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190 维尔利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城市、农村及工业节能领域的环保业务,渗滤液处理、餐厨厨余垃圾处理、沼气处理、工业节能及油气回
收、村镇污水及河道治理等各项业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解决方案(行业) 19.03亿 92.92 1.66亿 81.44 8.72
生物能源(行业) 1.45亿 7.08 3781.88万 18.56 26.10
─────────────────────────────────────────────────
环保工程(产品) 6.75亿 32.95 260.61万 1.28 0.39
BOT项目运营(产品) 5.86亿 28.61 1.14亿 55.80 19.41
设备销售(产品) 4.06亿 19.85 5909.37万 29.00 14.54
运营服务(产品) 2.85亿 13.94 951.27万 4.67 3.33
其他(产品) 4918.31万 2.40 1169.56万 5.74 23.78
节能服务(产品) 4603.05万 2.25 715.70万 3.51 15.55
─────────────────────────────────────────────────
华东(地区) 8.93亿 43.63 1.00亿 49.24 11.23
华北(地区) 2.74亿 13.37 4607.46万 22.61 16.83
东北(地区) 2.63亿 12.83 -513.58万 -2.52 -1.95
西南(地区) 2.14亿 10.46 633.78万 3.11 2.96
西北(地区) 1.56亿 7.60 3648.52万 17.90 23.45
华南(地区) 1.32亿 6.46 851.99万 4.18 6.44
华中(地区) 8804.04万 4.30 901.92万 4.43 10.24
海外(地区) 2749.37万 1.34 212.84万 1.04 7.74
─────────────────────────────────────────────────
直销(销售模式) 20.48亿 100.00 2.04亿 100.00 9.95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工程(产品) 3.18亿 31.71 3809.81万 18.02 11.96
BOT运营服务(产品) 2.80亿 27.91 6736.59万 31.87 24.03
运营服务(产品) 1.94亿 19.33 3007.04万 14.23 15.49
环保设备(产品) 1.80亿 17.90 6707.28万 31.73 37.30
节能服务(产品) 2465.38万 2.45 644.32万 3.05 26.13
技术服务(产品) 410.82万 0.41 178.45万 0.84 43.44
其他(产品) 284.74万 0.28 53.39万 0.25 18.75
─────────────────────────────────────────────────
华东(地区) 4.92亿 48.96 1.30亿 61.61 26.48
东北(地区) 1.71亿 16.99 5532.35万 26.17 32.43
华北(地区) 1.42亿 14.10 9398.41万 44.46 66.35
西南(地区) 7035.31万 7.00 3796.06万 17.96 53.96
华南(地区) 6291.70万 6.26 1224.78万 5.79 19.47
华中(地区) 3893.01万 3.88 -1.32亿 -62.66 -340.22
西北(地区) 2066.47万 2.06 1213.09万 5.74 58.70
海外(地区) 747.50万 0.74 193.92万 0.92 25.9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环保行业(行业) 22.12亿 100.00 3.42亿 100.00 15.46
─────────────────────────────────────────────────
BOT项目运营(产品) 7.17亿 32.39 9526.90万 27.85 13.30
环保工程(产品) 6.24亿 28.19 8464.85万 24.75 13.57
设备销售(产品) 3.85亿 17.42 7992.25万 23.36 20.74
运营服务(产品) 3.84亿 17.36 4200.82万 12.28 10.94
其他(产品) 5478.87万 2.48 2192.96万 6.41 40.03
节能服务(产品) 4772.57万 2.16 1830.35万 5.35 38.35
─────────────────────────────────────────────────
华东(地区) 9.23亿 41.71 1.68亿 49.08 18.19
东北(地区) 4.09亿 18.47 702.05万 2.05 1.72
华北(地区) 2.35亿 10.62 3135.46万 9.17 13.34
西南(地区) 2.26亿 10.21 6043.77万 17.67 26.76
西北(地区) 1.69亿 7.65 4449.27万 13.01 26.31
华中(地区) 1.44亿 6.49 3167.82万 9.26 22.05
华南(地区) 9711.40万 4.39 -330.99万 -0.97 -3.41
海外(地区) 1028.89万 0.47 252.29万 0.74 24.52
─────────────────────────────────────────────────
直销(销售模式) 22.12亿 100.00 3.42亿 100.00 15.4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BOT运营服务(产品) 3.85亿 33.77 6282.02万 30.92 16.34
环保工程(产品) 2.82亿 24.77 4897.31万 24.11 17.36
运营服务(产品) 2.50亿 21.95 3684.47万 18.14 14.74
环保设备(产品) 1.92亿 16.88 5452.07万 26.84 28.36
其他(补充)(产品) 2988.09万 2.62 1470.02万 --- 49.2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6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46%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6099.77│ 7.86│
│第二名 │ 9340.57│ 4.56│
│第三名 │ 7726.09│ 3.77│
│第四名 │ 7597.48│ 3.71│
│第五名 │ 5247.78│ 2.56│
│合计 │ 46011.69│ 22.46│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1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6.2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3125.55│ 1.70│
│第二名 │ 2837.17│ 1.54│
│第三名 │ 2132.13│ 1.16│
│第四名 │ 1726.35│ 0.94│
│第五名 │ 1685.55│ 0.91│
│合计 │ 11506.75│ 6.2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发展整体情况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公司所处产业为节能环保,属于国家重点
