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天华超净(300390)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390 天华新能 更新日期:2025-05-03◇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新能源锂电材料产品、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行业) 57.54亿 87.07 12.13亿 81.35 21.08 防静电超净技术行业(行业) 5.70亿 8.63 1.34亿 9.01 23.56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 2.84亿 4.30 1.44亿 9.64 50.63 ───────────────────────────────────────────────── 锂电材料产品(产品) 57.54亿 87.07 12.13亿 81.35 21.08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产品) 5.70亿 8.63 1.34亿 9.01 23.56 医疗器械产品(产品) 2.84亿 4.30 1.44亿 9.64 50.63 ───────────────────────────────────────────────── 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 53.91亿 81.58 --- --- --- 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 12.17亿 18.42 --- --- --- ───────────────────────────────────────────────── 自销(销售模式) 66.08亿 100.00 14.91亿 100.00 22.57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产品(产品) 33.16亿 89.29 5.94亿 81.33 17.91 其他(补充)(产品) 3.76亿 10.13 1.30亿 17.81 34.59 其他业务(产品) 2163.73万 0.58 621.36万 0.85 28.72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行业(行业) 96.97亿 92.64 26.80亿 91.72 27.63 防静电超净技术行业(行业) 4.73亿 4.52 1.00亿 3.43 21.19 医疗器械行业(行业) 2.98亿 2.85 1.42亿 4.85 47.54 ───────────────────────────────────────────────── 锂电材料产品(产品) 96.97亿 92.64 26.80亿 91.72 27.63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产品) 4.73亿 4.52 1.00亿 3.43 21.19 医疗器械产品(产品) 2.98亿 2.85 1.42亿 4.85 47.54 ───────────────────────────────────────────────── 中国大陆(不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 75.81亿 72.42 20.93亿 71.63 27.60 海外地区(包括中国港澳台)(地区) 28.87亿 27.58 8.29亿 28.37 28.71 ───────────────────────────────────────────────── 自销(销售模式) 104.68亿 100.00 29.21亿 100.00 27.91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锂电材料产品(产品) 62.65亿 94.33 19.11亿 94.01 30.50 其他(补充)(产品) 3.77亿 5.67 1.22亿 5.99 32.33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38.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8.2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客户A │ 125259.11│ 18.95│ │客户B │ 91405.85│ 13.83│ │客户C │ 77094.43│ 11.67│ │客户D │ 69990.61│ 10.59│ │客户E │ 21008.19│ 3.18│ │合计 │ 384758.20│ 58.2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20.27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7.39%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供应商A │ 73793.14│ 13.61│ │供应商B │ 43333.06│ 7.99│ │供应商C │ 40790.77│ 7.52│ │供应商D │ 27024.44│ 4.98│ │供应商E │ 17754.37│ 3.27│ │合计 │ 202695.77│ 37.39│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4-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行业发展情况、趋势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一)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 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1、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概述 公司核心业务聚焦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核心产品电池级氢氧化锂与电池级碳酸锂是制造三元材料、磷 酸铁锂、钴酸锂等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关键基础原料。