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当升科技(30007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73 当升科技 更新日期:2024-03-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钴酸锂、多元材料及锰酸锂等小型锂电、动力锂电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业务-多元材料(产品) 76.66亿 91.24 13.86亿 93.80 18.08 锂电材料业务-钴酸锂(产品) 3.18亿 3.78 2513.65万 1.70 7.91 锂电材料业务-其他业务(产品) 2.96亿 3.52 3977.17万 2.69 13.45 智能装备业务-智能装备(产品) 6662.82万 0.79 2345.39万 1.59 35.20 锂电材料业务-磷酸(锰)铁锂、 5234.18万 0.62 72.75万 0.05 1.39 钠电正极材料(产品) 智能装备业务-其他业务(产品) 376.75万 0.04 244.00万 0.17 64.77 ─────────────────────────────────────────────── 境内(地区) 54.98亿 65.44 8.48亿 57.37 15.41 境外(地区) 29.04亿 34.56 6.30亿 42.63 21.68 ─────────────────────────────────────────────── 锂电材料业务(业务) 83.32亿 99.16 14.51亿 98.25 17.42 智能装备业务(业务) 7039.57万 0.84 2589.39万 1.75 36.78 ─────────────────────────────────────────────── 直销(销售模式) 84.02亿 100.00 14.77亿 100.00 17.58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行业) 210.94亿 99.20 36.32亿 98.16 17.22 智能装备业务(行业) 1.70亿 0.80 6808.05万 1.84 40.10 ─────────────────────────────────────────────── 多元材料(产品) 190.57亿 89.62 34.82亿 94.11 18.27 其他产品及业务(产品) 12.88亿 6.06 --- --- --- 钴酸锂(产品) 7.58亿 3.56 6915.60万 1.87 9.13 智能装备(产品) 1.62亿 0.76 6183.68万 1.67 38.29 ─────────────────────────────────────────────── 境内(地区) 142.51亿 67.02 --- --- --- 境外(地区) 70.13亿 32.98 --- --- --- ─────────────────────────────────────────────── 直销(销售模式) 212.64亿 100.00 37.00亿 100.00 17.40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多元材料(产品) 81.29亿 89.21 14.98亿 92.59 18.42 其他业务(产品) 4.53亿 4.97 2720.70万 1.68 6.01 钴酸锂(产品) 4.36亿 4.79 5690.34万 3.52 13.04 智能装备(产品) 9454.64万 1.04 3573.88万 2.21 37.80 ─────────────────────────────────────────────── 境内(地区) 59.73亿 65.54 --- --- --- 境外(地区) 31.40亿 34.46 --- --- --- ─────────────────────────────────────────────── 截止日期:2021-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及其他业务(行业) 80.66亿 97.68 14.27亿 94.73 17.68 智能装备业务(行业) 1.91亿 2.32 7942.13万 5.27 41.48 ─────────────────────────────────────────────── 多元材料(产品) 69.09亿 83.67 12.60亿 83.68 18.24 钴酸锂(产品) 9.67亿 11.71 1.55亿 10.27 15.99 其他业务(产品) 1.96亿 2.37 1593.57万 1.06 8.15 智能装备(产品) 1.86亿 2.25 7513.04万 4.99 40.41 ─────────────────────────────────────────────── 境内(地区) 55.56亿 67.28 10.88亿 72.23 19.58 境外(地区) 27.02亿 32.72 4.18亿 27.77 15.48 ─────────────────────────────────────────────── 直销(销售模式) 82.58亿 100.00 15.06亿 100.00 18.24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96.9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5.5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272460.28│ 12.81│ │客户二 │ 224890.75│ 10.58│ │客户三 │ 202894.69│ 9.54│ │客户四 │ 144034.26│ 6.77│ │客户五 │ 124808.69│ 5.87│ │合计 │ 969088.67│ 45.5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2-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61.5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5.70%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43906.19│ 8.34│ │供应商二 │ 125384.38│ 7.27│ │供应商三 │ 124705.50│ 7.23│ │供应商四 │ 116446.36│ 6.75│ │供应商五 │ 105491.50│ 6.11│ │合计 │ 615933.93│ 35.70│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随着全球各国相继提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新能源汽车与储能市场蓬勃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的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业务属于新能源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主要的材料体系 和电池技术路线。 