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环保行业作为典型政策驱动型领域。2024年,随着《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经
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意见》等政
策文件的相继出台,环保行业发展进一步锚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主线,政策体系呈现出“顶层设计强
化、细分领域深化、市场机制优化”等特征。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4年1月11日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美
丽中国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通过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生态
产品价值实现等制度创新,推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同绿色化深度融合”。2024年7月31,中共中央、国务
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了2030年节能环保产业规模突破15万亿
元的目标,要求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健全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强化废弃物分类处置和
回收能力,提升再生利用规模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并加速环保技术与数字技术、新能源深度融合。20
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环保行业将在政策、技术、市场的多维驱动下,进一步从规模扩张转
向质量提升。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及全领域绿色低碳的转型需求为环保行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
动能,环保行业未来发展整体向好。但环保行业强政策驱动的特征也导致其市场需求受政策执行力度影响较
大。
环保行业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当前市场规模增速放缓,污染治理领域新建需求收窄,污染防治板块向
提质增效的方向转变。为顺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趋势,我国环保产业正加速转型升级,行业整体向高质量
发展轨道迈进。当前环保行业已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减污降碳转变,行业逐步构建起污染防控、资源再生、
节能降碳协同推进的全周期管理体系。
上述变化在推动行业技术革新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深度整合,企业竞争格局凸显。在此背景下
,大量央企、国企纷纷入局,通过自身雄厚的资本实力、商务资源、资源协同调配等竞争优势实现平台搭建
;而民营环保企业则向轻资产运营转变,通过核心技术、成熟的项目运营及智慧化托管等模式构建差异化竞
争力,攫取市场份额。面对当下环保行业发展的新格局与愈发激烈的行业竞争,民营环保企业应当顺应新质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突破创新,以核心技术及精细化运营为护城河,在变革中谋求新的发展。
2、公司所处细分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在围绕“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工业节能环保”两大业务板块开展经营的同时,
持续开拓能源业务板块。
(1)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板块
1.1垃圾渗滤液处理行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而垃圾分类、无废城市
等政策的逐步推行与实施,必然会带动垃圾渗滤液市场增长。“十四五”期间,政府持续加码环保政策,渗
滤液处理作为垃圾处理的关键环节,被纳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生活垃圾处理设施污染控制标准》等
政策框架。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该方案提到要加
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设备补短板、强弱项。2024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城市生活垃圾
管理办法》,办法中指出要具有完善的生活垃圾渗沥液、沼气的利用和处理技术方案,方法中也对从事城市
生活垃圾经营性处置服务的企业提出了更为完备的要求。上述政策的施行与落地,将进一步提升垃圾渗滤液
处理设施改造需求及运营服务需求。
公司从事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近二十年,是《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规范》《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
处理工程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的主编单位,拥有成熟的MBR、厌氧、超滤、纳滤、反渗透等渗滤液处理核
心技术。截止目前,公司已承接400多项渗滤液处理项目,业务模式包括EPC、BOT、委托运营等,项目合计
处理规模达180,000吨/天。经过多年的工程实践与工艺优化创新,公司在渗滤液处理业务领域具有较强的核
心竞争优势,包括成熟的技术工艺、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及客户资源、较为全面灵活的商业模式等,在业内
具备良好的市场口碑。
1.2湿垃圾处理行业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发展规划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设施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实现46个重点城市开展生活垃圾分
类先行先试、示范引导,居民小区覆盖率达到86.6%,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
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底实现全国生活垃圾分类收运能力达到70万吨/日左右;到2025年底,地级城市因
地制宜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
、生态文明试验区具备条件的县城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系统等。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中指出,加快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厨余
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废弃油脂等厨余垃圾能源化、资源化利用水平。2024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生态
