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泰胜风能(300129)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129 泰胜风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风力发电设备业务、海洋工程设备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8.38亿 100.00 6.69亿 100.00 13.83 ───────────────────────────────────────────────── 陆上风电装备(含混凝土塔筒)(产品) 40.26亿 83.23 5.51亿 82.37 13.69 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产品) 6.72亿 13.89 5465.58万 8.17 8.13 创新及其他业务(产品) 1.11亿 2.28 5210.31万 7.78 47.13 零碳业务(产品) 2889.81万 0.60 1122.30万 1.68 38.84 ───────────────────────────────────────────────── 内销(地区) 31.43亿 64.97 3.25亿 48.62 10.35 外销(地区) 16.94亿 35.03 3.44亿 51.38 20.29 ───────────────────────────────────────────────── 直销(销售模式) 48.38亿 100.00 6.69亿 100.00 13.8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陆上风电装备(含混凝土塔筒)(产品) 14.98亿 90.48 2.97亿 89.93 19.85 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产品) 1.11亿 6.73 362.64万 1.10 3.26 创新及其他业务(产品) 2931.92万 1.77 2166.71万 6.55 73.90 零碳业务(产品) 1688.58万 1.02 798.99万 2.42 47.32 ───────────────────────────────────────────────── 国外(地区) 8.89亿 53.68 2.37亿 71.72 26.68 国内(地区) 7.67亿 46.32 9351.61万 28.28 12.1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8.13亿 100.00 8.71亿 100.00 18.09 ───────────────────────────────────────────────── 陆上风电装备(含混凝土塔筒)(产品) 34.94亿 72.59 6.63亿 76.19 18.98 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产品) 10.80亿 22.44 1.09亿 12.49 10.07 创新及其他业务(产品) 2.08亿 4.31 8502.14万 9.77 40.94 零碳业务(产品) 3152.72万 0.66 1354.70万 1.56 42.97 ───────────────────────────────────────────────── 内销(地区) 34.19亿 71.04 4.62亿 53.03 13.50 外销(地区) 13.94亿 28.96 4.09亿 46.97 29.33 ───────────────────────────────────────────────── 直销(销售模式) 48.13亿 100.00 8.71亿 100.00 18.09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陆上风电装备(产品) 12.78亿 76.56 2.58亿 81.23 20.15 海上风电装备(产品) 3.23亿 19.34 3680.54万 11.61 11.40 其他(产品) 5360.69万 3.21 1714.09万 5.41 31.98 风力发电(产品) 1488.24万 0.89 --- --- --- ───────────────────────────────────────────────── 国内(地区) 10.20亿 61.10 1.41亿 44.52 13.84 国外(地区) 6.50亿 38.90 1.76亿 55.48 27.0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4.3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1.0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15121.54│ 23.80│ │客户二 │ 84263.90│ 17.42│ │客户三 │ 60927.29│ 12.59│ │客户四 │ 48345.81│ 9.99│ │客户五 │ 35167.01│ 7.27│ │合计 │ 343825.57│ 71.0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6.6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8487.88│ 8.82│ │供应商二 │ 26691.47│ 6.12│ │供应商三 │ 18175.21│ 4.17│ │供应商四 │ 17473.60│ 4.01│ │供应商五 │ 15378.55│ 3.52│ │合计 │ 116206.71│ 26.6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社会经济运行平稳,社会用电量、清洁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 2024年全球经济总体运行平稳,虽然发展有所放缓,但是贸易和投资情况低位复苏,新兴市场和发展中 经济体增长速率仍维持高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计,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3.2%,相 比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预计为1.8%,发达经济体中只有美国增长较快,202 4年增长2.8%,欧洲经济在经历长时间停滞之后有所复苏,但基于地缘政治紧张、贸易摩擦等带来的下行压 力,据欧盟委员会预测,2024年欧盟经济仅增长0.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速虽略有下滑,但仍 然保持高增长,2024年经济增速预计为4.2%,相比2023年下降0.2个百分点。随着地缘冲突风险升级、贸易 保护主义抬头、气候灾害增多,全球经济碎片化加剧,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确定性提升。 在全球经济动荡变革中,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孕育,新亮点、新格局初现端倪。一方面,科技创 新正深刻改变经济形态,尤其是各国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应用,有望推动产业升级和经 济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加快全球绿色转型步伐,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全球南方国家 经济规模卓然壮大、经济治理理念在世界上越来越受到认同,对推动世界经济平衡、包容、可持续发展发挥 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世界银行的预计,2024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世界经济提供超过一半的动 力。 