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19 瑞普生物 更新日期:2025-04-1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兽用生物制品和兽用制剂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 13.24亿 43.12 8.31亿 63.57 62.77
兽用制剂及原料药(行业) 10.40亿 33.86 3.81亿 29.17 36.67
宠物供应链(行业) 6.33亿 20.63 9494.39万 7.26 14.99
其他(行业) 7305.06万 2.38 --- --- ---
─────────────────────────────────────────────────
禽用生物制品(产品) 10.76亿 35.04 6.80亿 53.51 63.17
制剂及原料药(产品) 10.21亿 33.24 3.72亿 29.32 36.50
宠物供应链(产品) 6.33亿 20.63 9494.39万 7.47 14.99
畜用生物制品(产品) 2.11亿 6.86 --- --- ---
其他(产品) 7305.06万 2.38 --- --- ---
宠物生物制品(产品) 3744.38万 1.22 --- --- ---
宠物药品(产品) 1902.17万 0.62 --- --- ---
─────────────────────────────────────────────────
华东区(地区) 9.14亿 29.77 3.59亿 28.28 39.32
华北区(地区) 5.64亿 18.39 2.95亿 23.23 52.27
华南区(地区) 5.39亿 17.55 2.46亿 19.39 45.73
华中区(地区) 3.91亿 12.72 1.58亿 12.43 40.41
西南区(地区) 2.50亿 8.13 --- --- ---
东北区(地区) 2.42亿 7.87 --- --- ---
出口(地区) 9529.01万 3.10 --- --- ---
西北区(地区) 7607.49万 2.48 --- --- ---
─────────────────────────────────────────────────
动保业务(业务) 24.37亿 79.37 11.75亿 92.53 48.24
宠物供应链(业务) 6.33亿 20.63 9494.39万 7.47 14.99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21.75亿 70.85 8.41亿 66.18 38.65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6.69亿 21.80 3.82亿 30.06 57.04
政府招标(销售模式) 1.30亿 4.25 --- --- ---
出口模式(销售模式) 9529.01万 3.10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禽用生物制品(产品) 4.90亿 44.54 3.13亿 58.71 63.95
制剂及原料药(产品) 4.80亿 43.67 1.77亿 33.21 36.90
其他(补充)(产品) 1.18亿 10.72 4044.16万 7.58 34.31
其他业务(产品) 1163.00万 1.06 263.46万 0.49 22.6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兽用制剂及原料药(行业) 11.10亿 49.37 4.38亿 38.42 39.46
兽用生物制品(行业) 10.73亿 47.70 7.02亿 61.58 65.44
其他(行业) 6585.57万 2.93 --- --- ---
─────────────────────────────────────────────────
制剂及原料药(产品) 10.84亿 48.19 4.25亿 38.04 39.23
禽用生物制品(产品) 9.28亿 41.27 5.98亿 53.47 64.37
畜用生物制品(产品) 1.41亿 6.25 --- --- ---
其他(产品) 6585.57万 2.93 --- --- ---
宠物药品(产品) 2651.58万 1.18 --- --- ---
宠物生物制品(产品) 394.52万 0.18 --- --- ---
─────────────────────────────────────────────────
华东区(地区) 6.16亿 27.40 2.79亿 24.95 45.24
华北区(地区) 5.54亿 24.62 3.60亿 32.21 65.01
华南区(地区) 3.21亿 14.28 1.61亿 14.39 50.08
华中区(地区) 2.53亿 11.25 1.18亿 10.60 46.81
东北区(地区) 1.95亿 8.69 --- --- ---
西南区(地区) 1.35亿 5.99 --- --- ---
出口(地区) 9948.61万 4.42 --- --- ---
西北区(地区) 7524.42万 3.35 --- --- ---
─────────────────────────────────────────────────
直销模式(销售模式) 14.34亿 63.75 6.56亿 58.68 45.74
经销模式(销售模式) 6.51亿 28.97 4.36亿 39.05 66.99
出口模式(销售模式) 9948.61万 4.42 --- --- ---
政府招标(销售模式) 6435.26万 2.86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剂及原料药(产品) 4.69亿 47.20 2.02亿 39.12 43.08
