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80 易成新能 更新日期:2025-01-15◇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效单晶硅电池片、负极材料、金刚线产品的生产与销售,节能环保、太阳能电站运营等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8.86亿 100.00 8769.32万 100.00 4.65
─────────────────────────────────────────────────
其他产品(产品) 5.73亿 30.38 2.17亿 247.73 37.91
边框(产品) 4.78亿 25.36 198.66万 2.27 0.42
电池片(产品) 3.69亿 19.58 -9982.09万 -113.83 -27.02
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产品) 2.47亿 13.08 -4010.32万 -45.73 -16.25
锂电池(产品) 7487.44万 3.97 -2399.37万 -27.36 -32.05
石墨产品(产品) 7338.61万 3.89 -85.15万 -0.97 -1.16
光伏发电(产品) 6237.30万 3.31 3102.57万 35.38 49.74
光伏施工(产品) 806.84万 0.43 220.95万 2.52 27.39
─────────────────────────────────────────────────
国内(地区) 18.86亿 99.99 --- --- ---
国外(地区) 10.50万 0.01 --- --- ---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98.84亿 100.00 10.25亿 100.00 10.37
─────────────────────────────────────────────────
电池片(产品) 62.24亿 62.97 5.44亿 53.12 8.74
其他产品(产品) 15.39亿 15.57 4.21亿 41.11 27.36
边框(产品) 9.06亿 9.17 4597.07万 4.49 5.07
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产品) 7.57亿 7.66 -2029.53万 -1.98 -2.68
锂电池(产品) 2.00亿 2.03 -2562.24万 -2.50 -12.79
石墨产品(产品) 1.33亿 1.35 -722.10万 -0.70 -5.42
光伏发电(产品) 1.06亿 1.08 6289.72万 6.14 59.11
光伏施工(产品) 1751.52万 0.18 337.71万 0.33 19.28
─────────────────────────────────────────────────
国内(地区) 98.84亿 100.00 10.25亿 100.00 10.37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8.87亿 100.00 6.09亿 100.00 12.47
─────────────────────────────────────────────────
电池片(产品) 34.72亿 71.04 3.93亿 64.55 11.33
其他产品(产品) 6.34亿 12.96 --- --- ---
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产品) 3.07亿 6.28 3656.33万 6.00 11.92
边框(产品) 2.59亿 5.31 --- --- ---
锂电池(产品) 1.16亿 2.37 --- --- ---
石墨产品(产品) 5639.20万 1.15 --- --- ---
光伏发电(产品) 4271.30万 0.87 --- --- ---
光伏施工(产品) 58.00万 0.01 --- --- ---
─────────────────────────────────────────────────
国内(地区) 48.87亿 100.00 6.09亿 100.00 12.47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12.45亿 100.00 32.12亿 100.00 28.56
─────────────────────────────────────────────────
电池片(产品) 70.68亿 62.85 4.71亿 33.62 6.67
其他产品(产品) 17.48亿 15.55 --- --- ---
石墨电极及相关产品(产品) 14.56亿 12.95 2.02亿 14.44 13.91
锂电池(产品) 3.17亿 2.82 --- --- ---
边框(产品) 2.79亿 2.48 --- --- ---
石墨产品(产品) 2.74亿 2.44 --- --- ---
光伏发电(产品) 7313.85万 0.65 --- --- ---
光伏施工(产品) 2982.38万 0.27 --- --- ---
─────────────────────────────────────────────────
国内(地区) 112.45亿 100.00 14.02亿 100.00 12.4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2.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2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609771.66│ 61.69│
│第二名 │ 37938.31│ 3.84│
│第三名 │ 31085.54│ 3.14│
│第四名 │ 23006.65│ 2.33│
│第五名 │ 22018.40│ 2.23│
│合计 │ 723820.56│ 73.2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57.4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77.1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385018.82│ 51.72│
│第二名 │ 138820.15│ 18.65│
│第三名 │ 20699.10│ 2.78│
│第四名 │ 19368.62│ 2.60│
│第五名 │ 10735.15│ 1.44│
│合计 │ 574641.84│ 77.1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产业布局涵盖“绿能、储能、碳材料”。涉及新能源行业的主要业务