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据CleanTechnica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新能源乘 用车销量约583万辆,同比增加40%,渗透率约15%,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比重达64%。全球新能源汽车月度 渗透率稳步增长,其中欧洲渗透率超20%、美国渗透率增至9%。2023年上半年,根据中汽研统计数据显示,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75万辆,同比增加44%,渗透率约28%,呈逐月提高趋势。 为了巩固并保持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加快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 有关决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于2023年6月21日联合制发《关于延续和优化 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此次政策涉及多方面政策调整,包括明确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 政策再延续4年、对新能源乘用车设定减税限额、调整新能源汽车技术要求、重新发布享受减免税车型目录 等,旨为进一步发挥税收政策激励作用,引导有关方面抢抓发展机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升 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SNE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304GWh,同比增加51%。据鑫椤资 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产量约98GWh,同比增加115%。其中,中国储能电池产量约92G Wh,同比大幅增涨134%。据中汽联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152GWh,同比增加38% 。其中,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持续增大,装机量达104GWh,同比增加62%,占总量68%;多元电池装机量约 48GWh,同比增加5%,占总量32%。 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球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约68万吨,同比增加50%;多元材料产 量约46万吨,同比持平。中国正极材料产量约101万吨,同比增加42%。其中,磷酸铁锂材料产量约68万吨, 同比增加51%;多元材料产量约26万吨,同比减少2%;钴酸锂产量约3万吨,同比减少23%;锰酸锂产量约4万 吨,同比增加33%。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产销规模迅速扩大,车企对于动力电池的需求快速增长,为动力 锂电池行业提供发展机遇;同时,在储能领域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下,引领着新能源产业突破,带动锂 电池与正极材料行业的发展。 2、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 (1)锂电材料业务 公司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的龙头企业,主要研发、生产与销售多元材料、磷酸(锰)铁锂、钴酸锂等 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多元前驱体等材料。公司产品在电动汽车、储能、数码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已牢固占据 全球顶尖的高镍多元材料供应链。公司持续坚持科技创新,先后开发出多款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动力与储 能用正极材料产品,在高镍、超高镍、中镍高电压、四元材料等领域已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布局,业务范围遍 布全球,同时满足欧洲、美国、韩国、日本和国内高端客户的使用要求,大批量应用于纯电动汽车与混合电 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公司专项研发出更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 产品在动力及储能领域已完成客户开发与导入并实现批量供货;高容量钴酸锂产品在数码消费类电子产品市 场中批量应用,高倍率钴酸锂产品在电子烟、无人机、航模等领域的应用空间逐步扩大。同时,公司加速开 发下一代电池材料、多维度超前布局前瞻产品,自主研发超高镍无钴、固态锂电正极材料、钠电正极材料、 新型富锂锰基等多款先进正极材料,持续加快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固态电解质两款全新体系固态锂电材 料以及新一代钠电正极材料等技术的研发及科研成果转化,培育新业务增长点,进一步发挥公司在全球锂电 正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引领优势,推动我国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和技术的升级换代。 (2)智能装备业务 智能装备业务作为高端技术制造业,是国家政策重点扶持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智能装备业务继续列为面向2035年的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之 一,同时《“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制造业转型升级,到2025年,70%以上规模的 制造业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网络化,建成500个以上引领行业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国家政策和产业升 级需求的双重推动为我国智能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自创立以来,始终 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及其核心控制和功能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首批研发及生产圆刀模切设备的企 业,产品包括圆刀模切机、品检机等,能够自动、高效地实现对多种复合材料的模切、排废、贴合,应用于 消费类电子、医疗、卫生、食品包装、柔性电路板等领域。同时,中鼎高科积极开拓新业务及新领域,成功 开发新能源行业智能装备产品,完成了匣钵自动检测与替换设备、匣钵自动清扫与检测输送线、窑炉配套全 自动外轨线循环系统等新能源领域产品的研发与销售,构建了从技术、质量、成本、服务到品牌的全方位竞 争优势,业务范围覆盖中国、欧美、东南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3、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秉承“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的发展理念,持续加大战略研发投入,加快构建先进技术和产品 体系,打造了集“锂电材料基础研究、产品化开发、工艺技术装备研究”于一体的创新平台。公司持续完善 国际先进的全套锂电材料研究开发、分析测试、电池测评及可靠性评价的硬件设施,加快正极材料及前驱体 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应用,形成覆盖全业务领域、全流程、垂直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公司积极布局 全球高端市场,系统规划并持续升级产品路标,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智能制造技术。公司研发以业务为牵引, 构建流程化组织,推行准IPD项目运行机制,以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拉动内部资源,实施跨部门跨专业协同 作战,不断加强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为公司全球市场业务的行稳致远奠定坚实基础。 中鼎高科高度重视技术研发,不断培育技术研发团队对行业发展及技术迭代趋势的甄别能力,积极深入 了解行业痛点,通过前沿技术研究和开发设计,为行业客户提供创新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要, 持续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形成了研发带动销售、销售促进研发的双循环模式。不 断强化并施行对产品研发、生产、安装调试、售后技术支持等全过程负责的项目制管理模式。在保持行业技 术领先优势的同时,通过工艺革新,不断降低生产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中鼎高科积极布局新市场、 新领域的产品开发与制造,成功开发出多款适用于新能源领域的智能装备。 (2)采购模式 为构建从供应安全、持续降本到战略卡位的可持续价值供应链,公司建立了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对 主要原材料合格供应商要求选择2-3家,每年对供应商的交付、品质、技术、产能等综合实力进行评估和分 析,持续加强与信誉好、有竞争力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主要原材料价格优势和供应安全。公司 坚持多元化采购策略,建立了高效的原材料分析模型,定期系统地对钴、锂、镍、锰及磷酸铁等主要原材料 价格走势和市场发展方向充分研判,通过计价模型反复测算,多轮谈判,同时结合产供销研“铁四角”深度 协同,确保产品推广、销售预测、生产计划、原料匹配层层呼应、闭环管理,实现原材料成本持续降低。此 外,公司密切关注欧美国家针对供应链制定的相关法律法规,着眼未来供应格局。公司持续推进资源布局、 战略采购工作,与战略供应商除基本业务合作之外,在资本层面密切接触,发挥各自优势资源,以技术置换 成本,打造战略供应优势,在上游资源层精准介入,与矿产企业在国内外资源项目上开展技术和资本合作, 突破资源瓶颈,为应对可能出现的供应风险做好充分预案,实现产业链深度协同。 中鼎高科整体执行“以销定采”的方式组织采购,主要采购模式为直接采购和定制加工,标准常规零配 件采取向供应商直接采购的方式,非标配件通过定制加工方式采购,核心部件运动控制器采用中鼎高科自主 研发生产模式。中鼎高科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制定了规范的供应商评价管理制度,从经营能力、技 术能力、生产能力、交付能力、质量保证能力等方面对供应商进行综合评估,保证了与优质供应商的长期稳 定合作,在降低采购风险的同时保证原材料供应的质量和时效性。 (3)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中长期需求预计、产线情况等制定生产计划,并结合 原材料行情保持均衡生产。同时,根据下游客户定制化产品需求,公司进行产品整体方案的选型与设计。公 司统一策划下达生产任务,各分子公司根据整体部署制定各自的生产计划,并按时予以实施。生产过程中, 公司通过对制造现场5M1E的管控,保障产品品质。公司通过产线设计降本、新品设计降本、采购降本、工艺 革新降本、控耗降本、控费降本等方式来实现端到端的降本。 中鼎高科采取“订单拉动式生产”的生产模式。综合客户长期订单安排及客户当期实际配套需求,组织 生产、技术、采购、市场、质量等部门根据客户提供的工艺与参数要求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交付计划,根据 产品图纸设计建立物料清单,根据物料清单进行采购、来料检验、产品装配,整机装配完毕后进行设备调试 、磨合及功能检验,质量部门对装配全过程进行严格质量管控,保障产品质量。 (4)销售模式 公司不断优化销售体系,细化组织分工,结合行业特点及自身优势,按照专人专品进行管理,并制定“ 研销联动、技术先行,三位一体、全员营销”的营销模式。公司所处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具有产品种类多、 迭代快,原材料成本占比高、价格波动大的特点。