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瑞丰高材(300243)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243 瑞丰高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性能PVC助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VC助剂行业(行业) 18.88亿 94.35 2.71亿 91.48 14.36 工程塑料助剂行业(行业) 1.07亿 5.33 2514.72万 8.49 23.56 其他(行业) 623.61万 0.31 11.21万 0.04 1.80 ───────────────────────────────────────────────── ACR助剂(产品) 9.43亿 47.13 1.64亿 55.28 17.38 MBS抗冲改性剂(产品) 7.50亿 37.49 8569.84万 28.92 11.43 MC抗冲改性剂(产品) 1.95亿 9.74 2157.17万 7.28 11.07 工程塑料(PC/ABS/ASA)助剂(产品) 1.07亿 5.33 2514.72万 8.49 23.56 其他(产品) 623.61万 0.31 11.21万 0.04 1.80 ───────────────────────────────────────────────── 国内(地区) 15.88亿 79.38 2.49亿 84.14 15.70 国外(地区) 4.13亿 20.62 4700.71万 15.86 11.39 ───────────────────────────────────────────────── 订单销售(销售模式) 20.01亿 100.00 2.96亿 100.00 14.81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化工(行业) 9.80亿 100.00 1.41亿 100.00 14.34 ───────────────────────────────────────────────── ACR助剂(产品) 4.88亿 49.79 8500.82万 60.47 17.42 MBS抗冲改性剂(产品) 3.63亿 37.04 3734.19万 26.56 10.28 MC抗冲改性剂(产品) 8962.96万 9.14 852.95万 6.07 9.52 其他产品收入(产品) 3837.86万 3.91 872.94万 6.21 22.75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110.81万 0.11 97.26万 0.69 87.78 ───────────────────────────────────────────────── 国内(地区) 7.88亿 80.38 1.22亿 86.82 15.49 国外(地区) 1.92亿 19.62 1852.92万 13.18 9.64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PVC助剂行业(行业) 17.35亿 97.69 3.17亿 97.78 18.28 工程塑料助剂行业(行业) 3415.89万 1.92 --- --- --- 其他(行业) 683.18万 0.38 --- --- --- ───────────────────────────────────────────────── ACR助剂(产品) 9.12亿 51.33 1.95亿 60.19 21.41 MBS抗冲改性剂(产品) 6.16亿 34.70 9728.66万 30.00 15.79 MC抗冲改性剂(产品) 2.04亿 11.47 2402.48万 7.41 11.80 其他产品收入(产品) 4066.01万 2.29 569.52万 1.76 14.01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382.69万 0.22 208.28万 0.64 54.43 ───────────────────────────────────────────────── 国内(地区) 13.93亿 78.44 2.67亿 82.19 19.13 国外(地区) 3.83亿 21.56 5774.64万 17.81 15.09 ───────────────────────────────────────────────── 订单销售(销售模式) 17.76亿 100.00 3.24亿 100.00 18.26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ACR助剂(产品) 4.10亿 48.95 9241.10万 58.23 22.53 MBS助剂(产品) 3.08亿 36.80 4964.65万 31.28 16.10 MC助剂(产品) 1.01亿 12.07 1241.74万 7.82 12.27 其他(产品) 1608.34万 1.92 --- --- --- 其他业务收入(产品) 224.69万 0.27 199.83万 1.26 88.94 ───────────────────────────────────────────────── 国内市场(地区) 6.50亿 77.50 --- --- --- 国外市场(地区) 1.89亿 22.50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4.2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1.1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8876.53│ 9.43│ │客户二 │ 11121.62│ 5.56│ │客户三 │ 6153.06│ 3.08│ │客户四 │ 3461.58│ 1.73│ │客户五 │ 2762.08│ 1.38│ │合计 │ 42374.87│ 21.1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7.11亿元,占总采购额的41.45%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30847.65│ 17.99│ │供应商二 │ 12373.36│ 7.22│ │供应商三 │ 11226.92│ 6.55│ │供应商四 │ 8371.19│ 4.88│ │供应商五 │ 8246.78│ 4.81│ │合计 │ 71065.89│ 41.45│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发展情况和公司市场地位 1、塑料助剂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塑料助剂行业属于“C制造业之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 品制造业之C266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之C2661化学试剂和助剂制造”。 塑料制品由于具有原料广泛、易于加工成型、价廉物美的优点,同时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因此 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农业、医药、化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而塑料的广泛应用离不开塑料助剂的使用, 作为一种功能性助剂,目的在于降低成本、提质增效,提升塑料制品的附加值。 