有:光伏电站的投资建设运营、锂离子电池、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的生产与销售和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开发建设
运营;涉及新材料行业的主要业务有:超高功率石墨电极、负极材料的生产与销售。
1.新能源相关行业
(1)光伏发电行业
光伏行业是结合新能源发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战略性新兴行业,也是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重点支
持的新能源行业,光伏发电具有可持续性、清洁性和无地域限制等突出优势。以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为代表
的新能源行业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重要主力军。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
增并网容量达102GW,同比增长31%;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已达到55.7%,其中并网
风电和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38.4%。国家
能源局于2024年3月18日印发了《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
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河南省发改委于4月19日同时发布三项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实施细则,明确了项目建设模式、电源和储能设施规模、消纳运行和安全、并网时间和
接入要求,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政策支撑。
2024年上半年以来,光伏市场经历了产品科技赋能提高、由原材料端传导的设备价格下降的巨大变化。
各厂家技术水平随着研发不断拔高,产品类型不断升级,原材料端价格成本随着产业链的传导不断降低,组
件采购成本大大下降;逆变器市场随着行业内高精尖技术的不断攻破和普及,价格成本也逐步下降。当前市
场态势下,设备成本的下降,可有效降低公司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成本;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优化升级
,大大提升了发电效率,缩短了项目投资回收期,降低了投资风险。
(2)锂离子电池行业
2023年电动工具锂电池持续去库存,预计2024年末去库将进入尾声,行业拐点将至。据QYResearch调研
团队最新报告“全球锂电池电动工具市场报告2023-2029”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锂电池电动工具市场规模
将达到215.6亿美元,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8.1%。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池市
场出货量将超1100GWh,同比增长超27%,正式进入TWh时代。其中动力电池出货量超820GWh,同比增长超20%
;储能电池出货量超200GWh,同比增长超25%。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期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印发了《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24年本
)》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2024年本)》(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24年第14号),以及更
新了相关的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43854—2024》等规范新的行业规范的发
布,企业将面临更高的技术指标要求和安全管理标准,这将促使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同时也将促进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推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绿色、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
(3)储能行业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止2024年上半年,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GW/99.1GWH
,较2023年底增长超过40%。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比97%,压缩空气储能占比1.1%,铅炭(酸)电池储能
占比0.8%,液流电池储能占比0.4%,其他技术路线占比0.7%。2024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
《关于加强电网调峰储能和智能化调度能力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正式公布。《指导
意见》提出,推进电源侧新型储能建设。即,鼓励新能源企业通过自建、共建和租赁等方式灵活配置新型储
能,结合系统需求合理确定储能配置规模,提升新能源消纳利用水平、容量支撑能力和涉网安全性能。根据
此前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其中,电化学储能技术性能进一步提升,系统成本降低30%以上;到2030年
,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预计,2025年储能技术对全球经济价值贡献将超过1万亿美元。由此可见,大规模
储能技术即将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新兴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考虑到当前的技术进步与
