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中文在线(300364)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364 中文在线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数字阅读业务、版权(IP)深度运营业务、版权(IP)轻衍生业务、知识产权业务与游戏业务;教育阅读 平台及教育服务平台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产品) 3.11亿 55.95 7619.84万 42.96 24.47 IP衍生开发产品(产品) 2.37亿 42.66 9941.83万 56.06 41.87 教育产品(产品) 579.14万 1.04 74.52万 0.42 12.87 其他产品(产品) 189.74万 0.34 99.66万 0.56 52.53 ───────────────────────────────────────────────── 华北地区(地区) 2.61亿 46.97 5374.72万 30.30 20.56 海外地区(地区) 1.85亿 33.30 9471.98万 53.41 51.12 华东地区(地区) 5308.68万 9.54 1938.88万 10.93 36.52 华南地区(地区) 3411.38万 6.13 550.49万 3.10 16.14 东北地区(地区) 1290.18万 2.32 260.74万 1.47 20.21 华中地区(地区) 880.66万 1.58 129.68万 0.73 14.72 西南地区(地区) 82.01万 0.15 6.98万 0.04 8.51 西北地区(地区) 5.91万 0.01 2.38万 0.01 40.28 ───────────────────────────────────────────────── 文化业务(业务) 5.49亿 98.62 1.76亿 99.02 32.00 教育业务(业务) 579.14万 1.04 74.52万 0.42 12.87 其他业务(业务) 189.74万 0.34 99.66万 0.56 52.53 ───────────────────────────────────────────────── 自营(销售模式) 5.56亿 100.00 1.77亿 100.00 31.87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文化行业(行业) 11.31亿 97.58 3.75亿 98.11 33.16 教育行业(行业) 2235.19万 1.93 465.70万 1.22 20.83 其他行业(行业) 566.21万 0.49 256.85万 0.67 45.36 ───────────────────────────────────────────────── 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产品) 6.76亿 58.34 1.66亿 43.31 24.49 IP衍生开发产品(产品) 4.55亿 39.25 2.10亿 54.80 46.06 教育产品(产品) 2235.19万 1.93 465.70万 1.22 20.83 其他产品(产品) 566.21万 0.49 256.85万 0.67 45.36 ───────────────────────────────────────────────── 华北地区(地区) 6.30亿 54.33 1.59亿 41.64 25.28 境外(地区) 3.03亿 26.15 1.75亿 45.81 57.76 华东地区(地区) 1.21亿 10.40 1222.32万 3.20 10.14 华南地区(地区) 6048.41万 5.22 2282.50万 5.97 37.74 华中地区(地区) 3053.97万 2.63 1362.37万 3.56 44.61 西北地区(地区) 749.09万 0.65 222.71万 0.58 29.73 西南地区(地区) 446.35万 0.39 101.70万 0.27 22.78 东北地区(地区) 263.51万 0.23 -390.37万 -1.02 -148.14 ───────────────────────────────────────────────── 自营(销售模式) 11.59亿 100.00 3.82亿 100.00 32.98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产品) 2.94亿 63.71 4654.49万 42.56 15.81 IP衍生开发产品(产品) 1.62亿 35.08 6109.25万 55.86 37.68 教育产品(产品) 287.39万 0.62 61.36万 0.56 21.35 其他产品(产品) 273.81万 0.59 110.79万 1.01 40.46 ───────────────────────────────────────────────── 华北地区(地区) 2.18亿 47.17 5747.92万 52.56 26.36 华南地区(地区) 1.15亿 24.87 1835.10万 16.78 15.96 海外地区(地区) 7578.44万 16.40 2612.70万 23.89 34.48 华东地区(地区) 3966.20万 8.58 265.65万 2.43 6.70 华中地区(地区) 977.88万 2.12 416.53万 3.81 42.60 西南地区(地区) 264.53万 0.57 21.61万 0.20 8.17 东北地区(地区) 72.76万 0.16 11.82万 0.11 16.24 西北地区(地区) 60.96万 0.13 24.56万 0.22 40.29 ───────────────────────────────────────────────── 