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310 宜通世纪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通信设备销售业务、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以及健康产品销售和服务
。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服务及设备(行业) 20.43亿 81.66 1.87亿 83.80 9.13
ICT业务(行业) 2.52亿 10.07 1379.93万 6.20 5.47
物联网(行业) 2.07亿 8.27 2228.23万 10.01 10.77
─────────────────────────────────────────────────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维护服务(产品 10.17亿 40.64 8673.30万 38.95 8.53
)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工程服务(产品 6.44亿 25.75 4777.87万 21.45 7.42
)
ICT业务(产品) 2.52亿 10.07 1379.93万 6.20 5.47
物联网(产品) 2.07亿 8.27 2228.23万 10.01 10.77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1.85亿 7.38 3861.58万 17.34 20.92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产品 1.84亿 7.34 1249.14万 5.61 6.80
)
通信网络设备销售(产品) 1375.11万 0.55 99.39万 0.45 7.23
─────────────────────────────────────────────────
华南地区(地区) 10.70亿 42.76 1.22亿 54.66 11.38
华北地区(地区) 4.67亿 18.68 3497.04万 15.70 7.48
华东地区(地区) 4.45亿 17.77 2577.52万 11.57 5.80
西部地区(地区) 4.01亿 16.04 3126.70万 14.04 7.79
华中地区(地区) 1.11亿 4.43 832.92万 3.74 7.51
其他国家(地区) 803.49万 0.32 --- --- ---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服务及设备(行业) 9.65亿 78.64 1.06亿 82.83 10.95
ICT业务(行业) 1.59亿 12.95 1053.15万 8.26 6.63
物联网(行业) 1.03亿 8.41 1135.53万 8.91 11.01
─────────────────────────────────────────────────
网络维护服务(产品) 4.76亿 38.79 4752.39万 37.28 9.99
网络工程服务(产品) 3.12亿 25.46 2395.45万 18.79 7.67
ICT业务(产品) 1.59亿 12.95 1053.15万 8.26 6.63
物联网(产品) 1.03亿 8.41 1135.53万 8.91 11.01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8670.51万 7.07 2265.38万 17.77 26.13
网络优化服务(产品) 8050.28万 6.56 861.90万 6.76 10.71
租赁业(产品) 508.50万 0.41 270.18万 2.12 53.13
通信网络设备销售(产品) 436.30万 0.36 14.45万 0.11 3.31
─────────────────────────────────────────────────
华南地区(地区) 5.24亿 42.75 7666.09万 58.68 14.62
华北地区(地区) 2.39亿 19.46 1542.09万 11.80 6.46
西部地区(地区) 2.03亿 16.51 1729.08万 13.23 8.54
华东地区(地区) 1.95亿 15.92 2127.21万 16.28 10.89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服务及设备(行业) 21.11亿 79.37 2.18亿 84.38 10.30
ICT业务(行业) 3.59亿 13.49 1960.46万 7.60 5.46
物联网(行业) 1.90亿 7.14 2066.74万 8.02 10.88
─────────────────────────────────────────────────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维护服务(产品 10.33亿 38.83 7862.32万 30.50 7.61
)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工程服务(产品 7.00亿 26.32 5697.53万 22.10 8.14
)
ICT业务(产品) 3.59亿 13.49 1960.46万 7.60 5.46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2.21亿 8.32 7168.95万 27.81 32.40
物联网(产品) 1.90亿 7.14 2066.74万 8.02 10.88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网络优化服务(产品 1.50亿 5.63 937.57万 3.64 6.26
)
通信网络设备销售(产品) 724.77万 0.27 86.15万 0.33 11.89
─────────────────────────────────────────────────
华南地区(地区) 12.68亿 47.67 1.63亿 63.20 12.85
华北地区(地区) 4.70亿 17.68 3206.71万 12.44 6.82
华东地区(地区) 4.41亿 16.58 2383.92万 9.25 5.41
西部地区(地区) 2.72亿 10.22 1963.69万 7.62 7.22
华中地区(地区) 1.96亿 7.37 1759.79万 6.83 8.97
其他国家(地区) 1279.20万 0.48 --- --- ---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通信服务及设备(行业) 11.21亿 92.73 --- --- ---
物联网(行业) 9078.26万 7.51 --- --- ---
分部间抵消(行业) -296.93万 -0.25 --- --- ---
─────────────────────────────────────────────────
网络维护服务(产品) 5.16亿 42.70 5643.64万 43.40 10.94
网络工程服务(产品) 2.85亿 23.58 2525.55万 19.42 8.86
ICT业务(产品) 1.74亿 14.40 821.11万 6.31 4.72
物联网(产品) 8781.32万 7.27 923.29万 7.10 10.51
系统解决方案(产品) 7261.24万 6.01 2290.64万 17.62 31.55
网络优化服务(产品) 6862.48万 5.68 693.51万 5.33 10.11
