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11 向日葵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医药制造业。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行业) 3.30亿 100.00 7462.92万 100.00 22.59
─────────────────────────────────────────────────
原料类产品(产品) 2.26亿 68.47 3969.74万 53.19 17.55
制剂药产品(产品) 1.03亿 31.18 3450.08万 46.23 33.50
其他(非主营)(产品) 116.82万 0.35 43.10万 0.58 36.89
─────────────────────────────────────────────────
国内(地区) 1.75亿 53.10 4639.36万 62.17 26.44
国外(地区) 1.55亿 46.90 2823.55万 37.83 18.22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15亿 34.76 2311.20万 30.97 20.12
通过外贸公司销售(销售模式) 1.13亿 34.06 1701.63万 22.80 15.12
代理模式(销售模式) 5433.15万 16.45 1450.26万 19.43 26.69
投标模式(销售模式) 4866.63万 14.73 1999.82万 26.80 41.0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行业) 1.58亿 100.00 3668.42万 100.00 23.29
─────────────────────────────────────────────────
原料类产品(产品) 1.08亿 68.60 1982.03万 54.03 18.34
制剂药产品(产品) 4886.00万 31.01 1661.30万 45.29 34.00
其他(非主营)(产品) 61.54万 0.39 25.09万 0.68 40.77
─────────────────────────────────────────────────
国内(地区) 9273.23万 58.86 2336.57万 63.69 25.20
国外(地区) 6481.05万 41.14 1331.85万 36.31 20.55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5683.10万 36.07 1208.21万 32.94 21.26
通过外贸公司销售(销售模式) 5185.18万 32.91 798.91万 21.78 15.41
代理模式(销售模式) 2797.04万 17.75 779.58万 21.25 27.87
投标模式(销售模式) 2088.96万 13.26 881.72万 24.04 42.2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行业) 3.38亿 100.00 8393.49万 100.00 24.80
─────────────────────────────────────────────────
原料类产品(产品) 2.27亿 67.19 3597.03万 42.85 15.82
制剂药产品(产品) 1.08亿 31.79 4727.68万 56.33 43.95
其他(非主营)(产品) 346.40万 1.02 68.78万 0.82 19.85
─────────────────────────────────────────────────
国内(地区) 2.10亿 62.03 6105.37万 72.74 29.09
国外(地区) 1.29亿 37.97 2288.12万 27.26 17.80
─────────────────────────────────────────────────
通过外贸公司销售(销售模式) 1.18亿 34.87 1443.18万 17.19 12.23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1.13亿 33.35 2222.62万 26.48 19.70
投标模式(销售模式) 6177.11万 18.25 3466.37万 41.30 56.12
代理模式(销售模式) 4579.65万 13.53 1261.31万 15.03 27.54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药行业(行业) 1.50亿 100.00 2768.27万 100.00 18.41
─────────────────────────────────────────────────
原料类产品(产品) 1.12亿 74.45 1442.85万 52.12 12.89
制剂药产品(产品) 3814.70万 25.38 1298.92万 46.92 34.05
其他(非主营)(产品) 26.50万 0.18 26.50万 0.96 100.00
─────────────────────────────────────────────────
国内(地区) 8943.84万 59.50 2033.96万 73.47 22.74
国外(地区) 6088.99万 40.50 734.30万 26.53 12.06
─────────────────────────────────────────────────
直接销售(销售模式) 5905.81万 39.29 909.09万 32.84 15.39
通过外贸公司销售(销售模式) 5312.31万 35.34 560.25万 20.24 10.55
投标模式(销售模式) 2020.73万 13.44 1003.69万 36.26 49.67
代理模式(销售模式) 1793.98万 11.93 295.22万 10.66 16.4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6.39%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608.69│ 10.92│
│第二名 │ 3398.03│ 10.29│
│第三名 │ 2284.71│ 6.92│
│第四名 │ 1505.20│ 4.56│
│第五名 │ 1220.80│ 3.70│
│合计 │ 12017.43│ 36.39│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9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9.3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14807.52│ 53.53│
│第二名 │ 1287.61│ 4.65│
│第三名 │ 1110.32│ 4.01│
│第四名 │ 1077.61│ 3.90│
│第五名 │ 898.42│ 3.25│