文化业务(业务) 4.57亿 98.79 1.08亿 98.43 23.57 教育业务(业务) 287.39万 0.62 61.36万 0.56 21.35 其他业务 (业务) 273.81万 0.59 110.79万 1.01 40.46 ───────────────────────────────────────────────── 自营(销售模式) 4.62亿 100.00 1.09亿 100.00 23.66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文化行业(行业) 13.76亿 97.68 6.11亿 97.01 44.38 教育行业(行业) 2636.13万 1.87 1561.94万 2.48 59.25 其他行业(行业) 630.17万 0.45 322.65万 0.51 51.20 ───────────────────────────────────────────────── 数字内容授权及其他相关产品(产品) 7.13亿 50.58 3.17亿 50.40 44.53 IP衍生开发产品(产品) 6.64亿 47.11 2.93亿 46.61 44.22 教育产品(产品) 2636.13万 1.87 1561.94万 2.48 59.25 其他产品(产品) 630.17万 0.45 322.65万 0.51 51.20 ───────────────────────────────────────────────── 华北地区(地区) 7.15亿 50.76 3.77亿 59.96 52.78 华南地区(地区) 3.14亿 22.32 6010.65万 9.55 19.12 华东地区(地区) 2.15亿 15.28 6481.81万 10.30 30.12 境外(地区) 1.30亿 9.26 1.07亿 17.03 82.20 华中地区(地区) 1852.20万 1.31 1185.16万 1.88 63.99 西北地区(地区) 974.24万 0.69 634.25万 1.01 65.10 东北地区(地区) 321.60万 0.23 83.17万 0.13 25.86 西南地区(地区) 222.14万 0.16 92.34万 0.15 41.57 ───────────────────────────────────────────────── 自营(销售模式) 14.09亿 100.00 6.30亿 100.00 44.69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95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6.84%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6348.98│ 5.48│ │单位2 │ 6127.76│ 5.29│ │单位3 │ 3099.84│ 2.67│ │单位4 │ 2377.73│ 2.05│ │单位5 │ 1562.66│ 1.35│ │合计 │ 19516.97│ 16.84│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6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62%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单位1 │ 16666.26│ 15.00│ │单位2 │ 3635.29│ 3.27│ │单位3 │ 2509.32│ 2.26│ │单位4 │ 1991.31│ 1.79│ │单位5 │ 1449.64│ 1.30│ │合计 │ 26251.82│ 23.62│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数字阅读蓬勃发展,数字内容推动行业持续增长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化全民阅读活动。11年间,政府工作报告中从最初的 “倡导全民阅读”,到“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再到今年的“深化全民阅读活动”。 多年来,我国书香社会建设以及全民阅读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渐 浓。作为全民阅读重要载体的数字阅读,在内容数字化和阅读方式数字化两方面也取得了快速发展,电子书 、听书、新媒体等已成为大众阅读主要形式。近年来数字阅读规模不断增长,用户碎片化阅读成为常态,已 形成付费阅读习惯,数字阅读的个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同时,IP开发运营日益受到重视,随着文学IP改编 影视剧盛行,数字阅读行业也得到资本青睐,IP开发运营模式日渐成熟,数字阅读的影响不断提升。 2025年7月30日,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据对全国8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调查,2025年上半 年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71,292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4%。其中,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 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1,56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6.2个百 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76.8%,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 有力支撑。 