塑料行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关度较高,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转为稳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绿色 可持续发展、产业素质提升逐步成为主要发展趋势,绿色、高效、多功能将是塑料助剂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 (1)PVC助剂:PVC(聚氯乙烯)因其耐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量轻、强度高且易于加工等优 势,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包装材料、医疗行业、汽车工业、家居用品等领域。公司作为PVC助剂行业的龙 头企业之一,在本领域深耕30余年,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目前公司PVC助剂综合产能近20万吨,其中ACR加 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年产能8.6万吨,MBS抗冲改性剂年产能7万吨(部分产线可与工程塑料助剂产品共用) ,MC抗冲改性剂年产能4万吨,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 行业竞争格局:PVC助剂行业属于发展的成熟阶段。ACR产品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日科化学、山东东临等 ,公司ACR产品主要应用于管/型材、地板墙板、片材、发泡板等制品,尤其在管/型材、地板墙板应用领域 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MBS产品对生产工艺和技术要求相对较高,目前主要竞争对手为日韩企业。M C产品为传统CPE的替代品,目前产能4万吨/年,国内生产厂商较多。近年来,随着国家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安全环保监管趋严,行业整合不断加剧,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在ACR领域, 公司坚持科技创新、优化现有产品、持续丰富产品类别,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稳步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 在MBS领域,对标国外企业,力争产品质量及性能进一步提升,抢占国外企业的市场份额;在MC产品领域, 有效利用好现有产能,发挥其配套其他产品的作用,提高产品盈利水平。 (2)工程塑料助剂:经过持续的研究开发,公司业务拓展到工程塑料助剂领域,公司利用现有MBS部分 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用于生产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该产线与公司MBS产品共通使用)。工程塑料助 剂相较于公司PVC助剂,技术门槛相对较高,产品附加值高,产品下游主要为改性塑料,终端应用领域为汽 车、家电、电子、电气、机械、建筑等。 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开发的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主要有PC/ABS增韧改性剂(MBS_GM系列产品)、ABS 高胶粉、ASA胶粉,国内高端牌号产品主要以进口为主。PC/ABS增韧改性剂,国内主要进口日本钟渊、美国 陶氏、韩国LG等,国内市场需求量约为3-5万吨,目前该类产品公司已经实现批量销售;ABS高胶粉,高端牌 号国内主要进口韩国锦湖、巴斯夫等,国内市场需求量约为30-40万吨,目前该类产品公司已实现批量销售 ;ASA胶粉,主要以英力士、沙特基础工业、日本UMG、韩国锦湖、韩国LG为主,国内潜在市场需求量约为10 万吨。因工程塑料高强度、轻量化的性能,在机器人、低空经济无人机等行业有着普遍应用,公司的工程塑 料增韧改性剂就是对塑料强度起关键性作用的原料,这些行业的大力发展,也会刺激公司该类产品的需求。 除上述产品外,公司也在加紧对环氧树脂、PMMA、膨胀微球等产品进行研发,已陆续进入中试和大试阶段, 做大做强工程塑料助剂的蛋糕。 2、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产品属于“C制造业之C26化学原料 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之C265合成材料制造之C2651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 发展可降解塑料替代传统一次性塑料制品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生物可降解材料能够在 特定环境下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兼顾环保型和使用需求。而可降解材料品种PBAT/PLA是当前使用量最大的 降解材料之一,PBAT与PLA及其他降解材料共混改性,可制成购物袋、快递包装袋、农膜、餐盒餐具、刀叉 、吸管等。针对白色污染消耗领域,国家正式推出“禁塑令”,2020年1月19日,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 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分步实施禁塑措施,确保大量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各个省市也纷纷出台了相 关的配套文件,在相关领域、相应时点开展禁塑相关工作。公司顺应国家禁塑令政策,提前布局,介入生物 降解材料领域,已投资建设完成年产6万吨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项目,并已于2023年底结转为固定资产; 其次是对生物基降解材料PLA进行研发,已顺利完成了中试试验。 可降解材料作为国内新兴的行业,目前处于发展初期,当前受制于政策执行力度较低,上下游产业链配 套体系不完善,以及下游制品价格仍高于传统不可降解制品等原因,可降解材料的市场推广面临一定压力。 (二)报告期内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和用途 1、塑料助剂业务 (1)通用塑料PVC助剂业务 公司PVC助剂产品主要有ACR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MBS抗冲改性剂、MC抗冲改性剂,综合产能近20万 吨。公司ACR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主要应用于PVC管材、PVC型材、木塑(WPC)地板、石塑(SPC)地板、P VC墙板、PVC透明片材、PVC发泡板等领域;公司MBS抗冲改性剂产品主要应用于PVC透明片材制品(医药包装 、消费品包装等)、PVC管材制品、磁卡材料以及其他功能膜材料等领域;MC抗冲改性剂产品广泛应用于电 线电缆、胶管、胶带、胶板、PVC型材管材改性等领域。 产品主要用于上述下游制品的加工和改性,赋予制品优良的加工性、抗冲性和耐候性等性能。 (2)工程塑料助剂业务 通过多年塑料助剂行业经验,经过持续的科研创新,公司成功开发出适用于PC/ABS合金材料的增韧改性 剂(MBS_GM系列产品)、ABS高胶粉和ASA胶粉。