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电环保(300172)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172 中电环保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环保、电力、化工、水处理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及销售;自动控制、计算机软件、仪器仪 表的研发、设计、系统集成及销售;工程总承包、施工、安装、调试、技术服务及设备运营;市政公用工 程;机电设备安装;高科技产业投资。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水处理(产品) 1.57亿 49.79 4752.70万 51.76 30.28 城镇水环境治理(产品) 6899.44万 21.88 2328.19万 25.36 33.74 污泥耦合处理(产品) 5603.28万 17.77 922.26万 10.04 16.46 烟气治理(产品) 2488.23万 7.89 726.94万 7.92 29.22 其他业务(产品) 839.57万 2.66 451.89万 4.92 53.82 ───────────────────────────────────────────────── 国内(地区) 3.15亿 99.79 9148.33万 99.63 29.08 国外(地区) 65.41万 0.21 33.65万 0.37 51.44 ───────────────────────────────────────────────── 水环境治理(业务) 2.26亿 71.67 7080.89万 77.12 31.34 污泥耦合处理(业务) 5603.28万 17.77 922.26万 10.04 16.46 烟气治理(业务) 2488.23万 7.89 726.94万 7.92 29.22 其他业务(业务) 839.57万 2.66 451.89万 4.92 53.8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水环境治理(行业) 5.85亿 69.89 1.80亿 79.80 30.77 污泥耦合处理(行业) 1.62亿 19.40 1913.15万 8.48 11.78 烟气治理(行业) 7044.75万 8.41 1742.12万 7.72 24.73 其他业务(行业) 1917.61万 2.29 901.42万 4.00 47.01 ───────────────────────────────────────────────── 工业水处理(产品) 3.77亿 45.01 1.04亿 46.30 27.72 城镇水环境治理(产品) 2.08亿 24.88 7560.91万 33.51 36.29 污泥耦合处理(产品) 1.62亿 19.40 1913.15万 8.48 11.78 烟气治理(产品) 7044.75万 8.41 1742.12万 7.72 24.73 其他业务(产品) 1917.61万 2.29 901.42万 4.00 47.01 ───────────────────────────────────────────────── 国内(地区) 7.96亿 95.13 2.11亿 93.59 26.51 国外(地区) 4081.74万 4.87 1446.79万 6.41 35.4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水处理(产品) 1.24亿 34.99 3627.49万 35.45 29.36 城镇水环境治理(产品) 1.18亿 33.48 4662.14万 45.56 39.44 污泥耦合处理(产品) 7690.03万 21.78 1051.79万 10.28 13.68 烟气治理(产品) 2548.30万 7.22 593.41万 5.80 23.29 其他业务(产品) 892.74万 2.53 298.28万 2.91 33.41 ───────────────────────────────────────────────── 国内(地区) 3.31亿 93.69 9606.83万 93.88 29.04 国外(地区) 2226.96万 6.31 626.27万 6.12 28.12 ───────────────────────────────────────────────── 水环境治理(业务) 2.42亿 68.47 8289.63万 81.01 34.29 污泥耦合处理(业务) 7690.03万 21.78 1051.79万 10.28 13.68 烟气治理(业务) 2548.30万 7.22 593.41万 5.80 23.29 其他业务(业务) 892.74万 2.53 298.28万 2.91 33.41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水处理(行业) 8.20亿 81.54 2.29亿 93.03 27.90 固废处理(行业) 1.33亿 13.23 310.19万 1.26 2.33 烟气治理(行业) 3858.07万 3.84 801.77万 3.26 20.78 其他业务(行业) 1404.04万 1.40 603.11万 2.45 42.95 ───────────────────────────────────────────────── 工业水处理(产品) 5.32亿 52.90 1.35亿 54.98 25.42 城镇水环境治理(产品) 2.88亿 28.63 9360.15万 38.05 32.50 污泥耦合处理(产品) 1.33亿 13.23 310.19万 1.26 2.33 工业烟气治理(产品) 3858.07万 3.84 801.77万 3.26 20.78 其他业务(产品) 1404.04万 1.40 603.11万 2.45 42.95 ───────────────────────────────────────────────── 国内(地区) 9.92亿 98.64 2.42亿 98.49 24.42 国外(地区) 1369.57万 1.36 371.11万 1.51 