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20 金运激光 更新日期:2025-09-1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端数字化金属管板激光加工设备、非金属工业柔性材料激光加工设备,以及各类智能零售终端。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激光设备制造(行业) 9132.10万 78.83 2392.11万 72.19 26.19
3D及其他(行业) 2276.61万 19.65 824.01万 24.87 36.19
IP衍生品(行业) 175.56万 1.52 97.55万 2.94 55.57
─────────────────────────────────────────────────
固体激光产品系列-光纤(产品) 4533.96万 39.14 980.79万 32.88 21.63
振镜系列(产品) 3042.99万 26.27 893.21万 29.94 29.35
3D及其他(产品) 2276.61万 19.65 824.01万 27.62 36.19
其他(补充)(产品) 1064.79万 9.19 330.77万 --- 31.06
其他业务(产品) 665.91万 5.75 284.90万 9.55 42.78
─────────────────────────────────────────────────
国外(地区) 8036.62万 69.38 2311.48万 79.74 28.76
华东(地区) 1449.92万 12.52 302.41万 10.43 20.86
其他(补充)(地区) 1431.81万 12.36 414.89万 --- 28.98
其他业务(地区) 665.91万 5.75 284.90万 9.83 42.78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激光设备制造(行业) 2.14亿 77.93 5658.80万 69.79 26.40
3D及其他(行业) 4817.58万 17.51 1899.86万 23.43 39.44
IP衍生品运营(行业) 1232.32万 4.48 538.24万 6.64 43.68
智能零售终端系列(行业) 20.09万 0.07 11.72万 0.14 58.36
─────────────────────────────────────────────────
固体激光产品系列-光纤(产品) 1.33亿 48.26 3241.53万 39.98 24.42
3D及其他(产品) 4817.58万 17.51 1899.86万 23.43 39.44
振镜系列(产品) 4711.43万 17.13 1378.65万 17.00 29.26
裁床系列(产品) 1818.36万 6.61 561.82万 6.93 30.90
X-Y轴系列(产品) 1633.55万 5.94 476.80万 5.88 29.19
IP衍生品运营(产品) 1232.32万 4.48 538.24万 6.64 43.68
智能零售终端系列(产品) 20.09万 0.07 11.72万 0.14 58.36
─────────────────────────────────────────────────
国外地区(地区) 1.87亿 67.91 5545.08万 68.39 29.68
华东地区(地区) 3845.07万 13.98 847.93万 10.46 22.05
华中地区(地区) 1927.29万 7.01 --- --- ---
华南地区(地区) 1901.79万 6.91 --- --- ---
东北地区(地区) 630.43万 2.29 --- --- ---
华北地区(地区) 305.68万 1.11 --- --- ---
西南地区(地区) 182.23万 0.66 --- --- ---
西北地区(地区) 34.90万 0.13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61亿 58.54 5143.86万 63.44 31.95
经销(销售模式) 1.14亿 41.46 2964.76万 36.56 25.99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激光设备制造(行业) 1.06亿 77.65 2942.80万 70.42 27.87
3D及其他(行业) 2209.65万 16.25 900.01万 21.54 40.73
IP衍生品(行业) 828.79万 6.10 336.33万 8.05 40.58
─────────────────────────────────────────────────
固体激光产品系列-光纤(产品) 6684.86万 49.17 1637.42万 39.18 24.49
3D及其他(产品) 2209.65万 16.25 900.01万 21.54 40.73
振镜系列(产品) 2053.93万 15.11 673.03万 16.10 32.77
其他(补充)(产品) 1209.65万 8.90 282.68万 6.76 23.37
IP衍生品(产品) 828.79万 6.10 336.33万 8.05 40.58
其他业务(产品) 609.70万 4.48 349.67万 8.37 57.35
─────────────────────────────────────────────────
国外(地区) 8621.72万 63.41 2567.15万 75.13 29.78
华东(地区) 2220.37万 16.33 500.14万 14.64 22.53
其他(补充)(地区) 2144.79万 15.77 762.19万 --- 35.54
其他业务(地区) 609.70万 4.48 349.67万 10.23 57.35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激光设备制造(行业) 2.05亿 74.48 6030.79万 69.01 29.44
3D及其他(行业) 4066.03万 14.79 1494.41万 17.10 36.75
IP衍生品运营(行业) 2950.28万 10.73 1213.44万 13.89 41.13
─────────────────────────────────────────────────
固体激光产品系列-光纤(产品) 1.22亿 44.46 2981.23万 34.12 24.38
振镜系列(产品) 5639.31万 20.51 2015.86万 23.07 35.75
3D及其他(产品) 4066.03万 14.79 1494.41万 17.10 36.75
IP衍生品运营(产品) 2950.28万 10.73 1213.44万 13.89 41.13
裁床系列(产品) 1538.49万 5.59 --- --- ---
X-Y轴系列(产品) 1077.95万 3.92 --- --- ---
─────────────────────────────────────────────────
国外地区(地区) 1.84亿 66.93 6080.73万 69.58 33.04
华东地区(地区) 3732.66万 13.57 882.56万 10.10 23.64
华中地区(地区) 2432.67万 8.85 --- --- ---
华南地区(地区) 980.81万 3.57 --- --- ---
华北地区(地区) 958.86万 3.49 --- --- ---
