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碧水源(30007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70 碧水源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污水处理与污水资源化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行业) 29.19亿 84.64 8.44亿 88.03 28.93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 5.30亿 15.36 1.15亿 11.97 21.67 行业)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15.42亿 44.73 4.22亿 43.98 27.35 运营服务(产品) 13.76亿 39.92 4.22亿 44.05 30.69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3.06亿 8.87 7203.05万 7.51 23.56 市政与给排水(产品) 2.24亿 6.49 4273.25万 4.46 19.09 ───────────────────────────────────────────────── 外埠地区(地区) 27.65亿 80.18 7.63亿 79.60 27.61 北京地区(地区) 6.84亿 19.82 1.96亿 20.40 28.63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4.48亿 100.00 9.59亿 100.00 27.8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行业) 82.64亿 92.31 24.97亿 96.60 30.22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 6.89亿 7.69 8785.22万 3.40 12.76 行业)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55.41亿 61.89 16.65亿 64.40 30.05 运营服务(产品) 27.24亿 30.42 8.33亿 32.20 30.57 市政与给排水(产品) 4.67亿 5.21 7584.81万 2.93 16.25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2.22亿 2.48 1200.41万 0.46 5.41 ───────────────────────────────────────────────── 外埠地区(地区) 72.35亿 80.81 19.95亿 77.19 27.58 北京地区(地区) 17.18亿 19.19 5.90亿 22.81 34.32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89.53亿 100.00 25.85亿 100.00 28.8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水处理、固废及水生态)( 30.01亿 90.97 8.27亿 94.83 27.56 行业)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光科技)( 2.98亿 9.03 4511.80万 5.17 15.15 行业)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17.54亿 53.16 4.93亿 56.48 28.09 运营服务(产品) 12.47亿 37.81 3.35亿 38.35 26.82 市政与给排水(产品) 2.15亿 6.52 3828.84万 4.39 17.79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8266.57万 2.51 682.95万 0.78 8.26 ───────────────────────────────────────────────── 外埠地区(地区) 25.55亿 77.44 6.66亿 76.33 26.06 北京地区(地区) 7.44亿 22.56 2.06亿 23.67 27.75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32.99亿 100.00 8.72亿 100.00 26.44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水处理及水生态)(行业) 78.40亿 90.22 25.07亿 96.68 31.98 市政行业(市政与给排水、城市光环境 8.50亿 9.78 8606.44万 3.32 10.13 )(行业) ─────────────────────────────────────────────────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50.86亿 58.53 15.95亿 61.51 31.36 运营服务(产品) 27.54亿 31.70 9.12亿 35.17 33.11 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产品) 5.25亿 6.04 4555.09万 1.76 8.67 市政与给排水(产品) 3.24亿 3.73 4051.34万 1.56 12.49 ───────────────────────────────────────────────── 外埠地区(地区) 66.01亿 75.96 19.04亿 73.42 28.84 北京地区(地区) 20.89亿 24.04 6.89亿 26.58 33.00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86.90亿 100.00 25.93亿 100.00 29.8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0.2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6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61526.64│ 6.87│ │客户2 │ 46791.15│ 5.23│ │客户3 │ 39285.19│ 4.39│ │客户4 │ 27647.19│ 3.09│ │客户5 │ 27463.92│ 3.06│ │合计 │ 202714.09│ 22.6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5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4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24000.59│ 3.77│ │供应商2 │ 18591.61│ 2.92│ │供应商3 │ 15963.25│ 2.51│ │供应商4 │ 13789.65│ 2.17│ │供应商5 │ 13053.44│ 2.04│ │合计 │ 85398.55│ 13.4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公司主要通过研发与制造高科技的 核心膜材料、膜元件、膜组器系统、吸附材料等,结合配套工艺技术、工程施工与运营管理等综合服务为客 户提供一揽子市政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及资源化、工业供水、高品质再生水与饮用水、民用净水、海水淡化 、湿地保护与重建、城市及流域生态系统、高原盐湖提锂及盐湖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等整体技术解决方案 ,包括前期技术方案设计、工程设计、技术实施与系统集成、工程项目建设、产品销售、运营技术支持和运 营服务。目前公司主要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五大领域深化应用。 