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095 华伍股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从事工业制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业(行业) 11.87亿 98.39 2.07亿 94.97 17.44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501.71万 1.24 653.09万 3.00 43.49
劳务收入(行业) 443.34万 0.37 -2488.01万 -11.42 -561.19
─────────────────────────────────────────────────
起重运输制动系统(产品) 4.71亿 39.02 1.95亿 89.32 41.36
风电制动系统(产品) 2.65亿 21.93 -3103.82万 -14.24 -11.73
金属管件、阀门产品(产品) 2.22亿 18.42 3036.25万 13.93 13.66
航空工装及零部件(产品) 1.38亿 11.46 1191.48万 5.47 8.61
摩擦衬垫(产品) 5375.24万 4.45 2317.59万 10.63 43.12
其他产品(产品) 2416.71万 2.00 1078.78万 4.95 44.64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501.71万 1.24 653.09万 3.00 43.49
轨道交通制动系统(产品) 1326.20万 1.10 -357.83万 -1.64 -26.98
劳务收入(产品) 443.34万 0.37 -2488.01万 -11.41 -561.19
─────────────────────────────────────────────────
国内(地区) 10.53亿 87.26 2.04亿 93.50 19.36
国外(地区) 1.54亿 12.74 1416.41万 6.50 9.2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行业) 5.45亿 97.72 1.54亿 98.30 28.3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096.33万 1.97 265.92万 1.69 24.26
劳务收入(行业) 174.23万 0.31 1.39万 0.01 0.80
─────────────────────────────────────────────────
起重运输制动系统(产品) 2.19亿 39.38 9638.31万 61.34 43.91
风电制动系统(产品) 1.10亿 19.72 -1163.98万 -7.41 -10.59
金属管件、阀门产品(产品) 1.00亿 18.00 2164.75万 13.78 21.58
航空零部件(产品) 7597.34万 13.63 3296.69万 20.98 43.39
其他(补充)(产品) 4073.79万 7.31 1510.65万 9.61 37.08
其他业务(产品) 1096.33万 1.97 265.92万 1.69 24.26
─────────────────────────────────────────────────
国内(地区) 4.74亿 85.10 1.45亿 92.40 30.60
国外(地区) 8303.34万 14.90 1193.80万 7.60 14.3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业(行业) 13.23亿 98.24 3.74亿 97.23 28.24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1707.27万 1.27 821.33万 2.14 48.11
劳务收入(行业) 662.40万 0.49 241.48万 0.63 36.46
─────────────────────────────────────────────────
起重运输制动系统(产品) 4.22亿 31.36 1.89亿 49.17 44.72
风电制动系统(产品) 4.00亿 29.69 4951.52万 12.89 12.38
金属管件、阀门产品(产品) 2.11亿 15.64 4510.90万 11.74 21.41
航空零部件(产品) 1.98亿 14.67 5806.73万 15.11 29.39
摩擦衬垫(产品) 5102.72万 3.79 --- --- ---
其他产品(产品) 2388.73万 1.77 --- --- ---
轨道交通制动系统(产品) 1770.84万 1.31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707.27万 1.27 821.33万 2.14 48.11
劳务收入(产品) 662.40万 0.49 241.48万 0.63 36.46
─────────────────────────────────────────────────
国内(地区) 12.18亿 90.46 3.67亿 95.48 30.11
国外(地区) 1.29亿 9.54 1737.79万 4.52 13.52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装备制造(行业) 6.33亿 98.88 1.90亿 98.19 30.02
其他业务(行业) 714.96万 1.12 350.00万 1.81 48.95
─────────────────────────────────────────────────
起重运输制动系统(产品) 2.20亿 34.34 9800.21万 50.66 44.60
风电制动系统(产品) 1.79亿 27.98 2061.51万 10.66 11.52
金属管件、阀门产品(产品) 1.01亿 15.75 2267.44万 11.72 22.49
航空零部件(产品) 8327.30万 13.02 3308.35万 17.10 39.73
其他(补充)(产品) 5701.71万 8.91 1907.66万 9.86 33.46
─────────────────────────────────────────────────
国内(地区) 5.72亿 89.46 --- --- ---
国外(地区) 6746.73万 10.54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3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7.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第一名 │ 13256.82│ 10.99│
│客户第二名 │ 10116.50│ 8.38│
│客户第三名 │ 3905.13│ 3.24│
│客户第四名 │ 2935.18│ 2.43│
│客户第五名 │ 2774.92│ 2.30│
