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欣旺达(300207)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207 欣旺达 更新日期:2025-04-26◇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制造业(行业) 560.21亿 100.00 85.02亿 100.00 15.18 ───────────────────────────────────────────────── 消费类电池(产品) 304.05亿 54.27 53.66亿 63.11 17.65 电动汽车类电池(产品) 151.39亿 27.02 13.32亿 15.67 8.80 其他(产品) 85.88亿 15.33 14.19亿 16.69 16.52 储能系统类(产品) 18.89亿 3.37 3.85亿 4.53 20.39 ───────────────────────────────────────────────── 国内(地区) 325.89亿 58.17 60.86亿 71.58 18.67 国外(地区) 234.31亿 41.83 24.16亿 28.42 10.31 ───────────────────────────────────────────────── 直销(销售模式) 560.21亿 100.00 85.02亿 100.00 15.1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制造业(行业) 239.18亿 100.00 39.67亿 100.00 16.59 ───────────────────────────────────────────────── 消费类电池(产品) 132.01亿 55.19 23.85亿 60.12 18.07 电动汽车类电池(产品) 62.01亿 25.93 7.23亿 18.23 11.66 其他(产品) 39.22亿 16.40 6.92亿 17.43 17.63 储能系统类(产品) 5.95亿 2.49 1.67亿 4.22 28.12 ───────────────────────────────────────────────── 国内(地区) 142.33亿 59.51 30.73亿 77.47 21.59 国外(地区) 96.85亿 40.49 8.94亿 22.53 9.23 ───────────────────────────────────────────────── 直销(销售模式) 239.18亿 100.00 39.67亿 100.00 16.5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制造业(行业) 478.62亿 100.00 69.86亿 100.00 14.60 ───────────────────────────────────────────────── 消费类电池(产品) 285.43亿 59.64 42.56亿 60.93 14.91 电动汽车类电池(产品) 107.95亿 22.55 12.11亿 17.34 11.22 其他(产品) 74.14亿 15.49 13.07亿 18.71 17.63 储能系统类(产品) 11.10亿 2.32 2.11亿 3.02 19.04 ───────────────────────────────────────────────── 国内(地区) 274.06亿 57.26 53.32亿 76.33 19.46 国外(地区) 204.56亿 42.74 16.54亿 23.67 8.08 ───────────────────────────────────────────────── 直销(销售模式) 478.62亿 100.00 69.86亿 100.00 14.6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消费类电池(产品) 133.60亿 60.08 18.61亿 57.85 13.93 电动汽车类电池(产品) 51.86亿 23.32 8.03亿 24.98 15.49 其他(产品) 32.38亿 14.56 4.80亿 14.92 14.82 储能系统类(产品) 4.52亿 2.03 7244.81万 2.25 16.01 ───────────────────────────────────────────────── 国内(地区) 128.88亿 57.96 25.15亿 78.19 19.51 国外(地区) 93.47亿 42.04 7.02亿 21.81 7.51 ───────────────────────────────────────────────── 工业制造业(业务) 222.36亿 100.00 32.16亿 100.00 14.46 ───────────────────────────────────────────────── 直销(销售模式) 222.36亿 100.00 32.16亿 100.00 14.46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248.3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4.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161092.13│ 20.73│ │第二名 │ 475045.38│ 8.48│ │第三名 │ 311387.52│ 5.56│ │第四名 │ 281342.60│ 5.02│ │第五名 │ 254680.77│ 4.55│ │合计 │ 2483548.40│ 44.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44.20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705359.58│ 15.74│ │第二名 │ 415100.89│ 9.26│ │第三名 │ 121046.96│ 2.70│ │第四名 │ 101362.50│ 2.26│ │第五名 │ 99168.48│ 2.21│ │合计 │ 1442038.41│ 32.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行业情况 根据IDG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到12.4亿部,较去年同期增长6.4%,实现连续六 个季度增长。其中,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为2.86亿台,同比增长5.6%,生成式人工智能(AI)、屏幕 以及电池续航等技术创新驱动消费者换机需求释放明显。根据IDC的最新预测,2025年全球手机市场将会继 续增长,中国市场由于技术更新带动的换机周期带动将会维持增长趋势。智能手机作为目前最适合承载端侧 AI的载体,AI技术带来的效率提升已经被证实,2025年AI手机技术迭代将会继续成为长短期换机的动力。根 据IDC数据,2025年智能手机预测出货量为12.6亿部,较2024年增长2.3%。其中,AI手机预计出货量达到2.3 4亿部,同比增长363.6%。