通信网络设备销售(产品) 376.33万 0.31 --- --- ---
其他(产品) 75.30万 0.06 --- --- ---
─────────────────────────────────────────────────
华南地区(地区) 5.81亿 48.11 7569.73万 58.21 13.02
华东地区(地区) 2.04亿 16.89 2299.30万 17.68 11.27
华北地区(地区) 1.88亿 15.53 1275.59万 9.81 6.80
西部地区(地区) 1.34亿 11.11 1168.93万 8.99 8.71
华中地区(地区) 9656.64万 7.99 599.33万 4.61 6.21
其他国家(地区) 381.81万 0.32 32.45万 0.25 8.50
其他(补充)(地区) 75.30万 0.06 57.91万 0.45 76.91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4.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48.81%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 │ 36755.87│ 12.18│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35489.37│ 11.76│
│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 31199.68│ 10.34│
│中移铁通有限公司 │ 22865.96│ 7.58│
│联通物联网有限责任公司 │ 20985.94│ 6.95│
│合计 │ 147296.82│ 48.81│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3.4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6.5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Jasper Technologies,LLC │ 17375.01│ 8.30│
│河南国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5113.80│ 2.44│
│广州市普拓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4639.32│ 2.22│
│聚慧众鹏(宿迁)技术有限公司 │ 4077.95│ 1.95│
│上海佩仁企业服务外包有限公司 │ 3372.71│ 1.61│
│合计 │ 34578.79│ 16.5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公司属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通信网络技
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通信设备生产销售业务、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ICT业务等。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领域市场空间大,技术服务市场属于各大运营商支出的刚性需求,运营商居于强势地
位。公司主要采用直接服务于通信运营商的经营模式,经营业绩受通信运营商的资本开支、建设节奏、采购
内容调整的影响较大。
在通信网络领域,通信服务技术业务是刚性需求,数字经济发展底座的夯实、通信网络基础能力建设需
要通信工程建设技术服务;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需要通信运维优化等技术服务的持续、稳定投入;融合应用
的不断拓展需要系统解决方案、ICT等技术服务;物联网连接需求的快速增长需要物联网平台的支撑。国内
电信业务高质量稳步发展将同步促进通信技术服务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1、行业发展趋势
2024年,通信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
力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深入实施,通信业量收实现稳健增长,行业发展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新型信息基
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融合应用持续走深走实,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一、电信业持续推进提质增效
电信业务量收稳步提升。2024年,按照上年价格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10%,比全国服务业生产
指数增速快4.8个百分点,有力拉动服务业平稳提升。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74万亿元,同比增长3.2%。
新兴业务拉动作用持续凸显。持续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传统电信业务基本盘稳定的基础上,以云计算
、大数据、物联网、数据中心等为主的新兴业务收入比重已升至四分之一,同比增长10.6%,对电信业务收
入增长贡献率达78%。积极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构建数字消费新场景,智慧家庭服务收入同比增
长达11.3%。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面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新阶段,积极推动研发模式、组织体系等重构,2024
年投入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1%,高出收入增速1.9个百分点。关键领域创新持续取得突破,5G标准必要专利
声明全球占比超40%,空芯光纤、高速光电模块器件研制取得新进展,万兆光网启动试点。低空智联网、海
洋通感一体、星间及星地通信等加快建设应用。自研AI大模型多项能力实现升级,在客服、政务、文旅、工
业、智慧城市等领域规模化应用进程加快。
二、信息通信基础设施量质齐升
高速传输网络加速构建。2024年,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7288万公里,本年新建光缆线路856.2万公里
,是上年新建量的1.8倍。其中,本地网中继光缆线路和接入网光缆线路同比增幅达19.9%和9.9%。干线网络
建设进入新阶段,400G骨干网正式规模化部署,已初步打通国家八大枢纽节点间、枢纽与周边主要城市、与
重点大省间高速传输通道,传输带宽、网络容量、超低时延等实现大幅提升。“双千兆”网络覆盖持续完善
。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关于5G、千兆光网建设目标,实现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90%以上行政村通5
G。截至2024年底,我国5G基站数达425.1万个,占移动电话基站数比重达33.6%,平均每万人拥有5G基站30.