西南地区(地区) 474.41万 1.73 --- --- ---
东北地区(地区) 364.65万 1.33 --- --- ---
西北地区(地区) 150.66万 0.55 --- --- ---
─────────────────────────────────────────────────
直销(销售模式) 1.66亿 60.30 5813.39万 66.53 35.06
经销(销售模式) 1.09亿 39.70 2925.26万 33.47 26.7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5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0.8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430.33│ 5.20│
│第二名 │ 1396.17│ 5.08│
│第三名 │ 1148.42│ 4.17│
│第四名 │ 887.31│ 3.23│
│第五名 │ 857.21│ 3.12│
│合计 │ 5719.44│ 20.8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5.23%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646.81│ 8.58│
│第二名 │ 1050.88│ 5.47│
│第三名 │ 757.73│ 3.95│
│第四名 │ 713.81│ 3.72│
│第五名 │ 673.86│ 3.51│
│合计 │ 4843.09│ 25.23│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中工业智能应用板块(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属于“制造业”,商业智
能应用板块(IP衍生品运营业务)属于“批发和零售业”。
1、激光设备行业
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的主要产品是激光加工设备。
激光技术在工业领域最主要的应用是激光材料加工,其是利用高强度的激光束,经光学系统聚焦后,通
过激光束与加工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对材料(包括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加工的一门技术。激光加工主要应
用于材料加工的切割、焊接、标记、熔覆等工序上,广泛用于切割、焊接、打标、雕刻、表面处理和3D打印
等领域。激光加工技术凭借其精度高、速度快、加工效果好等优势已应用于消费电子、新型显示、半导体、
汽车、航空航天、医疗美容、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激光产业链上游主要包括光学材料及元器件,即激光器的
原部件生产;中游主要为各种激光器,激光器是产生激光的核心单元;下游是激光切割、激光焊接和激光打
标等加工设备;终端是围绕激光设备及产品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激光应用技术及场景不断涌现,叠加制造业高端化和智能化转型升级、国家政策扶持等因
素持续拉动,激光设备市场规模保持稳健态势,发展空间广阔。国内激光切割设备厂商持续发力海外市场,
但受国际环境诸多不确定性的影响,海外市场竞争及销售收入波动均有所加大。未来,激光设备在行业细分
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激光技术与人工智能进行跨界融合将是未来激光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2、IP衍生品运营行业
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主要为潮玩(盲盒)、文旅文创产品销售。
目前全球潮玩市场正处于高速扩张期,根据相关报告数据显示,全球玩具市场规模巨大,并且预计未来
将呈现稳定的增长趋势。盲盒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头部
企业市场份额持续集中,中小玩家逐渐出清市场。
文旅文创产品旨在通过文旅场景深度融合,激活游客场景的即时消费力。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
发《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文化文物单位与社会机构合作开
发高品质文创产品等措施。“文旅+百业”跨界融合的推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在文旅场景应
用的推广,打开了文旅文创行业的发展空间,我国拥有丰富的文旅IP,其文创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仍为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和IP衍生品运营业务,其中:IP衍生品
运营业务的收入已收缩至小规模,仅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1.52%,但其亏损对公司净利润影响较大。
1、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业务
(1)业务概述
具体分为金属激光、柔性非金属激光和激光熔覆三部分。
(2)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A)金属激光业务
报告期内,金属激光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去年有所下滑,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因国际地缘政治、关税政
策的不确定性变化使部分市场受到影响,海外客户无法判断从而观望为主减少了订单,且相比去年同期减少
了国际行业展会的参展对市场拓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集体出海加剧了海外竞争、国外客户采购功能
性产品等造成低价竞争。鉴于此,该业务积极调整,围绕降低成本、产品创新及市场拓展开展相关工作,以
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从而使业务实现突破性发展。成本方面:从优化供应链和生产成本两方面共同发力。产品
方面:强化产品的细节化、细分化,功能聚焦,一边加快原有产品的迭代,一边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新的细分
产品去满足客户需求。在研发上,对于平面激光切割系列产品,以市场为导向,对产品设计与配置进行精细
化优化调整,在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同时提升了产品的性价比,加强了竞争能力;对于激光切管机系列产品
,集中资源开发了侧挂式全系列小管切管产品,一方面,该系列产品矩阵丰富,涵盖了半自动、全自动、高
速款、智能款极小管激光切管机等多种机型,能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另一方面,以智能化、自动化
