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50 初灵信息 更新日期:2025-05-01◇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信息接入方案的设计及相应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1.21亿 48.07 5264.76万 44.41 43.57
通信设备制造(行业) 1.03亿 40.97 5144.38万 43.40 49.95
其他(行业) 2755.07万 10.96 1445.13万 12.19 52.45
─────────────────────────────────────────────────
智能连接(产品) 1.03亿 40.97 --- --- ---
智能应用服务(产品) 5843.33万 23.24 --- --- ---
数据感知(产品) 5430.68万 21.60 --- --- ---
其他业务(产品) 2755.07万 10.96 1445.13万 12.19 52.45
智能应用开发(产品) 810.06万 3.22 --- --- ---
─────────────────────────────────────────────────
内销(地区) 2.45亿 97.49 --- --- ---
外销(地区) 631.65万 2.51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运营商行业(行业) 8800.91万 70.50 4369.07万 65.18 49.64
政企行业(行业) 1571.70万 12.59 866.20万 12.92 55.11
其他业务(行业) 1434.02万 11.49 868.52万 12.96 60.57
企业端市场(行业) 677.77万 5.43 599.34万 8.94 88.43
─────────────────────────────────────────────────
边缘智能连接(产品) 5578.36万 44.68 2998.31万 44.73 53.75
边缘AI应用开发及服务(产品) 5041.84万 40.39 2431.01万 36.27 48.22
其他业务(产品) 1434.02万 11.49 868.52万 12.96 60.57
边缘数据感知(产品) 430.19万 3.45 405.29万 6.05 94.21
─────────────────────────────────────────────────
内销(地区) 1.11亿 88.51 5834.61万 87.04 52.80
其他业务(地区) 1434.02万 11.49 868.52万 12.96 60.57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运营商行业(行业) 2.72亿 76.74 --- --- ---
政企行业(行业) 6987.52万 19.73 --- --- ---
企业端市场(行业) 1250.01万 3.53 --- --- ---
─────────────────────────────────────────────────
智能连接(产品) 1.43亿 40.49 --- --- ---
数据感知(产品) 1.21亿 34.25 --- --- ---
智能应用服务(产品) 5063.30万 14.30 --- --- ---
其他业务(产品) 3583.42万 10.12 2059.00万 11.08 57.46
智能应用开发(产品) 294.03万 0.83 --- --- ---
─────────────────────────────────────────────────
内销(地区) 3.54亿 100.00 1.86亿 100.00 52.50
─────────────────────────────────────────────────
直销(销售模式) 3.54亿 100.00 1.86亿 100.00 52.50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 7921.23万 49.17 3790.59万 39.02 47.85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 6679.98万 41.46 4881.32万 50.25 73.07
其他(补充)(行业) 1510.29万 9.37 1042.53万 10.73 69.03
─────────────────────────────────────────────────
边缘智能连接(产品) 7921.23万 49.17 3790.59万 39.02 47.85
边缘智能应用(产品) 4747.83万 29.47 3487.62万 35.90 73.46
边缘数据感知(产品) 1932.15万 11.99 1393.71万 14.35 72.13
其他(补充)(产品) 1510.29万 9.37 1042.53万 10.73 69.03
─────────────────────────────────────────────────
内销(地区) 1.46亿 90.63 8671.92万 89.27 59.39
其他(补充)(地区) 1510.29万 9.37 1042.53万 10.73 69.0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5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2.87%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一 │ 1261.37│ 5.02│