│合计 │ 19181.49│ 69.3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JR/T0020—2024),公司所属行业为“医药
制造业(C27)”。医药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也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基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
年基本持平;营业成本为14,729.6亿元,比2023年增长2.0%;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医
药行业在面临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整体面临一定压力,虽然收入端基本持平,但利润端较上年
同期仍为负增长。
原料药作为医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4年市场需求旺盛,根据中国海关整理数据显示,我国原料药
进出口总额538.0亿美元,同比增长5.6%。其中,出口额429.8亿美元,同比增长5.1%;进口额108.1亿美元
,同比增长7.9%。受供应链复杂性、生产技术工艺高要求、市场份额及品牌影响力等方面的影响,竞争日趋
激烈,价跌量增成为企业争夺市场份额的主要手段,2024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均价同比下降12.0%。
另外,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抗生素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显示,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随着
抗生素市场规模逐渐增大,行业集中度也不断提高,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扩大市场份额,小型企业
则受技术实力和生产规模的限制,面临被淘汰或转型。与此同时,全球抗生素耐药性的日益严重,成为世界
共性问题,优化生产高质量抗生素类化学原料药成为企业不断攻克的方向。抗生素原料药技术壁垒、政策变
化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多方面因素,需要企业不断思索加快研制,并不断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密切关
注市场动态,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4年,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医药行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大医保控费力度。6月3日,《深化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明确提出推动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加大对医药创新的支持力度。
11月27日,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通知,公布《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
品目录(2024年)》,本次调整共新增91种药品,其中90种为五年内新上市品种,这意味着更多高效、先进
的治疗选择将惠及广大患者,也为医药行业注入了新活力,并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工作继续深化,国家医保局于12月12日公布第十批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共涉及62种药品,平均降幅达74.5%
,部分药品降价超90%,集采政策的常态化,加速了药品价格的下降,同时也促进了药品创新。此外,医疗
反腐力度进一步加大,对行业规范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医药业务一贯坚持将产品“做精、做强”作为发展理念,以医药制剂产品为特色,研制、生产、销
售抗感染类及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药物。制剂药方面,9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4种药品被列入国家基
药目录,其中克拉霉素片、辛伐他汀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同时,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研发创新,已在抗感
染、抗高血压药物生产领域积累了一批核心技术,并在药品研发、工艺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等多方面取
得多项成果。原料药方面,内销至多家制剂生产企业,外销至印度、韩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具有较
强的市场竞争力和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药在生产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截止2024年12月31
日,公司拥有药品注册批件18个,授权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43项,合计46项专利。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医药领域,主要为抗感染类、心血管类、消化系统类等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
导产品涵盖抗感染药物、心血管药物、消化系统药物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营业收入由原料药和制剂
构成,其中克拉霉素原料药占主要构成部分,主要销往国内外生产克拉霉素制剂药的生产企业及贸易商。
3、公司经营模式
根据公司规划,具体生产经营由子公司负责,公司经营模式如下:
(1)采购模式
采取“以销定购”采购模式,并保有一定的安全库存,由物流部具体负责。每月下旬,销售部根据当月
订单情况和市场预测制定下月销售计划;生产部则根据销售计划和产品库存情况,同时结合产能情况制定生
产计划,并编制次月的原辅料消耗计划;物流部根据原辅料消耗计划和原辅料库存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并进