通过整合上游锂矿资源及布局特殊领域固态电池前 沿技术,公司逐步构建从原材料到正极材料的锂电产业完整产业链。 正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核心组件,占锂电池总成本的30%-40%,其性能与成本直接决定了电池的能 量密度和市场竞争力。新能源锂电材料作为正极材料的基础原料,其研发、生产与迭代深受中国新能源产业 发展与变革的影响。2024年,电池新能源行业在全球经济与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经历了深刻变革:在外部 环境上,地缘政治、贸易保护主义为我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增添不确定性;在价值链重构上,锂电池头部企业 通过深入一体化布局、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推动锂电池产业价值枢纽向中下游转移;在下游需求上,动力电 池对高镍化、单晶化等高性能正极材料的需求激增,储能领域确立长循环寿命、低成本的发展方向。在这场 变革大潮下,锂电材料企业通过资源自给、套期保值和前瞻技术布局,应对供需波动与技术迭代的双重挑战 。 2、锂资源供应情况 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电动化趋势加速,锂资源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世界各国持续布局锂资源 的勘探和开发,探明的锂资源量和储量继续增加,分布地域不均衡。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于2025年 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全球已探明的锂资源量同比增长9.5%至1.15亿金属吨,主要集中在南美“锂三角”( 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和澳大利亚两地,占总资源量的49%。全球可开采储量增至3,000万金属吨,主要 分布在澳大利亚、智利、阿根廷、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合计占比约87.5%,其中“锂三角”(玻利维亚 、阿根廷、智利)是卤水型锂矿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澳大利亚则以硬岩型锂矿(锂辉石、锂云母、透锂长 石等)为主。 在锂资源开采方面,2024年,全球锂矿产能大量释放,然而受锂价影响,达产不及预期。2023至2025年 ,全球锂矿产能集中释放,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2024年,全球卤水锂矿及矿石锂矿产能较2023年增长 31%至26.57万吨(以锂含量计),2025年仍将继续以31%速度增长至34.87万吨,然而受锂价波动影响,阿根 廷、非洲、国内部分新建项目投建不及预期,江西、非洲、南美、澳洲部分高成本锂矿陆续公布停减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确保能源资源安全、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确保国 家发展能源资源供应稳定可靠。为减少对外购高价锂精矿的依赖,保障原料供应稳定性,防止成本倒挂、提 高盈利能力,近几年国内企业海外锂资源并购火热,除前期收购的部分澳洲、南美锂业资产外,非洲是2022 年来锂资源并购首选地,然而非洲锂矿分布国别分散,南美、非洲地区地缘政治不稳定、资源民族主义情绪 抬头、电力运输基础设施薄弱,锂资源开发进展较缓、不确定性强。值得期待的是,我国本土锂矿找矿近期 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25年1月8日宣布,国内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 矿新增资源量均超千万吨,锂资源量全球排名由第六位跃至世界第二,国内锂资源增储无疑为锂盐企业提升 资源自给率提供更多新选项。 3、下游需求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全球范围内,电池是锂最重要的终端应用领域,占锂消费约87%。2024年, 我国新能源电池行业增长态势与2023年持平。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2024年我国动力和 储能电池累计销量为1,039.5GWh,同比增长42.4%,基本维持2023年增速。 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是电池的主要形式,其对电池的要求基本决定了锂盐企业的研发方向;2024年来, 随着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兴行业的发展和突破,中小型电池对新能源锂电材料企业提出新要求。 (1)动力电池 新能源汽车目前仍是拉动锂消费增长的主动力。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施策,及时出台“两新”政策,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汽 车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 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 续增长。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2024年度,我国动力电池销量占比为76.1%。《中国新 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2025年)》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 4%。