2024年中国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 年增长5.0%;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中国全社会用电量98,521亿千瓦时,同比2023年增长6.8%。 公司的主要业务属于风电行业的风电装备制造及风力发电细分领域,所在行业属经济新动能,具备持续 稳健成长的特点。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全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量37,1 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4%,占全国总发电量的39.42%,占比进一步提升。 2、全球风电装机保持高增长,海外风电市场持续发力 在能源安全及碳减排目标驱动下,欧盟委员会在2023年通过《净零工业法案》,支持风能行业的政策措 施计划,并在年末之际,由欧盟成员国签署《欧洲风能宪章》,促进风能产业发展及帮助各国实现可再生能 源目标。2024年11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第29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巴库召 开,大会达成了“巴库气候团结契约”,就《巴黎协定》中关于可信和透明的国际碳市场机制达成了共识, 提倡利用数字技术加快气候行动,并决心在大洲级别启动清洁能源转型,为加快全球气候治理步伐、推进全 球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助力。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风电凭借强大的供应链和低廉的价格,成为全球清洁 能源的中流砥柱。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约为700GW,连续22年创 下年度新高。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的预测,2024年到2028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每年年均增速 达到约9.4%。 海外业务是公司业务发展的重点之一,公司积极持续开拓海外业务,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厚的 合作关系,近年来公司持续稳定获取海外订单,市场订单辐射亚洲、澳洲、非洲、南美洲、欧洲等多个地区 。公司专攻出口产品的泰胜扬州基地于2023年投产至今,已顺利取得多个重要海外大客户的供应商认证资质 ,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再添强劲动力。 3、中国风电规模持续增长,创新驱动行业经济性提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79.82GW,同比增长6%;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04G W;从新增装机分布看,“三北”地区占全国新增装机的75%。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 约达5.21亿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量的15.5%。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4年全国风电发电量9,916亿kWh ,同比增长16%;全国风电平均利用率95.9%。 同时,我国大力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的建设,以“沙戈荒”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是新能源发展 的主战场、主阵地,是新能源装机增长的基本盘。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截至2024年底,第一批风电光伏基地 建成9,199万千瓦、约占95%,投产9,079万千瓦。在第一批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成果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继续 推进第二批、第三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为低碳、清洁能源转型继续添砖加瓦。 2024年,中国风电技术创新发展路径仍以机组大型化、材料多样化、机型创新性为主,塔架高度进一步 提升,单机容量稳步增大,叶片长度持续增加,陆上的超高钢混塔、海上漂浮式风电机组等均在应用层面实 现了突破。同时,随着风机大型化、风电安装和运维的技术创新、风电投资风险的降低,风电成本进一步下 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的研究统计,中国风力发电成本在发展之初至今大幅下滑,例如从201 0年至2024年我国陆上风电平准化度电成本(LCOE)从87美元/MWh下降至30美元/MWh,降幅达65.5%。根据彭 博新能源财经(BNEF)的统计,2024年全球平均陆上风电LCOE已达38美元/MWh,全球海上风电LCOE为87美元 /MWh;其预测至2035年,陆上风电成本将在2024年的水平上下降26%至28美元/MWh,海上风电LCOE将在2024 年的水平上下降22%至67美元/MWh。在行业降本的大趋势下,产业链各环节均有一定降本增效的压力,但是 由此带来的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也是风电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动力,业内优质供应商的竞争力也将进一步凸显 。 4、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2020年,我国对外宣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 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1200GW)以上。为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是重要手段之 一,包括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立全国绿色电力交易体系等。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提出了能源 革命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建议。 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自2025 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能源法》的出台,既回应了能源安全、低碳转型的紧迫需求,也为未来能源技术创 新和国际合作奠定了法治基础,是推动中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迈进的核心制度保障。 2024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发规划〔2024〕22号),提出2024年 能源工作主要目标,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等。