规模扩张速度,公司认为实际的降本速度有望更快,若按照2025-2030年10%-30%左右的装机占比测算,则20
25-2030年国内全钒液流电池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11-93GWh,发展空间巨大。
(4)光伏电池片行业
2024年上半年中国光伏业虽然在制造端、应用端均增长迅速,但全产业链价格快速下跌,持续体现出“
价减量增”态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上半年光伏电池片产量达310GW,同比增长约37.8%,但
价格下滑超15%。海外市场发展也同样是喜忧参半,上半年中国光伏产品中硅片、电池、组件的出口量分别
同比增长34.5%、32.1%、19.7%,但出口总额仅为186.7亿美元,同比下降约35.4%。受益于绿色能源转型的
政策,欧洲仍然是中国光伏产品第一大出口市场,印度同样新出台了户用光伏补贴政策。但是欧洲《净零工
业法案》即将生效,对于光伏产品的欧洲本土配套比例会有所要求。
根据原材料硅片和电池制备技术不同,市场中电池片较主流的技术为PERC、TOPCon和HJT。2024年以来T
OPCon电池产能加速释放,随着新产能的持续爬坡及中尾部电池企业对TOPCon电池技术工艺的掌握,高效TOP
Con电池生产壁垒逐步消弭,已成为当前市场中的主流电池路线。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预计
到2024年底,TOPCon电池产能占比将达到66.4%,且在未来几年内将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新材料相关行业
(1)石墨电极行业
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国家大力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这与国际发展趋势相符。从国外数据来看,
以欧盟为例,欧盟27国粗钢产量1.526亿吨,其中电炉钢占比43.9%,比全球电炉钢占比高15个百分点。相较
于国外电弧炉炼钢占比,当前我国电弧炉炼钢占比约为10%,占比仍偏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
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2025年我国电弧炉钢产
量占粗钢总产量比例提升至15%以上的目标。
2024年上半年,钢材市场需求低迷,出货受阻,价格持续下滑,进而导致钢厂开工状态不佳,电极需求
减弱。而经2017-2019三年的辉煌,石墨电极产能迅速增加,供需失衡造成石墨电极市场竞争激烈,内卷严
重,价格大幅下滑,利润空间持续收窄。2024年5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制定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其中再次明确:“要提升短
流程电炉炼钢比重。积极发展新型电炉装备,在符合节能降碳、环保、产业等政策条件下,加快推动有条件
的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底,废钢利用量达到3亿吨,电炉钢产量占粗钢
总产量比例力争提升至15%。”
(2)负极材料行业
2024上半年,受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和锂电池储能市场同比显著增长的带动,负极材料出货量持续
增长。据鑫椤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球锂电负极材料产量为96.7万吨,中国产量95.2万吨,同比增长
29%。价格上呈现出稳中微降的趋势,2024年6月锂电负极材料市场均价为3.3万元/吨,高端负极材料主流价
格在4.5-6.5万元/吨,中端主流价格在2.3-3.1万元/吨,低端主流价格在1.5-2.0万元/吨。综合来看,锂电
负极材料行业价格已经全面筑底,但供给侧富裕产能仍需时间消化,行业格局仍有调整空间。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计2024年中国锂电用四大主材料出货量增速均超20%,其中,负极材料出货超2
00万吨,电解液出货量超130万吨。预计2030年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有望达到580万吨,其中人造石墨仍为市
场主流,出货量超470万吨。未来能生存下来负极材料企业将具有以下特征:1.具备中/高硫焦石墨化代加工
能力;2.临近大客户,大型负极(有订单消纳)生产基地配套;3.获得较同行更为低廉电价(如电价优惠,
自发电等)的项目。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新能源业务
(1)光伏电站
光伏电站是利用晶硅板产生的光生伏特效应,将产生的直流电通过逆变器转化为交流电,通过升压变压
站升压后输送至电网,通过电网输电线路将电能传输到用电端。该业务在全资子公司中原金太阳及其下属公
司运营,中原金太阳专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设计、建设和运维,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应用
,向市场提供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建设的完整解决方案、项目建设总承包和合同能源管理,以获得项目建设
系统集成收入和电力销售收入为主要盈利模式。中原金太阳充分利用中国平煤神马现有屋顶、工业空地、荒
山荒地、铁路沿线等场地资源;依托以中国平煤神马在省内地市企业为主体,利用渠道资源,全方位开发河
南省内市场,在河南具有较大影响力。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主要以投资开发光伏电站业务为主。集中式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山地、水面、荒漠
等较为宽阔的地域,规模普遍较大;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应用于建筑物表面,工商业屋顶分布式电站居多,
一般装机规模小,安装较为灵活。
经营模式:光伏电站主要分为集中式地面电站和分布式光伏电站。集中式光伏电站一般均在6MW以上,
以“全额上网”方式为主,企业直接上网发电销售给国家电网;分布式光伏电站一般采用“自发自用、余电
上网”模式。“自发自用”指发电优先销售给屋顶或空地所属工商企业,价格在工商企业所在地大工业用电