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288.8万辆、1,286.6万辆,分别同比增长34.4%、35.5%,占 全球销量比重由2023年64.8%提升至70.5%,中国以旧换新政策效果远超预期,叠加各类车型不断升级出新以 及车价降低,带动全年EV(ElectricVehicle,“电动汽车”,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通过电动机驱动行驶 的车辆)渗透率突破40%。 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向好趋势不变,并将持续推动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发展。随着市场的逐渐成 熟、技术的更新迭代和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逐步提升,新能源汽车行业将由快速扩张转变为高质量增长,由 此带动新能源锂电材料行业健康稳定增长。 (2)储能 储能锂电池将成为继新能源汽车之后推动锂资源需求的核心驱动力。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 盟数据,2024年度,储能电池销量占比为23.9%,较上年提升8.3个百分点。 锂电池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备高循环次数、高响应速度和高能量密度等优势,应用在电网调峰、新能源 并网、用户侧储能、通信基站等应用场景。根据CNESA数据,2024年我国新增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43.7G W/109.8GWh,同比增长103%/136%,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国已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78.3GW/184.2G Wh,功率/能量规模同比增长126.5%/147.5%,其中锂离子电池储能占97.4%。 2024年也是我国储能企业“出海元年”。得益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并网需求,全球储能需求快速增长 ,为开拓国际市场新蓝海、实现业务发展新增量,我国储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业务,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 联盟统计,2024年,我国储能企业签约海外储能大单规模超150GWh,项目集中在欧美、非洲、中东等地区。 展望未来,能源转型趋势已不可逆,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以及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仍将 推动全球储能需求快速增长。2025年度,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计我国新型储能新增装机40.8GW到51.9 GW。新型储能的扩容将为新能源锂电材料创造持续需求。 (3)低空经济 2024年是我国低空经济跨越式发展元年,低空经济的发展既为新能源锂电材料企业带来增量市场空间, 又为新能源锂电行业带来技术变革:低空空域对新兴飞行器能源安全性、能量密度、经济型和使用寿命提出 了更高要求,目前主流动力电池主要适用于汽车领域,尚无法满足新兴飞行器需求,未来,新能源锂电企业 需要加大耕耘前沿技术领域,共同构建低空经济产业体系。 4、锂盐价格 2024年度,我国碳酸锂、氢氧化锂价格趋势性下行。根据SMM数据,2024年度,我国碳酸锂、氢氧化锂 产量分别为68万吨、35.4万吨,同比增加47%、25%,进口量分别为23万吨、0.8万吨,需求量分别为85万吨 、20.14万吨,出口量分别为0.5万吨、12万吨,整体呈现累库局面。 2024年,锂盐价格变化较上年更为平稳。以电池级碳酸锂为例,价格从年初的10万元/吨左右下降至9月 份的7.3万元/吨,主要是上半年锂盐新产能不断释放,南美洲出口到中国的碳酸锂产品大幅增加延续供应过 剩的趋势;四季度受下游季节性需求旺季、美国大选结果带来的电芯企业海外出口抢装、锂盐企业和澳洲锂 矿停减产等多重因素影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保持在7.5万元-8万元/吨的区间。与之对应,电池级氢氧化锂 现货从9万元/吨下降至9月的7.5万元/吨,随后保持7.2万元-7.4万元/吨震荡。 5、锂电池技术进步趋势 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锂电池技术向高安全性、高性能、长使用寿命、低成本持续突破,除创新传统 液态电池技术,也出现固态电池等新一代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对正极材料的要求不断提高,高镍化、单晶化等高性能正极材料 的需求激增。高镍正极材料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显著优点,是未来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单 晶正极材料相较于多晶材料,具有更高的负载电压、更长的循环寿命和更好的安全性。 储能系统对系统循环寿命、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储能系统需要频繁充放电,因此对电池的循环寿 命要求极高,长循环寿命能显著降低储能系统的更换成本和维护成本,提高系统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然而,目前传统的液态电池在远期难以兼顾高性能和高安全性。固态电池使用固态电解质代替电解液, 拥有相对更高的能量密度、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长的循环寿命,是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重要方向,在动力电 池、储能电池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基于新兴低空飞行器对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能源的刚性需求,固 态电池的量产应用也是低空经济得以突破式发展的关键。 