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乙烯酯和碳酸丙烯酯等。
添加剂主要包括碳酸亚乙烯酯(VC)和氟代碳酸乙烯酯(FEC)等。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下游产业链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类电池;终端为各种电动汽车、各种储能
系统、消费类电子产品等。
1.2有机氟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公司生产经营四氟乙烯和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以及四氟乙烯下游的含氟聚合物产品。
其中,公司控股子公司三明海斯福主要涉及六氟丙烯下游的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营产品包括含氟医药中
间体、氟橡胶硫化剂、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含氟表面活性剂、电力绝缘气体、含氟溶剂与清洗剂、含氟
冷却液等系列产品。产品用途:六氟异丙基甲醚和六氟异丙醇是新型吸入式麻醉剂七氟烷的中间体;双酚AF
主要用于氟橡胶的硫化或交联;氟聚合物改性共聚单体主要用于含氟聚合物如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
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领域;含氟表面活性剂系列应用于消防、石油开采等领域;全氟异丁腈是新一代环
保型电力绝缘气体,可替代六氟化硫,应用于电气设备的绝缘和灭弧,应用场景包括气体绝缘开关设备(GI
S)和气体绝缘线路(GIL);含氟溶剂与清洗剂主要用于器件清洗;含氟冷却液主要用于热传导和控温领域
。
公司控股子公司福建海德福主要涉及四氟乙烯下游产品,主营产品包括氢氟醚、六氟丙烯,聚四氟乙烯
(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六氟丙烯主要用于制备多种含氟精细化
工产品,医药中间体、灭火剂和含氟高分子;聚四氟乙烯(PTFE)及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用于制作耐
腐蚀件、密封材料、泵阀衬套和化学容器内衬等,应用于化学工业、电子电器、机械、汽车等领域。全氟磺
酸树脂(PFSA)主要用于制造全氟磺酸离子膜,应用于燃料电池、钒液流电池和电解水制氢行业。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以四氟乙烯,六氟丙烯为原料,进一步合成下游有机氟精细产品。
公司含氟聚合物产品主要以四氟乙烯均聚反应,或者四氟乙烯和全氟烯醚共聚反应,分别生产聚四氟乙
烯(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氟聚合物;其中四氟乙烯单体的生产工
艺是以二氟一氯甲烷(F22)通过高温裂解生成得到四氟乙烯,二氟一氯甲烷(F22)是以氯仿和无水氟化氢
原料进行反应生成的。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涉及的上游产业包括:萤石矿、无水氟化氢、氯仿等;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主要产品
有:六氟环氧丙烷、六氟异丙醇、六氟异丙基甲醚、双酚AF、氟橡胶硫化剂、含氟表面活性剂等;公司氟聚
合物产品有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主要产品的下游产业链为:吸入式麻醉
药物、氟酰脲农药、氟素润滑油及润滑脂、电力环保开关设备、氟塑料制品、全氟质子交换膜。
公司投资的福建海德福生产基地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及优化产品结构,福建海德福主要产品包括四氟型氢
氟醚,六氟丙烯单体,聚四氟乙烯(PTFE)、可熔融聚四氟乙烯(PFA)、全氟磺酸树脂(PFSA)等,将为
公司有机氟化学品业务的产业链延伸奠定坚实的基础。
1.3电容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电容化学品包括铝电解电容化学品、铝箔化学品、钽电容化学品及功能材料、电容器封装材料及部件等
。主要系列产品有铝电解电容器用电解液及化学品、铝卷绕固态电容器用化学品、铝箔用化学品、铝叠层电
容用化学品、钽电容化学品、电容封装材料及部件等。电容化学品是生产电解电容器的关键制程材料和核心
功能材料。铝电解电容器应用于信息通讯、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电子的滤波和变频等领域。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铝电解电容化学品的工艺流程为材料合成、材料提纯、材料分析、方案设计、配方调制、出货检测。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电容化学品上游为基础化工材料,下游是电容器制造厂家、电极箔制造厂家。
1.4半导体化学品
(1)产品简介及用途
半导体化学品,按照应用工艺和产品组份的不同,主要可分为高纯化学品、功能性化学品,具体产品包
括高纯化学品、蚀刻液、剥离液、PI类材料、清洗液、冷却液、其他功能材料等。半导体化学品应用于半导
体生产中的制造工艺,是半导体产业重要支撑材料。
(2)主要产品工艺流程
半导体化学品按照产品类别划分为两类主要生产工艺:功能性化学品生产工艺包括材料合成、提纯、分
析、配方设计与配制、包装、检测,此类化学品主要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提供解决方案;高纯化
学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合成、提纯、分析、包装、检测等。
