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33 华策影视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影视剧的制作、发行及衍生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影视行业(行业) 18.82亿 97.06 5.66亿 93.90 30.06
广告业(行业) 4052.73万 2.09 2128.37万 3.53 52.52
其他及分部间抵销(行业) 1654.47万 0.85 1545.01万 2.56 93.38
─────────────────────────────────────────────────
电视剧制作发行收入(产品) 11.94亿 61.55 3.05亿 50.67 25.58
电视剧版权发行收入(产品) 3.79亿 19.52 1.92亿 31.82 50.64
经纪业务(产品) 1.43亿 7.39 3112.69万 5.17 21.73
电影销售(产品) 1.03亿 5.33 2644.29万 4.39 25.60
其他(产品) 4689.07万 2.42 1728.18万 2.87 36.86
广告(产品) 4052.73万 2.09 2128.37万 3.53 52.52
音乐(产品) 3576.40万 1.84 605.46万 1.00 16.93
影院票房(产品) 2750.85万 1.42 515.61万 0.86 18.74
算力业务(产品) 1795.23万 0.93 465.56万 0.77 25.93
分部间抵销(产品) -4829.83万 -2.49 -648.74万 -1.08 13.43
─────────────────────────────────────────────────
国内(地区) 17.51亿 90.32 4.87亿 80.89 27.83
海外(地区) 1.88亿 9.68 1.15亿 19.11 61.3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视剧版权发行(产品) 1.80亿 49.02 1.20亿 68.46 66.56
经纪业务(产品) 8212.01万 22.34 2098.71万 11.98 25.56
电视剧制作发行(产品) 2650.27万 7.21 1104.24万 6.30 41.67
电影销售(产品) 2480.60万 6.75 1209.82万 6.91 48.77
其他(产品) 2144.66万 5.84 840.20万 4.80 39.18
广告(产品) 1618.40万 4.40 685.29万 3.91 42.34
影院票房(产品) 1478.27万 4.02 310.64万 1.77 21.01
音乐(产品) 1336.82万 3.64 334.41万 1.91 25.02
分部间抵销(产品) -1186.04万 -3.23 -1058.94万 -6.05 89.28
─────────────────────────────────────────────────
国内(地区) 2.99亿 81.34 1.33亿 76.02 44.55
海外(地区) 6858.32万 18.66 4200.37万 23.98 61.2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影视行业(行业) 22.46亿 99.04 6.18亿 95.66 27.53
广告业(行业) 3232.51万 1.43 1779.53万 2.75 55.05
其他业务收入(行业) 988.77万 0.44 635.52万 0.98 64.27
其他及分部间抵销(行业) -2045.20万 -0.90 392.56万 0.61 -19.19
─────────────────────────────────────────────────
电视剧制作发行(产品) 15.90亿 70.10 3.16亿 48.92 19.89
电视剧版权发行(产品) 4.07亿 17.95 2.19亿 33.86 53.76
经纪业务(产品) 1.16亿 5.12 3384.84万 5.24 29.15
电影销售(产品) 8056.39万 3.55 3763.26万 5.82 46.71
广告(产品) 3232.51万 1.43 1779.53万 2.75 55.05
影院票房(产品) 3055.02万 1.35 707.80万 1.10 23.17
其他(产品) 2897.80万 1.28 1253.36万 1.94 43.25
音乐(产品) 2185.92万 0.96 462.44万 0.72 21.1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988.77万 0.44 635.52万 0.98 64.27
分部间抵销(产品) -4942.99万 -2.18 -860.81万 -1.33 17.41
─────────────────────────────────────────────────
国内(地区) 21.37亿 94.24 --- --- ---
海外(地区) 1.31亿 5.76 9177.52万 14.20 70.2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视剧制作发行(产品) 8.29亿 72.90 1.60亿 50.09 19.26
电视剧版权发行(产品) 1.42亿 12.49 9706.25万 30.46 68.35
电影销售(产品) 4393.21万 3.87 2354.71万 7.39 53.60