固态电池领域存在三大主流技术路线,包括聚合物固态电池、氧化物固态电池以及硫化物固态电池,主 要区别在于采用的固态电解质类型。其中,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具备可比拟液态电解质的电导率,是当前三种 技术路径下最容易实现全固态电池的路径。 根据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预测,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将分为三个阶段:2025年—2027年,将以200—300Wh/kg为目标,攻克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开发三元正极、 石墨/低硅负极全固态电池,打通全固态电池技术链,向长寿命、大倍率方向发展;2027年—2030年,将以4 00Wh/kg800Wh/L为目标,开发高硅负极全固态电池,主要面向下一代乘用车电池;2030年—2035年,以500W h/kg和1000瓦Wh/L为目标,重点攻关锂负极全固态电池,逐步向复合电解质(主体电解质+补充电解质)、 高电压高比容量正极发展(高镍、富锂、硫等)。电池技术从液态到全固态电池的发展路线看,高镍正极、 富锂正极是固态电池突破400Wh/kg的关键正极材料路线。图:从液态到全固态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 6、政策环境 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成为全球发展的主要方向。2024 年,国家及相关部委陆续公布了新能源产业和矿业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政策,对公司所处行业发展具有积极 的影响。 (二)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 1、行业概览 防静电超技术产品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通过防护和控制静电与微污染,为半导体、新型显示、 硬盘存储等电子制造产业及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制造业研发和生产提供基础保障,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良品 率。 需求端的技术要求决定了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的发展方向,推动了行业的技术变革。随着国家产业升级 和制造强国战略的推进,半导体、泛半导体、新型显示、生物医药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技术升 级,相关产业投资加码,从而推动了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需求的增长。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非标准化特征明显,其市场需求受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驱动,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首先,这些产品大多属于生产过程中的日常消耗品,种类繁多、应用领域广泛且使用寿命有限,需要定期 更换,这保证了市场需求总量巨大。其次,下游产业的升级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行业 提供了新的增长点。第三,纳米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环保技术被更加广泛应用于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为下 游企业提供更高性能、绿色环保的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最后,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下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2、分应用领域 (1)电子制造领域 我国是电子制造产业大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大,成本高,研发、生产过程对微尘粒子、活泼阴阳离子 等微污染物的控制极为严格,是目前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其发展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 行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基于电子产品防护等级与工艺要求的差异,电子制造产业对应的防护产品配置多样化,其中,半导体产 业严格控制生产环境中的颗粒、化学等微污染物和各种介质,对配套的静电与微污染防控技术水平要求非常 高。 半导体产业周期性复苏,上游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迎来增长新机会。作为典型的周期行业,半导体在经 历了两年的调整后,2024年迎来反弹,呈现出复苏态势。一方面,AI浪潮带动GPU、DRAM、先进制程、先进 封装、电源管理等一系列产业链环节和产品的复苏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下游消费电子步入传统旺季,半导 体行业增速明显加快。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统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销售额达到6,276亿美元,同 比增长19.1%,首度突破6,000亿美元大关,其中,美洲、中国销售额居主要地区一二名,同比增速分别为44 .8%、18.3%。2025年是AI应用落地元年,随着国内大模型接入各类应用,预计国内电子制造市场将保持两位 数增长。 