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308 中际旭创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和智能装备制造。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外(地区) 127.81亿 86.42 55.37亿 95.21 43.32
境内(地区) 20.08亿 13.58 2.79亿 4.79 13.88
─────────────────────────────────────────────────
光通信模块(业务) 144.32亿 97.58 57.67亿 99.15 39.96
汽车电子(业务) 2.58亿 1.74 5140.91万 0.88 19.94
光组件(业务) 9949.42万 0.67 -199.64万 -0.03 -2.01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通信收发模块(行业) 228.86亿 95.91 79.29亿 98.30 34.65
汽车光电子(行业) 7.62亿 3.19 1.29亿 1.60 16.91
光组件(行业) 2.14亿 0.90 830.90万 0.10 3.87
─────────────────────────────────────────────────
光通信收发模块(产品) 228.86亿 95.91 79.29亿 98.30 34.65
汽车光电子(产品) 7.62亿 3.19 1.29亿 1.60 16.91
光组件(产品) 2.14亿 0.90 830.90万 0.10 3.87
─────────────────────────────────────────────────
境外(地区) 207.16亿 86.81 76.12亿 94.36 36.74
境内(地区) 31.46亿 13.19 4.55亿 5.64 14.45
─────────────────────────────────────────────────
直销(销售模式) 235.01亿 98.49 79.41亿 98.44 33.79
渠道(销售模式) 3.61亿 1.51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境外(地区) 94.72亿 87.72 34.68亿 96.93 36.61
境内(地区) 13.26亿 12.28 1.10亿 3.07 8.27
─────────────────────────────────────────────────
光通信收发模块及器件收入(业务) 105.20亿 97.42 35.25亿 98.53 33.51
汽车光电子(业务) 2.79亿 2.58 5268.10万 1.47 18.88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光通信收发模块(行业) 101.82亿 95.00 34.76亿 98.29 34.14
汽车光电子(行业) 3.34亿 3.12 5790.71万 1.64 17.34
光组件(行业) 2.02亿 1.88 257.99万 0.07 1.28
─────────────────────────────────────────────────
高速光通信模块(产品) 97.99亿 91.42 34.35亿 97.15 35.06
中低速光通信模块(产品) 3.83亿 3.58 4027.74万 1.14 10.50
汽车光电子(产品) 3.34亿 3.12 5790.71万 1.64 17.34
光组件(产品) 2.02亿 1.88 257.99万 0.07 1.28
─────────────────────────────────────────────────
境外(地区) 90.73亿 84.65 34.19亿 96.68 37.68
境内(地区) 16.45亿 15.35 1.18亿 3.32 7.15
─────────────────────────────────────────────────
直销(销售模式) 104.19亿 97.21 34.50亿 97.57 33.12
渠道(销售模式) 2.99亿 2.79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78.3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4.7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535129.96│ 22.43│
│客户B │ 508244.29│ 21.30│
│客户C │ 447791.82│ 18.77│
│客户D │ 184947.76│ 7.75│
│客户E │ 107448.92│ 4.50│
│合计 │ 1783562.75│ 74.7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83.3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50.96%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490447.55│ 29.97│
│供应商B │ 125984.78│ 7.70│
│供应商C │ 93735.82│ 5.73│
│供应商D │ 73637.33│ 4.50│
│供应商E │ 50137.08│ 3.06│
│合计 │ 833942.56│ 50.96│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经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服务于云计算数据中心、数据通信、5G
无线网络、电信传输和固网接入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公司注重技术研发,并推动产品向高速率、小型化、
低功耗、低成本方向发展,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200G、400G、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
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应用于城域网、骨干网和核心网传输光模块以及应用于固网FTTX光纤接
入的光器件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在行业内保持了出货量和市场份额的领先优势。