基于“碳达峰”“碳中 和”承诺以及2024年度目标指引,2024年至今,国家积极出台多项重点政策,从消纳、供应两个角度共同发 力,提升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场竞争力,引导风电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加强新能源电力消纳,完善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 2024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 衔接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113号),提出将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 基础凭证,纳入“十四五”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指标核算,加强绿证与能耗双控政策有效衔接,并加快绿 证核发进度、扩大绿证交易范围、规范绿证交易制度。2024年3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全额保障性收购可 再生能源电量监管办法》(国家发改委2024年第15号令),明确了可再生项目“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范围, 从保障性收购、市场交易、临时调度三个方面细化了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电力交易机构等电力市场成 员在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方面的责任分工。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 工作保障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国能发电力〔2024〕44号),提出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举措,加快 推进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建设。 (2)促进新能源可靠供应,创建多样化的电力供应来源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国发〔2024〕7号),提 出完善风力发电机、光伏设备及产品升级与退役等标准,探索在风电光伏、航空等新兴领域开展高端装备再 制造业务,有序推进风电光伏等产品设备及关键部件梯次利用。2024年4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农 村农业部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千多万村驭风行动”的通知》(发改能源〔2024〕378号),促进风 电开发与乡村集体经济有机结合,合理安排风电就地就近开发利用,探索形成“村企合作”的风电投资建设 新模式和“共建共享”的收益分配新机制,推动构建“村里有风电、集体增收益、村民得实惠”的风电开发 利用新格局。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 (发改能源〔2024〕1537号),重点对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供应、传统能源稳妥有序替代以及工业、交通、 建筑、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应用提出具体要求,提出积极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 发电、开展深远海漂浮式海上风电。2024年12月,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 的通知》,在空间布局、海域资源利用、用海监管三个方面对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进行了规范,进一步加 强海上风电项目用海管理,促进海上风电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2月,国家能源局印发了《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国能发规划〔2025〕16号),提出了202 5年能源工作的主要目标,包括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并 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2025年,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我国风电行业将继 续砥砺前行,为“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的完成画上圆满的句号。 基于上述情况,公司对风电市场长期稳定发展持乐观的态度。虽然目前国内风电设备制造行业竞争较为 激烈,但公司作为风电装备制造行业历史最悠久的企业之一,技术实力雄厚、工艺水平先进、产品质量可靠 ,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将不断完善市场布局、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灵活调整市场竞争策 略,持续加码自身竞争力,保持在国内风电塔架行业中的优势地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 1、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 公司主营风电及海工装备业务,主要产品为自主品牌的陆上风电装备,包括钢制塔筒及钢混塔筒;以及 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包括海上塔筒、导管架、管桩、升压站平台及相关辅件、零件等。风电及海工装 备制造业务经营模式主要是以销定产,主要业绩驱动因素为国家相关产业及行业政策、销售价格、原材料价 格、收入确认项目数量、应收款回款、人民币汇率波动等。 2、零碳业务 公司积极探索风电场开发与运营等零碳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有河南嵩县50MW分散式风电场,并在新 疆、广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地区积极推进风电场项目的相关工作。零碳业务报告期内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 营成果影响较小。 3、创新及其他业务 公司坚持改革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投入高端智能制造的研发与供应链能力的提升,打造完善多元化产品 服务体系的创新业务,孵化并培育创新技术的研发与业务应用。创新及其他业务在报告期内对公司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影响较小。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属于风电塔筒及海洋工程装备并行的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自成立以来专注于风机塔架等风电装备的 研发、制造与销售,在风电装备行业深耕多年。公司核心竞争力在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包括以下 几个方面: 1、产品质量和产品多元化革新优势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产品革新,制定了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和科学的质量管理制度,不断提升 在高端产品方面的批量化生产能力及国际标准化程度。公司立足于丰富的钢塔生产项目经验,开拓了钢混塔 筒产品,为客户提供多种类、多规格的产品制造服务。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10MW风机塔架、钢混塔架转接段 、旋筒风帆定子、海南浮体式风机浮体结构、日本浮体式海上风机塔架、大型分片式塔架、175米斜拉塔架 、170米超高钢混塔架、13.6MW海上风电导管架、2300吨级大单桩、高端升压站平台等行业领先产品。 