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36 信维通信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射频元器件,主要包括:天线、无线充电模组、EMI\EMC器件、射频连接器、音/射频模组、射频材料、射
频前端器件等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零、部件(产品) 37.03亿 100.00 6.89亿 100.00 18.61
─────────────────────────────────────────────────
境外(外币结算类,含保税区)(地区) 23.97亿 64.74 4.67亿 67.74 19.47
境内(人民币结算)(地区) 13.06亿 35.26 2.22亿 32.26 17.03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零、部件(行业) 87.44亿 100.00 18.20亿 100.00 20.82
─────────────────────────────────────────────────
射频零、部件(产品) 87.44亿 100.00 18.20亿 100.00 20.82
─────────────────────────────────────────────────
境外(外币结算类,含保税区)(地区) 64.02亿 73.22 14.22亿 78.12 22.21
境内(人民币结算)(地区) 23.42亿 26.78 3.98亿 21.88 17.01
─────────────────────────────────────────────────
直销(销售模式) 87.02亿 99.53 18.37亿 100.90 21.11
经销(销售模式) 4124.95万 0.47 -1640.60万 -0.90 -39.7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零、部件(产品) 37.46亿 100.00 7.01亿 100.00 18.71
─────────────────────────────────────────────────
境外(外币结算类,含保税区)(地区) 26.47亿 70.66 5.00亿 71.33 18.89
境内(人民币结算)(地区) 10.99亿 29.34 2.01亿 28.67 18.2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射频零、部件(行业) 75.48亿 100.00 16.66亿 100.00 22.07
─────────────────────────────────────────────────
射频零、部件(产品) 75.48亿 100.00 16.66亿 100.00 22.07
─────────────────────────────────────────────────
境外(外币结算类,含保税区)(地区) 61.39亿 81.33 13.98亿 83.94 22.78
境内(人民币结算)(地区) 14.09亿 18.67 2.67亿 16.06 18.98
─────────────────────────────────────────────────
直销(销售模式) 74.86亿 99.18 16.99亿 102.03 22.70
经销(销售模式) 6200.16万 0.82 -3378.23万 -2.03 -54.4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4.4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1.5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165724.12│ 19.21│
│客户B │ 130640.37│ 15.15│
│客户C │ 54963.78│ 6.37│
│客户D │ 48353.40│ 5.61│
│客户E │ 44747.73│ 5.19│
│合计 │ 444429.39│ 51.5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9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0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19736.44│ 4.23│
│供应商B │ 18418.63│ 3.95│
│供应商C │ 17963.98│ 3.85│
│供应商D │ 11802.71│ 2.53│
│供应商E │ 11765.31│ 2.52│
│合计 │ 79687.06│ 17.0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天线及模组、无线充电模组及相关产品、EMI\EMC器件、高精密连接器、声学器件、
汽车互联产品、被动元件等,客户涵盖全球知名科技企业,应用领域包括消费电子、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
车、物联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是公司目前主要的下游应用市场,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物联网/智
能家居是公司新兴的重要下游应用市场,均存在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为公司的成长提供较大增长空间。此外
,公司密切关注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孵化新技术及产品,在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低空飞行、人形机器人等
前沿应用领域探索更多成长机会。
报告期内,面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持续实施对重要战略产品线的投入及海外基地的布局,不断
汰换毛利率较低的产品,同时加大新产品的营收比重,虽然短期内第一季度业绩有阶段性的影响,但第二季
度开始公司经营已逐步改善。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0,308.0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5%;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83.2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18%。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
实现营业收入196,018.85万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82%;单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34.02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5.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44.25万元,较上
年同期增长84.28%。
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环境的挑战与机遇,公司在保持原有业务韧性的同时,始终坚持“致力于
通过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研究,创造出值得信赖的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价值”的使
