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62 中能电气 更新日期:2025-05-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中低压(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配电及控制设备相关产品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9.14亿 79.63 1.84亿 90.67 20.17
服务业(行业) 2.26亿 19.68 1319.51万 6.49 5.84
其他业务(行业) 795.77万 0.69 577.67万 2.84 72.59
─────────────────────────────────────────────────
电网智能化产品(产品) 7.72亿 67.25 1.76亿 86.73 22.85
电力施工服务(产品) 1.84亿 16.05 69.71万 0.34 0.38
新能源储、充产品(产品) 1.43亿 12.47 837.62万 4.12 5.85
光伏发电服务(产品) 2730.37万 2.38 1281.16万 6.30 46.92
新能源充电服务(产品) 1334.51万 1.16 -69.10万 -0.34 -5.18
其他业务(产品) 795.77万 0.69 577.67万 2.84 72.59
─────────────────────────────────────────────────
华东地区(地区) 5.27亿 45.95 8182.49万 40.25 15.52
华北地区(地区) 2.11亿 18.35 5008.39万 24.64 23.78
西南地区(地区) 1.53亿 13.31 1271.77万 6.26 8.33
华南地区(地区) 8031.03万 7.00 1334.19万 6.56 16.61
华中地区(地区) 7913.28万 6.90 1786.17万 8.79 22.57
东北地区(地区) 3459.44万 3.01 --- --- ---
国外地区(地区) 2914.27万 2.54 1071.54万 5.27 36.77
西北地区(地区) 2575.08万 2.24 --- --- ---
其他业务(地区) 795.77万 0.69 577.67万 2.84 72.5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5.29亿 64.39 1.29亿 83.15 24.42
服务业(行业) 2.90亿 35.22 2401.55万 15.45 8.29
其他业务(行业) 317.67万 0.39 217.44万 1.40 68.45
─────────────────────────────────────────────────
电网智能化产品(产品) 4.44亿 53.95 1.17亿 74.96 26.37
电力施工服务(产品) 2.67亿 32.45 1787.27万 11.45 6.70
新能源储能(产品) 8551.78万 10.40 1224.01万 7.84 14.31
光伏发电服务(产品) 1615.81万 1.97 677.62万 4.34 41.94
新能源充电服务(产品) 663.70万 0.81 --- --- ---
其他产品(产品) 317.67万 0.39 217.44万 1.39 68.45
电子电源产品(产品) 26.68万 0.03 --- --- ---
─────────────────────────────────────────────────
华东地区(地区) 3.47亿 42.19 5979.87万 38.47 17.24
西南地区(地区) 2.21亿 26.92 3220.18万 20.72 14.55
华北地区(地区) 1.17亿 14.23 3109.79万 20.00 26.58
华南地区(地区) 5217.59万 6.35 1155.20万 7.43 22.14
华中地区(地区) 4501.21万 5.47 1038.46万 6.68 23.07
东北地区(地区) 1823.28万 2.22 482.79万 3.11 26.48
国外地区(地区) 1101.44万 1.34 467.15万 3.01 42.41
西北地区(地区) 1049.71万 1.28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9.75亿 58.78 2.26亿 69.71 23.17
服务业(行业) 6.77亿 40.77 9356.10万 28.87 13.83
其他业务(行业) 751.95万 0.45 461.32万 1.42 61.35
─────────────────────────────────────────────────
电网智能化产品(产品) 8.04亿 48.45 2.09亿 64.54 26.02
电力施工服务(产品) 5.51亿 33.18 6521.46万 20.12 11.84
新能源储能(产品) 2.31亿 13.92 1969.03万 6.07 8.52
光伏发电服务(产品) 4951.69万 2.98 2603.35万 8.03 52.57
新能源充电服务(产品) 1592.91万 0.96 -81.06万 -0.25 -5.09
其他业务(产品) 751.95万 0.45 461.32万 1.42 61.35
电子电源产品(产品) 80.76万 0.05 20.49万 0.06 25.38
─────────────────────────────────────────────────
华东地区(地区) 5.11亿 30.76 9882.07万 30.49 19.36
西南地区(地区) 3.77亿 22.71 8127.61万 25.08 21.56
华北地区(地区) 2.45亿 14.79 5294.14万 16.33 21.57
华中地区(地区) 1.70亿 10.26 3641.37万 11.23 21.39
西北地区(地区) 1.42亿 8.58 --- --- ---
华南地区(地区) 1.36亿 8.17 --- --- ---
东北地区(地区) 4822.25万 2.91 --- --- ---
国外地区(地区) 2275.03万 1.37 --- --- ---
其他业务(地区) 751.95万 0.45 461.32万 1.42 61.3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56亿 55.83 1.03亿 74.56 29.00
电力施工业(行业) 2.33亿 36.60 1876.41万 13.55 8.04
服务业(行业) 4466.72万 7.01 1407.29万 10.16 31.51
其他业务(行业) 364.25万 0.57 238.25万 1.72 65.41
─────────────────────────────────────────────────
电网智能化产品(产品) 3.55亿 55.66 1.03亿 74.09 29.03
电力施工服务(产品) 2.33亿 36.60 1876.41万 13.49 8.04
光伏发电服务(产品) 2605.57万 4.09 1488.90万 10.71 57.14
运维服务(产品) 1118.45万 1.75 --- --- ---
