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分析☆ ◇300410 正业科技 更新日期:2025-09-17◇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智能制造,专业提供光电检测自动化解决方案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5-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高端新材料(产品) 1.13亿 30.08 2769.66万 21.90 24.46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产品) 1.08亿 28.64 3991.75万 31.57 37.02
X光检测自动化(产品) 8371.20万 22.23 2964.90万 23.45 35.42
PCB检测自动化(产品) 4306.99万 11.44 1919.11万 15.18 44.56
其他(补充)(产品) 2274.90万 6.04 948.76万 7.50 41.71
其他业务(产品) 592.79万 1.57 50.13万 0.40 8.46
─────────────────────────────────────────────────
截止日期:2024-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7.11亿 100.00 1.72亿 100.00 24.22
─────────────────────────────────────────────────
高端新材料(产品) 2.03亿 28.61 4364.43万 25.35 21.47
光伏新能源(产品) 1.40亿 19.75 -633.85万 -3.68 -4.52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产品) 1.03亿 14.49 3464.90万 20.13 33.64
X光检测自动化(产品) 9510.27万 13.38 2718.08万 15.79 28.58
智能制造集成(产品) 8378.41万 11.79 3727.93万 21.65 44.49
PCB检测自动化(产品) 6795.52万 9.56 2869.14万 16.67 42.22
其他(产品) 1717.98万 2.42 704.75万 4.09 41.02
─────────────────────────────────────────────────
华东地区(地区) 3.07亿 43.15 9183.13万 53.34 29.94
华南地区(地区) 2.24亿 31.56 5708.60万 33.16 25.45
其他地区(地区) 1.64亿 23.08 1777.06万 10.32 10.83
大陆以外地区(地区) 1566.73万 2.20 --- --- ---
─────────────────────────────────────────────────
直销(销售模式) 7.11亿 100.00 1.72亿 100.00 24.22
─────────────────────────────────────────────────
截止日期:2024-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3.50亿 100.00 9596.98万 100.00 27.45
─────────────────────────────────────────────────
高端新材料(产品) 1.06亿 30.33 2215.65万 27.76 20.90
光伏新能源(产品) 6457.54万 18.47 -190.40万 -2.39 -2.95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产品) 5729.36万 16.39 1950.29万 24.43 34.04
锂电检测自动化(产品) 4565.33万 13.06 1581.45万 19.81 34.64
智能制造集成(产品) 4357.06万 12.46 2252.17万 28.21 51.69
其他(补充)(产品) 2811.11万 8.04 1614.20万 --- 57.42
其他业务(产品) 432.91万 1.24 173.62万 2.17 40.10
─────────────────────────────────────────────────
华东地区(地区) 1.38亿 39.41 4010.91万 41.66 29.12
华南地区(地区) 1.07亿 30.70 3095.14万 32.14 28.85
其他地区(地区) 9832.89万 28.13 2349.07万 24.40 23.89
其他业务(地区) 432.91万 1.24 173.62万 1.80 40.10
─────────────────────────────────────────────────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制造业(行业) 7.58亿 100.00 1.84亿 100.00 24.28
─────────────────────────────────────────────────
高端新材料(产品) 2.30亿 30.28 4771.66万 25.71 20.78
锂电检测自动化(产品) 1.64亿 21.61 4024.20万 21.68 24.56
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产品) 1.47亿 19.45 3846.21万 20.73 26.08
智能制造集成(产品) 7923.37万 10.45 2876.80万 15.50 36.31
PCB检测自动化(产品) 6937.60万 9.15 3039.38万 16.38 43.81
光伏新能源(产品) 6751.57万 8.90 --- --- ---
其他(产品) 122.65万 0.16 --- --- ---
─────────────────────────────────────────────────
华南地区(地区) 3.06亿 40.31 7233.08万 39.29 23.66
华东地区(地区) 2.81亿 37.11 6815.38万 37.02 24.22
其他地区(地区) 1.55亿 20.44 3498.77万 19.00 22.57
大陆以外地区(地区) 1618.78万 2.13 --- --- ---
─────────────────────────────────────────────────
直销(销售模式) 7.58亿 100.00 1.84亿 100.00 24.28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1.29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8.12%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1名 │ 4285.48│ 6.03│
│第2名 │ 3084.51│ 4.34│
│第3名 │ 2087.21│ 2.94│
│第4名 │ 1936.40│ 2.72│
│第5名 │ 1486.64│ 2.09│
│合计 │ 12880.24│ 18.12│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4-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1.69亿元,占总采购额的23.17%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1名 │ 5929.20│ 8.15│
│第2名 │ 3070.80│ 4.22│
│第3名 │ 2850.95│ 3.92│
│第4名 │ 2680.20│ 3.68│
│第5名 │ 2330.76│ 3.20│
│合计 │ 16861.92│ 23.17│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5-06-30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面向锂电、PCB、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及自动化智能装备及相关