电价的基础上打折,可与企业协商确定。“余电上网”指企业未消纳部分销售给国家电网。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一是市场驱动。2024年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中,光伏发电集中式、分布式与户
用三足并举的发展趋势明显。分布式、户用光伏已经成为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
战略的重要力量。而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是中原金太阳战略发展方向。二是产能驱动。中原金太阳规划十
四五期间建设3GW风光清洁能源电站目标,达成后有利于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实现集团公司绿电替代目标
,同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一定社会效应。
(2)锂离子电池
锂电池具有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寿命长等优点。
该业务在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易成阳光运营,建设有年产1.5GWh锂电池项目,主要生产18650和21700圆柱
形锂离子电池,产品拥有四个方面优势:更高的充放电倍率、更低的放电温升、更高的安全性能、更长的使
用寿命、支持2C、3C大倍率快充。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生产18650型、21700型圆柱三元锂电池,其中18650电池容量范围为2000m
Ah至35000mAh,共5种;21700电池容量范围为4000mAh至5600mAh,共4种。产品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1)
消费类市场:家用电器、园林工具等。常见的有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电钻、电锯、无人机等;(2)小动
力类市场:滑板车、电动摩托等领域;(3)小储能类市场:充电宝、便携式储能等领域。
市场地位: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的市场地位。一是市场认知度低:公司的
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也相对较低,需要通过营销推广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二是市
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众多的竞品,公司需要与竞品进行竞争,争夺市场份额。
经营模式:易成阳光基于两条18650、21700锂电池生产线,依据自主研发的产品技术,自主采购物料,
生产制造锂电池并向下游市场销售从而获取收入利润。其采购模式分为两种:招标采购和议价采购。采购原
材料主要通过招标采购,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采购协议,于每月签订采购订单。采购生产用辅料主要通过
招标方式,按照相关招标管理办法执行。在流标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会采用议价采购。
易成阳光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根据销售计划进行分解并制定生产计划,根据生产计划制定生产物料需求计
划,车间根据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采取直销制和代理制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直销模式由公司招聘业
务员直接对接客户,有针对性的销售、开发以及市场维护;代理制模式由公 司甄选优秀代理商与其签订代
理协议并给予发放代理授权书,授权其代理公司系列产品宣传、销售、客户服务等相关业务经营及推广事宜
。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一是技术驱动,易成阳光引入韩国装配线后,产线自动化程度及自动生产速率达
到国内同类企业领先水平,产品性能指标及一致性等方面优势较为明显。设备通过适配性调整,可以根据不
同市场需求,快速适应各种型号圆柱电池生产需要,具有一定的产线优势。二是市场驱动,国内厂商成本优
势显著,在技术层面没有显著差异的背景下,国产替代已成为趋势。一方面,电动工具的替换比较频繁,有
存量替换需求;另一方面大型电动设备无绳渗透率还比较低,未来大型电动设备无绳渗透率还有很大的上升
空间,锂离子电池需求空间进一步打开。
(3)全钒液流储能电站
液流电池是一种具备较大潜力的电化学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是目前技术最为成熟、产业化程度最高
的液流电池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具备安全、长寿、低衰减、灵活等多方面优势,钒资源储量丰富且自主可控
。按当前的技术水平,1GWh的全钒液流电池所需的钒金属用量不到0.5万吨,且钒电解液可长期循环使用,
全钒液流电池主要适用于大规模、长周期的储能场景。该业务在公司的孙公司开封时代运营。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产品为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并开发建设、运营维护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全
钒液流电池电堆主要用于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经营模式:公司采用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的经营模式。开封时代技术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
研究所,已完全掌握新一代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具备300MW/年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产能,核心关键部
件已实现自主研发生产,在技术研发及产品生产领域在行业内具有领先优势,已具备液流电池材料批量生产
、模块设计制造、系统集成控制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通过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用第二代全钒液
