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60 新莱应材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以高纯不锈钢为母材之高洁净应用材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类(行业) 16.80亿 58.98 4.01亿 54.74 23.87
泛半导体(行业) 8.61亿 30.21 2.48亿 33.92 28.88
医药类(行业) 3.05亿 10.70 8227.97万 11.23 27.00
其他(行业) 329.83万 0.12 84.50万 0.12 25.62
─────────────────────────────────────────────────
无菌包材(产品) 13.88亿 48.71 3.63亿 49.54 26.15
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 8.61亿 30.21 2.48亿 33.92 28.88
洁净应用材料(产品) 4.24亿 14.87 9615.64万 13.12 22.70
食品设备(产品) 1.77亿 6.22 2506.03万 3.42 14.14
─────────────────────────────────────────────────
国内(地区) 21.46亿 75.33 5.26亿 71.79 24.51
国外(地区) 7.03亿 24.67 2.07亿 28.21 29.40
─────────────────────────────────────────────────
直销(销售模式) 28.49亿 100.00 7.33亿 100.00 25.7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类(行业) 8.03亿 56.60 1.83亿 50.35 22.74
泛半导体(行业) 4.47亿 31.51 1.27亿 34.93 28.34
医药类(行业) 1.69亿 11.89 5337.80万 14.72 31.67
─────────────────────────────────────────────────
无菌包材(产品) 6.48亿 45.68 1.59亿 43.89 24.56
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 4.47亿 31.51 1.27亿 34.93 28.34
洁净应用材料(产品) 2.33亿 16.40 5835.52万 16.09 25.09
食品设备(产品) 9078.72万 6.40 1844.95万 5.09 20.3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类(行业) 17.18亿 63.35 3.74亿 53.85 21.75
泛半导体(行业) 6.62亿 24.43 2.01亿 29.01 30.38
医药类(行业) 3.15亿 11.61 1.16亿 16.67 36.73
其他(行业) 1661.15万 0.61 327.72万 0.47 19.73
─────────────────────────────────────────────────
无菌包材(产品) 13.69亿 50.48 3.11亿 44.78 22.70
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 6.62亿 24.43 2.01亿 29.01 30.38
洁净应用材料(产品) 4.31亿 15.89 1.29亿 18.58 29.91
食品设备(产品) 2.49亿 9.19 5290.66万 7.63 21.23
─────────────────────────────────────────────────
国内(地区) 20.07亿 74.02 5.31亿 76.53 26.45
国外(地区) 7.04亿 25.98 1.63亿 23.47 23.12
─────────────────────────────────────────────────
直销(销售模式) 27.11亿 100.00 6.94亿 100.00 25.58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食品类(行业) 8.02亿 63.25 1.55亿 49.38 19.38
泛半导体(行业) 3.02亿 23.81 8991.50万 28.56 29.78
医药类(行业) 1.64亿 12.94 6941.02万 22.05 42.31
─────────────────────────────────────────────────
无菌包材(产品) 5.90亿 46.52 1.11亿 35.19 18.78
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 3.02亿 23.81 8991.50万 28.56 29.78
洁净应用材料(产品) 2.20亿 17.31 7774.35万 24.70 35.41
食品设备(产品) 1.57亿 12.36 3634.34万 11.55 23.20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6.7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3.70%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8309.11│ 6.43│
│第二名 │ 17136.83│ 6.02│
│第三名 │ 12488.02│ 4.38│
│第四名 │ 10076.45│ 3.54│
│第五名 │ 9512.64│ 3.34│
│合计 │ 67523.04│ 23.70│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4.62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2.74%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24001.24│ 11.82│
│第二名 │ 8564.78│ 4.22│
│第三名 │ 6839.81│ 3.37│
│第四名 │ 5272.02│ 2.60│
│第五名 │ 1507.65│ 0.74│
│合计 │ 46185.50│ 22.74│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阶段
公司作为国内高洁净应用材料领域的领先企业,其高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任何
