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华力创通(300045)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45 华力创通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卫星应用、仿真测试、雷达信号处理、轨道交通、无人系统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信息产业(行业) 5.23亿 95.56 1.62亿 99.83 30.93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行业) 2304.36万 4.21 24.13万 0.15 1.05 其他业务(行业) 125.80万 0.23 3.02万 0.02 2.40 ───────────────────────────────────────────────── 卫星应用(产品) 2.47亿 45.12 8972.81万 55.42 36.37 机电仿真测试(产品) 1.18亿 21.66 3244.26万 20.04 27.39 仿真应用集成(产品) 6661.13万 12.18 1054.71万 6.51 15.83 雷达信号处理(产品) 5989.17万 10.95 2616.93万 16.16 43.69 代理及其他(产品) 3090.43万 5.65 273.65万 1.69 8.85 轨道交通应用(产品) 2304.36万 4.21 24.13万 0.15 1.05 其他业务(产品) 125.80万 0.23 3.02万 0.02 2.40 ───────────────────────────────────────────────── 境内(地区) 5.47亿 100.00 1.62亿 100.00 29.60 ───────────────────────────────────────────────── 直销(销售模式) 5.47亿 100.00 1.62亿 100.00 29.60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卫星应用(产品) 2.40亿 65.32 9736.80万 71.71 40.57 雷达仿真测试(产品) 4849.98万 13.20 2240.08万 16.50 46.19 机电仿真测试(产品) 4186.49万 11.39 1178.62万 8.68 28.15 仿真应用集成(产品) 1613.88万 4.39 304.48万 2.24 18.87 代理及其他(产品) 1102.59万 3.00 72.23万 0.53 6.55 轨道交通应用(产品) 987.89万 2.69 46.65万 0.34 4.72 ───────────────────────────────────────────────── 北方(地区) 3.21亿 87.28 1.15亿 84.36 35.72 华南(地区) 3113.00万 8.47 1885.61万 13.89 60.57 华东(地区) 1560.51万 4.25 237.50万 1.75 15.2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子信息产业(行业) 6.59亿 92.90 2.45亿 99.95 37.23 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行业) 4937.93万 6.96 -23.72万 -0.10 -0.48 其他业务(行业) 103.28万 0.15 35.98万 0.15 34.84 ───────────────────────────────────────────────── 卫星应用(产品) 3.29亿 46.31 1.51亿 61.55 45.99 机电仿真测试(产品) 1.19亿 16.83 3326.26万 13.55 27.86 雷达信号处理(产品) 9484.30万 13.37 4447.81万 18.11 46.90 仿真应用集成(产品) 8719.91万 12.29 1392.89万 5.67 15.97 轨道交通应用(产品) 4937.93万 6.96 -23.72万 -0.10 -0.48 代理及其他(产品) 2914.54万 4.11 260.34万 1.06 8.93 其他业务(产品) 103.28万 0.15 35.98万 0.15 34.84 ───────────────────────────────────────────────── 华南(地区) 4.62亿 65.17 1.61亿 65.56 34.81 北方(地区) 1.65亿 23.25 6696.62万 27.27 40.59 华东(地区) 8113.09万 11.43 1722.97万 7.02 21.24 其他业务(地区) 103.28万 0.15 35.98万 0.15 34.84 ───────────────────────────────────────────────── 直销(销售模式) 7.10亿 100.00 2.46亿 100.00 34.6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卫星导航(产品) 8798.57万 39.79 4547.90万 54.75 51.69 雷达信号处理(产品) 5892.67万 26.65 2437.57万 29.34 41.37 机电仿真测试(产品) 3654.33万 16.53 857.68万 10.32 23.47 仿真应用集成(产品) 2541.71万 11.50 416.42万 5.01 16.38 代理及其他(产品) 1107.47万 5.01 66.48万 0.80 6.00 轨道交通应用(产品) 115.47万 0.52 -18.84万 -0.23 -16.32 ───────────────────────────────────────────────── 北方(地区) 1.57亿 70.87 --- --- --- 华南(地区) 3459.79万 15.65 --- --- --- 华东(地区) 2980.11万 13.4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7.1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9527.18│ 35.71│ │客户二 │ 1810.05│ 3.31│ │客户三 │ 1570.95│ 2.87│ │客户四 │ 1506.81│ 2.76│ │客户五 │ 1362.06│ 2.49│ │合计 │ 25777.04│ 47.1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7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1720.03│ 13.20│ │供应商二 │ 5828.65│ 6.57│ │供应商三 │ 5233.41│ 5.90│ │供应商四 │ 4656.24│ 5.25│ │供应商五 │ 3382.42│ 3.81│ │合计 │ 30820.75│ 34.7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卫星应用领域 卫星应用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航空航天装备领 域的重要支柱产业。