行供应商询价、采购。物流部在下达采购订单时,会综合考虑供应商的供应绩效,包括质量稳定性、价格、
交货期控制、内部质量管理能力等。根据采购计划遵循GMP标准进行原辅材料的采购。原辅材料进公司后,
由物流部仓管员按GMP规定进行初步验收;由质量部对原辅料进行取样、检验;经检测合格的原辅料按不同
性质分类、分库(或分区)、按批存放。同时,公司建立了定期盘点机制,对盘点中出现的差异进行调查,
分析原因,明确责任,保证原辅料的安全。
(2)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生产模式,并保有一定的安全库存,销售部月末根据销售计划及产品库存情
况组织召开会议,制定月度要货计划并下达各生产部,生产部根据计划组织安排生产。
生产过程严格按国家GMP规范与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工艺规程与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在整个生产过程中
,质量部对生产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对生产过程的中间产品、半成品、成品均进行质量检验。
(3)销售模式
1)原料药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产品克拉霉素(原料药)等产品根据销售地区不同采取不同销售模式。不同销售模式下定价方
式无明显差异。
具体模式如下:
①直接销售:公司根据与客户签订的相关《销售合同》等合同文件约定,直接向客户销售相关产品,在
约定期限内在指定地点交付符合质量要求的货物,客户直接向公司支付货款。
②通过外贸公司销售: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药品注册及认证制度、药品销售渠道以及客户沟通方式等
存在一定的差异,为降低销售成本、扩大产品销量,公司在尊重当地市场客观事实和行业惯例的基础上,以
有利于向下游原料药或制剂厂商的业务拓展为原则,恰当选择国内外贸易公司,出口部分产品。
此销售模式下,公司与外贸公司签订销售合同,产品生产并检验合格后销售给外贸公司,再由外贸公司
出口到国外。
2)制剂销售模式
公司制剂销售模式包括投标模式和代理模式,其中拉西地平分散片、克拉霉素片主要采用投标模式,部
分采取代理模式。阿奇霉素分散片、注射用阿奇霉素、头孢克洛胶囊、罗红霉素胶囊、辛伐他汀片、注射用
奥美拉唑钠、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及注射用法莫替丁等其他制剂则大多数采取代理模式,也有部分为招标
模式。
①投标模式
投标模式指公司通过各国家级或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投标的销售模式。该模式下,公司对各国
家级或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投标,若产品顺利中标,则在中标或中选的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提供的合
格配送商目录中寻找合作的配送商,医院可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下单采购药品,配送商确认后向公司下
单,公司根据订单发货给配送商,配送商再将药品销售给医疗机构。在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中标价基础之
上,部分医院会进行第二次议价,因此公司销往各家医院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不同。该种模式下公司与合作配
送商进行货款结算,产品交付配送商或配送商指定的地点后经现场验收合格后即确认销售收入。
②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往全国各省代理商,再由代理商进行分销。公司在全国各省进行招商,选择
符合公司相关要求的药品流通企业签订产品销售合同。由于该种销售模式不通过药品集中采购平台进行,终
端客户主要为药店和私人诊所等。
5、报告期内,公司无调入及调出国家/省级医保目录的产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业链优势
公司拥有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已形成医药中间体-克拉霉素原料药-克拉霉素制剂、医药中间体-拉西地
平原料药-拉西地平制剂一体化的业务模式。目前已成为拥有较为完整的抗感染、抗高血压药物产业链,能
够同时从事相关原料药和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
产业链集成提高了公司的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了产能协同效应,有效分散单一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同
时有利于保证产品质量,拓展市场空间,增加企业盈利能力,提高公司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2、产品及品牌优势
公司最主要的产品为克拉霉素原料药、克拉霉素片及拉西地平分散片,克拉霉素片成功收录于《2018年
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拉西地平分散片成功收录于《2024年版国家医保目录
》,保证了其稳定的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市场渗透率,市场空间显著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计取
得了13个制剂批准文号,5个原料药登记号,均为A状态,其中3个品种被列为甲类医保目录,4个品种被列入
国家基药目录。
2010年,欧美发布了EN15823号标准,规定在欧盟范围内销售的药品药盒上面必须有盲文,以此标准为
基础的国际标准草案ISO/DIS17351在2012年9月份柏林国际标准工作会议上得到批准,但截至目前我国《药
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尚未针对盲人及视觉障碍人群提出药品说明书和标签方面的强制要求。公司基于
产品品质和客户体验的考虑,率先在产品包装上标注了盲文,以保障盲人获取有效药品信息、实现安全用药
。
2024年,公司将拉西地平分散片产品作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说明书适老化第一批试点对象,并于4月2
日完成备案。产品说明书的适老化工作系根据国家相关要求对字体大小和格式的优化,增加多媒体辅助手段
等,能有效提高老年人群对药品信息的理解和获取能力,从而保障了其用药安全和生活质量,产品说明书适
老化的完成,不仅表明了公司对老年用户的关爱,更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借助于公司多年的专业生产和品质专注,其品牌具备了较好的形象和较高的知名度,拥有一定客户基础