经纪业务(产品) 4312.78万 3.79 1270.08万 3.99 29.45
广告(产品) 2534.43万 2.23 1720.84万 5.40 67.90
其他(产品) 2139.89万 1.88 76.78万 0.24 3.59
影院票房(产品) 1463.70万 1.29 270.14万 0.85 18.46
音乐(产品) 1371.23万 1.21 345.02万 1.08 25.16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632.58万 0.56 382.42万 1.20 60.45
分部间抵销(产品) -250.21万 -0.22 -219.81万 -0.69 87.85
─────────────────────────────────────────────────
国内(地区) 10.72亿 94.28 --- --- ---
海外(地区) 6497.69万 5.72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6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72675.41│ 37.48│
│客户二 │ 27211.06│ 14.03│
│客户三 │ 16970.95│ 8.75│
│客户四 │ 6536.89│ 3.37│
│客户五 │ 3838.68│ 1.98│
│合计 │ 127232.99│ 65.6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1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2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7925.70│ 5.93│
│供应商二 │ 4715.82│ 3.53│
│供应商三 │ 3621.50│ 2.71│
│供应商四 │ 2881.94│ 2.16│
│供应商五 │ 2531.87│ 1.89│
│合计 │ 21676.83│ 16.2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十四五”规划深入推进的关键年份。公司牢牢抓住行业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和数智化变
革机遇,立足精品和作品传播力,聚焦影视科技融合,加速转型升级。
一、行业结构性变革进一步深化,内容创作高质量发展
2024年,广电政策进一步鼓励内容精品化、多元化、系列化创作及电视大屏内容供给,持续推动影视行
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中国剧集产业整体延续“减量增质”的趋势。一方面,电视剧备案数量从2023年的
537部(17538集)增加到593部(19674集),增幅为10.4%(12.2%)。网络剧备案数量从2023年的561部
(17035集)减少到509部(12378集),降幅约为9.3%(27%)。另一方面,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披
露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2月,长视频用户规模达7.52亿,创2018年以来新高。行业结构性变革成果显著,
优质影视内容的市场需求和IP价值凸显。
二、微短剧成行业重要增长点,精品、免费趋势愈发显著
国家广电总局进一步加强对微短剧的管理与引导,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总局于2024年6月下发了《
关于微短剧备案最新工作提示》,对微短剧实行“分类分层审核”。这一政策不仅规范了微短剧的创作和传
播,也为精品微短剧的创作提供了政策支持,鼓励创作者们创作更多高质量的作品。微短剧平台则大力推进
免费模式,并不断探索“短剧+电商”“短剧+品牌推广”等新模式,部分精品微短剧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在上述背景下,短剧精品化共识走强,精品化项目开始追求从“策划、制作到宣发”全链路的
精耕细作,追求长效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微短剧成为影视出海新增长极,《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显示,2024年,在海外视听类
应用收入规模Top100中,中国(含港澳台)应用有20个,新入围者11个,微短剧包揽8席。
2024年,微短剧市场继续保持强劲增长态势,全年备案数量达到2653部,发行数量602部。据DataEye研
究院数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预计2025年将超过680亿,2027年将突破1000亿。
三、华流出海加速,全球影响力显著提升
2024年中国影视内容的海外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剧集发
展报告》显示:剧集出口额连年稳步增长,占中国节目出口总额超六成。2012—2023年,中国电视剧出口额
增长了约3倍,从2403.16万美元增长至7032.46万美元。电视剧在各类视听节目中出口总额占比最高。2012
—2023年数据显示,电视剧出口额占视听节目出口总额的65%。