同时公司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主要通过创意设计和集成实施为城市、景区及家用与商用领域提供光科技整体 服务。 公司在北京、天津建有国际先进的膜生产制造基地,在南京、昆明、无锡等地还建有区域性膜装备制造 基地,是全球一流的膜产品生产商和先进的环保装备制造商之一。公司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 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及吸附材料,并形成超微滤膜、工业纳滤膜、工业反渗透膜、工业零排 放膜、锂吸附剂及系列一体化产品。 其中超微滤膜产品包括IV型中空纤维帘式微滤膜组件、S-MBRU膜生物反应器组器、V-MBRU振动膜生物反 应器组器、H-MBRU阵列膜生物反应器组器、RUF浸没式超滤帘式膜组器、SUF浸没式超滤帘式膜组件、RUF浸 没式超滤柱式膜组器、UF浸没式超滤帘式膜组件、RUF浸没式超滤柱式膜组器、SUF浸没式超滤柱式膜组件、 OWUF外压式超滤膜组件、OWUF外压式超滤膜组器等;工业纳滤膜产品包括DF系列纳滤膜元件、G系列高压分 盐纳滤膜元件、UDF新型纳滤膜元件;工业反渗透设备膜产品包括SW系列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元件、BW系列苦 咸水反渗透膜元件、ULP系列超低压反渗透膜元件;工业零排放膜产品包括ZD系列工业零排放膜元件;一体 化产品包括智能一体化污水净化系统(ICWT)、智能户型污水净化罐(IHWT)、智能一体化浸没式超滤设备 (CUT-S)、智能一体化外压式超滤设备(CUT-O)、应急净水车、智能一体化海水淡化系统(ICSD)、智能 一体化船用海淡装置(ICSD-S)、智能一体化污泥脱水装备(ICST)等。此外,公司建有锂吸附剂生产线, 可生产钛系锂吸附剂、铝系锂吸附剂等。 公司自主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其微滤膜采用支撑结构具有永久亲水性,强度高、寿命长、通 量大的特点,出水水质可达到地表水IV类,节省土地约50%,已成为解决我国“水脏”问题的支撑技术,并 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农村高标准污水处理、医院废水处理等;最新研发 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V-MBR)技术利用膜组器机械振动的方式代替膜池的高强度曝气,在降低能耗的同时 ,可显著提高氮、磷的去除效率,与传统曝气MBR相比,V-MBR出水总氮可降低3~5mg/L,全流程运行能耗可 降低20%以上,实现节能、降碳和提质三重效果,符合国家正在推进的污水资源化与碳减排政策,并已于202 0年被收录进《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公司自主研发的超滤膜以高产水水质、强抗污能 力、高精的过滤精度及长使用寿命,可广泛应用于城镇污水深度处理、高品质饮用水、工业废水处理、中水 回用及RO/NF预处理领域。 公司通过多年自主创新成功研发具有国际领先技术的反渗透膜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可有效实现选择性 脱盐率,满足公司自主研发的各系列纳滤膜、苦咸水膜、海水淡化膜等家用与工业膜产品的生产需求。其中 纳滤膜具有高选择性分离、高系统回收率、低运行压力、低运行成本及耐污染和耐溶剂性等优势,并实现有 价资源回收、物料分离等,广泛应用于城镇给水深度处理、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低脱盐给水深度处理、高硬 度高盐给水部分脱盐水质提标、高品质饮用水、工业废水资源化等领域;纳滤膜和MBR组合的MBR-DF双膜新 水源工艺技术可实现将市政污水转化为达到地表水II/III类标准的高品质新水资源,有效实现治理水环境和 开发新水源的双重目标。新研发的G系列高压分盐纳滤膜可用于物料特种分离、(近)零排放分盐、盐湖卤 水提锂、垃圾渗滤液浓缩等。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在脱盐率、产水量、抗污染能力、 运行压力、使用寿命、节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不同系列的反渗透膜可广泛用于高浓度海水淡化处理、高 浓度苦咸水脱盐、水源脱盐、工业中水回用及废水处理、工业废水零排放浓缩、饮料用水及纯净水生产、电 子和电力行业高纯水制备、深度脱盐处理的二级过滤等领域。 目前公司具备年生产微滤膜和超滤膜1,800万㎡、纳滤膜和反渗透膜1,200万㎡、锂吸附剂10,000方的设 备生产制造产能规模优势,公司将坚持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为解决我国城乡水环境、水资源、 水生态等问题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不懈努力。 (二)经营模式 公司根据项目与收入类型,将主要业务分为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 技整体解决方案。 1.环保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通过工程项目推动环境保护及水处理业务的发展,主要根据地方政府及相关业主发出的包含污 水处理与资源化、再生水、自来水、工业废水及资源化、海水淡化等在内的水务类项目,及盐湖提锂与盐湖 资源化等项目的招标计划,准备投标或者竞争性磋商来获得项目。对于直接产品与服务销售类项目,通常由 公司或子公司与业主签订设备销售合同。对于EPC项目,通常由公司或子公司碧水源建设与业主签订总承包 合同。对于PPP/BOT项目,由业主与公司或子公司签订特许经营权协议或项目合同,成立项目公司,并由项 目公司负责建设及后续运营管理。同时,公司为客户持续提供后续的核心部件膜材料、膜元件的更换服务。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收入主要包括直接膜与设备销售收入、各类水务及盐湖提锂等业务项下的膜及设备、吸附 材料销售与相关EPC收入等。 2.运营服务 对于PPP/BOT/ROT等投资类项目完成建设及调试验收工作后将进入运营期,公司将按照项目合同约定, 定期收取相应运营服务费用,根据项目类型,收取污水处理服务费或供水服务费或可用性服务费等。对于委 托运营项目,公司按照项目合同约定,定期收取相应运营服务费用。一般运营项目会设置保底水量,且在运 营初期的几年内逐年递增,在实际水量没有超过保底水量的情况下,运营收入一般按照合同约定的保底水量 计算,在实际水量超过保底水量的情况下,运营收入将随着实际处理水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公司运营服务 收入主要包括项目公司自主运营项目收入及委托运营的收入等。 3.市政与给排水工程 公司市政与给排水工程板块项目主要由公司EPC项目中土建与安装部分构成,业务主要由子公司碧水源 建设负责实施。碧水源建设拥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等专业业务资 质,主要业务为承接给排水工程、水厂工程、道路、桥梁工程、小区市政工程和管网工程等。市政与给排水 工程收入主要包括EPC项目中土建与安装工程收入。 4.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重要子公司良业科技主要以科技和创意为手段为客户提供城市、景区和家庭的光科技产品及整体解 决方案,业务板块主要涵盖城市大型滨水夜游项目、知名景区夜游项目、城市文化旅游夜景观光带、光影文 旅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智慧城市照明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和智慧家居产品及解决方案。经过多年发展,良 业科技在中国科技光影秀行业综合业绩规模领先,且率先实现向夜间文化旅游行业转型,打造了一系列具有 行业领先水平的案例。 良业科技主要的业务模式为EPC及少量管理运营,为城市及景区大型滨水夜游项目、文旅项目、智慧照 明项目等提供创意方案设计、策划、实施、运营以及智能产品、智慧家居产品的销售等。