2025年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指出 我国互联网建设在“十四五”期间取得了显著成就,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布局,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 ,为互联网普及和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在文化强国战略的引领和中国 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网络文学以其蓬勃的创作活力、多元的题材探索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成为新 时代大众文艺的重要力量。截至2024年底,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430.6亿,同比增长6.8%,网络文 学IP市场规模大幅跃升至2,985.6亿元,同比增长14.6%。与此同时,随着短剧、动漫、游戏、谷子经济、AI 等关键词的加入,“多端协同、一体开发”的联动效应推动网络文学的IP开发模态持续扩容,为下游版权不 断带来新爆款、新增量,并在内容供给、用户覆盖、商业价值等层面实现持续增长,构建起更具活力的数字 内容文化生态。 2、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5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会议指出,要 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规模化商业化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 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形成以创新带应用、以应用促创新的良性循环。要优化人工智能创新生态,强化算力 、算法和数据供给,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开源开放体系,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有力 支撑。要提升安全能力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敏捷、多元协同的人工智能治理格局。 当前,全球智能化浪潮风起云涌,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呈群体性突破之势,语言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 具身智能等领域日新月异,推动人工智能向更高效、强智能的方向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的特征更加明显,已经开始赋能千行百业、走进千家万户,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渗透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2 4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速,预计2025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 模将达到8,662亿元,2026年达到10,394亿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指出,2025年上半年,生成 式人工智能产品实现了从技术到应用的全方位进步,产品数量迅猛增长,应用场景持续扩大。人工智能行业 在千亿级参数规模、多模态能力等方面实现突破,构建了覆盖多个领域的智能应用生态。 《中国人工智能应用发展报告(2025)》显示,以大模型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不断突破,其通 用性特征引发的技术范式变革持续释放创新潜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 国凭借系统性创新优势,在这场全球智能革命中展现出强劲发展态势,基础模型不断突破,“人工智能+” 应用创新蓬勃发展。 3、AI多模态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多元化发展 AIGC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改变数字内容产业的生态格局。2025年7月25日,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发布 《智绘未来:AIGC应用赋能千行百业发展报告》。报告指出,AIGC技术正从“创作工具”向“生态级基础设 施”加速演进。在大语言模型、多模态生成、强化学习等技术突破的驱动下,AIGC已深度渗透传媒、教育、 文旅等各行各业,重塑数字内容生产逻辑与产业协作范式。 技术进步驱动AIGC可用性不断增强,底层基建逐步完善,AIGC也正在降低内容创作门槛且释放创作能力 ,不断创新的算法、预训练模型、多模态等技术融合带来AIGC技术变革。