及模块化为开发原则,集成极速自动上料、零尾料切割及三维切割等技术,突破传统产品,以“高速切管+
多功能集成+高性价比”优势规避低价竞争的不良循环,以期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市场方面:根据国内外
市场的动态变化,研究不同市场的特点、需求及竞争态势,对应市场定位的差异化,调整产品与价格,灵活
制定市场策略,以实现精准营销。其中,国内市场:参加位于用户聚集地举办的行业展会,重点推广最新的
小管高速切管系统产品,受到众多行业用户的关注,产品的性能和创新优势为新品打开了知名度,有利于促
进后期更多的销售落地。国外市场:除了继续稳固海外销售网络建设,采取独立举办和与境外合作商共同举
办相结合的方式,在韩国、意大利、阿根廷等国家举办5场展会,通过技术交流活动与行业客户、合作伙伴
深入互动,展示和推广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
下一阶段,金属激光业务将:1)聚焦行业应用前沿技术,深耕擅长领域,不断开发迭代产品;2)加强
市场营销,依据国内外市场不同特点,传统和新兴行业均深入拓展,优化市场推广策略,提高营销精准效率
;加强与国际代理商的合作,提升本土化营销与服务能力;稳固现有海外市场,开拓新兴市场,促进销售增
长。
B)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
主要产品包括全自动智能激光模切机、大幅面激光裁床、数码印激光切割机、振镜打孔激光切割机、高
精密激光切割机、激光雕花机、激光打标机、小幅面激光切割机等非金属激光加工设备,主要用途在于非金
属材料的激光打孔、雕刻、切割等加工工艺,应用于印刷包装、电子电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工业过滤
、数码印花、户外运动等行业。
报告期内,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的营业收入同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激光模切机实现了较大幅度的销售
增长。该业务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实现一定增长,主要是得益于近年来在汽车制造行业和印刷包装
行业的深度拓展,以及不断提升了激光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水平,使得有竞争力的产品在上述行业的销量
增加。报告期内,该业务在产品研发方面:聚焦印刷包装行业的智能化升级需求,创新推出了全面与数码打
印机结合,集激光模切-自动检测-智能切张的新一代“智能激光模切系统”,持续巩固了激光模切机的技术
优势;针对汽车制造、工业柔性材料等行业,推出了超大幅面激光高速加工系统,提升了加工效率与精度;
为满足标识行业客户高效自动化的生产需求,开发出新一代全自动标识切割系统,实现从材料上料到成品分
拣的全流程自动化作业。在市场方面:调整海外市场布局,巩固提升欧洲、亚太及中东等新兴市场,降低对
单一市场依赖;采用线下展会+线上推广的双向营销模式,线下积极参加4个国内外行业高端展会,线上多平
台区域投放广告;与此同时,将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深度下沉到市场,深挖细分行业客户需求,提高客户粘
性。
下一阶段,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将:1)持续优化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探索行业专
用的激光加工设备;2)优化国际市场布局,探索海外新市场新机会,深化本土化运营,设立区域运营中心
和技术服务中心;3)积极参与全球高端行业展会。
C)激光熔覆业务
激光熔覆业务包括激光熔覆系统集成和销售、耐磨耐腐蚀涂层加工服务、矿用设备耐磨零部件制造和销
售,主要应用于矿业设备的关键磨损部件防护、工程机械的易损件修复、石油钻探设备的防腐耐磨处理、海
工船舶的关键结构防护、电力能源设备的高效运维以及钢铁冶金设备的耐用性提升等场景。
报告期内,该业务持续推进萃耐特高功率激光熔覆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该系统在熔覆瞬间产能上展现
出显著优势,这一技术突破可有效提升业务的批量生产能力。该业务在液压行业保持稳定运营,营业收入同
比基本持平,其中耐磨金属零部件业务营收逐步稳定增长。公司通过新增的机加工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有
效缩短了产品交付周期,增强了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另,宏观环境及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影响使得下
游客户发展不确定性增加,熔覆业务的竞争加剧叠加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应收账款随业务量增加有所上升
等,对业务的精细化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一阶段,激光熔覆业务将:持续聚焦矿业机械、能源行业的应用开发,针对能源领域关键设备在极端
工况下的高效防护与修复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开发定制化的激光熔覆解决方案,提升设备耐用性与运行可
靠性。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的经营模式。研发模式采用
自主研发、合作研发和产学研等方式;采购模式主要以订单式采购为主;生产模式以多品种、小批量、柔性
化模式为主;销售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方式。
(4)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市场地位未发生重大变化。金属激光业务在管材激光加工领域具有一定优势,产品的品类、
技术升级及自动化在同行业中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在部分细分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及竞
争优势有所提升。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高端数字激光装备制造板块的收入同比有所下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87.54万元,同
比下降10.89%,其中:金属激光业务收入下降2,150.89万元,同比下降32.18%;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营收同
比增长18.71%;金属激光业务收入下降主要受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产品降价影响,境内外收入均有所下降
,其中海外收入同比下降27.05%,占其下降收入的比例为72.63%。激光板块平均毛利率30.04%,同比微增0.