│客户二 │ 1217.71│ 4.84│
│客户三 │ 1179.10│ 4.69│
│客户四 │ 1149.08│ 4.57│
│客户五 │ 943.78│ 3.75│
│合计 │ 5751.03│ 22.87│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2.8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一 │ 1386.58│ 12.35│
│供应商二 │ 860.93│ 7.67│
│供应商三 │ 607.41│ 5.41│
│供应商四 │ 485.13│ 4.32│
│供应商五 │ 346.93│ 3.09│
│合计 │ 3686.98│ 32.8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聚焦行业/企业数智化应用市场,致力于建设“云边端”协同的边缘计算生态。公司实行“3技术+3
市场+3场景”战略布局,全力打造“智能连接、数据感知、AI应用”三大边缘计算核心能力;布局“行业、
企业、国际”三大数智化市场;聚焦“智能互联、数据处理、AI应用”三大主要应用场景,助力行业/企业
数智化改造。
(一)产业数智化——行业/企业智能网络建设
随着AI、5G、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面临的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远程办公、
云应用的广泛普及以及海量设备的接入,使得企业对网络的带宽、稳定性和灵活性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
。产业界正加速向智能化、虚拟化、高效能的新型网络架构转型,以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业务发展节奏。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以推动企业网络升级与数智化发展,旨在提升企业运营
效率、促进创新并增强市场竞争力。
1、2024年3月,《202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制定支持数字经济
高质量发展政策,积极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化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
型行动,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进服务业数字化,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深入开展中小企业数
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支持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增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健全数据基础制度,大力
推动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培育算力产业
生态。我们要以广泛深刻的数字变革,赋能经济发展、丰富人民生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2、《2024年通信业统计公报》显示:
1)行业数智化转型升级
2024年,完成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数据中心等在内的新兴业务收入4348亿元,比上年增
长10.6%,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由上年的21.6%提升至25%,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2.5个百分点。其中,云
计算、大数据、移动物联网业务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13.2%、69.2%和13.3%。
2)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阶段,积极推动研发模式、组织体系等重构,2024年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
5.1%,高出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关键领域创新持续取得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0%,空芯
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新进展,万兆光网启动试点。低空智联网、海洋通感一体、星间及星地通
信等加快建设应用。自研AI大模型多项能力实现升级,在客服、政务、文旅、工业、智慧城市等领域规模化
应用进程加快。
3)5G网络建设深度覆盖
截至2024年底,全国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126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102.6万个。其中,4G基站为711.2万
