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智云股份(30009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097 ST智云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成套自动化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以技术为依托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品) 5033.13万 56.47 391.07万 26.10 7.77 触控显示模组段设备(产品) 3648.36万 40.93 959.40万 64.03 26.30 其他业务(产品) 231.72万 2.60 147.92万 9.87 63.83 ───────────────────────────────────────────────── 华东(地区) 2611.34万 29.30 519.53万 34.67 19.90 华北(地区) 2264.51万 25.41 36.38万 2.43 1.61 西南(地区) 1957.96万 21.97 373.58万 24.93 19.08 东北(地区) 1753.09万 19.67 393.65万 26.27 22.45 其他业务(地区) 231.72万 2.60 147.92万 9.87 63.83 华中(地区) 82.54万 0.93 15.26万 1.02 18.48 海外(地区) 12.06万 0.14 --- --- ---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自动化装备业务(行业) 3.76亿 97.77 1.15亿 95.49 30.69 其他业务(行业) 855.34万 2.23 543.67万 4.51 63.56 ───────────────────────────────────────────────── 触控显示模组段设备(产品) 2.89亿 75.14 1.11亿 92.19 38.55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品) 8692.48万 22.63 398.59万 3.30 4.59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55.34万 2.23 543.67万 4.51 63.56 ───────────────────────────────────────────────── 西南(地区) 1.92亿 50.00 6961.90万 57.69 36.25 华东(地区) 7641.50万 19.90 3293.60万 27.29 43.10 华中(地区) 5299.29万 13.80 900.07万 7.46 16.98 华北(地区) 2395.07万 6.24 -2.33万 -0.02 -0.10 华南(地区) 2248.31万 5.85 423.44万 3.51 18.83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855.34万 2.23 543.67万 4.51 63.56 海外(地区) 565.81万 1.47 -51.76万 -0.43 -9.15 东北(地区) 196.68万 0.51 -6832.30 -0.01 -0.35 ───────────────────────────────────────────────── 直销(销售模式) 3.84亿 100.00 1.21亿 100.00 31.4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产品) 1.80亿 73.41 9251.16万 90.57 51.47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品) 6291.06万 25.70 859.92万 8.42 13.67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17.21万 0.89 103.26万 1.01 47.54 ───────────────────────────────────────────────── 西南(地区) 1.16亿 47.50 5339.44万 52.27 45.92 华东(地区) 6381.22万 26.07 3642.55万 35.66 57.08 华中(地区) 2629.65万 10.74 355.89万 3.48 13.53 华北(地区) 2257.02万 9.22 245.24万 2.40 10.87 华南(地区) 678.72万 2.77 489.59万 4.79 72.13 海外(地区) 472.47万 1.93 38.31万 0.38 8.11 其他业务(地区) 217.21万 0.89 103.26万 1.01 47.54 东北(地区) 216.39万 0.88 658.88 0.00 0.0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自动化装备业(行业) 4.69亿 98.32 1.92亿 97.24 40.93 其他业务(行业) 802.24万 1.68 543.45万 2.76 67.74 ───────────────────────────────────────────────── 平板显示模组设备(产品) 3.83亿 80.30 1.88亿 95.39 49.16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产品) 8572.12万 17.99 364.86万 1.85 4.2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802.24万 1.68 543.45万 2.76 67.74 电子设备贸易(产品) 14.27万 0.03 1.28万 0.01 8.97 ───────────────────────────────────────────────── 西南(地区) 2.58亿 54.14 1.45亿 73.53 56.19 华东(地区) 7539.94万 15.82 1902.48万 9.65 25.23 华南(地区) 5314.58万 11.15 1223.29万 6.20 23.02 华北(地区) 4896.15万 10.27 486.79万 2.47 9.94 华中(地区) 2957.15万 6.21 881.57万 4.47 29.81 其他业务收入(地区) 802.24万 1.68 543.45万 2.76 67.74 东北(地区) 292.47万 0.61 133.08万 0.67 45.50 海外(地区) 49.33万 0.10 --- --- --- ───────────────────────────────────────────────── 3C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业务) 3.90亿 81.94 1.94亿 98.53 49.76 汽车智能制造装备业务(业务) 8606.00万 18.06 289.21万 1.47 3.36 ───────────────────────────────────────────────── 直销(销售模式) 4.77亿 100.00 1.97亿 100.00 41.3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8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3.5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15962.57│ 