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75 梅安森 更新日期:2025-09-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煤矿安全生产监测监控设备及成套安全保障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 2.16亿 97.08 9697.96万 96.56 44.86
其他(行业) 650.08万 2.92 345.09万 3.44 53.09
─────────────────────────────────────────────────
矿山产品(产品) 2.14亿 96.32 9622.51万 95.86 44.87
其他业务(产品) 650.08万 2.92 345.09万 3.44 53.09
非矿山产品(产品) 170.07万 0.76 70.59万 0.70 41.51
─────────────────────────────────────────────────
晋蒙区域(地区) 7156.05万 32.14 3487.44万 34.74 48.73
陕甘宁区域(地区) 3444.42万 15.47 1807.19万 18.00 52.47
云贵区域(地区) 2978.44万 13.38 1680.73万 16.74 56.43
皖鲁苏区域(地区) 2799.22万 12.57 1163.65万 11.59 41.57
冀豫区域(地区) 1700.86万 7.64 177.82万 1.77 10.45
湘鄂赣区域(地区) 1028.42万 4.62 447.33万 4.46 43.50
新疆区域(地区) 955.37万 4.29 460.88万 4.59 48.24
川渝区域(地区) 851.03万 3.82 331.26万 3.30 38.92
东北区域(地区) 810.08万 3.64 231.24万 2.30 28.55
两广区域(地区) 542.40万 2.44 250.65万 2.50 46.21
─────────────────────────────────────────────────
直销(销售模式) 1.69亿 75.70 7346.23万 73.18 43.58
非直销(销售模式) 5410.24万 24.30 2691.97万 26.82 49.7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行业) 4.83亿 96.39 1.94亿 97.98 40.31
其他行业(行业) 1806.29万 3.61 --- --- ---
─────────────────────────────────────────────────
矿山产品(产品) 4.79亿 95.78 1.93亿 97.08 40.19
其他业务(产品) 1239.47万 2.48 669.66万 3.37 54.03
非矿山产品(产品) 870.63万 1.74 -90.13万 -0.45 -10.35
─────────────────────────────────────────────────
晋蒙区域(地区) 1.63亿 32.65 5472.18万 27.57 33.48
皖鲁苏区域(地区) 6329.21万 12.64 3100.03万 15.62 48.98
云贵区域(地区) 6251.15万 12.49 3658.06万 18.43 58.52
陕甘宁区域(地区) 6183.63万 12.35 2701.86万 13.61 43.69
冀豫区域(地区) 4879.25万 9.75 1282.77万 6.46 26.29
川渝区域(地区) 4182.86万 8.36 1849.38万 9.32 44.21
新疆区域(地区) 1994.69万 3.98 711.17万 3.58 35.65
湘鄂赣区域(地区) 1750.60万 3.50 745.84万 3.76 42.60
两广区域(地区) 1284.82万 2.57 60.72万 0.31 4.73
东北区域(地区) 859.04万 1.72 267.93万 1.35 31.19
─────────────────────────────────────────────────
直销(销售模式) 3.77亿 75.28 1.36亿 68.75 36.21
非直销(销售模式) 1.24亿 24.72 6203.81万 31.25 50.13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 2.25亿 96.99 9860.28万 96.57 43.76
其他业务(行业) 604.99万 2.60 323.86万 3.17 53.53
其他(补充)(行业) 95.12万 0.41 25.91万 0.25 27.24
─────────────────────────────────────────────────
矿山产品(产品) 2.25亿 96.89 9852.11万 96.49 43.77
其他业务(产品) 604.99万 2.60 323.86万 3.17 53.53
环保产品(产品) 95.12万 0.41 25.91万 0.25 27.24
市政产品(产品) 23.29万 0.10 8.16万 0.08 35.03
─────────────────────────────────────────────────
晋蒙区域(地区) 7320.86万 31.51 2872.13万 28.13 39.23
冀豫区域(地区) 3250.56万 13.99 1167.80万 11.44 35.93
云贵区域(地区) 2917.01万 12.56 1720.59万 16.85 58.98
陕甘宁区域(地区) 2444.68万 10.52 1189.26万 11.65 48.65
川渝区域(地区) 2421.03万 10.42 1135.17万 11.12 46.89
皖鲁苏区域(地区) 2380.56万 10.25 995.66万 9.75 41.82
新疆区域(地区) 875.49万 3.77 410.52万 4.02 46.89
东北区域(地区) 797.19万 3.43 405.20万 3.97 50.83
湘鄂赣区域(地区) 640.02万 2.75 283.67万 2.78 44.32
两广区域(地区) 184.40万 0.79 30.05万 0.29 16.30
─────────────────────────────────────────────────