新能源充电服务(产品) 742.70万 1.16 --- --- ---
其他产品(产品) 364.25万 0.57 238.25万 1.71 65.41
电子电源产品(产品) 104.44万 0.16 --- --- ---
─────────────────────────────────────────────────
华东地区(地区) 2.94亿 46.04 5142.77万 37.14 17.52
华中地区(地区) 9053.57万 14.20 2280.15万 16.47 25.19
华北地区(地区) 7889.86万 12.37 1832.59万 13.24 23.23
西南地区(地区) 7275.35万 11.41 2365.15万 17.08 32.51
华南地区(地区) 3716.28万 5.83 976.05万 7.05 26.26
东北地区(地区) 3583.23万 5.62 313.92万 2.27 8.76
国外地区(地区) 1796.78万 2.82 727.61万 5.26 40.50
西北地区(地区) 1088.86万 1.71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1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7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8960.64│ 7.81│
│第二名 │ 8457.48│ 7.37│
│第三名 │ 5495.06│ 4.79│
│第四名 │ 4524.70│ 3.94│
│第五名 │ 4359.68│ 3.80│
│合计 │ 31797.57│ 27.7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3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2627.36│ 13.40│
│第二名 │ 2308.96│ 2.45│
│第三名 │ 2188.22│ 2.32│
│第四名 │ 1959.56│ 2.08│
│第五名 │ 1940.67│ 2.06│
│合计 │ 21024.77│ 22.3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公司业务包含“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与“新能源业务”两大板块。其中“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为公司的
传统和优势业务,主要是以环网柜、开关柜、箱式变电站为主的输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
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智能电网设备制造业务所属行业为电气机
械和器材制造业(C38),细分行业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C382)。
新能源领域,公司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光储充项目EPC、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运
营、储能及储充产品的研发制造。其中光储充项目EPC为该板块的主要收入。
(二)行业情况
1、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
(1)行业简介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包括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容器及其配套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
制设备制造、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和其他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等细分行业。上游
主要包括钢材、铜材、铝材等原材料供应商,以及电子元器件等配套厂商;中游为输配电设备生产制造厂商
;下游主要为电力生产、电力供应、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商业地产及居民住宅等应用领域。公司业务处于
产业链中游,生产的主要产品属于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业范畴。
(2)行业2024年发展情况
①政策强力支持,行业建设进入加速期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该行业的发展,2024年出台
了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支持行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主要集中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电网投资扩容、绿色低碳
转型及技术创新等领域。
②电力需求稳定增长持续带动输配电网的建设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2024年1-12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98,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
社会用电总量依旧保持上涨的稳健态势,能源消费总体保持稳定增长。输配电网是电力传输和使用过程中不
可缺少的环节,电力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输配电网的建设,进而拉动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需求。
随着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其对电力的需求也在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电力设备需求的增长。
此外,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电网的消纳能力提出了挑战,不仅促进了国内外电网的配套建设和升级,也加速
了设备的更新换代,全球对电网投资的需求呈现出积极的趋势,加强了电网设备增量需求的确定性。
③国际新兴市场基建发展为国内设备企业拓展出海机遇
在全球化的能源转型浪潮中,全球能源全方位向清洁能源转变,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海外欧美国家
