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45 天玑科技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多品牌产品构成的IT基础设施提供第三方服务,主要包括面向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数据中心的IT支持
与维护服务、IT专业服务和IT外包服务。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 1.68亿 39.32 3385.60万 33.45 20.10
其他(行业) 1.22亿 28.53 3691.31万 36.47 30.20
金融(行业) 6378.57万 14.89 1478.80万 14.61 23.18
政府(行业) 4724.04万 11.03 852.47万 8.42 18.05
能源交通(行业) 2669.75万 6.23 --- --- ---
─────────────────────────────────────────────────
IT支持与维护(产品) 1.39亿 32.39 3641.71万 35.98 26.24
IT外包服务(产品) 1.08亿 25.27 2289.41万 22.62 21.15
IT专业服务(产品) 6731.21万 15.71 743.47万 7.35 11.05
自有产品销售(产品) 5415.34万 12.64 1367.85万 13.51 25.26
其他业务(产品) 3577.09万 8.35 1764.14万 17.43 49.32
软硬件销售(产品) 2125.87万 4.96 262.26万 2.59 12.34
IT软件服务(产品) 287.40万 0.67 --- --- ---
─────────────────────────────────────────────────
华东(地区) 2.47亿 57.66 5139.98万 50.78 20.81
其他业务(地区) 3577.09万 8.35 1764.14万 17.43 49.32
华北(地区) 3360.07万 7.84 --- --- ---
华中(地区) 3220.35万 7.52 --- --- ---
西南(地区) 2721.28万 6.35 --- --- ---
华南(地区) 2185.20万 5.10 --- --- ---
东北(地区) 2144.91万 5.01 --- --- ---
西北(地区) 929.49万 2.17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 8638.02万 57.56 2090.82万 53.30 24.20
其他(补充)(行业) 3719.00万 24.78 1008.05万 25.70 27.11
金融(行业) 2346.79万 15.64 617.90万 15.75 26.33
其他业务(行业) 302.70万 2.02 205.82万 5.25 67.99
─────────────────────────────────────────────────
IT外包服务(产品) 7310.00万 48.71 1810.02万 46.14 24.76
IT支持与维护(产品) 5778.22万 38.50 1495.18万 38.12 25.88
其他(补充)(产品) 1615.60万 10.77 411.57万 10.49 25.47
其他业务(产品) 302.70万 2.02 205.82万 5.25 67.99
─────────────────────────────────────────────────
华东(地区) 1.01亿 67.04 2632.57万 67.11 26.17
其他(补充)(地区) 4643.29万 30.94 1084.19万 27.64 23.35
其他业务(地区) 302.70万 2.02 205.82万 5.25 67.9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 2.32亿 56.28 4327.32万 53.52 18.68
金融(行业) 6106.21万 14.84 1083.35万 13.40 17.74
其他(行业) 5238.43万 12.73 1216.12万 15.04 23.22
政府(行业) 4361.71万 10.60 873.60万 10.81 20.03
能源交通(行业) 2284.75万 5.55 --- --- ---
─────────────────────────────────────────────────
IT外包服务(产品) 1.61亿 39.14 2783.34万 34.43 17.28
IT支持与维护(产品) 1.38亿 33.57 3305.89万 40.89 23.93
IT专业服务(产品) 5504.45万 13.38 977.48万 12.09 17.76
自有产品销售(产品) 2875.99万 6.99 --- --- ---
软硬件销售(产品) 1811.74万 4.40 102.92万 1.27 5.68
其他业务(产品) 622.34万 1.51 349.21万 4.32 56.11
IT软件服务(产品) 415.80万 1.01 --- --- ---
─────────────────────────────────────────────────
华东(地区) 2.50亿 60.76 4543.64万 56.20 18.17
华中(地区) 3365.41万 8.18 --- --- ---
华南(地区) 3134.54万 7.62 --- --- ---
西北(地区) 2800.52万 6.81 --- --- ---
西南(地区) 2653.49万 6.45 --- --- ---
东北(地区) 2138.98万 5.20 --- --- ---
华北(地区) 1433.90万 3.48 --- --- ---
其他业务(地区) 622.34万 1.51 349.21万 4.32 56.1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电信(行业) 1.01亿 66.20 2429.66万 64.49 24.07
其他(补充)(行业) 1976.08万 12.96 617.64万 16.39 31.26
其他(行业) 1612.88万 10.58 389.33万 10.33 24.14
金融(行业) 1564.87万 10.26 330.68万 8.78 21.13
─────────────────────────────────────────────────
IT支持与维护(产品) 6825.98万 44.77 1662.53万 44.13 24.36
IT外包服务(产品) 6736.82万 44.19 1586.76万 42.12 23.55
其他(补充)(产品) 1683.20万 11.04 518.02万 13.75 30.7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6.3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5372.34│ 35.89│
│第二名 │ 1398.23│ 3.26│
│第三名 │ 1078.86│ 2.52│
│第四名 │ 1005.19│ 2.35│
│第五名 │ 995.95│ 2.32│
│合计 │ 19850.56│ 46.3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7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8.8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774.05│ 10.10│
│第二名 │ 1962.33│ 7.15│
│第三名 │ 1257.52│ 4.58│
│第四名 │ 1240.72│ 4.52│
│第五名 │ 688.91│ 2.51│
