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88 国投智能 更新日期:2025-08-2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和网络信息安全产品、电子数据鉴定服务和互联网数字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企业(行业) 3.09亿 55.34 1.26亿 62.32 40.86
司法机关(行业) 1.71亿 30.61 4177.79万 20.65 24.48
行政执法(行业) 6919.43万 12.41 3000.40万 14.83 43.36
其他(行业) 914.02万 1.64 446.50万 2.21 48.85
─────────────────────────────────────────────────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 2.06亿 37.02 1.22亿 60.42 59.23
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 2.00亿 35.83 3658.99万 18.08 18.31
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产品) 1.26亿 22.66 3247.52万 16.05 25.70
新网络空间安全(产品) 2504.09万 4.49 1102.05万 5.45 44.01
─────────────────────────────────────────────────
华东及华南(地区) 3.02亿 54.21 1.39亿 68.72 46.01
西南及西北(地区) 1.21亿 21.76 3245.24万 16.04 26.75
东北及华北(地区) 1.09亿 19.47 2273.72万 11.24 20.94
华中及其他(地区) 2544.69万 4.56 809.60万 4.00 31.82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企业(行业) 7.37亿 41.64 4.23亿 58.87 57.36
司法机关(行业) 7.22亿 40.83 1.78亿 24.84 24.69
行政执法(行业) 2.41亿 13.62 8526.87万 11.88 35.39
其他(行业) 6910.68万 3.91 3166.82万 4.41 45.83
─────────────────────────────────────────────────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 7.11亿 40.21 4.24亿 59.11 59.65
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 6.72亿 38.00 1.45亿 20.13 21.50
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产品) 2.78亿 15.74 8605.41万 11.99 30.90
新网络空间安全(产品) 1.07亿 6.04 6293.00万 8.77 58.87
─────────────────────────────────────────────────
华东及华南(地区) 8.16亿 46.10 4.05亿 56.40 49.64
东北及华北(地区) 5.31亿 30.03 1.75亿 24.42 32.99
西南及西北(地区) 3.43亿 19.39 1.13亿 15.68 32.81
华中及其他(地区) 7919.22万 4.48 2516.62万 3.51 31.78
─────────────────────────────────────────────────
直销(销售模式) 13.98亿 79.02 --- --- ---
代理(销售模式) 3.71亿 20.98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司法机关(行业) 2.23亿 40.66 7410.56万 30.95 33.22
企业(行业) 1.90亿 34.70 9872.34万 41.23 51.86
行政执法(行业) 1.17亿 21.24 5584.65万 23.32 47.91
其他(行业) 1863.37万 3.40 1079.64万 4.51 57.94
─────────────────────────────────────────────────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 2.33亿 42.54 1.52亿 63.32 64.97
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 2.04亿 37.22 4553.87万 19.02 22.30
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产品) 6770.23万 12.34 1960.47万 8.19 28.96
新网络空间安全(产品) 4337.12万 7.91 2269.22万 9.48 52.32
─────────────────────────────────────────────────
华东及华南(地区) 2.41亿 44.02 1.38亿 57.74 57.26
东北及华北(地区) 1.86亿 33.93 4881.92万 20.39 26.23
西南及西北(地区) 1.02亿 18.62 4098.73万 17.12 40.13
华中及其他(地区) 1888.06万 3.44 1138.58万 4.75 60.3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司法机关(行业) 8.99亿 45.30 3.35亿 36.66 37.24
企业(行业) 7.92亿 39.94 4.54亿 49.78 57.35
行政执法(行业) 1.91亿 9.63 8178.69万 8.96 42.82
其他(行业) 1.02亿 5.12 4201.38万 4.60 41.33
─────────────────────────────────────────────────
公共安全大数据(产品) 8.77亿 44.19 2.93亿 32.08 33.41
电子数据取证(产品) 7.61亿 38.35 4.44亿 48.63 58.36
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产品) 2.12亿 10.71 1.01亿 11.02 47.34
新网络空间安全(产品) 1.34亿 6.75 7551.19万 8.27 56.41
─────────────────────────────────────────────────
华东及华南(地区) 10.41亿 52.49 5.47亿 59.92 52.54