迈入电网系统建设新周期。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智能电网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对老化电网基础设施的现
代化改造,正在成为电网发展的新趋势。
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电网建设也在蓄势待发。诸多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
段,对电力的需求日益增长。电网建设不仅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还要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同时实现环境的可持续性。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寻求通过政策改革和国际合作来吸引投资,推动电网的现代
化。
海外对电力设备需求的增长为国内电力设备企业带来了重要的出海发展机遇。
④技术进步与产品创新
行业企业正在加大研发投入,特别是在高压、超高压电气产品、柔性交流输电系统及相配套的节能降耗
产品等高端产品的研发。输配电设备的产品结构正在向高可靠、少(免)维护、高电压、大容量、绿色环保、
节能降耗、智能化和信息化等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中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进步等方面均展现出良好的发
展前景。
(3)行业整体竞争格局及市场集中情况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行业已经形成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公司所面对的电力系统、铁路系统在进行设备
采购和接受服务时普遍采用招投标制度,并对投标者进行资格审查,在投标阶段各厂商均面临其他厂商的直
接竞争。
输配电设备110kV以上电压等级的高压市场容量较小,市场份额相对集中,竞争平缓,主要以ABB、西门
子及国内超大型生产企业所占据;110kV及以下中低压市场容量相对较大,市场份额相对分散,竞争更为激
烈。
(4)行业未来产品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装机容量的不断增长,电力行业对输配电系统的质量和可靠性要求不断
提高,对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模式对输配电网的设备和运营
提出了灵活性、自协调性的要求。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领域,该行业的传统配电网正向更先进的智能配
电网转变,从传统放射型转变为多段互联网络,向多层、多环、多态复杂网络方向发展,并以配电自动化技
术为基础,应用先进的测量和传感技术、计算机和控制技术、信息通信等技术,利用智能化的开关设备和配
电终端设备,在电网架构、双向通信网络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优化、检测、保护、控制。输配电及控制设备
正朝着环保化、节能化、数字化、智能化、小型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5)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情况
公司长期专注于配电设备制造行业,经过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培育,积累了丰富的配电设备研发和生
产经验以及人才队伍。同时公司坚持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战略,不断打造产品硬件研发平台、软件开发平台
、先进制造平台、运维服务平台;上市以来,公司在稳步扩大现有业务的规模、提升现有业务盈利能力的同
时,积极把握住行业大发展的契机,拓展服务领域、扩张销售渠道、完善产业链、优化业务结构,在保持配
电设备制造主营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创新、转型、升级。
国内输配电行业的参与企业主要分为三类:①国外知名企业:此类企业多为外资及其在华设立的合资公
司,其进入市场较早,产品线分布广泛,产品质量较高,目前仍占据高端市场主导地位;②国内规模企业:
此类企业多拥有自主技术和产品,研发和制造水平不断提高,成本优势较为明显,在部分产品类别竞争力较
强,已经逐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差距;③国内小型厂家:此类公司规模小,企业数量多,技术与制造装备落
后,以制造通用产品或仿制市场主流产品为主,主要面向低端市场。公司在输配电设备业务方面属于国内规
模企业。
2、新能源业务
(1)光储行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全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88,666万千瓦,较2023年底增长27,717万千瓦,
同比增长28%。其中,地面电站:新增159.39GW,同比增长33%,占新增总装机的57%;户用光伏:新增29.55
GW,同比下降32%,占新增总装机的11%;工商业分布式:新增88.63GW,同比增长68%,占新增总装机的32%
。
近年来我国光储产业在产业规模、技术迭代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是推动我国能源变革的重要引
擎,有力支撑双碳目标的实现。但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跨界无序竞争、产业结构调整、市场环境
波动等问题。2024年,光伏行业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复杂环境中砥砺前行,企业盈利空间压缩,行业掀起变
革浪潮。
为进一步加强光伏行业规范管理,工信部、国家能源局等单位发布相关政策,强化行业自律,淘汰技术
、设备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如:2024年11月,工信部同时
印发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本)》,旨在引导
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光伏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2024年10月,国家能源局发布
《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将分布式光伏分为4种类别:自然人户用、非自然
人户用、一般工商业、大型工商业,同时规定了各种类型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建设场所、电压等级和装机容量