流电池储能技术研发生产全钒液流电池电堆,并为客户开发建设全钒液流储能电站,建成为客户提供运营维
护服务。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一是政策驱动。随着政府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支持,行业将得到更多
的政策推动和补贴,这将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
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在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前进的道路上,需要构筑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
。该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完成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到规模化发展的转变,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到
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二是技术成熟。开封时代具有新一代钒电池技术、国际领先的电堆焊
接密封技术、电堆组装工艺。在提升电堆密封可靠性和装配工艺的同时,节省了膜材料、双极板及密封材料
用量,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提高了电堆可靠性和装配自动化程度。
(4)高效单晶硅电池片
高效单晶硅电池片是以高纯的单晶硅片为原料,经过生产加工而成的一种太阳能电池片。该业务在公司
的控股子公司平煤隆基运营,平煤隆基是一家专注于生产和销售高效单晶硅电池片的高新技术企业,高效单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的规划产能4GW,分两期建设。一期、二期项目分别于2017年3月、2020年8月建成投产。
现公司拟将其持有的平煤隆基80.20%股权出售给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同时购买平煤隆基持有的有光伏材料10
0%股权,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2024年8月14日在巨潮资讯网披露的相关公告。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主要产品为SE+PERC单双面高效电池M10(182mm)大尺寸电池等。其用途为光伏组件
制造原料,产品主要应用于地面光伏电站。
经营模式:平煤隆基采购原材料硅片主要通过议价采购,与供应商签订年度框架采购协议,于每月签订
采购订单;采购生产用辅料主要通过招标方式,按照相关招标管理办法执行。平煤隆基主要产品均为自主生
产,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制订生产计划。公司主营业务定价模式采用直接销售模式,根据市场情况定价,
以月订单的形式进行议价销售,结算方式根据客户分为多种,一是与主要客户签订年度销售框架协议,于每
月签订销售订单,并给予一个月账期;二是其他客户一般都为固定账期发货或预付款发货。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以来,硅片等主材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光伏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依然
没有得到缓解,终端产品价格同样波动加剧,受制于光伏产业链上游硅片价格波动过大及下游终端电站平价
上网影响,电价片价格难以迅速响应,造成公司产品毛利率波动较大,盈利水平不稳定。
2、新材料业务
(1)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石墨电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骨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等工序制
成,是钢铁生产所需的重要耗材。该业务在公司全资子公司开封炭素运营。开封炭素具有超高功率石墨电极
完整产业链,生产包括针状焦、黏结剂沥青、超高功率石墨电极(UHPΦ400mm-Φ800mm)及特种石墨材料。
公司下属子公司鞍山中特、首成科技拥有针状焦产能10万吨/年,其生产的煤系针状焦产品质量在国内同行
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已用于制造直径700mm及其以下各种规格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各项质量指标均满足产
品要求,在业界知名度较高。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主要产品为Ф600mm、Ф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应用于电弧炉炼钢,也可以
用于钢包炉的炼钢和其他工艺中的钢精炼,例如二氧化钛、不锈钢、铝和其他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的生产。
经营模式:开封炭素采购由生产管理中心根据销售部门的销售计划制定月度生产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采
购方案。公司根据下游需求和产品特征,一般采取“订单+计划”的生产模式。由于客户群体主要定位于大
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因此公司的销售业务以直接销售为主,代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一是技术驱动,开封炭素打破了我国炭素行业生产技术落后,大规格超高功率石
墨电极长期依赖进口,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需要的局面,填补了国内空白,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德国和日
本之后第四个能够生产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国家,对提高我国炭素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促进钢铁工