为了快速、批量化、连续化生产上述产品,公司已对原厂区 部分MBS生产线进行了技术改造,用于生产上述产品。相比通用塑料助剂相关产品,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 的技术壁垒更高,也有着更高的产品附加值。 ①PC/ABS增韧改性剂(MBS_GM系列产品),PC常与ABS等其他工程塑料品种共混制成合金材料,以使制 品兼具PC和ABS的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电气、机械等领域。公司产品主要用于该材料的增韧 改性,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内主要进口日本钟渊、美国陶氏、韩国LG为主,目前公司该产品已经实现 批量销售,正在进一步开拓市场。 ②ABS高胶粉,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核壳型聚合物。ABS高胶粉与SAN树脂作为主要原料掺混 制成ABS树脂。ABS树脂以优良的机械、力学、热学等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机械和建材等领域。 我国是ABS树脂的生产大国,但是ABS高胶粉的高端牌号产品因技术要求较高产能较小,国际以韩国锦湖、巴 斯夫等为主。目前公司该产品已实现批量销售,正在进一步开拓市场。 ③ASA胶粉,是一种由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橡胶组成的三元聚合物,属于抗冲改性树脂。 ASA胶粉与SAN树脂作为主要原料掺混制成ASA树脂。ASA树脂以优良的耐候性能、机械性能和耐高温等性 能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气及建筑等领域。受制于较高的技术门槛,国内ASA胶粉的产能较小,国际上以 英力士、沙特基础工业、日本UMG、韩国锦湖、韩国LG等。 工程塑料助剂业务是公司目前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报告期,公司不断提升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的性 能指标和稳定性,大力开拓销售市场,做好技术服务,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的销量增长较快,报告期内实 现营业收入10673.4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2.46%。 2、生物可降解材料业务 PBAT和PLA是当前使用量最大的降解材料之一,PBAT与PLA或其他降解材料共混改性,可制成购物袋、快 递包装袋、农膜、餐盒餐具、刀叉、吸管等生物可降解制品。 公司已具备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产品的生产能力。当前,PBAT产品下游需求受原材料 价格以及可降解材料市场相关政策推行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该生产装置亦可满足聚酯PBT(聚对苯二甲酸丁 二醇酯)、PETG(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已烷二甲醇酯)等的生产。公司研发中心对PETG产品做了大 量研发工作,已顺利通过中试,目前该生产线正在通过技改以同时满足PETG聚酯材料的生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原材料均为石化产品,报告期价格受宏观经济、市场供求关系、厂家停车检修等多种因素的综 合影响波动。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持续创新和研发优势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PVC助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 心等研发创新平台,研发实力雄厚。公司历来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注重研发成果 转化,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取得8项专利证书,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 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拥有现时有效的专利共计68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实用新型专利20项 。 2、核心技术团队和关键技术人员优势 公司已建立拥有多学科背景的研发团队,制定了有效的激励政策和绩效考核制度,注重提高科研人才的 积极性,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提供内生动力;同时,公司注重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引进业内专业人才, 加强产学研合作,为持续研发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3、规模和装备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塑料助剂综合产能近20万吨,其中,ACR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剂产能8.6万吨,MBS 抗冲改性剂产能7万吨(部分产线可供公司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使用),MC抗冲改性剂产能4万吨。公司生 产规模处于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公司生产设备先进,实现了高度自动化控制,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 生产成本。 4、品牌和市场优势 公司注重品牌建设,坚持以技术优势带动产品优势、以产品优势强化品牌优势,公司“鲁山”商标是中 国驰名商标。公司产品质量稳定,技术服务水平高,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需求提供不同配方,在客户中建立了 较高的满意度、信任度。经过长期的积累,公司的产品和“鲁山”品牌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国内外市 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客户群体。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紧紧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任务,聚焦主营业务,持续推 进产品迭代升级、结构优化,深挖市场潜力,主营产品综合销量稳中有增,进一步巩固行业地位;同时继续 按计划有序推进新产品业务的开发工作,推动公司产业转型升级。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00078.92万元,同比增长12.66%;实现营业利润3200.42万元,同比下降 65.32%;实现利润总额3227.49万元,同比下降64.13%。