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285 国瓷材料 更新日期:2025-08-20◇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各类高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催化材料板块(业务) 7.44亿 34.54 1.92亿 23.32 25.86
其他材料板块(业务) 5.34亿 24.77 1.92亿 23.26 35.96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业务) 5.21亿 24.18 2.31亿 28.06 44.44
电子材料板块(业务) 4.17亿 19.37 1.14亿 13.80 27.29
精密陶瓷板块(业务) 2.30亿 10.70 6537.72万 7.92 28.37
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 2.20亿 10.22 4614.50万 5.59 20.96
分部间抵销(业务) -5.12亿 -23.77 -1607.60万 -1.95 3.14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40.47亿 100.00 16.05亿 100.00 39.67
─────────────────────────────────────────────────
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板块(产品) 9.71亿 23.99 --- --- ---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产品) 9.11亿 22.50 5.16亿 32.14 56.67
催化材料板块(产品) 7.87亿 19.44 3.15亿 19.61 40.02
电子材料板块(产品) 6.24亿 15.41 2.26亿 14.10 36.29
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 4.04亿 9.98 --- --- ---
精密陶瓷板块(产品) 3.51亿 8.68 --- --- ---
─────────────────────────────────────────────────
境内(地区) 29.74亿 73.50 11.15亿 69.43 37.47
境外(地区) 10.72亿 26.50 4.91亿 30.57 45.77
─────────────────────────────────────────────────
直销(销售模式) 36.95亿 91.31 14.18亿 88.30 38.36
分销(销售模式) 3.51亿 8.69 1.88亿 11.70 53.4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催化材料板块(业务) 6.18亿 31.62 1.77亿 22.72 28.66
其他材料板块(业务) 5.33亿 27.27 1.81亿 23.29 34.07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业务) 5.26亿 26.91 2.57亿 32.99 48.90
电子材料板块(业务) 3.29亿 16.85 1.00亿 12.84 30.40
新能源材料板块(业务) 1.73亿 8.84 3598.21万 4.62 20.85
精密陶瓷板块(业务) 1.65亿 8.43 5146.86万 6.61 31.27
分部销间抵销(业务) -3.89亿 -19.91 -2382.90万 -3.06 6.13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38.59亿 100.00 14.92亿 100.00 38.65
─────────────────────────────────────────────────
其他材料板块(产品) 11.71亿 30.34 --- --- ---
生物医疗材料板块(产品) 8.55亿 22.15 5.16亿 34.58 60.34
催化材料板块(产品) 7.15亿 18.53 3.07亿 20.57 42.90
电子材料板块(产品) 5.98亿 15.51 2.25亿 15.08 37.58
新能源材料板块(产品) 2.72亿 7.06 --- --- ---
精密陶瓷板块(产品) 2.48亿 6.42 --- --- ---
─────────────────────────────────────────────────
境内(地区) 28.82亿 74.67 11.14亿 74.69 38.66
境外(地区) 9.77亿 25.33 3.77亿 25.31 38.62
─────────────────────────────────────────────────
直销(销售模式) 34.77亿 90.10 12.80亿 85.80 36.81
分销(销售模式) 3.82亿 9.90 2.12亿 14.20 55.47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7.9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63%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1名 │ 18717.89│ 4.63│
│第2名 │ 18161.10│ 4.49│
│第3名 │ 16516.12│ 4.08│
│第4名 │ 13328.75│ 3.29│
│第5名 │ 12690.80│ 3.14│