服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C制造
业”中的“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1)锂电行业
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6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
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
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在各项消费提振政策刺激下,
上半年汽车市场需求明显回升。海外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数据,2025年1-6月欧洲新能源乘用车
销量为178.2万辆,同比增长23.6%,渗透率达26.1%。
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的回升,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速的回升。根据SNEResearch数据,2025年1-5
月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约为401.3GWh,同比增长38.5%,而2024年1-5月份同比增长数据为23.0%。
2025年上半年,电池新能源产业链洗牌持续加剧。在电池领域,2024年上半年,电池网统计在内的98个
新投资项目中,76个公布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1917.15亿元。而2025年上半年,电池网统计在内的52个新
项目中,39个项目公布了投资金额,投资总额约945.14亿元。无论是从投资项目数量,还是投资总额来看,
2025年上半年降幅均近乎腰斩。我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发展已逐渐回归理性,产能扩张持续大幅收缩,逐步向
“精准布局”转型。
(2)PCB行业
2025年上半年,全球PCB行业在AI算力需求爆发与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浪潮的双重驱动下,呈现显著的结
构性增长。根据Prismark最新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B市场规模同比增长6.8%,其中高阶HDI板(高密
度互连板)和18层以上高多层板需求增速分别达14.2%和18.5%。行业呈现"高端紧缺、低端过剩"的分化态势
,PCB市场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向“技术升级”的转型。
(3)平板显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计算、AI技术、大数据技术、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智能手机、电脑、车
载屏显、可穿戴电子产品等消费类电子产品的深度融合,显示面板终端产品的功能及应用场景日益丰富。显
示器件作为智能手机、电脑、车载屏显、可穿戴电子设备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关键组件,其市场需求与触控显
示模组段自动化设备的需求成正相关。电子消费类终端产品的需求变动对显示面板厂商的投资意向有重要影
响,从而影响上游设备厂商的生产与销售。
2025年上半年光电显示行业在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持续发展。MiniLED和MicroLED技术加速商
业化,OLED面板在高端市场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据CINNO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含台湾)光电显示产业投资金额约为2230亿元(人民币
,下同),同比下降27.3%。投资资金主要流向显示面板及Mini/MicroLED(MLED)领域。其中:面板投资金
额约713.6亿元,占比约32.0%,同比下降55.0%;MLED投资金额约845.8亿元,占比约38.0%,同比增长50.3%
;显示材料投资金额约284.6亿元,占比约12.7%,同比下降50.4%;模组项目投资金额约382.4亿元,占比约
17.2%,同比增长17.5%。而2025年上半年中国(含台湾)光电显示产业投资金额约1035亿元,同比下降26.7
%,投资资金同样主要流向显示面板与MLED相关领域。显示面板领域以451亿元的投资规模位居首位,占比达
43.6%,但较去年同期下降18.3%,反映出传统面板产能的调整态势;Mini/MicroLED(MLED)领域获得238亿
元投资,占比23.0%,尽管同比下滑48.5%,仍保持第二大投资板块地位;光电模组项目投资174亿元,占比1
6.8%,同比下降37.8%。值得注意的是,光电显示材料领域逆势增长34.6%,投资金额达160亿元,占比提升
至15.5%,成为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细分领域,凸显产业链上游的战略价值正在提升。
整体来看,当前投资格局既反映了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也预示着产业技术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深化趋势
。光电显示产业的投资将更加聚焦于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MLED等新兴领域将成为主要驱动力,而传统显示
面板的投资将进一步理性化。
(4)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
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支持以及数字化的不断推行,中国智能制造业产
值规模持续高速增长。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2024年中国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已达4.8万亿元
,预计2025年将突破5.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保持18%以上。
2025年7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发布了关于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的通知,通
知要求,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智能制造
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带动机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
造、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不
少于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
造,重点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协同,骨干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
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控的
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二)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
报告期内,正业科技主要向锂电池、PCB、平板显示等行业领域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自动化、智能