27.1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7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32.6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9391.89│ 11.22│ │第二名 │ 6052.27│ 7.23│ │第三名 │ 4815.56│ 5.75│ │第四名 │ 3589.85│ 4.29│ │第五名 │ 3504.42│ 4.19│ │合计 │ 27354.00│ 32.6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1.1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011.49│ 5.36│ │第二名 │ 2848.90│ 5.07│ │第三名 │ 2509.20│ 4.46│ │第四名 │ 2146.52│ 3.82│ │第五名 │ 1388.90│ 2.47│ │合计 │ 11905.02│ 21.1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中电环保是生态环境治理服务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营 :水务、固危废、烟气治理,包括:工业水处理、城镇污水及水环境治理;固废危废、污泥耦合、土壤修复 及餐厨垃圾处理;烟气及VOCs治理;高端装备及智慧环保等。为工业(电力、石化、冶金、新能源、煤矿、 建材等)和城镇环保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包括:研发设计、核心设备制造、装备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设 施运维和项目投资等。 公司经多年创新发展,形成了“一体两翼”发展格局,一体:水、固、气产业;左翼:发挥创新平台及 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功能,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等;右翼:加速资本运营,发挥 扬子江环境集团、扬子江环境研究院、创新中心等平台载体作用,联合产业基金,进行产业投资和资本运营 ;以EP、EPC、BOT、EPCO、设施运维及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智慧环保等商业模式,打造了智慧环保系统集成 、环保设施运维、创新平台运营三大业态;特色业务包括:废水处理零排放及纳滤膜分离、全膜法水处理、 分布式智慧水体/水质净化、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客户覆盖大工业与市政领域。 公司资质齐全,包括:环境工程设计甲级、环境设施运营甲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 施工总承包、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压力容器及ASME设计制造等。凭借领先的 技术、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和敬业协作的精英团队,完成了众多大型优质工程,并获得国家循环利用重点工 程、国家环保实用技术示范工程、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工程等称号,客户遍布全国,并拓展至亚洲、欧 洲、非洲、美洲,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树立了优良的品牌形象。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其用途 1、水务业务 公司旗下中电环保水务产业,主要从事大工业水处理和城镇污水处理及水环境治理业务: (1)大工业水处理 公司专注于为石化、核电、新能源、冶金、煤化工、煤矿、火电等国家重点工业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水处 理系统解决方案,覆盖从原水、脱盐水及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到零排放的全过程业务,综合服务能力突出 ,包括: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再生水利用、零排放,原水、脱盐水、海水淡化、凝结水精处理、循环水 、盐湖提锂等系统工程,主要业务模式为EPC、EP、EPCO。 废水处理零排放及纳滤膜分离特色业务:公司通过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水专项,成功研发并拥有自主 知识产权的废水“零排放”创新技术和集成系统,入选《国家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征集》,结合纳滤 膜分离技术,通过废水源头分质、末端减排,有效实现中水回用、废水达标排放、资源回收,达到最终资源 化利用与“零排放”,具有“节能降耗、低污染、智能化”等优势,已在电力、石化、冶金、煤化工、新能 源、精密制造等工业领域成功推广。 全膜法水处理特色业务: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全膜法工艺及系统设备,有效分离及浓缩水中悬浮物、有 机物、盐类等污染物,具有“高效去污、绿色脱盐、废水减排、节能降耗”等优点,出水品质可以达到工业 高纯水标准,已在石化、冶金、煤化工、火电、新能源、电子等工业水处理领域广泛推广应用,市场占有率 位于全国前列。 (2)城镇水环境治理 为客户提供城镇及工业园区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饮用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业务,主要业务模式为 EPC、EPCO、BOT。 分布式智慧水体/水质净化特色业务:采用自主研发的CBS模块式一体化装置,主要包括“高效沉淀/气 浮+悬浮污泥床/三相增强生物反应器”等核心技术,入选《生态环境部绿色“一带一路”技术储备库》。