│合计 │ 79414.66│ 19.63│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45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4.1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1名 │ 14591.62│ 5.98│
│第2名 │ 7176.71│ 2.94│
│第3名 │ 4764.22│ 1.95│
│第4名 │ 4128.41│ 1.69│
│第5名 │ 3814.80│ 1.56│
│合计 │ 34475.76│ 14.1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各类高端陶瓷材料及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已形成包括电子材料、催化材
料、生物医疗材料、新能源材料、精密陶瓷、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在内的六大业务板块,产品应用涵盖电子
信息和通讯、汽车及工业催化、生物医疗、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数码打印等领域。
(二)经营情况分析及业绩驱动因素
2025年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432.09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0.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33,170.52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2,076.8
9万元,同比增长4.1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3,314.56万元,同比增长116.11%。
1、电子材料板块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MLCC介质粉体生产厂商,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实现了所有类型的基础粉和配
方粉的全面覆盖,与客户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横向延展布局,公司已具备介质粉体、内外电极
浆料、研磨用氧化锆微珠等多种MLCC制备关键原材料,可为电子元器件领域客户提供系统的技术解决方案和
产品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下游消费电子等相关行业需求持续回暖,公司MLCC介质粉体销量稳步提升。另外,受益
于汽车电子、AI算力服务器等新兴应用场景的不断涌现,公司车规级、高容类等MLCC粉体新产品的需求持续
增长,在头部客户的验证速度不断加速,部分产品在海外客户取得突破性进展,新产品粉体的供应量和占比
持续增加。凭借多年的客户积累和高度的产品协同性,公司MLCC用电子浆料业务进展顺利,部分浆料产品已
经实现批量供应,销售规模迅速增长,同时公司也陆续配合客户成功开发了多种规格型号的高容浆料、车规
级专用浆料、射频专用浆料等,新产品销售占比不断增加。未来公司将充分把握在MLCC领域的资源和优势,
紧跟下游新兴应用的扩展和需求,继续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份额。
公司生产的纳米级复合氧化锆具有卓越的综合性能,主要用于智能手表、手机背板等领域。报告期内,
公司纳米级复合氧化锆销售稳定,同时公司配合客户需求积极开发多种定制化的产品。
2、催化材料板块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气体净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可为尾气催化领域提供蜂窝陶瓷载体、铈锆固溶体、分子
筛等系列产品,产品全面搭载商用车、乘用车、非道路机械、船机和VOC等细分领域。公司以技术迭代、市
场深化与智能制造升级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巩固尾气催化领域国产替代的领军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与国内各大商用车客户的合作,销售份额稳步增长;同时也陆续进入了多家国
际头部车企和主机厂的供应链体系,并开始批量供应。在乘用车领域,公司集中精力重点开发国内自主汽车
品牌,基本实现了国内自主汽车品牌的全面覆盖,配合的车型和认证平台数量持续提升,相关产品在国内传
统燃油车型和国内新能源混动车型的搭载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方面,随着国七、欧七排放标准技术路线逐步
明确,公司积极配合客户进行技术预研和产品储备,以满足更高的排放标准下各类车型的产品需求。报告期
内,受益于头部客户需求持续提升,公司铈锆固溶体销量水平保持增长趋势。
3、生物医疗材料板块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化的口腔修复解决方案综合供应商,为全世界广大口腔专业人士及口腔患者提供可
靠、可负担的牙科修复解决方案,深入布局牙科硬组织替代生物材料技术,形成了纳米级复合氧化锆粉体、
氧化锆瓷块、玻璃陶瓷、树脂基陶瓷、切割系统、烧结系统、直接修复以及临床端系列修复产品,持续增强
核心产品应用场景内的综合影响力和系统服务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医疗材料业务继续深入推进“全球化、多元化、品牌化”三大战略,公司自主研发
的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在多家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逐步批量供应,未来公司将继续研发和推出更高端的