生产环节只要是无菌、真空、无尘都是其涵盖的应用领域,其中包括半导体、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精细
化工、食品饮料等行业;无菌包装材料及机械设备的下游行业属于食品和饮料等消费品领域。相关行业的发
展情况如下:
1、泛半导体应用材料领域:收入大幅增长
零部件是半导体设备产业链的基石,各子赛道组成百亿美元市场。半导体行业遵循“一代技术、一代工
艺、一代设备”的产业规律,半导体设备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关键所在,其中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作为设备关键
构成要素,是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产品种类繁杂多样且验证周期长,行业技术、
客户壁垒高企。展望未来,AI等新兴应用的发展将助力半导体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进而带动晶圆厂设备支出
、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不断提升。
2024年以来,半导体行业呈现出明显的回暖趋势。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发布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
季度半导体市场增长至1660亿美元,较2024年第二季度增长10.7%。全球半导体市场强劲复苏,行业正步入
上行周期。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也为半导体板块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面对国际供应链的不确定性,半导体设
备国产替代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券商提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内需市场和自主可控成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美方在先进技术领域的“卡脖子”不会改变中国半导体行业长期高端化的发展方向,反而会加快推进中国的
产业自立自强。展望未来,业内人士认为,半导体板块增长态势有望继续保持。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组织数据预测,2024年全球半导体市场总规模将升至6112亿美元。展望2025年
,预计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2.5%,估值将达到6870亿美元。长期来看,市场认为半导体行业向好的格局
不会变。在我国半导体企业自主创新的长期发展趋势下,随着持续研发创新,越往后对产业链整体发展越有
利,上下游各个环节企业须紧抓发展机遇。
2、生物医药行业:收入小幅下降
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布《2024年医药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显示医药工业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
和2023年相比降幅显著收窄。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74310.5亿元,同比下降3.3%。其
中,医药制造业利润为3420.7亿元,比2023年下降1.1%。医药制造业全年营业收入为25298.5亿元,与2023
年持平,但营业成本增长2.0%,导致利润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相关信息,2024年四季度,医药行业产能利
用率为75.9%,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2024年,医药制造业总体保持中低速增长,但盈利端相对承压。尽管
面临压力,但在政策支持下,工业企业效益呈现持续恢复态势。未来需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推动企业效益
回升。
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党委书记林建宁认为,“2025年医药经济总体还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调
整期,不要期盼市场有过度乐观的高速或超高速增长,但总体上会比去年有所好转,前提是大经济面增长不
低于去年,国际形势不发生进一步恶化。另外,医药朝阳行业的特质永远不会改变!”。
3、食品领域:收入小幅下降
食品包装行业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无菌包装市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迅速扩大,到20世纪90年代
,发达国家无菌包装在食品包装中所占比例已超过65%。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引入无菌包装技术,随着
国外先进技术设备的不断引进,我国无菌包装市场开始快速成长。
随着对即食食品的需求增加,无菌包装市场正在高速增长。另外,越来越多的政府法规禁止使用食品防
腐剂,尤其是在发达国家,正在推动无菌包装的使用。伴随消费者需求和偏好的改变,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
对于功能性和“更益健康”产品的需求激增,持续影响着购买趋势。无菌包装的兴起和这些趋势密切相关,
源于其灵活性和可回收材料的可持续性使用,令其成为致力于满足当今消费者动态需求的生产商们的青睐之
选。无菌包装市场正经历着显著增长,根据QYR的统计及预测,2024年全球无菌包装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59.1
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94.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3.0%(2025-2031)。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与“学生饮用奶计划”的不断推广,我国液态奶市场发展迅速,但近两年,受宏