主营业务产品方面,报告期ACR加工助剂和抗冲改性 剂实现营业收入94288.31万元,同比上升3.43%;MBS抗冲改性剂实现营业收入75000.91万元,同比上升21.7 1%;MC抗冲改性剂实现营业收入19492.66万元,同比下降4.28%;工程塑料助剂实现营业收入10673.42万元 ,同比上升212.46%。 业绩驱动因素:(1)报告期,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市场开发等措施,产 品销售量同比增长;同时,报告期内原材料采购均价较去年有所上涨,公司相应提高了产品售价。上述原因 导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报告期,受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等影响,产品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 期有所降低;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项目于2 023年底转为固定资产,报告期新增固定资产折旧和可转债利息费用摊销;公司按照相关会计准则,对相关 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较去年同期增加。上述原因导致本报告期实现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减少。 ●未来展望: (一)公司的发展战略 1、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当前主营业务,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创新水平,不断进行工艺改进,促进产 品迭代升级和结构优化,探索新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2、深度拓展工程塑料助剂产品业务,重点提升产品性能指标和质量稳定性,紧贴市场需求,力争产品 销量快速增长;同时,积极研发其他高端塑料助剂,推动塑料助剂业务的转型升级。 3、继续积极推进可降解材料及聚酯材料PETG/PCTG业务发展。充分利用好现有PBAT生产装置,一方面要 加大下游可降解市场的开拓力度,目前公司PBAT产品及改性料产品已小批量供货;另一方面,按计划有序推 进该装置的技术改造相关工作,以使该装置可同时满足聚酯材料PETG/PCTG产品的生产需求。 4、以瑞丰生物为依托,继续拓展合成生物材料产品。瑞丰生物已完成丁二酸、右旋糖酐产品的中试, 右旋糖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将继续积极开拓市场,同时通过技术合作积极寻求开发新的生物材料产品 。 5、公司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致力于实现黑磷材料的低成本产业化,目前已完成百公斤级试验装置的稳 定运行,产出各梯次符合质量要求的黑磷产品,正在为吨级中试装置的建设做各项准备工作。未来公司将继 续以瑞丰玥能为实施主体,逐步完成黑磷产品生产工艺优化定型,最终完成低成本规模化制备黑磷的目标。 6、公司自主研发的锂离子电池负极粘结剂SBR系列产品,目前已送样多家锂电池客户,目前正处于测试 中。公司将以此为契机,切入新能源材料业务,一是继续提升SBR的性能指标,争取达到日本爱宇隆、日本 瑞翁的同等技术水平,实现SBR负极粘结剂的国产替代。二是积极拓展其他品类负极粘结剂及其他新能源电 池材料。 7、积极寻求新材料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通过项目孵化、新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等方式,增强公司 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公司一方面坚定不移的经营好当前主营业务,完善既有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稳定健康 发展,通过持续创新继续巩固行业地位和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快新产品的开发和新项目的推进。 通过以上发展战略,立足于实业,争做品质一流,品种丰富,具备持续创新和研发能力的国际知名新材 料生产销售商。 (二)2025年经营计划 1、科研创新方面 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创新水平。准确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推出质量更高更稳定、附加值更高、 性能更优、更符合客户需求的新产品,不断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可持续发展方面 持续做好安全、环保工作,坚持绿色健康发展。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推进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强化安全 教育培训,加强事故应急演练;加大环保投入,推进环保治理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3、人才队伍建设方面 注重多方面人才培养。公司规模日益扩大,对相关的技术、管理等方面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司将 积极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机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生产制造方面 不断进行工艺改进、技术改造,积极学习并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生产理念,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 率,降本增效,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 5、市场开拓方面 持续挖掘市场潜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充分发挥公司产品的品牌优势,准确把握市场变化,拓宽销售渠 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6、公司治理方面 继续加强内部管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严格遵守证监会、深交所等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规定 ,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加强董监高培训,提高规范意识和管理效率。 (三)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 1、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公司主要原材料均为石化产品,受国际原油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停车检修等因素影响较大。报告期内 ,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全年来看,上半年呈上涨趋势,下半年呈下跌趋势,其中甲基 丙烯酸甲酯、丁二烯的价格波动较大。