中国方面,2025年智能手机预测出货量将达到2.89亿,同比增长1.04%。其中,新 一代AI手机出货量将达到1.18亿部,约占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的40.8%,同比增长59.8%。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个人电脑(PC)市场出货量约为2.53亿台,同比增长2.6%。截至2024 年四季度,PC已经实现了连续五个季度的增长,市场呈现出积极复苏的迹象。根据Canalys调查显示,笔记 本电脑系统的更新可能会带动笔记本电脑设备在接下来几个季度中更新速度的增长。此外,大模型技术革新 为PC市场发展带来颠覆性机会。AIPC(人工智能个人电脑)带来的对用户工作效率、使用体验的提升的同时 ,也对笔记本电脑硬件端提出了全新的要求,AIPC在电池、续航、散热等配置也将带来升级变化。此外,本 地部署的人工智能助手带来的工作效率、隐私保护等优点将会有效带动PC市场设备更新需求。TechInsights 的研究报告指出,全球经济的持续复苏、数字教育需求的增长、远程办公和学习的普及,以及游戏行业的发 展,为笔记本电脑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根据IDC预测,在可穿戴设备市场,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元宇宙概念和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 持续发展,为智能穿戴设备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2024年,搭载AI功能的产品层出不穷,例如智能眼镜、 人工智能耳机、人工智能手环等新赛道成为了可穿戴设备新的增长点。AI导致设备功耗增加,将会直接推动 电池能量密度升级。从产品角度看,全球各大消费电子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云端、边缘计算和终端设备,2025 年AI可穿戴设备不仅会维持高速增长趋势,更将通过技术创新与场景融合重新定义人机交互模式,成为AI落 地消费端的重要载体,从而带动锂电池需求增长。 新能源领域,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装车量达到894.4GW h,同比增长27.2%。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为791. 3GWh,累计同比增长28.4%。2024年动力电池累计出口量为133.7GWh,累计同比增长5%。2024年我国动力电 池累计装车量548.4GWh,累计同比增长41.5%。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39GWh,占总装车量25.3%,环比增长5. 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09GWh,占总装车量74.6%,环比增长14.0%,同比增长95.1%。根据中银证券数据 显示,2024年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提升至49.4%,展望未来,渗透率有望持续稳定增长。 根据韩国调研机构SNE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公司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合计18.8GWh,同比增长74 .1%,市占份额为2.1%,排名第十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公司国内装 机量位列第七位,其中三元动力电池装车量位列第五位、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位列第七位。 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2024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335GWh,同比增长64%。其中 上半年出货量116GWh,下半年出货量219GWh。GGII预计2025年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超500GWh,到2030年, 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2300GWh。其中电力储能将成为2025年增长最主要驱动力。国泰君安研究显示,电网 需求将增加储能装机量,储能充放电时长的增加将成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工商业储 能由于较好的经济性,支撑工商业储能的装机量增长。 2、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治理回顾 回顾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外市场需求起伏不定,能源与原材料价格较为稳定。公司在董事 会以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多变的局势,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 (1)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深度洞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势,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 及投资方案,带领公司管理层从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推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 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功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为公司未来高速发展筑牢根基。 (2)业务方面,公司坚定不移地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产品技术,以敏锐的市 场洞察力积极开拓市场。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产品品类,凭借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精准对接客户在产品和 技术层面的多元需求,为国内外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深度合作关系, 不断提升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得以持续增强。 (3)产能方面,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产能布局,秉持就近配套原则,高效配置资源 。这些举措有效增强了客户黏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供货能力,优化了利润水平,为公司在市场竞争 中赢得先机。 (4)原材料方面,公司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领域,通过合资建厂、投资参股等多元化资本运作方式, 深度融入产业链上游。同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从而有效控制生 产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此外,公司与终端客户建立价格联动机制,灵活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确 保公司经营效益的稳定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属于绿色环保能 源领域。在全球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支撑,正受 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发展势头迅猛,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汽车、可穿戴设 备、动力工具、电动两轮车、智能家居、能源互联网及储能等领域。公司凭借近三十年深耕锂电领域的深厚 积累,持续投入研发,不断突破技术瓶颈,逐步构建起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与卓越的品质管控体系,已发展成 为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军企业,成功跻身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体系,赢得了广泛认可。 2024年,国内市场环境愈加复杂,国际局势同样不容乐观。面对持续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各 项挑战,各板块协同发力,持续提升经营质量。报告期内,消费类电池业务稳健增长,动力电池业务快速增 长,储能系统业务取得突破。 在过去的一年,公司产品创新硕果累累。硅负极电池、闪充电池3.0、600+Ah新型储能电芯、10米级一 体式移动储能车、逸风系列电池、商用车超充电池等新品纷纷亮相。此外,动力电芯业务边界再度拓展,相 关产品获中国船级社认证;3C消费类电池业务不断突破,新材料、新技术相继涌现,能量密度不断提升,公 司持续用创新引领业务前行。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0.21亿元,同比增长17.05%;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 利润16.05亿元,同比增长64.99%。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 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消费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类电池业务实现收入304.05亿元,营收占比54.27%。公司传统核 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随着自 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1、手机数码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到人工智能应用逐渐开始普及和换机周期的影响,全球消费类电池 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和增长态势。随着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回暖,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复苏机遇,提升市 场份额,实现了手机数码类产品出货量的显著增长。公司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技术,加强品质 管理,严格管控成本,满足客户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增加公司消费电芯在客户产品的份 额,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预计2025年手机电池市场也将延续增长态势,公司将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研发 适用于客户各类机型的消费手机电池,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为公司的持续业绩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2、笔记本电脑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的影响,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呈现复苏迹象 ,但随着AIPC的到来,有望迎来新增长点。尽管笔记本电脑市场环境低迷,但公司积极开拓和争取笔记本电 脑客户份额占比,较去年同期仍实现增长,电芯进入头部品牌客户,也会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笔记本电脑客户 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行业的渗透率及占有率。 3、消费电芯业务:受益于消费类市场终端应用复苏及公司产品技术、品质、服务等方面综合竞争优势 提升,2024年整体电芯出货量增长显著。特别是常规电芯业务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夯实了手机电芯应用领域 市场地位,同时笔电应用领域作为公司新增长点,已进入头部客户供应链,持续承接项目,形成一定出货规 模。为满足客户订单交付需求及加速国内外市场开拓进程,公司逐步推进落实国内外产能布局与扩充,其中 2024年下半年公司启动了越南基地建设,持续全球化基地布局,以满足战略客户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 入,在手机、PC应用电芯、穿戴类应用电芯产品方面构建了差异化产品亮点,同时联合上下游,开展深度合 作,进行前瞻性的产品技术布局,协作开发,打造产品技术差异化竞争优势。