观经济增速下滑、消费者信心不足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液态奶市场有所萎缩,据统计,2024年我国液态奶
产量降至2770.8万吨,需求量降至2810.6万吨,市场规模降至3359.1亿元,其中,酸奶约占29.7%,UHT常温
奶约占34.4%,巴氏奶约占10.7%。中国乳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乳业质量报告(2024)》显示,2023年我国人
均奶类消费量为41.3公斤,显著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仅相当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年版)》推荐量的
22.6%至37.7%。为此,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呼吁:以“减油、增豆、加奶”等方式调整居民膳食结构,
科学补充乳制品,增强健康。中国的人均牛奶消耗量仍然具备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一系列政策推动奶业振兴,为我国液态奶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如:
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发布《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指出:加快
制定完善预制菜、乳制品产业相关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鼓励用生鲜乳生产液态奶。2025年1月,中共中
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
困,稳定基础产能,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下游的液态奶行业扩容,有望推动无菌包装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行业具有较强的延展性,产品应用领域比较广泛。公司基于信息
化的快速反应管理体系,良好的市场声誉和广泛的客户群体,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技术研发,自始至终秉持
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在营业规模、应用领域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居于行业前列,是国内为数不多覆盖泛半导
体、生物医药、食品安全三大领域的应用材料制造商。
在泛半导体领域,国内半导体行业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公司产品可以覆盖半导体产业除设计之外的全
制程,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公司产品通过了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备厂商的认证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
,填补了国内超高纯应用材料的空白,依托国家政策,在稳定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品质的同时,对更多产品
进行研发,覆盖于半导体制程设备和厂务端所需的真空系统和气体管路系统。在迎接半导体行业第三次浪潮
向我国转移的关键时刻,公司积极配合泛半导体下游产商,如半导体芯片厂、LCD/LED面板厂、光伏太阳能
厂等,从上游开始,关注半导体高洁净度、高精密化、高集成性的行业趋势,服务于本土化进程,最终实现
国内半导体生产最终产品的自主化、国产化,提高我国半导体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和竞争力。
在生物医药领域,公司自2003年开始步入生物医药行业,公司是亚洲首家通过ASMEBPE管道管件双认证
企业,经过近20年的研发投入和设备投入,从洁净的管路系统到洁净的控制系统、无菌反应釜等,都已经成
功做到进口替代,填补国内空白。同时,高性能无菌隔膜阀不断研发技术升级,经过公司泵阀实验室严格的
寿命测试,性能优良,品质稳定。在生物医药的上游行业对医药设备洁净标准精益求精,配合下游公司,依
据新一轮GMP认证标准,保障和提高药品品质,将设备与工艺做到有机结合,在医药设备行业树立高洁净应
用材料标准。
在食品安全领域,公司在行业内做到了国内第一。公司一直把提高食品安全放在首位,密切关注国际食
品卫生设备的标准发展更新情况,与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共同推动国内乳品行业“管路系统自动焊接标准”
与国际接轨。公司从创立伊始,就致力于食品行业上游材料与设备的自动化、无菌化生产,同时,公司密切
关注国际食品卫生设备的标准发展更新情况,目前与我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共同推动国内乳品行业“管路系统
自动焊接标准”与国际接轨。公司食品饮料类高洁净应用材料是食品饮料设备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外食
品饮料市场规模的不断发展,相关设备投资也会得到快速地增长,新增设备投资和备件市场需求均会拉高对
洁净应用材料需求。同时,频发的食品安全事故已经增强食品企业的质量控制意识,建立以食品安全回溯体
系为标准的行业准入机制,从源头上杜绝不安全的食品入市已经成为趋势,食品饮料设备行业的高端洁净应
用材料需求将不断增长,公司食品饮料设备类高洁净应用材料的市场增长动力巨大。
在无菌包装行业,行业惯例是下游客户通常会基于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综合考量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
、价格、售后服务、包装材料的多规格性、包装材料和灌装机配套使用的稳定性等来确定供应商。公司子公
司山东碧海有能力独家为客户同时输出,能为下游液态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从包装技术咨询到设备集成、包装