在其他电子制造领域上,根据Wind数据,我国集成电路产量2024年总产量3,731.68亿块,同比增速19.5 3%;全球显示面板(不包含手机)总产量11.564亿片,同比增速10.29%,平板电脑和笔记本贡献主要增量。 (2)医药领域 医药的研发、生产对环境中的无生命悬浮微粒和细菌、微生物等生命微粒浓度控制要求严格,医药行业 是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广阔。一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政府对医疗投入的增加、国 民收入增长及居民医疗保健意识增强,我国医药行业持续增长,与其研发、生产活动配套的防静电超净技术 产品需求也随之扩大,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2,547元用于医疗保健,较2023 年增长87元,是2015年的2.18倍;另一方面,2024年药监局对药用辅料和药包材、无菌药品GMP附录,对相 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提出新的要求。随着相关GMP标准的实施,由GMP强行认证带来的行业集中整合效应、旧 设施改造共同带来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需求。 (3)新能源材料领域 在锂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需求的持续高景气之下,光伏材料、锂电材料等生产环节对于洁净室及其配 套产品的需求亦有望不断攀升,核心厂房洁净度要求可到千级。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24年我国光伏累计 装机容量达到8.9亿千瓦,同比增长45.2%。光伏市场的快速扩容有望给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带来新的增长点 。 (4)机器人等其他领域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极为广泛,在半导体制造、平板显示制造、光学与精密仪器制造、太阳能电池制造 、数据存储设备制造以及精密电子制造等洁净度场景中,静电可能损坏敏感元件(如晶圆、芯片),干扰设 备运行,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防静电超净产品成为保障生产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关键,如机器人需配 置静电防护装备、机器人本体材料符合ISO14644-1等洁净标准。工信部2024年制定《工业机器人防静电性能 要求及测试方法》团体标准,对工业机器人防静电性能作出要求。 依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发布的《2024世界机器人报告》,202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数量 达27.63万台,占全球新安装量的51%;总保有量近180万台,位居全球第一。报告预测,中国继续保持全球 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地位,预计到2027年,年均增长率将达到5%至10%。工业机器人在洁净室环境的大范围 使用带动防静电超净产品增长。 3、行业格局 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市场分散,竞争格局呈金字塔形。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高端 市场主要应用于电子信息等领域,该类市场客户集中,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要求较高。目前,高端市场的 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创新、产品性能、配套能力、产能规模、客户服务等方面,在整体竞争的基础上,国际 知名企业在高端市场不同细分领域获得竞争优势,但公司等部分国内领先企业品类较全,不仅有能力向高端 客户提供集成供应服务,而且在生产成本、物流配送、技术咨询、产品改进等服务方面均具有较强的本地化 优势。低端市场需求分散,对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性能要求较低,由大量的贸易型、代理型和简单加工型企 业所占据,以此形成较为分散的市场格局。 (三)医疗器械行业 公司医疗器械业务板块主要经营高压注射器(按工作原理分为针筒式高压注射器、管路式高压注射器) 、自毁式注射器、安全式注射器等产品,属于低值医疗耗材行业。 1、高压注射器 高压注射器作为放射学诊疗系统中的辅助设备,随着X射线、快速换片机、影像增强器以及人工造影剂 等技术发展逐渐在临床上应用。高压注射器主要功能是在一定时间内将足够量的造影剂快速注射到检查部位 ,以保证在高速流动的体液环境中实现医学成像设备清晰成像所需的造影剂浓度。造影剂最早由人工使用注 射器注入,相比人工注射方式,高压注射器具有速率高、易控制注射量、造影剂利用率高等优势。 按照工作原理区分,高压注射器分针筒式、管路式(又称蠕动泵式)两种。针筒式高压造影注射器是一 次性使用,国内外生产厂商较多;管路式高压造影注射器可连续工作12小时或最多使用50次,以先到为准, 配套外管一人一换,目前只有少数厂家可以生产。相比针筒式高压注射器,管路式高压注射器可持续使用12 小时,有效减少医护人员的更换频次、节约患者医保费用。 近年来,高压注射器临床渗透率不断提升,在各种血管造影检查、MR增强扫描、CT增强造影扫描中应用 广泛。我国是人口大国,受益于分级诊疗工作推进、癌症早筛和介入治疗需求攀升,医学影像设备保有量上 涨,进而带动高压注射器行业快速发展。据中经产业信息研究网调研统计,2024年1-6月全球高压造影剂注 射器市场规模5.96亿元,国内市场规模1.25亿元;区域市场特点显著,欧洲北美需求增长趋势稳健有序,墨 西哥、巴西市场需求迅猛攀升,中国市场潜力广阔。 2、安全注射器 安全注射器是常规注射器的升级产品,使用后其尖锐的部件自动被有效地保护起来,避免意外伤害医护 人员,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安全注射器自行破坏或锁死的机制消除了废弃一次性注射穿刺器械回流市场、 重复使用的可能性。现阶段,美国、欧盟和日本是安全注射器的主要市场,我国注射器市场仍以常规注射器 为主,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注射器占比较少,主要在疫苗注射领域使用。