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38 冠昊生物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专业从事再生医学材料及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2.87亿 76.04 2.34亿 78.01 81.53
租赁及其他服务业(行业) 5344.90万 14.16 3485.12万 11.62 65.20
药品(行业) 3700.56万 9.80 3109.70万 10.37 84.03
─────────────────────────────────────────────────
代理品(产品) 8669.15万 22.97 5321.06万 17.74 61.38
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7477.17万 19.81 6770.73万 22.57 90.55
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7214.19万 19.11 6484.22万 21.62 89.88
细胞技术服务(产品) 3948.39万 10.46 3217.15万 10.73 81.48
胸普外科修补膜(产品) 3898.63万 10.33 3549.78万 11.83 91.05
本维莫德(产品) 3700.56万 9.80 --- --- ---
无菌生物护创膜(产品) 1335.10万 3.54 --- --- ---
租赁及其他服务业(产品) 1334.21万 3.53 --- --- ---
乳房补片(产品) 108.62万 0.29 --- --- ---
护肤品(产品) 62.30万 0.17 --- --- ---
─────────────────────────────────────────────────
东大区(地区) 1.37亿 36.27 1.09亿 36.39 79.73
南大区(地区) 8522.59万 22.58 5817.83万 19.40 68.26
北大区(地区) 7915.70万 20.97 7055.48万 23.52 89.13
西大区(地区) 7619.04万 20.18 6206.43万 20.69 81.46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1.38亿 72.60 1.10亿 74.33 79.67
租赁及其他服务业(行业) 2803.02万 14.78 1779.75万 12.06 63.49
药品(行业) 2393.97万 12.62 2009.44万 13.61 83.94
─────────────────────────────────────────────────
代理品(产品) 4302.68万 22.68 2568.06万 17.40 59.69
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3590.38万 18.93 3254.14万 22.04 90.63
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3314.13万 17.47 2863.70万 19.40 86.41
其他(补充)(产品) 2565.64万 13.52 2286.75万 15.49 89.13
本维莫德(产品) 2393.97万 12.62 2009.44万 13.61 83.94
细胞技术服务(产品) 2126.71万 11.21 1728.83万 11.71 81.29
其他业务(产品) 676.31万 3.57 50.92万 0.34 7.53
─────────────────────────────────────────────────
东大区(地区) 7612.16万 40.13 5822.47万 39.44 76.49
南大区(地区) 3930.40万 20.72 2708.09万 18.35 68.90
北大区(地区) 3798.97万 20.03 3277.95万 22.21 86.29
西大区(地区) 3628.28万 19.13 2953.33万 20.01 81.40
─────────────────────────────────────────────────
代理分销(销售模式) 1.19亿 62.86 9075.96万 61.48 76.12
服务配送(销售模式) 4380.22万 23.09 4011.58万 27.18 91.58
其他模式(销售模式) 2665.86万 14.05 1674.29万 11.34 62.8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2.89亿 71.53 2.35亿 73.45 81.25
租赁及其他服务业(行业) 6564.26万 16.24 4486.87万 14.03 68.35
药品(行业) 4943.85万 12.23 4005.16万 12.52 81.01
─────────────────────────────────────────────────
代理品(产品) 8861.88万 21.93 5830.28万 18.23 65.79
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8766.13万 21.69 7992.60万 24.99 91.18
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5936.81万 14.69 5024.86万 15.71 84.64
细胞技术服务(产品) 5026.67万 12.44 4131.41万 12.92 82.19
本维莫德(产品) 4943.85万 12.23 4005.16万 12.52 81.01
胸普外科修补膜(产品) 4049.02万 10.02 3604.96万 11.27 89.03
租赁及其他服务业(产品) 1468.78万 3.63 --- --- ---
无菌生物护创膜(产品) 1103.14万 2.73 --- --- ---
乳房补片(产品) 192.78万 0.48 --- --- ---
护肤品(产品) 68.81万 0.17 --- --- ---
─────────────────────────────────────────────────
东大区(地区) 1.57亿 38.86 1.24亿 38.71 78.81
南大区(地区) 9526.88万 23.57 6840.52万 21.39 71.80
北大区(地区) 8793.74万 21.76 7421.23万 23.20 84.39
西大区(地区) 6389.07万 15.81 5339.67万 16.70 83.58