牙科用氧化锆粉体产品。近年来,公司子公司深圳爱尔创科技的产品渗透率和覆盖人群不断提高,一方面,
公司不断深化口腔材料板块的全球化业务布局,在实现海外本土化运营的基础上提高销售渠道利用效率,进
一步实现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公司借助产业链一体化和协同优势,持续研发和推出各类高端口腔修复材料
产品,优化公司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目前新产品已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馈。
4、新能源材料板块
为充分把握新能源领域发展机遇,公司以高纯氧化铝、勃姆石为战略支点卡位新能源赛道,陆续推出多
款锂电池正极添加剂的核心辅材。新能源电池是一个复杂系统,各类材料选型和结构设计互相牵制,共同决
定了性能上限,公司将积极布局各类新能源领域产品,为新能源行业提供性能优化的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优化工艺流程、提升产品综合品质,公司高纯氧化铝、勃姆石粉体及浆料均可实现
1um及以下厚度的超薄涂覆,并结合客户需求配合开发了纳米超细、多孔等更多型号产品。未来随着国家对
新能源汽车电池安全关注度和性能要求不断提高,电池隔膜涂覆材料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机遇。
报告期内,公司充分把握固态电池技术发展趋势,同步布局了氧化物与硫化物两大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
。为加速技术突破,公司通过“外引内培”的人才策略构建了专业化的固态电解质研发团队,预期可以显著
提升产品开发与客户验证效率。目前,公司与行业知名专家筹备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致力于固态电池材
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未来,公司将继续关注新能源赛道的发展机遇,依托公司的技术优势加快产品验证与市场推广进程,为
客户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5、精密陶瓷板块
精密陶瓷板块是公司以材料为核心,向下游延展产业链的平台,包括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氮化铝
等材料体系,具体产品包括陶瓷轴承球、陶瓷套筒、陶瓷插芯、陶瓷基板、陶瓷管壳等。公司具备“材料-
工艺-器件”三维创新体系,可以实现对高附加值赛道的精准卡位,致力于成为领先的精密陶瓷全产业链平
台型公司。
陶瓷球被视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等电机电腐蚀问题的主要解决方案,相比钢制球更适应电机的高转
速应用场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陶瓷球需求的持续提升。公司熟练掌握从粉体制备到陶瓷球
制造的关键技术,所生产的高端氮化硅陶瓷球微观组织均匀,有利于提高高载荷下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产
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报告期内,一方面市场上采用陶瓷球方案的车企和车型不断增加,行业规模逐步
扩容,公司陶瓷球产品销售实现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公司积极通过内部成本优化保持产品的成本优势。同时
,公司也在积极拓展海外业务和高端产业机械市场。
公司具备从陶瓷粉体、陶瓷基片到金属化的纵向一体化优势,将围绕氮化铝、氮化硅、高纯氧化铝等核
心材料打造综合性的陶瓷基板产业平台,持续推进国内陶瓷基板的进口替代进程和产业链的国产自主可控。
目前,子公司国瓷赛创已具备基板金属化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LED基板方面,得益于“粉体+陶瓷+金属化
”的技术和产业链协同优势,产品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已为全球头部企业稳定批量供货;通讯射频微系
统芯片封装管壳凭借技术领先优势,已成为低轨卫星射频芯片的主要封装方案,报告期内管壳业务市场开发
取得较大突破。同时,基于总部的材料研发能力和国瓷赛创的金属化能力,持续开发高性价比激光热沉、微
波电容、铁氧体磁性器件、光模块用陶瓷基板等新产品。
6、数码打印及其他材料板块
公司子公司国瓷康立泰基于多年数码印花材料技术的扎实沉淀,致力于发展成为中国数码打印材料的领
导者。报告期内,受国内房地产市场等因素的影响,常规陶瓷墨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国瓷康立泰通过开发
高端功能性陶瓷墨水和数码釉料新产品不断巩固国内市场地位。同时将海外市场作为重点,联合科达制造打
造“设备+耗材”的协同出海模式,逐步扩张海外市场布局;在全球多地设立墨水仓储和服务中心,组建本
地化服务团队,实现服务前移。另一方面,凭借公司新材料研发和生产管理优势,国瓷康立泰在产品端积极
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进一步推出了新产品纺织墨水,通过持续的研发、稳定的品质以及积极地市场开拓,纺
织墨水客户的配合度和销售额逐步扩大,预计未来纺织墨水将有望贡献更多业绩。报告期内,康立泰数码技
术研究院正式投入运营,旨在加速推动各类产品的技术迭代,标志着国瓷康立泰在研发体系构建上跃上了新
台阶。
7、其他业务
(1)覆铜板用填充材料项目