环境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挥绿色金融作用服务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要以“无废城市”建设为抓手,推动区域固体废物无害化治理与综合利用;支持生活垃圾分类和
处理处置设施建设。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随着上述各项政策的落地执行,垃圾分类处理项目的建设
需求将进一步释放,相应地湿垃圾处理业务仍存在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
在湿垃圾处理领域,公司已布局多年,拥有预处理、厌氧及水处理整条工艺链路,承建了七十余项餐厨
垃圾、厨余垃圾处置项目,拥有常州餐厨、绍兴餐厨等多个规模化稳定运行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公司在垃
圾分类先行城市上海承接的松江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工程EPC项目、上海嘉定区湿垃圾资源化处理项目、金
山区固废综合利用工程湿垃圾处理项目均已稳定运行多年,上述样板工程的稳定运行为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推
广湿垃圾处理工艺、拓展湿垃圾处理业务发挥了积极作用,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湿垃圾处理业务领域的行业地
位。后续公司将继续加大更新改造、委托运营、售后服务等业务的开发力度。
1.3沼气及生物天然气行业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35年
,可再生能源加速替代化石能源,基本建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加快发展生物天然气;在粮食
主产区、林业三剩物富集区、畜禽养殖集中区等种植养殖大县,以县域为单元建立产业体系,积极开展生物
天然气示范。统筹规划建设年产千万立方米级的生物天然气工程,形成并入城市燃气管网以及车辆用气、锅
炉燃料、发电等多元应用模式。”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
,意见中提到“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力争20
30年前实现碳达峰,为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奠定基础;进一步发展全国碳市场,稳步扩大行业覆盖
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建设完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2024年5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
易管理暂行条例》起正式施行,该条例是中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第一部专门的法规,也首次以行政法规的
形式明确了碳排放权市场交易制度,对于碳减排交易具有重大意义。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
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意见》,指出要“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技术体
系,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发展沼气、生物天然气,推进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高值化利
用。”在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背景下,生物天然气及沼气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产业发展潜力将被进一步激活,成为企业新的增长点。
公司全资子公司杭能环境专业从事有机废弃物处理、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工程三十余年,拥有较为成熟的
沼气处理技术,经过多年的项目实践积累和技术研发攻关,在沼气、生物天然气工程领域的整体技术上处于
国内先进水平,已承接共350余项沼气项目,包括优然牧业、中粮集团、山东民和牧业、认养一头牛等大型
养殖企业粪污处理资源化、能源化沼气项目,华润红兴隆秸秆沼气发电项目、中广核衡水27万方车用生物天
然气项目一期工程等多项大中型沼气和生物天然气工程项目,在行业内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
杭能环境前期积累的大量沼气项目及客户资源,积极开发了能源利用领域业务,探索多场景项目应用,与知
名养殖企业合作探索了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实现多个项目落地。
(2)工业节能环保板块
2.1工业节能行业
虽然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国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改造升级技术,在工业节能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
工业行业仍有节能空间。“十四五”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期和窗口期,也是工业实
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五年。对标国外的能耗水平,我国单位工业增加值耗电量仍处于较高水平,短期内我
国工业节能市场不会收窄。2024年5月30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中提到
“加快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到2025年底,钢铁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达到30%,能效基准水平
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全国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与2023年相比,吨钢综合能
耗降低2%左右,余热余压余能自发电率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2024—2025年,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
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2024年4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推动工业
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
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分别超过90%、75%,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基
本退出、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推动重点用能设备能效升级,推广应用能效二级及以上节能