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及政策支持下,我国卫星导航、卫星通信等相关产业 规模呈现增长态势。 1.1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 自2020年北斗三号成功组网以来,我国相继出台《“十四五”规划》《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 的若干意见》《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等多项政策,以促进北斗在交通运输、公安、能源、 应急、自然资源等行业的应用。随着北斗产业化应用写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北斗系统 在众多行业领域实现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 2024年7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通知提出 要促进北斗设备和应用向北斗三代升级换代,围绕大众消费、工业制造和融合创新三个领域开展试点城市遴 选工作;加快在汽车、船舶、航空器、机器人等重点领域推广北斗应用,鼓励扩大重点营运车辆等北斗搭载 比例,引导船舶装载北斗,扶持航空器领域企业开展适航设备研制攻关和应用。在大众消费领域,以智能手 机等为重点,2024年上半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1.39亿部,超过98%支持北斗定位。在政策鼓励下,随着试 点的逐步落实、北斗换代的逐步推进,北斗产业有望迎来更高规模增长。 2024年9月,工信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等五部门发布《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提出鼓励发展轻量化、智能化、网联化电动自行车产品,新增北斗定位、实时通信功能。据经济日报显示 ,我国是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消费大国,国内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达3.5亿辆,2023年规模以上企业 生产4228.1万辆,近5年产量年均增速为12%。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人民群众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北 斗定位和通信功能被纳入电动车强制性标准,这一政策为北斗应用开拓出一个潜力巨大的全新市场,有望驱 动产业规模迎来显著增长。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 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长7.0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 研发和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 比增长5.5%,达到1611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30.04%。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成的 关联产值同比增长7.79%,达到3751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69.96%。 据国家有关部门研究测算,到2025年,在国计民生重点行业领域,北斗将实现全面覆盖及规模化应用, 在大众消费领域将实现北斗普及应用,北斗兼容应用覆盖率达到90%以上。伴随北斗核心技术体系的持续迭 代突破,以及应用场景从传统行业向智能交通、精准农业、智慧城市管理、无人系统协同等新兴领域的深度 渗透拓展,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正以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化的双轮驱动模式,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 产业生态的辐射效应与商业价值正进入加速释放期。 1.2卫星通信 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其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成为国家经济发展 的新增长引擎之一,体现了我国对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商业航天产业的高度重视,提升了卫星通信行业的政 策地位,为行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 目前,我国已建成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覆盖区域主要为中国及周边、中东、非洲等相关地区, 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可于覆盖范围内实现移动通信服务。2024年3月,据媒体报道,在工业和 信息化部指导下,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获得国际电信联盟批准,取得E.164码号(882)52及E.212码号(9 01)09,分别作为天通卫星业务的用户拨号码号和网络识别码号。本次获批国际码号资源后,中国电信可面 向“天通一号”卫星覆盖区域的国际用户提供手机直连卫星通信服务,随着天通卫星移动业务实现国际化运 营,将推动卫星通信产业链需求进一步释放。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卫星互联网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卫星互联网建设。2024 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等七部门《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强化新型基础设施,深入推进5G 、算力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千兆光网等建设,前瞻布局6G、卫星互联网、手机直连卫 星等关键技术研究,构建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高效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一箭多星技术实现多项里程碑突破,卫星发射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为加速低轨卫星建设奠定基础。