覆铜板用无机非金属粉体填充材料主要填充于覆铜板的多种有机树脂基材中,对覆铜板的性能有重要影
响。随着5G通讯、AI等领域的迅速发展,覆铜板产业链国产替代进程不断加速,高频高速覆铜板对高性能无
机填充材料需求日益迫切。公司陆续完成了球形氧化硅、球形和角形氧化钛等多个产品的开发,可以满足客
户高性能产品的需求,目前多款产品已陆续开始扩产。
(2)膜用填充材料项目
高折射率无机粒子分散液产品主要应用于LCD、OLED、AR光学调节涂层、光学镜头、AI眼镜等领域,是
高清显示领域的关键材料之一。公司完成了氧化锆、氧化钛等分散液产品的技术突破,部分型号产品指标已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氧化锆分散液已在国内多家客户完成验证并开始陆续导入;氧化钛分散液也在配
合下游客户进行定制开发,获得小批量订单。
8、节能减排和能源管理
为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结合公司实际业务流程与能源管理需求,报告期内公司能源管理部稳步推进
能源管理平台的建设工作,相继完成了需求调研与规划设计、数据采集终端设备部署等工作,预计下半年完
成平台各功能模块的开发与测试。未来公司可以凭借能源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实时监控、异常预
警和统计分析,为公司节能减排和能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三)经营模式
生产方面: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生产模式,生产单位根据各自的市场订单情况制定相关生
产计划,由计划部门协调产能资源,下达生产计划书,生产部门组织实施制造加工。
采购方面: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的采购模式,以集团集中采购为主,搭建了集中采购系统,实现了资源共
享。
市场方面:公司采取“直销为主、代理商分销为辅”的市场销售模式,深入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参与客
户产品论证过程,配合客户进行产品研发,并持续提供优质的售后保障。
研发方面:公司通过系统的情报调研、整体的专利布局、有效的检测研发、深入的材料预研以及扎实的
设备研发,做好有针对性的横向、纵向、跨界的技术研究。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技术研发及检测优势
公司研发立足产业洞察、创新引领、核心能力、基础平台和价值输出的五大定位,持续优化规划策划、
技术开发、检测开发、设备研发、应用开发、工艺放大、量产稳定、市场推广共同协同的研发模式,强化研
发过程能力。公司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基础,坚持开放、包容的研发文化,打造技术创新平台和成果转
化平台,实现高效的价值输出。公司注重核心技术的打造,不断沉淀和深化以水热、配方、调色、纳米等七
大核心技术,将其组合应用于不同的产品和领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公司拥有CMA、CNAS双重认
证认可的检测实验室。目前,CNAS能力范围涵盖机械领域、化学领域、电特性领域的测试项目,CMA能力范
围涵盖纳米碳酸钡、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氮化硅陶瓷粉体四类产品的测试项目。为更加规范开展检
验检测业务、增强研发和市场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
2、质量稳定优势
公司以质量管理委员会为平台,全面实施了集团+子公司的垂直化质量管理架构,实现了业务经验及管
理资源的分享,确保公司整体质量管理业务规划与执行的协同与统一。公司质量管理以零缺陷为目标,以国
瓷业务系统为基础,以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文化为支撑,实现全过程、全要素与全员参与的管理模式,公司
引入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定期对过程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并通过PDCA管理机制实施持续改进,实现了以客户
需求为导向的管理迭代升级机制,构建了能够持续为组织赋能的质量业务运营管理模式。公司继续围绕数据
驱动、管理驱动、文化驱动与体系驱动,持续推进公司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先后荣获第八届山东省“
省长质量奖”及山东省“全省质量标杆”等荣誉,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业内外的一致认可。
3、精益管理优势
公司以战略为导向、以支撑战略目标为立足点,搭建了“战略管理+日常管理+问题解决”的管理体系,
打造出具有国瓷特色的精益管理业务系统—国瓷业务系统(CBS)。公司通过明确和优化管理支持、标准流
程、评价改进体系,进一步夯实管理基础,从安全、质量、交期、成本、创新等方面构建指标管理体系,进
行日常管理的绩效监控,让业务管理更简单、更高效、更可控,充分发挥公司卓越绩效管理的优势。公司通
过倾听客户和股东声音,致力于持续不断地在各个业务过程中消除浪费,建立竞争性流程,夯实研发、销售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流程能力,更好地满足未来客户的需求。另外,为实现并购后的快速融合、降低整合风
险以及并购后的快速成长,公司在新并购企业中导入国瓷业务系统,努力加快企业由经验管理向科学标准化
管理的转变。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