该 技术按照“源头截污、就地净化、集散结合、净水回补”的思路,在黑臭河道、泵站前池、污水汇集区域就 近设置,具有“装备模块化,布置灵活,工期短;出水品质高、可回用;可计量;智能化运行”等特点,具 备智慧水务、系统节能、资源回用等优点,为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提供保障,有效实现了智慧节能减排 、资源循环利用、绿色低碳等双碳目标。 2、固危废及土壤修复业务 公司旗下中电环保固废产业,采用专利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污泥干化耦合处理工艺及系统设备,形成以 污泥干化耦合处理技术为核心,污染场地土壤修复、餐厨垃圾处理、油泥处理、危险废物处置、垃圾焚烧发 电、农林废弃物发电、生物质耦合发电等相互交融的发展模式,主要业务模式为EPC、EPCO、BOT。 (1)污泥干化耦合处理特色业务 为城镇和工业客户提供污泥处理系统解决方案。依托自主研发的污泥干化耦合处理核心技术产品(获评 国家“一带一路”百强环保技术、入选《国家工业和通信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项目》、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 等奖、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奖等),结合先进的系统方案及创新的商业模式,联合国央企与产泥单位, 顺应国家推行的“燃煤+生物质耦合发电,规模化协同处理固废”模式,落实国家“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 化利用”政策方案。利用电厂余热对污泥干化处理,再与电厂燃煤耦合发电,是一种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方式;有效利用燃煤电厂富余产能、低品质蒸汽、烟气治理等系统,达到节能控煤、干泥热值利用、超净排 放、粉煤灰综合利用,以及污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和规模化处置;解决了城镇污泥围城的环境污染问 题,助力建设“无废城市”,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目前公司污泥设计处理总规模近300万吨/年,污泥干化耦合焚烧,生物质能可控煤减碳,经核算,每年 可对应减排约10万吨二氧化碳,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放,为“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做出贡献 。 (2)土壤修复 为客户提供城镇及工业园区一站式、全方位的土壤修复解决方案。通过贯彻“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 法治污”理念,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等管理手段,针对不同类型土壤中的污染物,采用原/异位固化稳定 化技术、原/异位化学氧化还原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植物修复技术、地下水抽出处理技术、地下水 修复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多相抽提技术、异位土壤洗脱技术等技术,提供工业污染场地、耕地污染场地、矿 山污染场地等土壤修复服务,将地块污染物移除、削减、修复使其土质要求达到再使用的要求,切实解决工 业废物、生活垃圾、农业药剂等引发的土壤污染问题,实现土壤资源循环再利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 居环境安全。 (3)餐厨垃圾处理: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后,进行三相分离,其中分拣出的粗固渣外运焚烧,油脂外 售,液相和分离出的有机质固相混合后进入厌氧发酵系统生产沼气,沼气处理后进行利用,沼渣沼液经固液 分离后,固渣外运焚烧,沼液进入渗滤液处理站,处理达标排放,实现资源化利用。 (4)危险废物处置:通过稳定固化法、化学法等预处理方法,对危险废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改性 ,达到无害化程度后通过锅炉、水泥窑或专用焚烧炉安全焚烧、卫生填埋等实现安全处置。 (5)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含油污泥首先进行筛选调质,调质产生的油泥进入加热罐进行加热,经过三 相分离机分离,水、油分别回收处置。分离的固体与筛选产生的固体一起进入固体分配装置,再经预处理后 进入浮选系统,浮选产生的固体进入热分离单元,产生的固渣综合处理,产生的液体(油和水)回流至回收 装置。 3、烟气治理业务 公司旗下的中电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大气污染防治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火电、石化、冶 金、焦化、建材等客户提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等超低排放、余热利用及VOCs治理等综合服务,主要业务 模式为EP、EPC、BOT。 公司自主研发的烟气治理一体化核心技术,包括:CCFB半干法脱硫(具有核心技术与业绩优势)、石灰 石石膏法和氨法脱硫、SCR、SNCR及尘硝一体化、布袋和湿式静电除尘等超低排放综合治理技术等。最新研 发的定连排余热回收技术能够实现定连排热量全回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冷却塔节水装置能够显著提高 冷却塔收水效率,对中国西北等缺水地区显得尤为有意义;CEEP-HLDI钙基干式脱硫适用于焦炉、工业窑炉 、生物质锅炉等烟气脱硫,具有脱硫效率高、系统简单、脱硫灰可综合利用的特点;HTR-3SO脱硝技术适用 于工业窑炉(玻纤窑炉、沸腾炉等)、燃气锅炉等烟气脱硝,具有脱硝效率高、系统简单、投资运行成本低 的特点。 公司核心技术注重降耗减排及资源回收利用,以山西焦化脱硫脱硝项目为例,单个项目每年可以减少二 氧化碳排放 1.4万吨,在大气治理这个主战场上,参与碳达峰、碳中和计划。 