2、经营规模与生产资质优势 风电场建设前期资本投入较大、安装施工成本较高、运行维护周期较长,而塔架、管桩、导管架等风电 装备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支撑结构,属于大型钢结构产品,行业内一般要求该等产品的可靠使用寿命在20年 以上。因此下游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生产资质与经营规模是对工艺创新能力、生产加工能力、质量控制能 力、交货履约能力、售后服务能力最好的保障。公司作为风电装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业务规模位居行业 前列,规模优势明显。 同时,公司资质优良,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已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 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O3834-2焊接质量管理体系 认证、EN1090-1/EN1090-2欧盟钢结构制作资质认证、日本国土交通大臣钢结构制造许可认证、DNV挪威船级 社认证、BV法国船级社认证、压力容器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辐射安全许可证、电能产品认证等认证,并获 得大量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认证。 3、品牌与客户资源优势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风电装备的企业之一,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已发展成为生产规模化、产品系列化、服 务一体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陆上、海上风电装备及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专业制造商。在风电装备制造领域, 拥有自主品牌的国内企业较少,公司自主品牌“TSP”“泰胜”“蓝岛BlueIsland”的产品凭借十余年如一 日的过硬质量与优质的售后服务,受到国内外众多客户的认可。公司通过旗下混塔公司中汉能源开拓了混凝 土塔筒业务,成为风机塔架业内少有的钢混塔制造一体化制造商,进一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适应不同资源 条件的产品。公司在风能装备、海洋工程行业享有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凭借持续的技术开发投入、严格的质 量控制、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成熟的经营管理,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的产品口碑及品牌形象,与众多国内外知 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是全球领先的风机整机制造商Vestas在中国的首家合格供应商,连续多 年蝉联国内风机整机龙头企业金风科技5A级供应商,并获得金风科技2024年度“最佳供应商”称号。 4、技术工艺优势 风机塔架存在一定技术壁垒,高端风电装备对其诸如法兰平面度、内倾量、焊缝棱角、错边量控制、厚 板焊接与防腐等方面有着严苛要求,而导管架、超大管桩等海上风电装备,工艺难度更是进一步提升。在此 背景下,公司展现出强大实力,在陆上、海上风电装备领域具备显著技术优势。 公司拥有专业的研发与技术团队,风机塔架等风电设备工艺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承担了众多国内外 整机制造商的陆上钢塔、柔性塔以及海上风电管桩、导管架的样品制作工作,多次填补国内陆上及海上风电 装备行业空白。不仅如此,公司是国家标准《风力发电机组塔架》(GB/T19072-2022)的牵头起草单位,是 国际标准《WindEnergyGenerationSystems-Part6:TowerandFoundationDesignRequirements》(IEC61400-6 :2020)的起草单位之一。公司及旗下企业还拥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上海市专精特新、上海市企业 工程中心、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等多项专业资质认定。 随着风机塔架升级与结构变化,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技术研发,推进专利项目研发及申请 保护工作。目前,已在风电和海洋工程领域斩获300余项有效专利,覆盖设计、工艺、制造技术、质量检验 、配套新型工装等多个方面。 5、产能布局优势 塔架、管桩、导管架等风电设备零部件产品呈现体积大、重量大等特点,近年来,在风电行业主流机型 大型化的趋势下,运输距离成为制约风电设备零部件生产企业业务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瓶颈之一。基于此,公 司多年来深耕主业,在全国华东、华北、西北、东北、华南五个战略区域布局了十余个钢塔生产基地,并在 河北、广西、内蒙古、安徽等地布局了混凝土塔筒生产基地。2024年,公司新设立的陆上风电塔筒生产基地 昌吉州泰胜风能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已顺利投产,该基地投产后,公司风电钢塔(含海工产品)最大年产能可 达110万吨,混凝土塔筒最大年产能可达640套。公司的全国性产能布局可以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产品竞 争力、加强公司与供应商及客户间业务黏性,有利于提升公司现场技术服务及售后维护服务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主营业务经营业绩概述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83,784.05万元,同比上升0.5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18,196. 15万元,同比下降37.77%。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如下: 1)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有序整合有效释放陆上风电业务的产能,公司出货情况与上年末相比有所改善 。陆上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报告期公司陆上风电装备类产品(含混凝土塔筒)实现收入402,631.07万元,同 比增长15.24%;其中混凝土塔筒类产品实现营业收入43,973.55万元,同比增长821.59%。 2)报告期内,由于国内海上风电市场处于调整期,公司海上风电业务量同比有所下滑,实现营业收入6 7,208.97万元,同比下降37.77%;陆上风电业务和海上风电业务相加后,公司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2024 年度总体实现营业收入和上一年度基本持平。 3)2024年国内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容的同时,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部分区域市场订单毛利率有所下降 ,影响公司整体实现的净利润。 (2)各业务板块经营情况 1)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 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属于公司核心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风电及海工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6 9,840.04万元,其中陆上风电装备(含混凝土塔筒)实现营业收入402,631.07万元,同比增长15.24%;海上 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实现收入67,208.97万元,同比下降37.77%。 报告期内,泰胜昌吉基地落成并投产,该基地为中高端塔筒产品而规划建设,以“荒戈沙”大直径塔筒 为主,兼顾中亚海外市场,设计产能为10万吨。目前,泰胜昌吉基地产能已基本爬坡完毕,能够有效助力公 司扩大在新疆的优势。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泰胜蓝岛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泰胜哈密基地技术改造项目、泰胜 上海基地技术改造项目,预计2025年完成。泰胜扬州基地产能持续爬坡,目前已取得金风科技、Nordex、远 景能源、电气风电等重要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并在积极推进Vestas供应商认证,目前已通过Vestas管理评审 ,处于测试订单阶段。报告期内,公司在德国设立了欧洲销售中心,紧抓一线国际市场机遇,积极开拓海外 市场,更快更好地满足海外客户的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混凝土塔筒业务板块的开拓,在内蒙古、安徽布局自有混凝土塔筒生产基地, 截至本报告发布日,河北、广西、内蒙古、安徽混凝土塔筒生产基地均已投入使用。 2)零碳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新能源发电的开发工作。公司控股子公司泰胜嵩县风电场自有的嵩县50MW风电项 目在2024年度实现风力发电并网量65,329.12MWh。公司在新疆、广西、黑龙江、内蒙古等多地同步开展风电 开发项目前期工作,截至本报告发布日,已有2个位于广西的风电场获得建设指标并获得核准批复,合计320 MW,后续具备开工条件后可开工建设。 3)创新及其他业务 公司与国内整箭制造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火箭箭体结构、贮箱产品,火箭发射、回收设施等研发 、设计、制造以及新型技术和应用方面规划布局,切入商业航天战略新兴行业赛道,充分发挥与公司现有业 务的协同效应。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商业航天业务的开拓,开展团队搭建、专家引进、市场调研等初步 开拓工作。该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 (3)订单情况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在执行及待执行订单共计491,702万元,具体如下: 1)按产品分类情况说明: A.陆上风电装备(含混凝土塔筒)类订单本报告期新增497,480万元,完成434,062万元,截至期末在执 行及待执行362,045万元; B.海上风电及海洋工程装备类订单本报告期新增123,072万元,完成74,829万元,截至期末在执行及待 执行127,203万元; C.其他订单截至期末在执行及待执行订单2,454万元。 2)按区域分类情况说明: A.国内订单本报告期新增476,369万元,完成355,202万元,截至期末在执行及待执行372,322万元; B.国外订单本报告期新增155,760万元,完成169,446万元,截至期末在执行及待执行119,380万元。 (4)技术研发及知识产权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参与起草的《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机组环形锻件技术规范风力发电机组塔架主体用高 强钢焊接性评价方法》(T/CI312-2024)、《风力发电机组高强钢塔架焊接附属件结构疲劳性能评价方法》 (T/CI311-2024)、《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钢制塔筒防腐吸波涂料》(T/CANSI150-2024)等10项国家、行业 及团体标准已发布实施;另有11项公司参与起草的标准正在送审或起草中。 公司及子公司积极开展技术研发工作,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大学等多所高校保持良好的共同研 发合作,并持续推动专利项目研发及申请保护工作。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取得专利共23项,截至2024年12 月31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的有效专利共计322项,其中92项为发明专利、230项为实用新型专利,除此之外 还有4项PCT专利、4项日本专利、2项德国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涵盖设计、工艺、制造技术、质量检验、 配套新型工装等多个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人员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共4篇。 同时,公司注重品牌(商标)长效化管理,继续跟进“TSP”“泰胜”“蓝岛BlueIsland”“蓝岛”“T owerX”等商标的全类别注册保护工作,并加强“TSP”商标作为著名商标的宣传使用。 (5)体系建设及低碳贡献情况 2024年度,公司有条不紊地推进认证体系复证换证工作,各项体系认证与维护工作稳步落实。公司及各 子公司正常完成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ISO50001、ISO3834-2、EN1990-1、EN1090-2、特种设备 生产许可证等相关已有体系认证和国家认证的复审换证工作,以及BV法国船级社的工厂认可证书,同时更新 并维护了Vestas、金风科技、远景能源、东方风电、电气风电、Nordex、运达股份、明阳智能等多家国内外 知名企业的供应商资格认证或ESG审核。 在低碳贡献方面,公司作为《风力发电塔架产品碳足核算指南》工作组联合召集人,全程参与该指南的 编制。风力发电塔架作为风力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其碳足迹核算指南的编制对风电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意义 重大。该工作组明确了风力发电塔架碳足迹核算的原则与要求,填补行业空白。公司作为专业的风力发电塔 架制造企业代表,积极配合调研,在专家研讨中分享经验,促进信息共享,推动核算指南编写与优化,为完 善风电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助力风电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6)内部经营管理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优化了管理体系和组织结构,强化了集团对下属企业的经营和运营管理,维护了 总部管理模式的高效运行。为规范报告制度和沟通体系、提升工作效率,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信息化 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公司持续升级集团OA(自动化办公)系统,将总部以及各级子公司均纳 入集团OA管理;同时公司升级了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强化业财融合;报告期内PDM(产品数据管理) 、EHR(人力资源管理)等业务系统全面上线,提高了公司数据挖掘、科学决策和跨区域、跨部门协同水平 。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