公司在长期配合国内外高端客户开发过程中,始终坚持以 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通过全员营销,高效协同客户实现开发目标。通过积极的研- 销联动,销售和研发人员形成联合开发小组,紧密围绕客户需求开展营销,从满足市场转变为引领市场,在 客户新产品开发抢占先机;通过积极的采-销联动,采购中心积极应对客户成本要求,通过深度研判原材料 市场趋势,提前制定原材料供应匹配方案,增加产品在市场上的成本竞争力,从而提升在客户的供应份额; 通过积极的投-销联动,资本合作促进业务合作,强化合作关系;通过积极的采-产-销联动,快速响应客户 交付需求,对原材料和成品精细化管理,降低行情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效益最大化。针对新能源汽车 行业特点,公司创新业务模式,拉通“材料-电芯-车企”产业链绑定式合作,与车企保持交流互动,不断积 累、扩大在全球市场的领先优势。 中鼎高科着力推进新市场、新领域开发,主要采用直销方式为主的销售模式,并持续优化营销模式。根 据传统行业发展趋势、新兴市场需求及客户地域分布,中鼎高科在全国多地设置销售和售后办事处,设置行 业销售代表对本区域内客户进行开发和维护。中鼎高科坚持“二策三化一聚焦”的销售策略,与客户建立紧 密的业务和技术联系,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配置、定制化设计和一体化服务。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优势 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的技术引领者,公司近年来荣获“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 权优势企业”、“中国轻工业高能锂电池重点实验室”等几十项国家及省部级荣誉及资质,是行业首家“国 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储能、数码三大领域,根据应用领域及客户要求,通过 定制或联合技术开发等方式提供个性化产品方案,产品综合技术性能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成功批量导入全球 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企业及新能源车企。公司围绕动力及储能用新型锂电正极等关键材料研发,不断突破行业 共性关键技术,先后开发出多款技术领先、性能优异的多元材料产品,构建了包括高镍系列、单晶系列和高 电压系列在内的产品平台。针对电动车和高端储能市场,开发出多款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 铁锂材料,综合性能优势明显。小型锂电领域,开发出多款高电压、倍率型钴酸锂产品,高温性能优异。同 时,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电池材料及相关产品,加快新品开发及成果转化,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产品容量 、循环等综合性能优异实现批量出货。公司研发的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产品,解决了正 极与电解质固固界面难题,客户反馈表面电阻、DCR、高温存储及过充等性能优于同行竞争产品水平,市场 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公司新型富锂锰基产品目前已完成中试工艺定型,客户测试进展良好,相关产品循环 、容量等性能优异。同时,公司积极强化知识产权布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256项,主 持或参与制订多个行业相关标准,持续推动我国锂电正极材料产品和技术升级换代,积极践行国家“双碳” 战略,助力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为进一步巩固在智能装备领域市场的优势地位,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坚持以技术为本和自主研发的 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经过多年发展,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运动控制器作为智 能装备控制的核心,中鼎高科拥有成熟的运动控制软件核心技术及硬件生产制造能力,并不断加快高端新品 开发,推出了多种高工位圆刀模切机、大幅宽圆刀模切机、食品包装模切生产线。同时按照“新业务、新领 域”的发展战略,中鼎高科结合自身优势自主开发智能制造的视觉检测系统,完成了第三代匣钵自动检测与 替换设备的开发并批量生产与安装,解决了锂电材料制造行业中长期困扰企业生产的匣钵识别检测和人工更 换问题;完成了匣钵自动清扫与检测输送线开发及应用,实现了新匣钵入厂后从清扫、质检、码放、入库的 全自动操作,系统提升了锂电材料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和智能化程度,成功应用于新能源材料等市场领域。 2、客户渠道优势 作为提供高品质锂电正极材料的供应商,公司产品大批量供应中国、日本、韩国、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 全球锂电巨头及车企。凭借积极配合客户产品开发的快速响应能力、深厚技术储备及精良产品生产工艺、先 进可靠的制造技术、深得客户信赖的品质管控,赢得了客户高度认可与信赖,获得国际高端客户质量管理水 平的最高级别评价。公司与全球一流锂电巨头企业均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国际客户业务占比超70%,持续稳 固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优势地位。此外,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和高端储能市场发展机遇,多款高能量 、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产品成功导入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通 过深度开发国内固态电池头部企业,持续提升公司固态锂电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和批量供货;推出了性价比更 高、电化学性更优的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电正极材料,产品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同时,公司秉承着“以客户 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创新为驱动”的经营理念,公司全面深化大客户战略合作,双方发挥产业优势和 资源优势,在新产品开发及前沿技术开发、上游关键原材料资源保障和全球产能布局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在动力、储能、小型三大市场均跻身国内外高端品牌供应链。 