我国 规划了多个万星级别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其中“GW星座”计划打造由1.3万颗卫星组成的中国星链主体 ,“G60星座”远景规划部署超过1.5万颗卫星,“鸿鹄-3星座”计划在160个轨道平面上发射共1万颗卫星, 三大星座合计规划卫星数量超过 3.6万颗。2024年,长征六号甲火箭成功实施“千帆星座”一箭18星堆叠发射、捷龙三号火箭于9月24日 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完成一箭八星发射,显著降低任务成本。一箭多星技术突破推动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建 设进入新阶段。 2024年6月6日,海南商发二号工位竣工,将带动发射成本逐步降低、发射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11月30 日,该工位首次发射长征十二号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送入轨道,验证了其支持低轨卫星发 射的能力。海南商发通过双工位协同,可实现“多型号并行测试、多任务交叉发射”,预计2025年形成“月 月有发射”的高密度态势。随着一箭多星技术不断突破,及发射场的基础设施扩展,对实现我国在2027年前 完成3900颗低轨卫星部署、2030年突破6000颗的目标提供支撑,进一步推动我国低轨卫星发展。 随着未来低轨卫星组网,卫星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卫星通信的应用场景得以拓展,除了现有的航空、 航海、偏远地区、应急救灾等场景,未来还将在物联网、移动业务、中继回传、企业网络等更多领域发挥重 要作用,卫星通信作为国家重要的信息基础建设,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仿真测试 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仿真测试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前沿科技行业,在高科技装备制造业和信息 产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仿真测试通过精准模拟复杂多样的条件,为产品的开发与测试构建了高效且安全的环境,保障产品在实 际运用中的卓越性能和高度可靠性。仿真测试凭借其显著的成本效益优势、出色的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强大的 环境适应性,不仅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国防电子等军队国防工业领域成为不可或缺的支撑,而且在 能源、电力、高铁、智能制造等民用高科技行业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高速推进,各行业对计算机仿真的需求持续增长,促使全球计算机仿真市场呈现 出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预计到2025年,中国计算机仿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关。 我国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作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的关键支撑 技术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推动计算机仿真行业前 行。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 中提到,计算机仿真从工业生产和教育培训两个重点方面实现结合。“十四五”期间,国内主要省份纷纷制 定计算机仿真行业发展目标,山西省积极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5G+互动教学模式,辽宁省则着力培育虚 拟仿真实训基地,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在产业升级迫切需求与国家政策的精准引导下,计算机仿真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军事、教育、科研等 众多领域,尤其是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如航空装备、卫星应用、轨道交通等领域,凭借其显著缩短研发周期 和降本增效的优势,已成为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我国各产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对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优化产品设计、增强安全性等诉求愈发强烈,越来越多的产业逐步认识到仿真测试的价值,这 将促使仿真测试向新应用领域拓展的速度不断加快。在既有需求的持续拉动以及新兴产业不断催生的新需求 推动下,仿真测试行业将延续增长态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雷达信号处理 在当今全球武器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已然成为现代化战争显著特征的大背景下,雷达作为现代战争中的 “千里眼”,无疑是当下电子战和信息战的核心装备。而现代雷达的目标检测和抗干扰处理基本都在雷达数 字信号处理阶段完成,是现在雷达装备的核心所在,并向人工智能化阶段迈进,是雷达装备的“大脑”。 在我国,雷达信号处理在军用和民用领域均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防军事领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 势,众多国家纷纷持续加大国防预算投入,间接推动军事雷达市场规模稳步增长。据MarketResearch预测, 全球军用雷达市场规模预计会从2020年的140亿美元攀升至2025年的174亿美元,2020年至2025年的年均复合 增长率达4.4%。新型战斗机、舰艇、导弹防御系统等军事装备对先进雷达有着强劲需求,军事雷达需求的不 断增长带动着雷达信号处理市场规模稳步拓展。据中国产业信息研究院预估,2020-2025年我国军用雷达整 体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1%,到2025年将达到565亿元人民币,未来的增长前景令人乐观。 4.无人系统 无人机是低空经济产业链的关键核心,凭借其灵活便捷、高效智能的特性,无人机正逐步改变着传统行 业的运营模式,成为推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 低空经济是指依托于低空空域,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带动相 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经济形态。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低空 经济”概念首次被纳入国家规划以来,其战略地位不断攀升。