─────────────────────────────────────────────────
代理分销(销售模式) 2.46亿 60.86 1.90亿 59.48 77.34
服务配送(销售模式) 9273.18万 22.94 8475.28万 26.50 91.40
其他模式(销售模式) 6548.30万 16.20 4483.04万 14.02 68.4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医疗器械(行业) 1.46亿 69.03 1.14亿 69.43 78.32
药品(行业) 3244.13万 15.39 2637.91万 16.07 81.31
其他服务(行业) 2683.26万 12.73 2381.47万 14.51 88.75
─────────────────────────────────────────────────
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4340.81万 20.59 4046.34万 24.65 93.22
神经外科设备及配件(产品) 3610.44万 17.13 2450.78万 14.93 67.88
本维莫德(产品) 3244.13万 15.39 2637.91万 16.07 81.31
B型硬脑(脊)膜补片(产品) 2728.98万 12.94 2368.74万 14.43 86.80
细胞技术服务(产品) 2653.55万 12.59 2389.31万 14.55 90.04
胸普外科修补膜(产品) 2117.68万 10.05 1890.35万 11.51 89.27
人工晶体(产品) 1098.97万 5.21 81.08万 0.49 7.38
无菌生物护创膜(产品) 544.68万 2.58 496.45万 3.02 91.15
乳房补片(产品) 110.97万 0.53 64.10万 0.39 57.77
护肤品(产品) 29.71万 0.14 -7.84万 -0.05 -26.40
─────────────────────────────────────────────────
东大区(地区) 8044.59万 38.16 6334.27万 38.58 78.74
南大区(地区) 4836.33万 22.94 3849.80万 23.45 79.60
北大区(地区) 3837.51万 18.20 3061.29万 18.65 79.77
西大区(地区) 3761.46万 17.84 3171.88万 19.32 84.3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9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3727.37│ 9.87│
│客户二 │ 1140.17│ 3.02│
│客户三 │ 1063.00│ 2.82│
│客户四 │ 802.02│ 2.12│
│客户五 │ 787.29│ 2.09│
│合计 │ 7519.84│ 19.9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84.4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808.83│ 71.26│
│供应商二 │ 334.40│ 6.26│
│供应商三 │ 157.58│ 2.95│
│供应商四 │ 128.23│ 2.40│
│供应商五 │ 84.04│ 1.57│
│合计 │ 4513.08│ 84.4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2024年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稳步实施的关键之年。党和国家始终将人民群
众的健康福祉置于首位,持续发力医疗卫生健康领域的全方位发展。随着集采政策持续深入推进,给整个生
物医药行业带来了深刻变革与全新挑战。冠昊生物是一家立足再生医学产业,拓展生命健康相关领域,嫁接
全球高端技术资源和成果的高新技术企业,自创立以来始终坚守初心,坚持创新驱动,致力于发展生物医药
产业,为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品质作出卓越贡献。近年来公司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的挑战以及集采政策带
来的行业变革压力,步履不停,持续在生物材料、药业、细胞技术以及先进医疗技术、产品业务领域深耕布
局,凭借二十多年的深厚积淀与不懈努力,公司在业务上不断精进,实现了持续稳健发展。
1、公司所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
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及技术创新的共同作用下,展现出蓬勃的发展活力,正加
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在政策支持层面,国家对医疗器械产业的重视程度持续提升,一系列利好政策
相继出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将发展高性能医疗器械作为重点任务,为行业长远发展锚定方向
。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医疗等领域
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为医疗器械市场开拓了广阔的增长空间。在规范政策方面,监管部门
大力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缩短产品上市周期,让创新成果能够更快惠及患者。从市场规模来看,据南方医药
经济研究所测算,2024年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营业收入预计约达1.35万亿元。从行业创新来看,《2024年
医疗器械注册报告》显示,国家药监局批准创新医疗器械数量达65件,再创历史新高,累计突破300件。新
型生物材料医疗器械、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医用机器人、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等前沿领域创新成果频出,重点
领域国产品牌市场份额稳步提升,高端医疗器械可及性显著增强。2024年医疗器械行业在政策加持、市场扩
张、创新驱动等多方面协同发展,尽管面临带量采购等挑战,但行业发展的积极态势依然强劲,为未来持续
