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guwang.cn-查股网.中国

查股网.CN

 

田中精机(300461)经营分析主营业务

 

查询个股经营分析(输入股票代码):

经营分析☆ ◇300461 田中精机 更新日期:2024-04-24◇ 通达信沪深京F10 ★本栏包括【1.主营业务】【2.主营构成分析】【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5.经营情况评述】 【1.主营业务】 为基础电子元件商及其下游厂商提供生产电子线圈所需的成套数控自动化设备及相关零部件。 【2.主营构成分析】 截止日期:2023-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2.60亿 100.00 8642.83万 100.00 33.25 ─────────────────────────────────────────────── 非标机(产品) 1.82亿 69.89 4827.32万 55.85 26.57 其他(产品) 4927.25万 18.95 3428.78万 39.67 69.59 特殊机(产品) 1439.57万 5.54 372.87万 4.31 25.90 标准机(产品) 942.15万 3.62 290.98万 3.37 30.88 涂布机(产品) 518.76万 2.00 -277.12万 -3.21 -53.42 ─────────────────────────────────────────────── 内销(地区) 2.51亿 96.54 8002.47万 92.59 31.89 外销(地区) 898.62万 3.46 640.35万 7.41 71.26 ─────────────────────────────────────────────── 直销(销售模式) 2.60亿 100.00 8642.83万 100.00 33.25 ─────────────────────────────────────────────── 截止日期:2023-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非标机(产品) 8741.11万 72.69 2531.96万 60.75 28.97 其他(产品) 1954.12万 16.25 1214.17万 29.13 62.13 标准机(产品) 695.27万 5.78 264.17万 6.34 37.99 特殊机(产品) 635.31万 5.28 157.74万 3.78 24.83 ─────────────────────────────────────────────── 销售商品(业务) 1.18亿 98.27 --- --- --- 提供劳务(业务) 178.30万 1.48 --- --- --- 房租收入(业务) 30.07万 0.25 --- --- --- ─────────────────────────────────────────────── 截止日期:2022-12-31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工业(行业) 1.91亿 100.00 3980.91万 100.00 20.89 ─────────────────────────────────────────────── 非标机(产品) 1.14亿 59.65 1324.38万 33.27 11.65 其他(产品) 3975.72万 20.87 1781.58万 44.75 44.81 标准机(产品) 2267.67万 11.90 657.74万 16.52 29.01 特殊机(产品) 1443.93万 7.58 217.20万 5.46 15.04 ─────────────────────────────────────────────── 内销(地区) 1.76亿 92.15 3494.44万 87.78 19.90 外销(地区) 1494.87万 7.85 486.47万 12.22 32.54 ─────────────────────────────────────────────── 直销(销售模式) 1.91亿 100.00 3980.91万 100.00 20.89 ─────────────────────────────────────────────── 截止日期:2022-06-30 项目名 营业收入(元) 收入比例(%) 营业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 非标机(产品) 6665.60万 67.69 2051.08万 59.32 30.77 其他(产品) 2290.35万 23.26 1116.31万 32.29 48.74 标准机(产品) 891.34万 9.05 290.06万 8.39 32.54 ─────────────────────────────────────────────── 销售商品(业务) 8977.27万 91.16 --- --- --- 提供劳务(业务) 870.03万 8.84 --- --- --- ─────────────────────────────────────────────── 【3.前5名客户营业收入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客户共销售0.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29.98% ┌───────────────────────┬──────────┬──────────┐ │客户名称 │ 营收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1771.35│ 6.82│ │第二名 │ 1623.36│ 6.24│ │第三名 │ 1603.54│ 6.17│ │第四名 │ 1412.99│ 5.44│ │第五名 │ 1381.32│ 5.31│ │合计 │ 7792.56│ 29.98│ └───────────────────────┴──────────┴──────────┘ 【4.前5名供应商采购表】 截止日期:2023-12-31 前5大供应商共采购0.26亿元,占总采购额的17.18% ┌───────────────────────┬──────────┬──────────┐ │供应商名称 │ 采购额(万元)│ 占比(%)│ ├───────────────────────┼──────────┼──────────┤ │第一名 │ 664.94│ 4.32│ │第二名 │ 643.84│ 4.19│ │第三名 │ 475.47│ 3.09│ │第四名 │ 429.04│ 2.79│ │第五名 │ 428.25│ 2.79│ │合计 │ 2641.53│ 17.18│ └───────────────────────┴──────────┴──────────┘ 【5.经营情况评述】 截止日期:2023-12-31 ●发展回顾: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所处行业为智能装备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装备及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智能制造是我国推进 制造强国战略的主攻方向,也是制造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其发展水平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的高 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产业技术变革和优化升级,推动制造业产业 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转变,以“鼎新”带动“革故”,以增量带动存量,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 高端。 近年来国家对智能制造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先后出台《中国制造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顶层政策体系及《“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 划》等一系列细节政策引导产业发展。