中国影视作品不仅在亚洲市场广受欢迎,还在欧美等地区逐渐崭露头角。除了传统的剧集销售,IP翻拍
成为华流出海的新亮点。越来越多的国产影视IP被海外制作方购买版权并进行本土化翻拍,同时中国制作方
也积极参与到翻拍作品的制作和发行环节,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影视在全球的话语权。
四、科技深度赋能,行业变革加速
从长视频到短视频、微短剧,一直以来,科技创新都会给大视听行业的内容形态带来重要的影响,并不
断推动行业的发展。
2024年,人工智能、虚拟拍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等前沿科技在影视
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AI技术在剧本创作(剧本生成、评估)、角色设计、分镜头脚
本制作、后期制作(智能剪辑、特效生成)等方面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内容生产的效率。VR/AR技术为观
众带来了全新的沉浸式观影体验,观众可以通过VR/AR设备身临其境地感受影视作品中的场景和情节,影视
与游戏等行业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超高清技术的应用提升了电视剧的视觉效果,推动了行业从高清向超高
清的全面升级。在营销推广方面,AI生成的营销文案、广告和海报更加精准地触达目标受众,提高了营销效
果。智能硬件设备的不断升级,进一步降低了3D拍摄和数字内容制作的门槛,推动了虚拟拍摄、影视数字资
产库的建设和发展。影视行业大模型被广泛应用在剧本创作、角色塑造、拍摄规划、后期制作以及影视内容
推荐等多个环节,能够显著提升创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优化内容质量。
随着科技的持续迭代,文化影视行业将迎来降本增效、内容创新、体验升级和跨界合作等多方面的变革
。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
公司是以电视剧、电影内容为核心主业,覆盖动漫、版权运营、国际新媒体、短剧、运营商业务(视频
彩铃等)、艺人经纪等生态业务,战略布局算力业务的综合性影视传媒公司。公司长期坚持“内容为王、科
技创新、华流出海、产业为基”的发展战略,当前的收入来源主要为影视项目的投资、制作、发行及基于影
视内容的衍生收益以及其他科技、创新、算力等其他业务带来的收益。
(二)2024年年度经营情况概述
2024年,公司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行业格局发生变化的背景下,坚持内容精品化、多元化、系列化,
各业务板块竞相绽放,绘就多元发展新画卷,公司年轻一代经营管理团队在总裁的带领下,展现出了卓越的
领导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9.3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4.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3亿
元,比上年同期减少36.4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9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75.51%。2024年度
分红及特别分红累计现金分红6,187.32万元,占当年度实现净利润的25.46%。
1、内容板块百花齐放,迎来“满堂红”
2024年,剧集板块在长视频行业市场规模集聚头部、出清底部的背景下,聚焦精品化、多元化、系列化
、国际化,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全年共开机7部222集,首播7部249集,涵盖了现实题材、重大历史题材、
文化传承题材等多种类型,多部作品成为行业爆款,引领市场潮流。其中,《我是刑警》《承欢记》《锦绣
安宁》等剧集播出后反响热烈,收视率和口碑双丰收,展现了公司在内容创作上的强大实力。《国色芳华》
成为2025年开年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现象级剧集,一朵花带火一座城,其影响力更辐射至海外市场,成为中国
文化出海的一大亮眼名片,向世界展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未来,多个开机项目《
花好》《从善》等蓄势待发,为2025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电影、动漫、音乐、艺人经纪等多元业务板块,公司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电影《出走的决心》凭
借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制作,荣获多项殊荣,成为年度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误判》的上映引发了广泛
的社会讨论,为贺岁档增添了新的活力。动漫领域,公司与全球知名IP《小猪佩奇》合作推出的《小猪佩奇
·完美假期》,通过快闪店、举办粉丝主题活动等创新活动形式和广泛的市场推广,进一步拓展了动漫业务
的边界。