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低空经 济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国家层面为其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24年1月,《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 行条例》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无人机产业进入“有法可依”的规范化发展新阶段;同年7月,党的二十届 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对“健全现代 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作出系统部署,其中着重提及“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为行业发展指明了 方向。 据新华社报道,2024年上半年,我国新注册无人机超60万架,无人机总数较去年年底增长48%。截至202 4年8月,超1.4万家无人机企业持有现行有效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营合格证,超22.5万人持有无人机操 控员执照。经测算,2023年我国低空经济规模超5000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2万亿元,我国低空经济正步入 快速成长的新阶段。 在军事领域,无人机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精确打击、电子战、认知战、舆论战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效 果,无人机应用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武器装备无人化已是现代化战争的发展趋势。 在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无人机行业与其他产业跨境融合持续深化、以及现代战争武器装备无人化趋势的 共同推动下,无人系统行业不断被注入新的活力与潜力,正朝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大步迈进。 5.国防军工 “十四五”规划对国防和军事现代化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加速武器装备的升级换代以及智能化武器装备 的发展。在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坚定不移的背景下,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装备总量 发展空间较大,国防军工行业整体将呈现加速发展态势。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提出 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深入实施改革强军战略,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基本实现国 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11月,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签署命令,发布《军队装备保障条例》, 强调要全面聚焦备战打仗,深刻把握装备保障工作的特点规律。 地缘政治冲突不断,促使全球国家军费开支持续增长。中国作为重要军事大国,为提升国防实力,近年 来国防开支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财政部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国防支出预算约达1.55万亿元,而到了20 24年,这一预算规模攀升至约1.67万亿元,同比增长率为7.2%。国防预算的稳定增长有效拉动军品需求。从 资金支持层面看,国防预算的稳定增长为军工行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为其实现稳健、高质量的发 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深耕国防及行业信息化领域,是国内首批获得完整国防军工准入资质的企业之一;在卫星导航、卫 星通信、雷达信号处理、仿真测试及无人系统领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科研生产能力,为精确制导武器、电 子对抗、航空电子、信息化作战、指挥控制及先进武器系统的研制提供了先进的器件、终端、系统和解决方 案。公司还积极面向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在智慧城市、卫星大数据、应急通信、安全监测、海洋工程等领 域,为广大用户提供整套的技术体系及解决方案。 步入“十四五”收官之年,公司将秉持“服务国家、回报社会”的理念,协同推进军、民品业务。同时 ,牢牢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契机,以科技创新为指引、产品迭代为支撑、核心竞争力提升为关键,全方位强 化自身,深度契合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进而将新质生产力转化为强劲动力,助推公司朝着产业化、集团化 、国际化的新发展格局稳步迈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主要产品 1.卫星应用领域 公司紧紧跟随国家航天发展战略,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全面参与北斗导航、天通卫星移动通信 的系统建设,将卫星应用领域作为重要战略方向持续投入,目前在卫星应用方向已形成“芯片+模块+终端+平 台+系统解决方案”、“产业+产品”的全体系布局。 公司是国内少数同时掌握“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之一,全国产化的自主产品和体 系化解决方案在应急管理、地灾监测、交通运输、民用航空、国防装备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具体产品主要包括: (1)芯片模块产品 北斗方面,公司基于自主研制的北斗基带芯片,已经形成专用北斗产品、民用北斗产品及解决方案、惯 性与组合导航产品及导航测试产品四大产品线。卫星导航方向的代表产品包括:北斗三号全模全频点卫星导 航基带芯片、北斗三号高精度基带芯片等芯片、北斗三号短报文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等,以及北斗三号单模 /双模系列化模块、北斗三号短报文系列化模块、高精度系列化模块、北斗规模化应用系列模块、适航系列 化模块等。