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 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 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3月,国务院还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 》,其中明确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设备和软件,加快工业互联网建设和普及应用,培育数字经济赋智赋能新模 式;并提出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 以上。随着具体政策的落地,有望为智能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政策为我国智能制造升级指明方向,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品 率等。机器替代人工成为长期趋势,推动市场对智能制造装备需求进一步提升。受人机交互、云制造、工业 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等领域关键技术突破驱动,智能制造的管理系统、制造设备环节以及人工智能决策等过 程效率提升,应用场景增加,智能制造的不断优化推动其在下游行业的普及率持续提升。在国家政策大力扶 持、技术持续突破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工业自动化将持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根据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智能制造装备市场规模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10.74%,2024年市场规模 预计将达3.4万亿元,2022-202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63%。 目前,公司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工业控制行业等。从这三大下游应用领域 的市场规模来看,需求均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消费电子行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2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规模达1.86万亿元,近五年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7%,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达1.98万亿元。市场需求持续回升、AI赋能、硬件创新以及 政策助攻等多因素共振下,消费电子未来将快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高精度、小型化、更新迭代快等特点, 将对生产工艺提出更高要求,从而带动智能制造装备持续的更新换代需求。 (2)汽车行业: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销量3009.4万辆,同比增长12.02%,其 中新能源汽车销量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7%,渗透率达到31.55%。2024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达31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1150万辆,同比增长21.12%,渗透率提升至37.1%。随着中国经济逐步恢复,汽车市场 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已进入3000万辆级别的新阶段。汽车行业的电动化、智能化、网联 化、消费电子化等发展趋势将为智能制造装备带来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会。 (3)工业控制行业: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2023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达3115亿元,同比增 长10.97%,2024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达3531亿元,同比增长13.35%。未来随着全球工业4.0时代 的持续推进,各应用领域对工业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将得到长足发展。 未来,随着智能制造的深入推进,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将呈现以下趋势: (1)国产替代:智能制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和关键抓 手,自主可控意义重大,国产替代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装备行业的发展,部分核心技术达到国际 先进水平,部分核心零部件实现自研自产,国产替代条件逐步成熟。 (2)高端化、智能化: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为满足终端用户极致体验,日新月异的制 造新需求及更高的产品要求被提出,迫切需要新工艺新技术、工艺与设备等高端解决方案。智能制造的核心 是生产制造环节的智能化,智能化将提高生产过程可控性、减少生产线人工干预,从而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 良率,使企业效益最大化,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3)综合解决方案: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求具有较大的差异 性,客观要求智能制造解决方案具有灵活性与系统性。同时,企业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过程中,需求将更加 明确,对智能制造方案设计、实施参与过程会逐渐加深,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将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 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好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的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 公司是国内智能制造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的引领者,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前身为日本田中精机 株式会社,始创于1933年,自日本田中精机开发并开始销售第一台绕线机以来,奠定了公司在绕线机行业鼻 祖的地位,公司在精密绕线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各项综合技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经过多年的创新 积累,公司可以提供从单台智能装备到个性化定制开发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 括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工业控制行业等多个领域。 