短剧业务方面,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赵依芳担任了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微短剧专业委员会的会长。公司
成功打造了“她见四季”和“万千星辰”两大厂牌,推出了众多精品短剧,如《我的归途有风》入选国家广
播电视总局2024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21和31》正片总播放量超过2亿;《大力村超人》入选国
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推荐剧目;2025年春节档《以爱之名》上线以来,登上抖音短剧榜第一、
DataEye热播榜周冠霸榜一周、WETRUE品牌播放榜周冠霸榜两周,正片总播放量已破5.1亿,集均播放量超30
00万,点赞量458万。
2024年,华策连续十届荣膺“全国文化企业30强”,多部作品荣获国家级重要奖项和荣誉。其中,《去
有风的地方》《万里归途》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我们这十年》《去有风的地方》荣获飞天奖、
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我是刑警》入选广电总局“2024中国电视剧精选”,荣获2024“云+”奖年度剧集
奖等。
2、战略生态布局持续升级,开辟“新版图”
作为华语内容出海的先行者,公司在2024年进一步加强了海外传播矩阵的建设,有效运营账号超200个
,华剧场已设立15种语言,覆盖东南亚、中东、拉美地区及欧美地区,海外用户订阅数超4000万人,努力探
索多国新媒体运营多种模式,构建了华策全球传播的新格局。通过经典项目的海外翻拍,如泰国版《致我们
单纯的小美好》《下一站是幸福》、韩国版《以家人之名》等,实现了中国故事在全球各地的本土化落地,
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影视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此外,公司积极参与11场海外节展和6场线下活动,成功参与举
办国际艾美奖评选,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
版权业务方面,公司有效整合森联公司,实现了版权储备超5万小时,为公司的长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
内容基础。运营商业务视频彩铃实现突破,初步建起了覆盖商拓、运营、投流的业务团队,与中国移动咪咕
公司落地了战略合作,为运营商业务的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
3、内部组织建设强基固本,高效协同,赋能“全盘棋”
2024年,公司实现了主业回升、战略业务突破和新业务孵化成长的良好格局。在组织管理方面,公司进
一步加强了数字化运营体系建设,搭建了项目管理和目标管理、版权管理等三大系统,为各业务板块和管理
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有效提升了公司整体的运营效能。公司的合伙人机制通过“共创、共担、共享”的理
念,将优秀人才转化为事业合伙人,结合股权激励、绩效考核和动态优化等手段,推动人才成长与公司业绩
提升,助力企业持续发展。
在战略投资方面,公司协同主业高质量投资了核心资源,与优秀导演团队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了
我们精品创作的能力;战略投资智谱华章,并建立了战略合作,为公司科技化、数字化变革升级提供了有力
的支持。
4、科技创新引领,推动行业变革,加速转型升级
2024年,公司积极推进科技创新。AIGC应用研究院致力于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应用于影视创
作和运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公司两款影视行业垂类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基于上述
垂直模型,公司已研发上线包括编剧助手、剧本评估、面部优化、智能解说、多语种翻译、视频检索、云平
台配图、智能风格转绘等AI工具供各业务团队使用,并赋能部分微短剧项目。
公司提供的影视内容产品属于数字产品,未来必将越来越多用到AI工具、云、存储等应用或设备。基于
对行业数智化趋势的预判,公司于2024年开始探索布局算力业务并于2025年1月将其作为独立业务单元开启
长期运营。公司期望通过算力业务的切入,能逐步构建起一支专业化的科技人才团队,并在未来能进一步拓
展科技相关业态,赋能公司业务和行业需求。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有算力规模2000P。通过前期项目实践
,公司积累了初步的算力运营经验,并验证了算力业务在影视制作、内容创作等领域的应用潜力,未来将根
据算力市场需求和大视听行业需求,进一步扩充算力规模和算力服务能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人才、版权资源集聚效应显著,拥有强大的核心创意能力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长期深耕文化影视内容领域,拥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和勇于创新的管理理念,带领