(3)主要产品的上下游产业链
半导体化学品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下游应用领域主要有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行业。
2、经营模式
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目前主营业务销售模式为直销并
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公司会根据与客户已签订的销售订单和对客户订单的
预估情况,形成月度销售计划,由PMC制定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及采购计划。
公司致力于在国内外贴近客户布局生产基地,以便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和就近供应。目前,公司主要在广
东省(惠州市)、江苏省(南通市、苏州市、淮安市)、福建省(三明市、邵武市)、湖北省(荆门市)、
湖南省(衡阳市)、天津市、重庆市和欧洲的波兰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同时,公司在日本设立了办事处、
韩国设立子公司(2025年2月)、马来西亚设立子公司(2025年2月),就近及时服务顾客。国内惠州宙邦四
期电子化学品项目、南通半导体新材料及电池化学品项目、海德福年产5000吨高性能氟材料项目(1.5期)
项目、三明海斯福氟新材料研究中心项目正在建设中,美国新宙邦电池化学品项目、三明海斯福年产3万吨
高端氟精细化学品项目、宜昌新宙邦电子化学品项目等正在筹建中。
3、业绩驱动因素
3.1电池化学品
绿色环保的新能源产业是全球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国内外政策引导下,交通电动化、电
力能源清洁化将得以持续推进。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进步、成本下降、产业链日益完善等因素共同影响,
新能源电动汽车与储能市场将迎来持续发展期,电池电解液的需求也将进一步上升。
公司作为电池化学品领域的主要供应企业之一,在创新研发、品质控制、产业链一体化、客户结构、国
际化布局和品牌价值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与全球绝大部分头部客户均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这些因
素对公司未来市场份额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3.2有机氟化学品
公司含氟精细化学品产品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严格的客户品质要求、较长的验证周期等特点。经
过十多年的技术发展和持续不断的研发创新投入,公司拥有自主生产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并具备相对完善
的产品品类,为客户提供产品及应用解决方案,与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近年来,高端含氟
材料技术升级需求增长、新型环保产品替代需求旺盛、下游供应链重塑及调整,公司含氟医药中间体、含氟
聚合物改性单体、环保型含氟表面活性剂、氟溶剂清洗剂、含氟冷却液等系列产品保持稳定增长。
3.3电容化学品
公司电容化学品经过二十余年的积累,产品品种齐全,并注重研发能力及技术创新,通过持续提高对研
发的投入,引领行业技术进步并不断推动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新产品销售占
比稳步提升。安全环保监管要求升级,提升了行业集中度,公司在国内布局多个生产基地,拥有先进的生产
线,具有稳定的交付保障能力。公司与电容器核心客户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市场份额稳定。
3.4半导体化学品
公司半导体化学品凭借深耕精细电子化学品的经验积累和技术优势,依靠高品质的产品、完善的质量管
理体系以及多基地的交付服务,赢得了客户信任,半导体化学品出货量以及销售额稳步增加。未来,在电子
信息产业高速发展及新兴技术拉动需求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利用自身技术、资源、地域等优势,优化产品
结构、强化核心原材料自主可控、垂直整合与产业链协同、不断完善生产基地布局,更好地为行业和客户提
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创造价值。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研发优势
深圳新宙邦、惠州宙邦、南通新宙邦、三明海斯福、江苏瀚康等均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知识
产权方面,公司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深圳市知识产权优势企
业”等称号。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研发人员967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研发人员6人、中级职称
的研发人员31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递交并被受理专利申请累计1383项,其中,国内专利累计申
请993项(包含826项发明专利和167项实用新型专利)、国外发明专利累计申请193项、PCT国际专利累计申
请197项;公司已取得国内专利累计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