(二)公司整体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89亿元,同比增加36.95%;实现营业利润48.77亿元,同比增加78.7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加69.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
净利润39.75亿元,同比增加70.4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2.18亿元,同比增加232.45%。截至202
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347.87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20.51%;总负债105.43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
22.97%;净资产242.44亿元,与上年度末相比增加19.47%;资产负债率30.31%。
报告期内,重点客户进一步增加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800G等高端光模块需求显著增长
,并加速了光模块向1.6T及以上速率的技术迭代。报告期内,得益于800G等高端产品出货比重的快速增加以
及持续降本增效,公司营业收入、毛利率和净利润进一步得到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募集资金建设项目“铜陵旭创高端光模块产业园三期项目”等募投项目的进展
,将进一步提升公司高端产品产能,为保障客户在高端光模块技术迭代和规模上量、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竞
争优势奠定坚实的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于2025年2月21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回购股份
用途并注销的议案》,公司将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持有的16,465,985股公司股份用途由“实施员工持股计划
或股权激励计划”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经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分公司确认
,本次注销的回购股份于2025年3月5日注销完成。
报告期内,公司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九次会议和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分别审议通过了《中际旭创
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等相关议案,并于2025年4月28日召开第五届董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关于向第四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议案》,确定2025年4月29
日为授予日,以54.00元/股的授予价格向752名激励对象授予888.00万股限制性股票,本次授予有利于公司
建立和完善劳动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公司、股东和员工利益的一致性。
(三)公司业绩驱动因素
报告期内,重点客户进一步增强资本开支加大算力基础设施领域投资,800G等高端光模块的需求显著增
长,并加速了光模块向1.6T及以上速率的技术迭代。
(四)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
公司生产的高速光通信模块产品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光器件、集成电路芯片以及结构件等,高速光模块
产品生产的能源消耗主要为电力。为保证生产光通信模块的质量,公司在原材料采购环节制定了严格的供应
商选择及采购控制程序。具体来说,供应商的选择包括新供应商遴选、合格供应商的管理两个方面,采购控
制程序主要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跟踪以及验收入库等主要流程。
2、生产模式
光通信模块作为非终端产品,主要为下游客户提供零件,产品具有一定的标准性,可以进行批量生产。
对于下游客户的某些定制化要求,公司也能提供个性化的产品设计及制造。在生产模式上,公司主要是采取
“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会根据下游客户的订单由计划部门做出安排,主要的生产流程包括生
产计划编制、生产计划执行调整及追踪、物料追踪等。
3、销售模式
高速光通信模块产品技术集成度较高,作为下游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对下游产品的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
作用,因而,下游客户往往倾向于与上游厂商建立直接、稳定的合作关系。销售模式包括直接销售和代理销
售,但以直接销售模式为主,即直接面向下游客户进行技术和产品推介、签订合同并交付、提供售后技术支
持与服务。在客户开拓上,作为供应商公司通常需要通过客户的供应商认证和产品代码认证程序,即公司满
足相应的资质认证、客户的实地考察等程序,成为下游客户的合格供应商,并在此基础上,使公司的相应产
品获得客户的产品代码认证。公司的光模块产品以技术优良、性能稳定、供应可靠等特性获得了下游客户的
认可,与全球领先的云数据中心客户和国内外主流通信设备厂商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4、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光电技术部、产品开发部、增值工程部、项目运营部和综合管理部,每个部门又下设若干研究
组/工作室,共同构建了完善的技术平台和产品线,为公司提供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公司研发部门以良
好的待遇和优质的条件吸引人才进行新技术的共同研发,并通过参加委外培训、学历教育等培训工作,提升
了公司的管理、销售、工艺技术及产品研发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知识素养。在公司爱才、培才、用才的用人机