。
3、工艺技术优势
贝得药业自成立以来坚持研发和创新,历经多年发展,在抗感染、抗高血压药物生产领域积累了一批核
心技术。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和生产效率,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力度,积极跟踪药品的生命周期,拓展
产品研发与生产的范围并延伸产品生产价值链。借助已有技术优势,公司成为克拉霉素原料药质量国内领先
、全球有竞争力的专业原料供应商。公司的克拉霉素片、辛伐他汀片已通过一致性评价,根据国家相关政策
,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品种,在医保支付方面会予以适当支持,同时医疗机构应优先采购并在临床中优先
选用。公司产品通过一致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4年,全球经济环境复杂多变,面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常态化、医保控费等行业政策落地,公司紧紧
围绕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以市场开拓为重点,以强化内部管理为主线,以调整结构、集中效益为手段,积
极推进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整体运行平稳有序。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036.87万元,同比下降2.3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782.73万元,同比下降64.0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回顾如下:
(1)制定合理营销策略,提质发展增效。为应对医药行业多项政策改革落地及市场环境变化,公司持
续优化经营策略。原料药方面,克拉霉素原料药为主要销售品种,销往印度、韩国、日本、巴基斯坦、土耳
其等国内外生产克拉霉素制剂药的生产企业及贸易商。贝得药业分别于2024年3月通过日本PMDA现场检查、9
月以零缺陷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有利于提升该品种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公司采用多市场、多渠道的销
售策略,在稳固原有印度、韩国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新客户,推进公司产品在多国及地区市场的合规注
册,寻求构建形成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互惠共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制剂药方面,随着国家带量采购常
态化,各省份对国家集采的重视程度上升,集采地区竞品销售权重同比增加,公司积极跟随国家政策趋势,
捕捉市场和需求变化,扩大产品覆盖面,提升市场占有率,虽然集采品种价格下降幅度较大,但制剂药产品
销售数量仍有较大增长。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克拉霉素片(0.25g)已中标苏陕联盟接续采购,正在执行中
。公司拉西地平分散片(4mg)参与了京津冀“3+N”联盟药品集中采购,截至本报告期末,拉西地平分散片
参与的京津冀“3+N”联盟中的天津市、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
建设兵团、陕西省、辽宁省、河北省、山西省、江西省、湖南省、黑龙江省、海南省等地区已开始执行。
(2)集聚产业强势能,研发驱动向未来。公司坚持贯彻产业园区化与高质量发展并重的新思路,一方
面成立专业团队负责公司上虞集聚提升项目,项目有序平稳推进;另一方面重视研发项目开发,报告期内,
公司投入研发费用1,909.22万元,顺利推进多个项目的研究工作,完成2个品种的新立项,其中,用于结肠
溃疡、结肠炎治疗的美沙拉秦肠溶片(0.5g,片剂)境内生产药品注册上市许可注册审评中。
●未来展望:
(一)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主营业务聚焦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和高科技领域。公司将致力于医药大健康、先进制造和高科技
产业投资,未来将打造医药创新、医疗器械和医药服务的大健康产业集群和国家战略新兴产业方向的先进制
造和TMT等高科技产业集群,把握中国经济转型的机遇。
(二)公司2025年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围绕市场销售、研发创新、质量管理、人才发展、品牌建设等核心方面,综合考虑市场
环境、技术革新和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因素,全面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以适应市场与经济环境不断变化
的新趋势。
1、深化价格治理,优化市场布局。公司将紧跟国家政策导向,把握国内价格联动、省级及省际集采联
盟的行业发展趋势,继续参加全国、各省地区的招标采购,扩大流通领域销售试点,提高市场占有率,并进
一步优化公司业务结构,做好中标集采的接续工作。同时,拓展海外市场,持续开展原料药国内外同步注册
和质量体系认证,夯实国际医药合作基础,提高公司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2、加快研发创新,寻求技术突破。公司将发挥自身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业链优势,综合市场及客户需
求,着眼医药健康,优化提升现有生产工艺的同时,积极寻找筛选新项目,开发具有市场潜力及技术壁垒高
的产品。
3、加强合规经营,提升质量管理。公司将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药品管理等办法,加强合规培训和
自检自查,提高全员质量意识,配合官方及国内外客户审计,优化生产工艺,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防范
经营风险,及时应对市场风险,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4、聚焦人才政策,推进企业建设。公司将积极响应浙江省关于“人才引进+技术扶持”的最新政策,制
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机制,并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优化公司人员结构,重点培养研发