4、数字环保、智慧环保 公司旗下的中电智慧科技公司,是专业提供智慧环保、智慧工厂等全方位智慧产业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 技术企业,为“双软企业”、“软件骨干企业”、“AAA信用企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司贯彻 “工业互联网+”、“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等创新理念,为火电、核电、石化、冶金、市政等客户 ,提供智慧环保、智慧水务、厂网河一体化监控平台、智慧工厂、数字化工厂、智慧园区、能源管理、物联 网系统、安防系统等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智能仪表系统、自动化系统、过程分析仪表及高低压配电系统设 计与实施、PLC/SCADA系统编程调试、报警系统集成、智能视频监控、智能监盘、智慧运营、工业物联网平 台部署等。 面对智慧环保发展的机遇,公司利用自身优势,整合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自动化等数 字科技,应用“工业互联网+环保”模式,打造集信息收集、传输、反馈、监控、预警、运营、管理为一体 的智慧环保一体化平台,实现对工程建设、项目运营、工业生产等全周期、全系统的监控管理,具备“自动 化、可视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特点,实现精细化管理、实时把控能耗,降本增效、高效节能、绿色安全 ,发挥数字生产要素的效能。 5、产业创新平台 发挥上市公司综合优势,联合“政产学研金才”资源,按照“一体两翼”模式,加强特色业务,打造环 保产业创新平台,实现平台收益。平台采用股权合作、投资并购、平台孵化等措施,通过人才团队与技术引 进,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环保产业转化,整合产业链,形成产业集聚。 平台包括“3337”内容:三区(国家级环保服务业集聚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生态环境产业创新 集聚区,定位环保高端服务,突出科技创新,提供环境治理第三方服务);三联盟(国家级环保产业技术创 新联盟,定位科技成果产业化,突出产业创新);三载体(研发载体-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产业载 体-扬子江环境集团、人才双创载体-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暨创新公司)以及七大特色功能(成果转化、产 业孵化加速、智慧环保、产业基金、展示推广交易、高端装备集成及综合服务等)。 成果转化方面:采用自主研发、创新联合体及产学研合作模式,以嫁接高校、院所科技研发优势资源,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成果产业化进程,提高公司技术开发与转化能力,促进技术创新;同时,申请并获 得政府专项补助的支持。产业孵化方面:平台作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省级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采用 股权合作、平台服务和产业孵化等多种形式,发挥“平台孵化器”功能,包括: 通过股权合作方式,平台已孵化了:扬子江生态环境产业研究院,“平台型新型研发机构”,系联合东 南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人才团队、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创建,通过市级新研机构备案,以市场需求导 向研发,发挥平台的“造血功能”,针对核心技术攻关,设立专项课题和经费,与科研院校进行“课题分包 ”,有效解决科技应用“最后一公里”,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南京环保产业创新中心暨创新公司,“平台型 人才公司”,系联合南京大学及其人才团队、江宁开发区管委会等创建,形成“平台投人才、人才助人才、 成果市场化”创新机制;扬子江环境集团,“平台型产业载体”,系联合市、区两级国资平台,采用混合所 有制形式,致力于扬子江流域水、土环境治理,助力长江大保护。 通过平台服务和产业孵化方式,平台已集聚多个高端人才团队,引进和孵化企业50余家,拥有专利、专 有技术和软件著作权等五百余项,为政府引进人才、孵化企业、吸收就业提供服务,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平台孵化的国科环境集团、国科环保研究院等企业,与公司形成业务互补,助力产业链延伸及项目承 接,并创造房租收入。公司加大平台物理空间建设,投资建设的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一期),支撑平 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产业孵化加速。 6、公司宗旨及综合优势 公司秉承“改善环境、创新务实、合作共赢”的宗旨,奉行“诚信、创新、卓越”的经营理念,坚持“ 人才引领、敬业精业、价值共享”的人才观和“做强主业、做优平台”的发展思路,发挥“系统解决方案、 精英团队与核心技术、品牌业绩、创新平台与产业资本”等优势,形成了“一个平台、两类客户、三项主业 、四大特色、五点优势”的发展格局。未来,公司将继续发挥细分市场龙头优势,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改善 环境为己任,为工业企业、政府提供生态环境治理及资源化循环经济服务,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回报,为 人才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建设“天蓝、水清、地净”的生态环境,缔造驰名中外 的百年中电。 (二)上半年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行业市场竞争激烈,整体经营环境承压。