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新材料等产品及服务。作为工业检测智能装备的领先供应商,正业科技在工业检测领域
拥有丰富技术积累和客户资源,与鹏鼎控股、TTM、健鼎科技、宁德时代、ATL、比亚迪、亿纬锂能、蜂巢能
源、华星光电等众多行业知名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正业科技始终以客户为中心,坚持自主创新
,不断加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应用,以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为工业品质量保驾护航。
1、工业检测智能装备板块
(1)X光检测自动化
公司主要向锂电池制造厂商提供X光智能检测设备,对锂电池内部缺陷进行无损检测,提高锂电池的安
全性和可靠性,满足各种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的锂电池检测需求。公司在锂电X光检测细分领
域优势突出,技术水平、产销规模、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行业领先优势,获得市场广泛认可,并积极向半
导体、电子制造等新行业领域拓展。
(2)PCB检测自动化
公司在PCB行业拥有二十多年的技术沉淀,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客户资源,产品覆盖大部分PCB制程
工序的检测和自动化加工需求,包括线宽测量、铜厚测试、板厚测量、尺寸测量、板弯板翘检测、检孔、阻
抗测试、PCB实验仪器等检测产品,以及PCB字符喷印自动化、层压自动化等多种自动化设备解决方案。
2、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1)平板显示智能装备
公司的平板显示模组自动化业务处于产业链中游,主要向平板显示制造厂商提供用于平板显示器中显示
模组组装生产的绑定、贴合、背光等中后段模组全自动化生产线,适用于3C消费电子、智能穿戴、平板电脑
、笔记本电脑、TV、车载等领域。
(2)智能焊接及自动化集成解决方案
公司可提供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折弯、涂胶、码垛、机器人搬运等一体化智能生产线解决方案,广泛应
用于压缩机、电梯、低压电器、家用电器、汽车制造、智能车库等行业领域。
(3)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
主要为新能源、半导体、电子产品制造、汽车零配件、军工产品制造、纺织等行业领域客户提供工业互
联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智能工厂建设及数字化转型升级。
3、新材料板块
公司目前主要有PCB/FPC、锂电行业相关的新材料产品,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终端广泛应用于3C
消费电子、5G通讯、LCD/OLED、智能安防、智能车载、新能源汽车、储能等多个领域。
(三)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根据整体发展态势将技术开发工作集成于公司管理体系中,保持并促进技术研发的持续创新。公司
组建了光、机、电、软、算和料等多学科综合技术创新领域的研发团队,公司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预
研一代、储备一代的技术研发方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自主创新为主+产学研合作+产业链上下
游合作相结合的研发模式,灵活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
2、生产模式
公司的产品生产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需求及订单预测情况,结合产品库
存,制定生产计划。此外,公司可根据下游不同行业客户对其生产工艺的具体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设计解决方案,使得公司产品与客户需求高度契合,从而进一步取得客户认可,获得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3、采购模式
公司原材料采购主要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即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
最后根据采购计划由采购部门统一采购。在采购方式方面,前期研发阶段通常采用零散采购方式;批量生产
时,根据原材料种类,分为集中采购方式和招标采购方式。为保证长期稳定、质量可靠的原材料供应,公司
结合全价值链的管控需求,通过对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的业务流程的梳理与优化,建立了全流程的制度体系及
供应商信息化管理系统,旨在建立“公平、公正、阳光、透明”的采购供应链生态圈,与供应商建立互惠互
利的合作环境。公司坚持综合成本最优原则,强化供应链风险管控能力,实现交付精准、质量稳定、成本最
优、风险可控的采购供应链管理体系。
4、销售模式
公司的产品以直接销售方式为主、以经销模式为辅对外进行销售。公司主要通过新产品推介会、行业展
会、网络电商、客户拜访、客户转介绍、客户维护等方式与客户建立关系并对公司产品进行推广。公司与主
要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根据产品的应用领域和市场特点,借助产品和技术优势不断拓展国
内外行业知名客户资源,深入挖掘客户需求,获取市场业务机会。针对重点领域、重点客户,公司主动派遣
工程师为客户提供现场服务,深入践行“更精、更快、更周到”的服务理念,持续提升现场化服务。
(四)市场地位
公司作为国内较早涉足新能源电池智能检测设备行业的供应商,在国内市场占主要地位。同时,公司面
向PCB、平板显示等行业制造厂商提供工业检测及自动化智能装备等相关产品和服务,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
链布局和众多稳定、优质的知名客户,目前市场覆盖全球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具备较强的行业综合服务能力
,为客户提供多方位的标准化、定制化服务及解决方案,满足全球不同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凭借专有技术积
累和设计团队的储备,与行业内头部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建立了公司在行业内的品牌影响力。公司与优
质客户的合作,加快公司迭代新产品的市场渗透效率,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五)业绩的主要驱动因素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37652.20万元,同比增长7.71%,净利润为1515.32万元,归母净利润为16
24.71万元,同比增长121.61%,公司精准锚定发展方向,在战略布局、产品研发、市场拓展、内部管理等多
维度积极作为,各类产品市场表现优秀,共同促进业绩有效增长:
1、聚焦主业:公司重心聚焦在锂电、PCB、平板显示等检测及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自身优
势业务,及时甩掉业务包袱,有效提高自身盈利水平;
2、市场需求回升:设备板块终端投资需求逐步回暖,公司抓住市场机遇,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有效促
进收入增长;
3、降本增效:采购管理持续加强、技术不断提升、管理降费等都在有效促进公司的降本增效;
4、狠抓经管: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及力度不断提升,推进各经营单位的业绩增长;