│合计 │ 32988.56│ 27.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94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3.0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第一名 │ 2621.45│ 3.66│
│供应商第二名 │ 1777.89│ 2.48│
│供应商第三名 │ 1773.40│ 2.48│
│供应商第四名 │ 1708.95│ 2.39│
│供应商第五名 │ 1481.05│ 2.07│
│合计 │ 9362.73│ 13.0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介绍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制动器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及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为重型装
备提供安全可靠的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公司所处行业为“C34通用设备制造业”下“其他传动部件制造”(行业代码:C3459)。
工业制动器制造行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配套环节,产品广泛应用于起重运输、港口装卸、冶金矿山、
水利、电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泊及海上重工等重型装备领域。作为机械设备的安全核心部件,工业
制动器承担着至关重要的安全制动功能,直接关系到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作业效率。
(二)下游市场发展状况与公司的联系
1.重型起重运输设备市场
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将机械行业
列为重点更新改造领域,重点支持包括起重运输设备在内的生产设备智能化升级。3月27日,工信部等七部
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对包括重型机械设备在内的工业领域设备更
新支持政策。多项利好政策为公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港口起重机械领域,自动化码头建设浪潮推动智能制动系统需求增长,船舶大型化趋势催生大吨位港
机更新需求,绿色港口建设加速则带动新能源兼容制动产品需求,这些趋势共同推动工业制动器技术和产品
持续迭代升级,开发制动能力更强、集成化程度更高,具有状态监测、远程数据传输等功能的制动装置,促
使公司从单一制动器供应商向智能安全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
在海工起重机械领域,深远海资源开发与海上风电建设加速推进并深刻重塑行业需求格局;随着海上作
业环境日趋复杂和作业水深不断增加,对海工起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显著提升,推动大吨位、抗腐
蚀制动系统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深远海作业对设备智能化水平的高要求,促使公司加速推进智能制动技术
的迭代升级,研发制动能力大、与海洋环境友好、集成远程监控和故障预警功能的制动系统。
在冶金起重机械领域,随着《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深入实施,冶金企业对高效节能
设备需求激增,智能制造转型将推动智能监控系统逐步成为标配;同时,冶金行业设备更新周期与《安全生
产法》强制淘汰政策形成共振,为公司高性能制动产品创造广阔替代空间。
2.工程机械及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市场
近年来,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正在深刻重塑工程机械领域的需求格局,为公
司工业制动器业务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在矿卡领域,绿色矿山建设政策的推进加速了矿山设备升级换代,同
时矿卡制动器国产替代进程的进一步加速,将带动矿卡制动器需求上升,特别是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的实施
,进一步激发了工程机械存量设备的更新需求。
在轨道交通领域,随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等政策的深入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持续加速,政策推动的地铁新建线路需求增长和既有线路设备更新需求,特别是对关键零
部件国产自主化率的要求,为公司轨道交通制动系统业务带来显著机遇。
3.风电市场
在风电领域,随着风电大基地建设和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等政策的深入实施,直接带动了大兆瓦风机配
套制动器的增量需求,特别是15MW以上超大型风机和漂浮式风电项目的推进,对制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了更高
要求。同时,"千乡万村驭风行动"等分散式风电支持政策,催生了适应复杂环境的轻量化、模块化制动产品
需求。在技术升级层面,智能化运维政策的实施促使制动器向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需要集成温度、磨
损等状态监测传感器,并具备远程诊断功能;而老旧风场改造政策则为配备智能监测功能的制动系统创造了
存量替换市场。
风电行业零部件价格内卷现象在政策强力引导与行业深度变革中将有望改善。国家层面,国家发改委、
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风电设备市场秩序的通知》,明确要求建立“质量优先、成本合理”的招
投标定价机制,对低于成本价中标项目实施重点监管,并配套出台《风电零部件价格监测与预警方案》;工
信部同步修订《风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要求主机厂与核心零部件企业签订中长期合作协议,约定
价格调整触发条件,从制度层面遏制恶性价格战。这一系列举措标志着风电零部件行业有望从“以价换量”
转向“技术驱动+生态共建”的新阶段。
4.航空零部件市场
随着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管理和航空装备采购制度持续完善,航空装备科研生产领域准入制度逐步健全,
民营航空装备制造企业向产业链下游拓展,承担航空装备科研生产任务的民营企业数量和任务级别显著提升
。随着科研成果的定型,未来重点项目装备将进入跨越式发展期。各大主机厂相继规划新的产能,同时随着
技术进步和国防需求增加,航空装备的迭代更新速度将明显加快,未来新型号装备将放量增长,这为航空工