2个,较上年末提高10.2个。5G网络演进升级,5G-A网络部署稳步推进。千兆网络建设成果突出,具备千兆
网络服务能力的10GPON端口数达2820万个,比上年净增518.3万个,已建成千兆城市207个。
算力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速。积极落实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建设目标,加快完善算力网络布局。截至2024
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为公众提供的数据中心机架数达83万架,其中东部地区占比71.1%,较上年提升1.3
个百分点。加快推动智算中心建设,落地万卡集群项目,智算规模超50EFlops(FP16),同比实现翻番增长
。
三、通信服务更加普惠通达
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和5G用户规模持续领跑全球。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电话用户规模达17.9亿户。
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达127.1部/百人,较全球平均水平(107.6部/百人)高出19.5个点。千兆用户占比已超
三成,户均带宽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底,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规模达到6.7亿户。为满足高清视频、直
播需要以及培育智慧家庭创新应用,企业加速固定宽带“最后十米”高质量供给,光纤到房间(FTTR)用户
规模已突破3500万户。2024年固定宽带用户总接入带宽达30.7万Tbps,同比增长17.9%,家庭户均签约带宽
已达到511.8Mbps/户,较上年末提高55.3Mbps/户。
数据流量水平创历史新高。得益于网络演进升级、“信号升格”深度覆盖、视频类业务创新及AI应用落
地等,移动和固定互联网接入流量均保持较快增势。2024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1.6%,其中5G
移动数据流量占比近六成,同比增速超40%;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8.18GB/户·月,12月当
月DOU达19.7GB/户,均处于历史最高位。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流量同比增长14.9%,增速较上年提升4.3个百
分点。
四、赋能行业数字化走向深入
截至2024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蜂窝)终端用户数达26.56亿户,同比增长13.9%,本年净增3.24亿户
;占移动终端连接数比重达到59.7%,超过移动电话用户8.66亿户。移动物联网(蜂窝)终端应用于公共服
务、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分别达9.97亿、4.77亿、3.72亿和3.2亿户,其中公共服务
、智慧家居领域同比增长超20%。在终端快速提升和部分领域应用活跃拉动下,2024年移动物联网终端接入
流量较上年实现翻番增长。
行业融合应用走深向实。5G和千兆光网广泛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应用普及持续深化。5G行业
虚拟专网累计超5.5万个,5G应用已融入8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累计达13.8万个,千兆光网应用案例
近4万个。工业互联网实现41个工业大类全覆盖,重点行业加快融合步伐,“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7
万个,在10大行业形成了20大典型场景,南京、武汉、青岛等10个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
市启动建设。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业务的周期性特点
随着《“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推进落实,各行各业向数字化转型,各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行业发展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继续加速优化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底座。在通信服务
领域,网络维护和网络优化业务属于行业刚性需求,有较强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没有明显周期性,网络工程
服务和通信设备销售会随着运营商的投资规模大小呈现一定周期性。
物联网平台业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和ICT业务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数字经济的大力发展,公共服务、
车联网、智慧零售、智慧家居等领域的规模快速增长,移动物联网迎来重要发展期;融合应用持续走深走实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随着5G和千兆光网重点领域应用普及持续深化、“5G+工业互联网”、重点行业融合
步伐的加快,解决方案业务和ICT业务也将带来快速发展的机会。
3、公司面临的市场格局
在全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背景下,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
优化升级,通信网络建设持续投入,网络总量持续增长,优化及维护需求总量稳步增加。公司凭借在通信服
务业的领先地位,持续受益于运营商基站建设、网络升级等服务需求扩张。
行业竞争呈现结构化演变特征:一方面,运营商为强化自主服务能力设立的专业服务子公司加入竞争,
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日趋激烈,技术服务价格低位徘徊,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行业发展进
入成熟期,行业集中度逐年提升,具备全国性、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的专业服务公司将更得益。随着数字经