西南及西北(地区) 3.89亿 19.61 1.59亿 17.43 40.92
东北及华北(地区) 3.08亿 15.54 1.36亿 14.92 44.16
华中及其他(地区) 2.45亿 12.36 7055.83万 7.73 28.77
─────────────────────────────────────────────────
直销(销售模式) 15.97亿 80.52 --- --- ---
代理(销售模式) 3.86亿 19.48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6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7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国投集团) │ 10801.80│ 6.11│
│第二名 │ 9937.88│ 5.62│
│第三名 │ 5886.88│ 3.33│
│第四名 │ 5324.69│ 3.01│
│第五名 │ 4716.58│ 2.67│
│合计 │ 36667.83│ 20.7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0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2.4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891.45│ 3.44│
│第二名 │ 2632.30│ 3.13│
│第三名 │ 2037.86│ 2.43│
│第四名 │ 1489.38│ 1.77│
│第五名 │ 1439.82│ 1.71│
│合计 │ 10490.80│ 12.4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现状及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及优势数字经济正经历从“工具革新”到“范式重构”的跨越。在
全球范围内,数字经济是各国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各国纷纷加大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战略布局和投入,以争夺
全球数字经济市场和全球数字经济治理的话语权。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一带
一路”战略下数字经济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突破60万亿
元,占GDP比重超42.8%,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其中,数字产业化规模达10.09万亿元,产
业数字化规模达43.84万亿元,两者占比分别为18.7%和81.3%,形成“以实体融合为主、技术驱动为辅”的
双向增长格局。
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
如果把数字经济比作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软件与信息服务产业就是驱动这列火车的“数字引擎”。根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规模以上企
业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4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这一数字背后,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的
深度融合,推动软件从工具提供者向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演进。在细分市场中,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65%,
成为最大细分市场。工业互联网软件市场规模占比28%,金融科技软件处理交易规模突破5万亿元,AI驱动软
件市场规模超1.2万亿元,同比增长45%。
2.当前数字经济与软件业发展的特征与趋势
一是人工智能技术正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
,正引领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当前,大型语言模型、多模态、智能体等关键技术持续突破,以
深度学习为核心的算法体系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加速演进。我国将人工智能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通
过系统性政策布局促进技术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在政策体系构建方面,我国已形成完善的治理框架:2019
年至今,相继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原则》《人工智能伦理规范》等纲领性文件;2024年7月,四部委
联合发布《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明确提出到2026年制定50项以上新标
准,打造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安全治理方面,我国建立了多层次监管体系,2020年以来密集实
施《算法综合治理指导意见》《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法规,从技术标准、内容管理到服务
规范形成全链条治理,为人工智能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随着大模型成为全球科技竞争新高地,人工智能
安全治理面临新挑战,需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多方协同的治理格局,推动技术创新与安全发展良性
互动,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赋能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引擎作用。
二是网络空间安全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我国网络安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
络安全法》为核心,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关键法律,