禽用生物制品(产品) 4.26亿 42.87 2.75亿 53.28 64.61
其他(补充)(产品) 9867.90万 9.93 3922.32万 7.59 39.75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2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3795.34│ 4.49│
│第二名 │ 11162.46│ 3.64│
│第三名 │ 7801.88│ 2.54│
│第四名 │ 7430.72│ 2.42│
│第五名 │ 6605.41│ 2.15│
│合计 │ 46795.81│ 15.2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0.1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0734.68│ 14.03│
│第二名 │ 10784.26│ 7.30│
│第三名 │ 4857.03│ 3.29│
│第四名 │ 4500.67│ 3.04│
│第五名 │ 3667.47│ 2.48│
│合计 │ 44544.12│ 30.1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行业分类标准,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中的兽用药品制造行业。公
司为经济动物及伴侣动物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疫病防控产品及服务,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兽药企
业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高致病禽流感、口蹄疫)防控疫苗生产企业。
1、动保行业
(1)行业规模
根据中国兽药协会《2023年度兽药产业发展报告》,中国兽药产业总销售额696.51亿元,平均毛利率30
.58%。近十年来,除2018年和2022年有所下降外,产业整体呈上升态势,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为6.16%。截
至2023年末,全国共有1620家兽药企业,与海外相比产业集中度相对分散。其中,生物制品企业177家,销
售额162.76亿元,27家大型企业销售额占比73.36%;药品企业1443家,销售额533.75亿元,58家大型企业销
售占比54.22%。
从市场结构分析,2023年,我国生物制品市场规模162.76亿元,同比下降1.76%;原料药市场规模176.2
6亿元,同比增长1.87%;化药制剂市场规模299.02亿元,同比增长5.54%;中兽药市场规模58.47亿元,同比
增长13.69%。“十三五”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中兽药、饲料添加剂、酶制剂和微
生态制剂等替抗产品将充分受益,市场容量或进一步扩大。
从使用动物角度分析,全球兽药市场中宠物用兽药产品所占的份额较大,2023年宠物及其他兽药产品销
售额为173.4亿美元,占全球兽药市场总销售额的44%。2023年我国宠物及其他兽药产品销售额占我国兽药总
销售额不到10%,与全球市场结构明显不同。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养宠人群和宠物数量的增多、宠主防疫保
健意识提升,中国宠物兽药市场规模的增长空间巨大。
从出口情况分析,2023年全球除中国市场以外的兽药销售额为394亿美元;我国兽药产品出口额为61.77
亿元(约8.59亿美元),其中:原料药占出口总额的71.30%,化药制剂占出口总额的27.38%,生物制品占出
口总额的1.33%。受海外兽药注册政策的影响,我国兽药出口总额较小、生物制品出口额较少,国际市场开
拓是中国动保企业扩张的重要战略。
(2)竞争格局
中国动保行业呈现向头部聚焦、动态化竞争格局。受养殖业集约化加速、猪周期盈利波动及成本压力的
影响,养殖企业在兽药采购中议价权加重,倒逼动保企业优化成本并强化大客户综合价值服务能力。动保行
业竞争核心转向技术创新(如基因工程疫苗、创新药)、全链条成本管控与全养殖周期综合服务能力,以“
高质量产品+疫病监测预警+标准化疫控方案+管理服务”模式赋能养殖端降本增效需求。动保行业产品同质
化严重、产能过剩及低价竞争扰乱市场生态,加剧行业结构性分化。头部企业凭借技术与资本优势,通过并
购扩张与养殖企业共建产业生态,协同加速市场整合,中小企业则聚焦细分领域专业化突围。
2、下游行业
按产品使用领域划分,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具体情况如下。
(1)经济动物动保产业
①下游养殖行业景气度复苏
2024年畜禽养殖总体稳定,养殖产业呈现“禽增猪减”的分化格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
猪牛羊禽肉产量9663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禽肉、牛肉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8%、3.5%,猪肉、羊肉
产量分别同比下降1.5%、2.5%。价格方面,饲养动物及其产品生产者价格同比上涨0.2%,养殖行业景气度有
所恢复。
禽产业链景气度有待恢复。2024年家禽出栏量稳步增长,全年出栏量173.4亿只(同比增长3.1%)、禽
肉产量2660万吨(同比增长3.8%),年末家禽存栏64.8亿只(同比下降4.5%)。禽肉消费占比持续提升,20