材料和售后服务支持的一体化配套方案的企业能更好地增加客户黏性,进而有效提高该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其价格走势与服务能力、行业特色密切相关,综合性价比会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大、服务水平的提高而逐步
提高。无菌包装产业分为两部分:无菌包装材料、无菌灌装设备。由于食品加工对安全性的要求极高,为满
足食品生产、包装与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需求,无菌包装产业对技术的要求极高,而技术的核心是无菌灌装设
备。目前高端的无菌灌装设备几乎由国外公司垄断,行业内有能力提供一体化配套方案的企业较少,公司子
公司山东碧海是液态食品领域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销售纸铝塑复合液态食品无菌包装纸和无菌纸盒灌
装机的企业之一,产品广泛应用于牛奶、果蔬汁等液体食品行业,技术水平国内领先,是国内液体食品无菌
灌装机生产领军企业,填补了我国在无菌纸盒灌装机械制造领域的空白,主持制定了无菌纸盒灌装机国家标
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新莱应材主营业务之一为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
食品安全、生物医药和泛半导体等业务领域。在食品安全和生物医药领域,公司洁净应用材料的关键技术包
括热交换、均质、流体处理等;在泛半导体领域,公司的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可以满足洁净气体、特殊气
体和计量精度等特殊工艺的要求,同时也可以满足泛半导体工艺过程中对真空度、洁净度的要求。经过二十
余年的不懈努力,已成为国内同行业中拥有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完整技术体系的厂商之一
。
公司全资子公司山东碧海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用于牛奶及果汁等液态食品的纸铝塑复合无菌
包装材料、液态食品无菌灌装机械及相关配套设备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山东碧海已经拥有液态食品企业自
建厂至投产的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可以为液态食品企业提供前处理设备、灌装设备、后段包装设备以及无
菌包装材料等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山东碧海长期坚持液态食品包装领域的无菌研发生产制造,注重于液态
食品安全,是液态食品领域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销售纸铝塑复合液态食品无菌包装纸和无菌纸盒灌装
机的企业之一。
公司在食品饮料、生物医药及泛半导体行业所需洁净应用材料和高纯及超高纯应用材料方面,同时,公
司子公司山东碧海主要产品为纸铝塑复合液态食品无菌包装材料和无菌纸盒灌装机及相关配套设备,经过多
年的运营发展,公司形成具有优势的采购、生产及销售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由加工事业处集中负责,从事国内采购和国外采购业务,包括机器设备
、原辅材料、燃料动力等,精选各类供应商,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时,公司内部采用监督、定期审计模式,
推进整个集团方面全面、完善的协同方式。严格保证原材料的质量供应要求。公司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
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效保证了各类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报告期内,公司采取按客户订单采购和计划采购并行的方式:第一,在以往的历史采购数据和产销数据
基础上制定本期的采购计划,实行计划采购,这部分采购主要为大宗通用的原材料,如不锈钢管材、板材和
铸件;第二,根据客户的订单数量、生产计划和交货期限来安排采购。
在包装材料方面,产品所需原材料主要为原纸、铝箔、PE粒子等。对于原纸及铝箔采购,山东碧海一般
在年初与备选供应商协商年度采购计划,商定全年采购规模、采购价格及其他条款,订立年度合同,数量以
每次下单为准。原纸订购,山东碧海根据月度销售计划,结合同比及环比需求情况确定需用量,按月向供应
商下单采购。铝箔订购,根据原纸月度订购量匹配其规格及需用量,向供应商下单采购;PE粒子订购,一般
根据订单需求,按月向供应商下单采购。设备类产品原材料钢材的供应商主要为钢材贸易商,少数供应商为
钢材生产型企业。山东碧海向贸易商采购钢材主要是由于钢材为大宗商品,通过贸易商模式销售较为普遍;
相较于钢材生产企业,钢材贸易商交货期较短,通过向钢材贸易商采购有利于缩短生产周期。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可分为标准品(非定制品)与定制品两大类,前者属于通用型的产品,具有统一的规格,后
者属于客户的特定需求,产品的型号和规格没有统一的标准,从同行业情况来看,国内外的主要生产厂商一
般采用定制与非定制的生产方式。公司生产的定制化产品可分为非标设备和其他定制品,非标设备使用部分
专门原材料和生产设备,其他定制化产品与非定制化产品均采用基本相同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及检测程序,
一般都需要经过开发设计、机械加工、焊接、抛光、清洗与包装等工艺流程。公司定制化产品是根据客户的
特定需求进行产品设计、组合、加工而成,具有“少量多样”特点,工艺比标准品更复杂,因此毛利率比非
定制化产品更高。公司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bsi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
bsi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45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认证资格,生产管理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子公司山东碧海生产产品为包装材料产品、设备类产品等。包装材料属于定制类产品,山东碧海实
行采取“以销定产加销售预测定产”的生产模式。山东碧海获取客户订单后,根据客户提供的产品图样、规
格要求进行产品设计。产品设计经客户确认后,结合公司排产计划安排生产。设备类产品主要采取“以销定