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经过前期的专注投入与深耕,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 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的管理运 营体系不断通过国内外高端客户的严格审核。 (1)业绩方面,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25.29GWh,较2 023年出货量增长116.89%,实现收入151.39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0.24%。 (2)在产品开发领域,公司秉持“聚焦+差异化”的战略,产品全面覆盖动力和储能两大主流应用市场 。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以方形铝壳电池为核心,同时积极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等类型产品,满 足混动、快充/超级快充、长寿命、长续航以及宽温域纯电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此外,公司的动力电池 不仅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市场,还延伸至商用车、船舶、低空飞行器以及特殊场景等领域。从技术层面来看, 公司持续加大先进技术研发投入,打造了兼具CTP、CTB和CTC优势的系统集成方案。该方案支持电芯正置与 倒置设计,具备高度灵活性,能够充分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1)在低压产品方面,公司开发了第一代低压软包电池,该产品采用纳米化磷酸铁锂和高动力学负极, 实现了超低温脉冲放电性能,支持-20℃下25C启停工况。其老化寿命满足8年以上工况寿命应用需求,兼顾1 2V和48V低压需求。 2)针对HEV市场,公司当前已实现了三代HEV高功率产品的量产,HEV产品累计出货已超100万辆。产品 具有“三高一低”特点,即高功率、高耐久、高安全及低成本,峰值放电功率达120KW,-30℃冷启动功率达 10KW,循环寿命达50000次以上。 3)针对EREV和PHEV市场,公司布局了续航里程覆盖100-500公里+以上的插混电池产品,具备2-6C充电 倍率。公司EREV产品面向高端市场,在追求快速补能、长续航和高性能的同时,满足高安全性。2024年,公 司与多家头部汽车企业达成深度合作。在PHEV开发方面,公司针对行业痛点问题,例如磷酸盐化学体系低温 性能以及SOC控制精度提升。后续将实现快速补能、低成本、高安全性和高性价比的PHEV应用。 4)针对BEV市场,公司推出“闪充”电池,可适配800V高压及400V常压系统,实现全面快充化,解决用 户对安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长和成本高的焦虑。公司于2024年发布“闪充”电池3.0系列产品——LFP欣 星驰和NCM欣星耀电池,再次刷新充电速度,充电倍率达到6C,10分钟补能500-700km,应用场景覆盖A至D级 全系列车型。其中,LFP欣星驰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450Wh/L,结合新一代高集成系统方案,体积利用率超80 %,整车续航表现媲美现有三元超级快充电池,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目前已具备量产5C电池产品的能力 ,并与国内多家车企达成战略合作,6C电池产品已经量产。6C超级快充的pack系统集成方案,系统体积利用 率可达80%,质量成组效率可达85%,实现系统全生命周期无热扩散。下一代10C闪充电池即将量产。 5)公司储能电芯产品覆盖电网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备电应用场景。2024年出货量进入中国厂商 排行前10名,并与多家国内外集成商达成批量供货与合作。针对电力储能,公司2024年发布625Ah超大储能 电芯“欣岳”,引领储能行业迈入单电芯精准两度电、5年零衰减、20尺集装箱6.5+MWh能量的“欣”时代。 已量产的314Ah/280Ah产品,得到国内、海外一线客户高度认可。 6)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持续投入,持续研发硅负极高比电池、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 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公司在2024年推出首款全场景高能量密度航空动力电 池,同时完成400Wh/kg固态电池方案和工艺验证。第一代半固态电池已经完成开发,能量密度〉300Wh/kg; 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电芯样品已经开始进行中试试验;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已完成实验室验证。 (3)在国内市场方面,公司与国内主流车企及新势力头部客户建立了更加成熟稳健的合作关系,量产 交付了多个爆款车型。同时,根据客户特质,精准灵活多模式搭建客户合作结构,提升了公司的客户服务质 量。在国际市场方面,新获多个全球知名车企项目的定点。商用车领域,268Ah快充标准产品已与知名品牌 合作。在超级快充领域,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已获得多家头部客户车型定点。公司核心竞争力获 得市场及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获评2024年中国电池行业“年度创新企业”和“年度产品信赖企业”。同 时,公司获得多项客户荣誉大奖,标志着公司具备完整的国际质量体系标准认证、拥有成熟稳定的国际主流 车企配套方案,具备全球化稳健的供应能力。 储能系统类业务:报告期内,储能系统装机量8.88GWh,同比增长107%。 (1)业务拓展方面,2024年储能板块出海成绩显著,美国、澳洲、欧洲、日本、中东等市场实现关键 项目批量订单交付。智慧能源与浙江、山东、河南、湖北、云南等省市区域达成合作意向,实现源网荷储云 与光储充检一体化充电站的投资运营。其中,浙江武义200MW/400MWh项目获评“浙江省首批示范独储项目” 等多项殊荣。 (2)在研发创新方面,行业内首推10米级全球最大容量、行业首款2MWh液冷移动储能车,荣获“2024 年度储能应用卓越奖”。261kWh液冷户外储能系统,荣获世界三大设计奖之德国红点奖与德国“IF奖”。 (3)在行业认可方面,获评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全球一级储能厂商(Tier1),入选BNEF2024年储 能系统可融资性榜单,在GGII发布的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榜单排名第五。