装类企业发展提供良好机遇,航空工装需求将随着新型号装备研发的推进而明显增加市场容量,将加快工装
类企业的发展步伐。
近年来,航空装备采购改革深入推进,给航空装备市场需求格局带来了变化。在采购模式方面,2022年
起全面实施的比价投标制度和低价中标规则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行业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技术领先
、成本领先、具有规模优势的中大型企业将逐步受益,行业出清的加速,将促进行业竞争环境的优化,从而
进一步加快行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三)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工业制动系统领域领军企业,已建立起覆盖多领域的立体化产业布局,在多个细分市场占
据主导地位。
在港口机械领域,公司是振华重工等大型港机企业的战略供应商,公司自主研发的带BMS智能制动系统
能够实现对制动器工作状态的远程监控,在港机市场持续取得较快增长,港口用电动夹轮器也取得了明显的
增长。在冶金起重领域,公司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首位,并持续推动产品向轻量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在塔
机市场,公司积极服务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塔机制动器配套服务,同时延展传动类产品线,开发
面向塔机的液压顶升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在矿车制动器领域,公司继续推进重要客户的配套工作,
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业绩快速增长。
公司通过全资子公司华伍轨交成功切入轨道交通地铁制动系统市场,公司为南昌地铁4号线车辆配套的H
EP15制动系统已通过了载客运营后评审,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地铁车辆制动系统实现装车载客运营的民营公司
,为公司开拓地铁新建和维保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风电设备领域,公司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客户已经涵盖了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和部分国际风电
设备厂家,公司研发的大功率风机制动器已具备批量供货能力,可适应陆上和海上机型主机的要求,在风机
大兆瓦趋势下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旗下安德科技在航空制造领域展现出独特竞争力,多次主导复杂部件工艺装备研制和生产工作,具备部
件和零件配套领域的全流程制造能力,在行业内有着良好的口碑和技术实力,与多家航空主机厂建立了良好
的供应合作关系。
基于在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公司正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以境外控股子公司瑞士福尔卡为海外平
台,重点拓展港口机械、风电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国际市场,通过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和服务体系,加速实现
从中国领先到全球领先的战略跨越。
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工业制动系统业务及产品
1.工业制动系统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工业制动器及其控制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和服务,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大、产
品品种全、行业覆盖面广,并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制动器专业生产商和工业制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
商,是我国工业制动器现有多项行业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公司产品应用领域主要涉及港口、冶金等起重运
输机械领域、风电新能源领域、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船舶及海上重工等领域。
(1)港口、冶金等起重运输机械领域
公司是国内港口起重机械领域工业制动器的重要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振华重工以及国内各大港口码头
。
公司作为国内矿山、冶金起重机械领域工业制动器的重要供应商,主要客户包括宝武钢铁、河北钢铁、
鞍钢、首钢等业内知名企业。
(2)工程机械制动系统
公司工程机械产品主要用于塔机和矿车制动,客户主要包括中联重科、徐工、三一重型装备、永茂建筑
等。
(3)轨道交通制动系统
公司全资子公司华伍轨交主要从事轨道交通制动系统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作为公司本部打造轨道交通
产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伍轨交与国内主机厂、业主方等有着广泛的项目合作,在上海、长春、沈阳、
大连、成都、南昌、长沙、文山、佛山等多座城市有着优秀的成功案例和运用业绩,同时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的客户,有着较好的业务布局和深入交流,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奠定了坚实
基础。
(4)风电新能源领域
公司风电制动产品广泛运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制动系统中,客户已经涵盖了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和
部分国际风电设备厂家。
(5)摩擦材料领域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自主研发摩擦材料配方及生产的工业制动器生产企业。公司能根据客户主机应用环
境及工况需要,调整摩擦材料的原料配方,并通过特殊成型工艺,生产具备相应摩擦系数、强度以及耐高温
的摩擦衬垫。
2.工业制动系统产品介绍
(1)常规制动器产品
各种常规工业制动器:主要包括盘式制动器、鼓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带式制动器、轮边制动器、