为此,公司发挥核心技术优势,强化项目全周 期精细管理,加大项目应收款催收力度;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全面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实行降本增效、 开源节流,降低各项费用支出,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527.45万元,较去年同 期下降10.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3.6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7%。报告期主要经营 情况回顾如下: 1、巩固优势市场,突破细分领域,全力承接合同订单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于核心业务能力,深耕技术与服务优势,积极拓展市场边界,优化业务布局。凭借 技术实力与优质服务,公司在环保细分领域中稳步提升市场份额,提升综合竞争力,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 定了坚实基础。 (1)水务产业:紧抓电力基建浪潮,夯实火电核电市场优势地位,拓展非电市场 公司紧抓火电基建新浪潮,承接江苏常熟发电锅炉补给水处理一体化改造EPC总承包工程、华能德州电 厂循环排污水及锅炉补给水、国家电投分宜发电厂锅炉补给水和凝结水精处理、中煤六安电厂循环水排污水 处理系统;持续拓展非电水处理,承接中石油独山子石化除盐水站预处理和膜处理、宁波石化锅炉补给水和 原水预处理、荣信化工中水及脱盐水、新疆天池能源浓盐水分盐及蒸发结晶等水处理项目。 公司在城镇及工业园区废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城市分质供水、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业务领域,全力拓展 市场边界,优化业务布局。承接了湖北文投随县石材产业园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市 政水环境治理业务规模。 (2)固危废产业:稳定污泥耦合处理项目,持续拓展客户应用领域 公司在固危废处理领域持续发力,既聚焦在运项目,积极开拓新增污泥处理合同,又着眼于工业客户, 大力拓展固废EPC业务,承接了南京葛塘污泥处置服务、泰州市第一城南污水厂污泥焚烧处置等项目。 (3)烟气治理产业:加速技术转型,推进非电市场突破 公司在烟气治理市场积极布局,推进业务新领域拓展,承接了江苏瑞祥化工锅炉定连排能量回收、可克 达拉2x350MW静电除尘部分设备供货、吉林燃料乙醇3x220t/h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兰州新区2x350MW脱硝工艺 设备供货等烟气治理项目,新技术的推广稳步推进,进一步巩固了在传统电力行业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新承接合同额3.99亿元,其中:水处理2.94亿元,烟气治理1.05亿元;截至报告期末, 公司尚未确认收入的在手合同金额合计为32.91亿元,其中:水处理21.73亿元(含预估运营合同额8.88亿元 )、固废处理8.78亿元(为预估运营合同额)、烟气治理2.40亿元。 2、加强项目全面管理,确保顺利实施,强化运营“提量、降本、增效” 公司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核心,全面强化项目管理,保障项目顺利实施与平稳移交。针对项目执行难点 ,明确责任到人;基于合同制定科学方案,并结合实际进展动态调整优化;细化分工,强化绩效管理与顾客 满意度导向,加强统筹协调,确保项目按期优质完成。 水务业务:在大工业水处理项目实施方面,中粮除盐水改造EPC项目、吉林石化脱盐水、榆林小保当矿 井水深度处理项目、华夏补给水、肇庆鼎湖零排放项目等完成项目竣工验收;茂名脱盐水、黄陵补给水、联 盛补给水、碳鑫脱盐水、洋口港原水等完成项目质保验收。城镇水环境治理板块项目运营方面,泵站前池、 南京九龙湖及苏州盛泽镇水质净化项目,正推进服务满后部分站点续签,银川第七污水处理厂、登封旅游新 城污水厂等稳定商业运行。 固危废处理业务:公司已在南京、苏州、镇江、深圳、徐州、广东、河南等地投资建设多个污泥耦合处 理项目,设计处理规模近300万吨/年;其中,深圳、南京及徐州等项目推进提量、复产,苏州、镇江及河南 等项目的系统稳定性和设备可靠性持续提高。 烟气治理业务:新疆天运半干法脱硫、山焦备机、蚌埠台嘉、吉林燃料乙醇超低排放改造、德方纳米辊 道窑烟气治理、兰州新区脱硝设备供货、连云港石化脱硝供货等项目顺利实施。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项目管理,涵盖项目设计、采购、监造、实施、运营等全流程。各部门紧密协 同,严控工期与预算,有效保障了项目成本控制与实施质量,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和平稳移交。在项目运营阶 段,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升设备效率、加强成本管控、提升污染物处理量等措施,增强项目盈利能力,为 项目的长期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致力技术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产业创新平台业务发展,2025年上半年实现平台收益168万元。这主要得益于 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集聚区(一期)作为平台服务中心、研发及成果转化中心的支撑 载体,通过优化工作环境和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成功吸引了大量专业人才团队,为水、固、气三大产业的 创新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加速了产业创新平台的整体建设的迭代升级。