公司率先完成从作坊式制作模式向创意化、工业化、平台化制作模式转型,保证了公司未来竞争中的战略优
势。
公司将人才体系建设提到战略高度,建立了事业合伙人制度、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和长效激励机制,现有
优质创意团队、工作室规模居行业第一。通过育才基金、“华策克顿大学”、电影学院、国际合作等方式完
善前端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公司以开放共赢为理念,依靠“强前台,优平台”的支撑体系最大化创意资源
价值,为创意团队合作项目赋能,强化核心创意资源(导演、编剧、艺人等)与公司共赢合作。持续储备、
开发优质版权、剧本等内容资源,为公司持续出品优质头部内容提供坚实保障。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体系化
的创意头部资源生态。
随着年轻团队的崛起,公司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均已吸收更专业化、国际化的年轻力量加入核心团队,
并对公司现有组织架构进行升级,通过业务整合、中台建设、职能升级,进一步提升组织效能,强化企业经
营管理能力,推动组织升级发展。
2、引领行业的专业化、数智化、平台化、强中台赋能系统,保障创意领先和持续的稳定的规模化头部
内容输出
公司已建立起业内领先的专业化、数字化、平台化强中台赋能系统。该系统一方面通过强大的大数据分
析工具,在内容创意、版权评估、影视制片、艺人经纪、渠道合作等各方面,提供从影视项目前期规划、市
场调研、开机前开发立项评估到播前宣发、播后项目复盘的体系化服务支持;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技术,通
过建立和优化剧组财务系统、制片管理系统、版权管理系统,有效实现了影视剧项目从剧组、制片到版权管
理的全生命周期监控,确保了公司规模化产出优质、稳定的内容作品。通过360度全方位打造高确定性的头
部内容,公司已成为集成的、稳定的、高产出的头部内容生产平台,引领行业向精品化、工业化创新升级。
公司设有科技数字增长中心和AIGC应用研究院,以科技化数字化赋能产品创新,在大数据系统建设、办公系
统数智化建设和AI垂直模型和应用研发三个维度发力,在技术与内容融合中找到内容新价值。
3、规模化、头部化的内容矩阵,庞大流量效应为商业模式带来无限可能
公司明确影视内容为核心,通过内容驱动,实现IP的塑造深耕和内容的全网渗透,满足互联网时代最广
大用户的需求和触点。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头部内容创作公司,以构建起以电视剧、电影内容为核心主业,覆盖动漫、版权运营
、国际新媒体、短剧、运营商业务(视频彩铃等)、艺人经纪等细分领域业务的全产业生态体系。公司拥有
强大的创意支持团队,支持创意团队发挥最大效能进行项目开发运作,注重精品力作的规模化运作,保障产
出内容的头部化、规模化、精品化、年轻化和互联网化。
公司现已形成规模化、系列化的头部爆款作品矩阵,如主旋律引领的高品质作品《绝密使命》《绝境铸
剑》《我们的新时代》《我们这十年》等,讴歌新时代,聚焦时代人物的《去有风的地方》《翻译官》《我
们的翻译官》《亲爱的,热爱的》等,厚植民族根,传递东方美的《锦绣未央》《锦绣南歌》《三生三世十
里桃花》《宸汐缘》等。
基于公司精品内容生产的确定性带来的庞大的、持续增长的流量,为流量打包植入广告分成模式、衍生
品、虚拟形象授权等衍生业务提供了可能。
4、全球化布局,顺应华流出海浪潮,引领中国内容产业的升级
公司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进行全球化布局,并一直致力于国际创意内容的交流。公司一方面拓展
海外渠道布局,不断丰富输出内容的题材和形式,加强影视节目从华语地区向非华语地区的传播覆盖,加快
“华剧场”的海外频道落地,凭借丰富的国际合作发行资源和平台化的卓越销售组织系统,目前“华剧场”
授权范围已涵盖传统媒体、网络电视、流媒体平台及酒店、航线点播平台等;另一方面通过影视节目译制,
将海外优质内容作品引进国内,公司不仅能承揽本公司的译制工作,也可为行业其他公司提供优质的译制服
务。同时,公司通过建立全球娱乐合伙人联盟和中国电视剧出口联盟,与Netflix、迪士尼、亚马逊、爱奇
艺、芒果TV等国际国内顶级传媒集团开展深度合作,整合全球的优质内容资源,引领中国内容产业的升级。
5、科技驱动战略下的影视化专业数据和AIGC落地和应用
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影视拍摄过程中大量的沉没素材可以通过清洗、标注、加工等技术处理
形成数据集成,作为AI模型训练的优质训练语料。公司作为国内年产规模最大的影视公司,历史积累的原始
拍摄素材数量庞大,具备极佳的利用潜力。
AIGC相关技术已具有数字内容孪生能力、数字编辑能力、数字创作能力。AIGC经历多类技术路线的演化
,逐步成熟与完善,其不同模态对应着各种生成技术和应用场景,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策略及虚
拟人等的生成,其在数字创意产业发展应用中的能力显著提升,在商业应用上的潜力巨大。AIGC将成为文化
创意产业发展助推器。
公司已设立AIGC应用研究院,配置人工智能专家、AI人机共创复合型人才、影视数据专家等专职人才,