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公司所处医药行业发展现状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人群皮肤疾病的患病率高达40%~70%,所致健康寿命损失在所有疾病中位列第四。
生活节奏加快、大气污染加重,致使皮肤病发病率攀升且发病人群日趋年轻化。皮肤病目前主要包括感染性
皮肤病、过敏性或免疫相关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等,其中与免疫系统最相关的两类是湿疹和银屑病
。据统计,我国超过800万的银屑病患者和超过8000万的湿疹患者,且正在逐年增加。根据头豹研究院《202
1年中国银屑病药物行业概览》,从2016年到2020年,我国银屑病药物治疗市场的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22.3%
,并且预期2020年到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35%,在2025年有望达成208.7亿元的市场规
模。随着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药品行业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医药行业新政频出,药品集中采购常态
化,仿制药带量采购,药品审评审批制度和一致性评价改革持续推进,使制药企业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
,未来缺乏创新能力的制药企业将会被加速淘汰,创新药企将迎来发展新机遇。2019年5月,公司本维莫德
乳膏获批新药证书,填补了皮肤科领域近30年来没有外用创新药的空白,可用于治疗多种免疫性疾病,如银
屑病、特应性皮炎等。本维莫德乳膏(商品名:欣比克)在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中成功入围,并在2023年成
功续约国家医保目录。
3、公司所处细胞行业发展现状
2024年,细胞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蓬勃发展,展现出巨大的潜力与活力,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备受
瞩目的焦点。从政策层面来看,各国对细胞产业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我国更是将其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
力扶持。干细胞医疗被纳入《“十四五”国家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十四五”生物经济
发展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之中,明确提出开展前沿生物技术创新,涵盖基因诊疗、干细胞治疗、免
疫细胞治疗等新技术。2024年,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相继发布多项文件,如《免疫细胞治疗产品临床试验技
术指导原则(试行)》《人源干细胞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等,从监管政策层面为细
胞治疗产业化明晰方向,规范细胞产品的药学研发与临床试验流程。在政策革新加持的大环境下,行业发展
新格局的政策环境得以优化,为细胞创新技术和产品的转化落地创造了有利条件。
4、公司所处科技孵化领域行业发展现状
报告期内,科技孵化产业聚焦愈发明显,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围绕特定产业领域或技术方向开展精准孵
化。同时孵化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升级,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支持。为满足创业者多样化需求,珠三
角地区的孵化器在基础服务之上,大力拓展增值服务。在技术支持方面,众多孵化器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
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研发服务。在资源配置方面,孵化器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促进
企业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市场宣传方面,孵化器通过举办各类产品发布会、行业展会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
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份额。科技孵化产业通过整合行业资源,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园区企业在技
术研发、临床试验、生产制造等环节的协同发展。2024年珠三角地区科技孵化领域在政策推动、市场需求拉
动下,实现了服务升级、产业聚焦和资金支持的优化,在促进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创造就业等方面发
挥了重要作用。尽管面临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但随着各项举措的持续推进,未来珠三角地区科技孵化领域
有望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随着国家持续深化医疗改革,带量采购政策的稳步实施,不仅重塑了医疗器械、医药行业的竞争格局,
也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契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新产品、新技术,将提升产品质量、优化产品结构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积极应对市场挑战,不断
调整优化营销策略,积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推动公司核心业务生物材料、药业、细胞三大
业务板块的协同快速发展。