上限、上网模式要求等,明确规定只有自然人户用和非自然人户用可以选择全额上网。2025年1月23日,国
家能源局已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正式稿。未来,光伏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
值深耕”,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商业模式也会更加多元化,技术创新和市场化也为光伏企业带来更广阔的
发展空间。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充电桩市场需求缺口依然显著
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产销量及充电桩数量增长速率持续保持高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统计,截至2024年末,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3,140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288.8万辆,同比
增长34.4%。据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1-12月,充电设施增量达422.2万台
,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为1,158.2万辆,桩车增量比为1:2.7。
鉴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从桩车配比来看,充电桩市场需求缺口依然显著。因此,未来需进一
步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以更好地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2024年,公司持续深耕“智能电气设备制造”,稳步开展“新能源业务”。智能电气设备制造,公司专
注于输配电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持续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及工矿企业等
核心客户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
新能源领域,公司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光储充项目EPC、光伏发电、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运
营、储能及储充产品的研发制造,服务客户主要为国内大型能源企业、工商业高耗能企业等。报告期内,随
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光伏电力并网接入、绿电电价机制等新能源行业政策的变化,公司进一步强化风险
管控,优化业务结构,出售光伏发电子公司股权,同时加强光储项目EPC业务的评审机制,审慎甄别并选择
风险较低的项目,同时停止并网接入风险较大或前景不明朗的业务。
(二)主要产品及服务
1、智能电气设备制造
智能电气设备制造是公司长期专注的主营业务、发展根基。产品主要包括中压配电柜、预制式电缆附件
、高低压成套设备、箱式变电站等一次设备,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开关、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等一二次融
合产品及预制舱式模块化智能变电站,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农村配电系统、铁路电力系统、发电厂及工矿企业
配电系统、社会基础设施、医院高校及高端楼宇等。
2、新能源业务
(1)光伏发电领域
在光伏发电领域,公司的业务模式包括持有运营光伏电站和光伏电站EPC。公司原子公司上海熠冠为持
有运营光伏电站主体,原合计持有约60MW光伏电站。报告期内,公司出售上海熠冠股权暨自持的部分光伏电
站资产,出售完成后公司自持运营光伏电站约26.89MW。
子公司中能祥瑞为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的运营主体,为客户提供可行性研究、方案设计、物资采购、
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并网发电、运维等项目全过程服务。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
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公司业务涉及充电桩的研发制造及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充电桩研发制造
:通过技术创新,公司推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充电产品,包括直流快充与交流慢充充电桩,以及面向
未来的储充一体化与充电机器人解决方案,满足不同用户不同充电场景需求。
充电站投资建设运营:经前期充分调研,合理、精准选址,公司自主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
站,持续优化充电网络布局,为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便捷、高效的充电服务,获取充电服务收入。
(3)储能领域
储能系列产品:目前公司已拥有阳台光储式便携电源S2500、阳台光储式便携电源S1000、面向发电侧的
储能系统、面向用户侧的工商业储能柜等多款新能源储能系列产品。
储能EPC、光储充EPC:依托公司在传统输配电设备领域的深厚基础与新能源业务的协同发展,公司通过
合同能源管理与EPC等商业模式,为用户提供储能及光储充项目设计、采购、施工、维护的一体化工程总承
包服务,为电力行业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三)经营模式
1、智能电气设备制造
公司智能电气设备制造业务的经营主体为全资子公司福建中能与武昌电控。福建中能与武昌电控均已构
建了独立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的一体化经营模式,以客户订单为驱动,定制化设计
技术方案,精准编排生产计划,及时交付产品,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高效推动业务发展。
研发设计模式:公司输配电产品研发根据市场的需求立项开发,首先对市场需求评估,研读分析产品涉
及的各类标准,开发设计适合公司实际情况并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采购模式:输配电设备的主要原材料为各类化工原材料、电气元件、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等。公司设置