为网络空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此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网络安全审查办法》
等规范性文件陆续出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随着我国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网络空间治理也面
临新的挑战。截至2025年6月,我国5G基站总数455万个,5G用户达11.18亿户,用户普及率超79%。犯罪活动
加速向非接触式网络空间迁移,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网络犯罪成为主流,互联网成为打击犯罪的新
战场。面对此情况,安全技术随着新形势新威胁的变化适应性发展,向着动态边界、智能分析、协同联动、
安全云化趋势演进,其中零信任、云原生安全、检测与响应技术受到业界高度关注,数据安全、工业互联网
安全、零信任等已成为网络安全企业未来重点研发方向。此外,由于电信网络诈骗技术迭代升级快,需要针
对新场景加强科技治理,打通数据壁垒,通过“反诈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对涉诈网址、域名、App等违法
犯罪进行溯源治理。
三是数据要素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对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经济效率具有关键作用。建设高效的数据要素市场,有助于破除数据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数据向
关键领域高效配置,从而提升经济产出、优化产业结构并促进技术创新。我国高度重视数据要素的基础性作
用,将其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2024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数据产业
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9年,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15%,数据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等目标。文件从加强数据产业规划布局、培育多元经营主体、加快数据技术创新、提高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水
平、发展数据流通交易、强化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设立数据业务独立
经营主体,支持企业突破云边端计算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建立健全数据交易规则等。
为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联合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
年)》,聚焦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推动数据要素发挥乘数效应,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随着技
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数据要素将与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深度融合,催生新业态、新模
式,为数字经济注入更强劲的增长动能。
3.关键细分市场发展情况
(1)电子数据取证行业行业现状:电子数据取证行业快速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全球
复合增长率达12.5%。核心驱动力包括网络犯罪增加、法规趋严(如数据安全法、GDPR)及数字化转型。AI
与自动化技术成为主流,用于智能分析、移动设备取证和区块链存证,提升效率与证据可信度。云取证和Io
T取证需求增长,但面临加密技术、跨境数据调取和AI伪造数据等挑战。国内厂商与国际企业竞争激烈,聚
焦司法、金融和反诈领域。未来趋势包括AI+区块链深度融合、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及跨境协作机制完善
,推动行业向智能化、合规化方向发展。根据智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电子数据取证行业市场分
析预测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电子数据取证行业市场规模正在稳步增长,未来几年有望持续扩大。市场对
于电子数据取证的需求现出稳健的增长态势,市场空间在不断外延和持续扩大。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及优势:公司作为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的领航企业,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和持续的
创新能力,将AI与自动化技术赋能到公司全系列的取证产品和服务中,构建了覆盖全证据链的取证装备体系
和全产业链的研发制造能力。公司打造了国内最完整的国产化电子数据取证整体解决方案,并全面应用取证
操作系统“MYOS”,这给公司带来了三个方向的全新优势。1.统一的能力:计算机、手机、物联、汽车等取
证形成了大一统,而取证的结果和证据格式也有了一致的表现。取证能力的跨检材赋能,创造了1+1>2的实
战效果;2.高效的能力:无论是无线取证、报告导出等速度,均有了三倍提升,在检索速度上达到了60倍速
度;3.智能的能力:在取证的同时直接分析、打造检材的全面概览、从数据中挖掘潜在价值。以上形成了智
能化判断力的基石,为行业产品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技术创新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围绕取证3.0新模式的整体战略,通过AI赋能提升前端取证
能力,丰富取证场景,发布了11款带AI功能的新产品。开展“星火”平台和取证云平台的双网双平台建设,
打通互联网、政务网与专网的审证、调证通道;融合采集设备、双网设备和实验室设备的取证;利用公共安
全大数据、“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的赋能,实现全面的AI+智能取证。