41.56│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5299.54│ 13.80│ │蓝思科技 │ 2715.05│ 7.07│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 2613.47│ 6.80│ │联创电子 │ 1652.74│ 4.30│ │合计 │ 28243.38│ 73.5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4.0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1396.88│ 10.94│ │供应商2 │ 663.83│ 5.20│ │供应商3 │ 401.52│ 3.14│ │四川省众邦源科技有限公司 │ 314.01│ 2.46│ │四川鑫博瑞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 293.95│ 2.30│ │合计 │ 3070.19│ 24.0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 公司核心产品为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系半导体分支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 AI技术、大数据技术、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电脑、车载屏显、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消费类电 子产品的深度融合,显示面板终端产品的功能及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而显示器件作为智能手机、电脑、车载 屏显、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关键组件,其市场需求与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成正相 关。电子消费类终端产品的需求变动对显示面板厂商的投资意向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上游设备厂商的生产 与销售。 根据产业研调机构Omdia的《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追踪报告》研究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小尺寸 显示面板(9英寸以下全部显示面板,应用于智能手机和智能手表、车载及游戏设备)总出货量达10.48亿片 ,其中AMOLED面板出货6.12亿片,市场份额占比58%。出货强劲主要是受到面板供应链应对关税风险备货、 同期国内推出消费电子专项补贴政策有效刺激了国内智能手机消费需求的因素推动。 不过,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关税担忧缓解、库存调整,2025年第二季度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将 下降至9.42亿片,环比下降10%,同比下滑6%。其中AMOLED面板出货量将达5.51亿片,市场份额保持在58%。 随着中小尺寸显示面板市场持续从智能手机领域向更多元化的设备和应用场景拓展,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 将重返增长轨道。 虽然近年LCD显示面板产能增速趋缓,但由于存量显示模组设备仍存在更新改造与自动化升级需求,效 率更快、精度更高的模组设备正逐步更新替代原有设备,LCD面板模组设备仍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此外, 由于油价高企以及政策利好,新能源车辆市场近年高速发展,智能座舱对于中控显示屏、仪表盘、后排娱乐 显示屏等各类面板的需求也持续增加。新能源车型平均搭载屏幕数量达到传统燃油车的2-3倍,直接推动显 示面板需求增长。凭借成本低、技术成熟、寿命长等优势,LCD在车载显示面板应用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总出货量达2.32亿片,同比增长6.2%,其中有53%的份额来自 中国大陆厂商,京东方以18%的整体市占率位居第一。据Omdia预测,2025年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将突破2.5 亿片,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7.2%。 显示面板中OLED技术相比LCD有较明显的优势,在显示效果、功耗、轻薄性等方面表现突出,OLED屏的 柔性特征更适应5G时代万物互联的显示需要,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设备、VR领域、车载领域、智能 家居、智慧城市等均为应用场景。根据Omdia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采用柔性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 手机出货量达到1.51亿部,同比增长15%。柔性AMOLED显示面板正迅速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显示技术。2025 年第一季度,搭载AMOLE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已占全球总出货量的63%,较去年同期的57%显著提升。相比之 下,采用LCD显示面板的智能手机占比下滑至37%,延续了持续下跌的趋势。 基于国家产业安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需求,面板产业链国产化正不断加速。近几年来,国内主要面板 企业不断建设OLED新产线,众多OLED生产线的建成以及面板生产线规模的逐渐扩大,使得OLED产能迅速爬升 。根据Omdia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厂商的AMOLED显示面板出货量达到3.64亿片,较2023年大幅增长超1.2亿 片。根据产业研究机构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国内厂商出货份 额49.2%,增长约6个百分点。京东方以15.7%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第二,国内第一。 据Omdia预计,显示设备市场份额将在2024年反弹154%,达到7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53亿元),并在20 25年和2026年保持稳定。显示器供应链顾问公司DSCC预测,2025年至2027年显示设备投资总额将保持在70亿 美元至80亿美元范围内。面对全球显示面板产业的广阔市场和国产替代的产业选择,国产显示面板设备厂商 将迎来宝贵的发展机遇。近年来,公司积极推进OLED显示模组自动化设备业务的发展,2025年半年度,公司 生产的可用于OLED显示面板的触控显示模组段设备业务收入已占触控显示模组段设备业务收入的68%左右。 (二)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趋势 1、机器替代人工和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是大势所趋 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工成本的持续上升、 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制约,中国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弱化,3C制造业、汽车零部件行 业以及其他传统制造业对产线自动化、智能化需求越来越高,机器替代人工和制造业自动化已经成为众多劳 动密集型企业的首选,智能制造将是未来制造业的主攻方向。 随着未来人们对产品质量及个性化要求的提升,我国工业制造也将朝着集约化、智能化的方向进行产业 升级,自动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对智能化生产线及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亦将会逐步释放,我国智能制造装备 产业将呈现较快的增长。2024年,国务院提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大规模 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快速增长。2024年,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比上年增长15.7 %,增速高于全部投资12.5个百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表示,到2027年我国工业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要增 长25%以上。随着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设备更新需求会不断扩大,将是一个年规模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 2、显示面板产业高景气度带来市场空间 全球显示面板产业正在向中国大陆产业性转移,在中国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本土面板企业产线投资 不断加大,中国已经成为LCD面板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国家。同时,随着消费者对于智能手机轻薄、高清、大 屏、屏下指纹及折叠屏等需求不断提升,OLED显示面板借助在手机、智能穿戴等中小尺寸终端的渗透迎来高 速发展,带动OLED下游各应用领域的显示面板更新换代、市场规模提升。 根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数据,2024年,中国大陆OLED面板产能占全球比重已达43%,预计到2030 年将进一步提升至49%。2025年上半年,众多显示面板产线稳步投产落地:京东方第6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 生产线全面量产、京东方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生产线提前4个月工艺设备搬入、合肥国显8.6代AMOLED项 目支持区首块屋面提前浇筑、惠科贵州显示模组项目正式投产等。从长远看,国内OLED面板产能将快速释放 。面板厂商的大举投资为我国显示模组设备厂商带来了新增市场和成长空间,基于此,可以预测近年是OLED 后段模组生产设备行业的景气时期,对后段模组设备的需求上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3、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国内厂商在显示后段模组制程的技术和制造水平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凭借产品品质 良好、价格优势明显、供货/服务速度快等优势,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市场差距不断缩小,逐步取代国外设 备企业。叠加全球显示面板产业链继续向国内转移、我国显示面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且国外设备企业逐步退 出部分显示面板市场的大背景下,产业链协同效应不断加强,我国显示模组设备厂商获得发展动力,带动显 示模组生产设备产业市场扩张。 4、市场竞争加剧,企业利润不断压缩 随着近年来国内显示面板产业规模的扩大,相应使得显示模组设备的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国内不断增长 的市场需求推动行业内现有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和市场推广投入,同时吸引了部分行业外企业进入本行业,国 内显示器件生产设备制造行业的企业数量增加,行业内竞争趋于日益加剧,导致显示模组设备企业在整个面 板产业链当中议价能力较弱。同质化竞争也使得同行企业间价格战加剧,企业利润空间在不断压缩。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够提供定制化智能制造装备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在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 备细分领域的核心技术和产品均具有较强竞争力。公司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邦定、点胶、折弯、贴合 、检测等产品在国内厂商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已通过国际一流企业认证,客户覆盖了众多国际、国内一 线终端品牌在国内的主要模组或面板供应商。 公司将继续加强自身研发储备,发挥技术优势和客户优势,集中资源,围绕OLED等相关设备需求,积极 开拓新领域新业务,强化设备整线解决方案供应商能力,保持公司在所处行业的竞争优势,推动公司持续健 康发展。 (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营业务无重大变化。公司以高端智能制造装备为发展主线,致力于发展成为国 内一流、国际领先的泛半导体智能装备系统方案解决商,主营业务为成套智能装备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 售,并提供相关的技术配套服务。 公司核心业务为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业务。目前公司已在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领域的邦定 、点胶、折弯、贴合、检测等多个细分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并已实现了国内主流OLED面板厂商和模组厂商的 覆盖。 此外。 (五)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无重大变化。公司产品主要为非标准化的专用自动化设备,需要根据客户的特 定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了与之对应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采用自主研发模式,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研发队伍,层次分明、规范完善的研发创新体系。