公司主要产品可以分为标准机、非标准机、特殊机、涂布机等。标准机是标准化绕线机,主要实现基本 的绕线功能,用于生产标准化的电子线圈;非标准机是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研发设计的非标准化绕线 机,以及多道工序/功能整合为一体的智能化生产线;特殊机是为丰富产品类型,凭借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 和突破,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化开发的非绕线功能的智能设备及智能化生产线;涂布机是用于新能源电池极片 生产的机械设备,其作用是将搅拌好的浆料均匀涂膜在基材上,保证尺寸、重量等在设计规格范围,经干燥 处理后收卷,为后工序做好前期准备。 2、公司主要经营模式 (1)研发模式 公司下游客户对智能制造装备的需求具有多样化、个性化和非标准化等特点。公司设技术研发中心,通 过研发人员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使公司产品的技术性能可以很好地满足客户要求。研发设计工作主要 分为三类,一是从客户的需求出发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二是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技术的更新迭代,三是 根据智能制造装备市场前沿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自主研发。 公司建立了规范的研发设计流程,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产品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 ,并符合行业标准和相关技术要求。 (2)采购模式 1)采购模式及采购管理公司的采购模式分为直接采购模式和定制件采购模式。标准件采用直接采购方 式,即直接面向供应商进行采购;定制件中部分工艺较为简单的结构件存在向外协厂商进行定制采购的情形 。 公司制定了《采购控制程序》,对采购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建立了采购开发、订单采购、价格核查三 权分立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采购商品质量合格、交付及时、价格公允。 2)供应商管理 对于供应商管理,公司制定了《供应商开发与管理办法》。在供应商检验评审、定期考核、采购审批与 执行等方面执行严格的控制程序。此外,公司会指派SQE人员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现场稽核并做品质辅导。 公司发展了一批长期互惠共赢的战略供应商伙伴,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定期对战略供应商进行评定 及筛选,建立战略供应商动态管理机制。 (3)生产模式 公司主要依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生产,生产模式为订单导向型,即以销定产。公司产品的生产过程由 设计、加工、装配、调试四大单元组成。标准机设计改动幅度较小,机型基本固定,其生产周期较短;非标 准机和特殊机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研发、设计和组装,其生产周期相对较长。 (4)销售模式 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为直接销售,由公司直接与客户签订订单并直接发货给客户。公司项目订单的获得 主要通过承接已有客户的订单和已有客户推荐的新客户订单以及公开投标、市场推广等方式获得。公司建立 了相关销售管理制度和办法,对销售计划管理、客户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规定,规范了公司销售工作的秩序和 行为方式。公司部分境外销售为代销模式,主要针对印度和韩国等其他亚洲市场。在确定价格方面,公司以 产品生产所需的材料成本为基础,结合产品的创新程度、综合技术含量、所投入的研发设计成本、客户的后 续业务机会、项目合同金额和生产交货周期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相关产品价格。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行业品牌优势 公司前身为日本田中精机株式会社,始创于1933年,经过多年的创新积累,公司可以提供从单台智能装 备到个性化定制开发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工业 控制行业等多个领域。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生产工艺、卓越的产品品质、优质的一体化服务和持续 的创新能力,公司在智能制造设备领域积累了较高的品牌美誉度,尤其在手机无线充电线圈制造设备细分领 域中市场占有率高,具有突出的行业品牌优势。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荣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国家知识产 权示范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浙江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省级绿色工厂” “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 2、技术研发与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研发水平。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日本田中精机开发并开始销售第一 台绕线机以来,奠定了公司在绕线机行业鼻祖的地位。公司在精密绕线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各项综合技 术指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张力控制、排线控制等技术,实现高效、高精度绕线。 公司拥有较强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能力。凭借多年积累的行业经验和系统设计优势持续研发创新,公司以 绕线为切入点,逐一突破其他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技术难点,完成了向智能制造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的升级迭代,能够提供包括自动上下料、绕线、移载、焊锡、插端子、包胶、检测以及数据上传等多道工序 /功能整合为一体的智能化生产线,及其他配套设备,满足客户差异化、精细化、智能化及一站式采购的需 求。 同时,公司还具备高精零部件加工自研自产能力。凭借国内外先进的数控机床、精密线切割机、精密磨 床等设备,以及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技术团队,公司能够完成包括轴类、治具模具类、板类以及复杂异形 件等多种高精度要求的零部件加工。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授权专利378项,软件著作权10项,团体标准3项。其中,发明专利57项、 实用新型专利318项、外观专利3项。