制激励下,公司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动能被充分激发。他们通过自主研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改进了
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满足了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在各类产品研发生
产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为保持公司核心竞争力,避免技术流失,公司采取了严密的技术保护措施,并在
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行业发展情况
1、行业发展情况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全球以太网光模块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快速增长,2026年将同比增长35%至189
亿美元,2027-2030年增速还将维持在双位数以上,2030年有望突破350亿美元。背后的主要增长动力是AI基
础设施建设对以太网交换机和高速光模块的强劲需求,以及光互连技术在AIscale-up网络中的应用推广。
为了满足AI应用兴起带来的推理和训练需求,海外云服务厂商持续加大AI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资本开支
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25年Q2单季度,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合计资本开支同比提升69%至874亿美元
。根据7月30日Factset一致预期,2025年四家云厂商的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025年Q1国内三大互联网厂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合计CAPEX为550.12亿元,同比增速99.38%。
国内互联网厂商逐步加大对AI相关业务的投入,并加快将AI技术整合进其原有业务,对AI基础设施建设的重
视程度日益提高,由此推动了其资本开支的大幅增长。
国内政策层面对算力产业链不断加码,也助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随着国产芯片能力、大模型能力的提
升、人工智能应用的发展,国内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蓄势待发。光模块作为算力环节中国产化程度高,技术储
备前沿的核心产品,在算力持续升级及需求大幅增长等因素的驱动下,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1)数通市场
光模块是AI投资中网络端的重要环节,在全球算力投资持续背景下,AI成为光模块数通市场的核心增长
动力。随着ChatGPT、Deepseek等大模型技术的兴起,海内外云厂商AI应用持续渗透,对应的Token处理量迅
速增长,例如谷歌的月均token处理量已从5月的480万亿增长至7月的980万亿,字节跳动的豆包大模型月均t
oken量也已突破500万亿。未来AI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将进一步带动推理和训练算力需求提升,并推动数据中
心光模块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基于AI算力需求提升,全球云服务厂商对GPU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同时部分云厂商开始大规模部署ASIC
芯片,并自主设计和搭建交换机网络,以此进一步降低算力成本和提高计算效率。ASIC芯片的集群化部署重
构了数据中心网络架构,对光模块的数量和传输速率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ASIC芯片的出货量增加,配套光
模块的需求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光互连技术在Scale-up网络中的应用推广也有望成为数通光模块市场的一大增长动力。目前光模块主要
用于scale-out网络,即集群内跨节点的连接,而scale-up网络则聚焦于单节点内的连接,过去通常采用铜
缆连接的方式。随着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单节点内集成的GPU数量不断增加,对传输距离和带宽的要求
越来越高,传统的铜缆连接已接近瓶颈,未来光互连技术在scale-up网络中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用于scale-up的光模块市场规模占比有望逐步提升,预计2030年该比例将达
到21%,整体用于AI的光模块市场规模占比将达到65%。
未来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块的需求有望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6年800
G和1.6T光模块将迎来快速放量,预计2030年800G和1.6T以太网光模块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220亿美元。
(2)电信市场
根据Lightcounting测算,2026年全球电信光模块市场规模将同比增长14%至63亿美元,预计2030年市场
规模有望达到97亿美元,对应年复合增长率11%,主要由于电信服务商对运营网络的迭代升级等。
2、未来发展趋势
(1)硅光(sip)
硅光解决方案集成度高,同时在峰值速度、能耗、成本等方面均具有良好表现,因而是光模块未来的重
要发展方向之一。硅光子技术是基于硅和硅基衬底材料,利用现有CMOS工艺进行光器件开发和集成的新一代
技术,可广泛应用于设备互连、光计算等多个下游领域。
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硅光子技术拥有低功耗、低延迟、高带宽、高集成度等方面的优势,未来有
望逐步替代基于GaAs和磷化铟(InP)的传统光模块,预计硅光子技术在光模块市场中的份额将逐步提升,
有望从2023年的27%提升至2030年的59%。
图10:硅光子技术在光模块市场中的份额(2023-2030)
(2)相干技术
数据中心光互联方案可根据其传输距离来选择两种支撑技术,一种是直接探测技术,另一种是相干探测