14-2024年我国禽肉消费占比由19.6%提升至26.3%。2024年家禽产业链价格有所分化,上游父母代白羽鸡苗
销售处于盈利状态,下游白羽毛鸡养殖利润相对低迷;黄鸡全年实现较好盈利。
生猪方面,2024年受产能去化影响,出栏有所下降,全年出栏量70256万头(同比下降3.3%)、猪肉产
量5706万吨(同比下降1.5%),年末生猪存栏42743万头(同比下降1.6%)与能繁母猪存栏4078万头(同比
下降1.6%,处于绿色区域)双降,预示2025年生猪供应或进一步收缩。价格方面,全年生猪均价16.8元/公
斤,同比+11.8%,行业景气度明显提振。
②养殖业生物安全防控水平提升
近年来受环保政策趋严、养殖用地稀缺、畜禽价格周期性波动、食品安全及动物疫病等因素的影响,畜
禽养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2024年全国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3%。规模化养殖场
与散户相比生物安全防控更加规范,通过动物疫病防控及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逐步降低死淘率、降低料肉比、
提升人工效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2)伴侣动物动保产业
①宠物动保市场快速增长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宠人群不断扩大,近年中国宠物医疗市场量价齐升。《2025年中国宠物行
业白皮书》显示,2024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为1.24亿只,较上年增长2.1%;城镇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
为3002亿元,较上年增长7.5%。HealthforAnimals在《动物卫生领域的全球趋势2022年展望》中指出,宠物
领域的动保销售额在快速增长,到2021年全球头部动保公司的宠物动保产品的销售占比为52.7%,已超过经
济动物。
从市场结构来看,近年来宠物医疗占比保持稳定,2024年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840亿元,占比为28%(其
中,诊疗体检占比15.8%,药品疫苗占比12.2%),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宠物第二大消费市场。2018-2023年
宠物主对于正规药物及诊疗服务的使用量持续提升,单宠年度平均医疗总消费由370元提升至677元。
②宠物驱虫药和生物制品等细分市场存在显著国产替代空间
随着宠主对疫病威胁认知的不断提高,宠物健康防护意识显著增强,疫病预防保健与治疗药品的应用已
成为宠物医疗服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药品研发的创新和市场推广。从产品结构上来看,驱虫药和疫
苗仍然是宠物动保增长的核心驱动力。随着国产宠物药品、疫苗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不断提升,产品
不仅在质量上得到了显著改善,其疗效和安全性也在不断提升,部分产品已达到或超越国际领先水平,推动
了国产化替代进程的加速。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始终致力于动物与人类健康,为经济动物与伴侣动物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解决方案。公司拥有111
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其中宠物类新兽药证书17项)、超过500个产品批号、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99条生产
线,是集生物制品、药物制剂、药物原料、功能性添加剂四位一体的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动物保
健产品生产商与服务商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防控疫苗生产企业。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农业农村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验室”等
6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兽药行业唯一科技部试点联盟“国家兽用药品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起者和
理事长单位;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造隐形冠军”和“滨海新
区质量奖”等荣誉;公司是国内首批、天津首家通过兽药GMP认证的企业,也是我国兽药行业首家同时通过
新兽药临床前评价(GLP)和临床评价(GCP)的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服务于动物健康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领域为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物制剂(化学