公司已与上海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合作关 系,并组建了实训基地及产学研基地,如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工作站“高精度智能张力控制系统研制”科研 课题等,与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了公司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及市场知名度,同时深化了 公司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3、管理团队优势 公司积极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推行先进的精益化管理理念,保持与日本团队的交流学习 ,公司培养起了高效的技术研发团队、业务团队和管理团队,报告期内相关核心技术人员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经验,能够快速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经营策略,提 升公司的整体经营能力。公司一方面采取内部培训的方式,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多种渠 道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扩充和培养骨干队伍。 公司一直秉承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的原则,不断规范公司绩效管理体系和优化绩效管理方式,保证 优秀人才及核心员工的稳定性和积极性,同时也不断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公司,使人员结构不断向高素质、高 学历和高技术的方向持续优化。 4、优质和稳定的客户资源 公司坚持“成就客户,实现自我”的经营理念并将其始终贯彻于经营活动之中,通过多年经营,公司已 拥有一批长期稳定的优质客户群,累计服务客户逾千家。公司深耕行业多年,已经与消费电子、汽车、工业 控制等领域的众多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良好的客户结构有利于保障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的稳 定,也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整线自动化解决方案 公司能够根据下游客户多样化、个性化和非标准化等需求,通过研发人员的自主研发、设计和创新,为 客户提供从单台智能装备到定制化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并在交付后提供安装 、调试及售后等一系列配套服务。因此,公司具备集设计、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整线自动化解决方案 能力。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市场需求相对疲弱。虽然外部环境纷繁复杂,但 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砥砺前行,总体恢复向好,仍然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在此背景下,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36.4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7.58万元,归属于上市 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76.67万元,业绩实现扭亏为盈。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幅度 较大,主要系业务持续开拓所致,归母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主要系收入规模增长,以及公司精益化管理带 动毛利率增长等原因所致,公司毛利率达33.25%,较上年同期提升12.36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层坚定执行公司已制定的战略规划,全力组织生产经营,重要工作成果如下: (1)夯实三大应用领域,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在消费电子领域 ,公司保持与头部厂商客户的合作,并持续优化产品线。公司在保持手机无线充电线圈制造设备细分领域份 额领先的基础上,持续拓宽设备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的应用范围。在汽车领域,公司在持续开拓汽车天线、 ABS线圈、点火线圈、AGS电机、激光雷达等汽车领域相关业务外,顺利完成了多条智能EPS整线的销售,并 且在保证项目质量的基础上,缩短了交付周期,提升客户体验和满意度。 在工业控制领域,公司凭借在伺服电机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紧抓国产替代趋势,成功与多家客户达成 战略合作。 (2)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产品技术获得突破或迭代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全年累计研发投入2876.85万元,同比增长53.44%,占全 年营业收入的11.07%。报告期内,公司多项产品和技术实现突破或迭代,例如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持续投 入研发丰富产品线,面对无线充电最高功率标准从50W提高到80W,公司针对性地研发出方形线圈生产绕线设 备从而提高无线充电效率,并逐步进入相关绕线机的量产阶段。汽车领域,公司针对市场主流趋势发展生产 ABS电磁阀生产线,其稳定生产良率达到99.5%以上。此外,公司研发交付AGS电机组装生产线,公司在进气 格栅电机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 同时,报告期内公司新增全自动智能汽车天线装配生产线、四工位双轴绕线机、新一代智能绕线嵌入式 系统(G5)、全自动卧式空心杯线圈绕线机等研发项目。 (3)投资布局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报告期内,公司以自有资金1.5亿元认购海南佑富半导体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59.76%的基金 份额,主要投资半导体封装、封测以及精密机械加工设备的公司。该投资项目是为了充分借助外部专业投资 机构的资源优势,帮助公司及时把握投资机会,降低投资风险,为公司及公司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投资于符 合公司战略发展方向的项目,推进产业价值链拓展,进一步完善公司业务布局,促使公司业务经营和资本运 作达成良性互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公司拟对外投资创芯精密机械(绍兴)有限公司,该拟投资项目是公司基于整体战略规划考量,在保证 公司主营业务稳健发展的前提下,布局与公司现有业务具有一定协同性、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项目,满足公 司战略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未来展望: (一)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以客户为中心,精益求精,始终以“推动生产制造更高效”为公司使命,力争发 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定制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深化、新质生产力发展、设备更新等政策推进,智能制造装备行业面临历史 性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公司将坚定主业发展,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获得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模式:“内生+外延” 经过多年的创新积累,公司已经可以提供从单台智能装备到个性化定制开发智能制造综合解决方案,下 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消费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工业控制行业等多个领域。