5、控制风险:有效提升风险控制水平,加强事前评审力度,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确保公司稳健
前行。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正业科技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工信部第五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精密仪器设备产业集群-2
D/3DX射线无损检测装备产业链广东省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公司的核
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技术创新优势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技术立企”的发展理念,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光学检测和自动化控制
技术”为主要技术方向,致力于技术的持续创新。公司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哈工大、暨南大学等多
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工作站
等国家、省级科研平台。
公司产品主要包含微焦点X射线成像系统、高速视觉定位系统、恒温恒压控制系统、图像处理系统、人
工智能辅助分析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工艺应用、安全防护系统等核心功能模块,集成了X射线无损检测技
术、机器视觉智能检测技术、三维成像与重建技术、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高速高精
度实时控制技术、工艺集成自动化技术,涵盖了光、机、电、软和图像处理等核心技术领域。
公司持续深耕X射线检测技术创新,夯实2D、2.5D及3D检测技术基础,努力实现工业X射线检测技术向断
层解析跨越,同时不断推动行业检测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为新能源锂电、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开拓新技术,提
升行业检测能力和自动化水平。
报告期内,江苏正业获评“江苏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南昌正业获评“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8项、省市级研发项目30余项,基于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
主导或参与制定的技术标准42项。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专利布局,构建竞争壁垒,2025年上半年
,公司新增授权专利17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8件,获得软件著作权1件。截至2025年6月30日,不含到期等
失效专利权,公司累计专利申请498件,授权专利441件,其中已授权发明专利139件,软件著作权296件。
(二)市场拓展优势
公司在锂电、PCB、平板显示等行业领域深耕多年,凭借创新的技术、优异的产品性能、优质的服务、
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线,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应,赢得了市场及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与
鹏鼎控股、TTM、健鼎科技、景旺电子、深南电路、宁德时代、ATL、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
能、蜂巢能源、孚能科技、正力新能、珠海冠宇、松下新能源、京东方、华星光电、天马等众多行业知名客
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有较强的客户资源优势。知名企业对公司产品的充分认可,有利于提高公司
的行业影响力,是公司稳步拓展市场空间的基础。同时,公司产品现已出口至东南亚、欧洲、北美等多个地
区,公司产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公司稳步开拓全球市场。
(三)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作为一家以技术创新为主要核心竞争力,并专注“工业检测”领域多年的技术型企业,公司在锂电、PC
B、平板显示等行业领域拥有多年的技术沉淀,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可根据下游客户对其生产工艺
的具体需求,从软件到硬件全方位进行定制,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通过深度
参与客户的产品研发与测试工作,既可以按照客户深度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定制化生产,提升整体服务
能力,与客户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同时,公司还可以通过行业项目经验积累,提升自身技术水平。多年来,
公司通过技术迭代和研发创新,实现了检测设备从单机到连线、从离线到在线的升级迭代,并逐步向生产型
、集成化发展,有效管控产品品质,为客户创造价值。
(四)控股股东资源优势
公司作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景德镇国资委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公司发展带来一定的区域资源优势
。随着公司业务发展,平台优势进一步凸显,国有资本的加持有利于增强公司产业规模实力和品牌影响力,
也有利于整合上下游资源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同时也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公司在企业信用、融资渠
道、市场资源、管理模式、科技创新、发展前景等方面迈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合盛投资作为公司控股股东
,积极履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职责,积极维护上市公司利益、保障全体股东的权益,同时加大对公司各方
面的支持力度,通过输送人才、拓展业务渠道、支持融资增信、协助项目落地、争取税收奖励及补贴等支持
措施,并通过优化管理团队等举措多维度赋能公司,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免责条款〗
1、本公司力求但不保证提供的任何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原创性等,投资者使
用前请自行予以核实,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公司
不对因上述信息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
2、本公司无法保证该项服务能满足用户的要求,也不担保服务不会受中断,对服务的及时
性、安全性以及出错发生都不作担保。
3、本公司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本公司不对投资者依
据上述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所产生的收益和损失承担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应谨慎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