在生物材料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系列再生医学材料,是指一类以动物组织为原料,经系列创新技术
处理后,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植入后不引起排斥反应,并能诱导机体组织生长的一类生物医学材料。公
司搭建的具有行业前沿水平的动物源性医用生物材料技术平台,承担了二十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攻关项目
。公司的“再生型生物膜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际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再生型医用植
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公司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内外部资源,积极同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
及临床机构合作,对再生医用材料的设计开发、再生机理研究、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器械开发以及行业发
展趋势等方面重点开展了工作。公司已上市的主要产品有生物型硬脑(脊)膜补片、B型硬脑(脊)膜补片
、胸普外科修补膜、无菌生物护创膜、艾瑞欧乳房补片、优得清脱细胞角膜植片,可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
胸普外科、皮肤科、骨科、整形美容科、眼科等。
在药业领域,公司药业技术研究成果本维莫德,是一种天然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非激素类小分
子化合物。本维莫德乳膏可治疗炎症性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被国家列为1.1类新药(first-in-class)。该
药物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本维莫德乳膏
(商品名:欣比克)在2020年国家医保谈判中成功入围,并在2023年成功续约国家医保目录,体现了国家对
本维莫德乳膏临床价值的肯定与支持。除银屑病外,本维莫德还对多个重要疾病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包
括特应性皮炎、过敏性鼻炎、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领域等,目前针对特应性皮炎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积极开
展中。
在细胞领域,公司坚持技术创新,专注于提升免疫细胞和干细胞的制备技术、临床前效能与安全性评估
以及临床试验评估体系的完善,持续深化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建设。公司通过建立符合GMP标准的免
疫细胞和干细胞制备技术体系、临床前效能/安全性评估体系、临床试验评估体系,扎根大健康前沿领域,
生产的多批干细胞制剂均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质量合格认定,公司正积极推进与多家医疗单位
合作开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项目合作,共同申报临床研究项目备案。目前涉及业务包括自体软骨组织细胞移
植技术、免疫细胞储存技术、干细胞储存技术、膝关节及美肤类细胞衍生物产品应用技术等。其中,软骨细
胞移植技术,主要应用于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即从患者关节软骨非负重区采集小块健康的软骨组织,通过
人源软骨细胞标准化生产获得足够数量的软骨细胞与细胞支架复合形成人源组织工程化再生软骨产品,将该
产品移植缺损部位达到软骨再生的目的;免疫细胞存储技术,是指将健康时的免疫细胞在严格操作流程下长
期储存,以供需要时使用,如发生癌症等疾病,可使用存储的免疫细胞及时采取免疫细胞疗法治疗。公司在
研的生物人工肝项目,目前正推进细胞药物的药学研究和体外支持装置等第三类医疗器械性能研究工作,并
积极与相关医院等多方合作申请开展临床前研究。
2024年,公司始终聚焦三大核心业务发展,持续加大创新驱动和市场开拓力度,积极应对内外部市场环
境的各种风险与挑战,不断优化公司治理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致力于实现经济效益
与社会效益双赢,切实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前沿的原创技术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其中商标“冠昊生物”“欣比克”纳入广东省重点商标保护名录
。冠昊生物及下属子公司北昊研究院、中昊药业、武汉北度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冠昊生物、北昊研究院、中
昊药业均为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冠昊科技园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州市中小企业服务站、优秀
科技金融工作站、青年众创空间、粤港澳青少年交流活动基地、黄埔区企业家服务中心工作站。公司搭建了
再生医学生物材料技术平台、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药业技术平台三大技术平台,并围绕三大技术平
台,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持续驱动创新的良性发展模式。未来公司将持续在三大业务板块原创技术道路上
布局。
再生医学生物材料技术平台:公司原创四大核心技术——组织固定技术、多方位去抗原技术、力学改性
技术、组织诱导技术。具有行业前沿水平的动物源性医用生物材料技术平台,承担了二十多项国家和地方的
科技攻关项目。公司的“再生型生物膜高技术产业化”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际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