未来,公司将坚持聚焦主 业,加大研发创新力度,保持公司技术领先优势,持续强化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综合解 决方案能力。同时,公司将紧跟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外延并购等方式布局新兴产业,积极打造第二增 长曲线。 2、主业增长模式:“存量+增量” 一方面,公司将发挥多年积累的逾千家客户资源,积极挖掘其扩产与生产线改造升级需求,凭借过往服 务的口碑累计与智能化改造能力,最大化满足客户需求,增加客户粘性,获得存量客户的业务增长。另一方 面,公司将不断加强市场开拓,顺国产替代政策之势,获取新的客户。通过公司多年积累的客户服务销售能 力实现对增量客户的行业复制。 (二)公司主要业务发展目标和计划 公司将在“坚定主业发展,积极打造第二增长曲线”战略指引下,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积极拓展市场, 加强精益化管理与投资项目管理,获得可持续发展。 公司主要经营计划如下: 1、加大研发投入,保持行业技术领先 公司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产品技术研发水平,增强核心产品市场 竞争力,更好地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公司将加强自身在高端化、智能化等方面的创新力度,增强核心产 品的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化水平,以进一步夯实公司在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控制等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 力。 2、积极拓展市场,获取更多客户机会 公司将根据“存量+增量”的主业增长模式,积极挖掘存量客户业务需求以获得业务增长,顺国产替代 政策之势和行业复制模式获取新的增量客户。公司将在巩固现有消费电子、汽车、工业控制等领域客户和市 场的同时,抓住半导体等新兴行业机遇,积极布局新兴产业;进一步强化和深耕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 海外市场。 3、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持续实现降本增效 公司将持续推行精益化管理,从采购、生产、销售、财务、人力等多部门多维度开展降本增效。公司将 成本控制指标由公司分解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分解到团队,将“成本最优化”的理念从管理团队渗透到一 线生产员工,强化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管控,有效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和各项费用。 4、以人为本,推动人才结构优化发展 公司将持续推行“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战略,秉承竞争性、公平性和激励性的原则,不断规范绩效管 理体系,持续优化绩效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保证核心团队与优秀员工的稳定性。同时 ,公司将不断引入更多优秀人才,推动员工结构向高素质、高学历、高技术方向优化发展。重视人才培训, 与日本团队保持密切交流学习,提升团队的精益化管理能力和执行力。 5、强化投资项目管理,提升风险应对能力 公司将不断优化投资项目管理体系,强化投资项目“投前、投中、投后”全过程、全周期的监督和管理 ,提升风险应对能力,提高投资项目的安全性。公司将进一步充实公司投资、财务及审计力量,加强投前分 析及投后管理,对已投项目进行全方面的赋能。 (三)公司可能面对的有关风险 1、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 全球宏观经济形势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智能装备制造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和扩产计划易受宏观经 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如果未来外部宏观经济景气度出现大幅波动,有可能对智能装备制造业需求的持续快速 增长带来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消费电子行业是智能装备制造业较为集中的下游应用领域,如果未来消费电子行业景气度下降,压缩资 本支出,该领域智能装备制造需求增速及渗透率也会随之下降。此外,如果消费电子产业链在全球资源再配 置,造成智能装备制造业需求分布调整,也会压缩国内智能装备制造厂商的订单需求量,从而对公司经营业 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针对宏观经济周期性波动风险,公司将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公司应对风 险的能力。同时,公司将持续提升产品与解决方案竞争力,夯实三大应用领域的情况下不断积极开拓新的下 游应用领域,以应对下游行业景气度变化带来的风险。 2、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为定制化产品,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客户对产品功能、自动化程度的要求均不相同,相应 产品配置差异较大,使得产品之间的价格和毛利差异较大。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中,为满足客户的技术需求 ,公司可能对设计方案做出调整,进而引起公司产品的成本出现变动,并导致毛利率产生变化。公司主要产 品的原辅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成本、物流成本等呈现刚性上涨的趋势,进而将增加公司的生产成本。未来若 公司高毛利率业务占比或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则可能导致综合毛利率水平波动,进而可能对公 司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通过做提升上游行业议价能力,以及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持续构建技术壁垒; 另一方面,公司将持续强化与客户的深度合作,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综合解决方案能力,以应对毛利率下降 的风险。 3、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和占流动资产比例处于较高水平,公司实施了专人负责制及组织售后服务人员协 助催收等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应收账款回收效率。公司应收账款账龄相对较短,主要客户均与公司有稳定的合 作关系,信誉良好,公司发生大面积、大比例坏账的可能性较低。但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扩大,公司应收账 款的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如果无法及时回收货款,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从事前、事中、事后等多环节,全面加强应收账款的监控和管 理,强化对客户信用风险的跟踪管理和对市场部门

www.chaguwang.cn & ddx.gubit.cn 查股网提供数据 商务合作广告联系 QQ:767871486