直销(销售模式) 1.70亿 73.10 6920.76万 67.78 40.75
非直销(销售模式) 6249.48万 26.90 3289.28万 32.22 52.6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安全生产监控行业(行业) 4.08亿 94.52 1.69亿 93.60 41.33
环保行业(行业) 1193.89万 2.77 542.87万 3.02 45.47
其他业务(行业) 1171.03万 2.71 608.78万 3.38 51.99
─────────────────────────────────────────────────
矿山产品(产品) 4.02亿 93.11 1.65亿 91.93 41.21
环保产品(产品) 1193.89万 2.77 542.87万 3.02 45.47
其他业务(产品) 1171.03万 2.71 608.78万 3.38 51.99
市政产品(产品) 607.93万 1.41 301.83万 1.68 49.65
─────────────────────────────────────────────────
晋蒙区域(地区) 1.25亿 28.96 4475.11万 24.86 35.83
陕甘宁区域(地区) 5682.55万 13.17 2435.07万 13.53 42.85
皖鲁苏区域(地区) 5645.68万 13.09 2661.03万 14.78 47.13
云贵区域(地区) 5511.89万 12.78 2810.02万 15.61 50.98
新疆区域(地区) 3891.73万 9.02 1306.23万 7.26 33.56
冀豫区域(地区) 3653.49万 8.47 1377.90万 7.65 37.71
重庆区域(地区) 3381.97万 7.84 1904.39万 10.58 56.31
东北区域(地区) 1185.88万 2.75 368.30万 2.05 31.06
两广区域(地区) 1008.89万 2.34 355.28万 1.97 35.21
四川区域(地区) 476.93万 1.11 227.38万 1.26 47.68
湘鄂赣区域(地区) 206.59万 0.48 81.83万 0.45 39.61
─────────────────────────────────────────────────
直销(销售模式) 3.12亿 72.37 1.19亿 66.16 38.16
非直销(销售模式) 1.19亿 27.63 6091.38万 33.84 51.1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7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5.35%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1 │ 2516.61│ 5.03│
│客户2 │ 1414.81│ 2.83│
│客户3 │ 1356.64│ 2.71│
│客户4 │ 1288.37│ 2.57│
│客户5 │ 1109.21│ 2.21│
│合计 │ 7685.63│ 15.35│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3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91%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1 │ 948.89│ 4.60│
│供应商2 │ 895.20│ 4.34│
│供应商3 │ 634.79│ 3.08│
│供应商4 │ 615.08│ 2.98│
│供应商5 │ 601.21│ 2.91│
│合计 │ 3695.16│ 17.91│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是一家“物联网+”高新技术企业,专业从事安全领域监测监控预警成套技术与装备的研发、设计
、生产、营销及运维服务(ITSS),利用自身在智能感知、物联网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聚焦智
能化矿山安全业务,已经成为“物联网+安全”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运维服务商。
(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公司已形成涵盖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地质保障、智能主煤流运输、智能辅助运输、智能通风、智能供电
与给排水、智能安全监控系统、智能洗选、智慧园区以及经营管理等全链条的智能化矿山建设产品体系。
(二)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坚持应用型研究和前瞻性研究相结合的管理理念,以自研为主,外部研发合作为辅,深化与科研院
校、领先企业等单位的研发合作,搭建开放式的研发平台,以确保公司的技术能力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并具
备商业价值。
2、采购模式
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公司研发、生产所需原材料、外购品、外协加工件的采购工作。整个采购的关键环
节包括采购物料的分类、合格供应商的选择与管理、采购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质量控制等。采购部根据生产
、研发、销售需求选取合格的供应商进行采购。
3、生产模式
公司制造部负责公司产品的生产,采取“备货+订单”的方式组织生产,根据销售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组
织生产。
4、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以运维及数据服务为核心的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
。
(三)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在行业中的地位
随着《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