(2)大数据行业行业现状:全球大数据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根据《“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
规划》制定的总体目标,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创
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随着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大数据技术已
广泛应用于金融、政务、医疗、零售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金融科技和智慧城市成为主要应用场景。核心
技术方面,实时数据分析、AI融合、隐私计算和云原生数据架构成为行业主流趋势,特别是联邦学习、多方
安全计算等隐私计算技术的成熟,为数据要素流通提供了合规保障。然而,行业仍面临数据安全合规成本高
、数据治理难度大、算力存储资源紧张、专业人才短缺等挑战。未来,随着数据要素市场化进程加快,边缘
计算与IoT数据的融合应用,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大数据行业将朝着更智能、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方
向发展。中国企业需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行业应用深度结合、数据要素价值释放等方面持续发力,以应对
日益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及优势:公司作为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域的领先企业,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
术,构建了覆盖数据治理、应用及安全防护的全链条业务体系,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警务、智慧安防等领
域具备完整的公共安全大数据处理能力。公司兼具数据运营方和技术提供方的双重角色,能够为数据资源持
有方及交易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
公司不断创新筑基,上半年实现技术产品多项突破。研发发布“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V5推理版,扩展
128K长上下文,构建了全新的无边界引擎推理能力,拥有丰富的公共安全领域基础知识,优化提升案件研判
、指挥调度、大模型安全、预警分析和安全解限等多项核心能力,赋能多个警务执法领域产品和项目,实战
效果明显。升级发布新一代精细化分流设备“玄武”,支持多网络制式混接,单板性能较过去提升了67%。
升级发布智能警务助手小美3.0,可实现联动多个系统线索筛查、综合多源数据案件研判、各类警务工作智
能引导、拉通全国警信无缝对接。
(3)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行业行业现状: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在政策驱
动下,数字政务建设加速推进,政务云平台和大数据中台成为建设重点,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能力显著提升
。同时,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旺盛,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深度应用,推动运营管理、生产制造、客户
服务等全链条数字化重构。行业呈现以下特征:技术层面,政务云、数据中台、低代码平台等基础设施日趋
完善,AI与大模型技术开始赋能智能审批、政策匹配等场景;应用层面,政务数字化聚焦"互联网+政务服务
"和企业服务,企业数字化则侧重降本增效和商业模式创新;市场格局方面,头部科技企业与专业服务商共
同主导,但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仍然存在。随着《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落地,行业将迎来新一
轮发展机遇,未来重点在于深化数据要素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和加强安全保障,推动数字政府与数字经济
协同发展。根据IDC发布的《中国数字政府市场预测》数据显示,预计到2028年,数字政府市场规模将达到2
00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4%,是有效推动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2028年中
国数字政府市场规模及增长率预测如图1所示。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及优势:在数字政务领域,公司依托在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域的深厚积淀,构建了覆盖
城市基座、城市大脑和城市应用的完整数字政务架构体系。凭借自主研发的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公司
打造了集数据接入、治理、分析和服务于一体的城市大脑中枢平台,在一网统管、市域社会治理、智慧应急
等领域具备从顶层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基于“天擎”和Qiko大模型平台,公司已开发出覆盖
应急管理、行政审批等场景的政务大模型应用产品矩阵。在企业数字化方面,作为国投集团数字化建设的平
台,公司依托国投集团丰富的应用场景和高价值的数据,承建了集团“五大一体化平台”等重点项目。通过
数据湖、技术中台等项目的突破性进展,公司有力支撑了集团管控数字化转型。同时,公司在新能源、电力
等行业的产业数字化项目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落地雅砻江水电、贵州新能源、华夏电力、洋浦油储等项目。
公司积极响应“AI赋能产业焕新”战略部署,全面推进“ALLinAI”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业务管
理各环节,在财务、人力、风控等领域实现智能化升级,持续强化在数字政务和企业数字化领域的领先优势
。