个,比上年末净增81.8万个;5G基站为425.1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7.4万个。5G基站占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3
3.6%,占比较上年末提升4.5个百分点。
基于现代企业对网络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安全性以及易管理性的需求,公司边缘智能连接产品线面
向政企、中小企业接入市场推出的云网融合一体化全光网络解决方案,结合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10GPON-S
DWAN、FTTR-B(企业全光组网)、Wi-Fi6+Mesh(无线升级全覆盖)以及安全技术等,旨在为企业构建安全
、可知、可视的数智化全光网络底座,提供全面、高效、可靠的网络服务。
(二)产业数智化——企业/行业数据感知及AI应用
2024年,随着AI的快速发展,大数据+AI作为创新生产要素,其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高度重视,2024年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千行百业,同时强调数据
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改革,释放数据价值。与此同时,各行业围绕大数据+AI应用进行了一系列产业布局,行
业需求前景广阔。
1)运营商行业
运营商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承担着数据流通、算力网络建设等关键任务。2024年,国家通过政
策引导运营商加速5G-A、6G等新一代通信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网络数字化改造。
2024年2月27日工信部印发《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中指出强化工业
数据安全保护,推动数据安全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要求运营商加强数据安全管理,提升数据流通的安
全性。
2024年11月21日国家数据局关于印发《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8年)》中指出建设可信
数据空间,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流通,推动运营商构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新模式
。
2)卫星通信行业
2024年1月4日,由国家数据局等17个部门发布《“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出
要推动卫星遥感、导航等数据与行业数据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促进卫星通信在农业、气象、防灾减灾
等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025年1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
指出推动传统网络设施优化升级,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全面推进6G网络技术研发创新。在东中
西部地区均衡布局国际通信出入口局,加快扩展国际海缆、陆缆信息通道方向。建设时延确定、带宽稳定保
障、传输质量可靠的确定性网络。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
中国电信指出积极推动高中低轨协同的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建设,2024年底手机直连卫星用户超240万。
3)工业互联网行业
2024年,我国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AI)的深度融合,旨在加速新型工业化
进程。如各地政府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
公司的数据感知及AI应用专注于深入挖掘企业和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通过集成边缘计算能力和网络以
及业务质量的感知技术,能够为客户提供清晰的可视化智能应用,这些应用已经深入到算力和网络的融合操
作、工业互联网、移动通信卫星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也包括关键时刻的应急反应、智能反诈骗、数据安全
监测、工业园区的高效管理,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等众多行业领域。
参见“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中“产业数智化——行业/企业智能网络建设”。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聚焦行业/企业数智化应用市场,致力于建设“云边端”协同的边缘计算生态。公司实行“3技术+3
市场+3场景”战略布局,全力打造“智能连接、数据感知、AI应用”三大边缘计算核心能力;布局“行业、
企业、国际”三大数智化市场;聚焦“智能互联、数据处理、AI应用”三大主要应用场景,构建安全、可知
、可视的数智化全光网络底座,为企业创造稳定、高效的物联网环境。通过前沿的数据感知技术,深入挖掘