设备。”在上述各类政策指引下,工业企业将普遍提高节能降碳的新需求,这将进一步打开工业节能行业的
增长空间,激发行业新活力。
公司全资子公司维尔利能源是一家工业节能企业,其采用余热利用、能效提升、新能源等技术,基于能
源合同管理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模式,广泛地服务于钢铁、化工、水泥、电力等高耗能行业,截至目前,
其已承接近七十项工业节能降耗和废弃物资源化项目。
2.2油气回收及VOCs治理行业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
见》《“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强化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协同控制,降低原
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推进《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0—2020
,)、《油品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951—2020)等标准实施,2023年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
续改善行动计划》,计划指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比2020年下降10%,重度及以上
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10%以上;强化VOCs全流程、全环
节综合治理。在低(无)VOCs含量原辅材料生产和使用、VOCs污染治理、超低排放、环境和大气成分监测等
领域支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2024年5月30日,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优化油气
消费结构,方案中提到要合理调控石油消费,推广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可持续航空燃料;加快页岩油(气)
、煤层气、致密油(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近年来,VOCs治理工作已经进入到对污染源的精细
化管控和深度治理阶段。
石油石化行业是VOCs治理的主战场,公司子公司都乐制冷作为《冷凝式油气回收机组》《码头油气回收
》《油气回收通用技术要求》参编单位、起草单位,经过多年的经营,其生产销售了千余套油气回收设备,
拥有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及专业的技术团队,在国内石油石化、化工等高浓度气体处理的VOCs气体回收与治
理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目前,都乐制冷在原有业务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与业务模式,以期
扩大业务规模,提升经营业绩。
2.3工业废水处理行业
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公司目前主要聚焦酒厂废水、煤化工及焦化废水。据煤炭工业协会有关数据及《
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十四五”末期,煤制烯烃产能产能将从1500万吨/年提
升至23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将提升至800万3吨/年,煤制气产能达到150亿m/年、煤制油产能达到120
0万吨/年。2024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
见中指出要加强工业废弃物精细管理,完善工业废水收集处理设施,鼓励废弃物产生单位与利用单位开展点
对点定向合作。近年来该业务市场需求呈现出向生态治理、农村乡镇转移的趋势,存量污水处理设施的提标
改造、提质增效、再生水生产、污泥处理处置等细分市场领域存在较大市场容量。
近年来,公司工业水处理业务团队立足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已成功在煤化工、焦化废水、石化、食品加
工等行业成功实施多项脱盐水处理、污水达标排放、中水回用、高盐废水零排放项目的工程建设及运营服务
,未来公司将持续拓展煤化工等领域业务,加强中水回用、零排放技术攻关,扩大市场份额。公司作为核心
参编单位,积极参与了《焦化废水资源化利用技术规范》、《工业废水回用技术导则》、《工业浓盐水处理
技术规范》等标准的编写。
而公司控股子公司北京汇恒近年来实现了酒厂废水处理领域的突破,并持续开拓市场份额,已与贵州茅
台、四川郎酒、洋河股份、贵州安酒、史丹利中赤酒业、贵州金沙酒业等知名酿酒企业开展废水处理项目合
作并实现多个项目落地。后续其将继续探索乳业类、酿造类、食品类、工业水矿井水类废水处理领域相关业
务。
(3)能源业务板块
3.1生物天然气业务
2019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十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生物
天然气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到2025年,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到2030年,生物天
然气年产量超过200亿立方米。《“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指出:以县域为单元建立产业体系,积
极开展生物天然气示范;统筹规划建设年产千万立方米级的生物天然气工程,形成并入城市燃气管网以及车
辆用气、锅炉燃料、发电等多元应用模式。根据《中国天然气发展报告2021》,2030年国内天然气消费规模
可达到6000亿立方米。2024年5月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到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20%左右,重点领域和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形成节能量约5000万吨标准煤、减排
二氧化碳约1.3亿吨,尽最大努力完成十四五节能降碳约束性指标;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
比达到39%左右。”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
见》,意见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
氢。从我国能源结构上分析,我国天然气进口需求较大。生物天然气的开发可以补充我国天然气的供应,我
国生物天然气开发潜力较大。
近年来,公司在公司及子公司杭能环境前期业务积累的基础上,搭建了专门的能源业务平台,组建了专
业团队,在既有客户、技术、品牌等资源禀赋基础上,积极拓展生物天然气业务,打通原料到产品端全链条
,探索多元化产沼及资源化利用场景,落地了临江生物天然气示范项目、浙江山鹰、上海宝山再生能源利用
中心沼气开发项目、山西运城餐厨和渗滤液沼气资源化项目等。该类项目由业主方提供原料气,公司进行沼
气资源化利用系统的投资、建设及运营,并进行后端天然气并网销售。公司凭借自主掌握的渗滤液处理、厌
氧发酵及提纯核心工艺,在项目前期对沼气的产量和品质进行调研及判断,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对客户前端生