济的加速发展,网络基础能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底座,其重要性日益凸显。5G技术的广泛应用已成为行业
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推动着各行各业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在此背景下,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优化升级加
速推进,网络资源有望进一步扩容增量,从而确保网络运行性能的提升。这一趋势将释放出对相关运维服务
的新增量需求,为公司带来显著的增量机会。
在“5G+工业互联网”的推动下,移动物联网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期。融合应用不仅加快了发展步伐,还
在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实现从点状示范向部分领域的规模化复制演进,应用场景日益丰富。这一趋势为公
司开拓新的ICT业务及解决方案业务带来了新的机会。
在技术层面,数字化转型催生了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新型服务需求。具备端到端解决方案能力以及行
业融合应用服务能力的企业,正迎来价值重估的机遇。作为一家深耕通信服务行业二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自2018年起便积极开展5G网络的信令、边缘计算、小基站、5G相关行业应用等研发工作,目前已具备
5G一体化解决能力及较强的集成开发能力。公司始终坚持“服务+产品”的战略,凭借良好的品牌形象、较
大的市场和渠道优势,以及全面且有一定规模的业务布局,具备全国性、全链条综合服务能力、端到端解决
方案能力及行业融合应用服务能力,综合实力突出。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新业态、新技术的应用发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02亿元。公司在网络维护业务方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占
据比较大的份额;在网络工程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服务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铁塔的工程建设业务,
客户结构、市场份额相对稳定。另外通过与华为、中兴、爱立信、海康威视等设备厂商的全面合作,拓展了
工程建设、网络优化、设备代理及集成等业务,提高了业务承接能力。公司加大研发投入,在5G及物联网应
用、行业专业软件如航空软件等上取得一定的进展。
公司依托多年在通信行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积累的经验,积极布局基于运营商数据的大数据平台、物联网
平台,拓展航空软件、低空经济等领域,相信随着公司战略的逐步实现,将实现从通信技术服务商向全网络
智慧运营服务商的转变升级。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主营业务覆盖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通信设备生产销售业务、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
、ICT业务。
通信网络技术服务:包括通信网络工程服务、通信网络维护服务、通信网络优化服务。主要为运营商和
通信设备厂家提供从工程、优化到维护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从而保证运营商网络的稳定可持续发展。系统解
决方案:主要为运营商及政企客户提供增值业务平台和应用。
通信设备生产销售业务:主要通过研发、生产网络设备,为运营商提供网络硬件产品。
物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提供物联网业务平台运营和基于物联网平台提供端对端的物联网解决方案。IC
T业务:聚焦客户需求,基于“通讯网络、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客户提供各类信
息化解决方案。
公司所处通信产业链位置:通信网络技术服务的上游主要是技术设备提供商和劳务提供商,下游主要包
括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广电网络及通信设备制造商等。
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
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
公司从事的通信网络综合代维服务(包含基站设备及天馈、直放站室分及WLAN、传输线路、铁塔、集客
、家客、网络优化7个专业)中主要涉及的网络技术指标包括工单指标、资源指标、网络指标等,运营商的
网络综合代维服务通过上述技术指标对代维公司进行客观指标考核,并结合“日常维护”、“基础管理”、
“现场站点抽查”、“加扣分项”等主观指标,构成《代维考核标准》对代维单位进行“月度+年度”的全
方位综合考核。考核分数与实际结算金额挂钩。代维服务费用分为基础代维费和年度尾款,基础代维费占总
费用的90%,分专业进行核算:尾款占总费用的10%;月度考核成绩与基础代维费挂钩,年度考核成绩与尾款
挂钩。
(1)工单指标①故障工单处理及时率:故障工单处理及时率计算公式=按时限要求处理完毕的故障工
单总数/(派单总数-撤单总数)×100%
②故障工单质检及时率:故障工单质检合格率计算公式=(当月质检合格故障工单总数/当月完成质检
的工单总数)×100%
(2)资源指标①资源数据完整率:考核代维公司代维区域综合资源数据的完整性情况,计算公式=1-(
资源数据空值项数量/资源数据项总数量)×100%
②资源数据准确率:考核代维公司代维区域综合资源数据的准确率情况,计算公式=1-(检查发现的资
源数据错误的资源数据数量/检查资源数据总数)×100%
(3)网络指标①小区完好率:小区完好率指标计算公式=1-〔基站小区退服总时长/(小区数量×统
计时长)〕②基站发电及时性:考核基站发电及时性和发电质量。发电响应的规定时间为路程时间加2小时
,时间从接到运营商通知时起计,时长统计的时间段由运营商根据本省实际自定。基站发电及时率=按要求
及时进行现场发电的次数/应发电总次数×100%。发电次数按照运营商派发给代维公司的发电保障工单进行
统计。
③汇聚层及以上光缆障碍次数:考核代维的干线、汇聚层光缆障碍情况。计算方法:汇聚层及以上代维