命,推进四新业务(新行业、新客户、新技术、新产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业务在前期投入的基础上保持向
好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天线、无线充电、精密结构件等业务保持市场优势,其中天线业务继续保持领先;
无线充电业务受益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汽车对无线充电模块、特别是支持Qi2.x等标准的无线充
电模块的快速渗透,全球无线充电市场预计将逐步实现较快增长;精密结构件业务随着客户新机型导入及大
客户订单持续拉动,公司轻薄耐腐不锈钢电池壳等业务形成持续订单;同时,依托越南、墨西哥两大海外基
地产能+技术的协同支撑,在加速全球业务拓展的同时,进一步夯实公司可持续增长的基础。
公司在LCP模组/毫米波天线、车载雷达、UWB模组、高精密连接器、声学器件、被动元件等新业务方面
也逐步获得更多业务机会。在LCP及毫米波天线模组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LCP天线模组已服务北美大客户,
针对移动通信、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卫星通信等相关领域的客户,共同开展LCP高性能毫米波天线解决方案
的研究。UWB业务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及专利布局,可为客户提供天线+模组+开发板综合解决方
案,已成功应用于智能汽车钥匙、智能门锁、智能医疗设备、智能交通设备、教育机器人、智能安防、智能
音响等物联网及智能家居产品,公司持续拓展智能汽车、物联网、人形机器人等应用场景。在高精密连接器
方面,公司依托自身射频技术、磁性材料等优势,重点发展高速连接器、BTB连接器等高端细分领域,除消
费电子市场外,公司已为商业卫星通信和智能汽车领域客户提供高频高速连接器产品。被动元件业务方面,
公司成功研发的多款高端MLCC产品均已通过大客户测试,正逐步量产,并在材料、配方、先进工艺和关键设
备等方面获得专利60余项;随着智能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的发展,高容、宽温等高端MLCC产品需求明
显增长,公司正逐步形成高端MLCC产品系列化布局。
除消费电子外,公司在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等应用领域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商业卫星通信领域保持
与现有客户的良好合作,新增北美客户预计2025年下半年实现批量供货,同时在国内市场积极拓展新势力商
业卫星通信客户,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受益于全球商业卫星通信连接需求的增加、低轨卫星星座的快速部署
以及技术的持续创新,商业卫星通信领域预计迎来新一轮的增长期。
智能汽车是公司另一重要下游应用领域,是公司产品应用的重要战略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
化与国内外主流主机厂及Tier1供应商的合作,成功新增多项核心供应商资质,并获得多个量产供货定点项
目。公司积极拓展自有技术产品在该领域的应用突破,加大对客户及产品的拓展。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车载
雷达、大功率无线充电模块、USBHub及定制化线束、连接器等核心产品取得了显著进展。在竞争较为激烈的
汽车电子EMI/EMC产品类别中,公司研发的新型电磁屏蔽器件、散热器件及精密结构件也获得了客户的认可
。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布局预计将在未来2-3年为公司的成长提供有力支撑。公司正加速迈向“消费
电子+卫星通信+智能汽车+N”的多业务发展阶段。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以及对以技术驱动为导向战略目标的坚守,为吸收全球技术人才优势并应对多
变的国际贸易局势,公司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目前,公司已在全球拥有26家子公司、11个研发中心和5个
主要生产基地,业务覆盖8个国家18个地区。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码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越南、墨西
哥产能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完善国际化合作网络。同时,公司深圳新总部基地正在加速建设,以强化深圳
技术研发+智能制造的核心作用。
在AI技术变革浪潮下,公司重视研发投入,积极把握5G-A/6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趋势,
将技术驱动融合在产品服务中,保持技术创新活力:
(1)基础材料:持续夯实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散热材料等核心材料平台,加强技术投入
。在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司开发的LCP薄膜、LCP柔性覆铜板、MPI柔性覆铜板等产品已在国内外客户RF传输
线、毫米波传输线、UWB天线等领域应用量产,公司可为客户提供从薄膜材料到模组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在
高频高速方案中有着广泛应用;LCP薄膜作为公司自主开发的核心材料之一,具有耐高温、高频低损耗等优
点,在5G通信领域产品中已有大量使用,同时公司开展6G前沿技术及先进材料研发,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在
磁性材料上,公司开发的高频高功率低损耗磁性材料是下一代无线充电核心技术,已应用于国内外客户移动
终端发射端;另外,磁性材料还可帮助公司提升天线、射频模组等多类产品的竞争力。在陶瓷材料上,公司
具备陶瓷材料和基础配方研发能力,支撑高端MLCC产品竞争力;公司研究的高容、宽温陶瓷材料在通信、AI
领域应用良好;公司通过对陶瓷材料应用的深入研究,可以进一步提升天线、阻容元件等产品性能,为客户
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通信解决方案。在散热材料领域,公司已为北美客户提供芯片封装散热及其他模组散热
器件。
(2)基础技术:随着5G-A/6G技术的不断发展,天线模组需要能够支持更高、更宽的频带范围;而终端设
备的不断小型化和轻薄化,对天线模组的尺寸、集成度、材料及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依托中央研究
院为核心的全球11个研发中心,积极开发柔性可重构天线、卫星通信相控阵天线、毫米波雷达缝隙波导天线
、高频封装天线、光学透明天线、UWB天线模组等;在无线充电领域,储备NFC无线充电、Qi2.0/Ki、高自由
度充电技术;在高速连接器领域,研发满足高频高速需求的轻量化、高频低损耗介电材料。
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把握产业创新机会,坚持对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投入,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
力、加强运营能力,努力成为“产品领先+卓越运营”的技术驱动型企业。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秉持
该战略目标,坚守使命,坚持战略聚焦,坚定主航道方向,集中优势资源打造战略产品,并加速推动商业卫