公司全资子公司中鼎高科紧跟全球市场需求,持续深耕核心战略客户,积极开拓新客户新市场,通过技 术创新、精准市场定位、供应链整合等策略,在行业内形成了优秀的市场口碑,客户范围涵盖中国、美国、 墨西哥、韩国、越南、印度、泰国、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鼎高科模切设备已进入国际一线 消费类电子制造商供应链,终端客户包括三星、苹果、华为、小米等国际知名品牌,信用度高、品牌影响力 广。同时,中鼎高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开发新技术、新业务、新产品,产品成功销往新能源材料 、医疗、食品包装、柔性电路板等领域。随着公司与中鼎高科业务协同效应的不断提升,中鼎高科未来应用 领域将进一步扩大,实现公司锂电正极材料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双业发展。 3、工艺装备优势 公司秉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理念,加快绿色新技术应用,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淘 汰高耗能设备,推进锂电生产基地绿色低碳工艺技术革新。公司江苏当升锂电正极材料生产基地拥有我国第 一条全自动锂电正极材料生产线,其工艺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及安全环保能力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持续 打造安全可靠、绿色高效、智能智慧的小型和动力锂电正极材料标杆生产基地。公司常州当升锂电正极材料 生产基地以打造信息化绿色智慧工厂的思路,持续提升工程转化能力、智能制造能力、检验检测能力,以建 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锂电正极材料智能制造生产线为目标。报告期内,常州当升二期工程已完成产线安装 调试并陆续投入使用。江苏当升四期工程已完成厂房、仓库和公辅设施的土建工作,部分生产线已完成安装 正在进行调试工作,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投产。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产品在产能效率、盈利水平、制造 能力、单机产线效率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将借鉴海门及常州生产基地建设与运营经验持续推进 攀枝花磷酸(锰)铁锂生产基地、欧洲新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开展,为进一步拓展公司高端多元材料、磷酸 (锰)铁锂、固态锂电、钠电正极材料等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广泛应用提供坚实基础。 三、主营业务分析 2023年上半年,面对锂盐价格大幅波动、产业链去库存、产品市场结构调整的行业环境,在公司董事会 的领导下,全体员工锚定经营业绩目标,公司围绕“抢量爬产保供,布局资源产能,铁钴钠固突破,协同作 战制胜”的年度经营方针,聚焦主业,聚力创新,聚势谋远,引领行业发展方向,在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 战略客户开发、国际化产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 润92553.24万元,同比增长1.4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106476.73万元 ,同比增长9.28%。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构建多层次新品研发体系,积极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创新发展,构建了以市场前沿需求为导向的高效研发体系,持续引领锂电正极材料 行业技术进步。公司持续推进高镍产品迭代升级、前瞻性新品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打造了全面的多元产品 序列。其中,公司在超高镍NCM/NCA、NCMA等多元材料研发上持续取得突破,开创性地采用“海绵结构”设 计、特殊微晶结构设计、多元素协同修饰等先进的设计理念,实现续航、安全、寿命、效率以及低温性能全 面提升并广泛应用于全球高端电动汽车,进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车性能。Ni90、Ni93等超高镍多元材料和中镍 高电压多元材料,技术性能指标处于行业先进水平,配套用于国际著名电池生产商、车企的前沿产品中,受 到了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同时,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多元产品在技术性能、产能效率、盈利水平、 制造能力、单机产线效率等方面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结合相关先进经验不断优化磷酸(锰)铁锂产品 研发及工艺制造,针对电动车和高端储能市场专项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进一步提升产品 能量密度、稳定性、性价比、循环性等性能。 在巩固现有技术及市场领先优势的同时,公司在固态锂电材料、钠电正极材料与富锂锰基等电池材料领 域取得突破进展,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技术制高点。公司研发的双相复合固态锂电正极材料、固态电解 质产品,解决了正极与电解质固固界面难题,技术指标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同时,公司积极布局钠电产 业新产品,采用特殊微晶结构前驱体以及材料结构调控解决了钠电正极材料关键技术瓶颈,突破层状氧化物 体系钠电正极材料技术,推进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正极材料开发。