光科技整体解决方 案收入主要为子公司良业科技及其子公司的收入。 (三)行业整体情况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对 环保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随着2020年中国向世界承诺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 ,到2021年“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 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 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 低碳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人与自然和谐 共生的美丽中国;推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积 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覆盖 范围等。在此背景下,环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需求的日益增长 ,环保也逐渐从过去的粗放型及点源治理向大环境治理升级,从大众化、无害化向再生净化、资源化升级。 长期来看,生态环保产业仍处在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生态环保产业是生态环境治理的产业基础,是构建绿 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作为生态环境治理行业的核心子行业,水环境治理行业已逐步进入从规模 扩张向系统规划、高质量发展升级的新阶段,开启了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的新征程。 为落实“3060”双碳目标,水环境治理行业将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加速升级 、提升经济整体绿色竞争力、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绿色低碳将成为水务行业产业发展重 要标志。水环境治理主要包含市政污水、村镇污水、市政管网、市政供水、再生水、工业废水、污泥处置、 水环境治理等诸多细分领域,且内涵逐步从治污向预防、节能降耗及资源化等方向发展。随着工业化、城市 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问题随之扩散到各个领域,给水环境生态保护尤其是水环境治理带来了巨大压力,并 加重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程度,污水处理及再生资源化利用成为经济发展和水资源保护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部分。现阶段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主要以城市为主,随着国家政策对生态治理重视程度的进一步提升,农 村污水治理也逐渐成为水环保重要领域之一。 此外,我国作为水资源紧缺国家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黄淮海流域人均水 资源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7,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趋突出。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不 均、与耕地矿藏等经济要素空间不适配是我国基本水情,加之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快速发展、工业化 持续推进、农业严重依赖灌溉等特点,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甚至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 素。破解我国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矛盾需要节流与开源并举,一方面需要坚持“节水优先”的治水方针,持续 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同时也要科学有序的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做好开源。我国污水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泛 ,污水资源化是实现开源的新举措,也是水资源供给侧改革的创新探索。此外随着国内海水淡化技术经历规 模化应用后实现快速稳定发展,开发利用海水资源,进行海水淡化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另一 条重要且有效的战略途径选择。 (四)行业主要政策 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相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面对我国仍普遍存在的水污染情况、水资源匮乏及饮用水 安全隐患的担忧,国家全面加大水环境治理力度。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 政策,“打好碧水保卫战”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赢得“污染防治攻坚战” “建设美丽中国”重点规划的任务,被提升至历史性的战略高度。“十一五”期间,国家开始实施“节能减 排”战略,随着国务院出台的“水十条”在全国范围内的贯彻落实,水环境治理需求加速释放。随后国家相 继出台了《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 2019-2021年)》《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 规划(2021-2035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排污许可管理条例》《长江保 护法》《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黄河 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指导 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刺激水务市场需 求加速释放,市场空间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再生水及工业废水利用、提升水效方面,我国陆续出台《典型 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方案》《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实施方案》以及 《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等,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做出了细化要求,同时水利部等6 部门在78个城市联合开展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海水淡化利用方面,《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 (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要实现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90万吨/日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25万 吨/日以上,海水淡化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等总体要求,同时 山东省委、省政府于2023年印发《海洋强省建设行动计划》,推动海水淡化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体系,支持 具备条件的地方创建国家海水淡化示范城市,积极推进海水资源循环利用示范等。