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各地
方出台的有关智能/智慧矿山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标准的发布与推行,精确定位、智能综采、智能综掘、综
合自动化及智慧矿山建设等方向已成为行业风口,矿山行业全面迈入“低碳、绿色、高效、安全”的高质量
发展新阶段。
深耕行业二十余载,公司已形成覆盖感知层、传输层到应用层的全栈技术与产品体系,矿用安全专用设
备和系统市场占有率与品牌影响力稳居行业前列。公司陆续为国家能源集团、陕煤集团、淮北矿业、皖北煤
电、神火集团、山东能源、中煤集团、山西焦煤、紫金矿业、首钢集团、中国华电等千余家客户提供智能化
安全生产服务。公司自2015年开始探索智慧/智能矿山的建设之路,公司成功开发了SPG矿山安全大模型,该
模型将矿山传统业务与先进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数据源的学习和训
练,形成矿山行业多模态大模型。通过近几年的典型项目实施和技术积累,已形成了一系列智能矿井、智慧
矿山、智慧矿区等综合解决方案。
为推动煤炭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公司深度对接中国煤炭协会战略部署,协办全国煤炭行业职业技
能竞赛五大核心赛项,包括:安全仪器监测工赛项、瓦斯抽采监测工赛项、矿井通风工赛项、矿井气体巡检
检测工赛项、瓦斯防突工赛项。凭借自主研发的软件、设备及全流程竞赛方案,公司在赛前、赛中提供技术
与安全双重保障,确保比赛科学、规范、贴近实战。相关赛事获得中国煤炭协会及参赛单位的一致认可,有
力推动了煤炭安全生产技术的标准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四)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受煤炭行业景气度下行的影响,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23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1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72.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10.80%。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中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产品的应
用场景主要在矿山领域(煤矿、非煤矿山),相关应用场景的宏观经济形势、行业政策环境和信息化投资需
求等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公司的影响情况如下:
1、矿山行业整体发展形势良好,尤其在人工智能应用、智能装备以及机器人替代等领域
(1)煤矿行业
煤炭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石,为确保能源供应安全,自2021年7月开始,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矿
山安监局等政府机构陆续出台一系列保供稳价政策,要求坚持把能源保供稳价放在首位,持续增强能源供应
保障能力,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推动优质产能加快释放,保障煤炭安全稳定供应,煤炭行业整体发展形势
良好,在“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战略规划下,将持续发挥作为我国能源安全压舱石的兜底保障作用,预
计未来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将保持基本平衡态势。
《煤矿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
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等文件指出要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
建设,加强人工智能应用在智能化矿山数据融合共享的海量数据基础上,依托行业内外优势资源,建设矿山
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平台,持续优化开发环境,广泛构建应用生态,推动“人工智能+矿山”融合发展。同时
加快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机器人替代,鼓励矿山企业逐工种、逐岗位分类制定机器人替代方案,做到能替尽替
。到2026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
下人员减少10%以上。
未来矿山行业将不断推进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AI、数字孪生、大模型等新技术与传统矿
山技术融合,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系统智能联动
、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推动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2)非煤矿山行业
目前全国非煤矿山大体3万多座,存在数量比较多、低水平、高风险的特点,自2020年实施《全国安全
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对非煤矿山进行专项整顿,加强监督,加强引导。随着现代化产业的不
断发展,非煤矿山的开发利用呈现多样化发展的趋势,矿山规模趋向大型化发展,信息技术在矿山开始应用
,由生产自动控制向智能矿山转变,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参照煤炭企业执行,非煤矿山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