数据价值,将复杂的信息转化为直观、清晰的可视化应用,助力企业(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决策和运
营效率的飞跃。
边缘计算是一系列技术的统称,这些技术用于发布应用数据和服务。近年来随着芯片技术和AI大模型的
突飞猛进,云端的算力资源也呈几何级数增长。网络传输延时问题的解决方案是目前至关重要的。这个时候
我们可以把算力尽可能地往边缘下沉,让企业自主地决定在哪里及如何处理其数据及应用,从而满足用户对
时延、智能调配能力和处理、计算海量数据能力的更高要求。凭借独有的技术优势,边缘计算迅速成为了数
字经济的底座之一。
智能连接,万物互联能力,是边缘计算的筋骨,是所有行业/企业数智化改造的物理基础,其表现形式
为园区、工厂,矿区、写字楼、企业内部的数据交换和通信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人、机器设备之间信息互通
的工业物联网。只有搭建这个物理基础,才有可能万物互联,形成行业/企业数智化。数智化越深入,连接
设备的数量从少量到多样;从承载简单业务到复杂业务;重要性从附属工具到主要生产平台;安全性也从低
到等保2.0以上;维护性也从被动到智能预见。数据感知,应用可视能力,是边缘计算的血液,是所有行业/
企业数智化优化的材料基础,没有数据,数智化就会变成无米之炊。通过对数据管道内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确
定管道内跑的是什么业务什么数据什么应用使得行业/企业的物理网络变得清晰可见,它一方面对边缘计算
连接网的稳定和安全起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为数智化应用,去采集、挖掘、分析、标记、存储各种数据,提
供数智化应用的基础素材。
AI应用,赋能行业能力,可以比作是边缘计算的灵魂,是所有行业/企业数智化的目标所在,运用大数
据、AI的能力,将万物互联产生的信息,通过数据感知梳理的标记过的数据,进行计算,最终实现人工智能
,降低行业/企业的运行成本增加运营效率。
(一)公司主要业务结构、产品及应用场景
1.智能连接,搭建行业/企业网络底座
公司智能连接产品线提供数智化变革的基础边缘计算网络,是算力基础设施和AI生态中的重要一环,主
要应用场景有两块:第一,政企高品质专线接入。这里的政企主要指党政军、金融机构等重点场所,他们的
要求是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品质网络连接,而且全国各地分支机构多,需要总部、各分支机构间相互
连接(也就是组网)形成企业内部的局域网。像这类客户我们提供如OTN精品专线、SPN切片专线等的高值的
通信网络传输产品。第二,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中小企业、沿街商铺等相交于前面所说的重点应用场所,
他们对于网络的要求没有那么高,而且也比较少的组网需求,这类客户我们根据他们不同的网络性能需求提
供政企网关、PON-SDWAN等互联网精品专线产品。
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
(1)政企高品质专线
①OTN精品专线
随着产品演进SDH/MSTP专线逐步升级到OTN专线,公司的接入型M-OTN设备全面支持光业务单元(OSU)
技术,采用更小的时隙粒度(Mbps级),支持海量的弹性硬管道连接,提供可承诺的确定性低时延,完善的
端到端OAM功能,满足城域网专线承载场景的高品质需求。接入型M-OTN也是F5GAdvanced领域的关键技术产
品。
②SPN切片专线
中国移动由PTN专线逐步升级到SPN切片专线。切片分组网络(SPN)设备的MTN技术主要应用在城域网络
中,承载5G回传、行业虚拟专网和集客专线业务,MTN技术基于不同带宽的时隙通道可以将一个物理网络分
割成多个虚拟网络。每个虚拟网络都彼此硬隔离,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切片业务类型(如eMBB、URLLC、MIoT
和V2X)。随着5G网络业务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发展,多类垂直行业和政企客户业务也需要实现切片隔
离。公司是最早完成现网互通测试的接入厂家,是接入厂家中唯一全程参与了中移动研究院FGU信息港互通
联调的公司。
(2)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
①PON-SDWAN云网融合
基于企业实现网络云化升级、践行数字化转型的需求,我们在SD-WAN基础上融合了10GPON接入技术,为
用户实现一键组网,云网融合业务统一监控和管理。通俗点讲就是:一台设备,可以实现电脑/手机通过有
线/无线连网络,连电话机,上云,各分支机构组网互联,不需要铺设好几台设备去满足这些需求,这样大
幅简化了客户侧接入网络复杂性,降低了部署和运维成本。同时我们加入防火墙安全上云、网络管控平台软
件等产品和服务,增加了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竞争力。
未来,期望PONSD-WAN能作为算网基础设施预布局的一环,以云网融合为核心理念,通过调用云内丰富
的应用提升传统网络的服务能力,让PONSD-WAN作为载体将云内的服务能力延伸至企业侧,构建一张贯穿云
上、云下的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的云化网络,为千行百业的云化升级提供行业专属的云网融合一体化解
决方案。
2.数据感知,应用可视
公司数据感知产品线为各行各业提供优质的大数据感知,大数据平台,网络与数据安全。其技术涵盖数