│合计 │ 7923.53│ 28.8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行业特征
2024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技术自主创新与应用落地双轮驱动特征显著,引领产业变革浪潮
。大模型领域实现多模态能力突破,国产通用大模型在多个垂直场景加速渗透;算力基础设施依托“东数西
算”战略实现跨区域协同,智能算力规模大幅增长;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工业互联网平台
接入设备总量逐年提升;政策层面强化数据要素与算法治理,首批行业大模型安全标准落地,AI技术正从单
点突破向全产业链赋能演进。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企业对技术的依赖度不断增加,IT服务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万亿美元,较20
23年增长约8-10%。其中,云计算服务和数字化转型服务作为主要增长引擎,其市场增长率显著高于IT服务
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将突破3500亿美元,继续成为增长最
快的市场,尤其是在云计算、AI和大数据服务领域。根据IDC发布的《中国IT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
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新
兴技术与业务场景的升级,特别是AI、大模型、智算等创新应用催生的市场需求爆发。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根据IDC的分析,IT服务市场三大具体细分领域中,项目类服务市场基于具体的
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管理类服务市场正通过引入AI技术打开增量市场;支持类服务
市场在AI基础设施等硬件需求下规模持续扩张。
1、云服务与系统集成运维的需求不断提升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IT架构的不断演化,云服务和系统集成运维的融合升级日益成为现代企业
IT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Statista的研究,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公有
云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涵盖云基础设施、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多个领域。在中
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2024年制造业、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云服务需求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伴随企业IT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架构复杂度提升,IT运维难度不断增加,对运维厂商综合性
、全局视角的服务能力要求与日俱增。相较于原厂运维服务商,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具备综合性、系统级运维
能力与全局视角,能从整体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同时实现本地化及时响应。在国产替代的行业趋势
下,第三方IT运维厂商的竞争优势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2、数字经济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引擎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
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数字经济
总量超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
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数字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展望未来,202
4年至2025年全球数字产业收入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回升。
2024年,中国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关设施得以全面推广并深化应用。云计算等算
力基础设施已广泛支撑企业资产、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上云,为各类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协同基础。随着技术的
发展,区块链等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在部分发达城市的建设加速,有效提升了信息透明度与安全性。与此同时
,人工智能(AI)相关的应用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建设中,尤其是在交通、健康、环保等领域,AI产业应用场
景逐步清晰,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这些发展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
实基础,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撑。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力度也大幅提升,AI在数据分析、
智能化决策、行业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展,带动了数字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并释放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AI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力,还促进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金融、零售等行业实现
更高效的运营和创新。
3、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智慧港口建设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国港口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港口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环渤
海、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逐步成型,港口基础设施规模长期保持全球领先。2024年,港口
吞吐量持续增长,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