多模态AIGC通过处理文本、图像、 音频、视频等多种模态数据的交互与融合,能够获取更丰富的上下文信息,显著提升生成内容的真实性、可 控性和语义一致性,已成为推动人工智能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跨越的关键技术。伴随着数字经济 与实体经济融合加深,市场对数字内容总量与丰富程度的整体需求不断提升,在创作制作的内容供给缺口下 ,AIGC有望成为数字内容创新发展的新引擎,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能够支持数字内容与其他产业的 多维互动、融合渗透辐射较多领域,带来新业态、新模式。 此外,AIGC技术的普及也降低了内容创作的门槛,激发了用户生成内容(UGC)的热情,进一步加速了 内容的裂变和传播。AIGC技术通过智能化工具和平台,简化了创作流程,使得内容生产更加高效和便捷。AI GC技术还通过个性化内容生成和多模态融合,进一步提升了内容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4、国内微短剧行业快速增长,已迈向高质量、深融合的内涵式发展 2025年,中国微短剧行业步入“融合+精品”发展阶段。在经历了“野蛮生长”期和“规模爆发”期之 后,行业生态发展正加速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深融合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在这一阶段,微短剧不再 仅仅是流量获取的工具或广告变现的载体,而是演化为平台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及 跨行业联动的关键环节,微短剧行业的用户规模、内容形态、生产逻辑、社会影响均经历深度变革,呈现出 系统升级与结构跃迁的显著特征。 2025年1月,国家广电总局开展实施“微短剧+”行动计划,以六大创作计划促进微短剧市场高质量发展 ,明确要求微短剧要与电商、文旅、普法等各行业深度对接,推动文化、科技和产业的协同联动,促进微短 剧在更大范围赋能千行百业。2025年3月28日,第十二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微短剧+产业”论坛指出,微短 剧的创作与传播正经历从“流量驱动”向“价值引领”的转型,而叙事创新成为这一进程的关键。微短剧要 提升叙事效率,从循序渐进、起承转合到精准引爆,也要拓展题材领域和表现深度,从“爽感制造”升级到 “时代大主题”和“社会工笔画”,向更具现实关怀与艺术深度的叙事升维。 根据嘉世咨询和DataEye数据显示,2023年微短剧市场规模为373.9亿元,同比增长267.65%,2024年市 场规模达505亿元,同比增长34.9%,预计2025年将达到634.3亿元,同比增长25.6%。付费短剧(IAP模式) 经过2023年的高速增长期,在2024年市场规模已基本保持稳定,目前微短剧行业增量主要来自免费短剧(IA A模式),2024年国内免费短剧的市场规模约为250亿元,同比增长150%,预计2025年将达到350亿元,同比 增长40%。中国微短剧行业增速远超传统影视,其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内容供给爆发、用户规模扩大和成熟商 业模式。当前微短剧行业已形成上游内容创作、中游制作发行、下游平台分发的完整产业链,短视频平台、 长视频平台和独立APP构成了该行业的主要竞争格局。在AI技术应用和政策推动下,微短剧行业已迈向精品 化、跨界融合与出海发展阶段。 此外,AIGC技术的崛起为微短剧的制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从智能剧本生成到AI驱动的特效制作,AIGC技 术正在全面融入微短剧的制作链条。通过AI剧本工具,可以快速生成符合特定主题和市场需求的高质量故事 蓝本。在后期制作中,AI算法能够自动化完成复杂的特效合成和精修,大幅降低制作门槛和人力成本。技术 赋能为中小型制作团队提供了更多创作可能,也让微短剧的内容形态更为丰富。未来,微短剧将在内容上向 高质量、垂类细分迈进,通过台网联播、大屏互动等创新形式打破传播壁垒,构建更加完善的“短剧生态系 统”。 5、文化出海规模持续扩大,海外短剧市场高速发展 文化自信是从十九大以来政府始终倡导的一个关键词,作为国民文化自信载体的中国文化产业也正经由 数字化的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新经济业态。 自2024年以来,海外短剧市场在多个核心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在政策方面,国内持续 推进行业监管规范化,明确鼓励优质短剧作为中国文化出海的重要载体,这一导向直接推动短剧的国际影响 力与核心竞争力实现双向增强;在市场基础方面,海外用户的娱乐付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呈持续增长态势,欧 美、东南亚等核心出海目标市场展现出显著的经济潜力;在技术赋能方面,AI技术已深度渗透至内容生产、 本地化适配、营销推广等全链条环节,其应用推动短剧出海模式从传统的“低成本复制”向“高精度定制” 升级。因此,在政策引导、市场驱动、技术赋能的三重因素共振下,海外短剧市场的增长动能将持续释放, 未来三年有望进入爆发式增长周期。 根据SensorTower发布的《2025年短剧出海市场洞察报告》显示,海外短剧市场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起 步,2024年海外短剧内购收入迅速扩大至15亿美元。2025年第一季度内购收入进一步增至7亿美元,同比增 长近400%,预计2025全年内购总规模将达38亿美元,海外短剧行业已然迈入高速增长通道。