同时,公司通过高强度多孔道前驱体结构设 计,结合体相掺杂、表界面协同修饰工艺和均匀锂化烧结工艺,开发的新型富锂锰基产品容量、循环等综合 性能优异,已送样国际主流电池生产商并完成中试工艺定型。 2、持续加快国内外市场开拓,下一代新品实现批量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主流市场、优质客户、关键产品,持续推进“做大中国市场,做强欧洲市场,做优 美国市场”的市场开发策略,深度、全面融入国际高端新能源车企及一线品牌动力电池产业链,助力客户打 造国际领先竞争力。国际市场方面,作为全球同时向日本、韩国、欧洲、美国出口动力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 ,公司与SKon、LG新能源、AESC、Murata、欧美大客户等全球一线品牌的动力电池企业和车企建立了牢固的 合作关系,在产品、技术、交付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其中,公司NCM811高镍产品在海外持续 处于快速放量的过程,在主要国际著名电池生产商、车企客户处均保持较高的占比,具备生产效率高、安全 性能好等优势。国内市场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客户覆盖并深化客户合作,在高端动力电池客户保持主力供应 商地位。公司9系以上的超高镍产品已导入多家客户圆柱电池项目,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同时,公司多款 高能量、高安全、长寿命的磷酸(锰)铁锂材料成功导入国内一流动力及储能电池客户,并实现批量销售。 公司加快推进固态锂电正极材料、新一代钠电正极材料产业化进程,积极抢占下一代电池材料市场。公司已 与赣锋锂电、卫蓝新能源、清陶、辉能等固态电池客户建立了紧密战略合作关系,上半年超高镍产品销量同 比实现数倍增长。在钠电正极材料方面,根据市场商业化应用最快的层状氧化物技术路线,公司推出了性价 比更高、电化学性更优的层状氧化物体系钠电正极材料,产品出货量持续稳定增长,累计出货超百吨。 3、欧洲高端产能加速布局,供应链综合优势明显 作为全球锂电正极材料龙头企业,公司前瞻性布局国际市场,深耕海外十余年。随着欧美各国不断推进 “双碳”战略,其对新能源锂电池及相关材料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欧美各国先后出台法案对电动车 电池组件及原材料产地等提出了本土化的明确要求。2023年7月,为紧紧把握全球汽车行业“电动化”历史 机遇,适应欧美产业链本土化政策,满足海外客户对公司产品的急迫需求,公司与芬兰矿业集团和芬兰电池 化学品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通过与其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公司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及运营。公 司欧洲新材料产业基地总体规划50万吨,其中多元材料20万吨,磷酸(锰)铁锂30万吨,将分期建设,其中 一期项目建成年产6万吨高镍多元材料生产线,生产线按照超高镍及高镍多晶、单晶的要求来设计,同时兼 具生产中镍产品的能力。芬兰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加快公司全球化战略的落地,为公司供应欧美等全球新能 源市场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公司将根据市场需求持续推进江苏常州、江苏南通、四川攀枝花等产能基地建 设,为公司后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提供充足产能保障。随着上述一系列产能项目建设及投产,公司产能规模将 实现大幅跃升,对于公司满足下游客户尤其是海外客户旺盛需求,抢占更多国际市场份额,增强公司在全球 锂电正极材料行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重大积极意义。 此外,公司积极打造安全可靠、快速反应、技术创新、持续降本和绿色环保的供应链管理体系,通过投 资参股、技术协作、签订采购长单等方式,在镍、钴、锂等上游资源领域与ALB、SQM、中伟股份、华友钴业 、中信国安等优质供应商进行深度合作,在确保关键原材料供应安全稳定、成本可控的同时,共同推进新技 术研发和境外产能布局,并积极推进产业链纵向深度布局,与下游国内外一线品牌车企及电池厂共同开展深 度合作,形成“原料-前驱体-正极-电池-车企”的产业合作梯队。公司通过将技术资源优势、客户资源优势 、关键原材料资源优势、资本资源优势、社会资源优势进行整合及有效配置,不断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强链、 补链,构建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形成我国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动能。 4、规范治理水平不断提高,长效激励注入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国证监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5)》,深 入开展好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强化价值创造体系,激发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价值创造动力,高质量 推动了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 此外,公司严格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严谨、高效的信息披露和规范运作 体系获得了监管部门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一致认可,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 连续多年荣获最高评级“A”级(优秀);同时,公司入选“中证国新央企现代能源指数”成分股,在资本 市场树立了优秀的品牌形象。 2023年上半年,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股票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同,为维护广大 投资者与股东利益,充分激发公司内生增长动能,公司实施了第四期股权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