全国已建成50多座自动化码头,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球之首,港口作业效率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
航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全面提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智慧港口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
、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管理、物流等各环节的效率,为产业链整合和企业转型提供强大支持。港口
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决策层做出精准战略分析,进一步推动港口智能化和绿色发展。从技术应
用来看,技术创新是港口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5G、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高了
港口的自动化程度,还推动了行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随着智慧港口建设
不断推进,我们预计我国港口将在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方面继续领跑全球,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持续巩固我国在国际港口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4、政策与需求共振,信创产业前景可期
随着全球科技巨头战略博弈加剧,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安全愈发成为关注焦点。信创产业作为国家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我国IT产业链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国之大计。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进行引
导和扶持。信创产业在2024年迎来了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政府采购标准、测评政策等配套政策的推行,
信创产业逐步进入关键的三年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千亿信创专项补贴"的发布让业界对市场充满期待。
(二)所处行业地位
第三方IT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集中度正逐步提升。根据赛迪顾问调研数据,公司在2024年数
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排名第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中,华东区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二。数
据表明,公司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中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公司依托服务基础,着力推进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布局,积极拓展相关市场。开拓智
慧行业解决方案需要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公司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学习,积累了深厚
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能力和宝贵经验,获得软件能力成熟度(CSMM)四级证书等领域的高级认证资质。在
企业资信等级、诚信经营、质量服务等十个方面被认证为AAA级信用企业。并在2024ITS智能服务创新论坛中
荣获“2024信创运维企业TOP10”、“2024智能运维企业TOP100”奖,是天玑科技连续5年荣获ITS智能运维1
00强。
在产业生态领域,公司成功加入中国信通院EDCC-政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成为联合共建单位成
员企业,并与中国泰尔实验室合作,完成自研产品代码自主率检测认证。另外,公司也达成与广东省信创工
委会的合作,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超融合系统测试规范》团体标准参编,该团标已正式发布。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IT支持与维护服务
IT支持与维护服务:指在用户购买IT产品后,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排除IT产品故障,保障其功效按照用
户的要求正常发挥的服务,包括承诺的产品保修期内的厂商服务和保修期后的延展收费服务,主要涉及的产
品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设备。此外,天玑科技还提供以一次性故障解决为目的的单次收费服
务,作为补充形式向未签订维护合约的用户提供服务。
IT支持与维护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有主动性服务项目和支持响应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定期的系统环境
检查、定期的设备健康性检查、技术支持响应、故障解决、部件更换等标准支持服务,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定
制的各类增强性支持服务。
IT支持与维护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可用性,其主要用途是在维护服务期间,提供无故障时的定期预防性
维护服务和故障时的紧急响应支持服务,使用户IT系统基础设施的整体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
2、IT外包服务
IT外包服务:指利用IT系统来帮助用户完成某项流程或任务,支持其自身目标实现的服务集合,这是一
种面向用户任务的承揽式服务,其具体形式有面向商业任务的业务流程外包和面向IT任务的IT外包。
IT外包服务的服务形式有专人驻场服务、远程运维服务和系统托管运维服务。
IT外包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运维管理能力,其主要用途是向用户提供专业的IT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使用
户自身资源更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提升自身的业务竞争力。
3、IT专业服务
IT专业服务:包括针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以及行业用户对于IT业务应用系统的专业咨询和技术实施服
务,涉及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咨询、系统设计、系统评估等服务,以及系统开发、系统调优、设备配置、系
统集成、系统升级、系统搬迁等实施服务。