作为文化出海不 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海外短剧正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与深厚的文化渗透力,成为中国数字内容“走出去”的 重要力量。 6、动漫及衍生品领域持续增长 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动漫产业不仅包括漫画、动画还 包括下游衍生的游戏、服装、文具、玩具等周边、二次元社交平台及内容交流社区等,完整的动漫行业产业 链可分为内容生产、内容传播和衍生变现三个环节。近年来,中国动漫产业在国家政策扶持和互联网发展的 推动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经济政 策》,明确指出要提高文化原创能力,重点支持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根 据艾媒咨询《2025-2026年全球及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剖析及前景预判投资分析报告》,近年来本土动画实现 突破式增长,中国动漫产业总值由2019年的76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4,000亿元。2025年中国泛二次元周边市 场规模预计达6,521亿元,2029年有望达8,344亿元。 中国动漫市场正值爆发式增长时期,本土动画亦受到正向影响。中国动漫市场近年来经历了快速的发展 和变革,呈现出“青年化”“IP化”和“数字化”的明显趋势。作为国漫的两大故事源头,网文及网络漫画 ,因其生长于中文互联网语境,长期受中式思维和传统文化影响,不论故事瞄准东方奇幻还是武侠世界,都 带着独属于中国的精神品质,因此,中华文化的丰富底蕴及上游资源推动了国漫的发展。此外,中国动漫市 场也在加强原创内容创作,深化IP开发和运营,推动数字化转型,通过跨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保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随着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扩大,全球动漫IP特色化趋势明显,并逐渐衍生出“谷子经济” 等产业。自2024年以来“谷子经济”热潮席卷全球,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达1, 689亿元,较2023年增长40.63%,2025年预计突破2,000亿元,2029年将突破3,000亿元,年轻人对文化消费 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为IP商业化开发带来新机遇。国产IP的逐步崛起为谷子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 为其提供了更强的内容支撑。国产IP在文化内涵挖掘、品牌塑造方面不断创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 元素有机融合,提升了谷子文化的附加值,增强了“国谷”的市场竞争力。未来,随着国产动漫和游戏的不 断发展,谷子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深耕数字文化内容行业,是国内领先的数字文化内容产业集团。以数字内容生产、版权分发、IP衍 生与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以“夯实内容、决胜IP、国际优先、AI赋能”为发展战略,致力于推动科技与文 化融合发展。 1、内容平台业务 公司以自有原创内容平台、知名作家、版权机构为正版数字内容来源,累积数字内容资源超560万种, 网络原创驻站作者450余万名;与600余家版权机构合作,签约知名作家、畅销书作者2,000余位。在对数字 内容进行聚合和管理后,向多终端、多平台、全媒体分发数字内容产品。公司的分销渠道主要分为自有渠道 和合作渠道,自有渠道为公司旗下多个原创内容平台;合作渠道包括头部阅读平台、音频平台、三大运营商 以及手机厂商等。 (1)夯实内容,持续完善内容创作生态 在原创内容平台方面,公司以全品类平台+垂类平台的方式,形成多维度发展的内容平台矩阵,兼顾内 容的综合性与独特性,构建内容生态。 17K小说网(www.17k.com)是公司全品类原创内容生产平台,提供玄幻奇幻、都市言情、武侠仙侠、青 春校园等全品类内容。平台签约知名作家如善良的蜜蜂、伪戒、风御九秋、平凡魔术师、风青阳、萌汉子、 关外西风、皖南牛二、堵上西楼、寂寞的舞者、玻璃咸鱼、八方来才、李破山、月下果子酒、小九徒、道不 易等。报告期内表现优异的作品如《九域凡仙》《天下藏局》《一品布衣》《改修无情道后,师兄们哭着求 原谅》《小富即安不,本公子意在天下》《天棺秘藏》等,其中《九域凡仙》斩获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 响力榜“海外传播榜”殊荣,《天下藏局》入选中国小说学会2024年度中国好小说网络小说榜单,《一品布 衣》荣获2025年2月番茄巅峰榜第11名。 四月天小说网(www.4yt.net)是公司旗下古风女频原创小说网站,网站涵盖多类型女性向小说。平台 签约知名作家如夏声声、姑娘横着走、弦公子、黛墨、三尺锦书、花期迟迟等。报告期内表现优异的作品如 《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重生换嫁,短命太子他长命百岁了》《爱上姐姐死对头,清醒转 身他疯了》等。其中,《全家偷听我心声杀疯了,我负责吃奶》成为顶级爆款,在渠道平台排行榜蝉联大热 榜/阅读榜榜首,获2024七猫必读榜年度榜单第2名。 