据采集(DPI)、数据分析技术、数据资产管理和数据中台、4/5G数据融合感知分析、语音业务感知分析、
物联网大数据分析R3.0,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智慧短信、电信反诈等软件及服务以及公司运用信令和云计算
技术,为客户提供网络监测维护优化解决方案和增值业务与应用。
3、AI应用,赋能行业
公司智能连接、数据感知能力都在为最终的AI应用打基础,应用是整个行业/企业数字化的最终目的。
针对运营商行业的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
针对运营商行业——业务可感知的算力网络,在端到端的感知上公司在行业内是具有非常大的技术优势
,整体销售额在应用板块占比较高。这些应用主要是针对运营商4、5G网络性能分析/用户感知分析/专线业
务质量分析/移动通讯卫星服务以及最近重点布局的新业务算力和网络的融合操作。在移动网业务感知平台
我们融入了AI分析能力,用于提高用户感知、提升网络自智水平、高效处理投诉、预测用户满意度,打造“
智能化”的网络感知系统。
公司为运营商大屏视频提供端到端控制的播控、计费、CDN、媒资基础技术平台以外,还结合大数据、
人工智能技术,建立为运营商用户智慧经营整体解决方案,包括灵活计费、AI智图、智能推荐、运营助手等
,致力于单视频用户的降本增效,同时形成运营商、新媒体和广电并重的市场布局。
针对其他行业的主要产品及应用场景:
目前我们主要面向三个行业:①农业农村,如农产品单品种种植的从播种、灌溉、施肥、出售、加工农
副产品的产销一体化系统、乡村治理建设;②智慧应急,主要是政府、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连通政企两端
,落实企业全员安全生产,助力政府精准执法与监管。③智慧园区,实现安全生产监管/环保监测/应急指挥
调度/能耗管理等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管控。
针对大中企业提供的SAAS产品:
公司企业智能业务板块主要是基于企业微信/飞书/钉钉三大企业平台的企业数智化SAAS应用,实现中小
企业客户在线培训学习、员工关系、企业文化、合同管理、低代码个性流程搭建、智能营销等场景。
智慧办公:微加,企业微信官方指定第三方云应用提供商,主要包括云办公、云文化、云人事等SAAS应
用,帮助企业进行员工管理、人员培训、流程审批、工资发布等办公需求。
智能营销:利用大数据及AI算法结合,对产品供应、生产、仓储和用户消费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
标记、依据营销场景,比如线下经销、网销、私域团购、线上定制等等进行算法调整,为企业提供获客、市
场策划、营销促成等提供智能应用。尤其结合工业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边缘计算技术,可以以工业元宇宙
的呈现方式,引导体验消费模式。智能流程:利用低代码、数据、智能等技术,流程可视化配置,以及通过
智能手段进行表单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企业非IT人员也可快速上手组建小型的业务流程应用。解决企业众
多小而杂的流程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企业整体数智化作全流程的准备。
二、公司主要面对的市场及经营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主要分三步走:1、为运营商行业提供智能连接、数据感知、智能运维、智能视频
等解决方案;并助力其他行业“DICT”为其提供大数据应用以及数据信息安全服务;2、逐步将三大边缘计
算核心能力融合到大中企业数智化场景中,为大中企业提供智算网络、AI应用解决方案及SAAS产品。3、拓
展国际市场,将公司的智能产品销往海外。
1.行业市场
公司多年来深耕运营商行业市场,为运营商积极提供基于“智能连接、数据感知、AI应用”三大边缘计
算能力的解决方案,参与运营商的数智化变革的建设,通过招标、议标、定向谈判、单一来源采购等方式为
运营商提供解决方案和数据产品及运营服务。公司积极优化客户结构,开拓应急、消防、农业农村、化工等
行业市场,增加数据应用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强相关行业的深度挖掘,有针对性地进行产品优化和创新,逐
步提高行业市场覆盖的深度和广度。
2.大中企业市场
公司持续拓展大中企业市场,为企业提供数智化综合解决方案,旨在为企业提供“智能连接+智能底座+
智能平台+AI大模型+智能应用”5大能力,来优化其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增强决策能力和改善客户体
验,以实现企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而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增长。
3.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方面,组建专门小组,将“可视、可知、安全、智能的企业(园区)全光网络”解决方案,以
及快速响应的边缘数据处理与计算能力推向新加坡、印度和印尼等海外市场。
公司和全国70%以上省级通信运营商发生过商业合作,办事处遍及31个省,为运营商行业客户提供公司
边缘计算中“智能连接、数据感知、智能应用”三大能力的产品和系统。
1、智能连接
主要产品包括5G前传系统、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系统、政企高品质专线接入系统、融合通信系统等