技术。相干探测凭借着高容量、高信噪比等优势在城域网内的长距离DCI互联中得到广泛应用,而直接探测
的应用场景更适合相对短距离互联。随着单通道传输速率的提高,现代光通信领域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开始
用到相干光传输技术,相干技术也从过去的骨干网下沉到城域甚至边缘接入网。
数据中心之间为实现数据直连通道,提高网络传输质量,需要用400G、800G等相干光模块来解决数据中
心之间的DCI互联应用场景。Omdia预计2025年相干模块将达到250万支规模;2022-2025年,400G相干光模块
年复合增长率将超40%。讯石预测,到2028年ZR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超过60亿元。
(3)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LPO
线性驱动可插拔光模块(lineardrivepluggableoptics),是指采用了线性直驱技术,去除传统的DSP
(数字信号处理)/CDR(时钟数据恢复)芯片,光模块中,只留下具有高线性度的Driver(驱动芯片)和TI
A(Trans-ImpedanceAmplifier,跨阻放大器),并分别集成CTLE(ContinuousTimeLinearEqualization,
连续时间线性均衡)和EQ(Equalization,均衡)功能,实现系统降功耗、降延迟的优势,但系统误码率和
传输距离有所牺牲。根据Macom的数据,具有DSP功能的800G多模光模块的功耗可超过13W,而利用MACOMPURE
DRIVE技术的800G多模光模块功耗低于4W。行业普遍认为,LPO可以适用于特定的短距离应用场景。例如,数
据中心机柜内服务器到交换机的连接,以及数据中心机柜间的连接等。
(4)半重定时线性链接(LRO)
LinearReceiveOptics或称“HALO”(半重定时线性光连接Half-retimedLinearOptics)架构进行优化。
在LRO收发器或有源光缆(AOC)中,只需在从电口输入到光口输出的传输路径上放置一个用于信号重定时和均
衡的DSP,接收端采用线性设计。该方案在满足互操作性及标准的同时,使整体功耗大幅降低。其优势和弊
端是介于传统方案和LPO方案之间,总体来看,LRO被定义为DSP和LPO光模块的过渡技术。
(5)光电共封装技术(CPO)
光电共封装(CPO)指的是交换ASIC芯片和硅光引擎(光学器件)在同一高速主板上协同封装,从而降
低信号衰减、降低系统功耗、降低成本和实现高度集成。CPO技术可以缩短交换芯片和光引擎之间的距离,
以帮助电信号在芯片和引擎之间更快地传输,由此降低功耗、减少尺寸并提高效率。CPO行业标准形成预计
还要一定时间,但CPO的成熟应用或许会带来光模块产业链生态的重大变化。硅光技术既可以用在传统可插
拔光模块中,也可以用在CPO方案中。800G和1.6T传输速率下硅光封装渗透率会有提升,而CPO方案则更多的
是技术探索。
(6)光电路交换机(OCS)
光电路交换机(OCS,OpticalCircuitSwitch)指的是基于全光信号的交换机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
配置光交换矩阵,从而在任意输入和输出端口间建立光学路径以实现信号的交换,现有的技术路径包括MEMS
方案、数字液晶技术、光波导方案等。相较于电交换机,OCS的优势在于无需光电信号转换和相应的数据包
处理过程,可显著降低时延和功耗,系统故障概率也有所降低。此外,OCS无需进行端口速率的频繁迭代,
通过单纯的光路重定向即可实现跨代设备的无缝互联,可大幅提高硬件使用寿命。OCS技术也带来了一些新
的挑战,包括其高额的前期部署成本、插入损耗、重配置时延等。目前能够成熟应用OCS的云厂商还较少,
随着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和高密度AI集群的发展,未来OCS技术可能将发挥重要作用。
3、行业上下游及发展情况
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光芯片、有源光器件和无源光器件等。下游环节主要分为数通市场、电信市场
和新兴市场,包括互联网和云计算企业、电信运营商等最终用户。
(1)上游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光模块行业的上游主要包括光芯片、电芯片、有源光器件和无源光器件。光芯片在光模块成本中占比较
高。简单来看,光模块主要由光发射组件TOSA、光接收组件ROSA、电路板PCBA、光纤收发接口所构成,其中
TOSA和ROSA是光模块成本中的主要部分。TOSA的主体为激光器芯片(VCSEL、DFB、EML等),ROSA的主体为
探测器芯片(APD/PIN等)。光芯片中高端芯片目前具备量产能力的供应商主要在海外;10G及以下速率的DF
B、PIN、VCSEL、FP、APD国内厂商供应链成熟,50G及以上速率的EML激光器目前仍需进口;10G-25G速率的E
ML激光器,目前已有部分国内厂商可实现批量供应。电芯片包括DSP芯片、激光驱动器(LDD)、跨阻放大器
(TIA)、时钟数据恢复芯片(CDR)等,其中25G及以上速率的供应商主要在海外,10G及以下速率国内已有
供应商具备量产能力。
(2)下游行业概况及发展趋势
光模块目前主要应用于数通市场、电信市场和新兴市场。基于AI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当前数通市场已
成为光模块产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增速显著超越传统电信市场。电信市场是光模块最早应用的领域,在
电信服务商对运营网络的迭代升级需求下,电信市场有望保持增长。新兴市场包括消费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
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光模块的下游应用广泛分布在数据中心、5G基站和承载网、光纤接入及新兴产
业等领域。未来随着AI应用渗透率提升,云服务厂商持续进行算力投资,以及光互连技术应用在scale-up网
络中推广,这些因素将共同推动光模块作为AI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发展,带动高速率光模块需求的显著增长
。同时,也只有不断提高光通信转换模块产品的速率、积极研发出更高规格的模块,才能满足下游产业迅速
发展的要求。
5、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竞争地位
(1)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随着光通信行业的快速发展,光通信模块行业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主要呈现出以