IT专业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业务价值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其主要用途是通过专业咨询、实
施服务项目,不断利用数智化新技术优化用户IT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性能,使用户IT环境的整体稳定性
、安全性和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不断有创新业务价值得以体现,特别是面向智慧政务业务、智慧港口升级
领域方向,可提供从咨询设计到方案集成交付的专业IT服务。
4、IT软件服务
主要是为用户软件开发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具体指按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软件开发或对基本软件模
块进行二次开发,并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测试、培训等服务,包括:软件开发人员外包服务、定制软件
开发服务。
5、软硬件销售
天玑科技软硬件销售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方软硬件设备的代理销售业务,指针对现有企业客
户的需求,结合多年积累的原厂商合作关系,帮助客户采购各类第三方软硬件设备;另一类是备品备件销售
,是公司IT支持与维护服务的延伸,针对客户在维保服务之外的替换维修需求提供销售业务。
软硬件销售业务重点满足客户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第三方软硬件产品,力求能在公司现行的服务体系内
,为这些软硬件产品提供支持与维护,乃至其他的增值服务,以体现公司的一站式IT服务能力。
6、自有产品销售
(1)为满足结构化数据和虚拟化、云计算的存储需求,在综合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后,公司研发了PBDat
a数据库一体机。PBData是由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数据库一体机,采用标准通用服务器,配备高速I
nfiniBand或RoCE技术与基于NVMe闪存的智能缓存的分布式存储,提供针对数据库业务的高性能、高可用的
一站式云平台,协助企业最小化TCO并简化IT运维。
(2)一体化私有云-PriData、大数据存储-PhegDataPriData是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超融合一体机,采
用超融合基础架构,通过软件定义将计算和存储整合部署于扩展型集群的单个X86服务器中,并结合虚拟化
技术极大程度消除了架构复杂度,简化IT运维。PhegData是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平台,采用标准
通用服务器结合分布式存储引擎,结合智能缓存技术实现大规模扩展(Scale-out)能力与强劲性能,针对
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海量资源池管理,满足企业极速增长的系统规模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PhegData可基
于国产化服务器芯片和操作系统实现产品化交付,满足国产自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要求。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18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专利证书18项
,软件著作权320项,商标105项。这些成果显示了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专注于技术创新,加强自主研发与成
果转化的实力,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知识产权及其荣誉资质等情况如下:
(一)软件著作权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取得软件著作权18项。
(二)专利
报告期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新增专利3项。
(三)报告期内不断斩获新的荣誉、资质证书,提升行业地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1)财务数据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8,372,066.22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4.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
润为-57,764,670.51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18.70%。
(2)巩固数据中心的客户资源及服务体系,加大智能运维领域的探索力度
报告期内,面对竞争激烈且集中度较低的市场,公司持续完善服务网络,巩固好现有客户,积极开拓潜
在客户,挖掘新增量,持续夯实公司在数据中心运维服务领域的竞争实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数字孪生等技术驱动IT运维的持续升级,公司围绕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区块链等技术,深耕政务和企业市场领域,积极开展自主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在智能运维方面取得三项
发明专利,五项软件著作权,特别是将《一种基于生成式AI技术的平台运维方法及装置》专利技术融合进运
维工具产品,持续保持运维工具产品行业领先;新增各项专业认证证书近百份,包括国产操作系统,国产数
据库,PMP项目管理认证等。并且在2024ITS智能服务创新论坛中荣获“2024信创运维企业TOP10”、“2024
智能运维企业TOP100”奖,连续5年荣获ITS智能运维100强。
(3)坚持“数智经济赋能产业升级”战略,深耕智慧港口、智慧政务等重点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数智经济赋能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致力于加强和提升现有业务平台产品
及解决方案在智慧港口、智慧市场监管、智慧应急管理、基层综合治理以及数据中台等方面的能力和效率,
努力打造成为智慧港口和智慧政务领域专业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在智慧港口领域,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资源配置、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了技术升级和项目交付效率
的提升。公司完成了传统码头改造升级中IECS码头智能调度系统2.0的升级改造并实现了全功能投产;全面
提升了系统与各机械端的交互体验,实现港区全域数字化升级;进一步提升自动/感知桥吊、全自动/感知RT
G峰值作业能力和生产作业效率,自动化改造设备已实现常态化投产。
基于天玑科技智慧港口-数智化产品项目研发、业务推广落地及对完善解决方案的整体需要,2024年港
口事业部技术研发工作持续加大资源投入,进一步完善当前解决方案/平台功能,加强系统稳定性建设,以
大量的实际项目落地反促天玑智慧港口-数智化产品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提高整体解决方案在不同码头间