星通信、智能汽车等新兴业务的逐步放量。同时在内部管理上,公司将继续强化预算管理、风险控制,不断
探索更好的管理机制,完善管理措施,优化经营指标,履行ESG社会责任,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
全年经营目标,为全体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始终坚守使命,践行公司核心价值观,通过多年与客户建立的良好合作关系以及持续的新业务拓展
,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核心技术能力,延伸业务类型,挖掘业务机会,
拓宽材料技术能力的护城河,提升整体竞争力。
公司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持续创新的技术研发能力、达到产品领先
为了更好地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满足客户的产品需求,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坚持对基础材
料、基础技术的投入,倡导技术创新,坚持以技术驱动企业发展。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申请专利4782
项。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信维通信(江苏)有限公司的高传输性能射频连接器专利荣获第七届常州市
专利奖优秀奖。公司持续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坚持较高的研发投入,不断深化“材
料->零部件->模组”的一站式研发创新能力,为客户提供专业、高品质、多样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已在中国深圳、北京、上海、常州、绵阳、美国圣地亚哥、日本新横滨/筑波/大阪、韩国水原/平
泽、瑞士贝特拉赫、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设立多个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引入全球高端技术人才,打造以基础
材料和基础技术为核心、以中央研究院为主体的全球化综合性研发体系,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
所、企业开展长期、深入、紧密的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及知识体
系,形成综合性技术优势,为公司未来快速成长奠定基础。
公司高度重视基础材料和基础技术研发,通过对高分子材料、磁性材料、陶瓷材料、散热材料等核心材
料领域持续进行高强度研究投入,提升了以5G-A/6G天线、无线充电模组及相关产品、高性能精密连接器、
被动元件、UWB模组等的产品竞争力,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与解决方案
,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保持公司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
2、全球大客户的认可
在高度关注且充分理解客户真正需求的基础上,公司已经搭建了优质的全球大客户平台,并持续与客户
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客户满意落到实处。凭借稳定的品质、及时的交付、有竞争力的产品,获得了客户
的高度认可。凭借着基础材料、基础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技术能力受到客户的重视,公司定期与全球大客
户展开技术交流,增加了大客户的黏性与新技术的洞察力。
3、卓越的运营管理能力
公司近几年不断深化精益管理,通过自主研发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全自动或半自动柔性制造能力再上
新台阶,不断革新传统制造工艺,做好成本管控。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和
技术工艺创新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
,从而保证了公司产品的品质、产能的高效利用、客户的满意。公司始终不断优化自身的运营管理能力,使
得卓越运营成为公司提升竞争力的保障。近几年,公司通过智能工厂建设,实现工厂全面数据化管理,优化
了生产运营管理效率,并满足了不断增长的定制化客户需求。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信维通信(江苏)
有限公司取得了“2023年常州市智能工厂”的荣誉,标志着公司产线智能化改造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数字化
转型逐见成效,成功打造了区域内智能制造的标杆工厂。此外,公司凭借高效的资源能源管理能力以及生产
运营的优化,成功入选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深圳市绿色工厂名单,成为“第一批深圳市级绿色工
厂”,体现了公司在环保减排、技术创新应用、员工协同以及品牌塑造等多维度的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
4、不断完善与加强的公司领导力
公司在三年滚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各事业部的战略发展规划及预算管理,不断根据市场及客
户的变化作出调整与应对措施;在组织建设方面,通过对事业部制的深化与改革,构建了更为完善的组织架
构,加强公司在财务、人事、风险管控、信息共享等方面的管控,在确保对整体运营风险管控的同时,做到
事业部运营的灵活性、内部决策的高效性,并做到上下同欲,以适应公司快速发展的组织需要。
此外,公司大力提拔年轻干部,引进相应的技术及管理人才,人才结构得到了优化,通过企业文化、领
导力、战略经营等多方面的培训班、训练营等方式,帮助核心骨干团队实现了快速成长;经过对EMT集体领
导、集体决策制度的持续完善,决策机制不断优化,战略能见度以及接班人梯队的培养都实现了明显提升,
更好地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商业环境和内部管理挑战;长期坚持信维合伙人文化的理念,继续完善绩效考核
评价体系及股权激励等长效激励机制,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团队,引领公司实现稳步发展。
5、全球顶尖产业协会成员,领先的产业实现能力
公司目前已加入国际无线产业联盟(IWPC),同时还是全球最具权威的无线通信产业和移动生态系统协会
(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CTIA)、欧洲3D-MID协会、无线充电联盟(WPC)、中国通信学会(CIC)、
FiRa联盟、汽车数字连接协会(CarConnectivityConsortium)等多个行业协会的重要成员。公司凭借专业的
射频技术,通过与业内一流企业的持续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方法标准等,积极开展通信技术前沿研究与产业
化应用,推动自主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公司拥有广东省LCP5G射频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深圳市5G毫米波天线技术工程实验室,测试能力
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