气候变化、节能降碳方面 ,国家陆续出台《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污染治理和节能减 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重点推广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和回 用、高效萃取分离、高效膜分离等工艺设备和技术;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多部门分别印发的《国家适应气候变 化战略2035《》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更加突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以及明确提出推进 水环境治理环节的碳排放协同控制,增强污染防治与碳排放治理的协调性。此外,饮用水方面,国家卫健委 联合有关部门历经多轮研讨和反复论证,于2022年3月发布《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22),并于 2023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进一步加强水质监测检测能力建设和相关工艺设施改造升级,健全水质管理体系 ,保障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其他相关标准的适配性等。 2023年4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指 出到2025年,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在污染防治、水生态恢复等方面取得 突破。5月,水利部、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节水宣传教育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 动,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生态环境部等5部门联合印发《重点流域水生态 环境保护规划》,明确了长江、黄河等七大流域和东南诸河、西北诸河、西南诸河三大片区的水生态环境保 护有关要求。其中明确规定,长江干流水质要稳定达到Ⅱ类,强化黄河流域水资源刚性约束;中共中央、国 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国家水网骨干工程,着力补齐水资源配置、 城乡供水、防洪排涝、水生态保护、水网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环节,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 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态保护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网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显增强。6月,水利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非常规水源配置利 用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建立起完善的非常规水源利用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非常规水源经济、高 效、系统、安全利用的局面基本形成。7月,水利部联合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地下水保护利用管理办法》 ,对地下水的保护利用管理进行了详细规范,保障地下水可持续利用。8月,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住 建部印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其中提出,目标到2025年,新增污水处理 能力1,200万立方米/日,新增和改造污水收集管网4.5万公里,新建、改建和扩建再生水生产能力不少于1,0 00万立方米/日等要求。10月,水利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力争通 过3-5年时间,初步形成体系布局完善、设施集约安全、管护规范专业、服务优质高效的农村供水高质量发 展格局。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排污口分类》《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 理技术指南溯源总则》《入河入海排污口监督管理技术指南信息采集与交换》三项标准;12月,国家发改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 污水处理行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效水平和降碳能力持续提升,地级及以上缺水城市再生水 利用率达到25%以上,建成100座能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污水处理绿色低碳标杆厂等要求。2023年12月,中 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全面提出到2027年和2035年的国家生态环境治理 规划,指导推进美丽中国全面建成。 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节约用水条例》,这是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旨在通过加强用水管理 、转变用水方式,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措施,降低水资源消耗、减少水资源损失、防止水资源浪 费,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活动;同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大力促进先进设备生产应用,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其中提出要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供水、污水处 理、管网、垃圾处理设施等相关领域基础设施的更新和改造,以及实施家电产品的以旧换新等,大幅提高国 民经济循环质量和水平;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管网建设和运行维护的 通知》,提出到2027年,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和设施空白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到 73%以上,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综合效能显著提升;国家发改委先后印发《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中央 