海狸故事(https://haili.chineseall.net)是公司旗下全新小说平台,包含谜想计划、奇想宇宙等厂 牌,旨在鼓励本土类型文学在多样化上的创作尝试,挖掘优秀的新人新作。报告期内,《陈园观》《一只猴 子的战争》《黄鸭氹的潮声》《走到底》《黎明的祈愿》《长夜孤灯》等作品深受读者喜爱。此外,《跃迁 女子》《炽热的她》获得北京市文联“从文学到影像”优秀作品专家推介,《佳佳》入围第16届华语星云奖 最佳长篇小说,知名作家陈子芃凭借代表作《生与死和杀戮山脉》《走到底》入选2024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影 响力榜新人榜。 (2)深耕数字内容运营模式,拓宽数字内容销售方式 公司通过优质内容向C端用户直接收费,还向包括阅读平台、音频平台、三大运营商以及手机厂商等销 售渠道分销内容。 公司持续深化合作,稳固并增强渠道合作与销售能力,合作渠道覆盖了微信读书、QQ阅读、QQ浏览器、 UC浏览器、手机百度、七猫小说、番茄小说、起点读书、追书神器、书旗小说、得间、点众、掌读、阅友免 费小说、LOFTER、网易云阅读等重点互联网阅读平台,爱奇艺、美团、京东、豆瓣等互联网应用平台,咪咕 阅读、沃阅读、天翼阅读等移动运营商,华为阅读、OPPO浏览器、vivo浏览器、小米阅读、海信电视等厂商 ,以及喜马拉雅、蜻蜓FM、懒人听书、酷我音乐、酷狗音乐、QQ音乐、微信听书、番茄畅听、华为音乐、网 易云音乐、PocketFM等海内外音频平台。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拓展新媒体付费市场机会,并产生规模化收益,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2、IP衍生开发业务 公司IP衍生业务以文学IP为核心,向下游延伸进行IP培育与衍生开发,通过对优质网文进行音频、漫画 、动漫短剧、动画、短剧、影视、游戏以及文创周边等衍生形态的全模态开发,深度挖掘内容的价值。 (1)音频业务 在音频领域,子公司鸿达以太是全国最早的有声内容制作、有声内容提供商之一,拥有超49万小时的音 频资源,内容涵盖原创文学、传统文学、影视、教育、曲艺、管理、少儿等音频版权。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录 制《星痕之门》《九域凡仙》《紫雾山庄》等59部作品,其中《星痕之门》累计播放超5,000万,喜马拉雅 新品榜NO.2;《九域凡仙》累计播放超3,000万,喜马拉雅新品榜NO.3。《修罗武神》全网累计播放量超50 亿,喜马拉雅热播榜NO.1、男频收藏榜NO.1;《万古第一神》在音频平台累计播放量超40亿;此外,《第九 特区》《大乾憨婿》《我的26岁女房客》《九星霸体诀》《重回1990》《官途》《权力巅峰》《超级兵王》 《都市全能高手》《混沌剑神》《网游之纵横天下》《福宝三岁半,她被八个舅舅团宠了》等多部作品累计 播放量均破亿次。除真人主播外,公司还以低成本、高效的“AI主播”进行优质内容的生产,目前“AI主播 ”录制的有声书时长已超过20万小时。 (2)动漫业务 在动画方面,继2023年《修罗武神》第一季动画播出成功后,公司与腾讯视频共同投资的网络动画片《 修罗武神》第二季已于2025年8月10日发布全新预告片,预计在2026年初上线。同时,公司持续与头部平台 保持战略沟通、拓展合作,多部作品正处于筹备洽谈阶段。公司控股子公司寒木春华的自主IP《罗小黑战记 》已经实现漫画、番剧、动画电影、衍生品几个阶段的跨越。《罗小黑战记2》于2025年7月18日登陆全国院 线,上映24天票房突破4亿元,观影人数突破1,200万人次,并在各大评分平台斩获优异成绩,豆瓣评分8.7 、猫眼评分9.7、B站评分9.9,刷新2025年院线电影最高豆瓣评分纪录。据CCTV-1报道,电影在“2025暑期 档观众满意度调查”中位列第二,收获全年龄段观众喜爱。《罗小黑战记2》全片累计绘制超20万张原动画 ,相较第一部大电影的7万张原动画,此次电影制作进行了全面升级与扩容,彰显出制作团队对动画传统的 坚守和对作品艺术风格的极致追求。《罗小黑战记2》后续将启动海外发行,自2025年8月起陆续登陆北美、 东南亚、日本、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欧洲、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院线,继续开启跨越文 化的治愈之旅。系列化的IP大电影将持续为IP价值放大增值。 在漫画业务方面,公司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创新活力。尤其是AI漫画领域,不仅实现了商业化付费 连载,还探索出可持续发展路径。其中漫画《遇强则强,我的修为无上限》《玄幻:我的女帝徒弟要黑化》 等作品均占据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哔哩哔哩漫画人气榜单前列,AI漫画《我主宰了灵气复苏》入选2024年 腾讯动漫年度榜新星作品。同时,公司多部漫画IP大部分已完成动漫短剧的改编,实现价值延伸。依托AI技 术对内容创作全环节的优化,公司在提升产能与把控成本方面成效显著,进一步夯实了市场竞争力与领先优 势。 在AI动漫短剧(简称“AI漫剧”)方面,公司积极构建多平台分发矩阵,在抖音、快手、爱奇艺、优酷 、腾讯视频、哔哩哔哩、百家号等渠道运营表现亮眼,在抖音星图任务榜位列行业头部,并成为快手平台暑 期重点推广合作方。报告期内,公司已利用AI技术产出动漫短剧逾百部,其中《开局物价贬值,我成为了世 界首富》抖音累计播放量超1亿次,位列抖音热播榜日榜第八名,《献祭证道,我为神王》《遇强则强,我 的修为无上限》多日上榜平台端原生播放榜,《帝尊归来,逆天崛起》《开局骷髅小兵,吞噬成就满级BOSS 》分别上榜抖音和快手投放榜。公司自主研发的AI工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