(4)新网络空间安全行业行业现状:随着数字化转型加速和《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
规实施,行业呈现"合规驱动"向"能力驱动"转变的特征。技术层面,零信任、隐私计算、AI安全检测等创新
技术快速落地,安全防护从边界防御转向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在数据要素市场化背景下,数据安全治理、
跨境流动安全评估等新兴需求激增。行业格局方面,传统安全厂商加速云化转型,云服务商通过原生安全能
力持续扩张,专业数据安全公司快速崛起。我国网络安全产业保持20%以上增速,在态势感知、密码技术等
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芯片、操作系统等基础领域仍存短板。随着AI大模型应用普及,深度伪造检测、
生成式AI内容鉴别等新挑战涌现。未来行业将围绕"数据要素×安全"展开深度创新,重点突破可信执行环境
、量子加密等前沿技术,构建覆盖云网端的一体化防护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安全基座。根据IDC最新
发布的《全球网络安全支出指南》数据显示,中国网络安全市场规模从2023年的121.6亿元人民币平稳增长
至2028年的202亿元人民币,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7%。
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及优势:公司实施“AllinAI”战略,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在各行业和产品线的
应用,构建公共安全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并参与多个人工智能安全相关的重大业务应用系统建设,以应对未
来网络安全威胁,确保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在打击、治理新型涉网犯罪方面,以反诈为重点,依托人
工智能大模型技术,推出反诈一体化综合应用平台产品升级版,全面提升了产品在反诈打击、防范、治理、
控制、宣防等方面智能化水平,已在贵州、天津等全国多个省市单位全面推广应用。此外,公司积极布局人
工智能安全研究,凭借公司在人工智能、公共安全大数据和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技术积淀,发布人工智能大
模型内容安全检测平台,持续升级美亚“鉴真”小程序,不断增强对深度伪造技术的检测和溯源能力。此外
,公司的子公司安胜网络推出自主研发的“星盾”多源威胁检测响应平台,深度融合大数据分析与AI技术,
实现了网络安全防御体系的智能化升级。“星盾”平台的动态免疫防护特性,不仅构建了持续进化的安全防
护体系,更为行业提供了“大监测、大预警、大响应”的网络安全运营实践范式,显著提升了企业级用户的
安全防护水平。
报告期间,公司及子公司在行业领域获得了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业内媒体等多方的认可和
各项荣誉,列举部分如下:
2025年1月,国投智能入选DBC德本咨询发布的“2024网络安全TOP50”榜单。
2025年1月,国投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内容安全检验鉴定系列产品案例,入选国内第三方研究机构嘶吼
安全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中国网络安全产业势能榜优能企业“政务行业”典型案例。
2025年1月,国投智能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上榜厦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5年度厦门市重点软件和信
息技术服务企业名单》。
2025年1月,国投智能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联合厦门工学院申报的“网络安全综合防控平台”项目,入
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4年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典型案例项目,是福建省入选的两个国家级试点示范项目
之一。
2025年3月20日至21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指导、十二家省市软件行业协会协办、十家知名媒体和技
术社区支持、葡萄城软件主办2025“赋能开发者”高峰论坛在西安圆满举办。国投智能全资子公司江苏税软
受邀参加此次论坛,并荣获数智创新奖。
2025年4月,国投智能正式获批成为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公安数字警务技术能力认证(大数据分析师)
”培训机构。
2025年4月,由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国投智能等单位共同完成的联合项目《跨域多模
态人物动态特征建模关键技术及应用》荣获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
2025年5月,国投智能选送的演讲作品《借我一双慧眼吧!》荣获第八届厦门质量品牌故事大赛二等奖
。2025年5月,国投智能及其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入围国内网络安全专业咨询机构安全牛发布的第十二版《
网络安全行业全景图》多个细分领域。
2025年5月,国投智能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荣获2025年厦门市信息中心网络安全攻防演练一等奖。2025
年5月,CCF在第二届公益日主论坛上发布第二批科普教育基地名单,国投智能入选。
2025年5月,国投智能全资子公司美亚柏科选送的“电子数据取证分析师职业教材与信创设备双轮驱动
项目”获国投集团首届集团青年创新创效大赛总决赛三等奖。
2025年5月,国投智能携控股子公司安胜网络入选嘶吼安全产业研究院正式发布的《嘶吼2025网络安全
产业图谱》多个细分领域。
2025年6月,国投智能入选国内数字化产业第三方调研与咨询机构数世咨询发布的《新质?中国数字安全
百强(2025)》综合实力百强“领军者”。
2.所处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
国家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并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政府工作报告》对数字经济的“表述”也不断