下特点:从数据中心的大规模需求来看,随着光模块的可靠性要求提高、迭代周期缩短,带来行业技术门槛
有望显著提升,光模块头部厂商产品的高度可靠性、领先的研发实力及交付能力等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
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高。在产品形态持续升级过程中,能紧跟客户研发步伐,率先进入客户供应链,提前锁
定客户需求的光模块厂商能够在产品代际更迭时率先享受红利。
(2)公司行业地位
中际旭创集高端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设计、封装、测试和销售于一体,为云数据中心客户提供400G
、800G和1.6T等高速光模块,为电信设备商客户提供5G前传、中传和回传光模块以及应用于骨干网和核心网
传输光模块等高端整体解决方案。凭借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低成本产品制造能力和全面交付能力等优
势,公司赢得了海内外客户的广泛认可,并保持了市场份额的持续成长。中际旭创作为光模块领域的领先者
,未来将继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高效创新,并及时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满足客户需求的光模块解决方案
。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传输速率是指理论上能达到的最高传输速率,即每秒钟传送的数据量大小,以bps(比特/秒)为单位。
公司产品传输速率主要为10G/25G/50G/100G/200G/400G/800G/1.6T,报告期内未发生重大变化,未对公司业
务产生重大影响。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在市场竞争中,公司作为全球知名的光模块主力供应商,凭借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快速量产交付能力、
完善质量保证体系、规模和品牌优势等企业竞争优势,保持经营业绩稳健前行,经营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其
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领先的研发与创新能力
在持续创新技术方面,公司立足于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速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
发、设计和制造公司,建立了一支由国内外优秀人员组成的专家团队。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州旭创作为IEEE光
通信光模块OSFP企业产业联盟成员和IEEE802.3andITUQ2forPONconvergence编制成员,同时也是CCSA中国通
信标准化协会传输网接入网TC6-光器件WG4工作组成员,以及OSFP,QSFP-DD的协会成员,长期致力于通过持
续的创新推动行业技术的发展。公司拥有单模并行光学设计与精密制造技术,多模并行光学设计与耦合技术
、高速电子器件设计、仿真、测试技术,并自主开发了全自动、高效率的组装测试平台。同时,公司也在业
内率先使用ChiponBoard(COB)光电子器件设计与封装技术。2020年12月4日,公司也在ECOC2020线上展会
中推出业界首个800G可插拔OSFP和QSFP-DD800系列光模块。2022年公司在OFC2022现场展示800G可插拔OSFP2
*FR4和QSFP-DD800DR8+硅光光模块。2023年公司在OFC2023现场演示了1.6TOSFP-XDDR8+可插拔光模块、基于
5nmDSP和先进硅光子技术的第二代800G光模块以及400GZR和400DZR+QSFP-DD相干光模块。2024年公司在OFC2
024现场展示了1.6TLPODR8OSFP模块、硅光800GZROSFP相干模块以及800GLPO2xDR4和800GLPO2xDR4OSFP模块
。2025年公司在OFC2025现场展示了3nm1.6TOSFP2xFR4光模块和800GLR2OSFP相干精简型光模块。截至报告期
末,公司拥有的专利数量为385件,其中发明专利201件;2025年上半年新增授权专利14件,其中发明专利6
件。
2、快速量产及高质的交付能力
面对快速的市场变化,公司能够紧跟产品更新迭代周期,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拥有制造管理经验、
光通信运营经验皆平均超过10年的管理团队,建立了有效的人员培训和认证系统,保证生产人员的技能及素
质。同时,公司也拥有10年以上光模块新产品导入经验、覆盖项目全职能的新产品导入团队,团队包括工艺
、工业、电子、软件、机构、测试等各类工程师,创建了完善的产品生产计划(PMP)和生产作业指导书(M
OI),建有万级洁净室的净化生产环境及自动化生产线,实施有效的生产车间管理系统,实现过程管控,保
证可追溯性、质量控制和测试数据自动处理。全面保障了产品的质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3、完善的质量保障及优质的客户服务
公司一直秉承“勇于创新、持续改进、专注细节、快速响应”的质量方针,建立了完善全面的质量管理
体系,从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体系认证,到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实行SCAR进行供应商管理,制定生产作业指
导书及培训体系,再通过建立可追溯记录系统及进行作业员上岗考核等方面来保障产品的质量,并通过内部
考核和相关资格认证等不断提升员工岗位技能。公司同时通过内外部审计、管理评审会议进一步加强质量管
理,促进公司产品质量得到业界厂商的广泛认可,先后获得了年度数据中心最佳产品、中国数据中心创新产
品等荣誉。
4、规模优势
公司持续聚焦光模块行业的发展,现有1.6T、800G、400G、200G、100G、40G、25G和10G等多个产品类
型,能够满足各场景的应用,为云计算数据中心、无线接入以及传输等领域客户提供最佳光通信模块解决方
案。同时,由于生产规模及供货能力位居行业前列,规模优势大幅提升公司承接大额订单能力的同时有效降
低了公司的制造及采购成本。为市场竞争力持续领先提供强力支持。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