趋势。
根据《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指导意见》,结合智能装备以及机器人发展的
现状,非煤矿山的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的落地将优先于煤矿实现,非煤矿山对智能装备以及机器人的需求
预计将呈现爆发式的增长。
2、行业政策环境持续获得优化
2020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等八部委印发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
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煤炭智能化的发展目标与主要任务。
2021年6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印发了《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指导规范智能化煤矿建设。
2022年2月,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进非煤
矿山安全转型升级。
2022年11月,财政部、应急部印发了《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以建立企业安全生产
投入长效机制,为矿山安全生产、智能化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2023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修订印发了《煤矿安全改造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发挥
中央预算内投资引领带动作用,夯实煤矿安全生产基础,指引煤矿智能化建设,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23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能源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以数字化智能
化技术带动煤炭安全高效生产。推动煤矿建立基于全时空信息感知的灾害监测预警与智能综合防治系统。提
高露天煤矿智能化开采和安全生产水平。支持煤矿建设集智能地质保障、智能采掘(剥)、智能洗选、智能
安控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煤矿综合管控平台。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对外发布,
要求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守住、守好、守稳矿山安全生产底线,切实筑牢矿山生产的安全根基。
2023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安全应急装备重点领域发
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指出力争到2025年,安全应急装备产业规模、产品质量、应用深度和广度
显著提升,对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计划将矿山(隧道)安全事
故作为重点领域之一,包括露天矿山矿石采掘、运输和装卸场景,强化智能化、无人化装备应用,提高智能
感知、高精度定位、预警预报能力,减少高危环境作业人员风险。
2024年4月24日,国家矿山安监局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矿山智能化建设促进矿山安全发展的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建立完整的矿山智能化标准体系,推进矿山数据融合互通,实现环境智能感知
、系统智能联动、重大灾害风险智能预警,全国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
低于30%,智能化工作面常态化运行率不低于80%,煤矿、非煤矿山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
率分别不低于30%、20%,全国矿山井下人员减少10%以上,打造一批单班作业人员不超50人的智能化矿山。
到2030年,建立完备的矿山智能化技术、装备、管理体系,实现矿山数据深度融合、共享应用,推动矿山开
采作业少人化、无人化,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
2024年5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深
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数智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提
升煤矿智能化建设水平,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
3、矿山行业对信息化的投资需求持续旺盛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煤矿信息化的建设,陆续发布了相关行业政策以及提供中央预算资金以持续引导
,牵引矿山智能化建设提速;另外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通信、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迭
代,矿山智能化建设的技术底座日益坚实。煤矿以降事故、降成本、增效益为目标,智能化投入成效显著,
驱动全行业持续的投入;在煤矿智能化建设的示范效应下,非煤矿山同步纳入规划,信息化投资需求全面爆
发,矿山智慧化建设进入“政策—技术—市场”正循环。
综上,社会经济稳健增长、矿山行业持续向好、政策红利密集释放与信息化需求旺盛交汇共振,为公司
在矿山安全智能化建设等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掌握关键核心技术