公司与 下游客户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根据客户设备需求、技术参数及自动化需求专设研发项目组,开展并跟进 研发各项工作。公司采取前置性的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以研发为先导,布局OLED及半导体相关业务领域。 同时,公司长期与国内外厂商开展技术交流,提高公司研发效率,降低研发风险,进行持续创新研究。 2、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订单直销模式,自主销售。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在行业内具备较高 的知名度,积累了丰富的优质客户资源,并注重日常维护客户关系,及时沟通和了解客户的设备采购需求, 积极拓展订单;对于潜在的目标客户,公司通过收集客户信息和需求,跟踪客户动态,并根据客户的具体情 况为其提供全面解决方案,进一步开拓市场。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产品订单对原材料的需求以 及生产计划,结合原材料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分批向合格供应商外购或定制,以保证采购的及时性,并 控制存货水平。此外,公司会对于部分采购不便、到货周期较长的原材料进行适量备货。 4、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按照客户要求,生产部门根据合同期及车间生产安排情况与设计部 共同制定生产进度计划,并分工实施生产。对于部分标准型号的设备,公司根据客户未来投资采购计划进行 预先生产,准备适当数量的设备作为安全库存。公司积极开展分布式生产模式,以就近客户、贴近服务为原 则设立研发生产基地,降低产品与客户距离,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客户需求,提高反应速度。同时,公司持续 推进产品标准化工作,降低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 (六)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8,913.22万元,同比下降63.5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 561.22万元,同比下降1,131.46%。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系:报告期内公司触控显示模组段自 动化设备业务因受行业下游需求及验收进度未达预期等因素影响,导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减少,净利润降低 ;同时本报告期计提信用减值准备7,896.4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268.09%,综合导致本报告期业绩亏损 。 公司将根据外部环境变化情况,持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一方面,抓住公司所涉显 示面板行业国产替代率不断提升的浪潮,在深耕现有细分领域客户的同时积极拓展优质新客户及新的应用领 域,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另一方面,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工艺水平,持续完善内部管理,以增强公司 的抗风险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核心技术优势 公司以科技研发作为自身发展最为核心的内生动力,技术领先是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公司及各 子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能力,建立了层次分明、规范完善的研发体系,具备持续的自主研发与 创新能力;通过强化技术储备、产品升级和开展研发合作等方式,加快研发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公司的技术 创新力和价值创造力。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及各子公司拥有已授权的有效专利189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140 项,外观设计型6项),软件著作权42项;申请中的专利49项(其中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37项), 软件著作权2项。 2、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在多年经营过程中,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优质的产品、及时全面的售后服务以及持续的研发创新 ,在行业内具有了较高的知名度,积累了丰富的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资源,产品已实现国内主流显示面板厂 商及模组厂商的覆盖。公司与下游知名企业进行良好且稳定的合作,最大程度地提升客户满意度,不但有助 于公司扩大销售规模,同时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和掌握下游行业的工艺改进和革新,及时把握下游行业发展 动向以及客户对于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进行前瞻性研发,增强客户黏性,以巩固并提升在行业内的核心 竞争力。 3、产品开发优势 公司智能制造装备具有显著的专用性和定制性特征,需要针对下游客户的具体工艺及技术要求进行产品 个性化开发和设计,需要公司对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前瞻性的研究和掌握,以适应行业与客户的需求。公司 核心子公司深圳鑫三力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省OLED显示模组关键制 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稳定、优质的技术研发及产品开发人才队伍,形成了一套贴近市场的快速反 应机制,搭建了一个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品开发平台,进行前置性研发投入和技术储备,提高产品开发的 效率与质量。 4、品牌效应优势 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设备,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并提供定制化、全方位服务,相比一般 行业往往对品牌知名度有着更多的依赖。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产品线涵盖了触控显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领 域的邦定、点胶、折弯、贴合、检测等多个制造工艺,并以其在技术开发、产品质量、品质服务等方面的优 势逐步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品牌已广为市场所认同和接受,这为公司巩固行业地位、提升整体竞争能 力、扩大市场份额打下了良好基础。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