产”的生产模式。客户向机械科技下达订单后,由销售部门在SAP系统下单,机械科技生产办公室根据系统
模拟订单需求,转机械科技各生产部门。机械科技各生产部门按照订单需求完成各自的相关工作,协同生产
。生产计划员及时与各生产车间保持沟通,了解督促生产进度,确保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3)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分为直接销售和经销,从地域上来看,分为国内销售和国外销售。公司专门成立国内市
场部与国外市场部,对接国内外客户。公司境外子公司及全球销售点及代理商,公司根据订单需求及市场行
业评估,合理分配产能,积极推动销售及回款管理,确保公司营业收入增长,满足客户需求及妥善处理公司
现金流及应收账款。直接销售是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最终用户或通过工程公司以项目工程的方式用于最终
使用者。经销是公司将产品销售给经销商,经销商将采购后的产品销售给其他经销商或最终客户。
公司子公司山东碧海一般通过直接拜访客户、参加行业展会、在专业媒体发布广告等公开渠道收集业务
信息,销售人员直接接触客户洽谈并签订合同。随着标的公司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客
户主动上门询价,标的公司销售人员跟进接洽,直接与客户协商并签订合同。由于下游乳制品、饮料厂商对
产品安全、质量要求较高,通常情况下山东碧海进入下游客户合格供应商体系后,将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
关系。
(4)研发模式
公司不断完善健全研发管理体系,设立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关键性和基础性的工艺、装备的研发和改进
、新产品开发、旧产品改良、跟踪和研究国内外技术动态、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交流、工程技术和管理人
员培养、生产人员培训,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职责。
公司技术团队在食品、医药,泛半导体行业拥有二十多年的行业经验,通过多年的行业经验积累,掌握
了大型阀门、高洁净产品、食品工程与医药微生物等各行业知识及特殊工艺(如焊接、表面处理、精密加工
等),培养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跨学科、复合型的专业人才。
公司泛半导体产品研发团队平均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在产品生产过程严格依据相关质量控制
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在业内架构NanoPure和Advantorr品牌,填补了国内超高纯应用材料产品的空白。
(二)驱动业务收入变化的具体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实现了稳步增长,其主要原因为:受益于半导体行业国产化趋势及国产替代进程加
快趋势,通过加快技术创新,集聚发展资源,紧抓市场机遇,有效防控风险,公司各项经营工作顺利进行,
经营业绩实现持续增长;但同时受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国际经济环境恶劣等因素影响,对营收成长一定的负
面影响。受益于国内乳制品行业和饮料行业的稳健发展,公司不断加大重点客户开发力度,同时“设备+包
材”的业务模式更好地增加了与客户间的黏性,公司产品市占率得以稳步增长。
内需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
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
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5年经济工作作
出系统部署,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九项重点任务之首。这是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外复杂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
实。公司在泛半导体领域、生物制药领域及食品安全领域充分抓住此利好政策,公司产品在国内客户的市场
占有率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按照年度经营计划,有序推进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抓住泛半导体行业市场
需求回暖机会,同时不断提升生物制药、食品行业国内客户的市场占有率,订单持续向好,公司整体业绩稳
中向好。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严控质量管理,把握先进技术水平,多行业齐头并进持续发展
新莱应材历时二十多年,在高洁净应用材料领域不断创新,紧抓时代发展步伐,合理布局产业,最终使
公司经营业绩快速增长,成为涉足食品饮料、生物医药、泛半导体等多行业的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以质量求生存的质量理念,通过规范质量,从原材料采购、检验到生产过程控制及后续产
品质检中,做到批次的记录有序,有力保证了公司的生产。报告期内,公司为主要起草单位的轻工行业标准
《脱脂初乳》(QB/T5803-2023)已于2023-07-28发布。公司荣获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示范先进
单位、苏州市制造产品品牌十佳案例、苏州市质量奖、苏州市信用管理示范企业、江苏省质量信用AA级企业
称号,这是公司不断追求卓越,强化质量管理,深化质量提升、诚信经营的结果。
此外,食品包材行业通常由下游客户基于自身经营发展需求,综合考量上游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
售后服务、包装材料的多规格性、包装材料和灌装机配套使用的稳定性等来确定供应商。公司子公司山东碧
海有能力独家为客户同时输出纸铝塑复合液态食品无菌包装纸、无菌纸盒灌装机,能为下游液态食品生产企
业提供从包装技术咨询到设备集成与安装、包装材料和售后服务支持的一体化配套方案。目前,行业内有能
力提供一体化配套方案的企业较少,公司子公司山东碧海是液态食品领域为数不多的能够同时生产、销售纸