产沼气的渗滤液厌氧单元进行运行指导,从而使得沼气生产过程更为稳定、可靠。后续,依托公司和子公司
杭能环境分别在渗滤液、餐厨厨余垃圾处理等市政工程领域及农村畜禽废弃物处理等农业领域长期积累的客
户资源,公司可以快速锁定市场,推广、复制临江示范项目模式,快速铺开。经梳理,公司及子公司在全国
有300多项日产1万m3以上的沼气工程案例,为公司在生物天然气领域的深度挖掘提供了丰富的潜在存量资源
。除上述应用场景外,公司也积极探了索食品、制药、酿造等轻工行业,落地了浙江山鹰纸业沼气资源化项
目,后续公司将持续拓展该类业务。截止报告期末,公司已签订的沼气高值化利用项目合计日处理沼气规模
约20.89万立方米/天,对应日产生物天然气约14.17万立方米/天。
3.2生物燃油业务
2022年6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规划提出,
在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推广试点,推进生物航空燃料示范应用。2024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
于公示生物柴油推广应用试点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生物柴油试点推广的正式开启。2024年10月,国家发展
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供给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天然气和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等绿色燃料,积极有序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加快交通运
输和可再生能源融合互动,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生物柴油、生物航煤、生物天然气、绿色氢氨醇等在船舶
、航空领域的试点运行。”前期,我国颁布的《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提到应结合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建设废弃油脂回收供应体系;鼓励废弃油脂供应单位积极向生物柴油生产企业交售
废弃油脂。废弃油脂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相较于粮食油脂作为原料而言更具环保特点,由于人口基数、饮食习
惯等因素影响,我国属于废油脂的主要资源国。除国际世界市场需求外,目前国内已在道路交通领域开始逐
步推广试用生物柴油,如航海领域的船用燃料,航空领域的生物航煤等。在此背景下,可再生生物燃料发展
前景大有可期。
近年来,公司抓住各地政府落实有关碳减排政策的机会,在既有客户、技术、项目品牌等资源禀赋基础
上,积极探索生物燃油领域。公司成立专业的生物燃油团队,基于在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十多年的市场资源及
经验积累,以及近几年的数字化布局,打造自己的废弃油脂源头收运体系,并借助公司在东南亚及欧洲的市
场布局,持续开拓生物燃料油的全球市场。报告期内,公司与有关专业机构怡斯莱达成供货协议,为其位于
张家港的生物燃料工厂供应废弃食用油,实现了对餐厨废弃油脂的增值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未来公司
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通过产业链合作、联合研发、商业投资合作等多种方式持续探索开发SAF初级原料端
供应商与SAF生产端国际客户领域,打造持续稳定的SAF原料供应链。
3.3工业废物资源化业务
2021年12月,发改委等十八部委发布《“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推动
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以固体废物产生强度高、回收利用水平低、处置缺口大
等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加快补齐相关治理体系和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固体废物综合治理能力。2024年2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意见提出,提高废弃物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
推进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加强低值可回收物循环利用。目前国内一般工业固废的产量占固废废物总量的80%
以上,每年新增一般工业固废垃圾数量规模大,加上历年堆存的工业固废已超过600亿吨,工业固废的综合
利用率有待提升。此外,国内建筑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但综合利用水平依然较低,综合利用率不高。
近年来,公司积极探索布局了工业废物资源化等新型绿色能源领域。公司组建了有关团队,选定长三角
特定城市,持续探索了垃圾衍生燃料业务领域,尝试将当地具有一定热值的一般工、商业废弃物通过机械化
造粒产出可燃燃料,用于替代化石燃料。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主要业务介绍
报告期内,公司在围绕“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与“工业节能环保”两大业务板块开展经营的同时,
积极拓展能源业务板块。细分领域方面,公司涉及业务主要包括垃圾渗滤液处理、湿垃圾处理、沼气工程、
生物天然气业务、工业节能环保、油气回收及VOCs治理、生物燃油等。
(1)城乡有机废弃物资源化板块
1.1垃圾渗滤液处理业务
垃圾渗滤液是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发生发酵等反应后,在降雨、降雪和地下水渗流作用下产生的一
种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其具有污染物组成复杂、浓度高和重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特点,垃圾渗滤液
处理需求主要来自垃圾填埋场和垃圾焚烧厂。公司依托分体式膜生化反应器及其衍生工艺等高效渗滤液处理
工艺,为客户提供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垃圾渗滤液达标处理排放。
1.2湿垃圾处理业务
湿垃圾分为餐厨垃圾及厨余垃圾。餐厨垃圾是指日常家庭、学校、单位、公共食堂以及饭店餐饮行业的
食物废料、餐饮剩余物、食品加工废料及不可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和各类油水混合物。厨余垃圾是指家庭日
常生活中丢弃的果蔬及食物下脚料、剩菜剩饭、瓜果皮等易腐有机垃圾,其主要来源为家庭厨房。公司通过
机械分选、生物水解、厌氧等工艺组合可以对餐厨及厨余垃圾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同时实现资源化利
用,其主要资源化产品包括工业级混合油等。
1.3沼气及生物天然气业务
公司子公司杭能环境通过预处理、厌氧、沼气提纯等组合工艺对畜禽粪污、作物秸秆、果蔬垃圾、餐厨
垃圾、酒糟等有机废弃物进行处理产生沼气及生物天然气,同时,处理产生的沼液和沼渣可资源化利用,最
终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