以及专用设备、专项研发和投资资金。AIGC应用研究院的设立,是公司全面推进AIGC产业布局,以AIGC技术
为核心驱动力量,在影视创意、制作、传播的全链条实现企业核心能力提升和商业模式创新,加快新技术在
行业应用落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目前,公司已形成“全员知AI、会AI、用AI”的创新氛围
,成为当前影视公司AIGC应用中的领跑者。
6、前瞻布局、多元化变现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AR/VR、虚拟数字技术等科技的发展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内容成为流量入口,并
将连接新的消费模式、消费场景,促使传统文化影视行业与其他实体产业的跨行业对接成为可能和趋势。在
此背景下,公司基于规模化的头部内容集群先天地享有了内容优势。公司一方面在科技领域前瞻性地布局了
AR/VR/MR技术领域,确保在内容生产方面的技术领先性,驱动内容形式的创新升级;另一方面广泛参与跨行
业资源整合与合作,拓展内容衍生价值和新业务模式,深入对接影视职业教育、影视新文创产业园、短视频
等多个行业和业务领域,开发整合营销、授权、电商、衍生品、艺人经纪等多元变现潜力,积极探索内容的
多元化变现,护航公司持续、健康、稳健发展。
互联网从免费互联网进入价值互联网之后,对影视内容等IP资产进行价值重估。在WEB3.0的科技浪潮下
,公司已拥有中国最大的影视原创版权库和影视素材库。公司对影视内容作品、角色、素材、场景、道具、
服装等进行数字化升级,对开发权益进行确权,完成优质内容素材数字化储备目标。数字藏品、虚拟资产(
虚拟形象、虚拟数字物品)等新业务模式对IP资产的价值重估将带来华策数字资产内在价值的提升,为未来
延伸出新的业态提前做好准备和布局。
7、控股股东在影视新文创产业园、影视职业教育领域的战略协同
公司控股股东大策投资坚定保障和互动上市公司“内容为王”核心主业,以“围绕主业抓产业、围绕产
业办教育、紧扣主业增效益、保障主业优服务”为发展定位,持续加强自身核心产业能力建设,进一步夯实
“新文创产业园区”和“影视职业教育”两大战略生态业务,与内容主业形成互动赋能、支撑发展的融合态
势。
大策投资目前已拥有7个、30多万平方米主题鲜明的新文创产业园区,包括“影视出口、国际合作、数
字贸易、科技制作、内容电商”等。投资创办了全国首家混合所有制本科二级学院——浙传华策电影学院;
投资兴办了全国首所影视艺术类技工院校——浙江华策影视技工学校。2024年1月,大策投资与桐庐县人民
政府签约“中国·桐庐富春江影文旅教融合示范区”项目,总投资60亿元,建设“一学院一基地”——万人
规模技师学院、影视科创文旅基地,打造“影文旅商教”全面融合的产业生态。控股股东的产业落子与公司
所处行业高度互补和协同,有利于巩固公司产业地位,不断提高产业护城河。
●未来展望:
(一)公司战略
公司的核心战略:内容为王、科技创新、华流出海、产业为基
(二)2025年公司经营计划
1、剧集业务:
2025年,公司将继续聚焦剧集核心业务,深耕优势赛道,同时积极探索创新题材。公司将加强与优秀导
演、编剧、演员的合作,持续提升剧集的创作水平,打造更多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商业价值的爆款内容。在内
容创作上,将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关注观众审美和情绪认知的变化,努力创作出能够触动人心、引发
共鸣的优秀作品。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制作流程,提升制作效率和质量,加强剧集的宣发和推广工作,充分利
用各种渠道和平台,扩大剧集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升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2025年华策影视将
播出多部剧集,包括《锦绣芳华》《家业》《太平年》等,展现了其在多元题材布局、内容创新和制作实力
上的强大能力。
2、战略业务:
公司短剧业务将围绕“团队、IP、国际、AI”,建立体系化的制作营销模式,复刻精品短剧方法论。20
25年,公司将积极扩充微短剧专业人才和团队,提高短剧产能;夯实内容基础、加强IP研发,发挥长剧优势
,实现长短剧联动;扩充国际短剧版权,拓展国际宣发渠道,提升短剧国际发行效率;AI赋能创作和营销,
提效降本,创新内容生产和变现模式。
为抢抓国际市场机遇,公司将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进一步赋能支持国际业务发展。2025年,公司将持
续深耕国际发行和新媒体市场,推动华语内容海外发行价格的提升,加强华语内容海外翻拍合作,进一步做
好海外新媒体运营规划,实现内容破圈、粉丝沉淀与商业变现闭环,打造影视文化领域数字化运营标杆。
算力是AI时代的新基建,也是影视科技发展和普及的重要基础。公司已于2025年1月设立了专门团队,
于2025年3月设立全资子公司开展算力业务,其中重点发展智算服务。公司将广泛链接产业链上下游,与各
相关方建立密切联系和合作,联合拓展业务资源,并进一步补充、完善专业人才团队,加速智算算力服务签
约。
3、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利用大数据、人工
智能等新技术,赋能内容创作、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