荣获In tertek颁发CTF2实验室资质,参与编写团体标准《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技术规范》,与储能龙头企业联合发布 《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报告2024》。 布局方面:2024年,公司进一步加速“出海”步伐,越南锂威项目、匈牙利、泰国动力项目顺利推进。 国内方面,兰溪第四个产业园开园,并成立上海办事处,标志着公司在国内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秉持“ 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宏伟愿景,公司目前已构建起广泛而坚实的生产制造网络,不断提升在全球市场的 竞争力与影响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产学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需求,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电动汽车电芯及BMS、储能电芯 及系统、新材料、氢能技术等方面研发。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华 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 在电池技术、电池材料、氢能技术、电池回收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荣誉方面:截止2024年年底,公司荣登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1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58 位)、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第182位)、广东省制造业企业100强(第33位)等榜单。公司荣获2024 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并获评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欣旺达4家子公司获得PAS2060碳中和认 证证书,成为公司首批“碳中和园区”。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研发及创新,积累了雄厚的技术优势,坚持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客户 提供更加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在手机数码类锂离子电池模组、笔记本电脑类锂离子电池模组和汽车及动 力类锂电池的研发方面,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 2、领先的电源管理系统研发能力 公司在BMS研发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公司通过自主研发掌握了基本充放电保护、 电池参数智能管理、电池保护模块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和多电芯平衡等方面的核心技术 ,自主研发的电源管理系统可用于公司产品手机电池、笔记本电脑电池、汽车及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系统上 ,得到客户的一致认可。 3、优秀的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作为国内第一批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生产的企业,拥有一批长期从事锂离子电池模组设计开发的高 管和业务骨干。公司的研发设计团队对锂离子电池模组行业的市场变化趋势、技术进步、公司生产能力、上 游原材料性能及下游需求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为了更好地引导和实现客户的锂离子电池模组使用需求,达 到锂离子电池模组整体开发设计的最佳化,公司与客户的合作从客户产品的研发阶段就已经开始。在与客户 的合作研发过程中,公司参考客户新产品的外观及内部结构、产品能耗指标、使用环境模拟指标、产品的通 讯参数等因素,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开发与设计配合,在以上各方面引导客户对其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公 司深耕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领域多年,长期服务于全球领先的电子厂商,积累了丰富的制程管理经验,拥有 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严格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程序和质量,并将成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测,以保障出厂产 品的质量。 4、强大的锂离子电芯研发与制造能力 公司在先进锂离子电芯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配备了先进的实验设备和研究团队。公司在电芯材料 、结构设计、性能测试等多方面的创新研究拥有大量专利技术并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性能卓 越,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芯的不断增长需求。公司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安全技术的研究与创新,确保了电池 在各种极端条件下的安全性。未来,公司将依托于现有客户,努力提升电芯自供率,持续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和市场占有率。 5、先进的自动化水平 为了顺应工业发展趋势和潮流,把握工业4.0的发展机遇,公司将全面打造智能化工厂,开拓智能制造 领域,推动智能制造领域业务的布局和发展。推行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有利于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能、稳 定品质、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盈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目前,公司的自动化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6、快速响应优势 公司依托强大的设计研发能力、高效的采购管理系统、良好的配套生产能力、灵活的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辅以自主研发的多项自动化生产设备和合理的产线规划,提升了生产效率,有效缩短了多批次产品转线生 产的切换时间,增强了对各类订单的承接能力,使公司能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根据订单快速组织生产并及 时交货。 