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制并推出北斗三号短报文射频基带一体化SOC芯片HBD2023,进一步丰富了 公司在北斗短报文专业领域的产品序列。 卫星通信方向的代表产品包括: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小型化天通卫星移动通信基带芯 片等芯片产品,天通手持语音模块、天通车载语音模块、天通数据模块、天通物联网模块,以及天通综测仪 等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制并推出多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基带芯片HTD2010和多模卫星移动通信终端S OC芯片HTD3010,有效降低卫星通信基带射频一体化芯片成本,完成多款天通手持、车载语音模块改版优化 和生产交付,同时低轨卫星互联网方向的产品研制也在顺利推进。北斗芯片和天通芯片的研制奠定了公司的 行业地位,为相关的产品研制提供了技术基础。 (2)终端类产品 主要是为适应不同应用场景而研制的各类车载、机载、弹载、授时、手持、指挥、便携等导航通信终端 。 面向北斗民用市场,公司研制的民用北三终端产品具备导航定位、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 、组合导航等功能,能够满足手机、可穿戴式设备、车载导航和车载监控、测量测绘、精准农业等大众消费 类或行业应用需求,代表产品包括:北斗车载定位管理系统、北三蓝牙盒子、机载定位追踪设备、北三指挥 机、一体化安全监测站。 面向北斗特种行业市场,公司研制了多款面向车载、机载、弹载、授时、手持、指挥、便携等应用的北 斗三号终端产品;多款终端产品已具备定型状态并开始批量生产及交付,为公司在北斗三号特种行业领域打 造了极具示范价值的成功案例。 面向天通卫星通信领域,公司研制了天通手持、车载、船载和便携等终端应用,形成系列化终端解决方 案。同时,还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卫星移动通信综合测试仪产品和测试系统,广泛应用于公众服务、应急救 灾、海事救援、公共安全等通信需求领域。代表产品包括:天通卫星电话、天通智能座机终端、便携式卫星 移动通信热点、天通窄带/物联网数传终端、便携式天通宽带数传终端、车载天通宽带数传终端、天通终端 综测仪。 (3)测试类产品 主要是指卫星导航模拟器、卫星信号转发器、记录回放仪、卫星导航测试环境构建、卫星通信综合测试 仪等检测类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研究所、工厂以及相关第三方检测机构。 (4)解决方案及系统级产品 主要包括北斗精准时空大数据中台、基于北斗的地灾安全监测系统、智慧水库综合管理平台、卫星应用 增值服务平台、物联网平台,为用户提供可视化、易操作、易管理的高效服务,已广泛应用于应急、林业、 水库、矿山等。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北斗的精准时空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项目入选北斗时空 信息创新应用典型案例。 2.仿真测试领域 在仿真测试领域,公司依托核心技术着力构建仿真与测试相关的平台软件开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硬 件模块开发能力,致力于打造针对武器装备和高端制造的通用化仿真测试平台及解决方案。同时,公司借助 虚拟现实、仿真可视化、数字孪生、高性能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针对装备研制、训练仿真、仿真应用展示等 具体需求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 具体产品主要包括: (1)标准化产品 主要包括ARINC664总线系列产品、ARINC818系列产品等核心产品,以及便携式航电网络分析仪、飞控总 线产品、1394总线产品、制动系统采集存储单元等标准化货架产品。 (2)智慧试验与仿真测试平台 主要包括自主研发的总线仿真测试平台BEST+、半实物仿真测试平台HRT、仿真测试系统集成验证平台SI VB和1+N数字化试验管理平台。平台在深耕铁鸟、飞控、航电、机电和发动机等领域应用基础上持续优化升 级,平台国产化和数字化程度不断提升,系统能力、专业能力进一步增强,得到用户高度认可。平台应用领 域不断扩展,飞机铁鸟台、智慧产线、基于MBSE的虚实结合仿真验证系统、移动式飞控航电测试系统等在主 机厂所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其中智慧产线通过构建柔性化、自动化的智能产线,实现航电模块、航电整机产 品的自动柔性化装配和测试,交付产品成功上线;基于MBSE虚实结合仿真验证系统,建立数字化飞机仿真模 型、创建了飞行仿真模型库、飞行器故障注入和诊断模型库,可对设计进行前期仿真和验证,提升了产品研 发效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持续深化平台国产化研制,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应用,自主研制的1+N数字化试 验管理平台已实现广泛应用,成功攻克数字航空领域的业务和技术难题,支撑重点客户所承担的行业应用示 范工程顺利通过验收。 (3)在系统仿真应用领域 公司精准聚焦市场需求,凭借传感器仿真、多信息融合、AI训练识别、仿真建模等核心技术,打造自主 可控的系统建模与综合仿真解决方案。同时可提供各类仿真应用系统的定制开发、指挥大厅及指挥所建设, 以及信息系统集成等多元服务。在数字孪生水库应用方向,依托公司自研数据中台、卫星应用增值服务平台 和北斗精准时空大数据综合平台,能有效提升水库管理水平,大幅提高运行效率,为水利行业数字化转型贡 献坚实力量。 3.雷达信号处理领域 公司坚持走自主可控和国产化替代路线,专注于雷达、通信、电子对抗和复杂电磁环境三大领域,建有 导引头测试、雷达模拟器、信号处理平台、电磁感知四大产品线,可为国防军工用户提供成熟的终端产品、 系统解决方案以及优质的配套服务。主要产品如下: (1)雷达导引头测试产品线 雷达导引头测试旨在确保导引头能够在实际应用中准确地探测和跟踪目标,代表产品包括:雷达导引头 单元测试仪和雷达导引头综合测试仪。 (2)电磁感知产品线 电磁感知设备应用于内场半实物仿真系统和外场实兵演练环境,具备电磁环境构设、频谱监测、态势展 示和效果评估的能力;代表产品包括宽带电磁环境感知系统、雷达通信一体化采集处理设备、采集存储预处 理设备和参数估计设备。 (3)雷达模拟器产品线 代表产品包括目标及干扰模拟器、便携式雷达辐射源信号模拟器、8通道雷达辐射源信号模拟器和无人 靶机载电子干扰机。 (4)信号处理平台产品线 信号处理平台以多通道宽带同步采集、高性能信号处理平台设计技术为核心,提供标准模块产品、定制 化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代表产品包括通用计算模块产品、多通道信号采集卡产品、JZPT信号处理平台产品 、雷达通用数据记录仪、机载信号处理平台-智能综控设备和车载信号处理平台-综合基带设备等。 (5)解决方案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包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