药品、中兽药、消毒剂等)、兽用原料药、兽用功能性添加剂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疫病整体防治解决
方案的提供。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旗下拥有20多家分(子)公司、12个规模化生产基地、99条生产线,兽药
产品批准文号及饲料添加剂备案超过500个,涉及猪、鸡、水禽、牛、羊和宠物用药品、疫苗、消毒剂、清
洗剂和功能性添加剂,是中国规模最大、产品种类最全的兽药企业之一,也是国家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疫苗生
产企业。
2、公司重点产品
3、公司商业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实施集团集采一体化战略,供应链业务群组(SCBG)下设立供应商开发部,统筹各供应链业务单元
(SCBU)主要原材料及设备的集中采购,发挥集采的成本、质量和效率优势,实现降本增效及供应链体系一
体化高效运转。
公司严格按照《供应商管理制度》《供应商评审制度》等内控制度,开展供应商开发、评价和管理工作
。供应商开发部通过供应商筛选、考察、物料小试、中试等程序确认合格供应商名录,定期会同审计部、SC
BG协同部门开展供应商评级及审计,对不合格供应商进行整改、降级或禁用,以促进供应商的持续改进和优
化,提高采购产品交付质量。
(2)生产模式
公司采用客户订单导向加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交付与客户成功部根据客户信息预测需求,制定季度、
月度产品销售计划。交付计划部根据销售计划,并结合实际生产能力、产品生产周期、现有库存量和安全库
存量等因素制定产品月季度生产计划,统筹排产、物料采购执行、仓储物流等横向拉通管理工作。
公司秉持“质量决定生存品质赢得信赖”的质量理念,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严格执行新版兽药GMP要
求组织产品生产,确保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符合工艺规程的要求和企业内控质量标准;对每
件产品的各生产工序进行规范记录,以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严格记录各项生产活动,逐月汇总生成报
表,用于技术指标分析和财务成本统计、核算与分析,便于管理层根据各项指标变化统筹研发、工艺、精益
生产、供应链、职能服务等不同部门的整体管理与协调工作,持续提高产品品质、降低生产与运营成本、提
升整体经营收益。
(3)销售模式
公司销售模式按照销售对象及销售方式的不同,分为直销、经销商渠道和政府招标采购三种模式:
直销模式
近几年,大型养殖企业在资本的推动下快速扩张,养殖企业集团化、规模化快速聚集,疫病已成为影响
养殖企业效益的最重要因素,因此大型养殖企业与国内头部优秀动保企业的合作更加紧密。公司锁定家禽TO
P300、家畜TOP100、水禽TOP30、反刍TOP30的养殖集团和大型规模养殖场,已与国内众多头部养殖集团建立
战略合作关系,以优质产品、高品质和体系化服务,从核心疫病监测与诊断、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种商
健康养殖、养殖成本管控、上下游供销精准对接等多个维度为养殖集团提供高效的专业服务和解决方案,提
升公司产品在养殖集团销售占比及市场覆盖率。
在宠物板块,公司与国内头部宠物连锁医院瑞派宠物医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借助瑞派宠物医院品牌、
渠道及医生优势,共同大力推广公司宠物药品和疫苗;同时,公司建立完善的线上销售渠道,直接触达终端
宠主,持续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经销商渠道
我国中小养殖场、合作社、家庭农场、散户等多形态中小规模养殖和终端养殖户仍然占据较大比例,是
我国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领域,其疫病防控水平和饲养管理水平远低于大型专业养殖集团。公司继续
加大全国重点养殖区域龙头养殖企业和终端养殖户的开拓力度,以覆盖家禽1500个重点养殖县、家畜1000个
重点养殖县为目标,鸡、猪、水禽、反刍四线并进。目前,公司形成了销售人员+技术行销人员双向赋能的
经销商模式,通过市场推广策划、产品和养殖技术培训和区域推广会,共建标杆客户;内外部专家相结合,
展开多频次的线上线下服务模式,为经销商及终端客户答疑解惑,为健康养殖保驾护航。在深度合作、共创
共赢的理念指导下,持续向经销商导入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共建新路径、新能力,提升经销商的市场
应对力和综合水平,从而提升公司在养殖终端的品牌影响力,实现公司与经销商、养殖场户的三方共赢。
在宠物板块,公司收购了中瑞供应链平台,截至报告期末已覆盖全国7000家宠物医院、3400家宠物店,
为宠物医院和宠物店提供境内外宠物医疗药品、疫苗、宠物诊疗器械等医疗相关产品的代理及统一采购供应
。公司已构建专业技术行销团队,通过圆桌会议、研讨会议等赋能经销商,强化价值链管理,加速对B端与C
端客户的触达,相互强化客户粘性与提升服务能力。
政府招标采购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兽医主管部门按照农业农村部强制免疫计划,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
感、布鲁氏菌病等病种实施强制免疫,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增加强制免疫品种和免疫区域