再生型医用植入器械国家工程实验室依托公司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和丰富的内外部资源,积极同国内外知名高
校、科研院所及临床机构合作,对再生医用材料的设计开发、再生机理研究、性能评价方法与技术、器械开
发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重点开展了工作。
药业技术平台:药业技术研究成果本维莫德,是中国原研、从一种天然微生物代谢产物中分离出来的非
激素类小分子化合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1类创新药本维莫德乳膏局部治疗
成人轻至中度稳定性寻常型银屑病。该药物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被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协会评为“2023年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公司药业板
块,整体架构完备,覆盖了新药研发、制造及营销的整个流程,具有“一条龙”式的完备产业转化能力。在
《本维莫德乳膏治疗银屑病专家指导意见》《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2年)》《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
23年)》《银屑病基层诊疗指南(2022年)》《中国儿童银屑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特应性皮炎外用
制剂合理应用及患者指导专家共识》等各类医学指南共识已多次推荐本维莫德乳膏用于银屑病和特应性皮炎
的治疗。在最新版的《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23版)中,本维莫德的化学名被单独列为一类,排在第6
位。
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公司从2013年开始搭建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拥有通过GMP现场认
证的细胞生产线,生产的多批干细胞制剂均通过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的质量合格认定,公司正积极推
进与多家医疗单位合作开展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项目合作,共同申报临床研究项目备案。干细胞库作为整个细
胞治疗产业的上游,是细胞制剂研发制备与细胞治疗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在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
基础上着重加强细胞库建设,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对公司大湾区生物样本信息资源库及区域细胞制备中心的
建设支持,公司以安全、规范、稳定、可追溯的最高标准建设干细胞库,与多家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合作开
展了干细胞应用临床前和临床研究。
2、快速产业化能力
公司通过自有科技孵化平台聚焦公司三大技术平台产品、产业进行前期项目孵化,拥有丰富的产业化经
验,致力于通过创新的商业模式和完善的共享平台,提供生命健康领域的一站式创业服务,真正做到“让创
业变得更高效、更轻松”,成功孵化出多家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品,实现项目或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
”的技术转化,充分体现了公司快速的产业化能力,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规范的质量管控体系
公司生物材料产品属于第三类植入医疗器械,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公司始终把产品质量
放在第一位,严格按国家法规和质量规范要求,组织和规范企业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工作,建立、实施和
保持涵盖设计开发、采购、生产、检验、销售等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持续贯彻和加强
“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的质量意识,保证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的稳定性。公司通过了ISO13485管理体系
认证。公司子公司广东中昊药业拥有药品GMP证书,其生产车间符合国家法定要求,满足本维莫德乳膏的批
量生产。公司从2013年开始搭建细胞与干细胞研发应用平台,拥有通过GMP现场认证的两条细胞生产线,该
生产线依循GMP车间的“标准化、规范化”,在细胞存储的安全性、有效性上遵循国际最高标准。公司的控
股子公司北昊研究院以细胞产品为核心,以“精准健康”为目标,精心打造北昊研究院高端生物科技品牌,
引领和带动其他产业集群共同发展。北昊研究院承担着多项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攻关项目,已成为细胞产业领
域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化示范基地。
4、成熟的销售渠道建设
公司三大业务板块自建业务团队,依据行业特点及产品特性,不同业务模块采用不同的营销模式。公司
的生物材料膜类产品坚持以品质为核心,通过代理分销模式及服务配送模式,建立起一套立体销售模式。公
司已经构建了遍及全国的销售网络,形成了专业、规范、有序、完善的销售体系。药业板块产品属创新处方
药,营销模式一直依托于专业医学教育,分为三个方面:在自营区域由专职医学信息沟通员做学术信息传递
、在招商区域由专职医学项目经理对接代理商、在线上平台由专职电商人员对接互联网信息平台实现新渠道
推进医学教育工作。未来公司会继续加强对材料、药业、细胞业务渠道建设,采取双轮驱动,即线上+线下
及自营+代理的营销模式。公司将进一步做好销售规划,加大市场拓展力度,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不断