多盘式制动器等;
各种防风装置:主要包括防风铁楔、轮边制动器、夹轨器、顶轨器等;
集成化、智能化平台单元,包括但不限于:制动状态监测系统、驱动控制单元、华伍智能云平台等。
(2)风电制动器产品:主要包括高速轴制动器、偏航制动器、转子制动器、液压锁销、电动锁销、机
械锁销、偏航电机尾端制动器和液压站等产品。
(3)工程机械制动器产品: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钳盘式制动器、液压站、液压顶升装置等。
(4)轨道交通制动系统:包括电液制动系统、电空转液制动系统和电空制动系统等为轨道交通车辆等
配套的制动系统。
(5)摩擦材料:适合不同制动器工况的各类摩擦材料,半金属(有机复合摩擦材料)、粉末冶金、陶
瓷基、碳陶和碳碳复合摩擦材料等。
(二)航空板块业务及产品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德科技立足航空领域,致力于各类航空工艺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发动机零部件的工艺
研发和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发动机机匣及反推装置,各类工装夹具,成型模具及装配型架等。
(三)其他业务及产品
公司控股子公司金贸流体为新三板挂牌企业,主要从事球墨铸铁、特种材质金属管件、快速连接器、阀
门等各类流体工程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运用领域为民用水利管网建设。
公司参股子公司华伍行力主要从事过程控制设备和阀门驱动装置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电动执
行机构,可通过远程控制信号传输,实现对阀门的精准控制和流量的安全调节,产品广泛应用于发电、石油
、化工等领域。
(四)公司的经营模式
1.制动系统业务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所需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材、铝、摩擦材料原料、传动流体、弹簧碟簧、油料、油漆化工
、紧固件、轴承、密封件以及外协件等。公司目前的采购模式主要为:大宗原材料如钢材、铝等采取招标采
购,少量辅料面向市场直接采购,铸、锻件毛坯等由外部协作厂提供。零部件和原材料采购环节是公司产品
质量控制和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公司建立了ERP管理系统,对采购物料的申请、报价、收货、检验、付款
、供应商信用考评、订单维护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管理。公司由品质保障部、制造中心、技术中心、采购管
理部等部门共同组成供应商选择小组,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对备选供应商进行考察评估,最终确定合格供应商
。公司采购管理部根据客户订单和生产指令的需要制定采购计划,采购标的在质量方面经采购人员前期核查
确认,采购价格经采购管理部负责人及公司审查人员审核后下采购订单,到货时由品质保障部进厂人员进行
检验,检验合格后仓库办理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采取订单驱动、拉动式生产模式。公司产品生产的主要部件及核心环节采用全自主生产,从原材料
到成品组装,部分采用流水线式生产;部分组件采用外协方式对外采购。
(3)销售模式
公司长期坚持自主创新的技术发展道路,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产品、生产并通过自己组建的渠道销售产
品。作为关键零部件主要供应商,公司长期聚焦“大客户战略”,时刻关注客户需求,主要客户形成并保持
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在保持产品性价比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加强与客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以期获得更多
的订单。
2.航空板块业务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航空板块业务的采购模式以按需定采为主,进口材料备置库存为辅。公司采购量的依据来源于客户
项目需求,由技术部门进行产能产量规划后下达采购计划,由采购部执行,部分供应商由客户直接指定,其
余主要为与公司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供应价格基于市场价格决定。供应商向公司交付材料,由公司
采购部和质检验收后入库。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为按客户订单生产的模式。市场部中标订单后下达任务单给各个部门,技术部进行技术消化和
工艺安排,采购部进行物料计划及采购,生产任务交由制造部生产。产品检验实行双检模式,产品由质检部
门质检后再交由客户复检。
(3)销售模式
公司航空板块业务的销售为客户组织项目招标,公司中标后客户即起草采购合同,项目合格交付,开具
完工交接单,待客户通知后开票挂账。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领先的研发实力和突出的技术优势
公司以"实业兴邦、技术报国"为使命,坚持"专注行业、技术领先、跨界融合、自主创新"的研发战略,
构建了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通过内外协同的创新机制持续提升技术实力:
对内建立了包括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制动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内的多个
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工作平台,组建了由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和高校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对外依托
政府政策支持,整合高校、科研院所及行业机构资源,形成了良好的创新生态。
公司技术实力持续突破,2023年获批新增"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和"江西省工业制动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2024年设立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彰显了在工业制动系统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研发团队紧跟市场需求,推