光缆障碍总次数÷代维光缆线路总长度(皮长公里)×1000。
指标:汇聚层及以上光缆平均中断次数<12次/千公里年。
④接入层光缆千公里障碍次数:考核代维的接入层光缆障碍情况。
⑤汇聚层及以上光缆障碍平均处理时长:汇聚层及以上光缆障碍平均处理时长=每月代维的汇聚层及以
上光缆故障处理总时长/当月故障次数,故障处理时长为从电路不可用开始到告警消除业务恢复时间(以网
管上的故障消除时间为准)。
⑥汇聚层及以上光缆千公里阻断时长:以年度为单位,累计各代维公司维护的汇聚层以上光缆千公里中
断(光缆阻断开始到告警消除业务恢复时间)等效时长。计算方法:汇聚层及以上代维光缆阻断总历时÷代
维光缆线路总长度(皮长公里)×1000。
⑦直放站轮询成功率:统计周期内,各天直放站轮询成功设备数的总和占各天参与轮询设备数总和的比
例。
⑧室分RRU在线率:统计周期内,室分RRU在线时长的总和占全部RRU运行时长的比例。⑨WLANAP退服率
:统计周期内,已开通运行的所有WLANAP退服历时累计时长占已开通运行的所有AP的运行总时长的比例。
⑩集客专线障碍修复时长:考核代维单位故障修复时长,由运营商自行统计。本项指标不考核传输光缆
故障造成的专线障碍。
故障处理时限:AAA类专线为2小时,AA类为4小时,A类为6小时,普通类为8小时集客专线网络可用率:
考核每月集团专线故障时长
集客专线网络投诉率:集团客户专线网络投诉率=每月集团客户专线网络类投诉工单数/每月集团客户
专线到达数×100%
家庭宽带安装及时率:计算公式=(及时完成装拆移的工单数量)/(家庭宽带装拆移工单数量)×100%。
对于非代维公司原因造成的工单延期,应予以剔除。
装维预约响应及时率:工单创建落单到网络侧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用户上门预约,含装机、移机、投诉
预约。
故障重复申告率:当月内故障重复申告的工单量占故障申告总工单受理量的比值,故障重复申告指5天
内用户发生2次及以上故障申告。
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2024年,公司在研发和创新、战略和业务布局、市场和渠道、品牌形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进一步
巩固了公司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1、研发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作为信息通信行业的专业公司,公司始终专注于通信网络技术的研究和通信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工作,持
续加大研发投入,坚持自主研发,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应用
拓展和产学研合作等方面成果丰硕,进一步巩固了在通信技术服务领域的领先地位。
(1)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成果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共计10665.03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26%。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公司(
含子公司)的知识产权数量如下:发明专利授权66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36项;已取得实用新型专利36项
;已取得外观设计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授权371项。
(2)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公司结合多年的通信行业服务经验及IT技术,继续深化专家经验的落地,加大新技术、新领域的研究投
入,以数智化手段实现更多项目的合作与交付。公司围绕端、边、云、管、用等多场景多行业的5G+一体化
解决方案,基于5G+AIoT+边缘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底座,针对智能硬件产品、5G网络及边缘网络解决方案、
物联网平台产品、大数据平台产品、物联网应用产品等开展研究,面向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进行产品优化
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快速适配行业需求。产品除了应用在智慧农业、智慧钢铁、智慧能源领域外,还继
续拓展了智慧水产、智慧水务等多个领域产品输出,取得新的突破。
(3)物联网平台与低代码化转型
为加速物联网应用开发并降低技术门槛,公司于2024年进行了物联网平台全面低代码化转型,自主研发
了包含自定义驾驶舱、低代码前端和后端三个核心模块的低代码工具链。该工具链提供灵活的设备和数据源
接入、可视化配置及组件化快速开发能力,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和周期,使非专业开发者也能快速构建应用
程序。相关能力已成功应用于智慧水务和智慧水产项目,项目开发效率平均提升50%,有力推动了项目高效
交付,为客户创造了更大商业价值。
此外,公司对平台进行了一系列通用能力组件的深度优化和扩展,旨在打造一个功能全面、灵活易用的
标准化应用能力平台。该平台若全面建成,届时将形成一套支持多终端、深度整合设备资产管理、安装部署
、可视化监控、运营管理和维护保障等核心功能于一体的标准化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的优化和扩展,该平
台标准化应用将能够更好地覆盖企业常见的设备管理、智能设备售后运维等多种应用场景,为购买和使用平
台的客户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智能的增值服务能力。
(4)垂直业务拓展与硬件开发
公司基于强大的平台和硬件能力,对垂直业务进行深度探索,针对两轮电动车应用场景,以“产品+运
营”模式,全面布局两轮电动车四大核心业务:共享出行、分时租赁、充电换电及新国标升级。致力于提供
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覆盖用户用车、共享、充电和换电等核心需求。目前已完成共享出行系统研发,正准备
试点,预计2025年其余业务板块也将全部完成,构建完整的两轮电动车生态系统,满足用户多样化出行需求
,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
在硬件开发领域,公司成功开发了与两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