强化,释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积极政策信号。从我国数字经济领域的首部国家级专项规划《“十四五”数
字经济发展规划》发布,到《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
局规划》等相继出台,顶层设计体系逐渐完善。与此同时,国家数据局将进一步加快出台政策支持数据产业
的发展。当前,我国已基本形成完善的数字经济顶层设计与细化的地方推进举措相结合的政策体系。数字经
济政策部署已成为我国构建现代化产业、市场、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驱动力
量。
报告期内,在大数据、电子数据取证、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网络空间安全与数据安全细分行业。
(二)公司主要业务国投智能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先企业、网络空间
安全与社会治理领域国家队。公司以国投集团的战略规划为指引,以服务国家数字中国、网络强国战略为己
任,力争成为全球电子数据取证领域领航者、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域领跑者、新网络空间安全及数字政务与企
业数字化行业领域领先者,建设世界一流大数据企业。
国投智能的发展战略是持续围绕“产品装备化,大数据智能化”拓展延伸业务,形成以大数据操作系统
(QKOS)为共性技术基座,以公共安全大数据、电子数据取证为基石业务,数字政务与企业数字化、新网络
空间安全为战略业务的四大业务航道,覆盖6大产品类目,40个产品体系,130多个产品系列。致力于应用数
字化、信息化技术,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公共安全、行政执法、社会治理及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
主要服务对象为公检法司、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业务覆盖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部分“一带一路”沿
线国家。具体主营业务如图2所示。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1.电子数据取证国投智能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龙头企业,具备全证据
链取证装备体系、全产业链取证研发智能制造体系以及覆盖全行业的完整解决方案体系,电子数据取证产品
图谱如图3所示。产品涵盖数据采集、现场勘查、实验室取证分析等业务场景,持续围绕“技术、区域、行
业”三个维度,技术维度从传统取证对象往新技术方向延伸,区域维度逐渐下沉地市、区县市场,行业维度
不断拓展行政执法、政府部门及海外市场。公司深度参与电子数据取证国家级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制定,持续
深耕并引领行业从狭义取证往广义取证不断发展,在取证综合能力、系统建设、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处于行
业领先。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取证3.0新模式的整体战略,开展星火平台和取证云平台的双网双平台建设。
星火平台聚焦产品持续迭代,就取证、分析、情报等核心模块新增完善14大功能,包含第三方数据导入治理
、账号画像、主题库建设等;深度贯彻“AllinAI”战略,AI大模型赋能取证新增完善4大功能,包括AI线索
分析推荐、人像检索等。星火产品积极参与警博会、全国刑侦锋刃论坛、新型涉网犯罪论坛、取证技术沙龙
、代理商大会等,对外36场汇报交流,组织12场培训。双网试用环境覆盖31个省341位客户,私有化部署22
个省88地客户,新增6个概念验证项目,支撑12起案件实战。取证云平台V2于第一季度发布,专注于打击新
型涉网犯罪,开拓SaaS账号收费新模式。核心功能包括APP分析、虚拟币追踪、云取证(支持TG等)、网站
分析、调证、考试培训及小程序等,可为云端数据获取、涉网信息溯源、涉案资金追踪、应用生态赋能及培
训考试比武提供高效技术支撑,助力虚拟币、APP诈骗、网络赌博等案件的研判与分析。报告期内多次支撑
客户对涉虚拟币、TG云取证、APP分析相关案件进行取证及分析工作。取证伴侣-FC-3000星隼-数据智能分析
单元于第二季度发布,是一款手掌大小的单案专案分析设备,支持无缝联动AI大模型,定位为便携版星火平
台,专注于单案专案的快速部署与灵活办案。美亚“慧眼”鉴真系列产品,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为核心,
设计深度学习算法能力,是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合成音视频图像等的识别、检测和溯源的智能化产品,广泛应
用于公检法、网信、金融、营运商、媒体、手机等领域,协助客户打击各类AI犯罪,守护数字世界安全。
2.公共安全大数据
公司依托多年在大数据领域积累的实战经验和技术优势,以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为共性技术基座,
结合美亚“天擎”公共安全大模型的技术优势,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分析、服务、应用和运营管理能
力的组件化、模块化,持续深化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智慧警务大数据、智慧安防大数据领域的战略布局,
着力服务执法大数据智能化,助力打造社会治理现代化典范。公司持续参与公共安全大数据标准编制和大数
据平台总体设计与建设实施,参与全国及多省市大数据平台顶层规划及建设,为实现行业高阶数字化提供强
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深化行业知识和相关优势,积极推进大数据操作系统(QKOS)的“天基”、“天
算”、“天河”等重点产品在AI的应用场景智能化开发,全面增强国产化适配的同时,也实现自然语言转SQ
L、智能运维助手、MCP服务接口、智能体发布服务接口等全新功能体验。除了传统的公共安全、政务等领域
,Qiko系列产品也在积极服务教育、企业、医院、应急等多领域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拓展。公司持续
探索大数据产品与大模型融合,利用大模型重构接入、治理、建模的过程,提升产品智能化水平。同时,公
司将大模型技术应用在公共安全大数据领域,深挖数据价值,打造柔性的业务制作、适配能力,全面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