动产品智能化升级,现已形成覆盖重型装备、工程机械、电力工程、海洋工程和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完整产品
线,多项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技术成果方面,公司在工业制动器系统领域已完成17个大类、80多个系列新产品研发,承担省级以上科
研项目42项,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4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作为行业技术标杆,公司主导制定了多项国
家/行业标准,包括JB/T7020-2006《电力液压盘式制动器》、GB/T30221-2013《工业制动器能效测试方法
》、JB/T7019-2013《工业制动器制动轮和制动盘》、JB/T12982-2016《电磁圆盘式制动盘》、JB/T12984
-2016《起重机抗风制动装置》、JB/T114899-2024《起重机隔爆制动器》等,持续引领行业技术发展。通
过产学研合作,公司不断强化研发实力,为产品创新提供持续动力。
(二)良好的进口替代能力和行业发展趋势引领能力
作为振华重工等国内港机龙头企业的首选制动器供应商,公司深度参与了民族工业国产化进程。自成为
振华重工"配套件国产化"战略合作伙伴以来,公司通过引进消化国际先进技术,建立了自主创新的制动技术
研发平台,产品性能和质量已位居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产品通过配套振华重工等主机厂商,出口到全球90多
个国家和地区,经受住了国际市场检验。
在港口机械、冶金矿山和水力工程等设备上,公司产品成功替代德、法等国家的知名品牌;公司上市后
,在快速成长的风力发电领域,公司产品同样成功替代国外知名品牌,实现了募投资金项目的预期目标;而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已经取得了地铁制动系统供应资质,公司的战略目标不变,仍旧是为替代国外知名品
牌而努力奋斗。
公司坚持中高端市场定位,以进口替代为战略方向,业务版图从港机逐步拓展至冶金、矿山、海工、风
电等多个领域,成为国内工业制动产品应用领域最广的企业。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技术创新,进一步扩大
在轨道交通等新兴领域的市场份额,巩固在高端制动市场的领先优势。
(三)优质的客户资源和稳固的市场地位
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得益于与各领域龙头企业建立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国内工业制动
器行业的领军企业,我们始终学习德国工业的严谨精神,坚持"客户为先、质量为本"的发展理念,通过提供
高技术含量、高可靠性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包括振华重工、徐工、宝武钢铁、中联重科、三一重型
装备、武汉船用、太原重工、大连华锐等重型装备制造知名企业的信赖,市场占有率长期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这些优质客户的前沿需求为我们提供了持续的技术创新动力和市场导向,推动我们的产品不断升级迭代。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的主要客户为中国中车旗下子公司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中车株机公司、中车四方
股份公司、中车大连公司等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主机厂);在航空装备板块,通过子公司安德科技与国内
主要航空主机厂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在风电市场,我们的产品不仅覆盖金风科技、远景能源、运达股份、
明阳智能、三一重能、东方电气、电气风电、中船海装、中国中车、联合动力等国内主要风电设备主机厂商
,还成功进入通用电气(GE)、西门子歌美飒、Nordex等国际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这种覆盖多领域、国
内外均衡发展的客户布局,既体现了公司产品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公司持续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
支撑。依托这些优质客户资源,公司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全球主要港口市场,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国制造的实
力。
(四)精湛的工艺技术和良好的客户口碑
公司深耕中高端工业制动系统领域三十余载,始终秉持匠心精神,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打造差异化竞争
优势。通过长期技术积累,公司已发展成为业内少数具备非标定制、系统集成和大规模交付能力的综合服务
商,既能高效完成大批量紧急订单,又能精准满足个性化定制需求,质量管控、生产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在
行业内首屈一指。
公司坚持"质量就是生命"的经营理念,以质量零缺陷为目标,以管理精细化为准则,以生产精益化为手
段,推行“6S”现场管理,建立了完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已取得
多项认证:包括ISO9001、ISO14001、ISO45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特种设备型式试验认可;欧盟CE认证、
北美UL认证、中国船级社CCS入级检验证书、加拿大CSA认证、德国劳氏船级社的GL型式认证和美国船级社AB
S入级检验证书,产品品质得到国内外权威机构认可。凭借卓越的综合实力,公司被工信部认定为"中国制造
业单项冠军企业","华伍"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港口、风电、轨道交通、航
空航天等多个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在航空装备领域,全资子公司安德科技专注于航空工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参与诸多型号工
装设计制造,依托快速成型、反求工程、CFD仿真等核心技术,为航空发动机机匣、反推装置、复材工装(
成型/胶接/自动铺丝),钛合金工装(热拉伸模/热压模、焊接/时效/机加),装配型架等产品提供从设计
到制造的全流程服务。同时,构建了CAD/CAM/CAE/CAT一体化技术平台,通过高效的网络化信息平台,实现
了技术资源和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