、不同平台间的兼容性、可移植性、可复用性等。2024年,港口事业部基于项目研发成果梳理,共获得知识
产权共计6项,当前港口自动化改造相关自主知识产权仍在持续整理申报中。此外,公司持续完善市场开拓
和生态合作,积极参与智慧港口相关行业大会,提升公司在行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完善
产品和服务覆盖,加大生态合作,不断拓展公司的能力边界,推进更多国内外优质港口项目的持续落地。
在智慧政务领域,公司作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数中心的核心服务提供商,整体解决总局近30个业
务司局的数据孤岛问题以及风险预警问题,实现了各类数据的统一治理与分析。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完善
核心系统,参与并完成了两个省级的业务门户一体化建设,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首次扩展应急业务,并
完成了某地市、区县联动的智慧安监成功案例,获得市政府以及省应急厅的认可。在扩展业务的同时,销售
、研发和交付团队能力获得了持续的提升。经过多年在智慧政务领域的持续耕耘,公司现已积累了成熟的智
慧城市解决方案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为国内第一家实现总局、省、市、县四级监管联动的综合方案提供商
,相关项目屡获客户认可并在诸多媒体报道。
(4)持续增强软件定义基础架构产品研发创新能力,推动信创技术生态在多行业实现核心系统的突破
报告期内,围绕数据库云平台、分布式存储等重点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保持创新投入力度,以满足客
户需求为中心,积极拓展政府、金融、电信、能源等行业的客户。此外,公司结合多年的技术积累及服务经
验,以及完善的全国服务网络,与重点应用厂商持续开展软硬件、应用平台与一体化的新型融合基础设施产
品的研发,推进产品功能创新和提升。
在信创领域,公司以创新可控的视角,积极推动信创技术生态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全栈信创改造的核
心业务系统数据库平台订单,并在金融、央企、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实现核心系统案例突破和积累。2024
年,公司成功加入中国信通院EDCC-政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成为联合共建单位成员企业,并与中国
泰尔实验室合作,完成自研产品代码自主率检测认证。另外,公司也达成与广东省信创工委会的合作,参加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超融合系统测试规范》团体标准参编,该团标已正式发布。
报告期内,公司多项关键创新技术产品获得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
专利证书18项,软件著作权320项,在加大研发投入、持续优化研发体系的同时,不断夯实从研发到商业推
广、项目落地的整体创新及实践能力。
●未来展望:
展望2025年,公司将紧扣国家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和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重大历史机遇,锚定“稳基
础、拓场景、强能力、建生态”的发展主线,融合“云大物移智链”等先进技术路径,全面推动传统产业的
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更具核心竞争力与行业引领力的数字化企业。
1、在传统IT基础架构服务领域,打造智能运维新范式,夯实数字底座
公司将在多年深耕IT基础架构维保、运维和专业服务的基础上,持续深化以平台即服务(PaaS)为核心
的产品战略,构建可持续演进的智能运维体系。通过强化天玑ITOM等核心平台的智能化能力,推动自动化、
可视化、闭环式运维全流程升级,全面提升客户核心系统的高可用性与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
同时,公司将前瞻性布局人工智能运维(AIOps)领域,探索深度学习、机器学习、通用大模型等前沿A
I技术在故障诊断、预测性维护中的创新应用,实现从响应式管理向主动式智能运营的跃升,构建具备洞察
力、预测力与决策支持力的下一代IT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在数据中心与云平台服务方面,公司将加快推进自主可控的数据中心操作系统(DCOS)、智能云管平台
(P-Cloud)与数据资源中心等关键产品迭代,打造集“咨询+设计+迁移+运维+运营”为一体的全栈MSP服务
体系,推动服务向平台化、数据驱动与智能化转型,构建支撑政企客户安全、高效、灵活运营的数字底座。
2、在智慧政务领域,打造新型数字政府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将紧抓数字政府建设加速推进的政策契机,聚焦食品安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关键民生领域,
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标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政务产品体系,持续拓展在国
家、省、市、区县四级市场监管指挥平台建设中的覆盖能力与影响力。此外,公司在未来将积极寻求与国内
领先的ai科技企业合作,通过技术互补与生态共建,进一步拓展业务版图与市场边界,为数字政府建设注入
创新动能。
公司紧跟国家食品安全监管改革的要求,现已与多省份相关政府部门初步接触,结合公司现有技术能力
进行后端技术研发试点。公司在未来仍将进一步加快与政府的技术和需求交流,快速搭建数智化食品安全政
府集中监管云仓,通过构建数字化食品监管安全平台等方式,依托公司技术能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助力
食品安全体系的构建。
通过组建专业研发与业务团队,公司将系统推进政务信息化向智能化、服务化转型,构建全生命周期、
跨部门协同的一体化智慧政务解决方案,赋能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打造高效、透明、便民、智慧的新
型数字政府,为公共治理体系注入强大技术动能。
3、在智慧港口领域,助力港航产业数字化全链路升级
面对港航产业智能化发展的新趋势,公司将持续加大在智慧港口领域的研发投入与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聚焦智能调度、智慧安防、高效物流等关键应用场景,打造更具行业适配性和复制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将深度挖掘现有客户潜力,打造高水平示范项目,持续提升客户粘性与市场影响力;同时加快拓展
港口新市场,聚焦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集成自动驾驶车辆调度、无人机巡检、云端数据中台等功能模块
,构建可复制的“智慧港口2.0”模式。此外,面向港航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涵盖“车-路-云-空”全要素业
务咨询、多模态网络架构设计、系统集成及运维运营的一体化服务,助力港口实现从单点智能化到全域数字
化的跨越升级。通过“平台+生态+服务”协同体系,公司将持续提升港口数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