26%,其主要原因是:1)公司2025年根据财政部的相关规定变更了会计政策,去年同期的毛利率按新会计政
策核算后调整为29.78%;2)报告期内金属激光业务、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的毛利率虽同比分别下降2.11%、0
.89%,但毛利率水平更高的柔性非金属激光业务收入占比提升18.71%,导致整体平均毛利率微增。
2、IP衍生品运营业务
(1)业务概述
IP板块运营业务主要从事潮文化类盲盒及文旅文创的IP衍生品运营服务,包括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
IP产品运营和渠道运营。报告期内,该板块业务持续收缩,营业收入大幅减少。
(2)产品及经营情况介绍
A)智能零售终端设备制造
报告期内,公司未新增设备生产,主要是维护在运营设备、回撤经营绩效不达标设备。
B)IP产品运营
报告期内,公司未开发盲盒的IP产品,重点是推进存货处置以提高资金周转率。文旅文创产品方面,主
要以武汉市为中心,在湖北省内部分城市试点开发、设计和生产文旅文创产品进行销售,规模小。
C)渠道运营
报告期内,渠道运营以IP小站自营品牌的线下直销渠道为主,其中:盲盒销售渠道点位大幅裁撤,下一
阶段拟仅保留少量具备盈利能力的自营机器,其他到期撤场处理;截止报告期末,文旅文创产品线下渠道累
计投放56台机器,下一阶段将继续增加机器铺设并加强B端业务拓展。
(3)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IP盲盒业务的经营模式:以批量外采后通过公司的销售渠道自营直销为主。文旅文创业务
的经营模式:以公司开发、设计、生产产品后通过公司铺设的售卖机渠道或B端客户销售为主。
(4)市场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收缩了盲盒业务规模,营业收入大幅度减少,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降。文旅文创
业务机器铺设量少,主要在武汉市及部分省内周边城市,市场份额小。
(5)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IP衍生品运营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75.56万元,同比下降78.82%;平均毛利率55.57%,同
比上升14.99%。收入大幅下降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裁撤经营绩效不达标的智能零售终端79台,在营数量较
去年同期下降56.02%,线下销售终端减少导致整体销售收入较大下滑。毛利率上涨主要系:1)报告期内公
司加大了库存商品的促销力度,转销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损失冲减营业成本,拉升了整体毛利率水平;
2)较去年同期,文旅文创产品的销售提升了业务毛利率。
1、报告期内线下智能零售终端运营情况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营线下智能零售终端(机器人商店)共168台,相比年初,公司净裁撤79台
经营绩效不达标的机器人商店。
2、报告期内线上渠道运营情况
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分为自建渠道“IP小站微信小程序”和第三方销售平台(互联网电商平台、抖音平
台等)。报告期内:(1)公司自建销售平台微信小程序的营业收入为1,404.25元;(2)公司在第三方销售
平台的营业收入为106,199.42元。
3、报告期内采购、仓储及物流情况
报告期内,未向关联方采购。
库存管理:公司采购的商品依对应的商品编码录入公司供应链管理系统,每月末存货盘点。
滞销商品处理:将动销期不达标的商品作为活动礼品赠送用以拉新或打折促销。
仓储物流情况:公司在武汉设置自营仓管理货品,物流外包。因业务总体规模小,仓储物流支出占比小
。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申请商标3件,作品著作权17件,软件著作权6件;新获授权专利6件。截
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的总数为198件,其中发明17件,实用新型67件,外观设
计114件;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43件,其中发明14件,实用新型13件,外观设计16件。拥有注册商标394件
,其中,国内商标380件,国外商标14件;拥有软件著作权137件;拥有作品著作权95件。
(一)专利
1、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拥有授权专利的总数为198件,其中发明17件,实用新型67件,外观设计114件;
b、正在申请的专利数量为43件,其中发明14件,实用新型13件,外观设计16件。
2、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专利情况如下:
a、获授权专利数量总数为6件:实用新型1件,外观设计5件。
b、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未新申请专利。
(二)商标
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商标情况如下:
拥有注册商标的总数为394件,其中国内商标380件,国外商标14件。
2、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共申请商标情况如下:
2025年申请商标的总数为3件,均为国内商标。
(三)软件著作权
2、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登记软件著作权6件。
(四)作品著作权
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及其子公司拥有作品著作权的总数为95件。
2、报告期内,公司及其子公司新申请作品著作权17件。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