原材料价格的大幅波动,将不利于公司生产成本的控制,可能对公司 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通过采取多元化采购渠道、加强市场调研、优化库存管理等措施应对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带来的影 响;公司产品的销售价格定价较灵活,会根据原材料采购价格的变动及时调整产品销售价格。 2、应收账款风险 近年来,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款规模也相应增长。公司主要应收账款债务方多是规模 较大、资信良好、实力较强、与公司有着长期合作关系的公司,应收账款回款有保障。但如果公司短期内应 收账款大幅提升,客户出现财务状况恶化或无法按期付款的情况,将会使公司面临坏账损失的风险,从而对 资金周转和利润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持续加强内部控制,加强销售人员对应收账款的催收责任,并将其纳入业绩考核;公司实行定期与 不定期对账制度;公司设有专门法律事务部门,通过采取催收、诉讼等多种措施保证应收账款回款,降低坏 账风险。 3、安全生产和环保的风险 公司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主要原料涉及易燃、易爆化学品,其在储存、使用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不当,可 能引发爆燃等安全事故,可能因此造成较大的损失,相关安全监管部门也可能对公司采取罚款、责令停产等 行政措施,进而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公司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随着国家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上级主管部门对环保监管要求或将升级,公司可能存在需要根据新要求改进工艺或升 级改造设备设施的情况,可能对生产和业绩造成一定影响。 安全和环保风险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挑战。公司通过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员工培训、推行清洁 生产、引入先进技术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和环保风险。同时,公司更加注重文化建设和社会责任,将 安全环保理念融入日常运营,力争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 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虽然公司ACR、MBS主营业务产品有较强的性能优势、质量优势和规模优势,但近年来国内外同行业争夺 市场份额的状况在加剧,会通过降低产品销售价格以促进产品销售。为了维护与提高市场占有率,公司也采 取适当降低产品售价以应对市场竞争,可能对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为客户提供定制化 、个性化的产品服务,避免陷入“价格战”等恶性竞争的局面。 5、新产品业务的风险 公司除了PVC助剂、工程塑料助剂相关产品,还布局了:(一)投资建设了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 材料PBAT项目和2万吨ECH项目;(二)全资子公司瑞丰生物,已完成一步法聚乳酸、丁二酸、右旋糖酐等产 品的中试,目前右旋糖酐产品已实现小批量销售,正在进一步开拓市场;(三)针对目前生物可降解材料市 场较为低迷的状况,着手对PETG/PCTG聚酯材料进行研究,已完成中试试验,目前该生产线正在通过技改以 同时满足该产品的生产;(四)控股子公司瑞丰玥能,已实现黑磷百公斤级试验装置的稳定运行,产出各梯 次符合质量要求的黑磷产品,目前正按计划推进黑磷低成本产业化的相关工作;(五)完成新能源电池粘结 剂SBR产品的大试生产,目前正处于送样测试阶段,以及进行性能改进提升等工作,公司介入新能源电池材 料业务。 以上新介入的领域,为公司近年来围绕董事会确定的实现转型升级战略的重要举措,虽然投资经过了充 分考察论证,履行了审批程序,部分产品属于高科技水平的领域,但毕竟属于新兴领域,公司缺乏行业经验 ,或者处于起步阶段,对报告期的业绩影响较为有限。可能面临相关产品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市场开拓效果 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生产技术与工艺控制不到位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也可能存在原材料价格和产品售 价大幅波动等风险,从而对公司业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6、固定资产折旧和可转债利息摊销的风险 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投项目之年产6万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BAT项目于2023年 末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转为固定资产。报告期内,因项目需进行技改,以及可降解材料市场不及预期等因 素,装置未实现正常运行。报告期内固定资产折旧,以及募投项目转固后可转债利息摊销计入财务费用,合 计影响本报告期业绩3988.11万元,并且,计提资产减值准备1230.13万元。目前该装置技改工作已进入收尾 阶段,使其能联产PETG/PCTG聚酯材料,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行。但若该装置技改不及预期,或者技 改完成后仍不能正常运行,不能获得预期的市场销售规模和效益,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还有可能继续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将对公司未来经营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提请广大投资者注意。 公司将密切关注相关资产的折旧变化,及时调整管理措施,持续加强财务内部控制,不断提高企业的资 产管理效率和财务运作水平;同时将加速推进项目进程,合理利用闲置资产,通过资产盘活带来的效益降低 费用的冲击。 7、国内外宏观环境及贸易政策变化的风险 近年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际冲突和贸易摩擦不断,给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不利影响和挑战。特别是 2025年4月以来,美国特朗普政府对各国加征关税,中国给予对等反击。虽然公司产品出口美国销售收入占 比较小(2024年度约993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到0.5%),但公司下游部分客户产品出口美国业务较多 ,因此会间接影响公司业务。同时,也会给公司带来一定机遇。公司美国竞争对手陶氏化学等在高端工程塑 料助剂等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