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一次性使用自毁式无菌注射器将逐 步取代常规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美国2000年签署的《联邦安全型注射器法》强制要求医疗机构必须使用 带有安全设计的注射器以减少针刺伤风险;欧盟2010年通过第2010/32/UE号指令,要求成员国医疗机构使用 防针刺设备(包括安全注射器);2015年,WHO敦促各国到2020年全部改用安全注射器。根据智研咨询预测 ,2025年全球安全注射器市场规模将达13.48亿美元,国内安全注射器市场规模将达6.06亿元。 3、其他有源设备领域 (1)医用CT球管 医用CT球管是医用诊断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设备中最核心、技术含量最高的部件之一,其作用 是产生X射线,不仅是CT设备的信号源载体,还是CT设备的高值耗材。CT球管的等效热容量、曝光秒次、轴 承技术等参数,直接影响CT的成像质量、诊断性能和使用寿命,每1~2年左右的时间就需要进行更换。随着 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群众医疗服务需求不断升级,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巨大。 在全球市场上,国外生产企业基本上垄断了医用CT球管高端市场,具有绝对的市场影响力和控制力。GE 医疗、飞利浦、西门子医疗、佳能等影像界老牌厂商均有与自己整机匹配的自研球管;而在替代球管领域, 多年来都是飞利浦旗下的当立(Dunlee)和从瓦里安独立出来的万睿视两大制造商“双雄争霸”。根据商务 部数据,2024年我国进口医用CT球管14477只,占全国总需求量的84.57%,其中国内产业市场占有率不足5% 。 为解决CT球管“卡脖子”问题,从2011年开始,中国科技部就将大热容量CT球管列入高端产品突破。“ 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CT球管列入重点突破和发展的高端战略产品 ,并鼓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CT球管。 (2)肿瘤消融设备 目前常用的肿瘤消融技术有化学消融和物理消融,其中,物理消融主要包括热消融(射频、微波等)、 冷消融(氩氦节流和液氮)和脉冲电场消融(不可逆电穿孔IRE,又称纳米刀)等。其中,IRE是一种新兴消 融治疗肿瘤技术,利用高压电脉冲在细胞膜上打出纳米级不可逆孔隙,使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失衡,细胞内环境 稳态受到破坏而最终死亡,因彻底解决了传统肿瘤消融(射频、微波、超声或激光加热、冷冻消融疗法)存 在的消融缺乏组织选择性、肿瘤边缘有明显过渡带、易受热沉效应影响等困境,因而在肿瘤消融领域有望成 为未来主流产品。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2022年我国新发恶性肿瘤估计为482.47万例,死亡约257.41万例,年龄标 准化后发病率为每10万人208.58例,同期世标率为每10万人201.61例。脉冲电场消融可用于肝、肺、肾、胰 腺、前列腺以及其他实体肿瘤,占2022年新发恶性肿瘤的36.37%以上。根据BusinessResearchInsights数据 ,全球不可逆电穿孔市场规模在2024年约为0.4亿美元,并将以9.1%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至2033年的0.9亿美元 。 近年来,IRE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证据在不断丰富,相关临床指南也在陆续推出。据《影像学引导下 不可逆电穿孔消融治疗肝脏恶性肿瘤专家共识(2022版)》,对直径≤3cm且靠近肝门部等重要结构的肝脏 肿瘤,IRE可作为治疗首选。对原发性肝癌可采用IRE或其他消融方式进行原位消融;对多发肝转移癌,推荐 以IRE联合靶向、化学治疗或免疫治疗。对“癌症之王”胰腺癌的治疗,在《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 》中提到,对局部晚期不可切除胰腺癌的患者,在行外科治疗时可采用放疗、IRE等方式对肿瘤进行局部治 疗,达到增加局部控制率、缓解疼痛的作用。 4、行业格局 对于高压注射器,针筒式高压注射器设备市场厂家数量多,国产替代相对比较充分;管路式高压注射器 设备壁垒较高,生产企业主要有包括本公司的子公司宇寿医疗在内的少数几家企业。 对于安全注射器,海外市场是需求主力,进口国市场准入壁垒高。不同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分类、注册和 监管标准存在差异,企业需针对目标市场逐一适应,诸如欧盟CE、美国FDA等国际认证对医疗器械产品的质 量、生产管理体系有严苛标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2024年,公司以股东利益和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夯实 各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坚持聚焦产业,深耕主业,积极开拓市场。 (一)经营成果概述 1、加强产业化布局,打造高端制造基地 公司紧抓行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建设完成无锡天华新材料产业园。产业园定位为高科技 属性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聚焦防静电超净技术产品、电子功能材料、新能源锂电材料等领域 ,已完成静电与微污染防护产品和新能源固态电池正极材料两类项目的落地。公司投资的江苏宜锂科技有限 责任公司落户园区,其团队成员拥有丰富的产业化、运营管理、市场开发及应用经验,核心技术团队与中科 院物理所、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中南大学等机构的国内外顶尖电池材料研发专家紧密合作,共同研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