提高市场占有率。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根据公司制定的《2021-2025年战略规划纲要》,2025年公司将继续深耕再生医学产业,拓展生命健康
相关领域,充分发挥公司既有产业化能力和资源整合优势,借助成熟的营销渠道和品牌优势,持续在生物材
料、细胞/干细胞、药业以及先进医疗技术、产品业务领域布局,积极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夯实公司
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二)2025年年度经营计划
2025年,公司将通过实施资源整合策略与创新驱动机制,对产品结构予以适当优化,加快科技成果的转
化速度,并在市场拓展完成“量”的积累基础上尽快实现“质”的突破,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
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基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重点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顺应医改政策,推动主营业务稳健增长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高值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逐步落地的行业趋势下,公司构建专业的政策与
市场研究团队,以严谨态度紧密追踪行业政策动态,运用科学方法深度剖析相关政策对公司业务的全方位影
响。在营销体系优化方面,公司将系统性整合原有营销渠道及资源,大力推进新渠道建设,依据国家新政策
及市场新形势,精准制定具备前瞻性与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和市场拓展方案。在稳固优势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
上,大力培育各业务板块的自主品牌,增强品牌竞争力,推动核心产品销售业绩实现持续性、稳定性增长。
与此同时,公司将加大新产品市场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丰富营销模式,充分挖掘产品市场潜
力,凭借产品销售的突破性进展,有效实现公司效益的创新性增长。
2、推进多元产品布局,筑牢核心竞争实力
公司将积极探索新技术,引入新产品,积极做好更长远的产品预研储备工作,与研发部门共同围绕临床
和技术平台,进行产品的延展和开发。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持续关注国外优秀产品引进,丰富公司产品
线。进一步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在产品技术改进、新产品研发方面努力实现更大突破;合理优化人员配置,
加大核心人才引进力度,并搭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使人力资源成长与公司发展相匹配。始终围绕三大
技术平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技术成熟的新产品,努力做到研制开发一代、临床试验一代、申报待批一代
和投产上市一代的梯队新产品研发,不断应用先进技术开发出性能优异的新产品并投放市场,为公司后续系
列产品的开发夯实基础,助力产业可持续发展。
3、多管齐下降本增效,提升综合盈利水平
公司将全面整合内部资源,持续深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在生产方面,大力引入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
提升生产效率,有效削减生产成本,同时强化生产全程的质量把控与安全监管,最大程度减少因质量问题导
致的损失;在销售方面,紧密围绕市场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竞争态势,灵活且精准地调整销售策略,通过拓
展多元化销售渠道、优化产品定价体系等手段,切实提高产品市场份额;在组织架构方面,着力构建更具核
心竞争力的组织形式,精简冗余层级,促进部门间高效协同;在流程方面,从采购、运输到仓储各环节逐项
优化,不断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持续提升公司管理效能。
4、紧抓品牌建设,强化自有产品品牌
紧密结合国家、行业紧缺技术、产品需求,充分发挥公司及行业领先医药企业优势,做精做细、做深做
透,强化自有产品品牌,发展成为生物医药产业领先企业。在产品生产方面,建立严格质量管控体系以提升
产品质量;在营销传播方面,采用多元化营销渠道,开展内容营销与品牌宣传活动;在品牌保护方面,进一
步强化商标与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加强品牌内部管理,全方位推动品牌建设与强化。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政策变化风险
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行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属于国家重点监管行业。随着“带量采购
”等政策进一步深化,可能导致公司产品的销售地区、销售价格受到限制,从而对公司经营造成影响。在推
行两票制后,由于第三方专业服务商服务费增加,对公司运营成本造成影响。在医保政策方面,医保控费趋
势下,医保目录调整、报销政策改变,产品未入医保目录或报销比例降低,可能影响市场占有率。因此,公
司将积极了解和跟进新政策的出台并认真学习,进一步了解国家医疗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及时调整经营模式
和销售策略,主动适应外部经营环境变化,预判并防范政策变化风险,不断提高主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原创技术产业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水平的原创技术体系,研发出一类新型生物材料,并在该材料技术平台上开发出一系
列再生型医用植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