公司已掌握专业化运行于矿山场景的智能传感器技术、智能分站技术、矿用电源技术、基于“4G+5G+wi
fi+有线”的融合通讯技术、5G及F5G高速网络传输技术、AI视频分析技术、智能瓦斯抽采技术、智能通风技
术、智能辅助运输技术、人员车辆设备精确定位技术、单基站实现二维精确定位技术(应用于洗煤厂、化工
园区、露天矿井等特殊复杂场景)、矿井废水处理技术、综合自动化技术、智能化矿山综合管控平台技术、
大数据中台实施技术、矿井灾害预警分析技术、大模型应用等多项核心关键技术。
公司已参与10个国家级项目研发、26个省部级项目研发、5个平台类项目研发,参与制定多项国家标准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软件著作权387项,有效专利授权共85项,其中46项为发明专利、34项为实用新
型专利,5项为外观专利,拥有287个安标产品认证。
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证书、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等资质,具备CMMI软件开发成
熟度五级认证、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认证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具有成熟的硬件、软件技术开发平台
公司的核心技术竞争力在于从成立之初坚持以物联感知技术为核心,采用软硬件研发一体化模式,逐步
延伸技术领域并完善技术体系。公司从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入手,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传感器
开发平台”、“分站开发平台”、“电源开发平台”、“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SPG矿山安全
大模型”等基础软硬件技术平台,为各类型产品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保障技术自主可控。
硬件开发平台:①传感器开发平台是研发各类传感器的技术平台,采用统一的结构,研发新传感器只需
要更换新的探头及调整传感器数据采集程序即可,便于提高传感器研发速度并保障传感器的质量可靠,同时
也方便对传感器进行安装与维护;②分站开发平台是研发各类型分站的技术平台,采用统一的结构,可以按
需进行模块化定制,只需更新分站程序即可实现新的功能,形成新的专用分站;③电源开发平台是开发矿用
电源的技术平台,以模块化的方式设计,支持宽范围电压输入,输入支持127V、220V、380V、660V、1140V
等,输出可以根据需要输出12VDC、18VDC、24VDC各种不同需求的直流电压。
软件开发平台“小安易联工业互联网操作系统”已通过国产操作系统和国产芯片适应性认证,具备完全
自主知识产权。该系统包括数字门户、物联网、智能表单、流程引擎、BI大屏、融合联动控制、大数据分析
、移动端等众多工具模块,可以快速构建各类应用场景。
通过以上技术平台的能力,提高了我司新产品研发速度与质量水平,同时采用统一设计,安装、运维、
日常管理、操作体验基本一致,大大提高了产品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3、具备较强的自主配套能力
公司具备自主配套能力,针对各类矿山专业子系统具备从感知、采集、传输、上位机全套的研发与生产
能力,能够保障各类设备按计划生产交付。公司已形成了成熟的前端传感器生产线、数据采集分站生产线、
交换机生产线、矿用电源生产线、读卡器生产线、定位卡生产线、信号转换器及控制与基站等5G设备生产线
、广播与视频设备生产线、显示设备生产线、控制设备生产线、唯一性识别装置生产线以及矿井废水处理装
置生产线。
4、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
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公司的核心重点工作,目前公司已经建成了成熟的人才队伍体系:①拥有从业30年
以上的资深行业专家团队;②以研发总经理、系统负责人、课题负责人为核心的研发技术人才队伍;③以销
售总经理、大区销售总经理、销售总监、销售经理为体系的销售人才队伍;④以系统负责人、售前技术总监
、售前技术工程师、运维实施工程师为体系的技术服务人才队伍。
公司不断完善人才的选、育、用、留机制,结合公司所处行业的具体情况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情况的人
才流动机制:①公司的销售人员主要从技服人员人才队伍中选拔,目前所有销区负责人均有技术背景;②技
服人员主要从研发技术人才队伍中选拔,目前已形成研发人员向各部门进行人才输送的机制,以保证公司一
线技服人员均具备科研思维和基本的技术素养。
通过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公司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5、智能化矿山的快速交付能力及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支撑优势
(1)智能化矿山的快速交付能力
公司智能化矿山项目实施团队大部分核心人员拥有10年以上的矿山行业从业经验,对整个矿山体系的政
策、技术、现场应用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控,加上体系化的产品与一致性的操作体验,在业内有较强的竞争优
势。
(2)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支撑优势
为了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加强产品销售推广力度,黏合公司与客户的合作关系,由“销售人员+售前技
术支持工程师+售后工程交付运维工程师”构成区域营销管理的“铁三角”,坚持“销售服务一体化与全过
程技术支持”的客户服务理念,建立起了符合ITSS标准要求的标准化、智能化的运维服务平台,持续为公司
客户提供全覆盖、全天候的运维服务。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