7、优质客户资源 经过多年的经营与发展,公司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客户资源,对客户需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认识。随着公 司业务领域不断大规模拓展,产品性能不断提升,公司市场覆盖全国和海外主要区域,客户群体逐年扩大, 与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消费类电子厂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报告期内,公司在服务好老客户的同时 ,重点开拓了动力电池领域的优质客户,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未来展望: 消费类电池业务领域,公司作为国内消费类电池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客户覆盖国内外主流消费电子产品 厂商,随着中国消费类电子产品生产厂商加速扩张,其出货量和市场占有率预计也将继续提升,公司作为上 游消费类锂电池龙头企业亦将同步受益。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电池容量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笔记本软包电池渗 透率持续提高所带来的国内消费类锂电池市场需求扩大,公司作为具备优秀的研发能力同时工艺优良、性能 稳定、安全性高并能确保稳定供应的锂离子电池供应商势必在这一趋势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此外,人工 智能的高速发展将会带动手机与笔记本设备更新的浪潮,对消费锂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行业注入新的 增长动力。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领域,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客户覆盖海内外知名头部车企 以及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在“碳中和、碳达峰”的目标背景下,全球各国大力支持发展新能源汽车,新能 源汽车替换传统燃油车的趋势不可挡,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年上升,受益于此,新能源汽车电池出货量及装 机量大幅增长,公司作为一家具备优秀研发设计能力、优良的工艺管控能力、先进的生产设备制造能力以及 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与对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的新能源电池企业,势必在万亿级蓝海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 额,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储能系统业务领域,公司将继续秉承“产品创新、技术为本、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原则,深入践行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致力于储能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应用,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智慧能源体系,以技 术创新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 2025年是公司实施下一个五年战略规划第二年,公司坚持实施战略聚集,积极拥抱国家战略机会。将坚 持以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四化”战略为引领,加快出海步伐、打造灯塔工厂、加强技术创 新、专注品牌提升、深化ESG实践等,以实现公司的持续增长,并为积极推动全球能源结构绿色转型、共创 零碳未来贡献“欣”力量。 具体而言,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产品及业务发展 ①消费类电池:公司将继续保持与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紧跟客户需求与市场动向,积极布局海外,不 断夯实在客户端的占有率和自身电芯的自供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市场份额以及产品利润率。公司是国内外 众多知名消费类电子产品厂商的主力电池供应商,公司未来将持续提升在消费类锂电池电芯、模组领域的研 发设计能力、生产管理与成本控制能力、规模化的产品定制以及客户的快速反应服务能力,不断完善公司在 消费类电池领域的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地位。同时,公司对于消费电池市场上出 现的新热点保持高度的关注,针对新的应用场景持续进行产品研发,以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 ②电动汽车类电池:公司将进一步深化执行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深度参与培养综合竞争力、全区域化战 略布局建立战略客户资源、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夯实可持续经营基础”的三全业务战略:深化产业链上游原 材料、矿资源的全面布局,降低因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确保公司持续稳定的生产;公司围绕客户项 目所在地建设多个生产基地,积极响应客户需求,深度绑定客户,目前已有广东惠州、江苏南京、江西南昌 、山东枣庄、浙江义乌、四川什邡、湖北宜昌等生产基地,并在浙江义乌、广东电白打造了智能制造数字化 灯塔工厂。公司将继续稳步推进产能建设,实现基地与客户整车基地的区域化战略布局。此外,随着与客户 合作深入开展,公司会更多地与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