,在智能连接产品线中,融合通信网关产品在三大运营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自2012年中国电信首次招标A8
型天翼政企网关至今,均入围该项目,市场占有率位居前二;中国移动集团2017首次招标P型融合企业网关
至今,均入围该项目,发货额领先;2021年、2022年成功进入中国联通集团商城采购,并在10个联通省份实
现二采入围,市场占有率领先。IMS接入产品在中国移动市场占有率第一。其他政企客户、中小客户数据连
接系统,在运营商行业市场,历史合作总量占据前三位。
2023年公司助力中国电信安全公司推出基于“基础云网能力+安全新赋能”的互联网DNS安全接入方案—
—天翼安全猫。产品服务覆盖全国31个省份,聚焦中小微企业、商客、教育、政府等行业,提供绿色上网、
支付安全、监控安全、组网安全的“安全上网一揽子解决方案”,并给出专业处置建议。公司深耕行业20多
年,参与多项通信技术标准协议制定,是行业/企业里面智能连接方案和技术最完备的公司之一。目前重点
投入用国产替代芯片研发一代自主可控的支持OSU三平面接入OTN、支持小颗粒的接入SPN、安全网关、带DPI
插件SDWAN网关、算网一体化系统、F5G新一代全光接入网等等。
2024年公司联合运营商发布AI算力网关,为大中企业提供企业内部全光局域网络基础上强化企业侧的AI
算力,确保AI处理能力在云、边、端之间合理分布,提升企业侧智能化处理企业各项IT业务的能力。
2、数据感知
主要产品包括4G/5GDPI、大数据平台、汇聚分流、行业DPI、物联网数据感知平台、安全态势感知、业
务感知等等,其中4GDPI位于行业前三、物联网数据感知位于行业前二,是国内基于信令做数据感知的能力
最全的厂家之一。公司数据感知目前拥有25000个应用&协议识别特征的能力,具备强大的新协议识别技术
。
3、智能应用
公司专注于深入挖掘企业和各行各业的实际需求。通过集成边缘计算能力和网络以及业务质量的感知技
术,我们能够为客户提供清晰的可视化智能应用,这些应用已经深入到算力和网络的融合操作、工业互联网
、移动通讯卫星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也包括关键时刻的应急反应、智能反诈骗、数据安全监测、工业园区
的高效管理,以及农业和农村发展等众多行业领域。公司在端到端的感知技术上具备对移动通信全网深入挖
掘分析能力,具备复杂网络环境下比友商更全面准确的端到端拉通故障定位能力。
主要产品包括智能运维、用户智能运营、AI平台、智能CDN、智能视频、视频软终端、AI制图等等,其
中智能大屏CDN位于行业第四,软终端位于行业前二,用户智能运营位于行业前二,目前重点投入研发行业
智能应用场景、智能营销、智能防欺诈、数据安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长期发展的根本源动力,不断提高团队研发创新水平
,持续围绕边缘数据智能连接、边缘数据感知、边缘AI应用这条技术线上进行研发投入,着力提升公司数据
处理及AI应用等能力,推动研发技术向市场的转化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公司具备F5G、数据端到端感知
、AI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技术能力。
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发展,加强本土技术的自主可控变得越发重要。报告期内,公司参与多项通信技术
标准协议制定,并拥有多项自主可控技术,除了与阿里的龙蜥操作系统完成兼容性认证之外,也已与其他重
要的国产操作系统,如欧拉操作系统和天翼云操作系统CTyunOS等,完成了深度适配工作。这些合作不仅展
现了我们对国产软件生态的支持,也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更广泛的选择,确保了技术的多样性和系统的稳定
性。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中国联通智网创新中心共同申报的“基于智能调度算法与数字孪生的重保调度系统
”“中国联通物联网数字化运营平台”荣获“2023年度最佳网络运维创新产品”“2023年度最佳物联网创新
平台”,充分证明了公司在网络智慧运营和ICT智慧运营领域的创新实力和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AI小组在报告期内成果丰硕,发布了算网一体机、算力调度平台、智能视频监控平台,并打造了算
网一体机+算力调度平台+智能视频监控平台的融合解决方案。这一创新成果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边缘算力和
企业智能化市场中的领先地位,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也未发生因核心管理团队或其他关键技术人员离职、设备
或技术升级换代等因素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影响的情形。
1、技术优势并协同发展
公司通过不同业务板块在各自相关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各板块核心技术形成相互协同的优势,在行业
/企业数智化领域利用技术基础占据先机。公司专注于“边缘智能互联、边缘数据处理、边缘AI应用”三大
主要应用场景,构建可视、可知、安全、智能的边缘全光网络底座,为企业创造稳定、高效的物联网环境。
通过前沿的边缘数据感知技术,深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