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污染治理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重点支持与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直 接相关的综合治理类项目,同时加强和规范污染治理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提高中央资金使用效益,调 动社会资本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5月,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 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 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 随着一系列提高水质标准,支持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短缺的系列相关政策和国家级战略陆 续出台,深度水处理技术及产业发展前景可观,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可期,为公司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五)膜技术发展情况 膜法水处理技术是当今世界公认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它可以同时解决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问题,带来了 水处理技术的革命。膜法水处理技术是保障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市政污水再生回用、工业废水 处理、城市自来水深度净化、农村微污染水处理、海水和苦咸水淡化等,可大大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 境、保障饮水安全,对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十四五”期间,膜行业紧紧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结合膜产品发展实际,按照“高端引领、 强链补链、整体推进、全面提升”的总体思路,推动膜产业发展,重点发展膜与膜材料、膜装备(含工程成 套设备)、膜应用及运维服务三大主导产业,逐步形成以膜与膜材料为核心、膜装备为主体、膜应用及运维 服务(工程设计与施工)为补充的产业格局,促进膜产业链协调、快速、高质量发展,实现产品从中低端向 中高端发展,生产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集约化转变,全面提升膜产业发展质量。 膜与膜材料处于膜产业链的顶端,是膜产业的核心,在膜产品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引领作用。按照“ 重点提升、重点推进、重点培育”发展思路着力发展膜与膜材料产业,通过“重点提升”,提升一批存量产 品性能,使膜与膜材料存量产品迈向中高端,化解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问题;通过“重点推进”,加速重 大科技成果转化,发展一批高端膜与膜产品,扩大增量;通过“重点培育”,瞄准前沿,填空补短,发展一 批技术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国内急需的“短板”产品,培育一批新的经济点,突破膜与膜材料产业发展瓶 颈,实现膜与膜材料产业的高端化发展,引领膜产业水平的全面提升。 膜装备产业处于膜产业链的中游,是膜产业的主体,发展先进膜装备对拉动上游膜与膜材料产业,带动 下游膜工程与应用服务业至关重要。因此,要紧抓“中国制造2025”发展机遇,立足我国膜装备产业现状, 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为核心,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目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深度融 合,大力发展智能化、个性化、系列化、模块化的各类膜装备和工程成套装备,提高膜装备的技术含量,增 强市场竞争力。 膜应用服务是膜与膜材料、膜装备走向市场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膜产业化、加快国产化的重要支撑, 同时,也是拓宽延伸膜产业链的重要方向,在膜产业链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要着力提高膜应用服 务水平,大力发展膜应用服务产业,重点发展集成服务、配套服务和运维服务三大服务业,鼓励水务投资运 行,壮大膜应用服务产业,使之发展成为膜工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之一。 (六)技术与业务优势 经过多年技术研发与创新积累,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 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 渗透),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水务运营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公司自主创新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M 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可 大规模生产PVDF带衬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公司之一,且产量居国际前列,并在大型MBR技术项目承建规模与 数量方面跻身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科技研发方面,公司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的振动膜生物反应器技术(V-MBR),对 总氮去除效果显著,可获得地表水Ⅳ类标准以上的优质再生水,能耗较传统MBR降低20%以上,设备安全性提 升30%,设备成本降低25%,符合国家目前的碳减排目标,在实际工程中的规模化示范应用属国际领先。公司 可以将污水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的“MBR-DF”技术直接处理为地表水II类或III类的高品质再生水,有效实现 资源化利用,相较于其他深度水处理系统,该技术系统运行压力可降低60%-70%,能耗下降60%-65%,有效助 力节能降碳。完成高效分盐GT、GH系列高端纳滤膜开发,成功实现了进口膜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应用于煤 化工、钢铁、电力、印染等多个工业零排放项目。开发了低成本高性能苦咸水膜并实现膜元件能耗降低,提 升苦咸水市场竞争力,销量同比增长约50%。开发了聚烯烃基复合膜元件并完成规模化量产,实现聚烯烃基 反渗透膜在工业市场中的应用突破,解决了原材料依赖进口问题,并实现产品降本20%以上。高端反渗透膜 均一稳定性提高10%,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海水淡化工程项目核心技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80%,自主开发的以 “UF-RO”为核心的双膜海水淡化集成技术进入国家战略视野。攻克盐湖提锂关键技术,成功开发技术先进 的锂离子筛和成套工艺路线,建成锂吸附剂智能化全自动生产线,并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盐湖提锂项目。自研 精确加药系统累计推广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