铝塑复合液态食品无菌包装纸和无菌纸盒灌装机的企业之一。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山东碧海被国家工信部
列入“建议继续支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教育部、国资委联合举办的重点领域供需对接企业
;被授予山东省省级智能工厂、山东省数字经济“晨星工厂”、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山东省省级工业互联
网平台;《柔性灌装生产线的研发与产业化》荣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技术进步二等奖、中国奶业协会重大
科技创新成果奖;荣获Ecovadis可持续发展承诺奖章。公司全资孙公司碧海机械为主要起草单位的国家标准
《纸基复合材料灌装成型包装机通用技术条件》(GB/T38078-2019)已于2020年5月1日正式实施。
美国孙公司GNB经过60余年的持续发展和研究,具备世界一流和领先的超大尺寸真空阀门的客制化设计
能力和制造工艺,产品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及其他电子洁净行业,服务于全世界各
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2、广泛的国际资质认证
公司先后通过了由德国TüV机构实施的欧盟承压设备指令(PED)认证、美国3-A协会实施的3-A卫生标
准认证、美国机械工程协会实施的ASME(U+S)认证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产品符合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ASMEB
PE、国际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协会(SEMI),欧洲卫生设备设计组织EHEDG认证,同时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
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能源管理体系认证、IS
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证书等。尤其是在半导体产品领域,公司产品通过了美国排名前二的半导体应用设
备厂商在产品特殊工艺上的认证并成为其一级供应商,获得了国际顶尖客户的认可。
公司子公司山东碧海获得了包括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
理体系、FSSC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FSC森林产销监管链认证、HALAL哈拉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认证、ISO50001能源管理体系认证、欧洲合规性CE认证、环球影视社会责任认证、SMETA社会责任
认证等。
3、优秀的研发能力
公司产品研发团队平均拥有接近20年的行业从业经验,在产品生产过程严格依据相关质量控制体系和环
境管理体系,在业内架构新莱品牌,并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从产品设计、工装及生产制造等诸多环节融入
各行业客户的经营生产要求,并凭借对下游行业客户和市场的深刻认识,实现了与客户的同步开发、共同制
定产品方案,旨在提供最高质量的产品,重视产品质量和细节,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公司的整体服务能力。
公司拥有开发设计、精密机械加工、表面处理、精密焊接、UHP产品的无尘室清洗与包装等一系列核心
工艺与技术,是目前国内同行业中少数拥有完整技术体系的厂商之一,在国际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产品
的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极限真空度等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符
合包括SEMI、ASMEBPE、3-A等一系列国际标准和规范。公司以创新技术为核心竞争力,依托高新技术企业和
江苏省外资研发机构、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工
程技术中心、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苏州市泛半导体设备类高端真空控制阀技术及应用创新联合体、昆山市
高洁净泵阀重点实验室等,逐步建立了主要应用于半导体、生物医药和食品安全等需要制程污染控制的领域
的“高洁净及超高纯泵阀及其配套管道管件”研究中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各控股子公司合计拥有已授
权的有效专利312项。
4、丰富的客户资源
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够覆盖泛半导体、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三大应用领域的高洁净应用材料研发与制造商
之一。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构建了独特的市场竞争壁垒,依托行业领先的研发
实力、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以及定制化服务能力,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与国内下游知名企业进行紧密且
长期稳定的合作不但有助于公司迅速扩大销售规模,同时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和掌握下游行业的工艺改进和
革新,及时把握下游行业发展动向以及客户对于新技术、新产品需求,进行前瞻性研发,以巩固并提升在行
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保持市场的领先地位奠定了牢固基础。
公司依托持续的技术研发、工艺改进以及可靠的产品品质,逐步建立了与国内外领先企业稳定的业务合
作关系,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形象。公司在泛半导体、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