技术人才,完善公司薪酬考核体系,夯实公司高素质团队建设。此外,注重企业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
工作氛围,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5、聚焦主营业务,优化产业布局。在保证公司现有业务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将根据总体战略布局
,以及行业发展状况和市场竞争环境变化等情况,适时通过多种方式寻求外延式发展的机会,通过并购重组
实现公司经营提质增效,快速做强做大。
6、开展有效清收,加快回款速度。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与管理,通过应收账款催讨、诉
讼等措施,将收款责任落实到专人,回笼货币资金,为公司的稳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7、完善内控管理,确保规范运作。公司将结合自身业务发展与内控管理的实际需求,继续完善内部控
制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强化内部控制监督检查,以保障公司实现更好发展。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的措施
1、医药行业政策改革变化带来的风险
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持续深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药品带量集中采购、医保控费等政策的落地,以及
相关政策法规体系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均对医药行业未来发展造成深远影响。受集采常态化影响,公司面临
药品在招投标过程中落标或者价格大幅下降的风险,进而压缩公司的盈利空间。与此同时,药品监管部门也
按照新制度的要求加大飞行检查、样品抽查等检查力度和频次。药品监管政策不断更新和完善,如药品注册
审批、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环保要求等方面的变化,如果公司不能及时了解和适应,可能导致产品注册失败
、生产受阻、面临处罚等。医保政策的调整,如药品医保目录的更新、医保报销比例的变化等,会影响药品
的市场需求和价格,进而影响公司的销售收入。
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和市场变革,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信息,为公司决策提供依据。另外,
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交流,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了解政策法规的制定背景和意图,便于采取措
施灵活应对因政策变化引起的经营风险。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生产成本结构中原材料占比处于较高水平。克拉霉素原料药的主要原材料为硫氰酸红霉素,如果未
来主要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上涨或剧烈波动,公司将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风险,会对未来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
影响。
公司将加强市场预判及分析,优化原材料库存管理,完善重点药品供应体系,优化供应链效率,以降低
原材料价格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
3、安全、环保、质量风险
随着国家对安全、环保的不断重视,医药化工类企业的安全、环保执行标准也是不断提升,安监部门和
环保部门的日常监管频率变高、执行力度变大。公司生产原料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涉及易燃易爆化学品和
较复杂的化学反应,如操作不当等因素,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可能会造成安全事故,从而对公司制造产
品和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面对环保要求日益
严格,公司如果不能有效处理污染物,达到环保排放标准,可能面临环保处罚、停产整顿等风险。此外,环
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成本较高,会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影响公司的经济效益。
公司将加大环保投入,优化生产工艺,建立健全医药制造业绿色供应链体系,并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
设备,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处理和回收利用,确保达标排放。
4、研发投入风险
化学医药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从项目立项、实验研究到临床试验,再到上市审批,每个环
节都存在不确定性。在药物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面临技术瓶颈难以突破、药物疗效未达预期或出现不耐受反
应等挑战,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导致项目中止,使前期研发投入难以获得预期回报。医药行业技术创新药日益
内卷,治疗手段不断涌现,如果公司不能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及时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可能会在市场竞争中
处于劣势。
公司将制定科学合理的研发计划,在项目立项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技术评估,合理安排研发进度和
资金投入。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研发人才,提高研发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建立
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关系,开展产学研合作,借助外部科研力量解决研发难题,共享研发资源和技术成
果。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