供应链中心,统筹管理原材料的采购与供应商关系。通过综合评估价格、质量、企业实力等因素,公司与优
质供应商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和高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生产模式:公司输配电设备制造业务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铁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矿
企业等行业大客户,因客户所在地的输电量、用户情况、配电方案、智能化等方面需求差异,公司配电产品
采取“订单导向,灵活生产”的策略。对于特定订单,公司实施“以单定产”,依据和客户确认好的技术方
案、制定生产计划、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确保产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对于通用原材料或半成品,公司
实施“计划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销售模式:公司智能电气设备目前主要通过直销方式完
成,通过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获取订单,并逐步拓展多种销售模式,以应对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公
司已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研发、设计、采购、生产与销售服务体系,确保产品从研发到交付的每一个细节都
符合客户要求。
2、新能源业务
(1)光伏电站EPC
a.采购模式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采购主要包括设备、材料采购及施工作业采购。设备、材料采购:中
能祥瑞光伏电站EPC业务采购的设备及材料主要包括光伏组件、逆变器、箱变、光伏支架、电缆、升压站设
备等。设计部门提交的设计方案经客户评审通过后,设计部门与该项目负责人员根据设计图纸及合同要求确
定合同中所需设备及材料采购种类与规格,并提交采购申请至采购部。通过询价、邀标等透明方式,从合格
供应商中精选出最优合作伙伴,确保项目所需物资的质量与成本效益。
施工作业采购:中能祥瑞结合光伏电站EPC项目内容和实施计划,根据资质、过往业绩、资金实力及质
量、工期和安全管控能力等方面从合格供应商名录中确定入围供应商,继而通过询价、邀标等方式确定最终
采购单位。公司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施工全过程安全、质量和进度控制与管理机制。
b.生产模式
合同签订后,中能祥瑞组织各专业人员成立项目团队。项目经理召集各专职人员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计划
,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技术和经济进行全面策划。从项目启动到施工完成,公司实施全链条精细化管理
,通过二次优化设计、科学施工计划、严格现场管理以及专业检查验收,确保项目高质量完成。
c.销售模式
公司光伏电站EPC业务采用招投标与战略合作并重的模式,通过精准的项目评估、高效的标书制作以及
紧密的客户关系维护获取订单。同时,公司积极寻求与国家、地方大型能源集团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优质
项目资源。
(2)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业务主要包括充电桩的制造和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充电桩的制造:按照公
司传统电气设备的采购生产体系完成制造,通过向客户销售电动汽车充电桩、储充一体机、移动充电机器人
等产品获得收入。
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公司主要采取直营、战略合作的模式开展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投建运营业务,为
用户提供不同场景下的充电服务,获取充电服务费。直营:公司综合考量当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基数、充电
需求、周边交通及区域配电能力,合理选址,独立自主投资、建设、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为用户提供充
电服务,收取充电服务费。战略合作:鉴于新能源公交车稳定的充电需求,公司积极拓展优质公交公司客户
,与河北邯郸公交公司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在其管辖的站点进行充电场站的投资建设,公司享有充电站的运
营权,获得充电服务费。
(3)储能业务
公司储能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按照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柜、便携式储能电源、移动储充机器人产品由
研发部、子公司分工进行有序开展。储能产品的制造主要按照现有的电气设备的采购生产体系完成。
储能EPC、光储充EPC以中能祥瑞为主要经营主体组织实施,按照光伏EPC的服务流程为客户提供设计、
采购、施工、维护的一体化工程总承包服务。公司其他储能相关业务由子公司辅助运营。
(四)经营业绩及业绩变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合并实现营业收入114,751.33万元,同比下降30.85%。其中电网智能化产品实现收入77
,165.29万元,与2023年度基本持平;电力施工服务实现收入18,414.65万元,较2023年度下滑幅度较大。公
司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52.64万元,同比下降248.51%;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94.06万元,同比下降268.70%。
业绩出现较大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
1、受光伏电力并网接入政策、补贴退坡、产业配套政策及绿电电价机制等新能源行业政策变化影响,
公司进一步
强化风险管控,确立了优化业务结构的方针策略。在新能源EPC业务领域,公司综合评估项目可行性研
究、收益与风险、地方具体产业政策等,审慎甄别并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同时停止并网接入风险较大或前
景不明朗的业务,公司对新能源业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