,相关疫苗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公司按照相关规定参加政府招标采购。报告期内,公司的禽元-重组禽流
感病毒(H5+H7)三价灭活疫苗(H5N2rHN5801株+rGD59株,H7N9rHN7903株)、瑞泰净-口蹄疫O型、A型二价
3B蛋白表位缺失灭活疫苗(O/rV-1株+A/rV-2株)等多款疫苗,被列入国家批准使用的政府招标疫苗名录。
2020年11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补助政策实施机制改革的通知》,
提出2022年全国所有省份的规模养殖场户实现先打后补,年底前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停止供应规模养殖场
户,2025年逐步全面取消政府招标采购强免疫苗。公司拥有覆盖全国重点养殖县的完善的经销商网络,并与
全国主要养殖集团已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在强免疫苗市场化的背景下,将全力提升市场份额。
(4)服务模式
公司在继续完善疫病防控技术服务体系与团队建设的同时,加强了在种畜禽及商品代质量评估、饲养管
理、疫病研究、食品安全等方面服务能力建设工作,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公司设立渤
海农牧监测诊断中心和解决方案部,配备专业化的检测团队、先进的检测设备、规范化的检测平台、标准化
的检测流程以及解决方案专家,专业化、信息化地进行大数据精准分析,为客户提供疫病预警、疫病诊断及
精准解决方案,以进一步提升公司体系化的技术服务水平;同时,充分发挥公司兽医临床专家的资源优势,
通过疫病快速精准诊断、科学有效的疫病控制和净化方案,实现技术服务升级;通过市场网络建设,高效的
物流服务,快捷的疫病诊断服务,为客户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养殖指标的提升,为客户实现价值
增值。
(5)研发模式
公司确立了“自主研发+联合创新开放研发”的研发模式,依托生物制品研究院、药物研究院、武汉原
料药研究院、华南生物高致病性禽流感研究院及渤海联合研究院五大研究院,并联合国内外一流的科研院所
、大专院校、动保企业,针对行业重大动物疫病、影响产业未来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开展研发创新。
公司着力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集成产品开发流程(IPD),充分发挥“一体化、端到端”的研发服务平
台优势,在能力和规模方面为客户赋能;建立健全动物疫病监测和疾病预警的防控管理体系,紧密跟踪动物
疫病动态变化以及客户需求,打造涵盖多品类、具备高品质的产品集群;搭建专业的“一体化、流程化、可
控化、可视化、知识化、项目全周期”的项目管理平台,监督和推进项目整体进度和交付物质量。
4、业绩驱动的主要因素
(1)产品服务模式升级,赋能客户降本增效
我国畜禽养殖业集约化、智能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养殖密度上升、饲料端禁抗等因素促使疫病风
险增加,市场对高效、便捷、低残留兽药的需求愈发迫切。公司坚持“以价值服务为导向,聚焦大客户战略
”,以“高质量产品+疫病监测预警+标准化疫控方案+管理服务”模式赋能养殖端降本增效需求,已与多家
头部养殖集团形成战略合作关系,从供应链走向产业生态链,构建事业共同体;凭借品牌、产品质量、研发
实力等诸多优势,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2)技术驱动创新,构建差异化产品矩阵
公司紧密贴合市场需求,锚定养殖行业及宠物需求与痛点,依托AI药物研发平台、蛋白表达亚单位疫苗
平台、mRNA疫苗平台、GLP/GCP评价平台等核心技术平台,聚焦第三代疫苗与新型药物,持续拓展创新生物
医药研发管线。公司2024年研发投入23835.22万元,占营收比例7.76%。公司已建立高品质、多元化、全品
类的产品矩阵,成功培育超过50个千万级单品,铸就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
(3)聚焦客户需求,家畜板块蓄势待发
经过多年布局,公司在猪、牛、羊等畜用疫苗、药品及饲料添加剂等方面打造了丰富的产品群组,积极
通过工艺改进提升产品质量,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疫苗、乙脑疫苗、奶牛乳房注入剂等产品竞争力位于行业
前列。公司与家畜大型养殖集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并积极拓展反刍兽市场,完善营销网络布局。公司完成
口蹄疫疫苗资产的战略收购,业务版图延伸覆盖口蹄疫疫苗,促进家畜板块进入高速增长。
(4)完善市场快响机制、智慧检疫系统提高客户服务效率
公司深化内部变革,优化组织架构及流程,提升公司内部管理效率。坚定以客户为中心,打造“端到端
”服务体系,建立市场快响机制,提升客户服务效率。坚持数智化转型,推进智能工厂、财务共享等布局,
全面推行精益管理,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优化。
(5)战略突围,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公司坚持价值导向,积极发展宠物医药、合成生物、国际业务等新业态。宠物板块已形成“疫苗、药品
、保健品”三大产品布局,二十余款产品,布局了基于mRNA技术的猫四联疫苗、猫传染性腹膜炎病毒疫苗、