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是市场驱动,钢铁产业的结构调整必将带动石墨电极行业发展,尤其是随着超高
功率炼钢技术的普及以及直流电弧炉的发展,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国际市场需求将稳步增加。
(2)负极材料
负极材料是电池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载体,起着能量的储存与释放的作用。在电池成本中,负
极材料约占了5%-15%,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公司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在全资子公司易
成瀚博、南阳天成,控股子公司青海天蓝运营。易成瀚博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生产、研发、销售为一体
,拥有制粉、造粒、碳化、石墨化除磁筛分等先进的一体化生产线;青海天蓝的石墨化加工是生产人造石墨
负极材料的核心环节之一,是提高负极材料性能的关键步骤。
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打造负极材料一体化产业链,主要产品为锂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数
码、储能、动力电池等行业高端领域。
经营模式:公司产品采购主要是按照“以产定购”的管理模式,由相关部门根据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由采购部负责统一采购。生产模式以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和产品工艺性能要求,以“以销定产”为主的生产
模式和“备货型生产”为辅相结合的生产模式。由于客户群体定位以大中型动力电池企业和数码电池企业为
主,市场份额以南方珠三角、江浙沪为主,因此公司采取直销制和代理制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直销模式
由公司招聘业务员直接对接客户,有针对性的销售、开发以及市场维护。
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一是全产业链优势,公司通过构建“石墨化—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的产业链
发展模式,有利于加快负极材料业务形成全产业链,降低负极材料生产成本,完善产品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二是市场驱动,人造石墨为市场主流,占比不断提升。受益于下游新能源车高景气,负极材料出货量不断
攀升,各种类型的负极材料占比也在动态调整中,人造石墨占比呈逐渐上升趋势,目前稳定占据市场份额80
%以上。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稳定的核心管理团队,战略引领强执行力高
公司在董事会的统一领导下,始终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不断开创转型发展
新局面。公司核心管理团队稳定,年龄结构合理,通过长期深耕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具备较强的战略思考能力和高效的战略执行能力,公司核心管理团队能够根据行业趋势、竞争格局、公司
自身情况的变化,以客户为中心,以发展为核心,以担当为重心,持续深入行业分析研究,聚焦主赛道,把
握好主航道,有效实施组织变革,核心管理层重视创新引领,注重团队组织文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支撑性作
用,报告期内,公司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
(二)完善的产业链条体系,协同融合进一步突显
公司坚定走“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战略,主营业务集中在绿能、储能、碳材料产业。经过多年的产
业布局,目前已打通“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光伏电站建设—储能”“负极材料-锂电池生产-储能”“煤
焦油—沥青—延迟沥青焦—针状焦—超高功率石墨/负极材料”产业链条,加快负极材料一体化产业布局,
产业协同带来的成本优势逐步突显。
(三)先进的精益化管理模式,生产单位降本增效
公司具有多年的制造业生产经营管理优势。通过对生产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不断完善新的管理机制,
将“精细化管理”贯穿于采购、生产、质量、销售、财务管理等一系列环节。为加强成本管理、提高成本意
识,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公司各单位推行“日成本、日利润”管理法,使各单位管理层能够
及时掌握日常经营管理情况,了解各产品利润贡献率,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公司对年度重点工作
逐项分解,每月跟踪落实,有效推动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开展。并扎实开展调研工作,掌握生产单位真实情
况,深度了解掌握各单位详细的生产经营情况,为统筹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四)优秀的产业创新能力,科研成果转化成绩斐然
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公司及下属企业先后组建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合作实验室”“河南省炭素材料研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河南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
地”“河南省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石墨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先
进碳化硅材料重点实验室”“高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