同时,公司通过与市、区两级 国资平台的深度合作,采用混合所有制模式,共同组建了扬子江环境集团,其凭借创新的运营模式和高效的 管理团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深化研发攻关、加速成果转化以及推 动创新产业化等举措,促进公司技术创新升级,进一步巩固核心竞争力并培育发展新动能。公司技术团队紧 密围绕市场动态与客户需求,积极开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探索,同时,发挥膜应用技术优势,进行全膜法及 纳滤膜应用的研发及跨界拓展(包括盐湖提锂等业务的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及产业化推广),已取得阶段性 成果并拓展新领域研发;荣获2024年度中环协环境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公司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省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等。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7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手专利269项、软件著作权42件,为公司的长远发展 提供新技术、新产品的强力支撑。 4、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注重人才培养与激励 公司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系统化的人才培养计划,推行“优才战略”。通过多层次、多维度 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成长支持,帮助员工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公司为优秀人 才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包括导师辅导、项目实践等,帮助优秀人才在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上发挥更大价值 。 同时优化绩效考核机制,为优秀人才创造更好的发展平台,激励员工在关键岗位和管理岗位上发挥更大 价值。此外,公司加强项目经理评级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机制。通过建立科学的评级标准,对项目经 理的项目执行能力、团队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确保项目经理具备胜任项目管理工作的 能力。同时,公司为项目经理提供了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帮助他们不断提升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提升项目执行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大力实施人才兴企战略, 不断完善人才开发与培养机制,显著提升了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三)公司所处行业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1月14日召开的全国生 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确保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2025年上半年,围绕“双碳”战略、绿色基础设施更新、废弃物 循环利用、重点行业超低排放等方向,密集出台系列政策。 1月,生态环境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聚焦引导各城市在绿色低碳、环境 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等5个方面,因地制宜开展美丽城市建设。2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 改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6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意 见》,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同时加大对生态环境领域专精特新中小企 业的支持力度;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 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银行保险机构要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 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大江大河、重要湖泊、重点海域综合治理,土壤源头污染、重金属污染防治, 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3月,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促进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提 出到2027年,先进技术装备市场占有率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基本补齐,“长板”技 术装备形成国内主导、国外走出去的优势格局;到2030年,环保技术装备产业链“短板”自主可控,长板技 术装备优势进一步扩大,环保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