口服剂型驱虫药等研发管线,充分发挥“产品+供应链+医疗”的多管线协同优势,增强市场竞争优势,推动
宠物医疗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公司围绕大健康领域开展合成生物应用研究,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
术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积极推动相关项目产业化落地,加速完善合成生物产业布局。公司坚定
推进出海战略落地,加大海外产品注册步伐,推进生产工厂通过海外GMP认证。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创新团队以3名工程院院士、16名行业知名专家领衔,拥有“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
”人才、“国家特支计划”人才、“中国兽药典委员会委员”、“中国兽药评审专家”等国家级人才8人;
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中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等省级人才27人,20余位研发人员被聘为浙江大学、南
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导师。学科人才涵盖动物医
学、药物化学、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发酵工程、药理学、毒理学、细胞生物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
学、生物技术、微生物学、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公司创新团队规模
与能力均居行业前列。公司近年来重点在新靶点、新结构、反向遗传技术、蛋白表达技术、替抗技术、抗体
药物技术、核酸疫苗(DNA和mRNA)技术以及合成生物等领域引进高端人才。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认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生物兽药创制重点实
验室”“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国家级众创空间”等国家级创新平台以及“天津市兽药技术创新
中心”“天津市新药AI研发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动物健康创新联合体”“动物用生物药产业链创新联合体
”“天津市新型兽药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市动物化学药物制剂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创新平台,子公司
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天津市第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先后多次通过了
CMA、CNAS、GCP、GLP认证以及复评审。
公司拥有实验室2.85万平方米、实验动物房3.62万平方米、创新孵化器9600平方米、学术报告厅与研发
办公区等附属设施6000平方米。公司与天津科技大学共建生物医药领域的“现代产业学院”,与天津农学院
共建了“教育部研究生科研实训基地”“天津市畜禽基因工程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协同创新平台
;与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建立“天津市畜禽传染病诊断与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
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下属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组建“天津市生物制造创新联合体”;
公司与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
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30余家国内外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公司已形成涵盖新靶点筛选、新结构发现、新毒株构建、新病原分离鉴定、新型佐剂、新剂型创制、关
键工艺技术与基因工程技术攻关、中试放大生产(GMP)、新兽药临床前评价(GLP)、新兽药临床评价(GC
P)以及新兽药注册申报为一体的新兽药创新开放平台,科学性、合理性、系统性的科研组织与管理模式,
形成了新兽药创制全过程的无缝连接。其中,公司拥有宠物GCP评价项目资质7项,为国内最全,已建立50多
个评价模型,为我国宠物新药研发提供快速、高效的评价服务,推动我国宠物医药国产化进程,促进宠物精
准医疗。
公司生物制品研究院紧盯国际生物科学前沿技术,聚焦新型疫苗与疫苗关键工艺,形成引领动物疫苗产
业持续创新的能力。公司继续加大对家禽、猪、宠物、水禽、反刍动物、水产和诊断试剂等领域研发平台的
投入,持续扩展产品管线,涵盖了从项目概念形成、市场洞察、项目论证、产品立项、研究开发、小试生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